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_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论点1)
非兵不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中 心 论 点
利,战 不善, 弊在赂 秦
––––韩魏楚 北宋王朝 (分论点2)
(借古讽今、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 切中时弊 )
援,不能独完–––齐燕赵
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论证方法
引证法,引用古人的话,以加强论证 的说服力。例证法,列举六国灭亡的史实, 以论证观点的正确性。对比论证,用秦国 与六国对比,六国之间的对比,以证明六 国破灭的历史必然性。此外还用了因果论 证、假设论证。
六 国苏 论洵
课堂检测
1、指出下面古今异义词的古今不同含义 A、其实百倍 (那实际情况、他的实际数量。今:实际上) B、思厥先祖父 (祖辈父辈。今指父亲的父亲) C、后秦击赵者再 (两次。今表示又一次) D、始速祸焉 (速:招致。今指速度快) E、可谓智力 (智谋和力量。今为一个词,指人认
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 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
阅读苏轼和苏辙的《六 国论》,思考苏轼和苏辙认 为六国为什么会灭亡的?
比较提示:
苏洵《六国论》借古讽今,切中 时弊,抒发自己政治观点,是史论, 更是政论。而苏辙的《六国论》就史 论史,丝毫没有触及现实政治生活, 是纯粹的史论。
六国论 李桢
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 秦也。当是时,东诸侯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国也; 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也。兵连祸 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 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所为, 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李桢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始速祸焉 才,副词
终继五国迁灭
终于,副词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用到底,坚持到底,动词 故曰“弊在赂秦也” 所以,因此,连词
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旧,形容词
强弱胜负已判矣
胜利,名词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战胜,动词
较秦之所得 得到,获得,动词
此言得之 适宜,得当,形容词
诚不得已
能,能够,动词
暴秦之欲无厌 想要,追求,动词
(7)赵尝五战于秦 介词结构后置
对六国灭亡的原因,很多人从不同角度 作过探讨,例如秦国实行“远交近攻”策略, 例如秦国采纳苏秦“连横”政策的成功运用, 例如秦国善用离间之计;例如六国不爱护自 己的臣民,例如六国“合纵”之计被破坏, 例如六国各自为政不讲团结,等等。
苏洵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论证结构及写作特色
薪不尽,火不灭 熄灭,动词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以前,连词 并力西向 朝着,动词 而秦兵又至矣 名词,军队
斯用兵之效也 名词,军事、战争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动词,好象 良将犹在 副词,还
或曰……
有人,有的人,无定代词
或未易量
也许,或许,连词
以地事秦 事奉,动词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事情,名词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起初,副词
F、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前例、旧事。今指真实 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 的事情。)
2、解释下列多义词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所亡者 丧失,丢失,动词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灭亡,动词 以荆卿为计 作为,动词 邯郸为郡 成为,动词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被,介词 为国者无使为------ 治理,动词 六国破灭 灭亡,动词
则秦之所大欲 欲望,名词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暴霜露 暴露,显露,动词
暴秦之欲无厌 凶暴,凶恶残酷的,形容词
3、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判断句 判断句
(3)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被动句
(4)洎牧以谗诛
被动句
(5)举以予人
省略句,省略宾语
(6)至丹以荆卿为计 省略句,省略动宾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