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肿瘤的放疗(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头颈部肿瘤的放射治疗

头颈部肿瘤的放射治疗
1
概述
一.鼻咽的解剖
1.额窦
2.中鼻甲
3.中鼻腔
4.下鼻甲
5.咽鼓管
6.咽隐窝
7.垂体
8.蝶窦
1
鼻咽各壁结构
蝶窦 后鼻孔
舌头
枕骨基底部
颈1.2椎体 软腭 悬雍垂
咽旁间隙
翼外板 翼内板
腭帆张肌 咽隐窝
茎突前 间隙
茎突后 间隙
咽后间隙
颅底和海绵窦
1
概述 二.鼻咽的淋巴引流
– 丰富淋巴管网 – 三途径 • 咽后LN→颈LN • 直接颈LN • 直接脊副链LN
1
(四) 常规放疗技术
3. 时间、剂量、分割方法
原发灶区65~75Gy,受累淋巴结区60-70Gy,亚 临床病灶区50-55Gy。
1.常规分割:1.8-2Gy/次,1次/天,5次/周。 2非常规分割: 超分割放疗:1.2Gy/次,2次/天,两次之间相隔
6小时以上。 分段放疗:一般不使用,但对一些年老体弱及放
下半颈前切线野:上界与面颈联合野下 界衔接,余同全颈前切线野。
1
(五) 布野方法
(五) 布野方法
全颈前切线野 上半颈前切线野 下半颈前切线野
(六) 后装治疗
1.适应证: 1)早期鼻咽局限病灶者 2)常规外照射治疗后鼻咽局限残留者 3)放疗后鼻咽局部复发者
1
(六) 后装治疗
2. 治疗技术与方法 3. 1) 剂量与分割方法:3-5Gy/次, 2-3次/周, 单纯后
头颈部肿瘤的放射治疗
头颈部是人体重要器官包括中枢神经系统、 呼吸消化系统和视、听、讲话器官等集中 地。它是具有器官种类多、功能复杂、解 剖结构特别的部位。头颈部肿瘤不仅具有 一般恶性肿瘤的性质,更具有头颈部恶性 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它可影响到人体的呼 吸功能,消化功能,内分泌功能及视、听、 讲功能,也可以影响人体的美容和中枢神 经。

头颈部肿瘤放疗的护理 PPT

头颈部肿瘤放疗的护理 PPT

三、放疗中的护理
➢放射性面颈部水肿:由于面颈部组织受照射后淋巴回流不畅,深部毛细血管水肿闭 塞,微循环受阻引起面部、颌下部、颈部水肿。
➢护理措施:一般不需特殊处理,放射后4-6个月可自行消退,若水肿较重并诱发感 染,引起急性蜂窝织炎时则应积极处理,最好静脉给予大剂量抗菌素。重症时同时 给与消水肿药,激素口腔清洁剂及对症处理。
• 套管口盖双层湿润的盐水纱布,防止灰尘及异物吸入 ,并可改善空气湿度。
• 套管系带松紧适宜,以放入一指为宜,结扎要牢固, 防止外套管脱出。
• 鼓励病人咳嗽,痰液粘稠者,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或 糜蛋白酶或氨溴索套管内滴入,防止痰痂形成。
三、放疗中的护理
➢放射性脑反应 ➢放射性眼损伤 ➢放射性鼻损伤 ➢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 ➢张口困难和颈部强直 ➢放射性喉头水肿 ➢放射性面颈部水肿 ➢放射性皮肤损伤 ➢放射性骨髓抑制 ➢心理护理
➢护理措施:功能锻炼
三、放疗中的护理
➢功能锻炼: •第一节:叩齿运动,最大程度张口、闭合,同时配 以听宫、听会、翳风穴位按摩。 •第二节:咀嚼运动,口唇闭合,上下臼齿对合,用 力咬合,同时配以颊车穴位按摩。 •第三节:磨牙运动,上下门齿交替侧向和前伸。 •第四节:转头运动,头部左右旋转,配以天容、天 窗、完骨穴位按摩。
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痛觉异常、下肢活动障碍、 失语症、偏盲、复视等症状。 ➢放射性脑反应: 脑水肿,颅内压升高,头痛、恶心、呕吐。 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喷射性呕吐、视乳头水肿。 ➢护理措施: 脱水利尿,降低颅内压,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病情。
三、放疗中的护理
➢癫痫发作:大脑神经元出现异常、过度放电。 ➢癫痫发作时的护理: •注意安全,防止外伤。 •保持呼吸道通畅。 •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变化。 •按医嘱用药,观察病情变化和药物反应。 ➢注意事项: •保护舌头应抢在患者出现先兆症状前,将一块包有纱布的压舌板放在患者 的上、下磨牙之间,以防阵挛期将舌头咬破。 •如果发现患者有先兆症状时,应迅速让患者平卧床上,或就近躺在平整的 地方。 •患者强直期头多过度后仰,下颌过张,可造成颈椎压缩性骨折,或下颌脱 臼,阵挛期患者四肢肌肉收缩,易造成关节脱臼和四肢擦伤。 •癫痫大发作时呼吸道分泌物较多,易造成呼吸道阻塞或吸入性肺炎。

头颈部肿瘤放疗课件

头颈部肿瘤放疗课件

鼻咽癌放疗靶区定义 (Target volume definition)
放疗靶区定义 GTV: 肿瘤区(gross tumor volume)指肿瘤的临床灶,为一般诊断 手段(包括临床检查、CT/MRI/PET)能够诊断出的、可见的、具 有一定形状和大小的恶性病变的范围,包括原发灶、转移淋巴结 和其他转移灶 CTV:临床靶区( clinical target volume)按一定时间剂量模式给 予一定剂量的肿瘤临床灶、亚临床灶以及肿瘤可能侵犯的范围 CTV1:临近肿瘤的软组织或淋巴结(鼻咽、咽后间隙、咽侧间隙、颅 底、蝶窦下部、翼腭窝、鼻腔和上颌窦后1/3及上颈淋巴结) CTV2:淋巴结预防照射区(亚临床灶或微小转移灶)
“Low-Risk” Early Stage Oral Tongue Cancer Managed
by Partal Glossectomy and Neck Dissection without Postoperative Radiation T1-T2N0M0 (n=164) 18% regional reccurence (FU 66m)

• •
周围神经受侵
淋巴管受侵 口腔舌癌浸润深度
靶区定义新探讨 口腔癌术后调强放疗应注意


靶区勾画要谨慎和适当放大
近三分之一的局部区域复发位于边缘或野外

N2b要给予双颈放疗,ECE时II区应包到颅底
Chan et al. Oral Oncology 2013
靶区定义新探讨 Long-Term Regional Control and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Apisarnthanarax S. 2006)

头颈部肿瘤的放疗培训课件

头颈部肿瘤的放疗培训课件

头颈部肿瘤de放疗
6
四 注意事项
放疗前准备
明确病理诊断、改善病人de一般情况(贫血、感染、合 并疾病)、龋齿、有无妊娠、心理,放疗计划de制定等
放疗中观察
定期检查血象、肿瘤消退情况、放疗副反应、及时调整 计划等
放疗后随访
二年内尽量不拔牙及放疗部位手术、随访记录等
头颈部肿瘤de放疗
7
第二节 鼻咽癌de治疗
病史,症状,体征 鼻咽病理检查(金标准) 影像学检查:CT、MRI VCA-IgA (敏感度高,准确度低,滴度>一:八零,动态观察)
EA-IgA(敏感度低,准确度高) 其他检查:胸片、腹部B超、ECT、PET-CT等
鼻咽活组织检查是确诊鼻咽癌de依据,可能需要数次.为 了解病变范围,还需进一步影像学等检查以便分期,为制 定治疗方案做准备.
【一】茎突前间隙:V三神经在此通过.
【二】茎突后间隙:其间颈内动脉及后组颅神经 (ⅨⅩⅪ Ⅻ)、颈交感神经链及颈内静脉穿行.
【三】咽后间隙:内含咽后淋巴结 (Rouviere氏淋巴结).
头颈部肿瘤de放疗
22
头颈部肿瘤de放疗
23
咽旁间隙
翼外板 翼内板 腭帆张肌 咽隐窝
头颈部肿瘤de放疗
茎突前间隙 茎突 茎突后间隙
头颈部肿瘤de放疗
第一节 总论
头颈部肿瘤de放疗
2
一 概述
头颈部是人体重要器官,包括中枢神经、呼吸、 消化系统和视、听、讲话器官等集中地.它是具 有器官种类多、功能复杂、解剖结构特别de部位.
头颈部肿瘤不仅具有一般恶性肿瘤de性质,更具 有头颈部恶性肿瘤de生物学特性.它可影响人体 de呼吸、消化、内分泌功能及视、听、说功能, 也可以影响人体de美容和中枢神经.

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

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
PTV: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包
括:照射中患者器官的移动、 由于摆位、治疗中患者体 位的重复性误差、 靶位置和靶体积变化等因素引起的扩 大照射的组织范围 ;CTV+0.5cm
3DCRT/IMRT应用于鼻咽癌
鼻咽部是进行3DCRT/IMRT治疗的理想部位 器官移动少 与许多正常器官临近,如脑、脊髓、视神经、眼球等 剂量效应关系
15
鼻咽癌的淋巴引流
临床表现
颈淋巴结肿大 回缩性血涕 耳鸣或听力减退 头痛 鼻塞 面麻 复视
伸舌偏斜: 其他颅神经侵犯症状 张口困难:晚期症状,肿
瘤侵犯颞下窝、翼内肌、 翼外肌、翼腭窝 突眼
转移后症状:骨痛等。
病理类型:WHO2002病理分类
I IIa IIb
CT
MRI-定位诊断的基础,是T、N分期的基础;是放射治疗流 程中图像融合的基础
PET/CT
T2
鼻咽癌的MRI和CT诊断
MRI的优势: 显示病变:
– 解剖结构显示清楚 – 检出早期病变:横断面T2WI优 – 中晚期病变:
– 充分显示范围、浸润深度、LN转移 – 横断面为主,辅以冠状、矢状 – 平扫显示NPC范围
IJROBP,76(1),138-145.
3y
Ng,et al.
95%
96%
90%
92%
doi:10.1016/j.ijrobp.2009.11.0 24
2y
Tham,et al.
89.6%
79% 94.3%
IJROBP,75(5),1481-1486. 3y
Bakst,et al. 91% 91%
NA

头颈部肿瘤的外科治疗精品PPT课件

头颈部肿瘤的外科治疗精品PPT课件
5

颈部良性肿瘤的外科治疗
颈部先天性疾病:甲状舌管囊肿、鳃裂囊肿、淋 巴管瘤、血管瘤。
颈部神经鞘瘤 颈动脉体瘤 颈淋巴结炎及颈淋巴结增生
6
甲状腺良性肿瘤
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多见女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多发结节,可出现压 迫症状。
甲状腺瘤:临床多见女性,单发结节,与单发结肿难区别。 桥本氏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疾病,甲减。 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见甲状腺肿痛,血沉增快,甲功异常,治疗用泼尼松。 甲状旁腺肿瘤
上海肿瘤医院: 诊断总体符合率 89.7% 天津市肿瘤医院: 诊断总体符合率 90% 我院:诊断恶性符合率90.75%
诊断良性符合率77.98% 发现恶性征象敏感度:57.47%
10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现状
目前临床上对怀疑甲状腺恶性肿瘤最有效的术前诊断方法,有经验的医 院其准确性可达90%以上,其中假阴性率小于5%。FNA对大小在1~4cm 病 灶诊断准确率最高,但如肿物过小(<1cm)或过大(>4cm)都因不利于 取材而造成诊断准确率下降。在欧美国家及香港细针穿刺检查已代替术中冰 冻检查。我院开展细胞学检查较早,但甲状腺器官的穿刺病理学很少。国内 同样开展的不多。
分区性颈淋巴结清除术-择区颈淋巴结清除术(Selective neck dissection)。
17
按手术适应证划分
根据淋巴结临床检查结果无转移(cN0)或有转移(cN1-cN3)来决定手术方 式。
选择性颈淋巴结清除术(Elective neck dissection)(预防性颈淋巴结清除 术)。

要的是分区的解剖

分界。



16
颈淋巴结清扫术的分类
传统性颈淋巴结清除术-经典颈淋巴结清除术(Classical neck dissection)。 改良性颈淋巴结清除术-功能颈淋巴结清除术(Modified neck dissection)。

头颈肿瘤PPT课件

头颈肿瘤PPT课件
提问:
1、 颈部肿块(neck mass)可分哪几类? 2、该患者考虑是什么疾病?该病还可出现哪些 症状及体征? 3、该病主要与哪些疾病鉴别?如何鉴别? 4、如何评价EBVcA—IgA的结果及临床意义? 5、首先行肿块切除病检是否正确?为什么?
13
四、诊 断
鼻咽位置隐蔽,NPC早期症状较复杂,故易 被漏、误诊,必须提高警惕,重视临床症状,才
儿童好发,病程长,丛状多发性生长,声 门运动好。
41
六、治 疗
手术治疗 放疗 化疗 综合治疗
42
喉部分切除术 垂直半喉切除术
水平半喉切除术
喉全切除术 喉全切除术后喉功能重建
Blom-Singer法发音重建术 食管发音、人工喉和电子喉
颈清扫术
43
鼻-鼻窦恶性肿瘤
占全身恶性肿瘤的2.0~3.7%。 占ENT恶性肿瘤的21.7~49.2%。 癌:肉瘤为8.5:1。癌以鳞状细胞癌最多见。 上颌窦恶性肿瘤发病率最高
1、直接扩散 2、淋巴转移(LM)
多见颈深上组颈动脉三角LN
声门下型多转移
至喉前及气管旁LN
29
3、血行转移
经血循环向全身转移至肺(73%)、肝、 肾、脑等。
30
龚某,男,65岁,声音嘶哑,讲话费力 半年余,近一月来声嘶加重,平卧时觉轻度 气逼。平时嗜烟,每日20—25支已三十余年。
间接喉镜检查如图。 请问:1、该病例诊断是什么?
分期 I II 五年生存率 90% 70%
III 50%
IV 20%
25
喉癌
Carcinoma of larynx
26
国内分布
辽 宁
上 海
发病率有日益增多的趋势
27
一、病

头颈部肿瘤的放射治疗

头颈部肿瘤的放射治疗
21世纪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加速器技术 的发展,精确放疗和立体定向 放疗等新型放疗技术逐渐普及

02 头颈部肿瘤的概述
头颈部肿瘤的分类
良性肿瘤
如血管瘤、脂肪瘤等,生长缓慢 ,不会转移。
恶性肿瘤
如鳞状细胞癌、腺癌等,生长迅 速,可能转移。
头颈部肿瘤的症状
01
02
03
04
头痛、恶心、呕吐等颅 内压增高症状。
个体化治疗
基因检测与放疗
通过基因检测了解肿瘤的分子特征,为患者量身定制个体化的放 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免疫放疗联合
利用免疫疗法与放疗的协同作用,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增强 对肿瘤的杀伤力。
功能保护性放疗
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尽量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提高患者的 生活质量。
联合治疗策略
1 2
放疗与化疗联合
01
02
03
04
手术切除
对于可切除的肿瘤,手术是首 选治疗方法。
放射治疗
通过高能射线杀灭肿瘤细胞, 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头颈部肿瘤

化学治疗
使用药物抑制肿瘤生长,常与 放疗联合应用。
其他治疗
如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仍 处于研究阶段。
03 头颈部肿瘤的放射治疗原 理
放射线种类
放疗原理
放射线通过破坏肿瘤细胞的DNA 结构,阻止其分裂和增殖,从而
立体定向放疗
定义
立体定向放疗是一种高精度 的放疗方式,通过使用先进 的定位技术和小型放射源, 对肿瘤进行精确的照射。
适用范围
适用于较小的头颈部肿瘤, 如垂体瘤、听神经瘤等。
优点
精度高,对周围正常组织损 伤小。
缺点
适用范围较窄,仅适用于较 小肿瘤。

头颈部肿瘤病人放疗期间营养管理护理课件

头颈部肿瘤病人放疗期间营养管理护理课件

01
02
03
教授放松技巧
向患者传授深呼吸、冥想 、渐进性肌肉放松等放松 技巧,帮助患者缓解紧张 和焦虑情绪。
制定放松训练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 定个性化的放松训练计划 ,指导患者进行定期的放 松训练。
督促坚持训练
督促患者坚持进行放松训 练,并定期评估训练效果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训练 计划。
05
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介绍治疗过程和效果
01
向患者详细介绍放疗的治疗过程、效果及注意事项,让患者对
治疗有正确的认识和合理的期望。
分享成功案例
02
向患者介绍类似病情的成功治疗案例,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和配合度。
鼓励患者积极面对
03
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勇敢面对治疗过程中的困难和
挑战。
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缓解焦虑情绪
02
放疗还可能引起口腔干燥、口腔 炎等口腔问题,影响患者的食欲 和消化功能。
营养管理对放疗效果的影响
良好的营养状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免 疫力和抵抗力,降低放疗过程中的并 发症风险。
营养管理有助于减轻放疗对正常组织 的损伤,提高放疗的耐受性和治疗效 果。
营养管理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意义
通过合理的营养管理,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和心理 状态,提高生存质量。
生活方式改变
避免吸烟、饮酒等刺激性物质,定期 口腔清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
吞咽困难的护理措施
饮食指导
根据病人情况选择合适的食物和 进食方式,如半流质、软食等易 吞咽的食物,小口进食,避免大
口吞咽。
康复训练
进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如咽部冷 刺激、空吞咽练习等,以改善吞咽 功能。

肿瘤学课件 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进展

肿瘤学课件 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进展
通过患者图像、剂量等反馈信息对原治疗计划重新优 化和调整
补偿靶区剂量和(或)降低危及器官剂量,改善患者的 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
实现治疗个体化。
对于病变缩小及体重减轻明显的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ART 在降低正常组织损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自适应放疗流程
自适应计划
存储融合后 的影像
IGRT
评估每天的治 精确定位 疗剂量
采用螺旋CT技术
• 锥形束 CT 医科达的Synergy 、西门子的Artiste 、
瓦里安的Trilogy 系列加速器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引导图像类型 3D CT图像
获取CT图像方法: KV锥形束CT 医科达 synergy
KV、MV成角90度 获得3D容积图像 静态、动态EPID、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患者摆位
治疗
根据剂量要求 改变或生成新
的组织轮廓
修改组 织轮廓
评估
ART放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尚未广泛开展
虽然多项研究结果提示头颈部肿瘤IMRT再次计划的必要 性,并给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包括再次计划的时机及 频率。 大大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显著延长患者的治疗时间
需进一步开展相关的前瞻性研究
引导放射线准确的按计划设计投照到肿瘤靶区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引导图像类型
二维 X射线透视图像或三维重建图像, 有时间标记的四维图像 超声二维断层图像或三维重建图像 其他信号 可以是体表红外线反射装置反射的红
外线,或埋在患者体内的电磁波转发装置 发出的电 磁波等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引导图像类型
2D 平片
头颈部肿瘤概况
发病率 头颈部恶性肿瘤(Head and Neck Cancer, HNC)发生率约为14/10万; 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6% -40%; 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约500万,2/3为Ⅲ、Ⅳ期。

肿瘤头颈喉癌影像与放疗-PPT课件

肿瘤头颈喉癌影像与放疗-PPT课件

左侧杓状软骨受侵。
这个患者就麻烦了。 左图见真声带层一巨大肿块,侵及甲状软骨及向右前外侧喉外进展, 后方侵及双侧的下咽。 右图见声门下区广泛受侵,环状软骨破坏, 喉前软组织受侵,双侧甲状腺受侵,右侧下咽环后部受侵。
左侧声带癌喉前进展: 声门上层见喉前软组织一巨大含液边缘强化的液腔改变, 占据了前侧的带状肌。原发肿瘤在哪,见下贴。
放疗后复发的影像监测: 象前述的鼻咽癌一样,放疗结束后3-6个月最好摄基线CT片, 其意义自然明白。 有研究发现,早期的其线片表现能预测患者的放疗后的长期局控疗效, 其采用3分积分法分类,分越高越差:
1分=预期的放疗后表现,比如原发肿块的完全消失,
喉及下咽组织基本对称性; 2分=局块最大径小于1cm,有或无不对称的喉组织改变;
声门下癌常侵及双侧或四周。环状软骨较早受侵。 喉外受侵、通过环甲膜向前或向下达气管较常见。 这是一例声门下喉癌: 上图见声门下软组织增厚,伴双侧、向后沿声门下壁进展。 喉外播散达环甲膜(长白箭头), 中间低密度结节可能为坏死的喉前淋巴结。 下图见上图向上9mm层,可见肿瘤侵及双侧真声带。 可见甲状软骨骨化改变,
浸润会厌前间隙和右侧声门旁间隙。正常左侧前庭。
放疗后的图d可见肿瘤消失。声门旁间隙脂肪密度增高, 似乎在前瘤床区更明显一些。下咽壁增厚并强化增强。
声门癌放疗后2年复发,激光手术切除前后对比:
左图可见右侧增厚强化肿块。
右图为激光手术部分声带切除术后7个月复查,
右能为骨化区的溶解破坏。
配上页文字
这张图说明了喉癌的原发肿瘤容积与根放局控失败的关系。 -------From Hermans et al.
前面很有几张片子中可见到喉软骨的改变。 影像表现异常最常见的是杓状软骨, 其异常多为硬化改变, 而这种异常表现与其较差的局控并未发现有什么相关性, 可以说这种异常并不能成为重要的预后因素。 大多数的杓状软骨硬化在其骨化后的骨髓中并无癌侵润, 如此,对于大多数CT表现有孤立的杓状软骨硬化患者, 放疗治疗的有效便不难理解了。 -----The cartilage most often showing abnormalities is the arytenoid cartilage; usually this cartilage appears sclerotic. An abnormal appearance of this cartilage was not found to be associated with poorer local control, and may be unimportant in terms of prognosis. The majority of sclerotic arytenoid cartilages do not contain tumor within ossified bone marrow, which can help to explain why radiation therapy is efficient in a large percentage of patients with isolated arytenoid sclerosis on CT.

头颈部肿瘤的放疗教材课件

头颈部肿瘤的放疗教材课件
特点
头颈部肿瘤的发病部位多在口腔、鼻腔、喉部、甲状腺等处,发病年龄多在中老年人群。不同类型的肿瘤症状表现不同,如口腔癌表现为口腔溃疡、疼痛等,喉癌表现为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
头颈部肿瘤的分类与特点
头颈部肿瘤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长期吸烟、饮酒、不良饮食习惯、空气污染等是主要危险因素。此外,遗传因素、免疫系统异常等也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放疗与免疫治疗联合
放疗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放疗与手术联合
对于某些肿瘤,放疗可以缩小肿瘤以便手术切除,或减少术后复发风险。
放疗与化疗联合
化疗药物可以缩小肿瘤,放疗则进一步杀死癌细胞,提高治愈率。
放疗与热疗联合
热疗可以增强放疗效果,提高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放疗与其他治疗的联合应用
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在头颈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放疗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放疗并发症的康复指导
口干是头颈部放疗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患者可通过口腔运动和按摩来缓解症状,如进行张口练习、鼓腮练习和舌部运动等。同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也有助于缓解口干症状。
口干
味觉减退是头颈部放疗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患者可通过尝试不同口味的食物来刺激味觉,如使用柠檬汁、香料等增加食物的口感和香味。同时,保持口腔卫生也有助于缓解味觉减退症状。
放疗后的随访与康复指导
定期随访
放疗结束后,定期进行随访,观察肿瘤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复发或转移。
功能康复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促进颈部、口腔和面部功能的恢复。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05
CHAPTER
头颈部肿瘤放疗的并发症与处理

【肿瘤放射治疗学习课件】_2. 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

【肿瘤放射治疗学习课件】_2. 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

香港
7
医科院肿瘤医 院
2.4
中山大学肿瘤 3.7
防治中心
90 41 84 25 75 95.5 23.9 87 27.9 76.9 89.3 23.0 81.8 52.2 77.1
福建省肿瘤医 1.1

100 23.6 75.93 39.9 66.47
比例 28 45.7 21.0
35.4
5y-OS 58 66.9 65.0
§ CT
§ MRI-定位诊断的基础,是T、N分期的基础;是放射治疗流 程中图像融合的基础
§ PET/CT
T2
鼻咽癌的MRI和CT诊断
§ MRI的优势: § 显示病变:
– 解剖结构显示清楚 – 检出早期病变:横断面T2WI优 – 中晚期病变:
– 充分显示范围、浸润深度、LN转移 – 横断面为主,辅以冠状、矢状 – 平扫显示NPC范围
病因学
§ EB病毒感染 § 遗传因素 § 环境因素
EB病毒感染
• 鼻咽癌患者血清中检测到EB病毒抗体 • 鼻咽癌活检培养的类淋巴母细胞中分离到EB病毒后 • 继而在人鼻咽癌与Burkitt(BL)的瘤细胞中又观察到明 确的
EB病毒标志物(EBV DNA 和EBV核抗原) • 并且发现不管地理分布、种族背景和该肿瘤的地域流行如何
27
鼻咽癌超腔侵犯的MR表现: 鼻腔、副鼻窦
28
§ 远处转移性的筛检 § 颈部转移性病变的原发灶寻找 § 残留病变的代谢? § 疗效的预测 § 参与放射治疗计划?
鉴别诊断
§ 鼻咽结核:病理活检确诊 § 鼻咽增生性结节 § 鼻咽增殖体 § 鼻咽血管纤维瘤 § 蝶鞍区肿瘤 § 鼻咽或颅底脊索瘤:生长缓慢、转移少 § 鼻咽恶性淋巴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展
同步放化疗
局部晚期 同步较序贯提高5年生存率由5%至8%。
靶向治疗 西妥昔单抗( EGFR单抗、 C225、爱必妥)
联合放疗5年生存率36.4%提高至45.6%,中位生存期23.9 个月提高至49个月。
专业 课件
5
四 注意事项
放疗前准备
明确病理诊断、改善病人的一般情况(贫血、感染、合 并疾病)、龋齿、有无妊娠、心理,放疗计划的制定等
专业 课件
33
3 头痛
约占初发症状的20%;确诊时有约57~70%的患 者伴有头痛。 原因可能有肿瘤直接侵犯颅底、颅神经、椎体, 合并感染等。 放疗后可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或完全缓解。
旅居欧美的华侨及其在欧美出生的后代鼻咽癌的 发病率仍高于当地人群。
专业 课件
11
3 家族高发倾向
文献报道:在广东珠江三角洲约10%的患者有家 族史。
一家族两代49人中有鼻咽癌患者13例(海南)
244例鼻咽癌肿有25例有家族史(中山大学)
专业 课件
12
4 人群分布
年龄分布3~86岁;其中30~60岁多见。 40~59岁为发病高峰。 男女之比为2.5~ 2.8比1。
七大症状: 涕血、鼻阻、耳鸣、耳聋、头痛、面麻、复视。
三大体征: 鼻咽新生物、颈部肿块、颅神经麻痹。
专业 课件
29
七大症状
鼻阻 涕血 耳鸣 耳聋 头痛 面麻 复视
专业 课件
30
三大体征
鼻咽肿物 颈部肿块 颅神经麻痹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有以上体征和症状,可有 不同的组合,当然也有其他的一些症状,看侵犯 的部位而定。
头颈部肿瘤的放疗
专业 课件
1
第一节 总论
专业 课件
2
一 概述
头颈部是人体重要器官,包括中枢神经、呼吸、 消化系统和视、听、讲话器官等集中地。它是具 有器官种类多、功能复杂、解剖结构特别的部位。
头颈部肿瘤不仅具有一般恶性肿瘤的性质,更具 有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它可影响人体 的呼吸、消化、内分泌功能及视、听、说功能, 也可以影响人体的美容和中枢神经。
后壁--第1、2颈椎
顶壁--蝶骨体与枕骨体
底壁--软腭口咽狭部。
两侧壁--咽鼓管软骨,腭帆张肌,腭帆提肌, 咽鼓管咽肌。
专业 课件
16
专业 课件
17
专业 课件
18
专业 课件
19
咽旁间隙 是位于面颌上颈部的一个深在的脂肪间 隙,可分三个相邻的间隙。
【1】茎突前间隙:V3神经在此通过。
头颈部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30%。南方常见。
专业 课件
3
二 分类
头颈部肿瘤分头部与颈部肿瘤。广义的头颈部肿 瘤又分为颅内肿瘤和颅外肿瘤。
总的来说,狭义的头颈部肿瘤是指发生在人体锁 骨水平以上,颅腔以外各组织器官的肿瘤。
专业 课件
4
三 治疗
放射治疗或放射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是头颈部肿 瘤基本治疗原则。
专业 课件
13
二)病因
在病因方面,尚未明了。可能相关的因素如下: EB病毒感染 化学致癌因素 遗传因素 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失控
专业 课件
14
三)临床解剖
鼻咽腔是被颅底,颈椎 ,软腭背侧,鼻腔后端围 绕的一个深在的腔隙。
前后径约2-3cm。
上下径,左右径各约3-4cm。
专业 课件
15
前壁--鼻中隔后缘,双后鼻孔,翼突。
专业 课件
26
WHO与国内的鼻咽癌病理分类对照
WHO 分类
我国分类
Ⅰ型—角化鳞状细胞癌 高、中分化鳞状细胞癌
Ⅱ型—分化型非角化鳞状 细胞癌
Ⅲ型—未分化型非角化鳞 状细胞癌
低分化鳞状细胞癌
未分化癌,分化极差的鳞 状细胞癌,泡状核细胞癌, 分化极差的腺鳞癌
专业 课件
27
二 临床表现
专业 课件
28
通常为了便于记忆,临床表现概括为:
【2】茎突后间隙:其间颈内动脉及后组颅神经 (ⅨⅩⅪ Ⅻ)、颈交感神经链及颈内静脉穿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咽后间隙:内含咽后淋巴结 (Rouviere氏淋巴结)。
专业 课件
20
专业 课件
21
咽旁间隙
翼外板 翼内板 腭帆张肌 咽隐窝
专业 课件
茎突前间隙 茎突 茎突后间隙
咽后间隙
22
四)病理及生物学行为
鼻咽腔表面粘膜及咽隐窝被覆的是复层鳞状上皮, 纤毛柱状上皮及移行上皮。粘膜下含纤维组织, 小腺体和丰富的淋巴组织。
放疗中观察
定期检查血象、肿瘤消退情况、放疗副反应、及时调整 计划等
放疗后随访
2年内尽量不拔牙及放疗部位手术、随访记录等
专业 课件
6
第二节 鼻咽癌的治疗
专业 课件
7
一 概述
专业 课件
8
一)流行病学:
1 地域聚集性
西南太平洋地区国家多见
(中国及东南亚国家,发病率约10~25/10万)
欧美大陆及大洋洲少见(发病率低于1/10万)
专业 课件
31
一)原发肿瘤引起的表现
1 回缩性血涕
约占初发症状的18~30%;确诊时≥70%的患者 有此症状。 指由口腔吸出鼻咽部带血丝的血性分泌物。这是 一种早期症状,多数病人常有此症状,故应提高 警惕,尽量做鼻咽部检查。
专业 课件
32
2 耳鸣及听力下降
约占初发症状的17~30%;确诊时约80%的患者 有此症状。 生长在鼻咽侧壁咽鼓管咽口或隆突上的肿瘤,可 引起咽鼓管通气及内耳淋巴液循环障碍。 耳鸣是早期症状之一。易误诊。
在我国,鼻咽癌的发病呈南高北低趋势。 华南、西南各省高发(广东、广西、海南、港澳等)
在广东珠江三角洲年发病率约10-25/10万人口;占该地区头颈部恶性肿 瘤的70%以上。
华北、西北各省少见。
专业 课件
9
专业 课件
10
2 种族易感性
蒙古人种高发。
同属蒙古人种的爱基斯摩人鼻咽癌的发病率也高。
绝大多数类型为鳞癌(95%)且多为低分化鳞癌。
其他类型包括腺癌、粘液表皮样癌、恶性多形腺 瘤、恶性混合瘤、淋巴瘤等(5%)。
专业 课件
23
根据1979年全国第5届鼻咽癌协作会议意见分四种:
1.高分化鳞癌 占不到10%。 特点:局部侵润广泛,颅底侵范多(上行型)。 淋巴结转移相对较少,放疗敏感性较差,局部控 制较难。
专业 课件
24
2.低分化鳞癌 占85-90%。 特点:淋巴结转移多见,常早期出现大而多的颈 淋巴结肿大(下行型)。对放疗较敏感。局部控 制及预后均较好。
3.未分化癌 约占5%。 特点: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均较多见,对放疗 虽然敏感,但常常死于远处转移。
专业 课件
25
4.其他类型
约占5%。
特点:包括腺癌,粘液表皮样癌,基底细胞癌, 恶性多形腺瘤,恶性混合瘤,淋巴瘤等,这些类 型淋巴结转移少见﹙除淋巴瘤﹚放疗抗拒,局部 放疗控制困难,常需要综合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