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冯嘉苹、程连生、徐振甫:《万里长城
的地理界线意义》,《人文地理》1995年第1期。
秦昭王长城有陇西、北地、上郡
燕北长城置有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 辽东郡
赵北长城置有云中、雁门、代郡
二、秦长城
起迄路线
“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
(《பைடு நூலகம்记•蒙恬列传》)
“始皇令太子扶苏与蒙恬筑长城,起自临洮, 至于竭石。”
(《水经•河水注》)
防御特征
一、依着山岭、河川等险要地形,傍山筑城,依 水为塞
三、汉长城
西汉长城
汉武帝把匈奴赶到漠北,进一步加强西、北方 的防务,一方面对秦时遗留下来的长城塞垣重新 加以整修,一方面重新修筑了两道主要的长城, 于是“自敦煌至辽东一万一千五百余里,乘塞列
燧。”(赵充国《屯田奏》)
一、河西长城
从令居(今永登)穿过整个河西走廊直至敦煌
二、 塞外列城
汉武帝令大将军卫青收复了河南地,在 秦长城之外,阴山以北修筑了“塞外列 城” 。
东汉的内层防线——飞狐道
东汉初,匈奴南侵,光武帝只能徙民 内迁,修筑内层防线,命王霸与杜茂 “治飞狐道,堆石布土,筑起亭障,自 代至平城三百余里”。
(《后汉书•王霸传》)
四 明长城
明长城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从 东向西行经10个省区市,总长度8851.8千米 。
明朝自始至终对北方防务的建设非常重视。 长城、关隘、墩堡的修筑工程几乎没有中断 过,逐步形成了“九边”分区防守,分段管 理和修筑长城的制度。据《明史·兵志》记载, 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 夏、甘肃、蓟州三镇,而太原总兵治偏头, 三边治府驻固原,亦称二镇,是为“九边”。
“筑长城以拒胡”
一、秦昭王长城
秦昭王时,“筑长城以拒胡”。
二、燕北长城
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 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
三、赵北长城
赵武灵王“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 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 雁门、代郡”。
(《史记•匈奴列 传》)
四、长城与边郡 因为长城防御体系的庞大和历时性,为了 方便驻军生活的解决,三国于长城附近设 置有边郡。
因此长城并非线性防御,其沿线驻扎上 千个屯兵城,即军事聚落,这些军事聚落分 布在八千多公里的明长城沿线,是长城防 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卫所制度下军 事聚落分为镇城、路城、卫城、所城和 堡城五个层次。
明中叶(1448—1566)长城的大规模兴筑。 “土木之变”以后,瓦剌、鞑靼不断兴 兵犯边掳掠,迫使明王朝修筑北方长城, 增建墩堡成为当务之急。百余年间完成 明长城九镇防御体系的全部工程建设。
明前期(1368—1447)对长城的修缮。明朝开国 之初,国力强盛,1372年,出兵15万分三路进击 漠北,西路打通了河西走廊,设置甘州、庄浪诸 卫。1387年,大将军冯胜、蓝玉统治东北,将边 界推进到大兴安岭以西。明成祖朱棣即位后, 1410—1424年的15年间,先后5次发兵,深入漠 北,迫使瓦剌和鞑靼分别接受了明王朝的册封。 明王朝的北部边防线推进到大兴安岭、阴山、贺 兰山以西以北一带。明前期的长城工程主要是在 北魏、北齐、隋长城的基础上,增建烟墩、烽堠、 戍堡、壕堑,局部地段将土垣改成石墙。修缮重 点是北京西北至山西的外边长城和山海关至居庸 关的沿边关隘。
——逯耀东:《魏晋史学及其他》,
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第225—226页。
史籍中对长城的种种称呼: 汉代长城多称“塞”、“亭障”。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筑畿上塞围”。 金长城称“金边壕”。 明代长城称“边墙”,又有“外边”、
“次边”之称。
一、战国长城
列国之间互相防御的军事工程 一、楚长城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南阳郡,叶,楚叶公邑。有长城,号曰方城。” 二、齐长城 “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
第七章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专题 ——长 城
“我们可以这样说,我们的上古史是筑 城的历史,中古史是卫城的历史,但我们的 近代史却是拆城的历史。”——逯耀东: 《魏晋史学及其他》,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 司1998年,第195页。
过去,我们过分突出长城的消极意义,把长城的性格 固定在“防胡”的框限内,于是长城被蒙上一层悲愁 凄苦的面纱。想到长城就会联想到“饮马长城窟”一 系列的诗篇,于是“我闻秦筑万里城,叠尸叠土愁平 云”,“白骨如霜浸水窟,骨上犹带秦时血”,把长 城的影子抹得阴暗了。
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象征,而且是一条实 际存在的重要地理界线。历代长城的布设都是以自然 地理环境为基础,其走向与我国半湿润与干旱气候分 界线基本一致。因此,长城也就成为我国农区和牧区 分界线的标志。长城的延伸或回退,基本上反映了农 区与牧区的扩张或收缩。从政治地理的角度来考察长 城。可以认为,它是我国历史上各民族政治力量相互 对峙、较量形成的“力”的平衡带,长城,一方面发 挥了分隔两个政治单元的功能,它们延伸或收缩在一 定程度上反映了两种力量对比的变化;另一方面,在 先进与落后两种势力的对撞中.客观上却促进了相互 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不同民族的融合。
“通山险,堑溪谷,可缮者缮之。”
“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 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
二、用石头垒为城堡,用树木填为障塞,形成军 事防守要塞。
“蒙恬为秦侵胡,辟数千里,以河为竟,累石 为城,树榆为塞。”
三、为了解决驻军的供应问题,大量移民到长城 沿线进行开垦,并设置郡县,从后勤供应上巩固 这一军事防线。秦始皇三十三年,蒙恬北逐匈奴, 取得河南地,置44县,“徙谪,实之初县”。
明后期(1567—1620)长城的重建改线。隆庆、 万历年间,蒙古俺部与明王朝议和互相贸易, 北方边患主要来自东北的女真族。万历初年, 辽东镇总兵李成梁重修辽东边墙,工程主要是 建空心墙台,用砖石为墙。万历末年熊廷弼 再次主持了修缮、建堡的工役。山海关至嘉 峪关之间的边墙重建工程主要是在长城上骑 墙建大量的空心敌楼,用砖石结构建成,加 强了防御,局部地段改线重建。
明朝时期砖的产量大增,砖瓦已不再是珍 贵的建筑材料,所以明长城不少地方的城 墙内外檐墙都以巨砖砌筑。在当时全靠手 工施工,靠人工搬运建筑材料的情况下, 采用重量不大,尺寸大小一样的砖砌筑城 墙,不仅施工方便,而且提高了施工效率, 提高了建筑水平。
其次,许多关隘的大门,多用青砖砌筑成 大跨度的拱门,这些青砖有的已严重风化, 但整个城门仍威严峙立,表现出当时砌筑 拱门的高超技能。
余里,以备楚。” 齐长城的起点:平阴城 扼守济水与泰山之间的狭长通道,构成依河临山之
险,是东西交通大道所经,也是齐国容易受到进攻之 地,防御鲁、晋诸国。 齐长城的终点:翻山越岭东至海,东段长城防御对象 是楚、越。
三、中山长城 中山国又称鲜虞,是处于赵国、燕国之间
的一个小国,长城的修筑是为了防御赵国 的进攻。但因国力太弱,最终为赵所灭。 四、魏长城 魏惠王在位期间,秦国国力逐渐增强, 为了防御强秦的进攻,巩固河西之地和保 卫国都大梁,魏先后修筑了河西长城和河 南长城。 五、秦“堑洛长城” 六、燕南长城 张仪游说燕昭王:“今大王不事秦,秦下 甲云中、九原,驱赵而攻燕,则易水、长 城非大王所有也。”
无可否认的,这座绵延在中国西北与东北边疆上的墙, 的确是防止胡人南下牧马的最好障碍。不过如果我们 掀开那层阴暗的面纱,将会发现长城出现在中国历史 上,表现了更积极的意义。那深厚的城脚就奠基在汉 民族农业文化的基础上,是农业文化繁荣的象征,是 汉民族向西北拓殖最远的极限。因为导源于黄帝的汉 民族,是一个穿丝、种植、居室、筑城的民族。筑城 不仅是农业民族的特有技巧,也是农业文化发展必经 的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