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合集下载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召开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会议的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召开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会议的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召开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会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2.08.09•【文号】农办市[2012]20号•【施行日期】2012.08.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机关工作正文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召开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会议的通知(农办市〔2012〕20号)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农机、畜牧、兽医、农垦、渔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部相关司局和直属事业单位:为全面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我部决定于10月下旬在江苏召开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会议,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主要任务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3号)文件和全国农业厅局长座谈会精神,回顾总结近年来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交流工作经验和应用模式,认真分析农业农村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准确把握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一步明确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思路、重点任务和推进举措,推动《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全面实施。

二、会议内容会议将采取典型交流和现场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召开。

会期一天半。

(一)典型交流。

会议将安排6个省级农业部门交流工作经验,侧重选择在农业农村信息化总体推进、农业信息服务、农业物联网应用及可持续发展机制建立等方面成效突出的单位。

(二)现场考察。

会议将组织参观首批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无锡市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

(三)认定示范基地。

会议将认定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示范基地,以鼓励近年来积极投身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并起到良好示范带头作用的有关地区和机构。

(四)专题研讨。

会议将分别以农业物联网应用、农业电子商务、农产品质量追溯和“三农”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主题举办专题研讨,组织有关部委、专家、企业和部分农业部门介绍发展形势、推进策略和工作经验。

十二五规划纲要正式发布 专章阐述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十二五规划纲要正式发布 专章阐述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十二五规划纲要正式发布专章阐述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核心提示:新华社3月16日授权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纲要》共分为十六篇、六十二章,在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中的第十章和第十三章分别就“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进行了阐述。

《纲要》指出,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在继续做强做大高技术产业基础上,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加快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

国脉电子政务网整理新华社3月16日授权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纲要》共分为十六篇、六十二章,在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中的第十章和第十三章分别就“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进行了阐述。

《纲要》指出,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在继续做强做大高技术产业基础上,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加快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纲要》第十章和第十三章具体内容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在继续做强做大高技术产业基础上,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部分)

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部分)

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五、推进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突破紧紧围绕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改善民生的重大需求,以突破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和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为重点,引导产业链向高端延伸,为形成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有力科技支撑,大力发展惠及民生的科学技术。

(一)加强农业农村科技创新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改善农村民生,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强农业关键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应用,为粮食单产年增长率达到0.8%提供科技支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

建立健全信息化、社会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立一支20万人左右的科技特派员队伍,推进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创业。

1.攻克农业和村镇发展的关键技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继续推进粮食丰产科技工程。

加强农林动植物高产高效新品种创制,加快发展农作物种植技术、畜禽水产健康养殖技术、林业资源培育与利用技术、牧区畜牧业和草地保护技术、海洋农业技术等,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加强先进多功能农业装备、食品绿色和安全加工、农产品贮藏与物流、现代农用物资、生物质能源与生物质综合利用等技术研发,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加强农副产品高值化深加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发,促进健康食品生产。

加快农林生态和循环农业技术的集成应用,发展节水农业,开展农业生境控制、污染农田修复利用、农林生态工程、农业重大灾害防控关键技术等研究,提高农业生态保护能力。

加强农村信息化、城镇化动态监测、村镇规划、土地节约利用与管护、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宜居社区与安居住宅建设、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等科技工作,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2.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能力,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把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作为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关键环节。

继续加强星火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的实施,促进涉农科技型企业的健康发展,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大型种养户的示范带动作用。

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附图表

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附图表

“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目录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一章发展环境第二章指导思想第三章主要目标第四章政策导向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六章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第七章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第八章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九章改造提升制造业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一章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十二章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十三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十四章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第四篇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第十五章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第十六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第十七章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第五篇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第十八章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十九章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二十章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第六篇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十一章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二十二章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第二十三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四章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第二十六章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第七篇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第二十七章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第二十八章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第二十九章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第八篇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三十章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三十一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第三十二章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第三十三章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十四章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第三十五章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第三十六章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第九篇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三十七章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第三十八章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第三十九章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第四十章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第四十一章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第十篇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四十二章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第四十三章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十四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十一篇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十五章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十六章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第四十七章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第四十八章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四十九章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第十二篇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五十章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第五十一章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第五十二章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第五十三章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第十三篇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第五十四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十五章全面推进法制建设第五十六章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第十四篇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第五十七章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第五十八章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第十五篇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五十九章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六十章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第十六篇强化实施实现宏伟发展蓝图第六十一章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第六十二章加强规划协调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我国农业信息化现状分析及发展措施(ppt 38页)

我国农业信息化现状分析及发展措施(ppt 38页)


4 国内外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4.1国外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1) 信息技术的特征
在发达国家,信息技术概括起来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是网络化,各种形式的局域网和以信息高速公路为基础的广域
网用户增长迅速。美国已建成世界最大的农业计算机网络系统,该系 统覆盖了美国国内的4 6个州,加拿大的6个省和美、加以外的7个国 家,连通美国农业部、l5个州的农业署、36所大学和大量的农业企业。 用户通过家中的电话、电视或计算机,便可共享网络中的信息资源。 英国也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农业计算机网络。这些先进的计算机通信网 络使农业生产者更为及时、准确、完整地获得市场信息,有效地减少 了农业生产经营的风险。

3 实现农业信息化的意义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 要内容,江泽民总书记曾经强调: “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 信息化”。信息化是当代农业现 代化的标志和关键,是实现农业 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支撑条件,它 将主导着未来一个时期农业现代 化的方向农业焙息化对我国农业 经 济的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推 动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 3.3 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的信息化将是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国际上充分利用信 息技术发展现代农业,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发挥 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信息、知识和智力资源正在逐步成为农业经济增 长的战略性资源知识和智力都是以信息为基础的,一般商品和劳动 中所消耗的信息和智力劳动的比重相对增加。信息市场构成市场体 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信息咨询服务和信息产品的有偿交换成为规范 和普遍的市场行为在完成农业工业化,实现农业机械化后,围绕如 何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农业经济效益、保护环境实现持 续发展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农业信息化工作,从农业硬件设施的 操作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普及,到市场产品的羟营,无一不渗透 着信息技术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如计算机网络、专家决策系统、 人工智能等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

主要任务-农业农村部

主要任务-农业农村部

全国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二○一二年十二月目录一、发展形势 (3)(一)重要性和紧迫性 (3)(二)建设成效 (5)(三)存在问题 (6)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 (7)(一)指导思想 (8)(二)基本原则 (8)(三)发展目标 (9)三、主要任务 (10)(一)建设农村经营管理综合信息平台 (10)1.搭建五级农经电子政务平台 (11)2.建设全国农经数据中心 (11)(二)加快农经监管信息化建设步伐 (11)1.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信息化 (12)2.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化 (12)3.推进农民负担监管信息化 (12)(三)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信息化水平 (13)1.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 (13)2.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信息化 (13)3.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信息化 (14)(四)加强农经信息化基础条件建设 (14)1.加强农经信息网络与服务终端建设 (14)2.提升农经队伍信息素质 (15)四、重大工程 (15)(一)农经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工程 (15)(二)农经监管服务信息化推进工程 (16)(三)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化示范工程 (16)(四)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信息化示范工程 (17)五、保障措施 (17)(一)加强组织领导 (17)(二)强化队伍建设 (18)(三)加大资金投入 (18)(四)建立健全制度 (18)(五)加大宣传力度 (19)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十七届三中全会、五中全会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部署要求,落实国家《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农民合法权益,特编制此规划。

该规划立足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实际,总结各地应用信息技术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实践,根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的迫切要求进行编制,是指导全国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以下称“农经信息化”)工作的基本依据。

“十二五”规划纲要

“十二五”规划纲要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规划纲要草案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今后五年,要确保科学发展取得新的显著进步,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

基本要求是: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规划纲要草案提出,按照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与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的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居民消费率上升。

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工业结构继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

城镇化率提高4个百分点,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升。

九年义务教育质量显著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87%。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3.3件。

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

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18亿亩。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解读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解读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解读编者按: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向全社会公布。

在这个事关未来5年国计民生的《建议》中,有什么新思想、新观点、新提法,对广大老百姓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湖南日报约请省委讲师团副主任谭跃湘同志,就此进行解读,帮助大家加深对《建议》精神的理解,从而满怀信心迈进更加辉煌的“十二五”。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精辟总结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刻分析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定位准确、判断科学、主题突出、主线清晰、部署全面、措施得当,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浓郁的时代气息,是指导我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文件和行动纲领。

准确定位科学判断客观分析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前提和基础。

《建议》在前言中就开宗明义指出:“…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接着又在正文中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这是对我国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准确定位,也是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科学判断。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经过全国人民10年的努力奋斗,我国的综合国力已大为增强,我国不仅迈入世界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经济总量在世界的排序也不断前移;我国人民的生活已大为改善,2010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将超额实现,我们已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农业科技燃点信息化之火

农业科技燃点信息化之火

“ 二 五 ”期 间 , 我 国 将 重 点 建 设 一 十
5%等 。 0
学决策水平。 同时 ,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 系统 建设也将全方 位拉开 ,我 国将建 设覆
批农 业生产经营信 息化示范基地 和农 业综 合信息服务 平台 ,建立共享 化农
从 农 业 农 村 信 息 化 建 设 行 业 重
员沟通情 况的同时 ,也方便 了通知 、 文件 的下发,使之前需一天时间缩短 到2 个小时。 农业部总经济师 、新 闻发言 人陈
增加农业科技 投入 ”摆在 了突 出位置 上。透过这一 重要 文件 ,我 国农业投 入将有何新动 向?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将给农业信息化带来哪些新亮点?
为现 代农 业的重要标志 。近年来 ,信
点与 区域布 局 来 看 ,我 国将 重点 开 展 农 业 农村 信 息 化 试验 区建设 ,主 要包括 农业部 确定 的2 0 国家级现 0个 代农 业 示 范 区 。 “ 十二 五 ” 时期 , 重点 开展 3 G、物联 网 、传感 网、机 器人 等 现 代信 息 技 术在 该 区 域 的先 行先 试 ,推进 资 源 管理 、农情 监 测 预警 、农 机调 度 、重大 动 植 物疫 情
业信 息综合数据库 和网络化信息 服务 支 持 系 统 ,开展 农 业 物 联 网应 用 示
范 ,以此来 引导 农业现代化转 型 ,目 前全 国已认定了13 5 个国家现代农业示 范区 ,新 时期 总体上要 “ 标准、高 高
起 点 、高 水 平创 建3 0 0 个左 右 国 家现 代
盖部省两级行 政管理部 门、部级 农产 品质量安全监 测机构和 固定 风险监测
目的实施 ,农 业监测预警 、农产品和
继出台 ,我国将进入 由传统 农业向现 代农业转型的新时期 。信息 化是助推 农业转型现代农业 发展 的重 要力 量 ,

十二五规划详解

十二五规划详解

• 作为一种战略上的认识,我国需要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是得到干部群众普遍认同的, 但是作为行动上的自觉选择,还没有在干 部群众、特别是干部队伍中形成风气。
• 《建议》要求在“十二五”时期以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确抓住了问题的关 键。
• 这是《建议》的一个突出亮点,是对现实
的清醒判断和对未来的关键抉择,是党执 政理念的转变,是解决我国发展中深层次 矛盾问题、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我们要有三个清醒认识!
•一、清醒认识国情; •二、清醒认识中国的发展现
状和发展方向; •三、清醒认识转变
“十二五” 规划解:构建创新型 国家呼之欲出
• 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
人才强国战略必不可少。此次中共中央特别提到要 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 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 力转化。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加强财税金融政策 支持,自是题中之议,中共中央在建议中亦有力挺。 在世界金融危机后,中国依靠低附加值的非核心部 件加工和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出口之路已越走越难, 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日益抬头。以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为主线,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既是挑战,更是 机遇。在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里,坚定走构建创 新型国家之路,势将有助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为 什 么 需 要 十 二 五 规 划 ?
国际形势
1.错综复杂 • 世界经济深度衰退,两三年将在低位徘徊 • 国际贸易和就业有起色,但并不乐观 • 全球通货膨胀带来的风险在加剧 • 全球产业机构重新组合尚需时日 • 全球性的问题(环境气候等)在不断加剧 2.和平发展的主流没有改变,有利于我们购买技术, 吸引高端人才,加快我们的发展

农业部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正式发布

农业部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正式发布

导 。三 是 推 动 调 整 完 善 生 猪 调 控 预 设 , 加强农 业 行业 管理 信息化 建 设 , 案 。四是 研 究加 强 肉牛 、肉羊 生 产监 提高 农 业综 合 执法 信息化 水平 , 快 加
4 /农村 财务会 / 0 1 总 ̄43 计 21 / - 1 2 . 期

农 业 部 、 务 部等 有关 部 门正在 抓 紧 人2 0 , 商 0 元 优抚对 象 以及新 中国成立前 研 究促 进牛 羊肉产业平稳发展 的政 策 老党 员和 未享受离退 休待 遇 的城镇老
6元 措施 , 化解导致牛羊肉价格高位运行 党员每人3 0 。
的矛盾, 稳定牛羊肉价 格。
1 日下拨 。 5
I 业部 农
l 实推 进农 业和 农 村 节 能减 排 扎
加 强 农 业 和 农 村 节 能 减 排 工作 的意
l 民政 部 、 政 部 财
日 民政部 、 前 财政 部 联合 下发 通
元 日前 , 业部 下发 关于 进 一 步 l 旦春 节 补贴 标 准翻 倍 农
是大力 推进农村废 弃物 资源化利用。
象、 农村 五保 对 象 、 受 国家 抚 恤 补 享
l 部 委 四 I 降牛 羊 肉价格 拟
为应对 牛羊 肉价格 大幅上 涨且 居 高不 下的情况 , 国家发改 委、 财政部 、
助的优抚 对象 以及 新 中国成立前入 党 的农村老党员和未享受离退休待遇的 城 镇老 党 员 。 补贴 标准 比2 1年提 高 0 1 倍 , 别是 : 分 城市 低保对 象每人 3 0 0 元, 农村低保 对 象 和 农村五保 对象 每
I 业 部 农 l ”规 划正 式 发 布 五 l 求 ̄ 2 1 年 将 全 国7 亩耕 地 要 J 0 J 5 亿

智慧农业三大子系统

智慧农业三大子系统

智慧农业三大子系统篇一:智慧农业解决方案智慧农业解决方案1. 智慧农业概念定义:智慧农业是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集成应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音视频技术、3S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及专家智慧与知识,实现农业可视化远程诊断、远程控制、灾变预警等智能管理。

托普云农智慧农业是农业生产的高级阶段,是集新兴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为一体,依托部署在农业生产现场的各种传感节点(环境温湿度、土壤水分、二氧化碳、图像等)和无线通信网络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决策、智能分析、专家在线指导,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

2. 国内智慧农业建设现状:(1)智慧农业政策方面我国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我国农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全国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xx-20xx)》等政策,全力支持”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的发展。

最新发布的《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透露,物联网技术有望在农业部确定的200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获得农业部和财政部资金补贴。

并先行先试重点开展3G、物联网、传感网、机器人等现代信息技术在该区域的先行先试,推进资源管理、农情监测预警、农机调度等信息化的试验示范工作,完善运营机制与模式。

将据悉,按照《规划》要求,今后五年,农业农村信息化总体水平将从现在的20%提高到35%,基本完成农业农村信息化从起步阶段向快速推进阶段的过渡。

具体指标包括:农业生产信息化整体水平翻两番,达到12%;农业经营信息化整体水平翻两番,达到20%;农业管理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60%;农业服务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50%等。

(2)托普云农智慧农业在技术方面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

目前,RFID电子标签、远程监控系统、无线传感器监测、二维码等技术日趋成熟,并逐步应用到了智慧农业建设中,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管理效率、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加快了智慧农业的建设步伐。

“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成就回眸

“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成就回眸

“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成就回眸作者:来源:《农家科技》2016年第01期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谋划之年,在这个重要节点上总结“十二五”期间农业农村发展成就,很有意义。

“十二五”期间,我国通过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开创了“三农”发展新格局。

“十二五”期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多发频发的自然灾害,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开创了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农民生活显著改善、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新局面。

归纳起来主要有五大成就:一、粮食生产“十二连增”“十二五”期间粮食产量连续5年超过11000亿斤,连续3年超过12000亿斤,连跨两个千亿斤台阶,高点爬坡,来之不易。

不仅粮食连年增产,“菜篮子”产品也丰产丰收。

2014年,我国生产了616万吨棉花、3517万吨油料、1332万吨食糖、7.6亿吨蔬菜、1.5亿吨水果、8707万吨肉类、2894万吨禽蛋、3725万吨牛奶和6450万吨水产品,肉类、禽蛋、蔬菜、水果和水产品等产量稳居世界第一。

二、农民收入增长,生活水平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困难的群体是农民。

中央把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采取了多种措施,广辟农民增收渠道,取得了新的成效。

有三大标志:第一个标志,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2014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892元,比2010年增加近4000元,“十二五”以来年均增长10.1%。

第二个标志,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2014年,我国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近7000元,比2010年增长了近3000元。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2010年的41.1%下降到2013年的37.7%。

相应的文教娱乐、交通通讯、医疗保健等消费支出不断增长。

第三个标志,农村扶贫事业加快发展。

全国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1.22亿人减少到2014年的7017万人,5000多万人在“十二五”期间摘掉了“穷帽子”。

解读我国“十二五”规划

解读我国“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规划《建议》的制定过程“十二五”规划《建议》的制定过程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是统一全党认识、形成社会共识的过程:①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下研究制定的②起草工作开始前在全党征求意见③起草过程中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④五中全会进行了认真审议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制定的,是指导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学习贯彻《建议》精神,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一五”时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二个30年的收官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绩;“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站在更高起点向第三个30年迈进、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初始期,是第三个30年的第一个五年;在这个意义上说,“十二五”规划是第三个30年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具有起好步、打基础的重要意义。

一、“十二五”规划制定的背景(一)关于“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省略模糊页)2. 国内外环境的复杂性和重大风险挑战的严峻性历史罕见重大自然灾害: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多经济社会发展挑战: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活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新中国成立60年和改革开放30年(省略模糊页)3. “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胜利完成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人均GDP显著增加、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财政收入大幅增加、货物进出口额快速增加、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1. 基本判断: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上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国内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

2. 我国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经济总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人均国民收入将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人口结构变化加速,劳动供给从“无限供给”向“有限剩余转变”,老龄化来势迅猛;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农民工市民化迫切性大大增强,几千年农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结构将彻底改变;产业、技术、人才继续向少数条件好的区域集中的趋势将进一步强化,中西部地区的内需主导型经济区将初具规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加快,对居住、健康、文化教育、生态产品的需求更加迫切,汽车社会到来;产能过剩显现、资源环境约束收紧、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加重;利益主体多元化以及不够公平的收入分配等,带来社会矛盾增多,社会事件频发,社会风险增大;以调整利益格局为特征的深化改革,以及保持社会稳定的难度明显加大。

基于物联网智慧农业平台项目解决方案

基于物联网智慧农业平台项目解决方案

基于物联网智慧农业平台项目解决方案建设单位:软件134编制单位:雎正编制时间:目录引言 (1)引言 (1)产品概述 (8)产品优势 (23)国家与政策支持 (25)带来的价值与效益 (27)主要结论 (29)物联网农业在农业中应用的意义 (30)一、引言我国农业现状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长时间以来仍然处于一家一户的传统农业,农业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高科技难以普及,农民科学种植观念淡薄,认识存在偏差。

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极低,导致越来越多的青壮农户转向以打工收入为主,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农民更不愿意拴在土地上,导致大量土地资源的浪费,农业生产力低下。

由于诸多因素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多以人工种植和传统种植方式为主,农药使用泛滥、土地盐碱化严重、水源灌溉浪费、施肥不科学等问题近年来日益突出,我国自然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水资源、耕地、草地等主要农业资源不断减少,严重制约了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提高。

农产品供给数量、质量及价格是我国农业生产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在这些问题上面临诸多的挑战:1)缺乏科学管理手段、现代化程度低下?受人口激增压力及生态环境相对恶劣的双重影响,导致我农业分布区域范围较为广泛,土地人口承载量低以及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效益低的现状,当前农业发展尚处于生产性低耗源而结构性高耗源的非控式发展阶段。

与一些农业发达国家的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管理水平相比,我国农业生产的科学管理手段贫乏,生产前缺乏规划,生产时缺乏管理,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和科技成果的利用率都不高,生产管理制度和规范化作业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农业生产的方式和生产工具的现代化程度普遍偏低,农业基础设施相当脆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有相当一部分地方的农户都还以手工方式耕作,生产手段落后,严重浪费了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制约了农业发展的速度。

?2)?生产技术落后、农业附加值低?伴随着我国的经济的高速发展,达到小康后的我国消费者期望绿色、美味、保健、多样化和优质的农产品,这与我国农产生产现状存在矛盾。

全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

全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

全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近年来,我国农业信息化得到了快速发展,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作为中国的第一大产业,农业对于国家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也愈来愈被重视,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对我国全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背景农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支柱产业,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明确的“十二五”发展目标,加快农业信息化发展,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村信息化和小城镇信息化,促进农业经济跨越式发展,完成农业现代化进程,为农民增收致富创建条件。

与此同时,也对农产品品质安全、农业环保监测和农产品信息分享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现全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需要科技和信息技术的支撑,也需要农民的积极参与和政府的政策支持。

国家密切关注农村与城市之间信息化的不平衡,一系列的举措已经采取,以改革国有农业企业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通过技术、服务和信息化支持,从而促进农业生产效益,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

二、整体农业信息化发展状况1.规模上逐步扩大农业信息化发展规模的扩大是关键之一。

目前我国的农业信息化综合应用规模逐步扩大,已经涉及到了包括科技创新、农业服务、信息化应用和农产品品牌建设等多方面。

领域涉及到种子现代化育种、智能化饲料和农业机械化等领域,能够有效地支撑和保障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高效、稳定和安全。

2.应用场所广泛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场所较为广泛,除生产环节外,还涉及了农村信息公用服务、商品流通信息管理、互联网建设、人才培育等领域,实现了“三化融合”(农村经济多元化、信息化、组织化)发展。

信息的快捷、高效和精准等优势,更是大大提升了我国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促进了农业供给侧改革。

3.农业信息化运用方式加速变革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新技术得到不断的应用。

农业信息化运用范式从单一的信息化技术向企业技术、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转变,为农产品销售、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追溯等方面提供了更大的帮助。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目 录第一篇 转变方式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一章 发展环境第二章 指导思想第三章 主要目标第四章 政策导向第二篇 强农惠农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六章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第七章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第八章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第三篇 转型升级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九章 改造提升制造业第十章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一章 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十二章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十三章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十四章 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第四篇 营造环境 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第十五章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第十六章 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第十七章 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第五篇 优化格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第十八章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十九章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二十章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第六篇 绿色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十一章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二十二章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第二十三章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四章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 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第二十六章 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第七篇 创新驱动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第二十七章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第二十八章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第二十九章 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第八篇 改善民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三十章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三十一章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第三十二章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第三十三章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十四章 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第三十五章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第三十六章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第九篇 标本兼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三十七章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第三十八章 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第三十九章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第四十章 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第四十一章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第十篇 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四十二章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第四十三章 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十四章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十一篇 改革攻坚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十五章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十六章 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第四十七章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第四十八章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四十九章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 第十二篇 互利共赢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五十章 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第五十一章 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第五十二章 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第五十三章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第十三篇 发展民主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第五十四章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十五章 全面推进法制建设第五十六章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第十四篇 深化合作 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第五十七章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第五十八章 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 第十五篇 军民融合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五十九章 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六十章 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第十六篇 强化实施 实现宏伟发展蓝图第六十一章 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第六十二章 加强规划协调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在全市农村电子商务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农村电子商务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农村电子商务推进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农村电子商务推进会,这次会议对于总结推广我市农村电子商务试点的成功经验,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持续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午,我们现场观摩考察了缙云县壶镇镇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北山狼户外用品公司和电子商务示范村壶镇镇北山村,了解了农村电子商务技术服务咨询中心和淘培训中心的基本运行情况。

刚才,团市委、壶镇镇、遂昌县网店协会、景宁县财源科技公司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讲得很好,分析得很到位,很有借鉴意义。

各地各部门一定要紧密结合实际,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具体措施,努力推动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又好又快发展。

下面,我就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建设工作,讲三个方面的意见: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进一步认识农村电子商务工作电子商务作为网络化的新型经济活动方式,正在逐步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并以其独特优势成为经济增长的助推器。

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建设,其实质是用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于“三农”,它不仅改变了传统商业模式,而且促进流通方式创新和流通现代化,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而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社会全面进步,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为社会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1、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形势所趋。

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电子商务发展占据商贸物流主导地位,尤其是美国电子商务比重高、发展快,是全球电子商务主力军。

根据网上调查公布的数据显示,20XX年全球电子商务用户数达到7.23亿人,占全球互联网用户数的42%,近五年来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速始终明显高于全球经济增长速度。

而我们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目前已成为世界电子商务发展最具潜力地区,据IDC(国际数据公司)与阿里巴巴集团研究中心3月1日发布的电子商务白皮书显示,20XX年中国网民在线购物交易额达到7849.3亿元,比20XX年增长了66%,远远超过同期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率11.6%。

十二五的规划全文.docx

十二五的规划全文.docx

[ 标签 :标题 ]篇一: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免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时期(二 0 一一年至二0 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1)“十一五”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

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良好态势,并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我们战胜了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 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2)“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是在认真总结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科学分析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面临的形势和实际需求,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2011-2015)》(征求意见稿)、《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是未来五年指导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推进农业生产信息化、农业经营信息化、农业管理信息化和和农业服务信息化的重要依据。

一、发展形势“十一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重要成绩,信息化基础明显改善。

“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环境将更加优化、需求更加迫切,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面临重大机遇,任务也十分艰巨。

(一)信息化基础明显改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完全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基本实现。

截至2009年,我国农村居民计算机拥有量达到7.5台/百户,移动电话拥有量达到115.2部/百户,固定电话拥有量达到67部/百户。

信息资源建设成效显著。

经过“十一五”努力,覆盖部、省、地市、县的农业网站群基本建成,各级农业部门初步搭建了面向农民需求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科技、市场、政策等各类信息。

据统计,我国农业网站数量达31000多家,其中政府建立的有4000多家。

农业部相继建设了农业政策法规、农村经济统计、农业科技与人才、农产品价格等60多个行业数据库。

信息技术初步应用。

“十一五”期间,农业生物环境信息获取与解析、农业无线传感网络、农业过程数字模型与系统仿真、虚拟农业与数字化设计、精准农业与自动监控、呼叫中心、移动通信、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已经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农业政务管理、农业生产经营以及农产品流通等领域开展了相关应用推广工作,并且发展迅速,有逐步深化的趋势。

信息化体系基本健全。

经过“十一五”的建设,“县有信息服务机构、乡有信息站、村有信息点”的格局基本形成。

全国100%的省级农业部门设立了开展信息化工作的职能机构,97%的地市级农业部门、80%以上的县级农业部门设有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机构,70%以上的乡镇成立了信息服务站,乡村信息服务站点逾100万个,农村信息员超过70万人。

(二)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工业化发展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支撑。

工业化发展将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技术、装备和财力支持。

当前,我国工业化进程推进迅速,工业化的成果将广泛应用和服务于现代农业的发展,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不仅将大大提升农业的装备水平,还将大大推进现代农业的产业化、标准化进程。

城镇化发展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加速推进,公共社会资源在城乡之间配置进一步均衡,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加强,农业劳动力转移加快,土地流转加速,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壮大,为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

发展现代农业为信息化发展带来了契机。

“十二五”时期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机遇期,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需要对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中的各种农业生产要素进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

这为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

农业农村信息化进入崭新阶段。

“十二五”时期,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进一步加强。

农民的人均收入将有较大幅度提升,农民的信息消费意识、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将普遍增强,现代农业对信息技术应用需求迫切,农业农村信息化会将由以试验示范为目的和特征的政府推动阶段向以实际应用为目的和特征的需求拉动阶段过渡。

(三)需求更加迫切农产品数量需求压力加大。

解决好13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我国人口不断增多,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生态恶化的趋势还没有根本遏制,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的压力持续加大,改变这一状况的根本出路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确保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严峻。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前提,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方面,也是增强农业竞争力不可或缺的元素。

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及公共安全的重要问题。

监测手段不足,信息技术应用不够是原因之一,迫切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产品从生产到餐桌进行全产业链质量监管。

农业生态环境亟待改善。

农业生态安全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近年来,我国耕地、草原的农药、化肥污染以及水域的富营养化问题十分突出,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耕地质量监测、草原生态系统监测和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监测和科学管理。

(四)问题仍然突出认识不到位。

由于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地方农业部门尚未认识到加快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尚未认识认识到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城乡统筹,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导致一些地方对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的积极性不高,投入力度不够,措施不力。

政策不明确。

农业农村信息化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公益性事业,亟需各项政策扶持。

我国目前尚没有专门针对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政策法规,各地缺乏面向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的各种优惠政策,导致各地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动力不足。

技术不成熟。

目前,我国农业信息技术产品主要产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实验室,科研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率不高,集成示范应用力度不够,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所需的低成本、高质量的信息技术产品严重滞后,阻碍了我国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机制不灵活。

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尚没有形成长效的运营机制,政府、农业企业、电信运营商以及IT企业等主体在农业农村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不明确,政府不够主动,企业不够积极。

如何建立并完善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的长效运营机制是“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推进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

管理不规范。

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多头并进,为信息化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条块分割、各行其道的局面,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农业农村信息化标准规范,导致农业农村信息化推进工作职责不明、管理不力,运行不畅,建设无序。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全面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为主攻方向,以农业农村信息化重大示范工程建设为抓手,完善农业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探索农业农村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着力强化政策、科技、人才、体制对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提高信息化服务“三农”的水平。

(二)基本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具有一次性投入大、投资回报周期长的特点。

在当前农民信息消费能力较低,农业农村信息化市场运作机制不完善的形势下,迫切需要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并积极鼓励引导电信运营商、IT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合力。

坚持创新发展,示范带动。

注重把握信息技术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创新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技术、模式和机制,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快速、可持续发展。

以工程带动为主要手段,在全国合理布局农业农村信息化重大示范工程,通过示范引入、中试熟化、以点带面,促进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

坚持协同共享、注重实效。

统筹规划,加强部门、行业和企业的协调,积极探索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模式,并立足当前实际,把握关键问题,科学设置建设任务,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坚持规范运作、安全可控。

建立规范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流程和监督机制,制定和完善相关标准,并强化制度和标准执行力度。

坚持重大信息系统建设与信息安全建设并重,加强政策引导,坚持自主可控,强化对非自主信息安全技术与产品的管理监控,提高可控性。

(三)发展目标根据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对未来五年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形势的基本判断,遵循“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今后五年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信息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升,信息化与现代农业融合初见成效,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整体水平翻两番,农业农村信息化总体水平从现在的20%提高到35%,基本完成农业农村信息化从起步阶段向快速推进阶段的过渡。

“十二五”时期重点实现以下具体目标:——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在国家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提高宽带普及率和接入带宽的前提下,促进农村电脑、电视、电话的进一步融合,逐步提高我国农村居民计算机的拥有量,每百户达到30台,提高农业领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

种植业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设施农业、园艺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显著提高;养殖业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业信息技术应用逐步扩大,渔业信息化迈上一个新台阶;农业生产信息化整体水平翻两番,达到12%。

——农业经营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

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快速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农业经营信息化整体水平翻两番,达到20%。

——农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

农业电子政务平台基本建成,农业资源管理、农业应急指挥、农业行政审批和农业综合执法等基本实现信息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农业行业管理信息化全面推进,农业管理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60%。

——农业服务信息化水平显著增强。

部、省、地市、县四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基本建成,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成效显著,信息服务专家队伍更加壮大,信息处理、信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信息服务机制更加灵活有效,农业服务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50%。

三、主要任务根据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为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中的应用,“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五项主要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