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试验方案设计
田间试验实施方案
![田间试验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1cbeb5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5e.png)
田间试验实施方案一、实施目的。
田间试验是为了验证实验室研究结果在实际农田环境中的适用性和效果,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本次田间试验旨在测试新型肥料在不同作物种植中的效果,为农民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施肥方案。
二、试验设计。
1. 选址。
根据试验需要,选择土壤肥力较为平均的农田作为试验地点,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代表性。
2. 作物选择。
根据当地主要种植作物和农民需求,选择水稻、小麦和玉米等常见作物进行试验,以验证新型肥料在不同作物上的效果。
3. 试验组织。
将试验地分为多个小区,每个小区设置不同的处理组合,包括对照组、常规施肥组和新型肥料组,以及不同施肥量的处理组,以全面比较不同施肥方案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4. 施肥方案。
根据试验设计,制定详细的施肥方案,包括施肥时间、施肥量和施肥方法等,确保每个处理组的施肥操作一致、规范。
三、实施步骤。
1. 土壤准备。
在实施试验前,对试验地的土壤进行全面检测,了解土壤的肥力状况和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为后续的试验设计提供依据。
根据土壤检测结果,进行必要的土壤改良和调整。
2. 试验布置。
根据试验设计,对试验地进行布置,设置好各个处理组的小区,并标明清晰的标识,以便后续的施肥和管理操作。
3. 施肥管理。
根据施肥方案,按时、按量进行施肥操作,注意施肥的均匀性和准确性,确保每个处理组的施肥操作一致。
4. 生长管理。
在试验过程中,对各个处理组的作物生长情况进行定期观察和记录,及时发现并处理作物生长中的异常情况,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数据采集。
在作物生长期间,对各个处理组的产量、品质等数据进行定期采集和记录,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结果评价提供依据。
四、实施要求。
1. 严格执行试验设计和施肥方案,确保试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2. 做好试验地的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试验地的整洁和安全。
3. 做好试验记录和数据采集工作,确保试验数据的完整和准确。
4. 在试验过程中,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异常情况,确保试验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可靠性。
葡萄田间试验计划方案设计
![葡萄田间试验计划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5ec1291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11.png)
葡萄田间试验计划方案设计1. 引言葡萄是一种重要的果树作物,广泛种植于全球各地。
为了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进行田间试验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本文旨在设计一份科学合理的葡萄田间试验计划方案,以指导试验的实施和数据的分析,为葡萄种植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2. 前期准备工作在正式进行试验之前,需要完成以下几项准备工作:2.1 试验区域选择选择试验区域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土壤条件:确保试验区域的土壤肥沃度和排水性符合葡萄生长的要求。
- 气候条件:试验区域的气候特点应符合葡萄生长的要求,如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等。
- 前期病虫害情况:选择无病虫害的区域,以避免干扰试验结果。
2.2 设定试验目标根据实际需要,明确试验的目标。
可以是提高葡萄产量、改善果实品质、降低病虫害发生等。
2.3 选择试验因素和水平根据试验目标,选择试验因素和水平。
在葡萄田间试验中,常涉及的因素包括品种、施肥量、灌溉水量、病虫害防治方法等。
根据实际情况和试验目标,选择合适的水平,如不同品种的葡萄、不同施肥量的比较等。
3. 试验设计3.1 试验设计方法选择常见的试验设计方法包括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区组设计和分区设计。
根据试验因素的数量和试验资源的限制,选择适合的试验设计方法。
3.2 样本数量确定根据试验设计方法和试验目标,确定合理的样本数量。
在确定样本数量时,需考虑试验资源和试验误差等因素,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3.3 控制组设计为了验证试验结果的有效性,设计一个适当的对照组是必要的。
对照组可以是传统的种植方式,或者是已被证明有效的处理方法。
3.4 试验布局设计根据试验设计方法和试验区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试验布局。
试验区域可以划分为若干块,每块设置相同或不同的处理,以便于后期对比分析。
3.5 数据采集方法确定确定合理的数据采集方法,包括记录试验区域的生长情况、果实产量、果实品质等指标,并建立相应的记录表格或数据库。
4. 试验实施根据试验计划方案的设计,组织相关人员和设备,进行试验的实施工作。
田间试验设计方案(一)
![田间试验设计方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8032e9ea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a3.png)
田间试验设计方案(一)田间试验设计方案资料一、背景介绍田间试验设计是农业科研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科学合理的试验设计可以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本方案旨在介绍田间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以及提供一些常用的设计方法和统计分析技巧。
二、田间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随机化:合理地随机分配试验单位,避免产生偏倚,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重复性:同一处理组合进行多次重复,以减小误差的影响,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均衡性:控制试验设计的各因素水平,保持处理间的均衡,提高结果的可重复性和代表性。
•正交性:追求处理间的相互独立,减少因素之间的相互干扰,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三、田间试验设计的步骤1.确定试验目的和研究问题。
2.确定试验因素和水平。
3.设计试验布局,包括块设计、区组设计等。
4.制定随机化方案。
5.安排实验要求的样本量。
6.实施实验,记录数据。
7.进行统计分析,检验和推断结论。
8.撰写试验报告。
四、常用的田间试验设计方法1. 三重因素的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处理组合只重复一次。
•处理组合随机分配到每个区块中。
2. 完全随机化设计•每个处理组合在整个试验区域内随机分配。
•不设区块和常均区的概念。
3. 拉丁方设计•每个处理组合只出现一次。
•每个处理在整个试验区域内只出现一次。
4. 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分别进行两个因素的随机区组设计,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五、统计分析技巧1.方差分析:用于分析因素之间的差异是否显著。
2.LSD多重比较法:用于比较不同处理组合的差异性。
3.相关分析:用于分析不同因素之间的相关程度。
4.回归分析:用于建立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数学模型。
5.主成分分析:用于提取主要影响因素,并进行综合评价。
六、总结田间试验设计是农业科研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有助于获得可靠和真实的实验结果,并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遵循随机化、重复性、均衡性和正交性等原则,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法和统计分析技巧,可以提高实验效果和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田间药效试验设计方案
![田间药效试验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79054c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5a.png)
田间药效试验设计方案一、研究目的和背景田间药效试验是评价农药对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效果的主要方法之一、研究目的是评估农药对目标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为合理使用农药提供科学依据。
本方案旨在设计一项田间药效试验,评估农药对其中一种作物的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二、试验材料和方法1.试验材料(1)作物:选择其中一种常见作物作为试验对象,如水稻、小麦等。
(2)病虫害:选择与作物种类匹配的常见病虫害,如水稻的稻飞虱、小麦的赤霉病等。
(3)农药:选择一种拥有防治该病虫害效果的农药作为试验农药。
2.试验设计(1)试验区划:将试验地按照相同条件分成若干小块,利用随机数字表将不同处理分配到各个小块中。
(2)试验处理:A组:清水对照组,不施用农药;B组:低剂量处理组,按照农药产品说明书推荐的单位面积用量施用农药;C组:中剂量处理组,按照农药产品说明书推荐的单位面积用量的两倍施用农药;D组:高剂量处理组,按照农药产品说明书推荐的单位面积用量的三倍施用农药。
(3)试验指标:观察每个处理组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包括病虫害种类、发生程度和发生面积等。
3.试验实施(1)试验前准备:在试验前,对试验区域进行土壤分析,并根据农药产品说明书对农药的浓度和用量进行计算。
(2)试验实施:A组、B组、C组和D组分别按照试验设计中的处理方法对试验区进行施药处理。
观察每个处理组的病虫害发生情况,记录数据,如病虫害种类、发生程度和发生面积等。
4.数据处理与分析根据实测数据计算出每个处理组的病虫害发生率、发生程度和发生面积等。
采用Excel或其他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
三、研究预期结果通过田间药效试验,可以评估农药对目标病虫害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可为合理使用农药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试验数据,可以得出不同剂量农药的防治效果,评估农药的合理使用剂量范围。
四、试验注意事项1.试验区域选择要符合目标作物的生长要求,并保持试验区域的土壤和环境条件一致。
田间试验设计方案
![田间试验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bad6c1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a5.png)
田间试验设计方案田间试验设计方案资料概述田间试验设计是农业科研中一种重要的实验设计方法,通过合理设计实验方案,以田间试验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和验证,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本方案旨在介绍田间试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步骤,以及常用的设计方法。
设计原理田间试验设计的主要原理是在不同的处理组合下进行试验,观察不同处理对农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从而找到最优的处理组合。
其基本设计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 随机化:为了减少误差,需要将试验区划分为随机化的处理组合,使得各处理在试验区内的分布均匀。
- 重复性:为了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需要对每个处理组合进行多次重复,以减少偶然因素的影响。
- 控制:为了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需要设置合适的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
设计步骤田间试验设计的一般步骤如下: 1. 确定研究目的和问题:明确需要研究的农作物特性、处理变量以及研究目标。
2. 确定试验区域和时期:选择合适的试验地点和农作物生长季节,并考虑气候、土壤和其他环境因素。
3. 设计处理组合:根据研究目的和需要测试的处理变量,设计不同的处理组合。
应尽量考虑对照组和重复次数。
4. 随机化布局:将试验区域划分为随机化的小区块,使得每个处理组合在试验区内的分布均匀。
5. 实施试验:按照设计方案,在每个小区块内施加相应的处理,确保实验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6. 数据收集与分析:在适当的时期,收集各处理组合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常用设计方法田间试验设计中常用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 完全随机设计(CRD):处理组合随机分配在试验区域内,适用于处理间无明显差异的情况。
- 区组设计(RCBD):将试验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区组,每个区组内处理组合随机分配,适用于处理间存在差异的情况。
- 分组区组设计(Split-Plot):将试验区域划分为若干个主区块和次区块,主区块中处理组合随机分配,次区块中子处理组合随机分配,适用于处理间和处理内存在差异的情况。
田间试验方案设计
![田间试验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4d421ae5fbfc77da269b1a1.png)
怎样设计“田间药效试验”的方案进行农药田间药效试验之前,必须制定试验计划和方案,明确试验的目的、要求、方法以及各项技术措施的规格要求,以便试验的各项工作按计划进行,也便于在进行过程中检查执行情况,保证试验任务的完成。
田间试验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试验误差,提高试验的精确度,使试验人员能从试验结果中获得无偏差的处理平均值及试验误差的估计值,从而能进行正确而有效的比较。
在药效试验中要减少试验误差,就必须对试验误差来源,通过试验设计加以克服。
在试验过程中如何减少试验误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试验地的选择选择有代表性的试验地是使土壤差异减少至最少限度的一个重要措施,对提高试验准确度有很大作用。
选择试验地要考虑到:a、试验地的地势应平坦,肥力水平均匀一致。
b、试验地的作物生长整齐、长势一致,而且防治对象常年发生较重且为害程度比较均匀,每小区的害虫虫口密度和病害的发病情况大致相同。
特别是杀菌剂试验,要选择高度感染供试对象病害的品种进行试验。
c、试验地的田间管理水平相对一致,并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d、试验地应选择离房屋、道路、水塘稍远的开阔农田,以保证人、畜安全和免受外来因素的偶然影响。
e、试验地周围最好种植相同的作物,以免试验地孤立而易遭受其它因素为害。
2.试验药剂处理供试农药和对照农药的剂型和含量要合乎规格,无变质、失效现象,并有详细的标签和说明书,标明生产厂家、出厂日期等。
评价一种农药产品不同剂量的药效试验,至少要有供试产品的3个浓度梯度、1个常规标准农药的常用浓度和1个空白对照等5个处理。
如供试的农药产品是混配制剂,而且各个单剂已登记过,除设混剂本身3个浓度梯度和1个空白对照外,还应设混剂中各个单剂的常规处理浓度,共6个处理。
3.设置重复次数试验设置重复次数越多,试验误差越少。
但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是重复次数越多就越好。
因为多于一定的重复次数,误差的减少很慢,而人力、物力的花费也大大增加,是不值得的。
重复次数的多少,一般应根据试验所要求的精确度、试验地土壤差异的大小、供试作物的数量、试验地面积、小区的大小等具体决定。
农药田间试验的设计与实施
![农药田间试验的设计与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b43f7073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1e.png)
农药田间试验的设计与实施
一、农药田间试验的设计
1.试验目的
2.试验设计
(1)试验对象:选择一种害虫,如棉铃虫,作为试验对象。
(2)试剂:根据棉铃虫的特性,选择多种农药作为试剂,给定其施用量和施用要求。
(3)示范田:按照棉铃虫的生物学特性,结合田间实际情况,选择具有一致的土壤、气候条件及作物发育阶段的示范田。
(4)试验方案:安排多种复杂的重复试验,其中包括0处无施用试验,6处有施用处理,分别为5倍正常使用量(H5)、3倍正常使用量(H3)、正常使用量(H1)、正常使用量(H0)、1/4正常使用量(L0)和1/6正常使用量(L1),设置控制、对照、耐药品系等试验组,依据不同的农药用量,采用相应的试验方法。
二、农药田间试验的实施
1.安全防护
(1)试验地点的防护措施:有效的封闭栅栏及安全标志;安全距离(田间施用距临近棉秆、住宅建筑物等有距离要求);严格的管理,避免散射;配备安全器材。
田间试验计划书
![田间试验计划书](https://img.taocdn.com/s3/m/41653e6b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ef.png)
田间试验计划书一、试验目的。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施肥量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二、试验地点。
本次试验将在河北省农业示范基地进行,该地区气候适宜,土壤肥沃,适合小麦生长。
三、试验方案。
1. 施肥方案。
本次试验将设置不同的施肥处理组,分别为无施肥组、低施肥组、中施肥组和高施肥组。
具体施肥量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每个处理组的施肥量均匀和准确。
2. 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处理组设置3个重复。
在试验期间,将对每个处理组的小麦生长情况进行定期观测和记录,包括植株高度、叶片颜色、根系发育情况等。
3. 试验操作。
在试验开始前,需要对试验地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清理杂草、平整土地等。
在播种时,要保证每个处理组的播种量一致。
试验期间,要及时进行除草、灌溉等管理工作,确保试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四、试验预期。
通过本次试验,预计可以得出不同施肥量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规律,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也可以为农民提供种植小麦的技术指导,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五、试验安全。
在试验期间,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试验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在施肥和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减少化肥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六、试验总结。
试验结束后,将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结论并撰写试验报告。
同时,将在相关学术期刊上发表试验成果,与同行交流经验,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
以上为田间试验计划书,希望本次试验能够取得预期的成果,为农业生产做出贡献。
田间试验方案
![田间试验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cd85a5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27.png)
田间试验方案第1篇田间试验方案一、方案背景为确保农业生产中新品种、新技术的可靠性与适用性,规范田间试验操作流程,提高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特制定本田间试验方案。
本方案旨在为相关科研机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及农业生产者提供一套科学、规范、人性化的田间试验操作指南。
二、试验目标1. 验证新品种、新技术的生产性能和适应性。
2. 评估新品种、新技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三、试验内容1. 新品种试验:选取具有潜力的新品种,进行田间种植,观察其生长、产量、抗病性等性状。
2. 新技术试验:采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如节水灌溉、化肥减施、生物防治等,评估其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3. 综合配套技术试验:将新品种与新技术相结合,探讨最优的农业生产模式。
四、试验地点与时间1. 试验地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农业生产区域,确保试验结果的普遍性和参考价值。
2. 试验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作物生长周期,合理安排试验时间。
五、试验设计1. 试验组设置:设置新品种试验组、新技术试验组和综合配套技术试验组,同时设立对照组。
2. 重复次数:每个试验组至少进行3次重复,以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3. 随机区组设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确保试验误差的均匀分布。
六、试验操作1. 土壤处理:试验前对土壤进行深翻、施肥等处理,保证土壤肥力适宜。
2. 播种与种植:按照试验设计,进行播种和种植,确保各试验组的一致性。
3. 田间管理:根据作物生长需求,进行浇水、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措施。
4. 观测与记录:定期对试验田进行观测,详细记录作物生长、产量、抗病性等数据。
七、数据处理与分析1. 数据收集:收集各试验组的观测数据,确保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
2. 数据处理: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等指标。
3. 数据分析: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统计分析,评估试验效果。
八、试验成果应用与推广1. 编制试验报告:整理试验数据,编制详细的试验报告,为农业科研和生产提供参考。
田间试验策划方案
![田间试验策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dbf415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0b.png)
田间试验策划方案一、试验背景。
咱为啥要搞这个田间试验呢?还不是想让咱地里的产出更牛,作物长得更好嘛。
就像人想变得更厉害得锻炼,作物想高产就得搞搞试验,看看咋种、咋照顾它们最得劲儿。
二、试验目的。
1. 找出最适合咱这块地的农作物品种。
不能光听别人说哪个品种好,咱得自己试试,就像找对象,得看看哪个跟咱这块地最般配。
2. 测试不同施肥量和施肥种类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肥料就像给作物吃的饭,吃多少、吃啥样的饭能让它们长得壮实又健康呢?这就是我们要探索的。
3. 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和灌溉量的效果。
水是生命之源,作物也得喝好水,啥时候浇、浇多少,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去了。
三、试验地点。
就选咱村那片大田地,这块地的土壤肥力啊、光照啊、排水啥的都比较有代表性,而且离家近,方便咱随时去瞅瞅那些作物宝宝。
四、试验时间。
从[具体开始日期]开始,到[具体结束日期]结束。
这期间要经历作物的整个生长周期,就像陪着作物从出生到长大成人一样。
五、试验材料。
1. 农作物品种。
选上几种比较热门的品种,像[列举品种名称],每个品种都得多准备些种子,确保试验顺利进行。
氮肥、磷肥、钾肥咱都得有,还有有机肥,不同品牌、不同含量的也都来点儿,看看到底哪个最受作物欢迎。
3. 灌溉设备。
有传统的水桶、水瓢,也得有现代化的滴灌设备、喷灌设备,这样才能对比不同灌溉方式。
六、试验设计。
1. 品种对比试验。
把地分成几个大区,每个大区再分成几个小区。
每个小区种一种作物品种,然后按照相同的种植密度、施肥量和灌溉方式进行管理。
这样就能清楚地看出哪个品种在咱这块地表现最优秀了。
2. 施肥试验。
同样划分小区,在不同小区施不同量和种类的肥料。
比如这个小区施多些氮肥,那个小区施多些磷肥,还有只施有机肥的小区,其他管理都一样,就看作物对不同肥料的反应。
3. 灌溉试验。
设置滴灌小区、喷灌小区、大水漫灌小区和不同灌溉量的小区,然后观察作物在不同水分供应下的生长情况。
七、试验操作步骤。
施肥增效田间试验方案
![施肥增效田间试验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805c54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46.png)
施肥增效田间试验方案一、试验目的。
咱们为啥要做这个试验呢?就是想看看咋施肥能让农作物长得更好,产量更高,还能更省钱、更环保。
简单说,就是找到一种超级棒的施肥方法。
二、试验地点。
找一块比较平整、土壤肥力比较均匀的田地。
这块地就像一个公平的赛场,让咱的农作物在相同的起跑线上比赛,看看不同施肥法谁更厉害。
三、试验材料。
1. 农作物。
咱就选当地种得比较多的作物,比如说玉米或者小麦。
这就好比选比赛选手,得选大众熟悉的、具有代表性的。
2. 肥料。
准备几种不同的肥料。
首先是传统的化肥,这就像老一辈一直用的“常规武器”;然后是有机肥,那可是营养丰富的“绿色宝藏”;还有一些新型肥料,就像是高科技的“秘密武器”。
四、试验设计。
# (一)小区划分。
1. 把试验田划分成好多小方块,就像划分成一个个小房间一样。
每个小方块就是一个试验小区。
2. 这些小区大小要差不多,保证每个小区里的农作物都有差不多的生长空间。
# (二)施肥处理设置。
1. 处理1:传统化肥常规量。
按照当地农民平常施化肥的量和方法给这个小区施肥。
这就像按老规矩办事,是个对照。
2. 处理2:传统化肥减量。
减少传统化肥的用量,看看农作物是不是还能茁壮成长。
这就像是给农作物少吃点饭,看它会不会“减肥成功”还不影响健康。
3. 处理3:有机肥。
这个小区就只施有机肥,看看这种天然的肥料能不能让农作物长得更壮、果实更甜。
这就像给农作物吃纯绿色有机食品。
4. 处理4:有机肥 + 少量传统化肥。
把有机肥和少量传统化肥搭配起来,看看这两种肥料能不能像好搭档一样,互相配合,让农作物长得更好。
就像两个人合作干活,会不会效率更高。
5. 处理5:新型肥料。
按照新型肥料的使用说明给这个小区施肥,看看这种高科技肥料是不是真的有神奇的效果。
这就像是给农作物用上了新发明的魔法药水。
# (三)重复设置。
1. 每个施肥处理都设置3 5个重复小区。
为啥要这样呢?就好比一场比赛不能只比一次,多比几次才能更准确地知道谁是真正的强者。
辣椒田间试验实施方案
![辣椒田间试验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e37086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9f.png)
辣椒田间试验实施方案一、试验目的。
本次试验的目的在于验证不同种类辣椒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和产量表现,以便为农民提供种植辣椒的科学种植方法和技术支持。
二、试验地点选择。
试验地点选择在气候温暖、阳光充足、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进行,以确保辣椒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三、试验材料准备。
1. 不同种类辣椒种子,选择市场上常见的辣椒品种,如指天椒、朝天椒、红辣椒等;2. 土壤改良材料,有机肥、腐熟稻草等;3. 农具,铁锹、镰刀、喷雾器等;4. 实验用具,量筒、PH试纸、温度计等。
四、试验步骤。
1. 土壤准备,清理试验地点,将土壤杂质清除干净,施入适量有机肥,进行耕作松土。
2. 种植准备,按照试验设计,划定不同种类辣椒的种植区域,做好标识。
3. 播种管理,按照种植要求,将不同种类辣椒种子均匀撒播在相应的种植区域,覆土压实。
4. 管理保护,定期给予适量水分,及时除草、施肥,防治病虫害。
5. 数据记录,定期记录生长情况、生长高度、叶片颜色、开花结果情况等数据,并进行分析。
五、试验注意事项。
1. 严格按照试验方案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试验设计;2. 注意保护试验地点,避免外来干扰;3. 注意安全防护,做好个人防护措施;4. 注意试验过程中的数据记录和分析,确保数据准确性。
六、试验预期结果。
通过本次试验,我们预期能够得出不同种类辣椒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和产量表现,为农民提供种植辣椒的科学种植方法和技术支持,提高辣椒的产量和品质。
七、试验结束。
试验结束后,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撰写试验报告,总结试验经验,为今后的辣椒种植提供参考。
以上就是本次辣椒田间试验的实施方案,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和配合,共同推动辣椒种植技术的发展,为农业生产做出贡献。
农田实验实施方案范本
![农田实验实施方案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374bffc3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a7.png)
农田实验实施方案范本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施肥方案对农田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农田施肥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农田作物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实验地点。
本实验选择位于XX省XX市的农田作为实验地点,该地区气候条件适宜,土壤肥沃,为本次实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实验材料和方法。
1. 实验材料,选取适宜本地种植的作物作为实验材料,包括小麦、玉米等主要农田作物。
2. 实验设计,本次实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实验地分为若干块小块,每块小块设置不同的施肥方案作为实验处理组。
3. 施肥方案,根据前期调研和实验需求,设计出不同的施肥方案,包括有机肥、化肥、复合肥等不同类型的施肥方案。
4. 实验操作,在播种前后,按照实验设计的要求,对各处理组进行施肥操作,并记录相关的施肥量和施肥时间。
四、实验观测和数据采集。
1. 生长观测,定期对各处理组的作物进行生长观测,包括植株生长情况、叶片颜色、茎秆粗细等指标。
2. 产量观测,在作物成熟后,对各处理组的作物进行收获,并进行产量统计。
3. 品质检测,对收获的作物进行品质检测,包括颗粒大小、口感、营养成分等指标。
五、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不同施肥方案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结合实验结果,可以为农田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和推荐方案。
六、实验结论和建议。
根据实验结果,提出针对不同作物和不同土壤条件的施肥建议,为农田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农田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七、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通过对不同施肥方案的实施,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为农田施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同时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八、参考文献。
1. XXX,XXX. 《农田施肥技术手册》. 农业出版社,2008.2. XXX,XXX. 《作物生长与施肥》. 科学出版社,2010.以上就是本次农田实验实施方案的范本,希望能够对各位农田实验的创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田间试验方案设计
![田间试验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4caa0af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12.png)
田间试验方案设计1.引言田间试验是农业科研的重要环节,通过设计合理的试验方案可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田间试验的设计方案,包括确定试验目标、选择试验因素、确定试验布置、确定样本容量和制定数据收集计划等内容。
2.确定试验目标在设计田间试验方案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试验目标。
试验目标可以是确定一种新农药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或者测试不同施肥方案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等。
根据试验目标,我们可以进一步确定试验因素。
3.选择试验因素试验因素是指会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变量,可以是单个因素或多个因素的组合。
在选择试验因素时,需要考虑到实际情况和试验目标,确定哪些因素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可以忽略。
选择试验因素后,还需要确定每个因素的水平。
4.确定试验布置试验布置是指如何将试验因素组合成试验处理的方式,常见的试验布置包括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区组设计和拉丁方设计等。
在确定试验布置时,需要考虑到试验因素的数量、试验场地的大小和其他实际因素。
5.确定样本容量样本容量是指试验中需要观测的样本数量。
确定样本容量需要考虑到试验目标的置信水平和效应大小等因素。
通常使用统计方法来确定样本容量,保证试验结果的统计显著性。
6.制定数据收集计划制定数据收集计划是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包括确定数据的收集时机、数据的记录方式和数据的存储方式等。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应加强质量控制,及时发现和纠正数据采集中的错误。
7.数据分析与结果呈现完成田间试验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呈现结果。
数据分析可以采用统计方法,如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根据试验目标,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并将结果以图表、表格等形式进行呈现。
8.结论本文档介绍了田间试验的设计方案,包括确定试验目标、选择试验因素、确定试验布置、确定样本容量和制定数据收集计划等内容。
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试验方案,可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农业科研提供有力的支持。
田间试验计划书的拟定
![田间试验计划书的拟定](https://img.taocdn.com/s3/m/fb7f9de7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8f.png)
田间试验计划书的拟定一、试验目的与意义本次田间试验旨在探究新型化肥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对比传统化肥和无化肥情况下的作物产量和品质,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地点选择试验选址于XX省XX市XX县的XX农场,该地区气候适宜,土壤质量较好,适合进行农作物试验。
三、试验作物选择本次试验选择小麦和水稻作为试验作物,分别设置传统化肥使用组、新型化肥使用组和无化肥组。
四、试验设计与方案1. 试验组设置(1)小麦试验组设置a) 传统化肥组:使用传统化肥进行施肥;b) 新型化肥组:使用新型化肥进行施肥;c) 无化肥组:不进行任何施肥处理。
(2)水稻试验组设置a) 传统化肥组:使用传统化肥进行施肥;b) 新型化肥组:使用新型化肥进行施肥;c) 无化肥组:不进行任何施肥处理。
2. 试验方案(1)施肥量和时机:根据作物生长期不同,分别制定施肥方案,保证每个试验组作物的施肥量和时机基本一致。
(2)生长情况观察:定期观察记录试验组作物的生长情况,包括植株高度、茎叶颜色、叶片面积等指标。
(3)产量和品质测定:收获作物后,对不同试验组的产量和品质进行测定。
五、试验过程管理1. 施肥管理:严格按照试验方案进行施肥管理,保证施肥量和时机的一致性。
2. 生长观测管理:定期进行生长情况观察,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 数据处理管理:对试验结果进行科学统计和分析,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六、试验预期效果通过本次田间试验,预期可以得到以下几方面的效果:1. 对比新型化肥和传统化肥的施肥效果,为新型化肥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2. 探究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农业生产提供合理的施肥建议;3. 对无化肥处理组的作物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和测定,探究无化肥处理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生态农业提供理论依据。
七、试验安全与伦理管理试验过程中,严格遵守农业生产和科研伦理规范,保障工作人员和实验对象的安全。
同时遵守环境保护要求,避免对试验区域的污染和破坏。
田间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试验计划书
![田间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试验计划书](https://img.taocdn.com/s3/m/aa0e6642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7b.png)
田间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试验计划书一、试验目的本试验旨在评估不同种植方法、肥料类型和播种密度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为优化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地点与作物试验将在本地的农田中进行,作物为小麦。
三、试验设计1. 试验设计类型:随机区组设计,包括3个处理(种植方法、肥料类型和播种密度)和3个重复。
2. 种植方法:处理A:机械播种;处理B:手工播种;处理C:机械与手工结合播种。
3. 肥料类型:处理D:常规化肥;处理E:有机肥;处理F:化肥与有机肥混合。
4. 播种密度:处理G:常规密度;处理H:增加密度;处理I:减少密度。
5. 观察与测量:观察作物生长情况,定期测量株高、叶面积、穗数、粒数等生长指标,并在成熟期采集样本进行品质分析。
6. 产量统计:收获后统计各处理的产量,并计算平均产量。
四、统计分析方法1. 数据整理:将试验数据整理成表格,便于后续分析。
2. 方差分析:使用ANOVA检验,比较各处理之间的产量差异,确定最佳种植方法、肥料类型和播种密度组合。
3. 相关性分析:通过绘制柱状图和散点图,直观展示各处理之间的差异,并分析产量与其他生长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4. 回归分析:根据试验数据,建立产量与生长指标的回归模型,预测不同条件下的产量变化。
五、试验实施计划1. 时间表:试验开始时间-xxxx年x月xx日,结束时间-xxxx年x月xx日。
2. 人员安排:由专门的研究人员负责试验的全程跟踪和记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物资准备:提前准备好所需的种子、肥料、播种工具等物资,确保试验顺利进行。
4. 播种与观察:按照试验设计进行播种,并定期观察作物的生长情况,记录各项生长指标。
5. 收获与测量:在成熟期进行收获,统计各处理的产量,并测量其他品质指标。
6. 数据整理与分析:将试验数据整理成表格,并进行初步分析,得出初步结论。
7. 报告撰写:根据统计分析结果,撰写试验报告,提出优化农业生产的具体建议。
玉米田间试验设计方案模板范文
![玉米田间试验设计方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1fed62d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7a.png)
玉米田间试验设计方案模板范文英文回答:Title: Experimental Design for Corn Field Trials.Introduction:Corn field trials are essential for 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corn varieties under specific growing conditions. A well-designed experimental plan is crucial for obtaining reliable and meaningful results. This template provides a framework for designing corn fieldtrials to compare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different corn varieties.Experimental Design:1. Selection of Test Site:Choose a test site with uniform soil type, topography,and drainage conditions.Ensure that the test site has a history of corn cultivation and is free from any recent application of herbicides or pesticides.2. Plot Layout:Divide the test site into blocks to minimize theeffects of variability in soil and other growing conditions.Randomly assign different corn varieties to each blockto account for any potential spatial variability.3. Replication:Each corn variety should be replicated at least three times to account for variability within the test site.Randomize the placement of replicates within each block to minimize the effects of any potential gradients or patterns in the field.4. Experimental Treatments:Apply the same agronomic practices (e.g., fertilizer, irrigation, and pest management) to all experimental plots to minimize confounding factors.Record any deviations from standard practices and account for them in the data analysis.5. Data Collection:Regularly monitor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rn plants, including plant height, leaf area, and flowering time.Measure the yield and quality parameters, such as ear weight, kernel number, and moisture content, at harvest.6. Statistical Analysis:Use appropriate statistical methods, such as analysisof variance (ANOVA), to compare the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corn varieties.Consider any potential sources of variation, such as block effects or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the statistical model.Conclusion:A well-designed experimental plan is essential for conducting meaningful corn field trials. By following this template, researchers can ensure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ir results, leading to informed decisions for corn variety selection and management practices.中文回答:标题,玉米田间试验设计方案。
试验实施田间方案
![试验实施田间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3a8445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54.png)
试验实施田间方案引言本文档旨在描述试验实施的田间方案,详细阐述试验设计、方法和要点,以便研究人员能够按照该方案进行实验,并获取准确的数据和结论。
试验设计试验的目标是研究一种新的农业肥料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该试验将在实际农田中进行,以便可以真实地模拟农业生产环境。
下面是试验设计的要点:1.试验区域选择:选择一个具有统一土壤类型和均一环境条件的农田作为试验区域。
2.作物选择:选择一种有代表性的农作物,如小麦、水稻或玉米。
考虑到该作物的种植特点和对于肥料需求的响应。
3.实验组和对照组:将试验区域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将施加新的肥料,对照组则不施肥,以便对比两组之间的差异。
4.重复设计: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需要设置多个重复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试验区域应足够大,以容纳多个重复样本。
5.数据记录:制定详细的数据记录方案,包括生长期间的观察记录、实验条件的记录以及采集的样本信息。
试验方法试验方法是实施试验的具体步骤和操作指南。
下面是试验方法的概述:1.试验前准备:在试验区域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清理、平整土地、准备试验样品等。
确保试验区域处于统一的环境条件下。
2.施肥方案:根据试验设计确定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制定详细的施肥方案。
包括施肥时间、施肥剂量和施肥方式等。
确保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施肥条件一致,除了施用新肥料之外,其他外界干扰应尽量控制。
3.监测与记录:在试验期间,定期进行数据的监测和记录。
包括观察作物生长状态、测量植株高度、测量叶片面积等。
4.数据分析:在试验结束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可以使用统计方法对两组的数据进行对比,计算各项指标的均值、标准差和显著性差异。
5.结论与讨论: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进行结论和讨论。
讨论新肥料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与现有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并分析可能的原因和机制。
实验要点为了确保试验能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并获得准确的数据,以下是一些实验要点的总结:1.严格控制实验条件:除了施肥条件之外,其他外界条件(如温度、湿度等)应尽量控制一致。
田间试验计划书案例
![田间试验计划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f8b27aa7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b4.png)
田间试验计划书案例一、试验名称。
“[作物名称]高产栽培措施探索之旅”二、试验目的。
咱们种这个[作物名称]也有些年头了,但是总觉得产量还能再往上提提。
所以呢,这个试验就是想看看不同的栽培方法对[作物名称]产量和质量到底有啥影响,找到最牛的栽培措施,以后就照着这个来种,让咱的收成“蹭蹭”往上涨。
三、试验材料。
1. 供试作物:[作物名称],咱就选那种长得比较均匀、健康的种子,可不能让那些歪瓜裂枣的种子混进来。
2. 试验地:就选那块[具体位置]的地,这块地之前种过类似的作物,土壤肥力还比较均匀,就像一个公平的赛场,适合咱们的试验选手(作物)在上面比赛。
四、试验设计。
1. 处理设置。
处理1:传统栽培法:这就是咱一直用的老方法,按照以前的播种密度、施肥量和浇水频率来。
就像一个保守的老派选手,看看它到底能发挥出多少实力。
处理2:密植法:把播种的密度加大一些,看看在这种拥挤的环境下,[作物名称]是会互相竞争得更厉害,还是会齐心协力创造高产奇迹呢?处理3:高肥法:施肥量比传统的多一些,给作物提供充足的“粮食”,就像给运动员吃高级营养品一样,看它能不能长得更壮、结得更多。
处理4:精准灌溉法:不再像以前那样随便浇水了,而是根据土壤湿度和作物生长阶段,精准地给它们提供水分。
这就好比是给口渴的人刚好适量的水,不多也不少。
处理5:综合法:把密植、高肥和精准灌溉都结合起来,打造一个“超级栽培套餐”,看这个全方位的豪华组合能不能把产量推到一个新高度。
2. 小区设置。
把试验地分成一个个小方块,就像给每个选手(处理)划分一个独立的小赛场。
每个小区的面积是[X]平方米,长[X]米,宽[X]米。
小区之间留个[X]米宽的过道,就像运动员之间的安全距离,这样方便咱们在地里走来走去观察、管理,也能避免各个处理之间互相干扰。
为了减少误差,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小区,就像让每个选手都有三次机会展示自己的实力,这样最后的结果才更靠谱。
3. 随机区组排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设计“田间药效试验”得方案进行农药田间药效试验之前,必须制定试验计划与方案,明确试验得目得、要求、方法以及各项技术措施得规格要求,以便试验得各项工作按计划进行,也便于在进行过程中检查执行情况,保证试验任务得完成。
田间试验设计得主要目得就是减少试验误差,提高试验得精确度,使试验人员能从试验结果中获得无偏差得处理平均值及试验误差得估计值,从而能进行正确而有效得比较、在药效试验中要减少试验误差,就必须对试验误差来源,通过试验设计加以克服、在试验过程中如何减少试验误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试验地得选择选择有代表性得试验地就是使土壤差异减少至最少限度得一个重要措施,对提高试验准确度有很大作用、选择试验地要考虑到:a、试验地得地势应平坦,肥力水平均匀一致、b、试验地得作物生长整齐、长势一致,而且防治对象常年发生较重且为害程度比较均匀,每小区得害虫虫口密度与病害得发病情况大致相同。
特别就是杀菌剂试验,要选择高度感染供试对象病害得品种进行试验。
c、试验地得田间管理水平相对一致,并符合当地得实际情况。
d、试验地应选择离房屋、道路、水塘稍远得开阔农田,以保证人、畜安全与免受外来因素得偶然影响。
e、试验地周围最好种植相同得作物,以免试验地孤立而易遭受其它因素为害。
2、试验药剂处理供试农药与对照农药得剂型与含量要合乎规格,无变质、失效现象,并有详细得标签与说明书,标明生产厂家、出厂日期等。
评价一种农药产品不同剂量得药效试验,至少要有供试产品得3个浓度梯度、1个常规标准农药得常用浓度与1个空白对照等5个处理。
如供试得农药产品就是混配制剂,而且各个单剂已登记过,除设混剂本身3个浓度梯度与1个空白对照外,还应设混剂中各个单剂得常规处理浓度,共6个处理。
3、设置重复次数试验设置重复次数越多,试验误差越少、但在实际应用中,并不就是重复次数越多就越好、因为多于一定得重复次数,误差得减少很慢,而人力、物力得花费也大大增加,就是不值得得。
重复次数得多少,一般应根据试验所要求得精确度、试验地土壤差异得大小、供试作物得数量、试验地面积、小区得大小等具体决定。
对试验精确度要求高、试验地土壤差异大、小区面积小得试验,重复次数可多些,否则可少些。
通常情况下,要求把试验误差得自由度控制在10以上,即(处理数—1)*(重复数-1)>10。
一般每个处理得重复次数以3—5次为宜。
大区试验与大面积示范可不设重复。
4、采用随机区组排列为使各种偶然因素作用于每小区机会均等,那么在每重复内设置得各种处理只有用“随机排列"才能符合这种要求,反映实际误差、例如某种药剂药效好坏究竟就是由于其所在小区病、虫密度不均匀,还就是药剂本身得原因,就不容易判别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将试验地按重复次数划分为数量相同得区组(即重复),再将每一区组按处理数目划分小区(包含药剂处理与对照区),然后将每种药剂在区组中随机排列,即每种药剂在区组中仅出现一次。
用随机区组与重复组合,试验就能提供无偏得试验误差估计值。
5、小区面积与形状小区面积得大小与形状对于减少土壤差异得影响与提高试验得精确度就是相当重要得、小区面积得大小,应根据土壤条件、作物种类、病虫草害得生物学特性与试验目得而定。
一般要求:a、差异较大得田块,小区面积宜大一些。
b、凡植株高大、株行距较大得作物,单位面积上株数较少得作物及种植密度小得作物小区面积可大些,反之可小些。
c、活动性强得害虫,小区面积宜大些;活动性较差得如蚜虫等,小区面积可小些。
d、测产得试验,小区面积宜大些,否则可小些。
e、田间药效试验得小区面积一般为15-50㎡,果树每小区不少于3株。
产量试验至少为25㎡、小区得形状一般以长方形尤其就是狭长形为好,采用狭长小区能较全面地包括不同肥力得土壤,相应减少小区间得土壤差异,提高精确度,其试验误差比方形小区小、小区得长宽比可依试验地形状与面积、土壤肥力梯度、栽培方式、株行距得大小、小区得多少与大小等决定、如已知试验地得肥力梯度时,小区得方向须使长得一边与肥力变化最大得方向平行,以提高精确度、一般长宽比可在3—10范围内。
但小区得宽度应考虑到喷雾器喷施得幅度范围。
6。
施药时间施药适期掌握不好会使试验前功尽弃,施药时间得不同也会影响试验得准确度。
试验田得施药时间应根据不同得防治对象、种群密度消长情况与为害特性及作物与杂草得生育期、药剂得性能等来准确掌握、如杀虫剂试验中,对一些食叶性害虫可以在害虫种群密度较明显上升,尚未造成较大危害之前开始喷药。
对钻蛀性害虫或为害隐蔽得害虫,应在害虫种群密度开始上升与为害形成之前喷药,也可用卵量消长作为指示,密度大时可以从卵盛期开始,卵密度低时可在卵峰期或幼虫初孵期施药。
病害防治一般以预防为主,应考虑作物得发病程度、作物得感病期、常年得发生时间及气候条件(主要为雨量与温、湿度)等来确定施药适期,一般掌握发病初期施药为宜。
杂草得防除适期主要决定于施药得方法与杂草得生育期与药剂得性能、7。
施药方法施药方法不当,施药不均也会影响试验得准确度、农药得使用效果好坏不仅取决于药剂得分散度,也取决于适当得施药方法。
农药得田间使用方法以喷雾法、喷法粉、颗粒撒施法等应用最广泛。
此外,还有土壤处理、拌种、浸种、浇灌、包扎、涂抹、注射、点滴、熏蒸、烟雾,以及近年来发展得结合地膜覆盖得除草剂使用方法。
按照目前农药使用时得药剂形态及主要使用对象,其相应得使用方法参见下表:使用对象液态药剂固态药剂气态药剂气溶胶植物叶喷雾喷粉熏蒸(帐幕法)烟雾法茎杆涂抹、包扎、注射涂抹(悬液)熏蒸(帐幕法)烟雾法根浇灌土壤处理土壤熏蒸—种子浸种拌种熏蒸—土壤浇灌土壤处理土壤熏蒸 - 储藏场所喷雾消毒粮食拌药、撒粉仓库熏蒸烟雾法根浇灌土壤处理土壤熏蒸—种子浸种拌种熏蒸—土壤浇灌土壤处理土壤熏蒸—储藏场所喷雾消毒粮食拌药、撒粉仓库熏蒸烟雾法8、施药设备施药设备就是否完好无损,也关系到试验结果得准确度。
在试验前要认真检查施药机械就是否完好无损、性能良好、不漏水、无堵塞等现象;试验前要认真清洗施药机械;喷雾器得喷头与喷片孔径就是否适合,喷头得型号、孔径得大小要记载;配制药液与称量用得吸管、量杯、天平等要用标准品,称量要准确,使用前要作适当测定、9、调查方法药效试验得调查就是农药试验中得一个重要环节。
其取样方法与取样多少就是影响试验结果得重要因子。
限于人力与时间,不可能将试验区得供试对象进行逐一调查,也很难全部调查。
因此,只能通过抽取有代表性得样点对总体进行评估。
由于各种病、虫、草、鼠与生物学特性不同、被害作物在田间得分布也不同,在取样调查时,必须明确调查得对象、项目与内容,根据调查对象在田间得分布型,采用适当得取样方法与足够得样本数,使调查得到得数据更能反映出客观真实得情况、在田间调查观察病虫草对作物得为害情况,取样通常有以下5种方法:五点取样法、对角线取样法、棋盘式取样法、平行线取样法、“Z”字型取样法、在进行田间药效试验时,田间调查采用哪种取样方法,应根据该种病虫及其被害作物在田间得空间分布型来确定。
在田间药效试验调查中还应注意三点:一、同一试验要专人调查记载,以减少人为误差。
二、在试验地防治其它病虫草害时,各小区使用得农药产品及剂型要一致,且应为同一厂家生产得产品,同时使用剂量、兑水量要相同,并采用相同喷洒工具均匀喷施。
三、由于试验地有限,这次试验结束后,最好不要在这块试验地进行下一个试验,因为上次试验时,处理区与空白对照区受害不一致,造成作物得生长也不一致,进行下一个试验常常会出现低剂量防效高于高剂量防效得现象,这样就难以反映药剂得真实效果。
在田间药效试验中掌握好以上几个方面,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与工作经验,就能很好地在试验中减少试验误差,提高试验得精确度。
4调查、记录与测量方法4、1气象与土壤资料4、1、1气象资料试验期间,应从试验地或最近得气象站获得降雨(降雨类型、日降雨量以mm表示)与温度(日平均温度、最高与最低温度,以℃表示)得资料。
整个试验期间影响试验结果得恶劣气候因素,例如严重或长期得干旱、暴雨、冰雹等均须记录。
4。
1。
2土壤资料记录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水分(干、湿、涝)、土壤覆盖物(残茬、塑料薄膜覆盖、杂草)等资料。
4。
2调查方法、时间及次数4。
2、1调查方法每小区随机调查50个果实,以病斑面积占整个果实面积得百分率来分级:分级方法: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果实面积得2%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果实面积得3%―8%;5级:病斑面积占果实面积得9%―15%;7级:病斑面积占果实面积得16%―25%;9级:病斑面积占果实面积得25%以上、每次调查时要查病果率(包括落果)。
4、2。
2调查时间与次数病情基数调查:一般在施药前夕进行,依据病害发展情况与要求决定施药期间得调查时间与次数。
最后一次调查:在末次施药后7―14天,持效期长得药剂,可继续调查。
4、2、3药效计算方法病情指数=[∑〔(各级病果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果数×9]×100病情指数增长率(%)=(Pt1病指数- Pt0病指数)/Pt0病指数×100防治效果(%)=〔1-(CK0病指数×Pt1病指数)/(CK1病指数×Pt0病指数)〕×1004、3对作物得直接影响观察药剂对作物有无药害,记录药害得类型与程度,此外,也要记录对作物得其她有益影响(促进成熟,刺激生长等)。
用下列方法记录药害:a)如果药害能被测量或计算,要有用绝对数值表示,如株高。
b其她情况下,可按下列两种方法估计药害得程度与频率:1)按照药害分级方法记录每小区得药害情况,以-、+、++、+++、++++表示。
药害分级方法:-:无药害、+:轻度药害,不影响作物正常生长。
++:中度药害,可复原,不会造成作物减产、+++:重度药害,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对作物产量与质量造成一定程度得损失、++++:严重药害,作物生长受阻,产量与质量损失严重。
2)将药剂处理区与空白对照区比较,评价其药害得百分率、同时,要准确描述作物得药害症状(矮化、褪绿、畸形等)。
4、4对其她生物得影响4、4、1对其她病、虫害得影响对其她病、虫害任何一种影响都须记录,包括有益与无益得影响、4。
4。
2对其她非靶标生物得影响要记录药剂对试验区内野生生物与有益昆虫得影响。
4、5产品得产量与质量要记录每个小区得产量,用kg/hm2(公斤/公顷)表示、5结果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特殊情况用相应得生物统计学方法。
写出正式试验报告并对试验结果加以分析、评价。
试验报告应列出原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