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行为经济学角度分析信用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行为经济学角度分析信用问题

摘要:信用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信用的好坏是衡量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发达的市场经济,必然有健全的信用制度作为基石。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信用问题也日益突出,信用缺失将增加了交易成本,降低了经济活动的效率,造成社会资源浪费,严重阻碍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传统经济学在分析问题时都是以“经济人是理性的”、“市场信息是对称的”等假设为基础。但现实经济活动中,交易主体的信用行为并非完全理性,文章运用新兴的行为经济学理论来解释,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失信行为的各种现象,并提出了相关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信用风险信息不对称行为经济学有限理性征信体系

中图分类号:f82—0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6—057—02

一、引言

无论在何种经济体制下,信用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从世界著名的大公司美国的“安达信”造假丑闻到中国的“银广夏”造假事件、亿安科技炒作,再到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等,无一不向我们昭示着信用问题的严重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变化,我国经济和社会各领域信用问题日益突出,合同违约、债务拖欠、虚假账表、黑幕资金、操纵招投标等等信用缺失现象出现在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信用缺失现象已严

重影响到市场经济良性运转。据有关经济学家测算,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因信用问题减少大约两个百分点。信用缺失后果严重,它增加了交易成本,降低了经济活动的效率,造成社会资源浪费,严重阻碍我国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甚至可能影响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二、信用风险产生的微观解释

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信用风险的根本原因。信息经济学认为,现实中市场的参与者的信息一般是不对称的。在经济主体的交际和交易中,特别是在一次性博弈中,参与者可能会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产生失信行为,导致信用风险。在多次重复博弈中,参与者为了维护长远的合作关系和长远利益的实现,将有可能致力于建立和维护自己的信用形象。

如果每个经济主体都能够守信,即每个经济主体都能够诚实地公开自身的信息,那么在交易中就不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问题。相反,如果隐藏自身的真实信息能带来额外的收益,“不讲信用”就会成为经济主体的最优选择,从而加重社会的非对称信息状况。为了保证契约得到履行,经济主体问必然要采取尽可能的手段了解对方的信息状况,造成交易成本的上升和经济效率的降低。以银行信贷关系为例:

假定通过银行贷款融资的公司存在两种类型:经营状况良好、信用评级好的公司(g)和经营状况较差、信用评级差的公司(b),再设g型公司的贷款风险为βg,而b公司的贷款风险为βb,有

βg(pg—qg),即银行与信用风险较高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高于与信用风险较低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程度。(pg—qg)和(pb—qb)的大小取决于银行征集公司资信信息的投入成本,银行对信息投入成本越大,非对称信息的程度就越小。从理论上看,银行最佳的信息投入由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的均衡点决定。

行为经济学的前景理论认为:人们面临条件相当的损失前景时显示出风险偏好,而面临条件相当的盈利前景时显示出风险规避。当企业或个人面临盈利前景时,将会表现出风险厌恶偏好;但是,当企业或个人面临亏损的前景时,将会表现为风险偏好投资的,这加大了它隐瞒自己真实信息向银行贷款投资有风险的项目的可能性,更有可能因此陷入恶性循环中,严重恶化了市场的信用环境。

三、现实中人们的“非理性”的判断行为和决策行为

传统经济学对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判断行为和决策行为的诸多分析,都是以“理性经济人”假设是其分析的基石。但现实经济活动中,交易主体的行为决策并非完全理性,如受到个人前期结果的影响、受到周围人行为的影响,依赖于思维定势作出直观推断而造成的偏差等等,作出“非理性”的判断行为和决策行为。行为经济学作为实用的经济学,将行为分析理论与经济运行规律以及心理学等学科有机结合起来,进而弥补了主流经济学中关于人理性、自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等等假设的不足。

1.前期决策结果的影响。行为经济学的展望理论认为:前期决策的实际结果会影响到后期对风险的态度和决策。前期盈利可以使

人的风险偏好增强,还可以平滑后期的损失;而前期损失将会加剧以后亏损的痛苦,风险厌恶程度也相应提高。

如果失信者在前期收益经常大于成本,会助长其失信偏好,不断重复失信行为。如股市中的“黑幕”,就是因为违规者造假获得的收益远远大于违规成本,且每次违规后所受到的处罚很轻,甚至钻了空子逃脱惩罚。所以,股市上存在不少职业人士,从事违规造假工作。股市中那些令人触目惊心的案件,其实在初期可能只是小规模的造假失信行为,但因屡次造假成功而受到激励,以致愈演愈烈,演化成数额巨大、情节严重的违法案件。相反,如果我们的有关监管部门监管严格,做到伸手必捉,严惩不贷,失信者就会被强化为风险厌恶者,失信行为就会受到抑制。

2.周围人的影响——从众行为。行为经济学中的从众行为,是指市场主体在外部因素的冲击下大多数参与者的行为趋于一致的现象。在经济活动中,人们通过观察别人的信用选择行为,当别人选择失信而获得利益,并且看到失信成本远低于失信效益,这样就在无形中诱发和刺激了企业或个人产生了“法不责众”的心理。这种从众心理所导致的行为,不是其他失信者的简单复制和添加,而是不断总结和提高失信的技巧,后果更严重,会更加恶化市场的信用环境。

之所以产生这种从众行为,主要是由于目前我们对失信者惩罚力度太小。失信者之所以敢“以身试法”,在于他们觉得失信带来的收益可能远大于失信成本,即使违法,所受到的惩处也不重。正

是存在这种侥幸心理,使得交易主体在作决策时,是非完全理性的。此外,监督成本过高,违规成本、诉讼收益过低,这些都诱使众多行为人选择失信,失信案例层出不穷,致使社会信用普遍较差。

3.直观推断的偏差。人们通常而言,是不会去准确运用经济学和概率论等知识,全面地分析问题和作出判断的。因此,人们决策通常依赖于思维定势作出直观推断,而这些直观推断通常是存在系统性误差的。

一个基本的误差来自人们经常性地使用小数定律,即将小样本均值的统计分布等同于大样本均值得分布,这显然违反了概率论中经典的大数定律,但人们通常受个人活动范围和信息获取渠道的限制,无法得到较全面的信息,观察到了一个或几个特殊情况,便以偏概全,导致了这样的错误判断经常发生。这一观点有助于解释许多金融市场上的一些反常现象。例如,股价的过度波动可能是投资者对一系列利好消息的过度反应所造成的等等。

4.机会主义。“经济人”在追求利益最大化时,具有“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也就是有投机的倾向。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确信的判断可能限制他人的机会主义是不可能的,所以经济参与个体不得不采取保护措施来防范机会主义的危害。这一现象我们可以用博弈论中提出的“囚徒困境”加以解释。假设甲、乙两个企业签订合同进行交易,但双方并不了解对方的信用情况,双方的策略只有守信和失信两种选择。则甲、乙的决策选择如下表:由于双方缺乏完全的了解,无法确信双方的交易是否能够长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