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制度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顾钰民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制度因素
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表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改革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我们各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制度保证。这一点,同样为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由“温饱”走向“小康”的历史进程所充分证实。
一、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一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主要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二是社会经济制度的状况,这里的制度包括基本制度和经济体制。前者是提高人民的物质基础,后者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制度保证。这两方面的关系,实质上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则是综合反映这两方面状况的最主要指标之一。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是具有深刻的制度因素的,不同的制度安排会对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制度变革的目的就在于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说,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离不开制度因素的。
按照世界通行的由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工资水平、住房条件、生活用电、恩格尔系数等8项指标综合计算的生活质量指数,我国的这
一指标1998年比1952年增长518倍,平均每年增长410%。建国50年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之所以
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是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分不开的。
首先,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生产力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创造了基本的制度条件。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的强大生命力。最突出的表现就在于它能够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为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使人民群众走上共同富裕的
道路。建国以来,我们正是依靠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实现了生产力和经济的高速发展。50年中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年均达717%,是同期世界平均水平的215倍。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人民生活水平得以迅速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确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一
基本目标提供了最根本的制度保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就是使人民摆脱贫困状态,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迅速提高。毫无疑问,这一目标只有在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以后才有可能实现。从50年代我们提出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不断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到90年代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最根本的是非标准,都反映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基本目标的具体体现。
再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共同性奠定了制度基础。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
一个东西。”
①社会主义本质的这一基本内容,要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共同性的特征,以实现共同
富裕的目标。建国50年来,我国在人口不断增长的条件下,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普
遍的提高。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根据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制度的要求,我们遵循的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努力做到经济发展的成果能够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财富,从而避免了两极分化,使共同富裕不
仅仅只是目标和原则层次上的内容,而是伴随生产力发展的现实经济过程。
总之,决定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各方面的因素,都是与我们建立和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联系在一起的。因此,邓小平在1985年对建国后的历史进行总结时指出:“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②邓小平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制度就是指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二、改革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发展目标的确立以及为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证。但是,基本制度的建立,并不意味着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切问题就都自然而然地解决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最终落实,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实现程度又都和具体的制度,即经济体制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果经济体制不合理,那么,不仅会阻碍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会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这一社会主义基本目标的实现。这一点同样被中国50年发展的实践所验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尽管它的形成有其客观性,也曾发挥过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但是,从总体上说,这一体制是低效率的,它没有能够把社会主义所能容纳的生产力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束缚了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延缓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建立高效率的新体制。如果说新中国50年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各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证实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个好制度,那么,改革开放前30年和后20年的对比,则充分说明了不同的经济体制具有着不同的制度效率。改革经济体制就是要通过进一步提高制度效率来更快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③
首先,经济体制的改革冲破了旧体制对生产力的束缚,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使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实现了经济持续、高速地发展。改革20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年均达到918%,高出改革前311个百分点。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了扎实的基础。
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和经济体制的转轨,使整个经济发展不再以完成计划为基本立足点,而是转到了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基本立足点。市场需求最终是表现为人民群众的各种生活需求,因此,以市场需求为基本立足点,也就是以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为基本立足点。这一转变意味着我国已经从经济体制的层次上形成了实现社会主义基本目标的有效机制,并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来制定、衡量和取舍我们的各项政策措施。这就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一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得到了落实。在本文前面提到的,以8项指标综合计算的生活质量指数,改革开放后1978-1998年,年均递增614%,高出改革前平均水平319个百分点。这说明,体制的转轨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更加直接了。
再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构建,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人民群众在实现收入多元化的基础上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从而使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了现实可能性。在传统体制下,由于收入分配的计划化和收入来源的单一化,结果是人民的实际收入和经济发展难以做到同步增长。收入水平提高的滞后,制约了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迅速提高。在改革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打破了平均主义的分配体制,把收入与效益挂钩,使人们的收入(下转第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