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思想文化发展历程
西方美育思想发展历程

西方美育思想发展历程西方美育思想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认为,美是一种超越感官的抽象概念,是一种与道德和精神价值紧密相关的理念。
他们认为,个体审美经验的提升可以通过培养智慧和品德来实现,从而实现人类全面的发展。
在古罗马帝国的影响下,基督教的兴起带来了另一种关于美的理解。
基督教教义认为,美是神圣的,是上帝的恩赐,它超越了世俗的物质世界。
在中世纪的修道院教育中,美的概念与宗教信仰和信仰实践密切相关。
对于修道院学者来说,美是一种神圣的力量,通过艺术和音乐的形式传递,以提升个体的精神境界。
文艺复兴时期的到来使得美育思想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人文主义的兴起将人类个体的发展和人类中心主义置于核心地位。
艺术家和学者开始探索人类的创造力和智慧,并将其表达到艺术作品中。
在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等艺术家的影响下,美育开始重视培养个体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启蒙运动时期,美育思想进一步发展。
启蒙运动的哲学家如康德主张,审美经验应该是一种理性的活动,个体的判断和评价应该基于普遍的美学原则。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许多美术学院和音乐学院,以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技巧。
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对美育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浪漫主义认为,美是一种情感和感知的体验,个体的主观情感和感觉对于美的理解至关重要。
许多艺术家开始追求个性化和非传统的艺术创作方式,为美育注入了新的思想和实践。
到了20世纪,新的美育思想逐渐兴起。
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的出现挑战了传统的审美观念和艺术形式。
一些艺术家和美育家开始关注多元文化的价值观和艺术表达方式,强调个体身份和社会身份的多样性。
总体而言,西方美育思想的发展历程涵盖了古希腊哲学、基督教信仰、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浪漫主义和现代艺术等不同时期的影响。
这些思想和实践对于西方美育的形成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贡献。
简述西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简述西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1、起源时期: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各家各派的哲学思想无不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芒,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滥筋。
2、复兴时期:文艺复兴运动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名,以“人文主义”为旗帜,通过文艺作品来宣扬反封建思想。
3、发展时期:宗教改革运动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了的人文主义,使西欧人从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脱出来。
4、成熟时期:启蒙运动明确打出“自由、平等”的旗帜,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启导了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民主革命的浪潮。
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

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西方人文主义是一种思想体系和文化传统,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它强调人类价值和个体的自由,鼓励理性思考和人的进步。
人文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4世纪末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这是一个文化爆发的时期,涌现出许多杰出的艺术家、学者和哲学家。
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将人类的尊严放在绝对权威和宗教信仰之上,鼓励人们研究古代的文化和哲学作品。
他们强调人的理性和能力,相信通过学习和思考,人类可以实现个体自由和全面发展。
16世纪,人文主义的影响扩展到其他欧洲国家。
法国的人文主义者贡布林和蒙田将人的自由和尊严作为核心概念,批判了当时的社会制度和宗教信仰。
英国的培根则强调实证主义思维和实用主义,提倡通过实践和经验来获得知识和智慧。
17世纪,人文主义在启蒙时代继续发展。
启蒙思想家们试图推翻传统的权威和迷信观念,强调理性和逻辑推理。
伏尔泰、洛克等人对启蒙思想起到了重要贡献。
伏尔泰尤其强调个体的自由和言论自由,对暴政进行了批判。
洛克则提出社会契约论,并主张政府应受人民监督和限制。
18世纪,人文主义与自由主义和民主思想相结合,对法治和政府权力提出了更多要求。
卢梭提出了公共意志的概念,认为政府应该代表人民的利益。
他的思想在法国大革命中发挥了重要影响。
19世纪以来,人文主义在哲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得到了更深入的发展。
存在主义者如萨特、加缪等思想家强调个体存在的自由和责任。
他们认为人应该自觉地为自己的生活和选择负责,而不是依赖外部的权威和规则。
20世纪以来,人文主义也发展出许多不同的流派和分支,如后现代主义、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
这些思潮对于传统人文主义的一些概念和假设提出了批评和质疑,推动了人文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演变。
总的来说,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和追求人类尊严和自由的过程。
从文艺复兴到启蒙,再到现代,人文主义者与时俱进地批判传统观念,提出新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
他们的思想对欧洲和世界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历程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历程西方人文主义思想是一种强调个体自由、人文关怀和人类价值的思想流派。
其起源可以追溯到15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随后在欧洲各国逐渐发展和盛行。
意大利文艺复兴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源地。
这一时期,通过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研究和受教于亚茅士学派(Stoicism)的影响,人们开始逐渐摒弃中世纪的神权主义和神秘主义,追求个体的自由和人类的尊严。
人文主义者如伽利略、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通过他们的艺术、科学和哲学成就,倡导了人文主义的理念,强调人的价值和能力。
在16世纪,人文主义的思想逐渐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
在法国,蒙田(Montaigne)以其《随笔》为代表,强调思辨和个人主义;英国的培根(Francis Bacon)提出实证主义的思想,主张通过实证和实践来探求真理;英国的萨克尔(Thomas More)则在他的《乌托邦》中探讨了理想社会的构想。
17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伏尔泰(Voltaire)以其批评教权和维护言论自由的言论为人文主义的代表,他提倡理性和审慎的思考,并反对迷信和压制。
伏尔泰的观点在他的著作《哲学字典》和《辩论自由》中得到了充分的阐述。
18世纪的德国,则迎来了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和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的思想。
康德主张个体的自主性和道德自由,并提出了“人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的思想。
黑格尔则强调个体和社会的关系,认为人类通过实践和对立的辩证运动来获得自由和理性。
19世纪,人文主义思想延续了前几个世纪的发展,并与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等思潮相结合。
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社会主义的观点,强调人的解放和人权的保障。
弗洛伊德则在心理学上对人的自我意识和内心世界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20世纪至今,人文主义思想在继续发展,并与后现代主义和存在主义等思潮相互交融。
艾伦·德波顿(Alain de Botton)和达斯汀·哈勃(Dustin Harder)等现代思想家和作家,通过他们的著作和讲座,试图把人文主义的理念带入当代社会,并引导人们重拾关怀他人和寻求人类意义的价值观。
西方人文主义发展历程

西方人文主义发展历程西方人文主义是一种思想体系,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15世纪意大利。
它追求人类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关注个体人的尊严和自主性。
人文主义在15世纪广泛传播,并在欧洲各国得到发展。
在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通过对古希腊和罗马文化的研究,追求人类智慧和美的追求。
他们强调人的中心作用,强调个体人的尊严和价值。
人文主义者关注教育的重要性,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人的理性和创造力。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人文主义开始渗透到各个领域,包括政治、社会和文化。
在政治上,人文主义提倡民主和人民权利的尊重。
在社会上,人文主义强调人的自由和平等,反对专制和压迫。
在文化上,人文主义推崇人的智慧和创造力,鼓励各种形式的艺术创作。
在17世纪,人文主义逐渐演变为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思想家进一步强调理性和科学的重要性。
他们主张用理性和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和改造世界。
启蒙运动影响了欧洲和北美地区,推动了科学、哲学和政治的发展。
人文主义的发展还受到了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的影响。
浪漫主义强调个人情感和直观体验的重要性。
浪漫主义将人的感受和直观表达放在中心地位,鼓励创造性和自由。
到了20世纪,人文主义开始关注社会正义和人权问题。
人文主义者反对暴力和压迫,呼吁公平和平等。
他们强调人类共同的价值和尊严,鼓励全球社会的合作和团结。
人文主义的发展过程中,有时也经历了挫折和挑战。
例如,在殖民主义和纳粹主义等暴力统治的时期,人文主义遭到了压制和扭曲。
然而,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仍然具有活力和影响力。
总的来说,西方人文主义发展的历程可以概括为对人类的中心地位的追求,对个体尊严和自由的关注,以及对理性、科学和艺术的重视。
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呈现出丰富多样的面貌,并对西方社会产生了深远和持久的影响。
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

西方哲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从前苏格拉底时期开始。
以下是西方哲学的主要发展阶段:
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的发展始于前苏格拉底时期,包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
柏拉图关注于形而上学和理想国的概念,而亚里士多德则着重于逻辑、伦理学和自然科学。
中世纪哲学:中世纪哲学主要是基于基督教神学和亚里士多德哲学的结合。
在这个时期,哲学家们探讨了信仰与理性之间的关系,以及上帝的存在和宇宙的本质。
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是哲学思想的重要时期,其特点是对古典文化的重新关注和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强调。
这一时期的重要哲学家包括伽利略、培根、笛卡尔等。
启蒙时代:启蒙时代是18世纪欧洲哲学的重要时期,强调理性、自由和人权。
这个时期的重要哲学家包括伏尔泰、洛克、康德等。
现代哲学:现代哲学的发展从19世纪开始,涉及了许多重要的思潮和哲学家。
包括德国的黑格尔、尼采,法国的笛卡尔、康德,英国的休谟、罗素等。
当代哲学:当代哲学涵盖了20世纪以后的各种哲学流派和思想。
包括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分析哲学等。
重要的哲学家包括海德格尔、萨特、福柯、德里达等。
这些阶段中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们对于西方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且对其他领域的学科和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被视为一系列不同思想和观点的演进,为人类思维和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

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是两种不同的哲学传统,它们的发展历程也有着明显的差异。
西方哲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特别是在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期间,出现了一批重要的哲学家,如泰勒斯、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
这些哲学家提出了许多关于宇宙起源、道德伦理和人类认识等问题的理论,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在之后的历史时期,西方哲学经历了中世纪的基督教哲学、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哲学、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哲学、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以及现代分析哲学等不同的思潮和学派的发展。
每个时期都有重要的哲学家和他们的思想,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中国哲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一些早期的经典文献,如《易经》和《道德经》等。
中国哲学强调道德伦理、政治治理和人类的修身养性。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时期,孔子和老子是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孔子提出了儒家学说,强调仁爱、孝道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则主张道家思想,强调自然和谐、无为而治以及个体的修炼。
在中国历史上,还出现了其他学派,如墨家、法家和阴阳家等,对中国哲学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有着明显的区别。
西方哲学强调理性思考和逻辑分析,注重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解释和探讨。
它在哲学方法和论证上更加注重形式和严谨性。
相比之下,中国哲学注重实践经验和道德观念,侧重于人类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
它强调个体的修身养性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尽管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有着不同的发展历程和思想取向,但它们都对人类思维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哲学在现代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中国哲学则在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传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我们应该重视和尊重这两种哲学传统,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当今世界的挑战和问题。
上课——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
可见,本课的引言介绍了由神学向人学的过渡,为本课 内容的展开做一个铺垫。关于“万物都是由水形成的”,
即水是万物的本原这个命题无疑是错误的,但它毕竟说
明人类已经在思考世界万物的起源,不再盲目地用神创
说解释一切,表明人们开始从对神的敬畏和崇拜中挣脱
出来,开始关注人和人周围的世界。在此基础上,导出
古源地代这希一腊结—论—,欧引洲入文本明课的的中学心习,。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
本课引言(续)
• “万物都是由水形成的”,这是公元前6世纪希 腊思想家泰勒斯提出来的命题。泰勒斯的命题 是错误的,但是,他用自然界的水来解释世上 万物,表明人们开始更加关注自己周围的世界。
• 泰勒斯——古希腊第一个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 又是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爱奥尼亚学派的 创始人。几乎涉猎了当时人类的全部思想和活 动领域,获得崇高的声誉,被尊为“希腊七贤 之首” ,被西方世界誉为“科学之父” 。其 名言是:“水是万物之本源,万物终归于水。” 他否定了神创造一切的观点,开创了从世界本 身来认识世界的正确道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 观点就是“万物有灵”。
第5课
◎“人是万物的尺度” ◎“美德即知识”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新课导入
本课引言
• 公元前6世纪以前,希腊人和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们一 样,认为世界是由神创造的,于是有了许许多多的动听 的神话故事。这些神话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神的敬畏与崇 拜,也表达了人们借助神话解释疑惑的愿望。
雅典卫城
众神之神——宙斯
什么是智者、智者学派?
智者——“教授智慧的教师”
在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上,人们常常要发表 意见,要和自己的对手辩论,雅典法庭规定每个 公民须替自己辩护,不许旁人代辩。由于社会的 需要,出现了一批“教授智慧的教师”,即“智 者”。他们向人传授说话的艺术——修辞学,争 辩的艺术——雄辩术,据理论证的艺术——辩证 法。
西方近代化历程——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⑶局限方面:
①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个人私欲的膨胀和社会混乱; ②仅局限于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 ③没有完全否定王权、教权、没有合理的改变现实社会的方案
1、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掠夺和文艺复兴运
D 动对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B.开始了世界各地相互影响、密切联系的历史 C.为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提供了经济基础和
2012届儋一中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讲义
第二讲 工业文明的兴起
——近代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一、近代西方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1500年——1917年)
(一)经济工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和全球化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二)近代西方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三)思想文化科学化、理性化、大众化
影响:
封建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文化:推动文学艺术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经济: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
评 价:
⑴性质: 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 ⑵积极方面:
①思想:打破了教会的精神枷锁,促进了人类思想解放 ②文学艺术:产生了文化巨人和不朽名著; ③自然科学:人文主义提倡科学、注重实践,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④经济: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⑤对当时及后世影响: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推动宗教改 革、启蒙运动兴起;人文主义思想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思想武器
D.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2009淄博)明末清初,中国文化第一次遇到一 种高势能的异质文化的挑战,这就是传教士输入的西 学。此时的“西学”,主要是
西方文化的发展历程

西方文化的发展历程西方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产生了许多变化,具有了丰富多样的特征,但其主流文化仍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统一的趋势。
西方文化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重要时期,分别为:古希腊、罗马时期,是西方文化的起源阶段,形成了希腊精神。
中世纪基督教文化时期,西方文化发展的黑暗时期,但形成了西方文化的另一重要支柱——基督教精神。
近代文化时期,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希腊精神得以复兴,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而宗教改革,促使宗教走向市俗化,西方文化两大支柱共存、共荣。
现代文化时期,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科技革命的推动,西方文化走向了现代化,民主主义、科学主义、理性精神占居了统治地位。
下面是西方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基本精神。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西方文化史家一般认为西方文明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
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说,古希腊是西方人的“家园”。
爱•麦•伯恩斯与菲•李•拉尔夫在《世界文明史》中也认为:“在古代世界的所有民族中,其文化最能鲜明地反映出西方精神的楷模者是希腊人。
没有其他民族曾对自由,至少是对其本身,有过如此炽烈的热心,或对人类成就的高洁,有过如此坚定的信仰”。
伊迪斯汉密尔顿在谈到大希腊时也说,那时创造的艺术作品与所产生的思想观念,直到现在都没有被人们所超越,西方几乎所有的艺术与思想都有他们的烙印。
也许这些说法多少有些夸张,但整个西方文化深受古希腊文化的影响是肯定的,希腊精神成为了西方文化的重要精神支柱。
希腊精神的核心是民主精神、法治精神、科学精神和自由精神。
1、民主精神古希腊精神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就是它的民主精神。
古希腊民主精神的基本原则是主权在民,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定期举行的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国家大事都由人民的意志表决决定,任何个人不得凌驾于人民之上。
“轮番为治”与公民大会是“主权在民”原则的落实处。
人民轮流参加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处理国家事务,审理案件,调解纠纷是为“轮番为治”。
最能体现古希腊民主精神的是伯里克利的这段名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古希腊的哲学思想及其发展

古希腊的哲学思想及其发展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古希腊被认为是一段极为重要的时期。
古希腊哲学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整个西方文明,并且在今天依然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本文将介绍古希腊哲学的起源、影响以及其发展历程。
一、古希腊哲学的起源古希腊哲学大致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初期。
当时,希腊的城邦开始兴起,人口增多,与此同时,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也开始变得更为深刻。
自然科学的发展,如数学和几何学的诞生,使得人们对自然现象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这也促使着人们更加热衷于探索人类本身的存在和意义。
这个时期的希腊社会充满了争端和矛盾。
人们开始思考一些全局性的问题,例如道德、权利、政治和自由等等。
与此同时,神话中的传统观念逐渐被质疑,不再能够满足人们的解释需求。
于是,人们开始寻求更加符合理性的解释方式,这也引发了古希腊哲学的产生。
二、古希腊哲学的影响古希腊哲学思想具有深厚的影响力,在现代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古希腊哲学思想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究。
首先,古希腊哲学思想对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古希腊哲学思想中有许多理性的思考方式和分析方法,例如逻辑学、形而上学和伦理学等等。
这些思想方法成为了现代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基础。
其次,古希腊哲学思想对西方文学和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
希腊史诗、戏剧和哲学思想中有许多精神内涵,在现代文学和艺术中有着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例如,荷马史诗中的人物形象已被广泛运用在现代小说和电影中,而古希腊哲学思想中的美学观点则是现代艺术形式中的基础之一。
最后,古希腊哲学思想对西方政治理论和民主政治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古希腊哲学思想强调人的自由和平等,这也是现代民主制度的核心价值观。
西方的政治哲学也是古希腊哲学思想的发展产物,例如托马斯·霍布斯和罗尔斯等重要思想家的理论思考方式就深受古希腊哲学思想的影响。
三、古希腊哲学的发展历程在古希腊哲学的发展历程中,存在着许多重要的哲学思潮和哲学家。
1. 前苏格拉底哲学前苏格拉底哲学是古希腊哲学的开始,由一些志在成为哲学家的人所发起的。
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

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
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可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即为古典时期。
此时,传统的宗教信仰为人们奠定了一种精神情感的基石,重新审视自然的客观现实,以及把握人类思想的演化,人们开始思考是否存在某种外于自己之外的价值体系。
在中世纪,由于宗教信仰分崩离析,西方文化被迫从古典时代一体性信仰体系转变为新的多元性信仰体系,宗教信仰成为西方人文主义审美常态和生活信条之一。
这种以宗教信仰为根基的人文主义赋予了个体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也使其在重新构建启蒙思想的过程中,民众可以从古典文明和宗教精神中找到新的理念和价值准则,以及完善价值观念体系,赋予个体价值体系。
在文艺复兴时期,西方人文主义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伽利略、欧文等伟大思想家的作品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
探索事物本质,分析个体意义成为新的研究方向,由此带动了西方文化的繁荣发展。
近代科学的发展,以及个人主义和多元文化的发展,塑造了新的西方人文主义,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哲学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探讨有关文化的的根源、传统以及多元性,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精神信仰体系,奠定了我们当代文化发展的基础。
在当今社会,西方人文主义仍然是重要的文化核心,深度把握人文传承和精神素质,追求对精神世界的深入探讨和理解,以及思考和探究有关人类文明的本质,是促进文化发展进步的关键一环。
西方人文主义一直被认为是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推动着全人类文明更高水准进步发展。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历程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历程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
在古希腊,人们开始关注个体的自由、尊严和人的本性。
苏格拉底是第一个重要的人文主义者,他强调人的思维和理性的重要性,主张人们通过对话和探究来寻求真理。
柏拉图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他认为存在于物质世界之外的理念世界是最高的真理和价值。
古罗马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受到了斯多嘉学派的影响。
斯多嘉学派主张追求自然法则和道义的最高标准,并强调个体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
该学派的代表人物西塞罗将人文主义与政治伦理学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有关公共事务和社会道德的思考方式。
在中世纪,基督教的崛起极大地影响了人文主义的发展。
基督教哲学家圣奥古斯丁强调了个体与神的关系,提出了人与神的合一性。
此外,圣托马斯·阿奎那改编了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强调人的理性和信仰之间的统一。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迎来了新的发展。
文艺复兴者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追求使得他们对人文主义思想产生了更深入的理解。
人文主义者如彼得拉克和培根强调了个体的自由和创造力,主张人们应该通过对经验的积累和理性思考来寻求真理。
17世纪,启蒙时代的来临进一步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启蒙思想家如伏尔泰、洛克和孟德斯鸠强调了理性的重要性,并主张人们应该通过启蒙和教育来摆脱迷信和无知。
他们批评了封建体制和教会的统治,主张个人权利和自由。
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的兴起对人文主义思想产生了影响。
浪漫主义者强调个体的情感和直觉,主张人们应该追求自我实现和真实的生活体验。
20世纪,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思潮对人文主义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然而,人文主义的核心理念,即关注人的尊严、自由和理性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西方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精选文档】

西方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四个阶段在讨论西方史学思想发展的历程时,我们也很有必要将西方的史学发展划分为几个阶段,以利于分析和讨论的进行。
在这里,我主要根据陈启能研究员的观点,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古典史学,即古希腊罗马史学。
第二阶段为西方中世纪史学。
第三阶段从14世纪的文艺复兴开始,直至19世纪末,历时600年.第四阶段包括整个20世纪,可以说是现当代史学.1这个阶段又可以二战结束为界分为前后两段。
古典史学第一阶段是古典史学,它起源于神话与史诗,创立于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时代,包括了古希腊罗马的史学,是西方史学的开创时期.西方古典史学思想有以下几个特点:1、求真探索精神。
2 、人文主义观念.3、重视历史的垂训作用。
中世纪史学西方史学的第二阶段是中世纪史学。
欧洲在进入封建社会后,基督教史学和神学史观占据统治地位,古典史学的传统中断。
圣·奥古斯丁(354-439)和托马斯·阿奎那(1255-1274)的宗教信条和神学体系被奉为官方哲学,束缚人们的思想。
在这一时期,基本上没有出现著名的大历史学家,但与古典史学思想相比,有其独特之处,必须加以关注,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中世纪史学的几个特点:1、完全摒弃了古典史学的求真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2 、由于基督教是一个普世性的宗教,重视统一性和传教的神圣性,因而在世界史的体系上,其任务便是阐明上帝之命在人类各地区、各民族的实现过程,而不再限于某一地区。
这无疑是受了圣·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的影响。
3、强调神意,强调上帝的至高无上,人对上帝旨意的服从,压抑了人性。
古典史学的人文主义精神丧失殆尽。
4、在史观上,基督教史学打破了古典史学的“循环论”和“灾变论",提出了“千年王国"的说法,是一个单线不断发展的历程。
人文主义史学第三阶段从14世纪的文艺复兴开始,直至19世纪末,历时600年。
在这一时期,首先登场的是人文主义史学。
近代西方主导国家发展历程表

近代西方主导国家发展历程表15——16世纪:经济: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
政治:资产阶级产生,封建专制制度开始解体。
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人文主义复兴。
文化:近代天文学、物理学产生。
17——18世纪:经济: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资本主义进入手工工场阶段。
政治:英、美、法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确立。
思想:启蒙运动高涨,高举理性主义的大旗。
文化:经典力学出现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18世纪后期——19世纪中后期:经济:工业革命开展,生产力提高,人类进入——时代,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世界工厂。
政治: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时代到来,资本主义民主代议制普遍确立,工人运动高涨。
思想:自由放任思想、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文化:自然科学发展快,电磁感应现象、达尔文进化论提出。
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兴起。
19世纪末——20世纪初(19xx年):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大提高,产生了垄断组织,列强加强资本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第一个黄金时代)政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十月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一战,欧洲受到沉重打击。
思想:自由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现代物理学重大理论突破:相对论、量子论的提出。
19xx年——19xx年:经济: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资本主义国家,罗斯福新政,开辟一条政府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到来。
政治:二战爆发思想:出现国家干预经济思想文化:现代主义文学出现19xx年——19xx年:经济: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福利国家建立、第三产业兴起,资本主义进入黄金时代;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经济全球化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出现。
政治:两极格局形成,美苏冷战,国际关系紧张;多极化趋势出现,冲击着两极格局。
主流思想:凯恩斯主义盛行文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展,美国成为世界科技中心。
西方文化的发展历程

西方文化的发展历程西方文化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和罗马文明时期。
在这个时期,希腊和罗马的文化扮演着重要角色,影响深远。
古希腊是西方文化的摇篮,拥有众多杰出的哲学家、艺术家和政治家。
他们的思想对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古希腊的哲学思想包括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学说。
柏拉图强调理性和道德,认为真理是绝对的,可以通过理性思考和分析来发现。
亚里士多德强调实证和实践,认为人类的幸福来自于追求和发展人的潜能。
这些思想对后来西方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古希腊的崛起,罗马帝国的兴起带来了文化的繁荣。
罗马帝国是一个多元化的文化体系,吸收了古希腊和其他文化的元素,并注重法律和政治系统的发展。
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中世纪的开始,这一时期是由基督教文化和封建制度主导。
中世纪时期,基督教教义对西方文化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督教的价值观和伦理规范影响了欧洲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艺术、建筑和政治。
这一时期的文化特征是由于封建制度和教会的压制,知识受到限制,文化发展相对较慢。
文艺复兴是西方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标志着对古希腊和罗马文化的回归。
在这一时期,人们开始重新关注人的尊严和自由,追求知识和艺术的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学者和探险家对社会和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随着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到来,西方文化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
科学方法的发展推动了人类对世界的理解和探索,对宇宙、自然界和人类本身的认识有了飞跃性的突破。
工业革命的兴起使得西方社会经济繁荣,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和挑战。
20世纪是西方文化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时期。
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让人们开始反思和质疑传统价值观,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和文化变革。
现代主义运动在艺术、文学和音乐领域崛起,对传统的审美观念进行了颠覆。
同时,社会主义思想的兴起和民主运动的推进也对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到了21世纪,全球化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西方文化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西方美育思想发展历程

西方美育思想发展历程西方美育思想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在古希腊,美被视为智慧、道德和和谐的象征。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通过对美的研究,发展出了对美的理解和重视。
柏拉图认为美是一种理念,是超越感知的形式,而亚里士多德则强调美的实际体验和可感知性。
在古希腊思想的基础上,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运动对美的理解和重视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们追求理性和人性的完美,认为艺术是一种表达个人情感和自由创造的方式。
他们强调个体的审美体验和自由发展的重要性,为后来的美育思想奠定了基础。
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对于美的理解逐渐与理性和道德联系起来。
启蒙思想家们认为美是一种建立在理性和道德原则上的审美体验,艺术的目的是引导个体发展理性和道德的能力。
他们强调美的教育价值,主张通过艺术教育来培养个体的品味和思考能力。
19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了一种以审美经验为基础的美育理论。
他认为美育的目的是培养个体的审美能力和判断力,通过美的感知来提升理性和道德。
康德的美育理论对后来的美育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20世纪,美育思想逐渐与教育体系结合起来。
教育家约翰·杜威主张将美育纳入到教育的全过程中,认为艺术和美的体验是培养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他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体验,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
在20世纪后半叶,美育思想从传统的审美经验和艺术教育拓展到了更广阔的领域。
一些学者提出了社区美育和文化美育的概念,强调美育的社会和文化价值。
他们认为美育不仅仅是个体的发展,还应该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相结合,促进社会和文化的进步。
此外,随着现代科技和全球化的发展,数字艺术和媒体艺术的出现也对美育思想产生了影响。
数字艺术和媒体艺术提供了新的艺术表达和体验方式,重新定义了美的概念和审美体验。
综上所述,西方美育思想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经过了古希腊哲学、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及现代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美育思想从最初的对美的理解和重视到后来的教育和社会价值,不断演变和发展,为今天的美育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
西方思想文化发展历程

西方思想文化发展历程文艺复兴:时间14-17世纪背景:西欧文化为基督教会垄断。
14世纪以来,意大利工商业城市兴起,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资产阶级没有成熟思想体系因此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表达反封建思想。
代表人物及作品:1、“文坛三杰”薄伽丘《十日谈》贯穿人文主义思想(歌颂现实生活,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生而平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矛头直指天主教会。
但丁《神曲》歌颂现世生活彼特拉克人文主义设个,史作2、“艺坛三杰”15世纪后期,意大利文艺复兴全盛期现实主义艺术新时代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解破学、透视法和明暗转移运用于绘画,手法写实。
米开朗基罗《大卫》《摩西》专注人体,体现人的美感、思想意志和精神气质。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古典美术精神的典范,圣母像优雅和谐人性化。
3、16世纪英国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意义:欧洲历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宗教改革出现,推动资本主义发展,为近代科学的发展创造条件。
宗教改革:时间16世纪新教路德宗(路德教):背景:天主教垄断西欧思想文化,讲究因行称义。
1517年,教皇利奥十世以修建教堂为名向教民兜售赎罪券。
内容:德国的马丁路德针《关于赎罪券的功效》(又名《九十五条论纲》),主张因信称义。
教徒只要内心虔诚悔罪就能得到救赎。
影响:是反对天主教的社会和思想改革运动。
新教登上历史舞台,拉开德国宗教改革的序幕,与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新教加尔文宗(加尔文教):内容:1536,加尔文出版《基督教原理》,主张信仰得救,反对天主教等级观念和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
提出“先定论”(核心)影响: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合理性,为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本质: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启蒙运动:时间18世纪背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反对封建统治与教会特权斗争深入展开,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启蒙运动拉开序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思想文化发展历程
文艺复兴:时间14-17世纪
背景:西欧文化为基督教会垄断。
14世纪以来,意大利工商业城市兴起,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资产阶级没有成熟思想体系因此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表达反封建思想。
代表人物及作品:
1、“文坛三杰”
薄伽丘《十日谈》贯穿人文主义思想(歌颂现实生活,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生而平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矛头直指天主教会。
但丁《神曲》歌颂现世生活
彼特拉克人文主义设个,史作
2、“艺坛三杰”15世纪后期,意大利文艺复兴全盛期现实主义艺术新时代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解破学、透视法和明暗转移运用于绘画,手法写实。
米开朗基罗《大卫》《摩西》专注人体,体现人的美感、思想意志和精神气质。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古典美术精神的典范,圣母像优雅和谐人性化。
3、16世纪英国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意义:欧洲历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宗教改革出现,推动资本主义发展,为近代科学的发展创造条件。
宗教改革:时间16世纪
新教路德宗(路德教):背景:天主教垄断西欧思想文化,讲究因行称义。
1517年,教皇利奥十世以修建教堂为名向教民兜售赎罪券。
内容:德国的马丁路德针《关于赎罪券的功效》(又名《九十五条论纲》),主张因信称义。
教徒只要内心虔诚悔罪就能得到救赎。
影响:是反对天主教的社会和思想改革运动。
新教登上历史舞台,拉开德国宗教改革的序幕,与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新教加尔文宗(加尔文教):内容:1536,加尔文出版《基督教原理》,主张信仰得救,反对天主教等级观念和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
提出“先定论”(核心)
影响: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合理性,为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本质: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启蒙运动:时间18世纪
背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反对封建统治与教会特权斗争深入展开,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启蒙运动拉开序幕。
人文精神:理性、科学、平等、民主
代表人物及思想: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三权分立”
伏尔泰: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开明君主制、民主政治
卢梭:《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人民主权
德国康德:《纯粹理性的批判》人非工具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人类的主体地位。
影响: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阐释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制和三权分立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扩展到构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高度。
具有鲜明政治革命性质,为资产阶级革命作出舆论准备,为人类社会创造宝贵精神财富。
近代科技革命:16-19世纪
天文学:哥白尼“日心说”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意大利的伽利略开创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近代科学之父”为牛顿经典力学创立奠定基础。
物理学:英国的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微积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建立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以严格数学方法和逻辑体系把宇宙间运动统一起来。
影响:标志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引发了英国工业革命为起点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为法国启蒙运动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基础。
生物学:达尔文“进化论”《物种起源》建立起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严密生物进化理论。
论证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观点。
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神学理论和统治。
1863赫胥黎《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从解剖学的角度论证人猿同祖的学说。
蒸汽机:瓦特改良纽可门蒸汽机影响: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为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发展铺平道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是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电的应用:19世纪进入电力时代。
奥斯特电磁学理论安培麦克斯韦加以完善
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发明大王”爱迪生一系列电的发明改进(电灯、电话、电影等)
影响:提供更为便捷廉价的劳动力,推动生产发展掀起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变革和文明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紧密了世界的联系。
现代科技革命:20世纪以来(物理学)
物理学
背景:随时代发展,一系列经典物理学解释不了的新发现,使经典物理学出现危机。
相对论:内容:德国爱因斯坦“相对论”基本原理“相对性原理”“光速不变原理”时间空间运动质量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相对的可以互相转化。
影响:解决了19世纪末经典物理学危机,广泛解释不同运动状态的物质,创立一个全新的物理学世界,扩展物理学应用的领域。
打破绝对化思维模式,提供辩证看待世界的途径。
量子理论:内容:德国普朗克辐射像物质一样是由具有能量的基本单位量子实现的。
爱因斯坦提出光的量子理论、玻尔提出原子的量子理论研究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为主。
影响: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构成了现代物理学基础,弥补了经典物理学的不足,开阔了视野,推动生产力发展,根本改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生物学遗传工程(基因工程)1997年人类第一次用哺乳动物已分化的体细胞克隆成功。
克隆羊“多莉”。
生物工程技术在农业、医药等行业有广阔发展前景(转基因技术)
空间技术1957 苏联“东方一号”载人宇宙飞船加加林(人类第一位太空人)
1969 美国“阿波罗-11”登月飞船登月,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月。
航天事业发展应用于气象、资源勘测、通信等领域。
网络技术1946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发展方向:1、存储量更大运行速度更快
2、体积更小,更轻便实用。
影响:改变传统信息传播方式,信息产业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提高劳动生产率,将
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
背景:资产阶级的腐朽统治,以及私欲横流的社会现象引起了人们对现实的不满。
代表人物及作品:
拜伦英国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抨击封建专制《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
雪莱英国乐观主义精神对人类未来的憧憬《西风颂》
海涅德国讽刺性、革命性、战斗性《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
特点:想象力丰富,注重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情感。
现实主义文学
背景:资本主义社会拜金之风盛行,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促使人们对社会现实进行反思批判。
代表人物及作品:
法国:司汤达《红与黑》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英国:狄更斯《双城记》俄罗斯: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特点:注重细节描写,通过现实描写剖析社会问题的本质,抨击社会现实。
“社会的镜子”无产阶级文学
背景:19世纪中叶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革命思想扩展到文学思想领域
俄国高尔基《母亲》《海燕》
荒诞派
背景: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的冲击使人们先入苦闷和迷茫。
批判现实的同时兴起了反传统、反理性的现代主义潮流。
爱尔兰贝克特《等待戈多》
特点:强调个人主观感受,用夸张怪诞的手法渲染苦闷迷茫的情绪。
影响:给文学艺术领域带来了冲击与震撼,丰富了创作理念和手段,与现实主义互相渗透,
18-19世纪之交,是欧洲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的时期
代表人物及作品;贝多芬《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合唱交响曲》
影响:古典音乐的登峰造极和浪漫音乐的先河。
世纪
美术特点:直接描绘阳光下物像和强烈个人主观感受。
是感觉和观察方式的变革。
代表人物及作品:莫奈《日出印象》《鲁昂大教堂》《干草堆》
音乐: 特点:强调声音的响度和音色,取代传统音乐的调式和和声体系,用音乐提供一种暗示或心境。
德彪西《牧神午后·前奏曲》
影响:开辟艺术的新天地,拓展了审美领域,为艺术提供新途径
20世纪以来
美术: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塞尚《埃斯泰克的海湾》梵高《向日葵》
高更《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
立体主义毕加索《格尔尼卡》
电影与电视
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美国格里菲斯“现代电影之父”电影杰出表演家卓别林英国贝尔德发明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