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贸易 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的缺陷:
首先,没有把要素禀赋看作是一个动态的因素 其次,抹煞了劳动收入和财产收入的差别 再次,要素禀赋理论忽视了科学技术在国际贸易、 国际分工中的重要作用 最后,贸易前提与贸易结果的矛盾
国际贸易
第三章
另外,这一理论还论证了国际间贫富差距 将归于消失。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国际间 的贫富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迅速扩 大。这正是现实生活对要素禀赋理论的否 定。所以,要素禀赋理论只适用于特殊情 况,“它们只能作为国际贸易基本理论的 一小部分”(俄林语)。
Ⅰ国 40元 200元 X商品 Y商品 40元 200元 Ⅱ国 1美元 1美元 X商品 1美元 1美元 Y商品
0.75 0.25 0.25 0.75
PX=80元 PY=160元
0.75 0.25 PX=1美元 0.25 0.75 PY=1美元
国际贸易 第三章
由此可知:Ⅰ国劳动力丰富而便宜,使 用劳动力较多的X商品的成本也比较便宜;相 反,Ⅱ国由于资本丰富而便宜,使用资本较 多的Y商品较便宜。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同 一个国家同 外国相比, 外国相比 , 在较多使用便宜生产要素的商品 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第三章 新古典贸易理论
♦本章主要内容: ♦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贸易理论 ♦里昂惕夫之谜
第一节
要素禀赋理论
一、基本假设: 基本假设: 基本假设
(1)两种生产要素 (2)两种可贸易产品 (3)两个国家 (4)每个国家的生产要素都是给定的
国际贸易
第三章
(5)生产技术假定相同 (6)生产规模报酬不变 (7)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 (8)完全竞争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9)无运输成本,无关税,或其他阻碍国际贸易自 由的障碍
国际贸易 第三章
由于产品的生产需要使用多种要素, 产品的相对成本不仅可以由技术差别决定, 也可以由产品生产中要素比例和一国资源 储备稀缺程度的不同而决定。
国际贸易
第三章
根据赫克歇尔-俄林的理论,各国应该集 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裕 要素的产品,以换取那些需要密集使用其 稀缺要素的产品。 俄林认为, 俄林认为,国际贸易最重要的结果是各国 能更加有效地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实现合 理的国际分工。
wk.baidu.com
A国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国家,应生产劳动 力密集型的产品棉布 B国属于土地密集型国家,应生产土地密 集型的产品大米
国际贸易 第三章
思考:
国际贸易
第三章
(二)生产要素价格的国际均等化理论
要素禀赋比率理论从要素禀赋比率的差 异上来寻求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以及国际贸 易中的比较利益。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国 际贸易之后,贸易国国内的价格会有什么变 化呢?或者说,国际贸易对各国要素价格将 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生产要素价格国际均 等化理论就是为回答这些问题而诞生的。
国际贸易 第三章
俄林认为: 俄林认为:商品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配置
资本密集型产品 劳动密集型产品 资本充裕国家 劳动充裕国家
国际贸易
第三章
俄林把生产要素分成三类:土地(L)、 劳动(W)、资本(R)。 则生产函数为:Q=f(L,W,R) 由于各种生产要素彼此间是不能完全替 生产要素彼此间是不能完全替 代的,所以在生产不同商品时必须使用不同 代的 的要素。根据商品所包含要素密集程度的不 同,我们可以把国际贸易商品大致分为 把国际贸易商品大致分为劳动 把国际贸易商品大致分为 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土地密集型 产品、资源密集型产品或技术密集型产品。
国际贸易
第三章
第二节
里昂惕夫之谜
一、里昂惕夫之谜 H-O理论得出的结论是 理论得出的结论是:一个国家应该生产 理论得出的结论是 和出口本国丰富要素密集程度较高的产品, 进口本国稀缺要素密集程度较高的产品。 这一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被西方贸易理 论界普遍接受。
国际贸易
第三章
瓦西里·里昂惕夫(W.Liotief,1906- ) 祖籍俄国,历代农民,在苏联接受了高等 教育,1931年加入美国国籍,长期任哈佛 大学行政管理学院教授,是美国著名经济 学家、投入产出经济学的创始人。他因提 出投入产出分析法获得1973年诺贝尔经济 学奖。
国际贸易
第三章
计算:
假设A、B两国同时生产大米和棉布,其劳 动生产率相同,即生产每单位大米均需10个 单位土地和1个单位劳动力,生产每单位棉 布均需1个单位土地和10个单位劳动力。假 设A国每单位土地价格4元,每单位劳动力 价格为1元,B国每单位土地价格为1元,每 单位劳动力价格为2元。试用赫-俄的要素比 例理论计算两国生产这两种产品的比较成本, 并说明A、B两国应如何分工。
国际贸易
第三章
1947、1951年美国外贸的实证分析 表3.2 1947、1951年美国外贸的实证分析
1947年 项 目 资本(1947年 美元) 劳动(年/人) 出口商品 2550780 182.31 1947年 进口竞争 品 3091339 170.00 1951年 1951年
出口商品 进口竞争 品 2256800 2303400 173.91 167.81
24.1 % 15.8% 6.0% 0.5% 1.5% 2.4% 0.8% 27.3% 1.4% 0.6% 0.8% 0.1%
其它工业 化国家 19.5% 所有发展 中国家 17.6% 总计 100%
13.7 % 14.2% 51.0 % 39.8% 100% 第三章
100% 国际贸易 100%
思考题
国际贸易 第三章
A 国 大米 棉布 B 国 大米 棉布
要素价格 成 本 技术系数 土地( 劳动力( P=W·A+R· 土地 A ) ( 劳动力 B )土地(W )劳动力(R ) P=W · A+R · B ( 10 1 4元 1元 P X =41 元 P Y =14 元 1 10 4元 1元 10 1 1元 2元 P X =12 元 1 10 1元 2元 P Y =21 元
国际贸易 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要素禀赋理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要素禀赋理论又称“要素禀赋比 狭义 率理论”,是用生产要素的丰缺状况来解释国 际贸易的产生和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理论。 广义的要素禀赋理论除了包括要素禀赋比 广义 率理论的内容之外,还加上了贸易对要素价格 反作用理论,即“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国际贸易 第三章
(三)对要素禀赋理论的评价
要素禀赋理论较好地分析了生产要素在 各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各国生产 要素状况对国际分工的影响,比李嘉图的比 较成本学说中的分工理论更加深入、更为全 面实用(如投资决策、贸易结构战略)。要 素禀赋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的问世,实际上 迎合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自由贸易的需 要,其影响至今仍然广泛地存在着。
国际贸易
第三章
1953年,本已接受H-O定理的美国经济 学家里昂惕夫试图用他的投入产出分析法 来进一步验证该学说。但是,里昂惕夫的 验证结果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引出了一 场历史性的争论,这就是里昂惕夫之谜 (或称“里昂惕夫反论”-The Liontief Paradox)。
国际贸易
第三章
按照H-O定理,美国是劳动力资源短缺、 资本丰富的国家,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里昂惕夫相信了这一 结论,但他用自己的投入产出分析法来分析 战后美国贸易情况时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在西方经济理论界引起巨大的震动。
国际贸易 第三章
萨缪尔森认为,如果各国都按自己的要素 萨缪尔森 禀赋比率差异为基础进行生产和贸易,那么随 着生产和贸易的扩大,贸易前相对低廉的要素 价格将会上涨,相对昂贵的价格将会下跌,各 国的要素价格将会趋向一致。
国际贸易
第三章
萨缪尔森推理的轨迹: 要素禀赋状况的差异 萨缪尔森推理的轨迹: ——要素价格的差异 ——生产成本的差异 ——商品价格的差异 ——比较优势的差异 ——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差异(国际贸易产生) ——要素稀缺程度的变化 ——要素价格的变化 要素稀缺程度的变化 要素价格的变化 ——同质要素价格的均等化 同质要素价格的均等化
很明显,表中的结果与俄林的结论相反:美 国出口产品的劳动密集程度高于进口产品, 进口产品的资本密集程度高于出口产品。
国际贸易 第三章
此后,这一方面的研究和分析进一步展 开。鲍德温在1971年使用美国1962年的统计 数字分析的结果与里昂惕夫相同。但是,惠特 尼对1899年情况的分析结论却与里昂惕夫相 反(大多数人并不认为1899年的美国已经变 成资本丰裕的国家)。 俄林和里昂惕夫到底谁错了?为解释 “迷”,理论界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从不同角 度对“里昂惕夫之谜”进行了解释。
1、H-O理论的基本含义及应用 2、里昂惕夫之谜及解释
国际贸易
第三章
国际贸易 第三章
二、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1、劳动力不同质论 2、人力资本论 3、生产要素密集性逆转 4、贸易壁垒 5、自然资源 6、需求偏好论 7、跨国公司影响论
国际贸易
第三章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要素占世界总要素的比例
国家 美国 加拿大 日本 德国 法国 英国 实物 资本 25.8% 3.6% 15.0% 9.3% 5.6% 3.6% 高度熟练 劳动力 28.5% 5.8% 10.4% 4.6% 3.4% 6.5% 14.2% 26.6% 100% 中等熟练 劳动力 13.6% 1.3% 7.2% 4.5% 2.9% 3.0% 13.1% 54.4% 100% 不熟练 劳动力 0.5% 0.1% 0.3% 0.2% 0.1% 0.1% 0.9% 97.8% 可耕地 森林
国际贸易
第三章
俄林推理的轨迹: 俄林推理的轨迹:要素禀赋状况的差异 ——要素价格的差异 ——生产成本的差异 ——商品价格的差异 ——比较优势的差异 ——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差异(国际贸易产生)
国际贸易
第三章
图3-1
要素价格 劳动 资本 (W) (R)
要素禀赋理论
技术系数 劳动 资本 (A) (B) 成 本 P=W·A+R·B
国际贸易
第三章
(一)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理论
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理论最早是由瑞典经济学家 赫克歇尔(Eil Filip Heckscher,1879— 1952)提出的,他的学生俄林(Berril Cotthard Ohlin,1899—1979)继承并发 展了这一学说,因此该学说常被称为赫克歇 尔—俄林理论(简称“赫—俄理论”或者H-O 定理)。1933年,俄林出版了其代表作《域 际和国际贸易》(Inter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Trade)一书,系统而完整地 阐述了要素禀赋比率理论的学说。1977年, 俄林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国际贸易
第三章
萨缪尔森(Paul.A.Samuelson)是美 国著名经济学家,他对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H-O定理)作了进一步推论,所得出的结 论是:国际贸易将使不同国家间同质的生产 要素的相对和绝对收益均等化,这种均等化 不是一种趋势,而是一种必然。这一理论被 称为“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由于这一理 论是H-O定理的引申和发展,所以也被称为 “H-O-S定理”。
国际贸易
第三章
二、基本内容
要 素 禀 赋 理 论 ( Theory of Factor Endowment)也称资源禀赋理论或资源赋 予理论,是用生产要素的丰缺来解释国际贸 易的产生和商品流向的学说。要素禀赋理论 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同以往的国际 贸易理论相比,它更接近当时西方国家的实 际情况,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在西方 贸易理论界居于主导地位,被广泛接受和推 崇,至今对各国外贸政策还有着重要影响。
俄林得出一个著名的结论:一个国家应该生 俄林得出一个著名的结论 产和出口本国丰富要素密集程度较高的产品, 进口本国稀缺要素密集程度较高的产品。
国际贸易 第三章
俄林认为:要想按生产要素的丰缺状 况进行分工,使生产要素得到最有效的利 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生产、降 低成本,其最好的办法是执行自由贸易政 策;否则,这种分工的利益就不能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