藏文字体简介
藏文书法
![藏文书法](https://img.taocdn.com/s3/m/93bfd2e2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a9.png)
书法名家
古代
现代
吞米桑布扎:藏文创制元老,一千三百多年以前,吞米桑布扎在逻些(拉萨)东部曾科郎多神殿(今墨竹工 卡县尊母蔡寺庙)的石壁上,亲笔书写了藏王松赞干布的颂词,所写字形生动均匀,好似青蛙在石壁上跳跃,后 世称他的字体为蟾蜍体。
努.桑杰益西:赤德松赞时期的高僧努·桑杰益西也独创了一种新书体。看上去就像长势茂盛的青稞,后世称 为棵体。
书法特点
1、竹笔书写藏文,也称硬笔书法。要求初学者在习字板上,从左至右,以尺为列,平行行文,犹如一条直线 串起一排排藏文,工整严谨;
2、藏文文字结构特点是,以基字为中心,五个前加字一定要写在前边,十个后加字写在后边,三个上加字写 在上边。
3、藏文的读音是以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的语音作为基础音,虽然广大藏族聚居区有差异,但书写形式各地却 是统一的。
竹笔书写藏文的这一特点,要求初学书法者在较长的时间内用习字板练字,以打好书写功底。因为习字板表 面较粗糙,在习字板上练习好了,就能打出书写基础。书写的方向是从左至右,书写格式有严格规定,以尺犊为 例,上下行文,平行行文。对长辈、对平辈、对晚辈的行文及书写格式都不一样,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样的书 体,以至公文、书信的折叠封口等也有讲究。
卓·涅赤:公元十世纪末居住在青海藏区的他,研究藏文经书和碑刻文字,改进了藏文书写的笔法,创造出 “中新体”;
洒安旦增: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德昂僧人洒安旦增创立德昂洒智字体。
嘎松多吉:他的字以乌梅体和酋钦体以及藏文篆书在藏区影响很大。他是噶玛噶孜唐卡画派装裱传承人,在 装帧唐卡的基础上创立了噶派藏文书法装帧,让藏文书法和装裱完美结合,康巴地区,云南地区,阿坝地区均采 用他的装帧手法。1996年国际藏文书法大赛上获得美术组一等奖。他写的字温文而雅,深受人们的喜爱。
藏文书法简介
![藏文书法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0dee7f55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4c.png)
藏文书法简介藏文书法是藏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藏文书法的发展历史悠久,公元七世纪,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时期,大臣吞米·桑普扎在原有文字的基础上,吸纳古印度不同文字的优点,结合藏族文化,创造了完善的现用藏文字。
随后出现了八大书法家,形成了八大书法体系。
藏文书法家琼布玉赤对“乌钦”字书法进行了科学的规范,后来成为最广泛使用的字体,被称之为“琼赤”(即琼布玉赤之书法)。
后来“琼赤”分出“尼赤”派系,盛行于尼木地区。
德格藏文书法是在卫藏书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立书法体式,已有700多年历史。
德格藏文书法在藏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被视为藏族文化的瑰宝之一。
2008年,藏文书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藏文书法的特点:线条的力度和美感:藏文书法的线条粗细、轻重、疾徐都富有变化,表现出独特的力度和美感。
结构的严谨和和谐:藏文书法在结构上非常严谨,字形大小、笔画粗细、排列疏密都有一定的规律,整体上呈现出和谐的美感。
风格的多样性和个性化:藏文书法的风格多样,不同的书法家有不同的风格,而且同一书法家在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的风格表现。
文化内涵的丰富性:藏文书法不仅是一种书写艺术,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藏族人民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信息。
总之,藏文书法是一种独特的书写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二.藏文书法主要有乌金体和乌梅体两大流派。
乌金体又分为蟾蜍体、列砖体、串珠体、稞体、腾狮体、雄鸡体、鱼跃体和蜣螂体等。
乌梅体则产生了丹体和黎体两大流派。
此外,在吐蕃第三十五代赞普赤德松赞时期出现了独特的密文体、伏藏体、幻妙体等专门用于书写密宗内容或用于伏藏的书体。
三.藏文书法有着丰富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历史价值:藏文书法是在继承发展卫藏书法基础上的一种独立的民间书法体,通过它可以窥见藏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脉络,对考证和研究藏区历史、文化、美术以及人文特点都有重要的作用。
藏文书法特点
![藏文书法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2b9fb4de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b0.png)
藏文书法特点
1、竹笔书写藏文,也称硬笔书法。
要求初学者在习字板上,从左至右,以尺为列,平行行文,犹如一条直线串起一排排藏文,工整严谨;
2、藏文文字结构特点是,以基字为中心,五个前加字一定要写在前边,十个后加字写在后边,三个上加字写在上边,四个下加字写在它的下边,二个又后加字写在后加字的后边。
其书写顺序是依基字的前加、后加、再后加的次序逐步进行。
3、藏文的读音是以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的语音作为基础音,虽然广大藏族聚居区有差异,但书写形式各地却是统一的。
4、藏文书写的姿势有别于其他书法,藏文书写一般是盘足端坐,左手食指和小指掌纸,仰掌放在膝盖上,并直对心脏;右手执笔,姆指和食指握住距笔尖一寸左右的位置,掌心中空书写游刃有余。
5、藏文书法所用的纸张均是天然的原料,多用狼毒草根制作的藏纸;尤其以德格印经院的藏纸最为权威。
藏族文字介绍
![藏族文字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11805137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80.png)
藏族文字介绍
藏族文字是一种独特而美丽的文字体系,被广泛用于藏族人民的书写和交流。
它是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上少数仍在使用的古老文字之一。
藏族文字起源于唐朝时期,经过漫长的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样子。
它是一种表音文字,即每个字母代表一个音节。
藏族文字共有30个辅音和6个元音,通过不同的组合形成不同的词汇和句子。
藏族文字的书写方式非常独特,与其他文字系统有很大的区别。
它采用从左到右的横排方式书写,每个字母之间以一定的间隔隔开,整体呈现出一种优美的排列效果。
在传统的纸张上书写时,藏族人民通常使用特制的笔和墨水,通过细致的书写和艺术的表现力,展现出藏族文字的独特魅力。
藏族文字在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用于书写和交流,还广泛应用于文学、历史、宗教等领域。
藏族文学作品中的诗歌、散文和小说,无不体现了藏族文字的丰富表现力和深厚文化内涵。
同时,藏族文字也是藏族人民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经典的佛经和经文都是使用藏族文字书写的。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藏族文字也在逐渐走向数字化。
现在,人们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设备输入和输出藏族文字,使其更加便捷和
流行。
同时,一些学者和藏族文化爱好者也在努力推动藏族文字的传承和发展,以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总的来说,藏族文字是一种独特而美丽的文字体系,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
它不仅是藏族人民的书写和交流工具,也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藏族文字,传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让世人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藏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高中藏文知识总结大全
![高中藏文知识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4fcf4e3e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74.png)
高中藏文知识总结大全一、藏文介绍藏文,又称“藏字”,是藏族人民使用的文字,属于汉藏语系同源文字,是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藏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7至9世纪的吐蕃王朝。
在历史长河中,藏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了藏区人民生活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二、藏文的特点1. 藏文是一种垂直书写文字,从左至右横向书写,每行自上而下逐字排列。
2. 藏文有30个基本字母,分为辅音字母和元音字母。
其字形结构独特,书写时需注意笔画顺序和连笔规律。
3. 藏文有丰富的词汇及组合形式,一些词语的构词方法极为独特。
4. 藏文的阴阳头部标识不同的声调,具有一定的语音表现能力。
5. 藏文较多地使用汉字转写和藏文拼音法进行音译。
三、藏文的学习高中学生学习藏文,既是对藏族文化的了解,也是对少数民族语言的尊重和保护。
学习藏文需要具备良好的语音分辨能力,熟悉藏文的基本字母及笔画规律,掌握其基本的语法结构和词汇用法。
可以通过学习藏文歌曲、诗词等形式,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效果。
四、藏文对文化的贡献藏文作为藏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对于弘扬藏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繁荣起到了积极作用。
藏文的诗歌、传统文化经典以及宗教经典对人们的精神享受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藏文相关考试在一些藏区,存在着考取藏文水平证书的考试,如藏文四级、六级等考试,这些考试不仅考验着考生的藏文水平,更是对学生对藏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程度的检验。
六、藏文的未来随着藏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藏文的教育和研究会继续受到重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藏文的传承和保护也将面临挑战。
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藏文的传承和发展,保护好这一片文化瑰宝。
七、学习藏文的意义通过学习藏文,可以更好地了解藏族文化和历史,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民族团结。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学习藏文也是一种培养跨文化意识、拓展视野的机会,这对于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国际交往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八、结语藏文是藏族文化的瑰宝,其独特的字形和语音特点不仅展现了藏族的智慧,也记录了藏族的历史和生活。
藏文输入法和字体
![藏文输入法和字体](https://img.taocdn.com/s3/m/ff773c3e0b4c2e3f57276375.png)
浅析藏文输入法和字体(转载于羊兄)2010-12-17 21:32:20 阅读405 评论1 字号:中在这里我想给大家介绍和分析现有的部分藏文输入法和四十多种字体,并提供下载,不断更新内容!虽然不够严谨学术,但作为一个常识性来了解,并理清思路,从而选择对自己最舒服最便捷,最能有助于推进藏文网络化和国际化的输入法和字体!当我们都默默地达成共识时,不再需要为藏文输入法和字体统一而苦恼,一切都会很自然地走向更好的发展!一、藏文输入法介绍1、同元藏文输入法和字体:同元是最早的藏文软件之一,2005年左右本人就接触过。
2006年考上大学一直使用同元,后来由于班智达的输入便捷和字体的优越性自然放弃了同元,选择了班智达。
优势:无。
虽是国内最早的输入法之一,如今已经逐渐推出网络和办公等应用。
劣势:输入法键盘布局不够灵活,输入法梵文时有困难,字体不够丰富,其中最致命的是它的字体编码不是国际统一的标准,字体都是一些汉字古文或不常用的字体为根基研发的,对藏文字体编码统一、藏文网络化和国家化有很大的阻碍。
趋势:曾经一度使用同元的各种政府或机构的网站和文件等现在基本改用为喜马拉雅(Himalaya、Monlam3)。
下载地址:/f/12106153.html2、班智达输入法和藏文字体:班智达是青海师范大学藏文智能信息处理中心研发的软件,作为最早出世的藏文软件之一,到现在还有庞大的用户群体,甚至不少人爱不释手。
优势:键盘布局适合,输入便捷,同时也是元老级输入法。
劣势:输入梵文有困难,字体不够丰富,字体编码不是国际统一的标准,字体都是一些汉字古文或不常用的字体为根基研发的,对藏文字体编码统一、藏文网络化和国家化有很大的阻碍。
趋势:支持班智达和使用班智达的集中于30多岁的人群中,而年轻人基本都在使用喜马拉雅或Monlam3,所以在未来年轻人势必会带动整个藏文信息发展同时别的人群也势必会靠近年轻人的发展,不然自然会落后会被淘汰。
藏文书法艺术起源
![藏文书法艺术起源](https://img.taocdn.com/s3/m/390469f9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0f.png)
藏文书法艺术藏文书法图片来自百度藏文是有悠久历史的一种古老文字,它产生于公元七世纪吐蕃王朝松赞干布时期。
这是藏族历史上政治昌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重要时代。
传说松赞干布派其大臣吞米·桑布扎等十六人携带黄金前往天竺和西域留学,吞米等人拜婆罗门李敬和拉热白森容学习梵文和声明学,成绩显著。
回藏后,仿照梵文和乌尔都文,创立了藏文(王辅仁、索文清编著《藏族史要》,四川民族出版社,一九八一年七月版)。
藏文从产生之日起,就随之产生了书法艺术。
藏文书法作为一种专门艺术受到重视,则是以后的事。
藏文书法的首倡者们书写出规范优美的书法,不仅起到了将语言的记录形式大众化的作用,加强了文字传播信息的社会功能,而且也起到了追求书写形式的美观,使藏文书写趋向艺术化的作用。
但由于缺乏对外宣传和交流,很多人不了解藏文和藏文书法。
藏文书写工具图片来自百度藏文书写工具及材料藏文是硬笔即竹笔写的。
竹笔分为圆竹笔和三棱竹笔,不论是哪一种均选用质地坚韧的竹子,将其风干后削制。
特别是用以制做三梭竹笔的竹子,还需炊烟熏制。
藏文《丹珠尔经·工巧部》中有专门论述制做笔、墨、纸和刀等的卷函,也有单独论述四宝的专著。
在这些著作中对笔、墨等的选材、制作或研磨,工艺要求等作了详细论述一从墨的种类而言,有黑、红、蓝、黄、白、灰、褐等,从原料来讲有碳质的和金银、珊瑚、珍珠等八及汞矿等。
竹笔书写藏文的这一特点,要求初学书法者在较长的时间内用习字板练字,以打好书写功底。
因为习字板表面较粗糙,在习字板上练习好了,就能打出书写基础。
书写的方向是从左至右,书写格式有严格规定,以尺犊为例,上下行文,平行行文。
对长辈、对平辈、对晚辈的行文及书写格式都不一样,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样的书体,以至公文、书信的折叠封口等也有讲究。
藏文书法字体的种类与特征研究(共4121字)
![藏文书法字体的种类与特征研究(共4121字)](https://img.taocdn.com/s3/m/7b09e1c4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5a.png)
藏文书法字体的种类与特征研究(共4121字)西藏社会开始进入一个全新时代,为进一步促进藏族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的全面发展,松赞干布意识到文字的需要迫在眉睫。
于是,便派遣大臣吞弥•桑布扎,带领另外十六人前往印度留学。
据《智者善说》里记载:“吞弥等路经尼婆罗之境阳布(今加德满都附近),拜尼婆罗国王维色果恰,王为此等赐解暑药物等……”。
在历经了艰难险阻、长途跋涉后,吞弥•桑布扎终于学成归国,使得藏文字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从而进一步推动了藏族社会的全面发展。
吞弥•桑布扎也因此受到松赞干布的敬重和奖赏,并从此成为了他的老师。
另外很多史书如《松赞干布遗训》、《西藏王臣记》、《敦煌古藏文》等也都有记载:“西藏原无文字,乃派遣吞弥桑布扎等前往印度留学。
学成回藏后,仿梵文创造了藏文。
”还有早期的《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载:“松赞以前吐蕃无文字,此王之时始有”,新旧《唐书》也载:“松赞以前吐蕃无文字”。
[1]这些西藏史书中都对“藏文是由吐弥桑布扎仿印度梵文创造”之说进行了肯定。
象雄说指藏文源于象雄文。
认为在最初的上古时期(公元6世纪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藏族最古老的文字——象雄文。
自西藏有史记载以来,藏族社会在松赞干布统一之前一直是处于各氏族部落分割统治的时代,象雄就是其中一个独立的部落王国,象雄文则源于这个古老王国。
《册府元龟》中关于“象雄”有这样的记载:“大羊同国,东接吐蕃,西接小羊同,北直于阗,东西千余里,精兵八九万”。
这说明,象雄王国在被松赞干布吞灭之前占据了大部分藏区。
从有关藏族史料表明,当时象雄已经开始盛行一种宗教即苯教,苯教诞生于象雄中部,以冈底斯山为中心,向其它地方发展,是藏族最古老最原始的宗教。
通常苯教祭祀活动的记述以及经文的记载都主要采用象雄文字。
象雄文字又称“玛尔文”,其字体形态比较具象,类似于早期汉族的甲骨文。
这一文字的使用一直延续了上千年,为中古时期(公元7~9世纪)藏文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关于此问题,在才太让先生撰写的《藏文起源新探》中也有详细的研究论证。
六年级上册藏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六年级上册藏文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60c392e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d3.png)
六年级上册藏文知识点归纳总结藏文是西藏地区主要的文字,也是西藏地区的官方文字之一。
在六年级上册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基础的藏文知识点。
下面是对这些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一、藏文字母的基本认识藏文字母是一种圆形的字体,共有30个字母,被称为"塔仓"。
每个字母都有自己独特的形状,如"ༀ"、"ༀ"、"ༀ"等。
这些字母可以通过不同的排列和组合形成不同的单词和句子。
二、藏文数字的认识在六年级上册的学习中,我们还学习了一些基本的藏文数字。
藏文数字有一到十,分别表示为"ༀ"、"ༀ"、"ༀ"、"ༀ"、"ༀ"、"ༀ"、"ༀ"、"ༀ"、"ༀ"、"ༀༀ"。
学会认识这些数字对于理解藏文句子的含义非常重要。
三、藏文句子的基本结构藏文的句子通常由主语、谓语和宾语组成。
主语通常在句子的开头,接着是谓语,最后是宾语。
比如,“ༀༀༀༀༀༀༀༀༀༀༀ”意思是“这是书”,其中,“ༀ”是主语,表示“这”,“ༀༀༀ”是谓语,表示“是”,“ༀༀༀༀ”是宾语,表示“书”。
四、藏文的词性及其特点藏文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连词、介词和助词等词性。
这些词性在句子中起不同的作用,用于表示不同的概念和语法功能。
比如,名词用来表示人、事物、地点等,动词用来表示动作或状态,形容词用来描述名词的性质和特点。
五、藏文的基本语法藏文的语法相对较为灵活,句子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变化。
句子中的谓语动词通常位于句子的第二个位置,而主语和宾语的顺序可以调换。
此外,藏文中的修辞手法丰富多样,常常使用比喻、夸张等手法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
六、日常用语的学习在六年级上册的学习中,我们还学习了一些基本的日常用语,如问候语、道别语、感谢语等。
初二上册藏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上册藏文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89ca3a3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56.png)
初二上册藏文知识点归纳总结藏文,是中国少数民族藏族人民使用的语言文字,也是中国五大民族语言文字之一。
在初二上册的学习中,我们接触了一些与藏文相关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藏文。
一、藏文的基本特点藏文是一种世界上少数民族文字中非常重要的文字之一,它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 字形独特:藏文的字形独特美观,被誉为“雪山石刻”。
2. 字母构成:藏文有30个字母,称为“简化字母”。
3. 读写方式:藏文从左到右书写,每个字母在词中的位置会根据不同的音变规则发生变化。
二、藏文的基础词汇在初二上册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基础的藏文词汇。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例子:1. གགགགགགགག(gagsarbu):意为“学生”。
2. གགགགགགག(khongbo):意为“老师”。
3. གགགགགགགགགགགགག(kye kyi tsen):意为“我的书”。
4. གགགགགགག(lobpa):意为“医生”。
5. གགགགགགག(soshe):意为“律师”。
三、藏文的音调与发音在初二上册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一些藏文的音调与发音规则。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 声调:在藏文中,有四个声调,分别是高平调、高升调、高降调和高低调。
2. 音变规则:藏文的发音会根据不同的音变规则发生变化,特别是在词中的位置会有所不同。
四、藏文的语法特点在初二上册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一些藏文的基础语法知识。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例子:1. 名词性:藏文的名词分为人称名词、物主名词和普通名词。
名词性的标志是在名词前加上相应的构词成分。
2. 动词性:藏文的动词分为实义动词、助动词和系动词。
动词性的标志是动词前的变位词。
3. 代词:藏文的代词包括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和不定代词等。
五、藏文的常用句型在初二上册的学习中,我们掌握了一些常用的藏文句型。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例子:1. S+V:主语+谓语。
例如:“གགགགགགགག(khampa)”(我喜欢)。
平安发财的藏文
![平安发财的藏文](https://img.taocdn.com/s3/m/9b3c0043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00.png)
平安发财的藏文摘要:一、平安发财的藏文背景1.藏传佛教对平安发财的寓意2.藏文书法的历史渊源二、藏文书法中的平安发财元素1.藏文字体的特点2.代表平安发财的藏文字符三、藏文书法在生活中的应用1.用于祝福和祈愿的藏文书法2.常见的藏文书法作品四、现代社会对藏文书法的传承与创新1.传统与现代的结合2.创新与发扬藏文书法艺术正文:平安发财是人们普遍追求的生活目标,而在藏传佛教中,这一寓意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藏文书法作为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这一美好的愿景。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藏文书法中的平安发财元素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藏传佛教对平安发财的寓意,源于对因果关系的认识。
佛教认为,行善积德、消除业障,才能获得平安与财富。
在藏文中,有许多寓意吉祥、祈求平安发财的字符,如“唵”、“吽”等,它们在藏传佛教的经文中经常出现,被认为具有强大的加持力。
藏文字体的特点为形象、生动,富有装饰性。
在藏文书法中,点、横、竖、撇、捺等笔画都具有独特的造型,有的像鸟兽鱼虫,有的像山水草木,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些字符在书法家的笔下,构成了一幅幅寓意丰富的图案,传达了人们祈求平安发财的心愿。
在藏族生活中,藏文书法被广泛应用于祝福和祈愿。
例如,在节日庆典、婚礼、乔迁等场合,人们会请书法家书写寓意吉祥的藏文,以祈求家庭和睦、事业有成。
此外,藏传佛教寺庙中的壁画、唐卡、经书等,也处处可见寓意平安发财的藏文书法。
在现代社会,藏文书法在传承传统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
许多书法家将传统藏文书法与现代艺术设计相结合,创作出了一批批独具特色的艺术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保留了藏文书法的传统韵味,还融入了现代审美观念,让这一古老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
总之,藏文书法中的平安发财元素,既是藏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藏传佛教信仰的体现。
藏文书法字体种类
![藏文书法字体种类](https://img.taocdn.com/s3/m/a6dbede5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c9.png)
藏文书法字体种类引言在中国藏族地区,藏文书法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
藏文书法字体种类繁多,每一种字体都有其特有的风格和特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藏文书法字体种类,并对其特点和应用进行详细探讨。
藏文书法字体种类概述藏文书法字体种类众多,可以根据不同的书写目的和艺术要求进行分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字体种类:1. 草书体草书体是一种非常自由、豪放的字体,书写快速,笔势激烈。
草书体的字形多为连笔,线条变化多样,整体上给人一种随意而又有力量的感觉。
草书体适合用于书写一些对字形要求不那么严谨的藏文作品,如书信、诗歌等。
2. 楷书体楷书体是一种规范、稳重的字体,笔画清晰,结构严谨。
楷书体的字形规整,线条流畅,给人一种庄重、端庄的感觉。
楷书体适合用于书写一些正式的题词、匾额等。
3. 行书体行书体是介于草书体和楷书体之间的一种字体,既有草书体的自由、激烈,又有楷书体的规范、稳重。
行书体的字形稍微连笔,线条有一定的变化,整体上给人一种中庸而又有活力的感觉。
行书体适合用于书写一些较为正式但又要求有一定速度和流畅度的藏文作品。
4. 线条书体线条书体是一种特殊的字体,其字形主要由线条组成,没有明确的填充部分。
线条书体的字形线条简洁、流畅,给人一种简约而又不失韵味的感觉。
线条书体适合用于书写一些需要突出线条特点的藏文作品,如绘画、设计等。
藏文书法字体种类的特点和应用不同的字体种类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以下是对每种字体种类进行详细探讨:1. 草书体特点: - 笔势激烈,线条变化多样。
- 自由、随意,表达个人情感和气息。
-字形连笔,部分字形不规则。
应用: - 适合书写一些对字形要求不那么严谨的藏文作品。
- 可以用于书写书信、诗歌等个人文学作品。
2. 楷书体特点: - 笔画清晰,书写规范。
- 结构严谨,字形规整。
- 给人一种庄重、端庄的感觉。
应用: - 适合书写一些正式的题词、匾额等。
- 可以用于书写重要的宗教经典和法律文件。
藏文乌梅体的写法
![藏文乌梅体的写法](https://img.taocdn.com/s3/m/9f0ae394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53.png)
藏文乌梅体的写法
藏文乌梅体是一种古老的藏文书法风格,以其独特的书写风格和艺术魅力而著称。
乌梅体字形圆润、流畅,线条粗细适中,富有节奏感和动态感。
要学习藏文乌梅体的写法,首先需要掌握基本的藏文字母和书写规则。
乌梅体的书写技巧包括笔画的起笔、运笔和收笔,以及字母的排列和组合方式。
在练习时,可以从简单的单词和短句开始,逐渐增加难度,练习更长的段落和篇章。
此外,乌梅体的书写需要使用特制的乌梅笔,这种笔的笔尖较软,可以产生丰富的笔画变化。
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保持笔画的流畅和连贯,避免出现断笔或抖动的情况。
为了更好地掌握藏文乌梅体的写法,可以参考一些经典的乌梅体书法作品,学习其笔画和结构的特点。
同时,也可以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实践,逐渐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
总之,藏文乌梅体是一种独特的书法艺术形式,需要长期的实践和探索才能掌握其精髓。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练习,我们可以写出优美、流畅的乌梅体藏文字。
藏族汉字——探秘一个被遗忘的字体
![藏族汉字——探秘一个被遗忘的字体](https://img.taocdn.com/s3/m/c7523941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c1.png)
藏族汉字——探秘一个被遗忘的字体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汉字似乎与汉族文化紧密相连,但实际上,汉字在许多少数民族之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中就包括了藏族。
藏族汉字是一种独特的文字系统,它在藏族历史中曾经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当今社会中,藏族汉字几乎完全被遗忘了,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事情。
本文将带您深入探究藏族汉字的历史、特点以及现状,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关注和认识这个美丽而古老的字体。
一、藏族汉字的历史藏族汉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
当时,元朝政府在西藏设立了官署,为了沟通汉藏两族之间的交流和管理,便开始使用藏文和汉文作为交流工具。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逐渐在西藏生根发芽,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字系统。
尽管藏文在西藏仍然是主导地位,但藏族汉字仍然在整个藏区范围内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清朝时期,藏族汉字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据史料记载,在这个时期,许多藏族官员和贵族都会说汉语和藏语,而藏族汉字也成为了其中一个重要的交流工具。
例如,清朝政府在西藏实行利玛窦的两江总督制度,清廷派遣的大臣大部分沟通都是通过藏族汉字完成的。
二、藏族汉字的特点藏族汉字与汉字在一定程度上相似,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
首先,藏族汉字的字形和组合方式都比较独特。
例如,我们常见的“又”字在藏族汉字中会写成“ ”,而“一”字则会被写成“|”。
此外,藏族汉字的语法结构也与汉字不完全相同。
举个例子,汉字的“为了”用汉语拼音字母来表示时为“wèile”,但在藏族汉字中则会被写成“维乙勒”。
藏族汉字的书写方式也有非常明显的特点。
藏族汉字融合了汉字和藏文的书写风格,采用方块形式排列,每一行都会留一定的空隙。
这种书写方式类似于日本的行书和韩国的黑体字等风格,但又有着独特的藏族汉字特色。
三、藏族汉字的现状尽管藏族汉字曾经在西藏地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在当今社会中,它几乎已经被完全遗忘。
许多年轻的藏族人已经不再熟悉这个古老的字体,许多藏族汉字的用法和发音也已经被遗失。
木兰字典藏文
![木兰字典藏文](https://img.taocdn.com/s3/m/04e80e28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74.png)
木兰字典藏文
木兰字典藏文(བབབབབབབ),指藏族使用的藏语文字。
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适用地区主要有:中国境内的藏族人,以及尼泊尔、不丹、印度、巴基斯坦境内的一部分人。
藏文属于音位文字类的元音附标文字,[1]关于藏文的起源有两种说法。
有学者认为是吐蕃时代公元7世纪由国王松赞干布派遣藏族语言学家吞弥·桑布扎到北印度学习梵文,回国后引用梵文字母创制的。
雍仲本教则认为藏文是从象雄文演变而来。
据载: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大臣吐弥桑布扎等16人赴天竺(印度)求学、拜师。
返藏后,仿梵文“兰扎体”,结合藏文声韵,创制藏文正楷字体,又根据“乌尔都体”创制藏文草书。
但这一传统观点已受到许多学者的怀疑。
他们以为创造藏文的并不是被人们一再颂扬的吐弥桑布扎,而可能在吐蕃(松赞干布时代)之前就有古代文字,是用来记录原始宗教经典的。
甚至有的学者倾向于认为“藏文是依据象雄文创制的[2]”。
藏文字母能一一地转写梵文字母。
认为藏文改造自梵文者认为这种改造关系就是“能一一转写”的原因;而认为藏文自起自象雄文者则认为这种能力是藏人为了能不有损地诵读佛咒而改添定制的。
不过,即便藏文字母能一一地转写梵文字母,藏、梵仍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藏文虽能毫不有损地复述出梵文的语音,却对其意思仍毫无办法,还是只能倚靠翻译。
另外,在汉藏语系诸语中、同时也在中国各族文字中,藏文的历史长度、文献丰富程度都仅次
于汉文。
藏文字体大全
![藏文字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2b5e5a4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20.png)
藏文字体大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各种各样的文字字体,不同的字体能够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出文字所要传达的情感和意义。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藏文字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运用这些字体,丰富文档的表现形式。
1. 藏文楷体。
藏文楷体是一种优美的字体,它的线条流畅,气势磅礴,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在书写藏文时,使用藏文楷体能够更好地展现出藏文的独特魅力,让人感受到藏族文化的深厚底蕴。
2. 藏文宋体。
藏文宋体是一种端庄大气的字体,它的笔画稳重,整齐划一,给人一种稳重厚重的感觉。
在排版印刷方面,使用藏文宋体能够使文档更加整洁美观,让人一目了然地读懂其中的内容。
3. 藏文草体。
藏文草体是一种具有浓厚艺术气息的字体,它的线条多变,形态奇特,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
在书法艺术方面,使用藏文草体能够展现出书法的韵味和艺术的美感,让人感受到文字的生动和灵动。
4. 藏文隶书。
藏文隶书是一种具有书法特色的字体,它的笔画流畅,线条优美,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
在书写书法作品时,使用藏文隶书能够更好地展现出书法的魅力和艺术的韵味,让人感受到文字的美感和力量。
5. 藏文行书。
藏文行书是一种具有书法特色的字体,它的笔画流畅,线条优美,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
在书写书法作品时,使用藏文行书能够更好地展现出书法的魅力和艺术的韵味,让人感受到文字的美感和力量。
总结。
藏文字体有着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每一种字体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和特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文档的表现形式,让人们在阅读和欣赏文字时得到更好的视觉享受。
希望大家能够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这些字体,让文档更加生动有趣,展现出不同的魅力和风采。
藏文ppt课件
![藏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9c32cc7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32.png)
藏文书法、经幡、唐卡等具有藏族特色的旅游纪 念品,深受游客喜爱。
民俗表演
藏戏、锅庄舞等藏族民俗表演中,藏文唱词、道 白等是展示藏族文化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藏文在现代社会中创新应用
信息技术领域
藏文输入法、藏文网站、藏文电子出版物等信息技术产品,为藏 族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信息服务。
影视媒体
藏文特点与分类
藏文特点
藏文是一种拼音文字,具有独特的书 写规则和语法结构,其字母形状优美 ,线条流畅,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
藏文分类
藏文主要分为卫藏、康巴、安多三大 方言,各方言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但共同构成了藏文的基本体系。
藏文应用场景
宗教领域
藏文主要用于书写佛教经典、 经文、法器等,是藏传佛教文
藏文学习社群寻找
藏文学习交流群
通过社交媒体或学习平台寻找藏文学习 交流群,与其他学习者交流学习心得和 经验,提高学习效果。
VS
藏文教师咨询
寻找专业的藏文教师或母语者进行咨询和 学习指导,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
06
藏文应用实例展示
藏文在文化传承中作用
经典文献传承
藏文作为藏传佛教经典的主要载 体,传承了大量宗教、哲学、历
握笔姿势
用拇指、食指和中指轻轻 握住笔杆,保持笔尖与纸 面成45度角,手腕放松, 运笔自如。
书写方法
藏文书写采用从左至右、 从上至下的顺序。注意字 形的变化和笔画的顺序, 保持字迹清晰、美观。
藏文书法欣赏
楷书
楷书是藏文书法的基础,字形端 庄、笔画清晰。欣赏时注意观察 笔画的起笔、收笔和转折处的处
理。
该平台提供多种藏文课程和学习工具,如在线词典、语法检查器等,方便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和练习 。
古藏文的特点
![古藏文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2fb07c6d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7b.png)
古藏文的特点
古藏文是指当时使用的藏文类型,其特点如下:
一、文字分类。
古藏文文字分为“金文”和“白文”两种,其中“金文”指用绘有藏文图案的金属柱作为书写工具,“白文”是用白色的刀片
书写的文字。
二、特殊的结构。
古藏文没有罗马字母,而是用类似波斯文的半圆形字,造型古朴而性格鲜明。
三、普及性。
古藏文的文字被广泛使用,主要印在碑、壁画、玉器、
文殊神像、铜镜和陶罐上,它们记录了西藏古代文化的发展和演变。
四、文字繁多。
古藏文不仅有一般的藏文文字,还有秘密文字,藏传
佛教也有秘密文字,也叫秘籍文字,它反映了古代藏传佛教尊贵精神文明。
藏文拉姆写法
![藏文拉姆写法](https://img.taocdn.com/s3/m/352b4f7d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f5.png)
藏文拉姆写法一、藏文“拉姆”的基本介绍嘿,小伙伴!今天咱们来聊聊藏文里“拉姆”的写法。
藏文可是一种特别神秘又美丽的文字呢。
“拉姆”在藏文里可是有它独特的写法的哦。
在藏文的书写体系里,每个字都像是一个小小的艺术品。
“拉姆”这两个字,它的笔画有着独特的弯曲和组合方式。
就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动作一样,每一笔都有着它的意义和位置。
二、书写工具与纸张如果要写藏文“拉姆”,那书写工具也是很有讲究的呢。
传统上,藏族人民会使用竹笔。
这种竹笔的笔尖有一定的粗细,写出来的线条粗细变化很有韵味。
而且藏文书写的纸张也很特别,有些纸张有着淡淡的纹理,感觉就像是在跟古老的文化对话。
三、书写顺序藏文的书写顺序也是我们要注意的点。
“拉姆”的每个字母都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书写的。
就像我们走路一样,一步一步来,先写左边的部分,再慢慢向右延伸。
而且每个笔画之间的衔接要自然流畅,不能有脱节的感觉。
四、练习的方法如果想要写好藏文“拉姆”,那肯定是要多练习的啦。
可以先从简单的笔画开始模仿,就像我们小时候学写字先学横竖撇捺一样。
可以找一些藏文的字帖,那种有示范笔画顺序的字帖就特别好。
然后在专门的藏文练习纸上一笔一笔地写。
刚开始可能会写得歪歪扭扭的,但是不要灰心呀,慢慢地就会越来越熟练的。
五、不同字体中的“拉姆”藏文有多种字体哦,在不同的字体里,“拉姆”的写法也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别。
比如说在乌金体里,“拉姆”的笔画可能会更加圆润饱满;而在乌梅体里,又会有一些不同的线条走向和粗细变化。
这些不同的字体就像是不同风格的衣服,各有各的美。
六、藏文“拉姆”写法的文化意义“拉姆”在藏文里不仅仅是两个字的写法,它背后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呢。
在藏族的文化中,很多名字都有着美好的寓意,“拉姆”可能也不例外。
它可能代表着某种美好的品质或者是对神的敬意之类的。
了解它的写法,也是在探索藏族文化的一小步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藏文字体简介一、藏文字体分类经过千余年的实践创新,吞弥桑布札创制的现行藏文字体发展到几十种。
从大的方面讲,可归纳为乌金体与乌梅体二大类。
乌金体即有冠体,因其有一个显著特点,每个字母最上一笔是横直的,字母排列时.上端必须在一条直线上,形似平顶帽,故此得名。
由于乌金体多用作刊印书籍的字体,故也有人称其为印刷体。
但这是不确切的。
因为乌金体不仅用于印书,也用作记录、写文章等。
乌梅体即无冠体。
这种字体的上端没有横直的一笔,酷似除去帽子,故此得名。
乌金体与乌梅体的最显著区别是前者有平顶帽,后者却没有。
二、乌金体(一)前宏期的乌金体随着吞弥藏文的迅速推广,藏文的书法艺术也得到了发展。
公元七至九世纪在短短的二百多年中,乌金体出现八种大的不同风格的字体。
1、蟾体。
吞弥桑布札所创的最初的乌金体其形状如同草坪上的一只伸开四肢的黑色蟾蜍。
因此被称为“蟾体”。
吞弥桑布札将这种字体亲书刻于拉萨北面颇荣卡岩上,“文革”中已毁。
2、列砖体这种乌金体是公元七世纪末的大书法家恰阿仁钦巴所创。
因这种字体的每一个字母形似方砖,每行字如同排列整齐的方砖而得名。
3、雄鸡体这种字体是公元七世纪末至八世纪中叶的大书法家恰嘎比乌次所创。
这种乌金体形似昂首高叫的雄鸡。
它的显著特点是字体的腿细长,横向笔画略带倾斜,三个元音符翘起。
4、稞体这种字体是公元八世纪中叶的大书法家格年贡觉旺所创。
用这种字体书写的文稿酷似青稞粒撒在古色的毡子上一样。
青稞粒呈橄榄状即椭圆形。
这种字体也呈橄榄状。
其主,要特征是顶端横向笔画是弧形的,同样凡是横向或斜向笔划都采用弧形,字体呈扁状,酷似横放的橄榄或青稞粒。
5、串珠体这种字体是公元八世纪末的大书法家伯雪昌姆所创。
立于桑耶寺大殿大门左侧石碑上的铭文就是这种字体。
这种字体的特点是圆弧形笔画醒目。
因用这种字体书写的每行字很象一串珍珠,故得此名。
6、蜣螂体这种字体系公元八世纪末至九世纪中叶的大书法家次奔降秋所创。
其特点是字的主体粗大,而元音符号和字的腿细而短,酷似蜣螂。
它是在稞体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的字体。
7、鱼跃体这种字体是公元九世纪初叶的大书法家智瓦云旦,所创。
这种字体形似鱼儿跃出水面。
它是雄鸡体和稞体的结合型,每个字呈左高右低,元音符的倾斜度更大。
它不同于前几种字体,它的字形主要由斜形曲线或左高右低的斜向弧形笔画组成。
这种笔画近似鱼形或柳叶。
8、腾狮体这种字体是公元九世纪中叶的大书法家札氏和许氏二人共创的。
其形状如腾跃的雄狮一般。
它是综合雄鸡体的雄姿、鱼跃体的腾态,加上厚重的笔画书就的一种雄健的字体。
这种字体扁长、斜向笔画和纵向笔画末端斜挑。
(二)后宏期的乌金体前宏期的八大书法家虽然都独创了一种有别于他家的字体,但是并未定出比较精细的字体格局和运笔法则。
琼布右迟是公元十世纪末至十一世纪的大书法家,是后宏期开始时期藏文书法艺术的集大成者。
他创制了琼体。
在琼布右迟之前,乌金体只有四线定格。
即字的主体占三线,长腿在三、四线间。
字体缺乏严格的章法,给学习掌握带来困难。
字体的多样造成书写者各行其是。
这就需要进行统一规范,定出一个通行的、可作为典范的字体格式和运笔法则。
琼布右迟缜密地分析和综合了前人的多种字体的特色,依照实用、简洁、美观的原则,借鉴绘制坛城图的画格方法,首次规范了乌金体,定出了字体格式,并为每个笔画定名。
从此,琼氏乌金体成为后世习字、书写和刻印的标准和楷模。
琼氏乌金体庄重、高雅。
这种字体主要由横平、竖直、斜曲、光圆四种笔画组成。
它要求笔画光洁,同一类笔画其长度、斜度、曲度要一致;笔墨要饱满,浓淡均匀;不能有虚笔或飞白现象;字与字的间隔要相等。
其书写效果是整齐划一,酷似仪仗队。
吐蕃时期王室发布的文告、执照以及碑文、钟铭,特别是佛经写卷几乎都是用乌金体书写的。
因此,追求乌金体的美观、多样,讲究书法成为一种时尚和风气。
王室发文要求字体上好,写经要求字体庄重,这就促使书法家刻意追求书艺上精进,有创新。
这样吐蕃时期乌金体呈现出新字体层出不穷,名家并起的局面。
特别是到了琼布右迟时期,乌金体达到了完善的地步。
三、乌梅体吐蕃时期虽然主要着力于乌金体的书艺,但是,乌梅体也有长足的进步。
因为除正式公文和写卷多用工整的乌金体外,草拟文稿、记录世事,特别是民间行文等多用乌梅体。
所以乌梅体也呈现出五彩缤纷,出现了多种新字体。
乌梅体出现多样化,同样需要规范统一。
于是,前宏期出观了两位大书法家,即丹玛孜玛和黎氏。
他们两人都对前人的多种乌梅体进行了周详的分析研究,各自进行了规范创新,创立了丹派和黎派两大书派。
不过,黎氏派早已失传。
现今流传下来的乌梅体是丹氏流派。
后宏期乌梅体发展更快,相继出现了十多种乌梅体。
乌梅体的多样趋势与乌金体的多样趋势有很大的不同。
乌金体再多样化,也总是基本没有超出戴帽和方形的格局。
不同的乌金字体之间相去无多。
相反,乌梅体不受方正有帽的限制。
因此,乌梅体的类型远比乌金体多得多。
而且不同字体之间形态相去很远。
真是千姿百态,各有千秋。
从大的方面分乌梅体有七大字体。
1、白徂体“白”即经卷之义,“徂”即稳健之意。
合起来就是书写经卷的稳健体的意思。
白徂体又分净足体、毛足体和朱徂体三种。
所谓净足白徂体是指这类字体字腿末端像刀切的一样不带毛刺,形成末端齐茬。
所谓毛足白徂体是指其字长腿末端略带向下挑的墨迹。
所谓朱徂体即白徂体和朱匝体的混合体。
在刻板印经技术出现之前,白徂体很盛行。
珍藏于萨迦寺内的许多写卷都是用白徂体书写的。
后世写卷也常用白徂体。
2、朱匝体按字面意思,朱匝是“形似谷粒”之义。
的确,朱匝体的字的主体部分很像谷粒,其元音符号则与乌金体相近。
朱匝体分长腿体和短腿体二类。
长腿朱匝体又分弯腿体和直腿体两种。
弯腿朱匝体产生于萨迦王朝时期。
萨迦王朝时期不仅行文、公告等多用弯腿朱匝体??碑,其碑文字体系弯腿朱匝体。
(1)弯腿朱匝体。
弯腿朱匝体的字的主体呈圆粒状,长腿略带曲度,再配以弯曲的元音符号,显得和谐柔丽。
(2)直腿朱匝体。
直腿朱匝体的字腿长而直。
整个字体酷似长杆经幡,每行字如同列队的仪仗。
(3)短腿朱匝体。
短腿朱匝体内分棱体、粒体等多种。
朱匝体不论长腿,还是短腿体,它们的基本风格大体相同。
只是出于取名方便,我们分为长腿体、短腿体等。
无论是长腿体还是短腿体,朱匝体都具有一种典雅、庄重、整齐的直觉效果,因此,这种字体多用于官方文告上。
3、徂仁体所谓徂仁体就是大稳健体。
其字高一般在二至三寸。
字的主体部约为一寸高。
上已讲明,徂仁体须严格在四条横线内书写。
上三线为字的主体的框架,第四线为字的长腿的界定。
藏文习字之初,须从练习徂仁体开始。
练好了徂仁体才能为学习其它字体打下基础,才能写好其它字体。
历代书法家都为孩童书写了各种徂仁体字帖。
其中仲意哥普哥所书字帖为最佳。
他是十三世达赖喇嘛的秘书。
本世纪三十年代,他所书写的字帖被定为布达拉宫僧官学校的标准徂仁字帖。
4、徂同体徂同体,即小稳健体。
其结构与徂仁体相近。
只是字高比徂仁体小许多,字的主体比徂仁体偏一些,字与字之间的距离大一些。
关于徂同体的四个元音有四句非常形象的口诀。
这四句是“‘吉古’恰似上师指,‘夏究’如同蛋牛块,‘珍波’宛若黄金钩,‘拿若’酷肖鹰之翅。
”的确,徂同体的四个元音符号只要照这四句口诀书写,便能达到较好的艺术效果。
徂同体又分为“伊体”和“雄体”两种字体。
伊体(1)“伊体”是噶丹颇章时期产生的一种字体。
当时,西藏地方政府用徂同体写的各种行文都是由从山南专区伊地(现曲松县)来的经过专门训练的誊录人员书写的。
经过长期实践,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伊体”。
(2)“雄体”雄体即官方体。
这是徂同体的一种。
5、酋体(酋)即迅疾、敏捷、活泼、熟练等之意。
这样酋体可以称做“迅捷体”或“疾字体”。
当然也可称做“草体”。
酋体是由徂体演变而来的。
是徂体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的字体。
它最适合快速记录。
酋体的出现标志着藏文书法达到顶峰。
因为只有书其它字体上达到较深厚的习字功底才能书写好酋体。
酋体又分小草和大草(诳草)二种。
(1)小草小草的形体近似徂同,只是小许多。
小草和大草的最显著的区别是,小草不能连笔。
(2)大草大草连笔多,并且许多字母与小草有别。
徂玛酋意即徂体和酋体合一的字体。
徂玛酋体具有徂体的稳健和娟秀的特点和酋体的曲线美,独具的品味和美感。
四、其它书法家字体藏文除有以上二十余种实用字体外,自后宏期开始以来,历代学者和书法家中不少人创造了多种新体,这些新体形态各异,各有其用途。
(1)八思巴体八思巴所创的藏文新字体有四个显著特点。
一、其形状呈正方形,二、横竖笔画一般粗,三、竖向排列,即从上到下排列。
四、元音符号都标在字母下方。
这种体多用于印章、佛殿门框二边铭文等。
(2)多旦体多旦体也是以藏文为基础,参照其它文字的形体所创的藏文新体。
多旦体也是用竹笔书写。
它是乌梅体的一种。
(3)贵罗体贵罗体是大翻译家贵?循努白(1392——1481)所创。
它也是以藏文为基础参照其它文种字体所创的一种藏文新体。
这种字体与乌金体相近,即字母大多有平顶帽,属于乌金体的一种。
(4)恰罗体这种字体由大译是由恰罗所创,这种字体是乌梅体的新体。
(5)洛旦体这种字体很象前宏期腾狮体,即字母顶部倾斜,使整个字母倾斜 45度。
(6)央旦体(7)殊妙体(8)觉罗体(9)三种仁布体(责编:小靓)藏文书法简史2009-12-14来源:西藏藏语言文字网作者:【进入论坛】【字体:大中小】藏文创制年代,有两种观点。
一种认为,藏文创制于公元七世纪,即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时期由吞弥桑布扎所创制。
另一种观点认为,藏文产生于向雄即今阿里地区,产生于丹巴辛绕创立雍仲本教时期,即藏文创制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一、丹巴辛铙时期的藏文及书体依照藏文产生于丹巴辛绕雍仲本教时期这一观点,最早的藏文书体叫达斯蚌益。
与达斯蚌益同时代产生了另外几种藏文书体:拉颇益给、司益、玛益(玛尔藏文)。
在这几种书体中,运用最广、最流行的是玛尔藏文。
玛尔藏文分为玛钦、玛琼两种书体。
二、吐蕃时期的藏文及书法认定藏文创作于公元七世纪这一种观点的人认为,到了公元七世纪,即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时期,大臣吞弥桑布扎以玛尔藏文为蓝本,参照古印度谷巴达文创制了新藏文。
这就是至今我们所使用的藏文。
它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一)八大乌金体蟾蜍体吞弥桑布扎在创制新的藏文时,确定了乌金体和乌梅体两种书体。
吞弥桑布扎确定的乌金体叫做蟾蜍体。
藏文创制以来,十分注重书法艺术,仅在吐蕃时期就产生了八大乌金体,即蟾蜍体、列传体、稞体、串珠体、雄鸡体、鱼跃体、雄狮体和蜣螂体。
有八大乌金体的碑文或岩刻文,文献中有记载,只是至今只找蟾蜍体和串珠体的所在地与石刻文。
(二)丹体在吐蕃时期,乌金体产生了两大书体,即丹体和黎体。
丹体是在八世纪由大译师丹玛孜芒独创的。
后来,丹体成为规范书体,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