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精栽培技术
黄精的栽培技术
![黄精的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54e143e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bd.png)
黄精的栽培技术黄精的栽培技术一、引言黄精(Scientific name:Polygonatum sibiricum)是一种草本多年生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黄精的栽培技术,包括选址和土壤要求、繁殖方式、栽培管理等,旨在帮助农民顺利种植黄精,提高产量和质量。
二、选址和土壤要求1:适宜生长环境:黄精适应性强,喜欢阴湿的环境,在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的地区生长良好。
2:土壤要求:黄精喜欢稍酸性的土壤,pH值在5.5-6.5之间。
土壤应保持透气性,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
三、繁殖方式1:种子繁殖:黄精的主要繁殖方式是种子繁殖。
种子选用成熟、健康的种子,并进行灭菌处理。
播种前,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24小时,然后进行播种。
2:分株繁殖:黄精也可以通过分株繁殖。
选择生长健壮的植株,将根茎分割成小块,每块应保证有至少一个芽眼。
分株后,及时进行移植。
四、栽培管理1:土壤准备:在选定的种植地点,先对土地进行耕作,除去杂草和石块,松土改良土质。
2:施肥:黄精对有机肥料需求较高,每年春季和秋季施一次有机肥,保证植株的养分需求。
3:浇水管理:黄精喜欢湿润的环境,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又不能过湿。
避免积水,定期浇水并注意排水。
4: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植株,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
可以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防治措施。
五、本文档涉及附件1:黄精种植示意图2:黄精育苗技术视频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种子繁殖:通过种子进行繁殖的方法。
2:分株繁殖:通过分割根茎进行繁殖的方法。
3:有机肥料:不含化学合成物质的肥料。
4: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或微生物等生物方法防虫害。
黄精的栽培技术
![黄精的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f738484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00.png)
黄精的栽培技术黄精属热带地区的常绿藤本植物,不仅是一种具有治疗功效的药用植物,还是一种观赏价值极高的园艺植物。
黄精的栽培技术对于保证植株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为读者介绍黄精的栽培技术。
一、适宜环境黄精喜欢温暖、潮湿、光照充足的环境。
温度以20-30℃为宜,不宜过低或过高。
遮荫度应该保持在50%-60%之间,过度遮荫会使植株长势衰弱,影响产量和品质。
二、土壤要求黄精对土壤的要求比较严格,它喜欢富含腐殖质、疏松、排水良好、PH值在6.0-6.5之间的土壤。
建议在种植前将土壤充分深翻,加入适量有机肥,以提高土壤肥力。
三、繁殖方式黄精繁殖方式较多,常用的有扦插、分株、播种等方法。
其中,扦插繁殖是目前最为常用的方法,可以使用成熟的植株进行扦插,用透明塑料袋覆盖栽培袋,增加环境湿度,促进生根。
四、浇水管理黄精属浅根植物,对水分的需求比较大。
在生长期间,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度浇水,应该根据土壤的湿度和天气情况适量浇水。
避免积水和涝灾,对于植株的发育和生长会产生不良影响。
五、施肥方法黄精属快速生长的草本植物,在生长期间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来维持其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每隔2-3个月,可以进行1次阶段性追肥。
施肥应该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来进行,建议使用有机肥、复合肥等营养充足的肥料进行施肥。
六、病虫害防治黄精容易受到虫害和病害的侵袭,特别是在潮湿环境下。
常见的病害包括炭疽病、白粉病、疯狂贝壳菌病等,常见的虫害包括蚜虫、叶螨和粉虱。
防治病虫害的措施包括定期喷洒杀虫剂、菌剂、清理野草、保持环境卫生等。
七、修剪管理黄精的修剪主要是针对植株的分枝和枝干,主要目的是促进植株生长和保持植株形态。
年底或者春季,可以使用手工修剪将枝干修剪至合适长度,适当疏除部分枝条和叶片,以增加通透性和通风性。
总之,黄精的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适宜环境的营造、合适的土壤和浇水管理、科学的施肥方法、有效防治病虫害、规范的修剪管理等方面。
黄精的栽培技术
![黄精的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76ba530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a4.png)
黄精的栽培技术黄精的栽培技术一、引言黄精(学名:Polygonatum sibiricum)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植物,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黄精的栽培技术,包括选地、土壤要求、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内容。
二、选地⒈光照:黄精喜欢充足的阳光照射,因此选择光照充足的地方进行种植。
⒉空气流通:黄精对空气流通要求较高,应选择风向通畅的地方,避免潮湿环境。
⒊湿度:黄精适应性广,能够适应不同的湿度环境,但较喜欢湿润但不过湿的环境。
⒋ pH值:黄精对土壤pH值要求不严格,但适宜的pH值为⒍0-⑸。
三、土壤要求⒈土壤类型:黄精喜欢生长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中,避免种植在粘重土壤或砂质土壤中。
⒉水分状况:黄精需要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
⒊有机质含量:在施肥环节中会详细讲述有机质的添加,但提前在选地环节中,需要选择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
四、播种⒈播种时间:黄精适合春季或秋季进行播种,避开严寒或炎热的天气。
⒉播种深度:将黄精种子播种在土壤表面,轻轻覆盖一层薄土即可。
⒊行距和株距:行距一般保持在30-50厘米,株距为10-20厘米。
五、施肥⒈有机肥料:在种植过程中,可以使用农家肥或腐熟的有机肥料进行施肥。
每隔一段时间,根据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追肥。
⒉矿质肥料:可以适量添加磷、钾、氮等矿质肥料,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
六、病虫害防治⒈病害防治:黄精主要病害有黄精斑潜蝇和黄精斑潜象等。
采取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方法进行病害防治。
⒉虫害防治:黄精主要虫害有蚜虫、粉蚧和螨虫等。
采取合理的轮作制度、除虫剂喷洒等措施进行虫害防治。
附件:⒈黄精的生长照片⒉黄精的栽培日志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⒈农作物品种保护法:保护农作物新品种权益的法律法规。
⒉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及昆虫的天敌等生物来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方法。
黄精的栽培技术
![黄精的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ff4438f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02.png)
黄精的栽培技术
黄精的栽培技术是中国传统中草药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
它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并且一直是中国人的重要保健品。
黄精的栽培技术主要是通过三个方面来实现的:土壤、光照、湿度。
1.土壤:黄精原产于温带气候,以海拔500-2000米的石灰岩地带最为理想,最好是酸性、碱性土壤,其次是中性土壤。
黄精对水分要求不高,但需要疏松肥沃的土壤作为生长基质。
2.光照:黄精喜欢强光,而且需要充足的阳光。
浓度适宜的光照能够促进植物的茂盛生长,使株型优美,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提高植物的产量。
3.湿度:黄精喜欢湿润的环境,但不能过度灌溉,否则易造成根系烂死。
每天早晚都要保证土壤湿润,可以适当增加灌溉频率,以保持土壤的湿润程度。
4.病虫害防治:黄精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如蚜虫、褐飞虱等,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防止病虫害对作物的危害。
5.施肥:黄精对施肥多少没有明确的要求,因为它不需要大量的肥料,但要将肥料施加得当,以便提高植物的产量。
6.收割:黄精的收割期为7-8月,此时植株的叶片开始凋零,需要及时收割,以免影响收获量。
以上是黄精的栽培技术,需要注意以上几点,以便获得更好的收获。
除此之外,还需要谨慎管理和细心观察,以便及时处理问题,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
黄精的栽培技术及条件
![黄精的栽培技术及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ae892f75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36.png)
黄精的栽培技术及条件黄精(学名:Polygonatum sibiricum)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也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
黄精的栽培技术及条件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种子选育、土壤要求、水分管理、温度要求、光照要求等方面详细介绍黄精的栽培技术及条件。
一、种子选育黄精的种子选育是栽培的第一步,种子的选择对于后期的种植效果至关重要。
首先要选择健康完整的种子,避免病虫害的传播。
其次要选择具有较高发芽率和较强抗逆性的种子,以提高种植的成功率和产量。
二、土壤要求黄精对土壤要求较为严格,一般适宜在酸性或中性的土壤中生长,pH值在5.5-6.5之间。
土壤质地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为宜,这有利于植株的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
同时,土壤中应富含有机质和矿质元素,可通过施加有机肥和矿质肥来改善土壤肥力。
三、水分管理黄精对水分的需求较大,生长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湿,以免引发病害。
在苗期和生长期的前期,每隔2-3天浇水一次,保持土壤湿润;在生长期的后期,降低浇水频率,让黄精逐渐进入休眠状态。
同时,注意避免积水,可通过排水设施来解决。
四、温度要求黄精对温度的要求较为宽泛,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在15-25摄氏度之间。
在这个温度范围内,黄精的生长速度较快,植株健壮,产量也较高。
但是要避免高温和寒冷的环境,高温会导致植株生长缓慢,寒冷则易造成冻害。
五、光照要求黄精对光照的要求较高,喜欢充足的阳光照射。
在生长期间,植株每天至少需要6-8小时的阳光照射,以保证光合作用的进行和养分的积累。
如果种植环境缺乏阳光,可以采取人工补光的方式,保证植株的正常生长。
黄精的栽培技术及条件包括种子选育、土壤要求、水分管理、温度要求和光照要求。
通过合理选育种子、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科学管理水分、控制温度和提供充足的光照,可以有效提高黄精的产量和质量。
当然,在实际种植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最佳栽培效果。
希望以上信息对黄精的栽培有所帮助。
黄精栽培技术
![黄精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e9f66de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d0.png)
黄精栽培技术黄精栽培技术一、引言黄精(学名:Polygonatum sibiricum)是一种重要的中草药材,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本文档旨在提供详细的黄精栽培技术,包括黄精的适宜环境、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
二、黄精的适宜环境1.土壤要求:黄精适宜生长于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pH值在5.5-6.5之间。
2.气候要求:黄精喜阴,适宜生长在年均温度为15-25℃,年降水量在800-1200mm的环境。
3.光照要求:黄精喜阴耐荫,适合种植在半阴半荫的环境中。
三、种子繁育1.种子采集:黄精的果实成熟后,果实呈蓝黑色,果肉软化,可采摘收集种子。
2.种子处理:将采集来的种子浸泡在温水中,去除果肉。
然后进行清洗、消毒,用湿毛巾包裹,放入冰箱冷藏保存,保持湿润。
3.播种管理:将处理好的种子在适宜的季节选择疏松的育苗床上进行播种,覆盖一层薄土,保持湿润。
四、苗期管理1.温湿度管理:苗期温度控制在15-20℃,避免出现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
同时,保持适宜的湿度,避免土壤过干或过湿。
2.光照管理:苗期可采用遮阳网进行遮阴,控制光照强度,保持苗期环境半阴半荫。
3.施肥管理:苗期适当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料,保证苗期充足的营养供给。
五、移栽与管理1.土壤准备:选择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进行翻耕、松土,去除杂草和病菌。
2.栽植季节:黄精适宜在春季或秋季进行移栽,避开极端高温和严寒的季节。
3.植株距离:栽植时,黄精植株间距一般控制在20-30cm左右。
4.施肥管理:栽植后1-2个月可进行一次基肥施用,每个月追肥一次,以保证植株的正常生长。
六、病虫害防治1.疫病防治:黄精常见的疫病有黄精枝条疫病、黄精叶枯病等,可采用病害防治剂进行防治。
2.虫害防治:黄精常见的虫害有黄精蚜虫、黄精叶蜂等,可采用生物农药等进行有效防治。
七、收获与加工1.收获时间:黄精一般在生长1-2年后即可进行收获,主要采集其地下块茎。
2.加工方法:将黄精地下块茎进行晒干、除杂、切片等加工处理,可以用于制作中药饮片、中药材酒等。
提高黄精产量的优质栽培技术
![提高黄精产量的优质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3aac6ef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3f.png)
提高黄精产量的优质栽培技术黄精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具有滋阴补肾、益精补血的功效,因此在市场上有很高的需求。
为了提高黄精的产量和质量,需要采取一些优质栽培技术。
本文将介绍一些提高黄精产量的优质栽培技术。
一、选择合适的种苗黄精的种苗质量直接影响着后续的生长和产量。
应选择种子发芽率高、生长健壮的种苗,避免病虫害的传播。
可以通过种子浸泡、消毒等方法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并进行必要的处理,使种苗具备良好的抗病虫害能力。
二、科学调控生长环境黄精喜生长于温暖湿润的环境中,但过度湿润会导致根系烂根和病虫害。
应保持土壤适度湿润,避免积水。
同时,需要适当遮荫,减少强光对植株的伤害。
合理调节温度和湿度,为黄精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三、科学施肥合理施肥是提高黄精产量的关键。
在栽培过程中,可使用有机肥、矿质肥等进行施肥,根据土壤情况和植株需求合理调整施肥量。
同时,要注意肥料的均匀施放,避免出现局部营养过剩或不足的情况。
四、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黄精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及早发现病虫害的迹象,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是关键。
可以通过合理的轮作、间套种植等措施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定期巡视田间,及时发现病虫害症状,采取喷洒药剂等方式进行控制。
五、适时采收黄精的采收时间对产量和品质有很大的影响。
在黄精的生长周期内,要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以及根茎的合适大小来进行采收。
过早或过晚的采收都会影响产量和品质,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采收时机。
六、加强管理黄精的管理工作也是提高产量的重要环节。
包括除草、排水、除虫等工作,保持植株的健康生长状态。
同时,要合理安排种植密度,避免植株间互相竞争资源。
综上所述,提高黄精产量的优质栽培技术包括选择合适的种苗、科学调控生长环境、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和加强管理。
只有综合运用这些技术,才能提高黄精的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黄精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黄精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f1e876e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62.png)
黄精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一、黄精的简介黄精,是一种传统的草本植物,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黄精的主要产地为中国南方地区,包括云南、广西、湖南等省份。
黄精长有茎和叶,根状茎肥大,质地坚固,外表呈黄色,故而得名为“黄精”。
二、黄精的栽培技术2.1 品种选择在进行黄精的种植时,首先需要选取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
常见的黄精品种有云南黄精、广西黄精等。
根据生长期长短和药用价值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品种进行种植。
2.2 土壤条件黄精喜生长在肥沃、疏松、湿润的土壤中。
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杂草的清理、施肥和翻耕等。
保持土壤的适度湿润,但不要过于湿泥,以免影响黄精的生长和发育。
2.3 播种与育苗黄精的育苗可以选择直播或盆栽两种方式。
直播时,可将黄精种子均匀撒在播种格子中,然后覆盖一层薄土。
盆栽时,可选用适量的育苗土和容器进行育苗。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需要注意保持适度的湿润和温度。
三、黄精的管理3.1 控制温度和湿度黄精喜温暖湿润的环境,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30摄氏度。
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尤其是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可采取遮阳、喷水等措施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黄精的栽培需要适量施肥。
在栽培初期,可选择有机肥料进行施用,有助于根系生长和发育。
在生长期间,可以通过间隔施肥的方式,提供足够的养分供黄精吸收。
3.3 病虫害防治黄精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如炭疽病、叶斑病、蚜虫等。
为了防治病虫害,可以采取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如选择抗病虫害品种、定期巡检和喷洒农药等。
四、黄精的采收与储存4.1 采收时机黄精的根状茎是其主要的药用部分,通常在栽培3-4年后采收。
采收时选择天气晴朗、无雨的时段进行,利用锄头将土壤松动并小心地将黄精挖取出来。
4.2 储存方法采收后的黄精需要经过处理和储存,以保持其药用价值。
首先,将采收的黄精进行清洁和除尘,然后晾晒至八成干。
最后,将黄精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储存于干燥密封的容器中,以防止潮湿和霉变。
黄精栽培技术
![黄精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2f09c67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a0.png)
黄精栽培技术黄精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在我国医学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因此,黄精的种植和质量控制一直是中药材种植中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从黄精栽培技术、黄精生长环境、栽培方式和注意事项四个方面来详细介绍黄精栽培技术。
一、黄精栽培技术1.选种:选择优质纯品种种子进行播种。
尽可能选用休眠期短,萌发率高,生长势旺的种子。
直接播种在免熏蒸的育苗土或者育苗盘上。
2.育苗:黄精育苗一般在3月或者10月进行,播种深度控制在1-2厘米之间。
黄精育苗对光照、透气和水分要求较高,保持土壤湿润,避免积水。
3.移栽:黄精移栽时间一般在4月或11月。
黄精喜湿,可以在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土壤上移栽,将其移植到处于半阴半阳的环境,保证足够的日照和透气。
移栽后保持土壤湿润。
4.肥料和施药:黄精生长迅速,需保证充足的营养和施用适宜的药物。
在生长季节采取适时追肥,同时注意保持环境卫生,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5.采收:黄精采收一般在黄精地上部枯死后,通常为9月底至10月初。
采摘后需要将黄精展开晒干,避免叶片和根茎的接触。
二、黄精生长环境黄精成长环境较为宽松,不需要太高的温度和高海拔区域。
但是过于寒冷或过于热的气候都会不利于其生长。
黄精喜半阴半阳环境,但要保证充足的日照,不能长期处于荫蔽状态。
三、栽培方式黄精栽培方式主要包括两种,即大田直栽和斗栽。
1. 大田直栽:种子直接播于大田中,实行整条或断条栽培,缺点是施肥不易均匀,肥力比较短促。
2. 斗栽:晒干后的黄精分为5-6个根联一斗,挖直径60-70厘米、深约60厘米的坑,底部覆盖细碎沙石(约5-7厘米)将黄精根斗砌上,施打农家肥之后垫上一层稻草,每隔三天浇透一次水。
坑沿覆盖塑料薄膜,7-8月播种,10月收获,增加了土地的充分利用。
四、注意事项1. 黄精是一种需要充足水分和肥料的植物,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植物呈现不同的生长状态,及时调控施肥和浇水。
2. 虽然黄精的可贵价值在于根茎,但对于黄精叶子也同样具有用途,因此,在采收、晾晒和包装过程中,也需要仔细对待黄精的叶片和茎部。
黄精怎么栽培黄精的栽培技术
![黄精怎么栽培黄精的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cfd2677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b2.png)
黄精怎么栽培黄精的栽培技术黄精(学名:Polygonatum sibiricum)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植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黄精的种植既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又可以丰富农民的收入。
但是,要想取得好的收成,正确的栽培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为您介绍黄精的栽培技术,希望对栽培黄精感兴趣的农友有所帮助。
一、土壤要求黄精生长适宜的土壤PH值为6.5左右,宜选择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土壤栽培。
在选择土地时,建议挑选高肥沃度的沙壤土或砂质壤土,土壤中含有腐殖质、有机质、矿质元素均匀分布,便于植株根系萌发和生长。
二、种植方法黄精的种植方法主要有分株和播种两种方式。
1. 分株繁殖分株繁殖是黄精的主要繁殖方式。
在春季来临之际,选择生长健壮的黄精株,将其抽出土壤,清洗净根部泥土,用清水浸泡30分钟。
然后将根茎切割成长约5厘米的小段,并确保每个小段拥有能够生长的芽。
接下来,在整地后的选择好的土地上,开沟间距约为30厘米,沟宽约为15厘米,沟深约为10厘米。
将切好的根茎小段均匀地放入沟内,再将沟埋好即可。
每棵黄精的株距保持在30厘米左右,以确保根系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2. 播种繁殖播种繁殖适用于大规模种植。
在春季或秋季播种均可。
首先将黄精种子浸泡在温水中24小时,促使种子萌发。
同时准备好培育盘或种植箱,将土壤装入盘或箱中,抹平表面。
然后将黄精种子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再轻轻覆土0.5厘米即可。
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燥。
种子萌发后,可进行移栽到合适的土壤和生长空间中。
三、生长管理黄精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管理,以保证植株的健康生长。
1. 浇水管理:黄精喜欢湿润的环境,因此需要定期浇水,但不要过度。
一般情况下,每隔2-3天浇水一次,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同时要注意避免积水,以免引起根部烂熟。
2. 施肥管理:生长期间,黄精需要适量的营养物质供给。
可在每个生长季开始时追加适量有机肥或增强肥料。
在追肥时,可以选择泥炭土、螯合腐植酸等肥料进行追施,既能提供养分,又有机会调节土壤酸碱度。
中药黄精种植技术
![中药黄精种植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3a2b1bf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35.png)
中药黄精种植技术
黄精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益气养血、健脾开胃的功效。
以下是黄精的种植技术:
1. 地点选择:黄精喜欢湿润、富含腐殖质的疏松土壤,适宜
PH值在5.5-6.5之间,可以在山坡、溪流附近或湿润的山谷进
行种植。
2. 土壤准备:在选定的地点上耕种土壤,除去杂草和大块石头,并进行翻土。
若土壤肥力较差,可以添加适量的有机肥或腐熟的牲畜粪便来改善土壤质地。
3. 种子选择和处理:选择外观完整、无病虫害的种子。
对于黄精来说,一般采用株苗或分株繁殖。
株苗繁殖即挖取成年黄精植株,将其根茎切分成小株苗然后移植至合适的地块。
分株繁殖则是将黄精的株状茎分成若干块株块并移植,每块需有一个新芽。
4. 播种和管理:在春季或秋季进行种植。
株苗移植时,需保持苗床湿润,并注意株苗之间的间距,一般为10-15厘米。
在生
长过程中需注意保持适度的湿润,避免土壤干燥或过湿。
5. 病虫害防治:黄精易受到蚜虫、螨虫及病菌的侵害。
可以采用生物农药或环保农药进行防治,同时定期检查植株的健康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
6. 收获和加工:黄精的地上部分叶片适宜在植株生长旺盛期间
采收,地下的根茎可在植株生长1-2年后采收。
采收后,将根茎清洗干净,晾晒或用低温烘干,直至干燥至适当的含水量,进行贮存和加工。
以上是一般黄精的种植技术,具体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和种植规模可能会有所差异,建议在种植前进行调研和咨询专业种植者。
黄精的种植环境和方法
![黄精的种植环境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4ded685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7e.png)
黄精的种植环境和方法
黄精的种植环境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种植环境:
1.气候条件:黄精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20摄氏度。
2.光照条件:黄精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但也适宜在半阴或阴凉的环境下生长。
3.土壤条件:黄精喜欢土壤湿润、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环境。
土壤类型以酸性或中性为好,pH值为5.5-6.5。
种植方法:
1.繁殖方式:黄精可以通过种子繁殖,也可以通过分株繁殖。
种子繁殖时,可以在湿润的苗床上撒播黄精种子,然后轻轻覆盖一层薄土。
分株繁殖时,可以将已成熟的黄精植株挖出,并将其分成若干个小苗,然后重新种植到新的土壤中。
2.种植时间:黄精一般在春季进行种植,可以选择2月至5月之间的时间进行。
3.栽培管理:黄精需要保持土壤湿润,定期浇水,并避免积水。
适当施以有机肥料,如腐熟的堆肥或鸡粪等,以促进植株生长。
同时,需要定期除草,以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
4.采收:一般来说,黄精的根茎可以在种植后2-3年左右进行采收。
采收时,将黄精植株挖出,清洗干净后晾干或烘干,即可使用或出售。
以上是黄精的种植环境和方法的基本介绍,具体的种植过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黄精的栽培技术
![黄精的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8f9c27a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a4.png)
黄精的栽培技术•黄精的植物学特性•黄精的繁殖技术•黄精的栽培管理•黄精的病虫害防治•黄精的采收与加工目•黄精的应用及前景录01黄精的植物学特性黄精根状茎为圆柱形或近圆柱形,具有节,节间有极狭的鳞片叶。
根状茎黄精叶状枝窄,镰刀形,上部渐尖,鳞片叶披针形,花腋生,黄绿色;花梗很短,黄绿色;花梗很短,黄绿色;花梗很短,黄绿色;浆果熟时红色。
叶状枝形态特征1生长环境23野生黄精生长于林下、灌丛或山坡草地,海拔500-3000米。
海拔高度喜凉爽、湿润的气候,耐寒、喜阴和湿润的环境。
气候适宜生长于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
土壤03适应性黄精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在多种类型的土壤中均能生长。
生态习性01繁殖黄精以种子繁殖为主,也可进行根茎繁殖。
02生长习性黄精喜肥沃的环境,耐寒、耐旱、喜阴、怕涝。
02黄精的繁殖技术采集种子在黄精生长的野生环境中寻找成熟的果实,采集后进行处理,获得种子。
选择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作为种植黄精的基地,并进行深耕和施肥。
春季或秋季进行播种,以春季播种为佳,种子萌发快且出苗整齐。
将种子与细沙混合均匀,按照一定的距离将种子播撒在已经整好的土地上,并覆盖一层细土。
保持土壤湿润,及时除草和追肥,待幼苗长出后进行间苗和移栽。
选择土壤播种方法苗期管理播种时间分株方法将黄精植株分成若干小株,每一小株必须带有根和芽。
分株时间春季或秋季进行分株,以春季分株为佳。
选择土壤选择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作为种植黄精的基地,并进行深耕和施肥。
苗期管理保持土壤湿润,及时除草和追肥,待幼苗长出后进行间苗和移栽。
种植方法将分好的小株按照一定的距离种植在已经整好的土地上,并浇足水。
苗期管理保持土壤湿润,及时除草和追肥,待幼苗长出后进行间苗和移栽。
种植方法将茎秆按照一定的距离埋入已经整好的土地中,并浇足水。
选择土壤选择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作为种植黄精的基地,并进行深耕和施肥。
选择茎秆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黄精茎秆作为繁殖材料。
黄精栽培技术
![黄精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7ab3b59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fc.png)
黄精栽培技术黄精是传统补益药材,别称老虎姜、鸡头参、黄鸡菜等,品种较多,具有补气生津、健脾润肺、养阴益肾的功效。
黄精在我国的需求较多,随着栽培技术的成熟,人工栽培黄精的农户越来越多。
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下黄精的栽培技术,我们一起来看看。
1、选地整地黄精的种植需要疏松肥沃,透气性和排水性好的土壤。
使用腐叶土、园林土和腐殖土都可以。
播种前先深翻一遍,结合整地每亩施农家肥两吨,翻入土中作基肥,然后耙细整平,作畦,畦宽1~1.2米。
2、种植方式(1)播种种植选择长势良好的种子,在八月份进行播种种植。
种子和砂土的比例应为1:3,保持均匀的行距,12-15㎝之间最佳。
种子上面覆盖一层土,用双手按压土壤,使其稳定坚固。
(2)根茎种植选择长势良好的根茎部位,使用多菌灵消毒后进行耕种,保持间距在15-20㎝之间。
覆盖土壤后,使用稀释的氮肥为茎块提供养分。
还要浇水一次,大概为500ml左右,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3、光线温度黄精对光照的要求是每天保证5小时以上的光照时间。
温度在20度以上即可。
夏季气温高,应避开高温直射的阳光。
冬季气温低,可让其在正午时刻接受光照,以进行光合作用。
温度不可低于10度,避免发生冻害问题。
4、水分施肥黄精对水分的需求在春秋季节比较大,因为这时处于生长期,需要每3-5天浇水一次。
生长期施肥是使用氮磷钾复合肥,每5-7天施肥一次。
5、病害除草黄精生长会遇到炭疽病等病害影响,可以使用杀虫剂和多菌灵对其进行杀虫消毒。
春秋季节应除去杂草,避免其妨碍黄精生长。
以上就是黄精的栽培技术,黄精属于我国紧缺的植物药材之一,随着野生黄精越来越少及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仿照野生黄精的生长特性及模式,人工种植黄精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想要种植黄精的朋友,可以掌握好以上栽培技术,以达到高产的目的。
黄精的栽培技术及条件
![黄精的栽培技术及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092c7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88.png)
黄精的栽培技术及条件黄精,学名黄精菜,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极具药用和食用价值的植物。
黄精的栽培技术及条件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黄精的生态环境、土壤条件、种植方法和管理技术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生态环境黄精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适宜生长的气温在15-25摄氏度之间,不耐寒冷和高温干旱。
光照充足,光照时间不少于8小时,同时需要较高的湿度,避免出现干旱和水涝现象。
2. 土壤条件黄精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沙质壤土或砂壤土为佳,土壤pH值在6.5-7.5之间较适宜。
土壤肥沃、排水性好、保水性强的土壤有利于黄精的生长。
3. 种子选育黄精的种子应选择种质优良、病虫害少的种子,避免使用变异种或次生种。
种子萌发前应进行种子处理,提高种子发芽率和生长速度。
4. 播种方法黄精的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可以选择直播或移栽的方法进行种植。
直播时,将种子均匀洒在整平的耕地上,覆土厚度以种子的直径为准,保持土壤湿润。
移栽时,将幼苗移栽到设置好的种植孔内,注意保持栽植深度和株距的均匀性。
5. 管理技术(1)灌溉管理:黄精生长期需要适量的水分供应,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导致根系病害。
采用滴灌或微喷灌等节水方法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
(2)施肥管理:在生长期适时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或化肥,提供充足的养分供给。
避免施肥过量导致水质污染或植株生长不良。
(3)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田间,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病害扩散影响产量和品质。
(4)采摘管理:黄精茎叶肉质鲜嫩,一般在生长5-6个月后即可开始采摘,宜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采摘,保持茎叶的新鲜度。
(5)采后处理:采摘后的黄精应尽快进行清洗和加工,避免长时间暴晒或搁置导致品质下降。
综上所述,黄精的栽培技术及条件包括生态环境、土壤条件、种子选育、播种方法和管理技术等多个方面,只有合理科学地进行栽培管理,才能获得丰收的果实。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了解黄精的栽培技术及条件有所帮助。
中药黄精种植技术
![中药黄精种植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3099fc6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d5.png)
中药黄精种植技术黄精,是一种具有广泛药用价值的中药材,被广泛种植和采收。
下面将介绍黄精的种植技术。
1. 环境要求黄精适应性强,适合在海拔500-2000米的地区种植,具有一定的耐寒能力。
黄精对土壤要求较高,喜欢肥沃、疏松、湿润的土壤,pH值在6.0-7.5之间。
同时,黄精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但也不能长时间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
因此,在种植黄精时,应选择适宜的土地和合适的气候条件。
2. 繁殖方式黄精的繁殖方式主要有种子繁殖和块茎繁殖两种方式。
种子繁殖是常用的方法,一般在春季或秋季播种,种子用土覆盖1-2厘米即可。
种子的发芽率较低,约为40%-50%。
块茎繁殖则是利用黄精茎上的节状块茎进行繁殖,将块茎插入土壤中,保持湿润环境,待块茎扎根后能迅速生长。
3. 耕作管理(1)土壤合理施肥:黄精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对肥料的需求较高。
种植前,应进行土壤肥力分析,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合理施肥,并尽量选择有机肥进行追肥。
在整个生长期间,可以根据黄精的生长情况和需要进行适时的追肥,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2)适时浇水:黄精喜湿润环境,水分充足有利于黄精的生长和发育。
在干旱季节,应及时补充水分,保持土壤湿润,但也要注意不要过度浇水,以免导致根系缺氧。
(3)防虫害和病害:黄精易受到一些害虫和病害的侵害,如蚜虫、螨虫、炭疽病等。
因此,在种植过程中,可采取科学的防治方法,如定期巡视、清除杂草、合理使用农药等,以预防和控制害虫和病害的发生。
4. 收获和储存黄精一般在种植2-3年后可进行第一次采收,采收时以黄精的种植茎为主,将地下块茎或茎切割收集。
采收后,应及时进行加工和储存。
首先,将黄精晾晒或烘干至水分含量低于10%左右,避免霉变。
然后,将干燥后的黄精放入干燥、通风、避光的容器中,储存在阴凉干燥处,可以长时间保存。
总之,种植黄精需要选择适宜的环境条件和土壤,进行科学的耕作管理,包括合理施肥、适时浇水和防虫害病害等。
同时,合理收获和储存也是保证黄精质量的重要环节。
中草药黄精高产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
![中草药黄精高产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3d46a751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2e.png)
中草药黄精高产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中草药黄精(Scientific name: Polygonatum sibiricum)是一种珍贵的中草药材,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
黄精的高产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至关重要,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本文将介绍黄精的高产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的要点。
一、栽培技术1.土壤选择:黄精喜欢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土壤pH值在6.5-7.5之间的土壤中,适宜种植黄精的土壤为沙质壤土或砂质壤土。
2.耕地准备:在种植前要进行充分的耕地准备工作,将土壤杂草清除干净,进行深翻或反复翻耕,以改善土壤结构和疏松度。
3.种子选择和处理:选择种子质量好、无病虫害的健壮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可以用稀释的高锰酸钾溶液或50℃温水浸泡种子30分钟,然后晾干备用。
4.播种和育苗:黄精喜光,选取适宜的播种时间,通常在春季或秋季。
将种子均匀撒在育苗盘或育苗床上,然后轻轻压实并覆盖一层薄土,然后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常常保持土壤湿润,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
苗期一般为15-20天,当幼苗长到4-5片真叶时,即可移栽到田间。
5.田间管理:在生长期间,需要做好适时浇水、杂草除去、追施肥料等管理工作。
根据生长情况,选择合适的施肥量和施肥时机,最好采用有机肥或有机无机复合肥。
同时,及时除去杂草,保持田间整洁。
二、田间管理1.覆盖保温:春季或早秋时,可选择使用黑色地膜覆盖黄精田地,可以提高土壤温度,促进黄精早熟,提高产量。
2.定期疏菌:黄精生长期间,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特别是黄精灰飞虱和蚧蚜,容易引起黄精的生长发育异常,需要定期巡查和喷洒相应的农药进行防治。
3.结果管理:黄精的果实成熟后,要及时采收,避免果实过熟或腐烂。
采收时要注意对黄精的根系进行保护,避免破坏根系。
4.病虫害防治:黄精比较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常见的病虫害有黄精灰飞虱、蚧蚜、黄精斑点病等。
要定期巡查田间,发现病虫害及时进行防治,可使用相应的草药农药进行喷洒。
黄精栽培技术及相关研究
![黄精栽培技术及相关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a8d7d46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e4.png)
黄精栽培技术及相关研究黄精,又名黄精、黄精、黄精、枸杞子等,是一种草本植物,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黄精的栽培技术及相关研究是现代农业领域的重要课题,其栽培技术和生产研究对于提高黄精的产量和质量,推动黄精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黄精栽培技术及相关研究进行探讨。
一、黄精的生长环境要求1.气候条件黄精喜温暖湿润气候,怕干旱和阴凉,喜高温多湿的气候条件。
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25℃,不耐寒冷,最适生长温度为25-28℃,生长适宜的湿度为70%-80%。
2.土壤要求黄精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松疏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为最好,土壤pH值在5.5-6.5之间为宜。
适宜的土壤质地以壤土、沙壤土为好,不宜过于酸性或碱性的土壤。
二、黄精的栽培技术1.选地黄精适宜在沿海地区、丘陵地区以及山地丘陵地带进行种植,因此在选地方面,要选择南、东、西坡阳光充足、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地方进行种植。
2.施肥黄精在生长初期适宜施入腐熟的有机肥,促进植株生长。
在黄精生长期,适宜施入钾、磷等肥料,以增加植株的抗病能力,提高产量和品质。
3.浇水管理黄精对水分要求较高,特别是在生长初期和开花结果期。
在干旱的季节中,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以保持植株的正常生长。
4.病虫害防治在黄精的栽培过程中,要定期对植株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常见的病虫害有根腐病、炭疽病、白粉病等,常见的害虫有蚜虫、甘蔗虱等。
在发现病虫害的情况下,要采取喷洒农药、剪除病叶等方法进行防治。
5.采收管理黄精的采收时间一般为生长期末期至生长期的开始阶段,此时黄精的主根和侧根也较为丰满。
在采收时要注意避免损伤根部,采用挖掘法慢慢将黄精连同根系完整的挖出来。
三、黄精的相关研究1.黄精的功效和作用黄精具有清热解毒、养阴润燥、益气生津、提神醒脾、补益肝肾、健脾止泻、抗衰老等多种功效,被广泛运用于中医药领域。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学研究的深入,黄精的作用和功效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研究,其中特别是对于黄精抗肿瘤、抗糖尿病、抗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黄精种植技术
![黄精种植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5877482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67.png)
黄精种植技术黄精为百合科植物黄精、多花黄精或滇黄精的干燥根茎。
按药药材性状不同,分为“大黄精”“鸡头黄精”“姜形黄精”。
黄精性平,味甘,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功效。
可用于脾胃气虚,体倦乏力,胃阴不足,口干食少,肺虚燥咳,劳嗽咳血,精血不足,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内热消渴等。
黄精为药食两用品种,市场前景良好。
一、生长习性黄精喜阴湿条件,耐寒,怕干旱,在湿润荫蔽环境下生长良好幼苗能在田间越冬,但不宜在干燥地区生长。
黄精最适生长温度为17~2(ΓC,超过27。
C生长缓慢,超过32。
C地上部分易枯死。
遮荫透光率在65%~70%为宜。
种子发芽时间较长,发芽率为60%~70%,种子寿命为2年。
二、栽培技术1、选地、整地选择湿润和有充分荫蔽的地块,土壤以质地疏松、保水力好的壤土或砂壤土为宜。
播种前先深翻1遍,结合整地每亩施农家肥2000kg、复合肥500kg,翻入土中作基肥,然后耙细整平,作畦,畦宽1.2m。
2、繁殖方式①根状茎繁殖:于晚秋或早春3月下旬前后选1~2年生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根茎,选取先端幼嫩部分,截成数段,每段有3〜4节,伤口稍加晾干,按行距22〜24cm,株距10〜16cm,深5cm栽种,覆土后稍加镇压并浇水,以后每隔3〜5天浇水1次,使土壤保持湿润。
于秋末种植时,应在上冻后盖一些圈肥和草以保暖。
②种子繁殖:8月种子成熟后选取成熟饱满的种子立即进行沙藏处理:种子1份,砂土3份混合均匀。
存于背阴处30Cnl深的坑内,保持湿润。
待第二年3月下旬筛出种子,按行距12〜15CnI均匀撒播到畦面的浅沟内,盖土约1.5cm,稍压后浇水,并盖一层草保湿。
出苗前去掉盖草,苗高6〜9Cm时,过密处可适当间苗,1年后移栽。
为满足黄精生长所需的荫蔽条件,可在畦境上搭建遮荫篷种植玉米。
3、田间管理4月初黄精开始出苗,若无遮阴条件则可搭设遮阴棚,棚高2m左右,注意四周通风,到10月底高温消退后撤除,也可在套种玉米进行遮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精栽培技术
黄精为百合科植物黄精(POlygonatum sibircum Red·)、多花黄精(P.Cyrtonema Hua)或滇黄精(P.Kingianum Coll.etHemsl.)的干燥根茎。
按药药材性状不同,习称“鸡头黄精”。
“姜形黄精”。
黄精性平,味甘。
具补脾润肺、益气养阴之功效。
黄精主产于河北、内蒙古、陕西省等省区。
多花黄精主产于贵州、湖南、云南、安徽、浙江等省。
滇黄精主产于贵州、广西。
云南等省区。
(一)形态特征黄精为多年生草本,根茎横走,肉质,淡黄色,先端有时突出似鸡头状,茎直立,高50~90厘米。
叶轮生,每轮4-6枚,线状披针形,长8-15厘米,宽0.4-1.6厘米,先端卷曲。
花腋生,常2-4朵小花,下垂,总花梗长l-2厘米;花被筒状,白色至淡黄色,长0.9-1.2厘米,先端6浅裂,雄蕊6枚,花丝较短,长0.5-1毫米,花柱长为子房的1.5-2倍,浆果球形,成熟时黑色。
花期5-6月,果期7-9月。
多花黄精主要特征为:茎高40-100厘米,叶互生,椭圆形、卵状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叶脉3-5条。
花梗着花2-7朵,在总花梗上排列成伞形;花被黄绿色,长1.8-2.5厘米;花丝有小乳突或微毛,顶端膨大至具囊状突起。
滇黄精主要特征为:茎高l-3米,顶端常作缠绕状,叶轮生,每轮4-8枚,叶线形至线状技针形,长6-20厘米,宽0.3-3厘米,先端渐尖并攀卷。
花梗着生花2-3朵,不成伞形;花被粉红色,长1.8-2.5厘米,浆果成熟时红色。
(二)生长习性黄精野生于阴湿的山地灌木丛及林边草丛中,
耐寒,幼苗能在田间越冬,但不宜在干燥地区生长。
种子发芽时间较长,发芽率为60%-70%,种子寿命为2年。
(三)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选择湿润和有充分荫蔽的地块,土壤以质地疏松、保水力好的壤土或砂壤土为宜。
播种前先深翻1遍,结合整地每亩施农家肥2000千克,翻入土中作基肥,然后耙细整平,作畦,畦宽1.2米。
2.繁殖方式
(1)根状茎繁殖于晚秋或早春3月下旬前后选1-2年生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根茎,选取先端幼嫩部分,截成数段,每段有3-4节,伤口稍加晾干,按行距22-24厘米,株距10-16厘米,深5厘米栽种,覆土后稍加镇压并浇水,以后每隔3-5天浇水1次,使土壤保持湿润。
于秋末种植时,应在上冻后盖一些圈肥和草以保暖。
(2)种子繁殖8月种子成熟后选取成熟饱满的种子立即进行沙藏处理:种子1份,砂土3份混合均匀。
存于背阴处30厘米深的坑内,保持湿润。
待第二年3月下旬筛出种子,按行距12-15厘米均匀撒播到畦面的浅沟内,盖土约1.5厘米,稍压后浇水,并盖一层草保湿。
出苗前去掉盖草,苗高6-9厘米时,过密处可适当间苗,l 年后移栽。
为满足黄精生长所需的荫蔽条件,可在畦埂上种植玉米。
3.田间管理生长前期要经常中耕除草,每年于4、6、9、11月各进行1次,宜浅锄并适当培土;后期拔草即可。
若遇干旱或种在较向阳、干旱地方的需要及时浇水。
每年结合中耕除草进行追肥,前3
次中耕后每亩施用土杂肥1500千克,与过磷酸钙50千克,饼肥50千克,混合拌匀后于行间开沟施人,施后覆土盖肥。
黄精忌水和喜荫蔽,应注意排水和间作玉米。
4.病虫害防
(1)黑斑病多于春夏秋发生,为害叶片。
防治方法:收获时清园,消灭病残体;前期喷施1:1:100波尔多液,每7天1次,连续3次。
(2)蛴螬以幼虫为害,为害根部,咬断幼苗或咀食苗根,造成断苗或根部空洞,危害严重。
防治方法:可用75 %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量0.l%拌种;或在田间发生期,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浇灌。
(四)采收与加工一般春、秋两季采收,以秋季采收质量好,栽培3-4年秋季地上部枯萎后采收,挖取根茎,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洗去泥土,置蒸笼内蒸至呈现油润时,取出晒干或烘干,或置水中煮沸后,捞出晒干或烘干。
(五)留种技术黄精可采用根茎及种子繁殖,但生产上以使用根茎繁殖为佳,于晚秋或早春3月下旬前后,选取健壮、无病的植株挖取地下根茎即可作为繁殖材料,直接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