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类风湿关节炎护理常规

类风湿关节炎护理常规

类风湿关节炎护理常规
1、执行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了解关节疼痛部位、疼痛性质、肿胀和活动受限的程度,有无畸形,晨僵的现象,注意关节外症状。

3、急性活动期、高热和内脏受累时应卧床休息,保持关节功能位;改善病情后逐步增加活动量,恢复期加强关节功能锻炼,注意保暖。

保持环境安静,空气流通,适宜的温、湿度。

4、合并肺间质病变的患者依病情及病理、生理特点,采取不同给氧方式。

注意观察氧疗效果,定时检测患者指端血氧饱和度。

5、遵医嘱给药,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6、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及高钙食物。

7、了解和关心患者的心理情况,做好心理安慰。

8、保持患者皮肤及口腔清洁,用温水洗浴,忌使用刺激性肥皂,避免染发及烫发。

9、根据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跌倒/坠床评估给予相应的照护,落实安全护理措施。

10、指导患者有计划地进行功能锻炼,并进行关节周围的皮肤和肌肉的按摩,若有关节外症状,应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临床疾病护理常规》2017年11月第1版拟定人:付** 审核人:xxx 拟定日期:2020年x月修订时间:2020年x月。

内科护理--类风湿关节炎的护理

内科护理--类风湿关节炎的护理

3)辅助检查评估护士应了解患者的血液检查结果,包括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等;患者关节滑液检查及关节X 线检查有无异常。。
4)社会心理评估护士应了解患者及其家属是否因病情反复发作、顽固性关节疼痛、疗效不佳、经济负担重等原因出现情绪低落、焦虑、悲哀等表现;家庭能否为患者提供足够的支持和照顾;社区能否提供治疗、康复等卫生服务。
(3)关节功能锻炼。
(2)晨僵的护理
(4)自理缺陷的护理
(1)非甾体抗炎药(2ຫໍສະໝຸດ 慢作用抗风湿药(3)糖皮质激素
5)用药护理
(1)护士在与患者的接触中态度应和蔼,解释问题要耐心,采取心理疏导、鼓励等方法做好心理护理。(2)护士应激发患者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鼓励其自强。(3)护士应让患者了解疾病的基本知识,强调虽然病程较长但进展缓慢,合理治疗和功能锻炼可以避免或延缓致残。(4)护士应督促患者家属及亲友给予患者物质支持和精神鼓励,每天给予一定的探视时间,视病情陪护,参与患者的生活护理或肢体功能锻炼,使患者获得情感支持,从而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4. 治疗要点
2)一般治疗临床可给予患者营养支持,帮助患者为肢体保暖,嘱其避免滞留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急性期患者应充分休息,缓解期患者可视病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
(3)糖皮质激素
(2)慢作用抗风湿药
(4)生物制剂和中药
4)手术治疗临床可行滑膜切除、关节置换、关节腔注射激素等手术对类风湿关节炎进行治疗。
(3)功能障碍性悲哀:与疾病久治不愈、可能致残、影响生活质量有关。
(2)自理缺陷:与关节疼痛、功能障碍有关。
(4)知识缺乏:患者缺乏类风湿关节炎康复保健的相关知识。
2)饮食护理护士应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的食物,嘱其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

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

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个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疾病,其特征性症状为对称性、周围性多个关节慢性炎性病变,主要表现有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病变持续、反复发作,致残率高。

【病情观察】
1、观察关节表现:疼痛、肿胀、晨僵、畸形、关节功能障碍。

2、观察关节外表现:包括观察有类风湿结节、血管炎、心包炎、胸膜炎、肺间质性改变、巩膜炎、胃肠道、肾脏改变。

【护理措施】
1、病情活动期卧床休息,使关节休息,疼痛剧烈按医嘱给予止痛药。

2、病情稳定期进行关节活动,活动前关节局部可进行热敷或理疗,缓解肌肉痉挛再进行活动,活动后感觉不适持续2小时以上者,应减少活动量。

3、对生活不能自理患者应加强基础护理,卧床患者加强皮肤、口腔护理,防止褥疮发生、口腔粘膜感染及溃疡的发生。

加强胸廓及肺部的活动,如深呼吸、咳嗽、翻身、拍背等,以防止呼吸道及肺部感染。

4、药物护理:使用非甾体类药物时应注意观察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使用慢性抗风湿药,如青霉胺应注意观察血象,氯奎注意观察眼底情况。

【健康教育】
1、指导患者认识疾病性质,出院后继续遵医嘱治疗和护理,不可随意减药或停药。

2、避免各种诱因:精神刺激、过度疲劳、寒冷刺激、感染等。

3、注意休息,缓解期应加强功能锻炼,减少畸形和肌肉萎缩,鼓励训练生活自理。

类风湿性关节炎如何护理

类风湿性关节炎如何护理

类风湿性关节炎如何护理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有关自身免疫方面的疾病,免疫系统对关节进行错误的攻击,造成关节出现炎症, 有“不死的癌症”之称。

在中医上,它属于痹病的范畴,是因为湿、寒、风等外邪侵袭,造成气血不畅,关节肿胀、疼痛、畸形、晨僵、无力等反应。

类风湿性关节炎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患者病情容易反复发作,甚至会致残,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小的侵扰。

在护理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手法,可以有效缓解病情,治疗疾病。

1.保证充分休息如果患者正处于急性发作期,那么一定要卧床休息,一般需要卧床两三周,这个时期不宜进行活动;如果患者发热或者关节肿痛,也要坚持卧床。

休息时最好有一个舒适的姿势,保证血液循环良好,减少对关节的压迫,限制关节活动,同时还要注意保暖,减少关节受到寒冷刺激。

2.做好给药及病情护理要多要观察患者的疼痛部位、疼痛的时间、性质等,察看患者的体温、脉搏、舌苔、皮肤状况;做好给药护理,对于风寒湿痹型的患者,药汤要热服;对于热痹型患者,汤剂宜凉服;还要观察患者的服药反应,如果患者出现心慌、恶心等症状要及时告知医生。

3.做好起居护理类风湿性关节炎最怕潮湿的环境,如果生活的环境比较潮湿,就可能加重患者的病情。

特别是那些半地下的房子,夏季潮湿炎热,冬季又比较潮湿阴冷,非常不适合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居住。

患者的生活环境一定要干燥清洁,通风良好,最好能经常晒到太阳。

另外,患者一定不要穿湿袜、湿鞋、湿衣,夏天不能无节制地喝冷饮。

4.做好关节护理患者关节不能受凉关节受凉能加重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病情,像夏天人们喜欢吹空调,空调口一定不能对着患者的关节,否则疼痛加剧,病情加重。

在冬天或者多雨的季节,要注意防止风寒。

如果温度降低要及时添加衣物,特别是对于膝关节、肩关节、腕关节、指关节等更要注意防止受凉。

此外,类风湿性关节炎不适宜游泳,游泳使患者关节浸泡于水中,也易受凉。

减少体重对关节的压力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本身关节受到损伤,如果患者再过于肥胖、超重,身体的重量又会加重关节的压力,诱发疾病或者加重病情,所以患者最好减轻体重,既保持身体健康,又减少对关节的压力。

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常规

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常规

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通例一、不雅察要点1、不雅察关节肿痛情形,活动情形,贫血情形,关节症状的变更.2、心理状态及皮肤完全性.3、自理才能及安然隐患.二、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1)急性期关节肿痛显著,且全身症状较重的患者,应卧床歇息,不宜睡软床垫,枕头不宜过高.(2)留意关节的保暖,防止潮湿严寒加重关节症状.(3)赐与养分丰硕的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饮食,不宜多进糖类食物,恰当掌握钠盐.(4)缓解期的病人应增强活动,应指点进行功效锤炼.2、关节护理(1)不雅察关节症状的变更,如痛苦悲伤.肿胀.晨僵发生发火.畸形及功效障碍程度和发生发火的时光.(2)关节肿痛显著时可应用冰敷.热敷.盆浴.中药热奄包治疗等,须要时按医嘱赐与止痛药.移动肢体时轻柔并握住患肢,在关节上.下支托,应用夹板.支架或牵引以固定或支托关节.指点病人保持准确铁身材排各地位,尽可能将关节伸直,用砂袋或毛巾卷轴,防止肢体外旋,两膝之间可放枕头,消失晨僵时教会病人凌晨起床前先活动关节再下床活动.卧床歇息应睡硬床垫,足部置放足托板以防垂足.(3)对于急性者可赐与短期内(2-3周)应用夹板制动,保持关节功效位.急性期事后,教诲病人作自动或自动全关节活动,作肌肉等长的阻力活动.以防肌萎缩.勉励病人多下床活动,但要预防摔倒骨折.3.指点患者口服药物,不雅察用药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响.4.耐烦介绍脚色过度与互变的必定性,解除恐怖心理,造就病人自理意识,练习自力生涯的才能.三、健康指点1、向病人介绍本病的性质.病程与治疗筹划,使出院后持续履行治疗各护理筹划,并按期来院复查.防止各类诱发身分,职精力刺激.过度疲惫.严寒潮湿.病毒和细菌沾染.新陈代谢杂乱.免疫功效障碍等.教会病人不雅察关节症状和关节外症状,若有平常应实时就医.2、指点病人合理的饮食,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高铁,富养分的食物.3、强调歇息.保持准确身材排各地位和治疗性锤炼的主要性.。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护理(护理课件)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护理(护理课件)

临床表现
类风湿皮下结节
(三)关节外表现
临床表现
2.类风湿血管炎 是关节外损害的病理基础,多影响中小血管,体检可见指甲下或指
端出现的小血管炎,少数发生局部缺血坏死。眼受累多为巩膜炎。
(二)关节外表现
3.器官系统受累: (1)呼吸系统 侵犯肺部:胸膜炎、肺间质性病变及肺动脉高压等。 Caplan综合征:尘肺病人合并RA时易出现大量肺结节
遗传因 素
有明显家族聚 集倾向
其他因 素
代谢障碍,居住 环境、女性内分 泌功能紊乱等
多与自身免疫系统相关
由于受到细菌、病毒及温度变化等刺激后,自身免疫系统形成大量的免 疫球蛋白和类风湿因子(RF)。
RF作为一种自身抗原与体内变性的IgM起免疫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 物沉积在滑膜组织上,激活补体,产生多种过敏因素,引起关节滑膜炎 症,使软骨和骨质破坏加重。
滑膜炎是RA的基本病理改变。
类风湿结节是血管炎的一种表现。常见于关节伸侧受压的皮下组织, 但也可见于肺、胸膜、心包、心肌等部位。
类风湿关节炎概念: 以慢性、对称性、周围性多关节炎性病变为主要特征 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病因:发病与感染、遗传、环境、性激素等有关 发病机制:免疫紊乱所致的炎症反应性疾病,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如RF等。 病理改变:滑膜炎是RA的基本病理改变。
晨僵护理
晨起床后用温水浴或用热水浸泡僵硬 的关节,再活动关节,下床活动。
夜间睡眠时注意患病关节的保暖,戴 弹力手套,以减轻晨僵程度,加强患 侧关节的功能锻炼及理疗。
(四)对症护理
(四)对症护理
保护关节功能 保护关节功能和保持关节功能位,防止关节畸形和肌肉萎缩。如膝下放
平枕,足下放置足踏板等。 配合采用热疗法、电疗法等,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松弛肌肉,达到缓解

类风湿关节炎护理知识点

类风湿关节炎护理知识点

类风湿关节炎护理知识点
1.了解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和症状,及时就诊并接受治疗。

2. 注意关节的保暖和休息,避免过度用力和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3. 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瑜伽、太极拳等,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肌肉力量。

4. 合理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品。

5. 定期进行关节按摩和物理疗法,如热敷、冷敷等,缓解关节疼痛和肿胀。

6. 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如关节置换术等,改善关节功能和减轻疼痛。

7. 注意心理保健,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积极面对疾病和生活。

- 1 -。

类风湿关节炎的护理常规

类风湿关节炎的护理常规

类风湿关节炎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生命体征。

2、观察关节肿胀、肿痛、发热及关节功能受限的程度。

二、护理措施1、休息: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睡硬板床,关节制动,保持关节的功能位置,防止关节畸形、屈曲和挛缩。

恢复期鼓励患者适当活动,加强关节功能锻炼。

2、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素、营养丰富的饮食,忌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3、药物护理:使用抗风湿药物、糖皮质激素时应注意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

若出现严重的胃肠道反应,头晕,肝肾功能损害、继发感染、神经精神症状等应做对症处理。

三、健康指导要点1、恢复期鼓励患者适当活动,加强关节功能锻炼。

2、晚期关节僵硬,生活不能自理者,协助生活护理,预防压疮。

3、注意避免或去除各种诱因,如寒冷、外伤、感染、受潮、营养不良、精神刺激等。

4、指导合理应用力学原则,注意保护受损关节。

四、注意事项注意关节的活动度,有无僵硬、强直、关节周围肌肉挛缩、关节肿胀变形及晨僵程度等。

五、护理记录单记录书写规范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变化以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变化随时记录,病情应为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

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2)非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按要求书写,项目包含日期、时间、观察记录内容、护士签名,分列显示。

可对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护理措施和效果记录,要求简洁、规范。

3)护理记录应体现相应的专科护理特点。

①监护室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表格内容至少包含监测指标、出入量、用药执行、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

监测指标至少包含生命体征、瞳孔、意识、仪器参数;出入量应包含每个入出途径的详细记录;用药执行写明药物名称、剂量。

②手术患者要有术后护理情况的记录,包括患者麻醉方式、手术名称、返回病区时间,伤口出血情况、各种管路情况及引流液的性质量等。

手术当天及术后按要求书写交接记录,病情变化时随时记录。

③已有压力性损伤的患者应记录损伤部位、分期及大小(长×宽×深)、渗出液情况、处理措施及转归。

类风湿关节炎护理常规

类风湿关节炎护理常规

类风湿关节炎护理常规一、评估与观察要点1.了解患者有无家族史、起病时间、病程、治疗用药情况。

2.评估患者关节病变临床表现特征及关节外表现。

3.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及心理状态。

二、护理措施1.急性活动期应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保护关节功能,避免脏器受损,但不宜绝对卧床休息,限制受累关节活动,保持关节功能位:避免肩关节处于外旋位,肩两侧可顶枕头,双臂间置枕头维持肩关节外展位;双手掌可握小卷轴,维持指关节伸展;髋关节两侧放靠垫防止外旋;平卧者膝下垫平枕使藤关节保持伸直;足下放置足板,定时按摩和被动运动,防止足下垂;每天俯卧至少2~3次,每次半小时,预防髋关节屈曲挛缩;每晚临睡时塑形夹板固定膝、腕、指、趾关节,每天放开2~3 次,放开后关节适当活动,防止畸形。

2.了解关节疼痛的部位及性质,关节活动受限的程度,判断患者病情及疗效,观察关节外的症状:如头痛、胸闷、心前区疼痛、腹痛、发热咳嗽等,协助患者减轻疼痛。

3.鼓励患者早晨起床后行温水浴或用热水浸泡僵硬的关节再活动,夜间睡眠可戴弹力手套保暖,减轻展僵程度。

4.避免感染、寒冷、潮湿、过劳等各种诱因,注意保暖。

5.症状基本控制后尽早下床活动,必要时提供辅助工具,训练手的灵活性、协调性,肢体锻炼由被动向主动渐进,活动强度以患者能承受为限;鼓励缓解期患者积极参与肢体功能锻炼,如:摸高、伸腰、踢腿及其他全身性伸展运动,预防关节失用。

6.遵医嘱用药,指导患者用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用药期间应严密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密切关注患者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的检验结果。

7。

重视患者主诉,做好心理护理。

嘱家属、亲友给予患者物质支持及精神鼓励。

三、健康教育1.指导避免感染、寒冷、潮湿、过劳等各种诱因,注意保暖。

2.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在疾病缓解期每天有计划进行锻炼,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保护关节功能,缓解功能损害的进程。

3.指导患者用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出院回访1.了解患者对疾病知识及治疗方案的掌握情况,告知严格遵医嘱用药和注意事项,减少复发。

内科护理学-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护理
制病情进展。
生物制剂
包括抗肿瘤坏死因子(TNF)抑 制剂、B细胞抑制剂等,通过抑 制特定靶点发挥作用,具有高效
、靶向治疗的特点。
免疫抑制剂
如环磷酰胺(CTX)、硫唑嘌呤 (AZA)等,用于控制病情活动
、减少复发和预防关节畸形。
非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
包括热疗、冷疗、按摩、矫形器 和理疗等,有助于缓解疼痛、改 善关节活动度和促进局部血液循
焦虑和恐惧
患者可能因为疼痛、关节 功能障碍或担心疾病预后 而感到焦虑和恐惧。
抑郁和自卑感
患者可能因疼痛、关节功 能障碍或社交障碍而产生 抑郁和自卑感。
应对机制不足
患者可能因缺乏疾病知识 和应对技能而感到无助和 困惑。
心理干预措施
提供心理支持
鼓励患者表达感受,倾听他们的需求和关注点, 给予情感支持。
体格检查
医生会进行全面的体格检 查,特别是对可能出现的 关节疼痛和肿胀的部位进 行检查。
类风湿因子检测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类风湿 因子是否呈阳性反应来辅 助诊断。
03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与护理
药物治疗
传统药物
包括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糖皮质激素(GC)和改善病 情抗风湿药(DMARDs)等,用 于缓解疼痛、减轻炎症反应和抑
由于关节疼痛和肿胀的影响,患者可能会 感到身体整体疲劳和乏力,精神状态也会 下降。
诊断标准
01
02
03
04
至少三个关节部位出现疼痛或 肿胀
这种疼痛和肿胀的症状持续至 少六周
未出现明显的关节畸形或残疾
类风湿因子(RF)呈阳性反 应
诊断方法
01
02
03
询问病史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出 现的时间、持续时间以及 是否有家族病史等。

类风湿关节炎护理管理

类风湿关节炎护理管理

类风湿关节炎护理管理类风湿关节炎可真是个麻烦的家伙,就像一个隐藏在身体里的小恶魔,时不时地出来捣捣乱。

那咱们得好好护理管理,把这个小恶魔给管得服服帖帖的。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呀,关节常常是又疼又肿的。

这时候保暖就特别重要啦。

关节就像小树苗,天气冷的时候没有保护好,就像小树苗在寒风里瑟瑟发抖,很容易就被冻伤。

所以在寒冷的天气里,一定要给关节穿上暖和的“衣服”。

像秋裤呀,可不是什么时尚的天敌,而是保护关节的好伙伴。

如果是手腕或者手指关节疼,戴个手套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而且家里要是开空调或者暖气,可别让关节对着风口吹,那简直就是在给小恶魔助力呢。

运动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来说,就像一把双刃剑。

适当的运动就像是给关节做按摩,能让关节保持灵活。

可要是运动过度了,就像把小树苗连根拔起一样,会对关节造成更大的伤害。

什么运动比较合适呢?散步就挺好的,慢悠悠地走,既不会给关节太大的压力,又能活动活动筋骨。

还有游泳,水就像温柔的怀抱,托着身体,减轻了关节的负担。

不过呢,那些对关节冲击力比较大的运动,像跑步或者跳绳,就得离得远远的啦。

饮食方面也不能马虎。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身体就像一个小花园,需要精心呵护。

多吃一些富含营养的食物,就像给花园施肥一样。

比如说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水果和蔬菜,这就像是花园里的花朵,让身体充满生机。

鱼类也是个好东西,它里面的营养成分就像勤劳的小蜜蜂,在身体里到处修复受损的地方。

可那些辛辣的食物呀,就像一群调皮的小虫子,会刺激身体,让关节的疼痛更加厉害,能少吃就少吃吧。

休息也是很关键的一点。

身体就像一部机器,一直在运转是会出问题的。

足够的休息就像给机器加油一样,能让身体恢复元气。

晚上睡觉的时候,床垫的选择可不能随便。

硬床垫就像坚实的大地,能给身体很好的支撑,让关节在休息的时候处于一个比较舒适的状态。

要是床垫太软了,就像陷在沼泽里一样,身体得不到很好的支撑,关节也会不舒服的。

心理状态也不容忽视。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有时候会因为病痛而心情低落,这时候的心情就像乌云密布的天空。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护理常规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护理常规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护理常规1.0 简介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周围对称性的多关节慢性炎症,常以手足小关节受累为主。

关节肿痛呈发作与缓解交替进行,当炎症破坏软骨和骨质时,出现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

本病可伴有关节外的系统性损害。

发病年龄自20岁至60岁,以45岁左右最为常见,女性约2~3倍于男性。

2.0 主要临床表现大部分患者起病缓慢,在出现明显的关节症状(晨僵、关节疼痛与压痛、肿胀、畸形)前可有乏力、全身不适、发热、纳差等前驱症状。

此外,可有关节外的表现:类风湿结节、类风湿血管炎等。

3.0 治疗原则控制炎症、缓解症状,恢复关节功能。

主要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改变病情抗风湿药、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等药物、免疫疗法以及外科手术治疗等。

4.0 护理重点4.1主要护理问题4.1.1疼痛与炎性反应有关。

4.1.2.躯体移动障碍与关节疼痛反复发作、关节僵硬及关节、肌肉功能障碍等有关。

4.1.3.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与关节炎反复发作、疼痛和关节功能障碍有关。

4.1.4.自理能力下降/缺陷与乏力、关节疼痛、功能障碍有关。

4.1.5.预感性悲哀与疾病久治不愈、关节可能致残、生活质量下降有关4.1.6.知识缺乏缺乏疾病治疗、用药和自我护理知识。

4.2护理目标4.2.1患者学会减轻疼痛的方法和技术,主诉疼痛缓解或消失。

4.2.2关节僵硬和受限程度减轻,增强自护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4.2.3患者焦虑/恐惧程度减轻,心理和生理舒适感增加,能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4.2.4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学会保护关节功能。

4.3护理措施4.3.1休息与体位4.3.1.1居住环境应干燥、安静、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切勿住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4.3.1.2生活应有规律、避免劳累,多晒太阳,注意保暖。

4.3.1.3病情急性活动期患者应卧床休息,限制受累关节活动,保持关节功能位,如膝下放一软枕、足下放护足板。

【实用】-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常规 (2)

【实用】-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常规 (2)

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常规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全身性、以关节为主的慢性疾病。

以关节滑膜病变为主,表现为:对称性关节疼痛,后期再现关节关节强直和畸形。

如果肢体已经发生畸形,应根据轻重作相应处理。

重者可以手术矫正,以改善肢体的功能。

手术为人工关节置换术。

【护理评估】1.有无类风湿性关节炎诱发因素:有无家族史;是否出现过感染;激素水平异常等。

2.当前主要的症状及其特点:晨僵是否>30分钟,有无关节痛与压痛,关节是否出现肿胀,畸形,功能障碍等。

3.患者的心理及社会状况:内风湿性关节炎病程长,治疗期间病情反复,评估病人有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及病人家庭经济承受能力及家属的配合程度。

4.辅助检查结果:血液检查;关节滑液检查;关节X线检查等。

【护理问题】1.慢性疼痛与关节滑膜炎症致关节肿胀、肌肉痉挛有关。

2.躯体移动障碍与关节疼痛、僵硬、功能障碍有关。

3.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与关节炎反复发作、疼痛的关节骨质破坏有关。

4.预期性悲哀与疾病久治不愈、关节可能致残、影响生活质量有关。

【护理措施】1.非手术护理.1.1急性期关节肿痛明显,且全身症状较重的患者,应卧床休闲,不宜睡软床垫,枕头不宜过高.1.2类风湿病人关节及周围`血管.神经受侵犯,血管收缩缓慢且不充分,使皮温升降迟缓,应注意关节的保暖,避免潮湿寒冷加重关节症状。

1.3饮食:营养丰富,纠正贫血。

1.4缓解期的病人应加强活动,在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

2. 手术护理2.1术前护理:2.1.1同骨科术前护理。

2.1.2加强营养,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2.1.3止痛,服用抗风湿药。

2.1.4加强功能锻炼,保持肢体功能。

3.术后护理3.1同人工膝关节和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

3.2出院指导同人工膝关节和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出院指导。

【健康指导】1.向病人解释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及用药的注意事项。

2.指导病人每天有计划地进行锻炼,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保护关节功能,防止废用。

3.向病人和亲属解释合理饮食,做到高热量、高蛋白质、富含钙、维生素D、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饮食。

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

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

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类风湿关节炎是以慢性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异质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导致成年人丧失劳动力及致残的主要病因之1、病因可能与遗传、环境、感染、代谢障碍、营养不良及不良心理社会因素等有关。

常见的诱发因素有创伤、寒冷潮湿、性激素紊乱、吸烟和饮用咖啡等。

2、临床表现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以35~50岁女性最常见。

(1)全身表现:在出现明显关节症状前,常有乏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减退和手、足发冷等表现。

(2)关节表现1关节痛:是最早出现的症状,表现为对称性、持续性多关节炎,时轻时重,伴有压痛。

常累及小关节,以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及腕关节最常见,大关节也可受累。

2关节肿:关节腔内积液、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或滑膜肥厚引起,与关节痛部位相同,常呈对称性。

近端指间呈梭形肿胀是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征性表现。

3晨僵:是类风湿关节炎的突出症状,为观察本病活动性的重要指标,持续时间常超过1小时,活动后缓解。

4关节畸形:是本病的结局,最常见的关节畸形有腕和肘关节强直、手指尺侧偏斜、掌指关节半脱位、天鹅颈样及纽扣花样改变等。

5关节功能障碍:急性期多因关节肿痛而限制关节活动。

晚期多由关节畸形所致。

⑶关节外表现:常累及浆膜、心、肺、眼等器官。

1类风湿结节:为最常见的特异性皮肤表现,提示本病处于活动期。

2类风湿血管炎: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常累及中小血管。

眼受累多为巩膜炎,严重者可影响视力。

3肺部表现:男性居多,肺间质病变是最常见的肺病变。

4心脏表现:以心包炎最常见,多数无相关临床表现。

5神经系统表现:周围神经病变,最常累及正中神经、尺神经以及楼神经6干燥综合征:常有口干、眼干症状。

4、护理诊断1慢性疼痛:与关节肿胀,肌肉痉挛有关。

2躯体移动障碍:与关节疼痛、僵硬、功能障碍有关。

3预期性悲哀:与疾病久治不愈,关节可能致残,影响生活带来不便有关。

5、护理措施Q)休息活动护理:活动期发热或关节疼痛明显时应卧床休息,限制受累关节活动,保持正确的体位,但不宜绝对卧床。

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措施

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措施

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措施简介类风湿性关节炎(英文名:Rheumatoid Arthritis,缩写RA)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为慢性关节炎,常累及手、腕、足和膝。

类风湿性关节炎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也会给他们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损害。

因此,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非常重要。

除了药物治疗外,正确的护理措施也可以帮助患者控制疾病进展和缓解疼痛。

护理措施1. 定期体检和检测定期体检和检测是早期发现和及早干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键。

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风湿因子等检测,以及关节X射线检查,帮助医生及早准确诊断和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2. 规律锻炼和保持体重适度的锻炼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非常重要。

锻炼有助于保持关节灵活性、增强肌肉力量和稳定关节,减轻疼痛和炎症。

对于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人来说,有氧运动、温和的力量训练和柔性锻炼是推荐的。

同时,保持适当的体重也是必要的,因为多余的重量会增加关节的负担。

3. 保持关节保护关节保护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关节保护措施:•使用辅助设备:如拐杖、手杖、垫子等,帮助减轻关节负担;•避免过度使用关节:合理安排活动和休息时间;•使用热敷和冷敷:热敷有助于放松肌肉和缓解疼痛,冷敷则有助于减轻关节炎痛和肿胀;•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加重关节僵硬和不适感;•使用合适的鞋子和床垫:这有助于提供良好的支撑和减轻关节负担。

4. 应用热疗和冷疗热疗和冷疗可以缓解关节疼痛和肿胀。

热疗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和关节,缓解疼痛。

常见的热疗方法包括热水袋、热敷毛巾、蒸汽浴等。

冷疗可以减轻关节炎痛和肿胀,常见的冷疗方法包括冷敷毛巾、冰袋等。

在应用热疗和冷疗时,患者应注意避免过度使用和过度暴露。

5. 心理支持和减压类风湿性关节炎不仅对身体带来负面影响,也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压力和负担。

因此,心理支持和减压非常重要。

类风湿关节炎护理知识点

类风湿关节炎护理知识点

类风湿关节炎护理知识点
1.了解类风湿关节炎病因及发病机制,有助于指导治疗和护理。

2. 长期药物治疗是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治疗方法,患者需要严
格按医生要求服药,并注意药物副作用。

3. 患者应避免劳累,注意保暖,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避免
感冒和感染。

4. 定期进行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减轻关节炎症状,提高关节活动
度和肌力。

5. 适当的饮食和营养补充可以帮助缓解炎症和改善身体抵抗力。

6. 定期复查是关注病情变化和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手段,患者
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管理。

- 1 -。

【实用】-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常规

【实用】-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常规

【实用】-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常规类风湿性关节炎1.护理评估1. 1病史:询问关节疼痛的起始时间、起病特点,疼痛的严重程度,有无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

1. 2精神状态:有无焦虑、抑郁、失望及其程度。

1. 3身体评估:病人的营养状况、生命体征、关节肿胀程度,受累关节有无压痛、触痛、局部皮肤温度升高、活动受限及畸形等。

1. 4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自身抗体测定、关节影像学和关节景镜等检查结果。

2.护理问题2. 1疼痛2. 2躯体活动障碍2. 3焦虑3.护理措施3. 1一般护理3. 1. 1生活护理:根据患者自理生活的能力情况给予不同的生活护理,如:协助患者进食如厕、穿衣、外出检查等。

3. 1. 2为患者提供舒适、温暖的休养环境。

3. 1. 3遵医嘱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含钙高的饮食3. 1. 4做治疗时注意保护患者受累的关节,并注意保暖。

3. 2症状护理3. 2. 1疼痛的护理3. 2. 1. 1 嘱患者注意疼痛关节的保暖及休息,减少对疼痛关节的不良刺激。

3. 2. 1. 2 给予疼痛关节理疗、贴敷、湿热敷等。

3. 2. 1. 3 遵医嘱给予止痛药。

3. 2. 1. 4操作时动作要轻柔,注意保护疼痛的关节,防止垂腕、垂足。

3. 2. 2体温过高的护理3. 2. 2. 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

3. 2. 2. 2体温稍高时,嘱患者休息,多饮水。

3. 2. 2. 3体温在38℃以上时,遵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

3. 2. 2. 4物理降温。

遵医嘱给予酒精浴,擦浴时酒精的温度要稍高,并注意保暖。

3. 2. 2. 5出汗较多时,及时更换衣服和床单位,保持皮肤清洁。

3. 2. 3晨僵护理,晚上睡眠时,使用弹力手套保暖,早上起床后进行温水浴或温盐水浸泡僵硬关节,并适当活动关节。

3. 2. 4预防关节废用,症状基本控制后,鼓励病人及早下床活动,必要时提供辅助工具。

肢体锻炼由被动向主动渐进,可做肢体屈伸、散步、手部抓握、提举等活动,活动强度应以病人能承受为限;也可配合理疗、按摩,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松弛肌肉,以防关节废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常规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本病为进行性.侵袭性疾病,主要是滑膜病变,对骨关节侵袭破坏,最后导致关节强直.畸形及不同程度残疾。

一.一般护理.
1.急性期关节肿痛明显,且全身症状较重的患者,应卧床休闲,不宜睡软床垫,枕头不宜过高.
2.类风湿病人关节及周围`血管.神经受侵犯,血管收缩缓慢且不充分,使皮温升降迟缓,应
注意关节的保暖,避免潮湿寒冷加重关节症状。

3.饮食:营养丰富,纠正贫血。

4.缓解期的病人应加强活动,在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

二.症状护理
1.对于卧床不起的患者注意保持正确体位。

1〕肩关节不能处于外旋位,肩两侧可顶枕头等物品,双臂间置枕头维持肩关节外展位,维持功能位。

2〕双手掌可握小卷轴,维持指关节伸展。

3〕髋关节两侧放置靠垫,预防髋关节外旋。

4〕平躺者小腿处垫枕头,防止膝关节固定于屈曲位。

5〕防止足下垂。

2.给予肿痛关节按摩并辅以热水疗,蜡疗等。

3.对于急性者可给予短期内(2-3周)使用夹板制动,保持关节功能位。

4.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应注意关节的活动,给予功能锻炼,包括手指的抓捏练习,如织毛衣,跳棋玩球。

腕.肘.膝关节的屈伸练习,并配合一定的被动肢体运动,但以有强直的关节禁止剧烈运动。

5.对于关节活动受限.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者做好生活护理,增强舒适感。

6.培养病人自理意识。

7.胸部护理:扩胸运动,拍背咳痰,防止感冒。

8.关节处皮损及溃疡护理:加强换药,预防感染。

平时涂润肤霜保护皮肤。

9. 评估病人疼痛,关节痛明显者遵医嘱给予非甾体类消炎药。

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三.药物观察:
注意观察非甾体消炎药及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

四.病情观察:
1.关节肿痛情况;活动情况;自理情况;关节症状。

2.贫血情况。

3.肺部情况:肺间质纤维化。

4.神经压迫症状。

5.关节周围皮损情况:由于血管炎引起。

6.了解关节炎影响程度的测量标准。

五.心理护理:
六.出院指导:
七.常见护理问题:
1.疼痛——与类风湿有关。

2.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与关节活动受限有关。

3.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与关节骨质破坏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