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
中国地理中国人文地理课件ppt
旅游资源开发策略与规划
区域旅游规划
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特色和发展条 件,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形成区域 协同发展格局。
品牌建设
通过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提升旅游 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旅游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 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旅游产品创新
开发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 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于中国南部,如海南岛、雷州半岛、 云南和广西部分地区。特点是全年高温, 夏季多雨,冬季干燥,四季分明。
亚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于中国东部地区,如江苏、安徽、湖 北、湖南、江西等省份。特点是四季分明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干旱气候
分布于中国西北地区,如*、甘肃、内蒙 古等省份。特点是干燥少雨,日照充足, 温差大。
02
落叶阔叶林
分布于温带湿润地区,如北京、河北 、山东等省份。主要树种有杨树、柳 树、榆树等。
03
针叶林
分布于寒温带和亚热带高山地区,如 四川、云南的高山地区。主要树种有 松树、云杉等。
04
草原
分布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如内蒙古 、*等省份。主要植物有羊茅、碱草 等。
珍稀动植物资源
大熊猫
中国特有物种,主要分布于四川、陕西、甘肃的高山竹林中。由于栖息地破 坏和人类捕猎等原因,现存数量极少,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民族与宗教信仰
民族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汉族是中国的主 体民族,约占总人口的92%左右,其余民族包括藏族、回族 、维吾尔族、苗族、彝族等。
宗教信仰
中国的主要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 等。不同宗教信仰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影响力。
2023高中历史选修七 中国历史地理 课件
2023高中历史选修七中国历史地理课件一、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中国历史地理是研究中国历史与地理相互关系的学科,通过对中国历代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交通网络等进行系统考察,揭示中国历史变迁的地理背景和地理因素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1.1 中国历史地理的基本概念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对象是中国历史时期的地貌、气候、水系、土地利用、农业与工业发展、贸易网络等方面的地理现象。
通过分析这些地理现象,可以揭示中国历史的地理背景和地理条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1.2 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方法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考察、文献资料分析、地理信息技术等。
实地考察是重要的研究手段,通过对实际地理环境的观察和调查,可以得到准确的数据和直观的感受。
文献资料分析是对历史文献中的地理描述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揭示历史事件与地理条件之间的联系。
地理信息技术则可以通过数字化地图等工具,对历史地理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供更为直观和准确的结果。
二、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它在中国的发展有着深厚的地理背景。
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主要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2.1 黄河流域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母亲河,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河流之一。
黄河流域地理环境复杂,包括黄土高原、戈壁滩、黄河平原等地貌类型。
黄河的洪水灾害和泥沙淤积现象,对中国的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2.2 长江流域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水路交通线之一。
长江流域地理环境较为丰富,包括巴蜀平原、洞庭湖平原、江南水乡等地貌类型。
长江流域的自然资源丰富,农业农村经济、交通网络以及城市发展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地理因素作用。
三、中国历史时期的交通与贸易中国历史地理中,交通和贸易是重要的研究内容,它们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的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
3.1 交通网络中国历史时期的交通网络主要包括陶器道、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重要交通线路。
这些交通线路使得中国与世界各地建立了广泛的交流与贸易,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
中国历史地理第七章(交通地理)(1)
通 往 滇 黔 的 交 通
庄 蹻 入 滇 路 线
《战国策》:楚得枳(今 涪陵),巴自江州(今重 庆)迁避垫江(今合川)。 《史记》:楚将庄蹻将 兵循江上,略巴、黔中以 西,至滇池。
•
湘桂道(即越城岭道,由湖广南下两广最便利的 路线,也是翻越南岭最主要的水路):湘江-漓江 (灵渠) • 大庾道(由南昌、吉安、赣州,越大庚岭至南雄、 韶关,是维系赣粤的常用通道):赣江-大庾 • 骑田岭道(由湖南衡阳、郴县、广东连州市、广 州市):九嶷山-骑田岭
长 沙 “市 驻马 军王 图堆 ”三 复号 原汉 图墓 出 土
“ 鄂 君 启 节 ” 交 通 路 线 复 原 示 意 图
横塘为三国吴时筑于建业城南秦淮河南岸的古堤塘,元设驿站。
第五节
越岭通道
五岭指南岭山脉中五座著名的山岭,即大庚岭(位于今江 西大余县、广东南雄县交界处)、骑田岭(位于今湖南宜章 县、郴州市交界处)、都庞岭(位于今湖南省永州市道县、 江永县交界处)、萌渚岭(在今湖南江华县西南与广西贺县 交界处)及越城岭(在今湖南新宁、东安县与广西全州县交 界处)。
• 褒斜道 郿县→留坝→褒城→汉中 古斜水(今陕西省石头河)与古褒水 (又称黑龙江)痛楚秦岭太白水,斜水 北流至郿县注入渭水,褒水南流至旧褒 城县注汉水。两水之间,山体陡急,但 是却近捷。
• 故道 宝鸡益门镇→清姜河→略阳→勉县→汉中(行 经故道水而得名,也称陈仓道、嘉陵道。) 故道又称陈仓道、嘉陵道。北有塔河、南连嘉 陵江,道路平缓,部分路段兼有水运之便,但 是因嘉陵江上游峡谷深险,中途需要绕行两当、 徽县之青泥岭、迂回废时。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上)尔雅网课通识答案
1【单选题】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包括()。
A、历史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B、历史区域地理C、历史地图(集)D、以上都对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2【单选题】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距今()。
A、2700年B、3700年C、4700年D、5700年我的答案:B 得分:20.0分3【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构成的是()。
A、历史人文(社会)地理B、历史自然地理C、历史地理信息系统D、以上都对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4【单选题】学术界认为,“中国的历史时期”通常是指()文明的时间段。
A、2000年B、3000年C、4000年D、5000年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5【判断题】历史上的人文地理现象,一般情况下是无法通过考察、观测获得的,只能依靠文献记载来重构和重复。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关于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发展历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中国传统沿革地理发展而来B、从西方传入近代地理学初步形成体系C、边疆危机、经济建设等现实需要推动了其发展和转化D、以上都对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2【单选题】关于中国的历史地理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历史文献延续时间长B、历史文献覆盖范围广C、历史文献保存情况不好D、历史文献记录内容丰富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3【单选题】秦始皇时期实行()。
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三公九卿制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4【判断题】沿革地理之所以备受重视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行政区划的延续和撤销是中央集权的治理基础。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历史地理(上)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竺可桢先生将中国古代的气候变迁时期分为()。
A、甲骨文时期、物候时期、县志时期B、物候时期、县志时期、方志时期C、考古时期、物候时期、方志时期D、考古时期、甲骨文时期、县志时期我的答案:C 得分:33.3分2【判断题】自器测阶段以来,历史时期的极端气温都超过当代。
学习通??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下)答案
学习通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下)答案
1
【单选题】关于中国人口的来源,机械增长是指()。
A、本地人口出生、死亡的结果
B、外地人口迁入和本地人口死亡的结果
C、外地人口死亡和本地人口迁出的结果
D、外地人口迁入和本地人口迁出的结果
正确答案:D
2
【多选题】根据记载,中国古代的人曾迁往()。
A、日本
B、东南亚
C、欧洲
D、美洲
正确答案:ABCD
3
【判断题】关于中国人口来源的基本观点,“外来说”一派认为今天的世界人口来源于南美洲。
()
正确答案:×
个人读后感: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美丽的祖国,是那样的辽阔;那些拥有不同名字的地方是那么的唯一。
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处景点就是故宫,说到故宫,大家都非常熟悉吧!它是明清的权力中心,有72公顷,里面有很多文物。
中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国土空间、复杂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独具特色的人文地理环境,为身为一名中国人而自豪!。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下)2019尔雅答案100分
中国人口的來源1关于中国人口的来源,机械增长是指(D)。
A、本地人口出生、死亡的结果B、外地人口迁入和本地人口死亡的结果C、外地人口死亡和本地人口迁出的结果D、外地人口迁入和本地人口迁出的结果2根据记载,中国古代的人曾迁往(ABCD)。
A、日本B、东南亚C、欧洲D、美洲3历史上,(ABCD)曾迁入古代中国的中原地区或今天中国范围。
A、回鹘B、高丽C、契丹D、昭武九姓4关于中国人口来源的基本观点,“外来说”一派认为今天的世界人口来源于南美洲。
(×)5根据记载,公元前2世纪左右,乌孙、月支等南迁。
(×)人口与户口1中国历代实际人口与户籍人口对比情况是(A)。
A、实际人口大于户籍人口B、户籍人口大于实际人口C、实际人口和户籍人口相当D、实际人口长期是户籍人口的两倍2在中国历史时期,调查户口主要是为了(ABC)。
A、兵役B、徭役C、征收赋税D、划分土地3中国历史上真正符合现代意义上的人口普查最早出现在清朝末年。
(√)4中国古代,兵役制度对户籍登记的影响最大。
(×)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1公元初,中国人口的数量大约是(C)。
A、2千多万B、4千多万C、6千多万D、8千多万2中国古时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总体而言是增长缓慢,也就是(ACD)。
A、高出生率B、低死亡率C、低增长率D、高死亡率3中国古时人口数量出现“两高一低”的原因是(ABCD)。
A、初婚年龄早,有偶率低B、赋役制度C、核心家庭规模不大D、战争和自然灾害4中国古时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之一是比较平稳,没有大起大落出现。
(×)“两高一低”的原因1秦国与赵国之间爆发的大规模战役(B),秦国战胜赵国,并且坑杀赵国40万降兵而告终。
A、邯郸之战B、长平之战C、伊阙之战D、破赵之战2建安七子中,因瘟疫而亡的是(BCD)。
A、孔融B、陈琳C、徐干D、刘祯“大起大落”的真相1湖广填四川的人口迁移发生在(C)。
A、元朝B、明朝C、清朝D、民国2中国历史上统计的人口数量第一次突破1亿是在(C)。
人文地理中国
人文地理中国【人文地理中国】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人文地理的国家。
从北方的广袤平原到西南的高山巍峨,中国的地理环境多样,形成了独特的人文地理景观。
本文将探讨中国人文地理的几个重要方面,包括人口分布、历史文化遗产、城市发展等。
第一部分:人口分布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约14亿人口。
人口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
东部沿海地区是人口密集区,主要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吸引了大量人口。
这些地区人口众多,发展较快,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城市扩张、交通拥堵等。
相比之下,西部地区的人口相对较少,更多的是以农村为主。
第二部分:历史文化遗产中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遗产见证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的古代文明有着独特的贡献,如长城、故宫、兵马俑等。
这些古迹对于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第三部分:城市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进行。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城市迅速崛起,并成为国际大都市。
例如,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经济发达,拥有现代化的城市规划和建筑,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前往发展。
同样,上海、广州等城市也在快速发展,成为商业和文化中心。
第四部分:地理景观中国的地理环境十分丰富多样。
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拥有独特的山水风光,如桂林的奇峰、黄山的奇松等。
北方则以干旱和寒冷的气候为主,形成了辽阔的草原和沙漠,如内蒙古的大兴安岭、塔克拉玛干沙漠等。
中国的地理景观丰富多样,吸引了众多旅游者。
结论: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丰富人文地理的国家,拥有独特的人口分布、历史文化遗产、城市发展和地理景观。
这些方面共同构成了中国的人文地理特色,也为国家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机遇与挑战。
了解和保护中国的人文地理,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和推进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章节答案超星慕课
历史地理学科简介1【单选题】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距今(B)。
A、2700年B、3700年C、4700年D、5700年2【单选题】学术界认为,“中国的历史时期”通常是指(D)文明的时间段。
A、2000年B、3000年C、4000年D、5000年3【单选题】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包括(D)。
A、历史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B、历史区域地理C、历史地图(集)D、以上都对4【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构成的是(D)。
A、历史人文(社会)地理B、历史自然地理C、历史地理信息系统D、以上都对5【判断题】本课程是关于“历史地理”的,所谓的“历史地理”是指:历史时期的地理。
(√)6【判断题】历史上的人文地理现象,一般情况下是无法通过考察、观测获得的,只能依靠文献记载来重构和重复。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1【单选题】秦始皇时期实行(B)。
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三公九卿制2【单选题】关于中国的历史地理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历史文献延续时间长B、历史文献覆盖范围广C、历史文献保存情况不好D、历史文献记录内容丰富3【单选题】关于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发展历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由中国传统沿革地理发展而来B、从西方传入近代地理学初步形成体系C、边疆危机、经济建设等现实需要推动了其发展和转化D、以上都对4【判断题】黄河的中上游长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所在。
(×)5【判断题】沿革地理之所以备受重视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行政区划的延续和撤销是中央集权的治理基础。
(√)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历史地理(上)1【单选题】竺可桢先生将中国古代的气候变迁时期分为(C)。
A、甲骨文时期、物候时期、县志时期B、物候时期、县志时期、方志时期C、考古时期、物候时期、方志时期D、考古时期、甲骨文时期、县志时期2【判断题】中国最早的现代气候观测站是位于上海的徐家汇观象站。
(√)3【判断题】自器测阶段以来,历史时期的极端气温都超过当代。
中国历史地理笔记课件汇总
中国历史地理笔记课件汇总1、历史自然地理:气候,植被,水文(河流湖泊),地貌,土壤,沙漠,海岸。
2、历史人文地理历史政治地理,历史经济地理,历史人口地理,历史交通地理,历史文化地理。
3、历史地理理论及文献文献又包括文字的和历史地图等方面历史地图:专题地图之一。
表示人类历史时期发展情况的地图,对历史事件的地点、空间联系及其地理环境提供明显的概念如反映历史时期疆域、政区、历代政治形势、国内外战争、民族迁徙、地理环境的变迁、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等图。
如我国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地图和晋人裴秀所编的《禹贡地域图》等。
历史地理学三要素:历史时期,地理现象,人地关系4.何为历史地理学,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的科学。
它表明,从时间上来讲,历史地理学主要不是研究史前时期,即地质时代的地理环境变化,也不是主要研究当代地理环境的问题,而是研究人类产生以来的地理环境变化及与人类发展关系的问题。
5.中国历史地理学从传统历史地理学走向现代历史地理学大致经过了五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先秦时期,为中国传统历史地理学发展的萌芽时期。
第二个时期是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为其成熟期。
第三个时期是唐宋元时期,是为其发展期。
第四个时期是明清时期,是为其繁荣期。
第五个时期是20世纪初至70年代末,是为近代中国历史地理学时期。
6关于“新思维”、和“新观念”:主要是两点,“尽全时空”和“人地互动”。
二者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影响深远的思想观念。
1)尽全时空现代历史地理学认为,任何事物都是由具体的时空组成,时间和空间是一切事物研究的两个基本维度。
因此,研究任何事物都要涵盖与其相关的一切时间点和空间(地域)点,讲求对所有定性文字尽全地(意即尽可能全面地)计量推理,客观全面地展现所有地域点的本来面目;既注重所有地域点的静态分布,又注重所有地域点上的动态演变,讲求建立连续的地理剖面分析,力求探索人地空间时间函数上的变量。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章节答案超星慕课(供参考)
1【单选题】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距今(B)。
A、2700年B、3700年C、4700年D、5700年2【单选题】学术界认为,“中国的历史时期”通常是指(D)文明的时间段。
A、2000年B、3000年C、4000年D、5000年3【单选题】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包括(D)。
A、历史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C、历史地图(集)D、以上都对4【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构成的是(D)。
A、历史人文(社会)地理B、历史自然地理C、历史地理信息系统D、以上都对5【判断题】本课程是关于“历史地理”的,所谓的“历史地理”是指:历史时期的地理。
(√)6【判断题】历史上的人文地理现象,一般情况下是无法通过考察、观测获得的,只能依靠文献记载来重构和重复。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1【单选题】秦始皇时期实行(B)。
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三公九卿制2【单选题】关于中国的历史地理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历史文献延续时间长B、历史文献覆盖范围广C、历史文献保存情况不好D、历史文献记录内容丰富3【单选题】关于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发展历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由中国传统沿革地理发展而来B、从西方传入近代地理学初步形成体系C、边疆危机、经济建设等现实需要推动了其发展和转化D、以上都对4【判断题】黄河的中上游长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所在。
(×)5【判断题】沿革地理之所以备受重视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行政区划的延续和撤销是中央集权的治理基础。
(√)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历史地理(上)1【单选题】竺可桢先生将中国古代的气候变迁时期分为(C)。
A、甲骨文时期、物候时期、县志时期B、物候时期、县志时期、方志时期C、考古时期、物候时期、方志时期D、考古时期、甲骨文时期、县志时期2【判断题】中国最早的现代气候观测站是位于上海的徐家汇观象站。
(√)3【判断题】自器测阶段以来,历史时期的极端气温都超过当代。
第七章 人物与历史、地理、事件检索
(四)、查找人物年号、庙号、 谥号和避讳的工具书
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新君即位必须更改 年号。 庙号: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特立名 号,称某祖、某宗。 谥号:是指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死 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称号。 避讳:简单地说,就是文字上不得触犯当代帝皇和 所尊者之名,必须用其他方法回避。避讳方法︰一 是改字;二是空字;三是缺笔; 四是同音替代。
唐代李贺曾因打算参加进士考试而引起轩然 大波。攻击者认为李贺父名李晋肃。晋、进 同音,李贺参加进士考试不合避讳的要求,是 不孝的表现,李贺不能考进士。为此,韩愈专 门写了《讳辩》为李贺辩解。韩愈认为:避讳 的传统做法是避同字而不避同音,要求避同音 不合先人避讳的成例。他反驳攻击者说:假 如要求避同音,先人有名仁的,他的子孙后代 如何为人?岂非断子绝孙不成?既然后人之 名不允许与先人同音,又怎么可以与先人的姓 同音呢?韩愈的辩解得到时人的赞许。
(六)、查找同姓名和集体名称 的工具书
我国古今同姓名的人较多,在查找历史人物时特 别要注意,判断某一姓名是不是你所要查找的人 物,不仅要姓名相同,而且要时代籍贯、生卒年 月和经历都要相吻合,也就是实为其人,才不会 张冠李戴。解决这一问题的工具书是《古今同姓 名大辞典》。如要查找《论衡》的作者王充,古 代就有多人叫这个名字,我们可以通过《古今同 姓名大辞典》中所引条文内容,从诸多王充姓名 的生平事迹来判断谁是《论衡》的作者王充。
第一节 人物资料检索
历史,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了解历史、 查找历史文献往往是从人物资料开始检索 的,而人物资料的查找又往往是从人名开 始的。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上)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上)历史地理学科简介【单选题】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距今(B)。
A、2700年B、3700年C、4700年D、5700年【单选题】学术界认为,"中国的历史时期”通常是指(D)文明的时间段。
A、2000年B、3000年C、4000年D、5000年【单选题】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包括(D)。
A、历史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B、历史区域地理C、历史地图(集)D、以上都对【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构成的是(D)。
A、历史人文(社会)地理B、历史自然地理C、历史地理信息系统D、以上都对【判断题】本课程是关于"历史地理”的,所谓的"历史地理”是指:历史时期的地理。
(√)【判断题】历史上的人文地理现象,一般情况下是无法通过考察、观测获得的,只能依靠文献记载来重构和重复。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单选题】秦始皇时期实行(B)。
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三公九卿制【单选题】关于中国的历史地理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历史文献延续时间长B、历史文献覆盖*围广C、历史文献保存情况不好D、历史文献记录内容丰富【单选题】关于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发展历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由中国传统沿革地理发展而来B、从西方传入近代地理学初步形成体系C、边疆危机、经济建设等现实需要推动了其发展和转化D、以上都对【判断题】黄河的中上游长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所在。
(×)【判断题】沿革地理之所以备受重视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行政区划的延续和撤销是中央集权的治理基础。
(√)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历史地理(上)【单选题】竺可桢先生将中国古代的气候变迁时期分为(C)。
A、甲骨文时期、物候时期、县志时期B、物候时期、县志时期、方志时期C、考古时期、物候时期、方志时期D、考古时期、甲骨文时期、县志时期【判断题】中国最早的现代气候观测站是位于**的*家汇观象站。
我国历史人文地理[上]_在线课葛剑雄
1-1历史地理学科简介[判断题]历史上的人文地理现象,一般情况下是无法通过考察、观测获得的,只能依靠文献记载来重构和重复。
标准答案:✓1.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构成的是()。
A.历史人文(社会)地理B.历史自然地理C.历史地理信息系统D.以上都对标准答案:D2. 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距今()。
A.2700年B.3700年C.4700年D.5700年标准答案:B3. [单选题] 学术界认为,“中国的历史时期”通常是指()文明的时间段。
A.2000年B.3000年C.4000年D.5000年标准答案:D北宋时期,()并没有被统一成为其疆域。
(D以上都是)()相继灭掉了辽朝和北宋。
(B女真人)南北宋对中国历史而言是个“大分裂,小统一”的时期。
(对)南宋和金朝以淮河、秦岭为界划定疆域。
(对)从()以后到清朝,新疆地区都没有再直接由中央政府统治过。
(C安史之乱)朱元璋进攻元朝后,北迁的元政权退居漠北,仍沿用大元国号,与明朝对峙,史称“北蒙”。
(X)二战末,同盟国为争取苏联对日宣战,美、英语苏联签订《雅尔塔协定》,规定“外蒙古”现状必须维持。
(√)从()开始,罢天下郡,实行以州领县的二级制(A隋文帝)中国与外界联系的最重要、最丰富的证明是()(C丝绸之路)明朝把一省之权分为三司,其中()是本省的最高行政长官。
(C承宣布政使司)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初,采用()的行政区划。
(B 省-行署-县)()之后调整行政区划,出现市管县(C改革开放)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初,地区行署是虚化的,是省政府的派出机构,不是一级政府。
(√)明代中后期开始实施的“改土归流”制后,宗教领袖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最高管理者(X)1-2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单选题]关于中国的历史地理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历史文献延续时间长B.历史文献覆盖范围广C.历史文献保存情况不好D.历史文献记录内容丰富标准答案:C1. [单选题] 关于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发展历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上)2019尔雅答案100分
已完成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上)历史地理学科简介1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距今(B)。
A、2700年B、3700年C、4700年D、5700年2学术界认为,“中国的历史时期”通常是指(D)文明的时间段。
A、2000年B、3000年C、4000年D、5000年3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包括(D)。
A、历史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B、历史区域地理C、历史地图(集)D、以上都对4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构成的是(D)。
A、历史人文(社会)地理B、历史自然地理C、历史地理信息系统D、以上都对5本课程是关于“历史地理”的,所谓的“历史地理”是指:历史时期的地理。
(√)6历史上的人文地理现象,一般情况下是无法通过考察、观测获得的,只能依靠文献记载来重构和重复。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1秦始皇时期实行(B)。
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三公九卿制2关于中国的历史地理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历史文献延续时间长B、历史文献覆盖范围广C、历史文献保存情况不好D、历史文献记录内容丰富3关于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发展历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由中国传统沿革地理发展而来B、从西方传入近代地理学初步形成体系C、边疆危机、经济建设等现实需要推动了其发展和转化D、以上都对4黄河的中上游长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所在。
(×)5沿革地理之所以备受重视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行政区划的延续和撤销是中央集权的治理基础。
(√)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历史地理(上)1竺可桢先生将中国古代的气候变迁时期分为(C)。
A、甲骨文时期、物候时期、县志时期B、物候时期、县志时期、方志时期C、考古时期、物候时期、方志时期D、考古时期、甲骨文时期、县志时期2中国最早的现代气候观测站是位于上海的徐家汇观象站。
(√)3自器测阶段以来,历史时期的极端气温都超过当代。
(√)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历史地理(下)1现在的(C)在宋朝时期被称为“南京”。
中国的历史人文地理
中国的历史人文地理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着独特的文化背景和人文地理特征,这些特征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和演变。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中国的历史人文地理,包括地理环境、文化传承和历史发展。
地理环境中国是一个拥有广阔土地和多样地理环境的国家。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中国的地理环境变化多端。
华北平原、汾渭平原、江南水乡、长江三角洲等地都是中国的地理特色。
这些地理环境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地理环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中国人民而言,这些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生活方式、文化形态和产业发展。
例如江南的水乡文化就受到了当地水文地理环境的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民俗风情都受到了这种特殊的环境影响。
文化传承中国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之前。
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中国历史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中国文化包括了诸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等不同的哲学思想,以及种种文艺表达和传统文化习俗等等。
这些文化元素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中国的文化传承并不是简单地守护和发扬传统文化,而是一种不断变化和扩展的过程。
中国历史上,一些思想体系、文艺形式和风俗习惯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变化,但核心思想和文化精髓会得到延续。
例如儒家思想虽然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有所跌落,但在当今社会仍被广泛接受和传承。
历史发展中国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可以分为多个时期。
在这个漫长的历史中,中国经历了多次政治、文化和社会变革,同时也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物。
例如长城、北京故宫、西安城墙等既是中国历史的见证,也是富有文化价值的重要文化遗产。
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政治、文化和社会变革也是紧密联系的。
例如隋唐时期的大唐盛世,经历了从佛教高峰到宰相相助的发展过程,产生出了许多对后人影响深远的文化作品和思想。
刚刚过去的20世纪,中国也经历了从封建社会到现代化社会的变革过程,其中包括了中国共产党的兴起、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事件。
历史人文地理上期末考试答案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上)期末答案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下列关于东汉刺史制度变化(de)说法中,正确(de)是().(1.0分)1.0 分A、东汉时刺史没有固定(de)驻地B、郡守不需通过刺史向皇帝汇报C、东汉末年,朝廷给了刺史更大权力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C2从()开始,历代统治者都把自己所统治(de)疆域称为“中国”.(1.0分)1.0 分A、商朝B、春秋战国C、D、汉朝正确答案:C3阿斯塔那古墓群所发现(de)遗骸证明两千多年前()到达过新疆地区.(1.0分)0.0 分A、南亚人B、中东人C、欧洲白种人D、非洲人正确答案:C4()山多地少,人们选择做师爷而非经商作为出路.(1.0分)1.0 分A、徽州山西C、湘西D、绍兴正确答案:D5清朝,()下令在台湾设立台湾府,并归福建省管辖.(1.0分)1.0 分A、康熙B、乾隆C、雍正D、咸丰正确答案:A6晚清时期,大臣()力排众议,毅然出兵,平定收复新疆.(1.0分)1.0 分曾国藩B、李鸿章C、施琅D、左宗棠正确答案:D7秦始皇时期实行().(1.0分)1.0 分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三公九卿制正确答案:B8妇好墓玉器经鉴定,证明三千二百多年前()与河南地区存在贸易路线.(1.0分)1.0 分A、新疆B、宁夏C、西藏D、蒙古正确答案:A9郡县制时期实行上计,其中上计(de)内容不包括().(1.0分)1.0 分A、户口B、赋税C、兵力D、正确答案:C10中国稳定(de)统一(de)疆域形成在().(1.0分)1.0 分A、元朝B、明朝C、清朝D、中华民国正确答案:C11“中国”二字,经过考古发现,最早出现在()(de)铭文上.(1.0分)1.0 分A、四羊方尊B、大克鼎C、D、曾侯乙尊盘正确答案:C12中国历代首都移动轨迹(de)支流是().(1.0分)1.0 分A、东西之间,由西而东B、东西之间,由东而西C、南北之间,由北而南D、南北之间,由南而北正确答案:C13下列关于人地关系(de)说法中,正确(de)是().(1.0分)1.0 分A、人(de)主观能动作用(de)影响力很小B、应不违背客观规律,不超越极限C、同样(de)地理环境会产生同样(de)文化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B14下列疆域类型中,属于民族或地方自治区(de)是().(1.0分)1.0 分A、初郡B、侨郡C、都护府D、羁縻府正确答案:D15()时期,唐朝打败西突厥,唐朝(de)西部进展到了阿姆河流域跟锡尔河流域.(1.0分)1.0 分A、唐高宗B、唐太宗C、唐玄宗D、唐文宗正确答案:A16关于历代变革中“中国”含义(de)说法中,不正确(de)是().(1.0分)1.0 分A、它指历代中原王朝及其认可(de)范围B、古代以华夏诸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为中国C、在地理意义上,古代(de)“中原”就是“中国”D、在地里意义上,“中原”没有明确(de)界线正确答案:B17最早考察中国西部后提出“丝绸之路”这一概念(de)地理学家是().(1.0分)1.0 分A、英国人B、中国人C、法国人D、德国人正确答案:D18从()以后到清朝,新疆地区都没有再直接由中央政府统治过.(1.0分)1.0 分A、黄巾起义B、靖康之乱C、安史之乱D、五胡乱华正确答案:C19北宋时期,()并没有被统一成为其疆域.(1.0分)1.0 分A、大理B、吐蕃C、西夏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20正因为清朝积极实施移民政策,导致抗日战争期间日军无法顺利实施在中国()(de)“二十年百万移民计划”.(1.0分)1.0 分A、东北B、云贵川江南D、天津正确答案:A21下列国家和地区中,历史上和中国(de)关系属于藩属国和宗主国(de)是().(1.0分)1.0 分A、越南B、朝鲜C、被日本占领(de)琉球岛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D22东汉末年,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为镇压起义,刺史(de)权力发生了哪些变化()(1.0分)1.0 分亲民事B、领兵马C、成为最高行政长官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D23(),秦始皇灭六国,建立秦朝.(1.0分)1.0 分A、公元前211年B、公元前212年C、公元前220年D、公元前221年正确答案:D24中国与外界联系(de)最重要、最丰富(de)证明是().(1.0分)1.0 分A、陶瓷之路B、茶马古道C、丝绸之路D、唐蕃古道正确答案:C25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地理学(de)学科构成(de)是().(1.0分)1.0 分A、历史人文(社会)地理B、历史自然地理C、历史地理信息系统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D26先秦时期,统治者主要实行().(1.0分)1.0 分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中央集权制正确答案:A27清朝国土沦丧(de)原因是().(1.0分)1.0 分A、清政府长期推行闭关锁国,使得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B、边疆长期封禁,造成边疆政治、经济、文化(de)落后及边防(de)空虚 C、受“四夷”观念(de)消极影响,用四夷守边疆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D28领土是以明确(de)是()为根据(de),但疆域所指(de)境界则不一定.(1.0分)1.0 分A、使用权B、管辖权C、主权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C29历史地理学(de)研究对象和内容包括().(1.0分)1.0 分A、历史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B、历史区域地理C、历史地图(集)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D30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初,采用()(de)行政区划.(1.0分)1.0 分A、行署-省-县B、省-行署-县C、省-市-县D、省-州-县正确答案:B31西汉刺史制度对刺史(de)职权有明确(de)规定,即().(1.0分)1.0 分A、“奉诏四条察州”B、“奉诏五条察州”C、“奉诏六条察州”D、“奉诏七条察州”正确答案:C32唐太宗时按山川地形分全国为(),临时派遣使者观察,未成定制.(1.0分)1.0 分A、十四刺史B、十三刺史C、五十郡D、十道正确答案:D33公元668年,()占领整个辽东和朝鲜半岛,设置安东都护府、熊津都护府.(1.0分)1.0 分A、唐高宗B、唐太宗C、唐玄宗D、唐文宗正确答案:A34西汉时期,对于某一区域能否直接统治(de)标准一是能否进行农业生产,二是().(1.0分)1.0 分A、有无居民B、有无军事价值C、是否称臣纳贡D、能否进行牧业生产正确答案:B35清代大臣()成功收复台湾并促使康熙帝下决心留住台湾,设立台湾府.(1.0分)1.0 分A、周培公B、施琅C、郑成功D、李光地正确答案:B36中国历代首都移动轨迹(de)主流是().(1.0分)1.0 分A、东西之间,由西而东B、东西之间,由东而西C、南北之间,由北而南D、南北之间,由南而北正确答案:A37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面叙述阿拉伯人,叙述伊斯兰教(de)书是由()写作(de).(1.0分)1.0 分A、张骞B、唐玄奘C、杜环D、法显正确答案:C38秦灭六国,完成华夏大一统,建立中央集权(de)国家,将()推广到全国.(1.0分)1.0 分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正确答案:C39()以后,沙俄乘机策动外蒙古(de)活佛和王公们脱离中国,外蒙古宣布“独立”,成立“大蒙古国”.(1.0分)1.0 分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辛亥革命正确答案:D40明朝把一省之权分为三司,其中()是本省(de)最高行政长官.(1.0分)1.0 分A、都指挥使司B、提刑按察使司C、承宣布政使司D、行省使司正确答案:C41明朝继承了元朝对()(de)统治和主权.(1.0分)1.0 分A、缅甸B、老挝C、西藏以上都对正确答案:C42下列有关郑和下西洋(de)描述中,不正确(de)是().(1.0分)0.0 分A、船队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B、明朝大臣刘大夏曾下令焚毁相关档案C、对世界和中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de)意义D、郑和曾七次下西洋正确答案:C43诞生于元朝(de)青花瓷,其蓝色釉(de)原料产自().(1.0分)1.0 分A、中国B、西亚东亚D、南亚正确答案:B44新中国建国之初选择北京作为首都与()有关.(1.0分)1.0 分A、日本B、美国C、苏联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C45中央集权阶段,首都(de)功能和特点包括().(1.0分)1.0 分A、权利与机构集中维持稳定C、不轻易迁都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D46汉朝时中国疆域和今天中国疆域相比,()已经成为汉朝时(de)中国疆域.(1.0分)1.0 分A、西藏高原B、蒙古高原C、东北地区D、朝鲜半岛正确答案:D47明朝时期,()迁都北平改名为北京,与南京对应,形成“两京十三布政使司”.(1.0分)1.0 分A、朱元璋B、朱标C、朱允炆D、朱棣正确答案:D48疆域和领土(de)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1.0分)1.0 分A、历史概念B、文化概念C、政治概念D、地理概念正确答案:C49竺可桢先生将中国古代(de)气候变迁时期分为().(1.0分)1.0 分A、甲骨文时期、物候时期、县志时期B、物候时期、县志时期、方志时期C、考古时期、物候时期、方志时期D、考古时期、甲骨文时期、县志时期正确答案:C5016世纪末叶,()从美洲引入中国福建、广东,而后向全国传播.(1.0分)1.0 分A、胡椒B、红薯C、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B二、判断题(题数:50,共 50.0 分)1中国历代中,一个政权如果不自称中国,不被别人承认为中国,就等于丧失了政治(de)合法性.()(1.0分)1.0 分正确答案:√2历史上(de)人文地理现象,一般情况下是无法通过考察、观测获得(de),只能依靠文献记载来重构和重复.()(1.0分)1.0 分正确答案:√3疆域一般只指表层(de)陆地和水面,不像领土那样延伸到它们(de)底床、底土和上空.()(1.0分)1.0 分正确答案:√4中国历史上并不是一开始就有行政区设置,而是直到商朝才设立行政区.()1.0 分正确答案:×519世纪,俄国侵占中国领土共计200多万平方公里.()(1.0分)1.0 分正确答案:×6明长城修建得最好,平时保养最好(de)一段是居庸关一带.()(1.0分)1.0 分正确答案:√7本课程是关于“历史地理”(de),所谓(de)“历史地理”是指:历史时期(de)地理.()(1.0分)1.0 分正确答案:√8中国古时政权分裂阶段,首都(de)功能主要是解决生存和完成统一.()(1.0分)1.0 分正确答案:√9地理环境确定了物质和能量转化和传递(de)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1.0分)1.0 分正确答案:×10汉武帝时,把全国包括长安附近(de)区域,一起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也就是“十三刺史部”.()(1.0分)1.0 分正确答案:×11唐朝时期,吐蕃和南诏已经成为其疆域(de)一部分.()(1.0分)1.0 分正确答案:×12中亚、波斯、罗马帝国对丝绸(de)强烈需求是维持丝绸之路(de)动力.()(1.0分)1.0 分正确答案:√13中国强调自给自足,因此对外无需求,缺乏了解外界(de)兴趣和动力.()(1.0分)1.0 分正确答案:√14中国古时(de)渤海湾无法像地中海一样孕育出灿烂(de)文明是因为当时中国航海技术不发达,阻碍了相互交流.()(1.0分)1.0 分正确答案:×15中国最早讲述中国和海外联系(de)书籍是穆天子传.()(1.0分)1.0 分正确答案:×16夏商周时期,统治者对自己(de)行政中心有严格(de)统治,但对边远地区统治松散,所以先秦时期不存在确定(de)疆域边界.()(1.0分)1.0 分正确答案:√17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初,地区行署是虚化(de),是省政府(de)派出机构,不是一级政府.()(1.0分)1.0 分正确答案:√18中国古时首都选择与维持(de)关键是自然与人文环境(de)综合,以及这条件下形成(de)文化心态.()(1.0分)1.0 分正确答案:√19地理环境没有规定人类从生产到消亡(de)具体过程、方式或时间.()(1.0分)1.0 分正确答案:√20明代中后期开始实施(de)“改土归流”制后,宗教领袖成为少数民族地区(de)最高管理者.()(1.0分)1.0 分正确答案:×21瑷珲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丧失了对江东六十四屯(de)管辖权.()(1.0分)1.0 分正确答案:×221864年,沙俄通过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占领了中国巴尔喀什湖区域.()(1.0分)1.0 分正确答案:√23公元前60年,汉朝在西域设立了西域都护府,这也是新疆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de)证明.()(1.0分)1.0 分正确答案:√24“中国”二字(de)含义发生重大变化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战国后期大(de)诸侯国都把自己(de)所在地或都城称为“中国”.()(1.0分)1.0 分正确答案:√25元朝时期(de)陪都是上都,位于现在(de)北京.()(1.0分)1.0 分正确答案:×26宋朝时期(de)节度使和唐朝一样,拥有实际领兵和为政(de)权利.()(1.0分)1.0 分正确答案:×27西汉时期,通过一系列(de)措施,郡县制得以巩固.()(1.0分)1.0 分正确答案:√28到西汉末年为止,州已经成为行政区.()(1.0分)1.0 分正确答案:×29中国历史告诉我们,首都选择好(de)位置、好(de)资源对一个国家(de)安定有着重要(de)作用.()(1.0分)1.0 分正确答案:√30清朝时期,每省分若干道,道为省政府(de)派出机构,主管府里(de)日常行政事务.()(1.0分)1.0 分正确答案:×31中国最早(de)现代气候观测站是位于上海(de)徐家汇观象站.()(1.0分)1.0 分正确答案:√32人类(de)一切活动必须顺应地理环境(de)内在规律,在此前提下利用这一环境,根据自己(de)需要进行加速、延缓或制止物质(de)某种转化和能量(de)某些传递.()(1.0分)1.0 分正确答案:√33元朝统治时期,朝廷逐步丧失了对鸭绿江图们江以南地区(de)主权.()(1.0分)1.0 分正确答案:×34中国历史上很少有对外贸易,主要是接受“朝贡”.()(1.0分)1.0 分正确答案:√35南北朝后期,州(de)设置以过多过滥,正常功能完全丧失.()(1.0分)1.0 分正确答案:√36西汉以来中国疆域变化微弱是汉族人民奋斗(de)结果,其他少数名族参与不多.()(1.0分)1.0 分正确答案:×37康熙皇帝为了切断郑成功从大陆获得物资等供给实施了沿海迁界(de)政策.()(1.0分)1.0 分正确答案:√38中华民国政府于1946年1月5日正式承认外蒙古独立.()(1.0分)1.0 分正确答案:√39秦朝时期,尽管疆域已经扩展到了南方地区,虽那里地广人稀,大多仍采用中央集权制统治.()(1.0分)1.0 分正确答案:×40唐朝安史之乱后遍设节度使、防御使等方镇,由此形成州(府)-道(镇)-县三级制.()(1.0分)1.0 分正确答案:×41从历史地理学(de)角度来看,农业与牧业间(de)相互依赖使国家容易统一.()(1.0分)1.0 分正确答案:√42唐太宗修史时,认为南北朝都属于中国,并修北史、南史.()(1.0分)1.0 分正确答案:√43二战末,同盟国为争取苏联对日宣战,美、英语苏联签订雅尔塔协定,规定“外蒙古”现状必须维持.()(1.0分)1.0 分正确答案:√44清政府顺应藏族(de)宗教信仰,藏族(de)最高统治者大活佛由金瓶挚签直接产生,不需要由中央朝廷批准.()(1.0分)1.0 分正确答案:×45战国中后期,由于赵惠文王推行“胡服骑射”政策,改革军事装备和作战方法,赵国因而得以强盛.()(1.0分)1.0 分正确答案:×46历史上,军事驻防区、屯垦区不属于疆域(de)一部分.()(1.0分)1.0 分正确答案:×47历史上,对中国“称臣纳贡”(de)地方并不属于中国(de)疆域.()(1.0分)0.0 分正确答案:√48东汉末年,州变为行政区,形成州、郡两级制.()(1.0分)0.0 分正确答案:×49南宋和金朝以淮河、秦岭为界划定疆域.()(1.0分)1.0 分正确答案:√50朱元璋进攻元朝后,北迁(de)元政权退居漠北,仍沿用大元国号,与明朝对峙,史称“北蒙”.(1.0分)1.0 分正确答案:×。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上)》尔雅考试解答解析
3.0分正确答案第一空:陪都我的答案:第一空:陪都5亚洲地理上的中心是在()附近。
(3.0分)0.0分正确答案第一空:乌鲁木齐我的答案:第一空:新疆乌鲁木齐四、判断题(题数:25,共 25.0 分)1西汉以来中国疆域变化微弱是汉族人民奋斗的结果,其他少数名族参与不多。
()(1.0分)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2清朝时期,每省分若干道,道为省政府的派出机构,主管府里的日常行政事务。
()(1.0分)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3中国最早讲述中国和海外联系的书籍是《穆天子传》。
()(1.0分)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首都移动的轨迹主流上是由南而北的。
(1.0分)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5重庆称“蜀”,成都称“巴”。
(1.0分)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6历史上,疆域和领土的含义不一样,领土是由统治者划定范围的。
()(1.0分)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7中国历史上主动利用丝绸之路,积极与中亚、波斯、阿拉伯商人经商。
()(1.0分)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8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已经到达极限了。
(1.0分)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9唐太宗修史时,认为南北朝都属于中国,并修《北史》、《南史》。
()(1.0分)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张良迁都关中的目的是为了就近抵御外敌。
(1.0分)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1首都移动的轨迹主流上是由西向东的。
(1.0分)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2中国最早的现代气候观测站是位于上海的徐家汇观象站。
()(1.0分)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3明朝废除省,改设布政使司。
(1.0分)1.0分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4历史上,大多数的陪都是礼仪性、制度性的,并没有实质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可以这样说,我们的上古史是筑 城的历史,中古史是卫城的历史,但我们的 近代史却是拆城的历史。”——逯耀东: 《魏晋史学及其他》,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 司1998年,第195页。
过去,我们过分突出长城的消极意义,把长城的性格 固定在“防胡”的框限内,于是长城被蒙上一层悲愁 凄苦的面纱。想到长城就会联想到“饮马长城窟”一 系列的诗篇,于是“我闻秦筑万里城,叠尸叠土愁平 云”,“白骨如霜浸水窟,骨上犹带秦时血”,把长 城的影子抹得阴暗了。
因此长城并非线性防御,其沿线驻扎上 千个屯兵城,即军事聚落,这些军事聚落分 布在八千多公里的明长城沿线,是长城防 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卫所制度下军 事聚落分为镇城、路城、卫城、所城和 堡城五个层次。
明中叶(1448—1566)长城的大规模兴筑。 “土木之变”以后,瓦剌、鞑靼不断兴 兵犯边掳掠,迫使明王朝修筑北方长城, 增建墩堡成为当务之急。百余年间完成 明长城九镇防御体系的全部工程建设。
明前期(1368—1447)对长城的修缮。明朝开国 之初,国力强盛,1372年,出兵15万分三路进击 漠北,西路打通了河西走廊,设置甘州、庄浪诸 卫。1387年,大将军冯胜、蓝玉统治东北,将边 界推进到大兴安岭以西。明成祖朱棣即位后, 1410—1424年的15年间,先后5次发兵,深入漠 北,迫使瓦剌和鞑靼分别接受了明王朝的册封。 明王朝的北部边防线推进到大兴安岭、阴山、贺 兰山以西以北一带。明前期的长城工程主要是在 北魏、北齐、隋长城的基础上,增建烟墩、烽堠、 戍堡、壕堑,局部地段将土垣改成石墙。修缮重 点是北京西北至山西的外边长城和山海关至居庸 关的沿边关隘。
无可否认的,这座绵延在中国西北与东北边疆上的墙, 的确是防止胡人南下牧马的最好障碍。不过如果我们 掀开那层阴暗的面纱,将会发现长城出现在中国历史 上,表现了更积极的意义。那深厚的城脚就奠基在汉 民族农业文化的基础上,是农业文化繁荣的象征,是 汉民族向西北拓殖最远的极限。因为导源于黄帝的汉 民族,是一个穿丝、种植、居室、筑城的民族。筑城 不仅是农业民族的特有技巧,也是农业文化发展必经 的阶段。
“通山险,堑溪谷,可缮者缮之。”
“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 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
二、用石头垒为城堡,用树木填为障塞,形成军 事防守要塞。
“蒙恬为秦侵胡,辟数千里,以河为竟,累石 为城,树榆为塞。”
三、为了解决驻军的供应问题,大量移民到长城 沿线进行开垦,并设置郡县,从后勤供应上巩固 这一军事防线。秦始皇三十三年,蒙恬北逐匈奴, 取得河南地,置44县,“徙谪,实之初县”。
明后期(1567—1620)长城的重建改线。隆庆、 万历年间,蒙古俺部与明王朝议和互相贸易, 北方边患主要来自东北的女真族。万历初年, 辽东镇总兵李成梁重修辽东边墙,工程主要是 建空心墙台,用砖石为墙。万历末年熊廷弼 再次主持了修缮、建堡的工役。山海关至嘉 峪关之间的边墙重建工程主要是在长城上骑 墙建大量的空心敌楼,用砖石结构建成,加 强了防御,局部地段改线重建。
——逯耀东:《魏晋史学及其他》,
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第225—226页。
史籍中对长城的种种称呼: 汉代长城多称“塞”、“亭障”。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筑畿上塞围”。 金长城称“金边壕”。 明代长城称“边墙”,又有“外边”、
“次边”之称。
一、战国长城
列国之间互相防御的军事工程 一、楚长城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南阳郡,叶,楚叶公邑。有长城,号曰方城。” 二、齐长城 “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
——冯嘉苹、程连生、徐振甫:《万里长城
的地理界线意义》,《人文地理》1995年第1期。
东汉的内层防线——飞狐道
东汉初,匈奴南侵,光武帝只能徙民 内迁,修筑内层防线,命王霸与杜茂 “治飞狐道,堆石布土,筑起亭障,自 代至平城三百余里”。
(《后汉书•王霸传》)
四 明长城
明长城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从 东向西行经10个省区市,总长度8851.8千米 。
明朝自始至终对北方防务的建设非常重视。 长城、关隘、墩堡的修筑工程几乎没有中断 过,逐步形成了“九边”分区防守,分段管 理和修筑长城的制度。据《明史·兵志》记载, 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 夏、甘肃、蓟州三镇,而太原总兵治偏头, 三边治府驻固原,亦称二镇,是为“九边”。
三、汉长城
西汉长城
汉武帝把匈奴赶到漠北,进一步加强西、北方 的防务,一方面对秦时遗留下来的长城塞垣重新 加以整修,一方面重新修筑了两道主要的长城, 于是“自敦煌至辽东一万一千五百余里,乘塞列
燧。”(赵充国《屯田奏》)
一、河西长城
从令居(今永登)穿过整个河西走廊直至敦煌
二、 塞外列城
汉武帝令大将军卫青收复了河南地,在 秦长城之外,阴山以北修筑了“塞外列 城” 。
“筑长城以拒胡”
一、秦昭王长城
秦昭王时,“筑长城以拒胡”。
二、燕北长城
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 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
三、赵北长城
赵武灵王“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 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 雁门、代郡”。
(《史记•匈奴列 传》)
四、长城与边郡 因为长城防御体系的庞大和历时性,为了 方便驻军生活的解决,三国于长城附近设 置有边郡。
余里,以备楚。” 齐长城的起点:平阴城 扼守济水与泰山之间的狭长通道,构成依河临山之
险,是东西交通大道所经,也是齐国容易受到进攻之 地,防御鲁、晋诸国。 齐长城的终点:翻山越岭东至海,东段长城防御对象 是楚、越。
三、中山长城 中山国又称鲜虞,是处于赵国、燕国之间
的一个小国,长城的修筑是为了防御赵国 的进攻。但因国力太弱,最终为赵所灭。 四、魏长城 魏惠王在位期间,秦国国力逐渐增强, 为了防御强秦的进攻,巩固河西之地和保 卫国都大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魏先后修筑了河西长城和河 南长城。 五、秦“堑洛长城” 六、燕南长城 张仪游说燕昭王:“今大王不事秦,秦下 甲云中、九原,驱赵而攻燕,则易水、长 城非大王所有也。”
秦昭王长城有陇西、北地、上郡
燕北长城置有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 辽东郡
赵北长城置有云中、雁门、代郡
二、秦长城
起迄路线
“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
(《史记•蒙恬列传》)
“始皇令太子扶苏与蒙恬筑长城,起自临洮, 至于竭石。”
(《水经•河水注》)
防御特征
一、依着山岭、河川等险要地形,傍山筑城,依 水为塞
明朝时期砖的产量大增,砖瓦已不再是珍 贵的建筑材料,所以明长城不少地方的城 墙内外檐墙都以巨砖砌筑。在当时全靠手 工施工,靠人工搬运建筑材料的情况下, 采用重量不大,尺寸大小一样的砖砌筑城 墙,不仅施工方便,而且提高了施工效率, 提高了建筑水平。
其次,许多关隘的大门,多用青砖砌筑成 大跨度的拱门,这些青砖有的已严重风化, 但整个城门仍威严峙立,表现出当时砌筑 拱门的高超技能。
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象征,而且是一条实 际存在的重要地理界线。历代长城的布设都是以自然 地理环境为基础,其走向与我国半湿润与干旱气候分 界线基本一致。因此,长城也就成为我国农区和牧区 分界线的标志。长城的延伸或回退,基本上反映了农 区与牧区的扩张或收缩。从政治地理的角度来考察长 城。可以认为,它是我国历史上各民族政治力量相互 对峙、较量形成的“力”的平衡带,长城,一方面发 挥了分隔两个政治单元的功能,它们延伸或收缩在一 定程度上反映了两种力量对比的变化;另一方面,在 先进与落后两种势力的对撞中.客观上却促进了相互 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不同民族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