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机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成型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成型机](https://img.taocdn.com/s3/m/02aefdd2b14e852458fb5786.png)
湖南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名称:压片成形机学生姓名:凌宇球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及班级: 08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号: 0803010205指导老师:陈立锋2010年12 月31 日目录一、摘要 (1)二、工艺流程 (2)三、功能分析 (4)四、机构设计分析 (4)五、方案图 (6)(1)方案1 (6)(2)方案2 (7)(3)方案3 (8)六、凸轮设计 (9)(1)料筛凸轮设计 (9)(1)下冲头凸轮 (10)七、方案比较分析和优选 (11)八、方案尺寸计算 (11)九、设计心得 (13)摘要一设计原理及任务:干粉压片机的功用是将不加粘结剂的干粉料(如陶瓷干粉、药粉)定量送入压形位置,压制成φ×h 圆型片坯,经压制成形后脱离该位置。
机器的整个工作过程(送料、压形、脱离)均自动完成。
该机器可以压制陶瓷圆形片坯、药剂(片)等。
(1)精压成形制品生产率为每分钟15 件;(3) 被压工件的外形是直径为60mm,厚度为5mm 的圆形片坯。
二设计要求:(1)压片成形机一般至少包括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在内的三种机构。
(2)画出机器在运动方案简图与运动循环图。
拟定运动循环图时,执行构件的运动起止位置可根据具体重叠安排,但必须满足工艺上各个运动的配合,在时间和空间上不能出现干涉。
(3)设计凸轮机构,自行确定运动规律,选择基圆半径,校核最大压力角和最小曲率半径,计算凸轮廓线。
(4)设计计算齿轮机构。
(5)对连杆机构进行运动设计,并进行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绘出运动图。
如果采用连杆机构作为下冲压机构,还应该进行连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计算飞轮转动惯量。
(6)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7)学生可进一步完成机器的计算演示验证、凸轮的数控加工的等。
关键字:压片成型机、凸轮、齿轮、连杆三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压片成型机的工艺动作是(1)干粉料均匀筛入圆形型腔(图8.2a)。
(2)下冲头下沉3mm,预防上冲头进入型腔时粉料扑出(图8.2b)。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机](https://img.taocdn.com/s3/m/f64dcd4cdd36a32d7275815a.png)
实用文档文案大全目录一、设计任务书…………………………………1、设计题目…………………………………………………………2、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及简图……………………………………二、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拟定…………………1、功能分解…………………………………………………………2、各个功能元的解……………………………………………………3、初选运动方案并做简单评价………………………………………4、运动循环图…………………………………………………………5、设计执行机构…………………………………………………………6、对执行机构做运动学动力学分析……………………………………⑴图解法分析……………………………………………………………⑵解析法分析……………………………………………………………1)杆组法做运动分析的原理……………………………………………2)用杆组法对机构作运动分析…………………………………………3)主程序的编写及主程序流程图………………………………………4)附自编主程序、计算结果、运动参数及其曲线图…………………⑶结果分析…………………………………………………………………三、后记………………………………………………四、参考资料…………………………………………一、设计任务书1、设计题目:压片机加压机构方案设计2、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1)工艺参数;1)要求将陶瓷干粉压制成直径为34mm,厚度为5mm的圆形片坯;2)冲头压力:15吨(150000N);3)生产率: 25片/分钟;4)机器运转的不均匀系数:10%。
(2)工艺流程:1)干粉料均匀筛入圆筒型腔(图1);2)下冲头下沉3mm,预防上冲头进入型腔时把粉料扑出(图2);3)上、下冲头同时加压,并保压一段时间(图3、4);4)上冲头退出,下冲头随后顶出压好的片坯(图5);5)料筛推出片坯(图6);各工艺过程简图二、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拟定(一)总功能的分析根据题目要求,要最终将干粉压制成片坯。
压片机课程设计报告书
![压片机课程设计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ddc78a510029bd64793e2c0c.png)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项目:粉末成型机(压片机)学院:机电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成员:李敏杰周旭代斌徐凯指导老师:曾小慧目录亠、摘要----------------------------------- 31、设计题目及任务-------------------------- 42.1 设计题目-------------------------------------------------- 42.2 设计背景-------------------------------------------------- 42.3 设计任务-------------------------------------------------- 4三、运动方案-------------------------------- 53.1 整体运动方案---------------------------------------------- 53.2 动力输入部分----------------------------------------------- 63.3 间歇送料部分----------------------------------------------- 7四、---------------------------------------- 运动循环图--------------------------------------- 9五、机构尺寸设计 ------------------------------- 245.1 槽轮间歇机构的设计---------------------------------- 105.2 凸轮尺寸的设计---------------------------------------- 125.3 送料机构飞轮的设计---------------------------------- 17六、运动分析-------------------------------- 366.1 双曲柄连杆机构运动分析--------------------------------- 366.2 凸轮机构相关运动参数分析-------------------------------- 45六、附录-------------------------------- 18七、参考文献-------------------------------- 23一、摘要1.1设计题目:粉末成型机(压片机)1.2摘要:我们设计的粉末成型机主要针对粉末挤压成型、柔软物质加压定型。
机械原理压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原理压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https://img.taocdn.com/s3/m/2ead093f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04.png)
机械原理压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标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设计一台机械原理压片机。
通过此次设计,学生应能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设计简单的机械装置。
二、设计内容1.设计一台基于机械原理的压片机,能够满足以下要求:a.利用传动轴,将电机的转动运动转换成压片台的上下运动;b.能够通过凸轮机构控制压片台的运动规律,实现良好的压片效果;c.设计合理的辅助机构,如限位装置、指示装置等。
2.编制压片机的控制程序:a.利用编程软件编写控制程序,可以实现操作界面的设计和操作功能的实现;b.设计合理的操作界面,方便用户使用。
3.进行压片机的性能测试:a.设计测试方案,对压片机的性能进行全面测试,包括压力、速度等参数的测试;b.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总结设计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
三、设计要求1.设计方案要合理,结构简单可行;2.设计中要考虑机械原理的运用,合理选择传动装置、凸轮机构等;3.考虑操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设计合理的限位装置;4. 掌握相应的设计软件,如Solidworks、Pro/E等,进行设计和模拟;5.设计要考虑到实际生产中的经济性和适用性。
四、设计任务及计划1.第1周:确定设计内容,包括机械原理压片机的结构、工作原理等,并完成任务书的撰写;2.第2-3周:进行相关理论学习,包括机械原理的基础知识和机械装置设计的相关知识;3.第4-5周:进行设计方案的初步设计,包括机械结构的设计、凸轮机构的设计等;4.第6-7周:使用相应的设计软件进行模拟和优化,完善设计方案;5.第8-9周:编写控制程序,并进行测试;6.第10周: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改进意见,完善设计报告;7.第11周:完成设计报告的撰写和汇报的准备。
五、设计参考资料1.《机械原理》(第四版),王厚成,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年;2.《机械设计基础》(第三版),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年;3.《机械设计与制造》(第五版),高清玉,机械工业出版社,2024年。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成型机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成型机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9a1bcfc5022aaea998f0f34.png)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题目:压片成型机设计院-系:工学院一、设计题目:压片成形机设计自动压片成形机,将具有一定湿度的粉状原料(如陶瓷干粉、药粉)定量送入压型位置,经压制成形后(厚5mm)脱离该位置。
机器的整个工作过程(送料、压形、脱离)均自动完成。
该机器可以压制陶瓷圆形片坯、药剂(片)等。
设计数据表格如表1所示。
图1 压片成形机工艺动作如图1所示,压片成形机的工艺动作是:1. 料筛在模具型腔上方往复振动筛料,将干粉料均匀筛入圆筒形型腔,然后退回(图1a )。
2. 下冲头下沉3mm,预防上冲头进入型腔时粉料扑出(图1b )。
3. 上、下冲头同时加压(图1c ),下冲头上升8mm,上冲头下降11mm,保持0.4s。
4. 上冲头退出,下冲头继续上升16mm,将成形片坯顶到与台面平齐后停歇(图1d )。
5. 片坯被推出(图1e ),下冲头再下移21mm到待料位置(图1b)。
6. 因上冲头上升后要留有料筛进入的空间,故其行程为90-100mm。
因冲头压力较大,因而加压机构应有增力功能。
设计1. 压片成形机一般至少包括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和连杆机构在内的三种机构;至少设计出三种能实现该分类机运动形式要求的机构。
2. 设计传动系统,并确定其传动比分配(皮带传动传动比i ≈ 2 ,每级齿轮传动传动比i ≤ 7.5 )。
3. 画出机器的运动方案示意图,机构运动简图与运动循环图。
拟定运动循环图时,执行构件的动作起止位置可根据具体情况重叠安排,但必须满足工艺上各个动作的配合,在时间和空间上不能出现“干涉”。
4. 设计凸轮机构,自行确定从动件运动规律,选择凸轮基圆半径,校核其最大压力角,计算凸轮廓线。
5. 设计计算齿轮机构,连杆机构。
6. 对压片成型机进行三维造型和动态仿真,并画出料筛,上,下冲头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曲线。
7.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二、机器功能分析1. 上冲头完成往复直移运动(铅锤上下),下移至终点后有短时间的停歇,起保压作用,保压时间为0.4秒左右。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成形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成形机](https://img.taocdn.com/s3/m/82a064dc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4c.png)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成形机一、设计背景压片成形机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制药、化工、食品等领域中,用于将各种粉状、颗粒状的原料通过机械压缩成为各种板状、球状或其他形状的制品。
压片成形机主要由进料系统、压制系统、出料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
其中压制系统是压片成形机的核心部分,其设计与性能直接影响着成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计划设计的压片成形机是一种卧式压片机,其进料方式为自动进料,压制方式为双辊压制。
压制过程中,通过调整辊速、辊距等参数,实现对原料的最佳成形压缩,从而制成各类产品。
为使该设备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设备还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可靠性、保养性和安全性。
二、设计目标本设计的压片成形机,要求在保证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具有以下主要技术指标:1.最大压制力:100kN2.最大压制厚度:15mm3.最大压制直径:25mm4.压制速度:0.2-10mm/s5.控制精度:±0.2mm6.电机功率:3kW7.设备外形尺寸:1800×800×1500mm8.设备净重:500kg三、设计方案1. 压制系统设计压制系统是该成形机的核心部分,它由压制辊、强制进料装置、可调式辊距机构、压力调节机构等部件组成。
压制辊为该系统的主要工作部分,其主要由钢材制成,并表面经过热处理,具有很强的耐磨性和抗压弯强度。
强制进料装置为该系统的进料部分,它采用自动进料方式,通过调整强制进料机构的进出角度,使原料经过强制进料后压入两辊压制辊之间进行压制。
可调式辊距机构则为该系统的压制调整部分,通过调整辊距大小,实现对各种原料的最佳压制效果。
压力调节机构为该系统的压力调节部分,通过调整调压阀,实现对压制力大小的精确调节。
2. 设备控制系统设备控制系统采用单片机控制方式,通过脉冲信号和电气信号实现对压制过程的控制。
系统包括压制力传感器、速度检测器、温度传感器等器件,并通过统一的控制接口与压制系统等部件连接。
机械原理压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原理压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https://img.taocdn.com/s3/m/c541edab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13.png)
机械原理压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一、引言本任务书旨在指导学生通过机械原理压片机的课程设计,探索相关机械原理的应用及压片机的设计。
通过此课程设计,学生将深入了解机械原理在压片机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二、任务背景压片机是一种用于对粉末状物料进行压实成固体片状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制药、化工、冶金等行业。
其原理是通过机械力对物料进行连续或间歇的压缩,使其在压力下形成一定厚度和形状的片状产品。
三、任务目标1.理解机械原理压片机的工作原理。
2.掌握机械原理在压片机中的应用。
3.进行机械原理压片机的结构设计。
4.完成机械原理压片机的实验制作。
四、任务内容1. 机械原理压片机工作原理的研究1.1 研究压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压片过程。
1.2 分析压片机的工作原理及其优缺点。
1.3 分析不同压片工艺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2. 机械原理在压片机中的应用研究2.1 研究机械原理在压片机中的应用方法。
2.2 分析不同机械原理对压片机性能的影响。
2.3 设计不同类型的压片机,并比较其性能差异。
3. 机械原理压片机的结构设计3.1 设计压片机的整体结构。
3.2 设计压片机的压力系统。
3.3 设计压片机的控制系统。
3.4 设计压片机的安全保护系统。
4. 机械原理压片机的实验制作4.1 制作压片机的零部件。
4.2 调试压片机的运行效果。
4.3 进行压片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4.4 分析实验结果并进行总结。
五、任务要求1.深入研究机械原理压片机的相关知识。
2.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压片机设计。
3.能够独立完成机械原理压片机的结构设计和实验制作。
4.撰写任务报告,包括理论研究、设计过程、实验结果及分析等内容。
六、评分标准1.任务报告撰写质量(占总分的30%)。
2.压片机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创新性(占总分的30%)。
3.压片机实验制作的完成度和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占总分的40%)。
七、参考资料1.《机械原理与设计》(著者:胡寿松,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2.《机械设计工程师手册》(著者:颜景森,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3.《压片机设计与制造详解》(著者:李成涛,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八、进度安排1.第一周:完成机械原理压片机工作原理的研究。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机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机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79e9c700066f5335a8121a0.png)
. . .. . .机械课程设计题目干粉压片机设计学院机电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072122成员心心学号章勋学号指导老师曾小慧目录一、设计题目及目的 (3)1.1、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和原始数据 (3)1.2、设计要求 (4)二、设计题目分析 (4)2.1、总功能分解 (4)2.2、运动方案的确定 (5)2.3、方案简图 (6)2.4、方案评价及选择 (7)2.5、机构简图 (8)2.6、运动循环图 (9)2.7、尺度计算 (9)2.7.1减速阶段及料筛间歇运动部分 (9)2.7.2上冲头凸轮设计 (10)2.7.3下冲头凸轮设计 (12)2.8 压片机整体设计图 (14)三、干粉压片机动作说明 (15)四、参考书目 (15)五、总结 (15)5.1设计的感受 (15)5.2具体分工 (15)附录一:上冲头凸轮设计程序 (16)附录二:下冲头凸轮设计程序 (17)一、设计题目及目的干粉压片机机械设计是一个逐步求精和细化的过程,随着设计过程的发展,产品结构和参数将逐渐清晰和不断完善。
设计方案是多解的,能够满足一定功能和要求的设计方案不是唯一的,所以机械设计过程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机械设计根据使用要求对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运动方式、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各个零件的材料和形状尺寸以及润滑方式等进行构思、分析和计算,并将其转化为制造依据。
机械设计是机械产品生产的第一步,是决定机械产品性能的最主要环节,整个过程蕴涵着创新和发明。
为了进一步掌握机械原理课程的理论知识,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理解和加深机械原理和设计方法,为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一定基础,我们积极参加了这次机械创新设计。
1.1、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和原始数据干粉压片机的功用是将不加粘结剂的干粉料(如瓷干粉、药粉)定量送入压形置压制成φ×h 圆型片坯,经压制成形后脱离该位置。
机器的整个工作过程(送料、压形脱离)均自动完成。
机械原理压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原理压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https://img.taocdn.com/s3/m/7240397f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19.png)
机械原理压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任务书课程设计题目:机械原理压片机设计任务要求:1.根据给定的机械原理压片机的使用功能、参数需求等,进行系统设计和方案确定;2.设计压片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结构、传动装置、控制系统等;3.进行压片机的力学计算与仿真分析,保证设计可靠性;4.根据设计要求,制定出具体的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保证压片机的稳定且符合要求;5.综合考虑成本、效率和工作环境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加工工艺;6.根据设计方案进行零部件的选型,并进行配合和拟定图纸;7.进行压片机的系统装配和调试,保证整机性能及安全性;8.完成课程设计报告,包括设计思路、分析过程、设计图纸和结果等。
任务时间:本课程设计的总工作时间为2个月,具体任务安排如下:第1周:选定设计题目、确定设计要求和任务书;第2-3周:进行相关文献调研和理论学习,熟悉压片机工作原理和相关知识;第4-5周: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系统框架和组成部分的初步设计;第6-8周:进行力学计算与仿真分析,优化设计方案;第9-10周:制定工艺流程和参数,选择材料和加工工艺;第11-12周:进行零部件选型和图纸设计;第13-14周:系统装配和调试;第15-16周:设计报告撰写和整理。
任务分工:本课程设计由学生独立完成,但可根据需要进行分组合作。
分工如下:1.负责压片机结构设计和力学计算与仿真分析;2.负责压片机控制系统设计和工艺流程制定;3.负责材料和加工工艺选择、零部件选型和图纸设计;4.负责系统装配和调试;5.协助以上各项工作,并负责设计报告撰写和整理。
任务评估:本课程设计的评估主要根据以下标准进行:1.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2.设计过程的规范性和创新性;3.压片机力学计算与仿真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的合理性和实际可行性;5.材料和加工工艺的选择合理性和适应性;6.零部件选型和图纸设计的准确性和规范性;7.系统装配和调试结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8.设计报告的完整性和清晰性。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成形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成形机](https://img.taocdn.com/s3/m/bb6c074f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e2.png)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成形机1. 引言压片成形机是一种用于制造工程材料和零部件的机械设备。
其原理基于压力和温度对材料进行塑性变形,使其在特定形状和尺寸范围内得以成型。
在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中,我们将研究和设计一种压片成形机,旨在学习和应用机械原理的相关知识,并加深对机械成形工艺的理解。
2. 设计目标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设计一台压片成形机,具有以下特点和功能:•高精度成型:机器能够保证成形后零部件的尺寸和形状精度,满足工程需求。
•可调节压力:机器应具备调节压力的功能,以适应不同材料和成形工艺的要求。
•高效率生产:机器应具备较高的生产效率,以提高生产效益。
•安全可靠:机器应具备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3. 设计原理3.1 压片成形工艺压片成形是一种通过将材料置于模具中,并施加压力和温度来使其变形的工艺。
压片成形可以用于制造各种复杂形状的零部件,如齿轮、轴承等。
3.2 压片成形机构本设计的压片成形机主要包含以下几个主要机构:•液压系统:用于提供压力给压片机构,控制工作台的运动速度和压力大小。
•压片机构:由机械结构和压片头组成,通过压力和温度对材料进行塑性变形。
•加热系统:用于加热材料,以改变其塑性和流动性。
•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整个机器的运行和各个机构的动作。
4. 设计步骤4.1 确定工作台尺寸和形状根据所需成品的尺寸和形状,确定压片机的工作台尺寸和形状。
可以使用CAD软件进行设计和模拟,以确保工作台满足要求。
4.2 设计液压系统设计液压系统,包括选型液压泵和液压缸,并确定所需压力和流量。
根据设计原则,选择合适的液压元件,并进行液压回路的设计和布置。
4.3 设计压片机构根据成形工艺要求和工作台尺寸,设计压片机构,包括压片头的结构、材料和加热方式。
使用CAD软件进行模拟和优化,确保结构合理和稳定。
4.4 设计加热系统根据压片材料的特性和成形温度要求,设计加热系统。
可以选择电加热、燃气加热或其他适合的加热方式,并进行加热功率的计算和布置。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机](https://img.taocdn.com/s3/m/0ab60416f524ccbff021845b.png)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压片成形机汽车工程系汽车工程(中美)专业汽车工程班号 0621081班设计者王佩玉指导教师韩丽华2010年7月2日目录1、设计题目 (3)2、设计要求 (3)3、运动方案评估 (3)4、设计内容 (6)5、设计步骤 (8)6、附录 (1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成形机一、、设计题目1、压片成形机介绍设计自动压片成形机,将具有一定湿度的粉状原料(如陶瓷干粉、药粉)定量送入压形位置,经圧制成形后脱离位置。
机器的整个工作过程(送料、压形、脱离)均自动完成。
该机器可以压制陶瓷圆形片坯、药剂(片)等。
2、压片成形机的工艺动作(1) 干粉料均匀筛入圆筒形型腔。
(2) 下冲头下沉3mm,预防上冲头进入型腔就是粉料扑出。
(3) 上、下冲头同时加压,并保持一段时间。
(4) 上冲头退出,下冲头随后顶出压好的片坯。
(5) 料筛推出片坯。
料型下冲头 粉23 片下下上冲5下冲头上冲头8 片坯2133、压片成形机设计数据电动机转速/(r/min):1450; 生产率/(片/min):10;冲头压力/N:150 000; 机器运转不均匀系数/δ:0、10;二、设计要求1.上冲头完成往复直移运动(铅垂上下),下移至终点后有短时间的停歇,起保压作用,保压时间为0、4s左右。
因冲头上升后要留有料筛进入的空间,故冲头行程为100mm。
因冲头压力较大,因而加压机构应有增力能力。
2.下冲头先下沉3mm,然后上升8mm,加压后停歇保压,继而上升16mm,将成形片坯顶到与台面平齐后停歇,待料筛将片坯推离冲头后,再下移21mm,到待料位置。
3.料筛在模具型腔上方往复振动筛料,然后向左退回。
待坯料成型并被推出型腔后,料筛在台面上右移约45~50mm,推卸片坯。
三、运动方案评估上冲头设计方案方案1说明:杆1带动杆2运动,杆2使滑块往复运动,同时带动杆3运动,从而达到所要求的上冲头的运动。
此方案可以满足保压要求,但就是上冲头机构制作工艺复杂,磨损较大,且需要加润滑油,工作过程中污损比较严重。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自动压片成形机的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自动压片成形机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9a2c5c2d5bbfd0a79567360.png)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课程题目: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任课老师:日期:一、原始数据和设计要求①被压工件的外形是直径40㎜,厚度20㎜的圆形片坯。
②冲头压力为15t。
③生产率为10片/min。
④驱动电动机的转速为970r/min。
⑤各执行机构的运动参数:1.上冲头行程为90㎜——100㎜;2.下冲头先下沉3㎜,然后上升8㎜,加压后停歇保压(保压时间为整个循环时间的1/10),继而上升16㎜后停歇,等料筛将片坯推离冲头后下移21㎜;3.料筛在模具上方往复振动筛料,然后向左退回,待坯料成形并被推出型腔后,料筛得在台面上右移动45㎜——50㎜。
二、功能分析根据题目要求,要最终将一定湿度的粉状原料压制成片坯。
若要求获得质量较好的成品,可采用诸多方法,下面采用黑箱法进行分析:成品由黑箱法分析可得到:为了达到高效,方便的目的,采用机械自动加工的方法比较好,因此,本题采用自动加工的方法压制片坯。
三、功能分解设计药粉压片机,其总功能可以分解成以下几个工艺动作:(1)送料机构:为间歇直线运动,这一动作可以通过凸轮上升段完。
(2)筛料:要求筛子往复振动。
(3)推出片坯:下冲头上升推出成型的片坯。
(4)送成品:通过凸轮推动筛子来将成型的片坯挤到滑道。
(5)上冲头往复直线运动,最好实行快速返回等特性。
(6)下冲头间歇直线运动。
四、执行机构方案的选用:1、上冲头的运动A:要实现往复直线移动,还有考虑急回特性。
因此有以下方案可供选择:a,b图方案所示机构采用转动凸轮推动从动件,当与从动件行程末端相应的凸轮廓线采用同心圆弧廓线时,从动件在行程末端停歇。
c图采用曲柄滑块机构,结构简单,尺寸较小,但滑块在行程末端只作瞬间停歇,运动规律不理想。
d图形曲柄摇杆机构和曲柄滑块机构串联可得到较好的运动规律。
e图为蜗轮蜗杆运动机构,结构简单、承载能力大,有缓和冲击且能满足较理想的运动规律。
故d、e两方案为上冲头的机构比较好。
2、下冲头的运动B:需要较高的承受能力、且需要实现间歇运动,可靠性好。
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15吨压片机设计
![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15吨压片机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fd794e0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74.png)
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 15吨压片机设计分院名称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学生姓名填写日期目录一、课程设计题目 (3)(1) 设计题目 (3)(2) 工作原理 (3)(3) 工艺参数 (4)三、方案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方案一: (5)(2)、方案二: (5)(3)、方案三:.........................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方案四:.........................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方案五:.........................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方案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构件表格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参数计算 (9)七、程序编程 (10)八、心得体会 (11)九、参考文献 (12)第一章课程设计题目1.1设计题目-----------------15吨压片机设计机械设计是根据使用要求对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运动方式、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各个零件的材料和形状尺寸以及润滑方式等进行构思、分析和计算,并将其转化为制造依据的工作过程。
机械设计是机械产品生产的第一步,是决定机械产品性能的最主要环节,整个过程蕴涵着创新和发明。
为了综合运用机械原理课程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与本课程有关的实际问题,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我们参加了此次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2.工作原理移动粉筛3至模具1的型腔上方等待装料,并将上一循环已成型的工件2推出(卸料):然后粉筛振动,将粉料筛入型腔;下冲头5下沉一定深度,以防止上冲头4向下压制时将粉料扑出;然后上冲头向下,下冲头向上加压,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一定的压力:而后上冲头快速退出,下冲头随着将成型工件推出型腔。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机](https://img.taocdn.com/s3/m/36964e84c1c708a1294a4446.png)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压片成型机2019年7月9日目录目录 (1)一、设计题目: (3)1. 压片成型机介绍 (3)2. 设计说明 (3)3. 压片成形机的工艺动作 (4)4. 上冲头、下冲头与送料筛的动作关系 (5)5. 压片成型机的设计原始数据 (5)6. 设计要求 (6)7. 设计提示 (7)二、机构设计方案 (9)1.上冲头设计 (9)2.送料筛设计 (10)3.下冲头设计 (11)4.机构选择 (12)5.运动协调设计 (13)三、运动循环图设计 (14)四、设计步骤 (15)1. 上冲头摇杆滑块机构尺寸设计: (15)2. 下冲头凸轮设计 (16)3. 传动比设计 (18)五、课程设计小结 (19)六、参考书目 (20)七、附录 (20)一、设计题目:1. 压片成型机介绍设计自动压片成形机,将具有一定湿度的粉状原料(如陶瓷干粉、药粉)定量送入压形位置,经圧制成形后脱离位置。
机器的整个工作过程(送料、压形、脱离)均自动完成。
该机器可以压制陶瓷圆形片坯、药剂(片)等。
2. 设计说明1)压片成形机一般至少包括连杆机构和凸轮机构和齿轮机构在内的三种机构。
2)画出机器的运动方案简图与运动循环图。
拟订运动循环图时,执行构件的动作起止位置可根据具体情况重叠安排,但必须满足工艺上各个动作的配合,在时间和空间上不能出现干涉。
3)设计凸轮机构,自行确定运动规律,选择基圆半径,校核最大压力角与最小曲率半径,计算凸轮轮廓线。
4)设计计算齿轮机构,确定传动比,选择适当的摸数。
5)对连杆机构进行运动设计。
并进行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绘出运动线图。
如果是采用连杆机构作为下冲压机构,还应该进行连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计算飞轮转动惯量。
6)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7)学生可进一步完成机器的计算机演示验证和凸轮的数控加工等。
3. 压片成形机的工艺动作①干粉料均匀筛入圆筒形型腔。
②下冲头下沉3mm,预防上冲头进入型腔是粉料扑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成型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成型机](https://img.taocdn.com/s3/m/7ce6a60f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ed.png)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成型机一、引言压片成型机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设备,用于将粉末状原料通过压力和模具的作用进行成型。
本文将介绍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压片成型机的设计要求、工作原理、结构设计以及相关参数的计算等内容。
二、设计要求1. 成型压力:根据成型材料的特性和要求,确定合适的成型压力范围。
2. 成型速度:根据成型材料的流动性和成型过程的要求,确定合适的成型速度。
3. 成型精度:根据产品的要求,确定合适的成型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
4. 自动化程度:考虑到生产效率和操作便捷性,设计具有一定自动化程度的压片成型机。
5. 安全性:设计符合相关安全标准,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三、工作原理压片成型机通过电机驱动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给压力机构,使其产生一定的压力。
同时,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压力机构的运动,使压力机构按照一定的速度和路径进行运动。
在成型过程中,粉末状原料被放置在模具中,当压力机构施加压力时,原料受到压力的作用,逐渐变形,最终成型为所需的产品。
四、结构设计1. 机架:选择坚固的机架材料,确保机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2. 传动装置:选择合适的电机和传动装置,确保成型过程中的动力传递稳定可靠。
3. 压力机构:设计合适的压力机构,包括压力传感器、活塞和压力调节装置等,以实现精确的压力控制。
4. 模具:设计适用于不同产品的模具,确保成型过程中的尺寸和形状精度。
5. 控制系统:设计合理的控制系统,包括压力控制、速度控制和路径控制等,以实现自动化生产。
五、参数计算1. 成型压力计算:根据成型材料的特性和要求,结合模具设计,计算所需的成型压力。
2. 传动装置计算:根据所选电机的功率和转速,结合传动装置的传动比,计算所需的传动装置参数。
3. 压力机构计算:根据成型压力和工作面积,计算所需的活塞面积和压力传感器的量程。
4. 控制系统计算:根据成型速度和路径要求,选择合适的控制器和传感器,计算所需的控制系统参数。
六、结论本文详细介绍了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压片成型机的设计要求、工作原理、结构设计以及相关参数的计算。
课程设计说明书压片机
![课程设计说明书压片机](https://img.taocdn.com/s3/m/3124730b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5d.png)
课程设计说明书:压片机
一、引言
在制药和食品行业中,片剂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和食品形式,因其便于携带和服用而被广泛使用。
压片机是片剂生产过程中重要的设备之一,用于将粉末状物料压制成固体片剂。
本文档旨在介绍一种基于压片机的课程设计方案,以帮助学生理解压片机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过程。
二、设计原理
1. 压片机工作原理
压片机主要由压片机主机、进料系统、压制系统和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进料系统将粉末状物料送入压力区域,通过压制系统的作用,粉末被压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硬度的片剂。
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压片机的运行过程,确保片剂的质量稳定。
2. 压片机设计要求
根据压片机的工作原理,设计要求如下:
(1)主机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2)进料系统应具有稳定的物料供给能力;
(3)压制系统应具备一定的压力和控制精度,以确保片剂的质量;
(4)控制系统应具备友好的人机界面,方便操作和调整;
(5)整个压片机应具备安全保护功能,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三、设计流程
1. 确定需求和规格
根据压片机的应用和目标产量,确定压片机的工作参数和规格
要求。
例如,压片机的产量、压力要求、片剂形状和大小等。
2. 设计压片机的机械结构
根据需求和规格要求,设计压片机的机械结构,包括主机的布局、进料系统和压制系统等。
主机的布局要合理,确保各部分的装
配和维修方便。
3. 设计压片机的控制系统。
(完整版)机械原理毕业课程设计压片机设计说明书
![(完整版)机械原理毕业课程设计压片机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e61b43a4f18583d0496459e7.png)
机械设计创新设计题目:干粉压片机学校:院系:机电学院专业:工程机械班级:09级2班设计者:指导老师:胡启国2012年5月刖言1.1干粉压片机的概述干粉压片机是指利用传动系统将电动机的转速降低带动执行机构对粉末物质采取上下进行加压而成片状。
根据干粉压片机的传动系统和执行机构不同,干粉压片机可以分为单片式压片机,旋转式压片机,亚高速旋转式压片机、全自动高速压片机以及旋转式包芯压片机。
干粉压片机的使用行业很广泛。
如制药厂、电子元件厂、陶瓷厂、化工原料厂等等,而且压片机还能用来做冲压设备。
压片机在欧美压片机出现的较早。
而在国内到1949年,上海市的天祥华记铁工厂仿造成英国式33冲压片机;1951年,根据美国16冲压片机改制成国产18冲压片机,这是国内制造的最早制药机械;1957年,设计制造了ZP25-4型压片机;1960年,自行设计制造成功60-30型压片机,具有自动旋转、压片的功能。
同年还设计制造了ZP33型、ZP19型压片机。
“七五” 期间,航空航天部206所HZP2高速压片机研制成功。
1980年,上海第一制药机械厂设计制造了ZP-21W型压片机,达到国际上世纪80年代初的先进水平,型旋转式压片机,具有自动控制片剂重量、压力、自动数片、自动剔除废片等功能,封闭结构严密、净化程度达到GM要求。
1997,年上海天祥健台制药机械有限公司研发了ZP100系列旋转式压片机、GZPK10系列高速旋转式压片机。
进入21世纪,随着GMF认证的深入,完全符合GMP勺ZP系列旋转式压片机相继出现:上海的ZP35A山东聊城的ZP35D等。
高速旋转式压片机在产量、压力信号采集、剔废等技术上有了长足的发展,最高产量一般都大于300000片小时,最大预压力20kN,最大主压力80kN或10080kN。
譬如,北京国药龙立科技有限公司的GZPLS-62系列高速旋转式压片机、上海天祥健台制药机械有限公司的GZPK300系列高速旋转式压片机、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的PG5系列高速旋转式压片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课程设计题目干粉压片机设计学院机电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072122成员姓名张心心学号20121003734 姓名郑章勋学号20121003571指导老师曾小慧目录一、设计题目及目的 (3)1.1、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和原始数据 (3)1.2、设计要求 (4)二、设计题目分析 (4)2.1、总功能分解 (4)2.2、运动方案的确定 (5)2.3、方案简图 (6)2.4、方案评价及选择 (7)2.5、机构简图 (8)2.6、运动循环图 (9)2.7、尺度计算 (9)2.7.1减速阶段及料筛间歇运动部分 (9)2.7.2上冲头凸轮设计 (10)2.7.3下冲头凸轮设计 (12)2.8 压片机整体设计图 (14)三、干粉压片机动作说明 (15)四、参考书目 (15)五、总结 (15)5.1设计的感受 (15)5.2具体分工 (15)附录一:上冲头凸轮设计程序 (16)附录二:下冲头凸轮设计程序 (17)一、设计题目及目的干粉压片机机械设计是一个逐步求精和细化的过程,随着设计过程的发展,产品结构和参数将逐渐清晰和不断完善。
设计方案是多解的,能够满足一定功能和要求的设计方案不是唯一的,所以机械设计过程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机械设计根据使用要求对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运动方式、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各个零件的材料和形状尺寸以及润滑方式等进行构思、分析和计算,并将其转化为制造依据。
机械设计是机械产品生产的第一步,是决定机械产品性能的最主要环节,整个过程蕴涵着创新和发明。
为了进一步掌握机械原理课程的理论知识,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理解和加深机械原理和设计方法,为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一定基础,我们积极参加了这次机械创新设计。
1.1、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和原始数据干粉压片机的功用是将不加粘结剂的干粉料(如陶瓷干粉、药粉)定量送入压形置压制成φ×h 圆型片坯,经压制成形后脱离该位置。
机器的整个工作过程(送料、压形脱离)均自动完成。
该机器可以压制陶瓷圆形片坯、药剂(片)等。
其工艺动作的分解如图1—1图1—1 工艺动作分解(1 )料斗在模具型腔上方直线运动,将干粉料送入直径为26mm、深度为30mm的筒形型腔,然后向左退出45 mm。
(2 )下冲头下沉4mm ,以防上冲头进入型腔时把粉料扑出。
(3 )上冲头进入型腔4mm 。
( 4 )上、下冲头同时加压,各移动12mm ,将产生压力,要求保压一定时间,保压时约占整个循环时间的1/10 。
(5 )上冲头退回,下冲头随后以稍慢速度向上运动,顶出压好的片坯。
( 6 )为避免干涉,待上冲头向上移动90mm 后,料筛向右运动推走片坯,接着料斗往复振动,继续下一个运动循环。
1.2、设计要求1.压片成形机一般至少包括凸轮机构、齿轮机构。
2.画出机器的运动方案简图与运动循环图。
拟定运动循环图时,执行构件的动作起止位置可根据具体情况重叠安排,但必须满足工艺上各个动作的配合,在时间和空间上不能出现干涉。
3.设计凸轮机构,自行确定运动规律,选择基圆半径,校核最大压力角,计算凸轮廓线。
4.设计计算齿轮机构。
5.对连杆机构进行运动设计。
并进行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绘出运动线图。
如果是采用连杆机构作为下冲压机构,还应进行连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计算飞轮转动惯量。
6.编写3000字左右的设计计算说明书。
二、设计题目分析2.1、总功能分解该干粉压片机通过一定的机械能把原料(干粉)压制成成品,其功能分解如图2—1图2—1 总功能分解设计干粉料压片机,其总功能可以分解成以下几个运动:(1) 送料机构:为间歇直线运动,这一动作可以通过在凸轮上升段完成,运动完成后送入原料。
(2)上冲头:间歇直线运动,下降冲压干粉料。
(3) 下冲头:间歇直线运动,向上冲压干粉料。
例如下表所示的树状功能图:图2—2树状功能分解2.2、运动方案的确定方案确定示意图如下:图2—4 运动方案从上表中各种组合方案中剔除明显不合理的,在进行综合评价:是否满足运动要求;是否满足载要求;运动精度;制造工艺;安全性;是否满足动力源、生产条件等限制。
根据题目要求,功能元减速A而言,带传动结构简单,运转平稳,噪声小,能缓和冲击,有过载保护作用,安装维修要求不高成本底。
齿轮传动工作可靠,效率高,易制造和精确加工。
故可选用带传动或蜗杆传动。
减速B :齿轮或蜗杆传动能满足定速比传动要求,且精度较高。
应用范围广,承载能力大的优点,故选齿轮或蜗杆传动。
对于上冲头运动C ,要实现往复直线移动且能实现间歇要求。
因此选凸轮机构。
送料机构D主要作用是将胚料送到加工位置,且能实现间歇要求,对承载能力要求低,故采用凸轮或齿轮系及不完全齿轮机构。
下冲头运动E虽然需要较高的承载能力,但下冲头中可以加两个挡板来增加其承载能力,且要实现间歇要求,可靠性好,故采用凸轮机构完成下冲头的动作。
综上所述,可初步确定两个方案,如表中粗线、细线所示的方案方案1 :A1+B3+C1+D4+E2方案2 :A1+B4+C1+D2+E22.3、方案简图方案一示意图图2—5 方案一简图图2—6 方案二简图2.4、方案评价及选择该方案1实现了上下冲头的完整的配合,使得机构的完整性,同步性都有很大的改善,首先,带传动使得两个链接不同机构的轴实现了同步,使得各个机构的运动不会出现干涉的现象,同时工作中如遇到过载,带将会在带轮上打滑可防止薄弱零部件损坏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带轮材料一般是铸造价低廉、不需要润滑以及缓冲、吸震、易维护等特点。
方案中使用齿轮传动齿轮传动平稳,传动比精确,工作可靠、效率高、寿命长,使用的功率、速度和尺寸范围大等优点。
凸轮运动能够提供所需要的间歇运动,而且传动特点是结构简单、紧凑、设计方便,可实现从动件任意预期运动,最适用于要求从动件作间歇运动的场合。
因此在机床、纺织机械、轻工机械、印刷机械、机电一体化装配中大量应用。
相比于方案一而言,方案二中的蜗杆传动能得到很大的传动比、结构紧凑、传动平稳、噪音较小及可以自锁等。
但是它的传动效率较低,不宜在大功率下长期连续工作;为了减磨耐磨,蜗轮齿圈需用贵重的青铜制造,成本较高。
送料机构中的移动凸轮与齿轮机构相互比较而言齿轮传动齿轮传动平稳,传动比精确,工作可靠、效率高而移动凸轮的运动是产生很大的摩擦,效率较低,而且,移动凸轮轮廓精度要求较高,需用数控机床进行加工,成本较高。
综上所述,方案一的可靠性较高,成本也比方案二低,所以建议选用方案一来完成机构。
2.5、机构简图齿轮部分如图2—7图2—7 齿轮部分凸轮部分如图2—8图2—8 凸轮简图2.6、运动循环图从上述工艺过程可以看出,由主动件到执行件有三支机构系统顺序动作,画出运动传递框图如下图2—9图2—9 循环图从整个机器的角度上看,它是一种时序式组合机构系统,所以要拟订运动循环图。
以该主动件的转角为横坐标(0~360 ),以机构执行构件的位移为纵坐标画出位移曲线。
运动循环图上的位移曲线主要着眼于运动的起迄位置,而不是其精确的运动规律。
料筛从推出片坯的位置经加料位置加料后退回最左边(起始位置)停歇。
下冲头即下沉4mm (如下图中②)。
下冲头下沉完毕,上冲头可下移到型腔入口处(如图中③),待上冲头到达台面下4mm 处时,下冲头开始上升,对粉料两面加压,这时,上、下冲头各移动12mm (如图中④),然后两冲头停歇保压(如图中⑤),保压时间约0.2s ,即相当于主动件转36 度左右。
以后,上冲头先开始退出,下冲头稍后并稍慢地身上移动到和台面平齐,顶出成形片坯(如图中⑥)。
下冲头停歇待卸片坯时,料筛已推进到形腔上方推卸片坯(如图中⑦)。
然后,下冲头下移24cm 的同时,料筛振动使筛中粉料筛入形腔(如图中⑧)而进入下一循环。
2.7、尺度计算2.7.1减速阶段及料筛间歇运动部分减速阶段在图中未画出,料筛间歇运动部分如图2—10。
图2-10 齿轮部分根据选定的驱动电机(在图中没画出)的转速n=1440r/min和生产率为24件/分钟,它传动系统的总速比为:I=1440/24=60以下压力角和模数均取标准值α=20 m=2第一级皮带减速I=6 z01=10 z02=60第二级齿轮系减速I=10 z11=17 z12=68 z12’=18 z1=45以上两级减速机构在图中未画出。
为保证整体机构同步运动,可使z2=z3=z5=17,m2=m3=m4=2。
齿轮6和齿轮7的当量齿数z v6=z v7=24,m6=m7=2。
其上有6个齿。
可计算出与之配合的齿条的行程s=47mm.基本满足要求。
各齿轮参数见表2—1。
表2-1 各齿轮参数2.7.2上冲头凸轮设计1)运动规律的确定由于上冲头运动为低速轻载,故采用等速运动规律。
2)求理论廓线方程初步设计:凸轮的基圆半径为100mm,滚子半径为10mm,h=80mm。
对心摆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的理论廓线的坐标可表示为x=(r0+s)*sinδ;y=(r0+s)*cosδ;推程阶段: s1=h*δ1/δ0 v=h*w/δ0 δ1∈[0,π/2]; (δ0为升程角)远休阶段: s2=h v=0 δ2∈[0,84π/180];回程阶段: s3=h(1-δ1/δ0’) v=-h*w/δ0’δ3∈[0,5π/6]; (δ0’为回程角) 近休阶段: s4=0 v=0 δ4∈[0,36π/180];+s)|压力角: α=arctan|(ds/dδ)/(r3)求工作廓线方程x’=x-rcosθy’=y-rsinθ其中:sinθ= (dx/dδ)/[(dx/dδ)2+(dy/dδ)2]1/2cosθ=-(dy/dδ)/[(dx/dδ)2+(dy/dδ)2]1/2;4)凸轮轮廓绘制(matlab设计)根据凸轮实际轮廓线方程,编制绘制凸轮轮廓曲线的程序见附录一,轮廓形状如图2—11.图2—11 上冲头凸轮轮廓线图图2—12 上冲头凸轮压力角图5)压力角验算压力角分析思路:分别将盘形凸轮圆心角360°等分为360份,每间隔1°取一个点,求出该点对应的压力角,一次连接各点,绘制压力角图。
+s)| ds/dδ=v/w压力角公式: α=arctan|(ds/dδ)/(r由附录一程序得压力角图像如图2—12.由程序运算结果知,最大压力角为26.99°。
由于摆动推杆压力角需用值为35°到45°,αmax≤[α],满足设计要求。
位移和速度图线如图2—13、2—14所示。
图2—13 位移曲线图图2—14 速度曲线图2.7.3 下冲头凸轮设计1)运动规律的确定由于下冲头运动为低速轻载,故采用等速运动规律。
2)求理论廓线方程初步设计:根据题目要求,下冲头凸轮共有8个阶段。
凸轮的基圆半径为80mm,滚子半径为10mm,两个推程阶段的升程分别为h1=12mm,h2=16mm,两个回程阶段的回程分别为h3=24mm,h4=4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