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黑龙江省大庆一中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黑龙江省大庆一中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8.0分)
1.“抬头望明月,月在云中行”,关于月亮的运动所选取的参考系是()
A. 月亮
B. 云
C. 地面
D. 观察者自己
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虽然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还是存在的
B. 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C. 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
D. 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我们早上第一节课是7时30分开始,这个“7时30分”表示一段时间
B. 研究某学生骑自行车回校的速度不可以把学生看成质点
C. “太阳从东方升起.”太阳的运动是以地球作为参考系
D. 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是:长度单位m、时间单位s、速度单位m/s
4.14.出租车载小明到车站接人后返回出发地,司机打出全程的发票如图所示.则此过程中,出租
车运动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
A. 4.3km,4.3km
B. 4.3km,0
C. 0,4.3km
D. 0,0
5.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1小时内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3所示。
下列
表述正确的是()
图3
A. 0.2∼0.5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B. 0.2∼0.5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
C. 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
D. 0.8小时内,甲、乙骑行的路程相等
6.将某汽车的刹车过程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该汽车在紧急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为6m/s2,在2s
内停下来,则能正确表示该车刹车过程的v−t图象为
A. B.
C. D.
7.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为2m/s2,它的意义是()
A. 物体在任一秒末的速度是该秒初的速度的两倍
B. 物体在任一秒末速度比该秒初的速度大2m/s
C. 物体在任一秒的初速度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m/s
D. 物体在第一秒内的位移一定是1m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
8.下列运动情况可能出现的是()
A.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0,而速度却不等于0
B. 物体的速度变化比较快,而加速度却比较小
C. 物体具有向东的加速度,而速度的方向却向西
D. 物体的加速度在减小,但速度却在增大
9.一质点沿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x=0.5t2+0.5t,关于该质点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A. 质点在前3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B. 质点在第3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C. 质点在第3s内的位移与第1s内的位移之差是2m
D. 质点在第1s内的位移与第3s内的位移之比是1:5
10.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沿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
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乙车启动时,甲车在其前方50m处
B. 运动过程中,乙车落后甲车的最大距离为75m
C. 乙车启动10s后正好追上甲车
D. 乙车超过甲车后,两车不会再相遇
11.如图所示,A、B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由A、B两物体的位移
−时间图线可知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B两物体同时从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
B. A、B两物体自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B比A晚出发2 s
C. A、B两物体速度大小均为10 m/s
D. A、B两物体在A出发后4 s、距原点20 m处相遇
12.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E被分成四个相等的部分,一物体由A点从静止释放,下列结论中正确
的是()
A. 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v B:v C:v D:v E=1:√2:√3:2
t D
B. 物体到达各点所经历的时间t E=2t B=√2t C=2
√3
C. 物体从A到E的平均速度v=v B
D. 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v B−v A=v C−v B=v E−v D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0分)
13.回答下列问题:
①研究小车的匀变速运动,记录纸带如图所示,图中两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
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 m/s2,打P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v=______ m/s.
②打点计时器原来工作电压的频率是50Hz,如果用它来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实验
者不知工作电压的频率变为60Hz,这样计算出的加速度值与真实值相比是______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14.某校高一物理兴趣小组在一次探究实验活动中,要探究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问题,一表面粗
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右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左端与穿过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右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加速直线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图中数据可以计算出跟点“2”对应的瞬时速度v=______ m/s,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 ______ m/s2(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2.0分)
15.一质点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
关系图线(a−t图)如图所示,求:
(1)质点在第1s末的速度;
(2)质点在前3s内的位移;
(3)质点在第4s内的位移。
16.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0.1s释放一个小球,在连续释放几个后,对在斜
面上滑动的小球拍下照片,如图所示,测得x AB=15cm,x BC=20cm,
试求:
(1)小球的加速度;
(2)拍摄时B球的速度v B;
(3)拍摄时CD段的位移x CD.
17.如图所示,公路上有一辆公共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为了平稳停靠在站台,在距离站
台P左侧位置60m处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同时一个人为了搭车,从距站台P右侧位置40m处从静止正对着站台跑去,假设人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达到4m/s后匀速运动一段时间,接着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终人和车到达P位置同时停下,人加速和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求:
(1)汽车刹车的时间;
(2)人的加速度的大小.
18.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某市交通部门在禁止行人步行的十
字路口增设了长度为12m的“直行待行区”.如图所示,当其他
车道的车辆右转时,直行道上的车辆可以提前进入“直行待行
区”,当直行绿灯亮起时,可从“直行待行区”直行通过十字路
口.如果该路段的限速为50km/ℎ,达到这个速度后汽车只能以
这个速度做匀速运动,从提示进入“直行待行区”到直行绿灯亮
起的时间为4s,当司机看到上述提示时,立即从停车线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汽车的前端运动到“直行待行区”的前端虚线处时,正好直行的绿灯亮起.则:
(1)汽车的加速度是多少?
(2)汽车从静止开始运动18s后,运动的位移是多少?
-------- 答案与解析 --------
1.答案:B
解析:
【分析】
参考系,是指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或彼此不作相对运动的物体系;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如何选择参考系,必须从具体情况来考虑,一般情况下我们以地面或相对地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运动的相对性和参考系的选择问题.月亮在云中穿行,是月亮相对于云在运动.
【解答】
月亮在云中穿行,是月亮相对于云在运动,故参考系不是月亮.参考系是研究运动时来当作参考的物体,是假定不动的.抬头望明月,觉得月亮在云中穿行,是月亮相对于云在运动,故参考系为云,月亮相对于地面的运动在短时间内是不易观察的,而题中已说明月亮在云中穿行即相对于云的运动;故B选项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答案:D
解析:
【分析】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是能够替代物体的有质量的点,故引入质点后可以简化物理情景,突出研究的对象。
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
解析: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是能够替代物体的有质量的点,故引入质点后可以简化物理情景,突出研究的对象,所以其意义重大,故A是不对的;
B .并不是体积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成质点,体积大的物体有时也可以看作是质点,如在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就可以看成质点,所以B是不对的;
C .轻小的物体有时可以看成是质点,有时则不能看成质点,这也与其研究的问题有关,故C也不正确;
D . 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的说法是正确的,因为它正是物体能否被看成质点的条件。
故选D。
3.答案:C
解析:解:A、“7点30分”在时间轴上对应一个点,表示时刻,故A错误;
B、研究某学生骑自行车回校的速度时,学生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可以把学生看成质点做质点,故B错误;
C、“太阳从东方升起”太阳的运动是以地球作为参考系,是太阳相对于地球的运动.故C正确;
D、力学中的三个基本物理量是:长度、质量、时间,速度是导出量.故D错误.
故选:C
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个线段,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一个点;参考系,是指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或彼此不作相对运动的物体系,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能否看作质点物体本身无关,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力学中的三个基本物理量是:长度、质量、时间.
本题主要考查了参考系、质点、时间与时刻等物理概念,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关键要多加积累.4.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出租车发票可以求出出租车的行驶时间与路程。
位移是矢量,为初末两点的直线距离;路程是标量,为物体经过轨迹的长度。
本题考查了求出租车的运行时间与路程问题,分析清楚发票信息即可正确解题。
【解答】
由题意可知,出租返回出发地,故位移为零;由图可知,汽车经过的路程为4.3km;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5.答案:B
解析:在位移−时间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由图知在0.2∼0.5小时内,甲、乙两人的s−t图线皆为直线,且甲的图线斜率大,可知两人都做匀速运动,且甲的速度大,A错误、B正确;s−t 图线上某点的纵坐标表示对应时刻物体的位移,两纵坐标的差值表示对应时间段内位移的大小,故
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位移大,C错误;物体单向直线运动中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有反向运动时路程等于每个阶段中位移大小之和,故知0.8小时内两人位移相等,但甲骑行的路程大于乙骑行的路程,D错误。
6.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图象的特点,注意两个方面:1、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2s末速度为零。
汽车刹车过程是匀减速运动,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
解:汽车的初速度为:v0=at=6×2ms=12m/s,知汽车做初速度为12m/s、加速度为−6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2s末停止运动,速度为零,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则图象A正确,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7.答案:B
解析:解:AB、在任何1s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不存在2倍的关系;故A错误,B 正确.
C、某1s初与前1s末为同一时刻,速度相等.故C错误.
D、由于物体的初速度未知,故无法确定第一秒内的位移;故D错误;
故选:B
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所以在任何1s内速度的变化量△v=at=2m/s.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另外要掌握好△x=aT2这一推论,它在匀变速直线运动里面,用处比较大,且用到的地方较多
8.答案:ACD
解析:解:A、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等于零,速度不为零.故A正确.
B、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快,知加速度比较大.故B错误.
C、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可能与速度方向相反,比如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D、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在减小,速度在增大.故D正确.
故选:ACD.
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做减速运动.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掌握判断物体做加速还是减速运动的方法,关键看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9.答案:AC
解析:
【分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得出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第3s初的速度,根据加速度求出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和位移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
【解答】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x=v0t+1
2
at2得出质点的初速度0.5m/s和加速度1m/s2,AB.质点在前3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1.5s的速度是v=v0+at=2m/s,故A正确,B错误;
C.质点在第3s内的位移与第1s内的位移之差是2at2=2m,故C正确;
D.质点在第1s内的位移与第3s内的位移之比是v
0.5
t:v2.5t=1:3,故D错误。
故选AC。
10.答案:ABD
解析:解:
A、根据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乙在t=10s时启动,此时甲的位移为x=
1
2
×10×10m=50m,即甲车在乙前方50m处,故A正确。
B、当两车的速度相等时相遇最远,最大距离为:S max=1
2×(5+15)×10m−1
2
×10×5m=75m,
故B正确。
C、由于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沿直线运动,当位移相等时两车才相遇,由图可知,乙车启动10s后位移小于甲的位移,还没有追上甲,故C错误。
D、乙车超过甲车后,由于乙的速度大,所以不可能再相遇,故D正确。
故选:ABD。
速度−时间图象切线的斜率表示该点对应时刻的加速度大小,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根据两车的速度关系和位移分析何时相遇.
本题关键是根据速度时间图象得到两物体的运动规律,然后根据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分析处理.
11.答案:BD
解析:解:A、由题意可知,A、B两物体由同一地点开始运动,但A比B提前2s开始运动。
故A错误。
B、由于A、B位移图象的斜率都大于0,故两物体运动的方向都为正方向。
故B正确。
C、由图可知A物体的速度v1=△x1
△t1=20
4
=5m/s,B物体的速度v2=△x2
△t2
=20
4−2
=10m/s,故C错误。
D、由题意可知在t=4s时两物体到达同一位置距离s=20m处相遇。
故D正确。
故选:BD。
在位移图象中图象的斜率代表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的位移发生变化,表示物体发生运动.
处理图象问题要注意纵横坐标所代表的物理意义.知道x−t的斜率代表物体运动的速度,纵坐标相同代表两物体相遇.无论v−t图还是x−t图只能描绘直线运动.
12.答案:ABC
解析:解:A、根据运动学公式v2−v02=2ax,物体由A点从静止释放,所以有:v2=2ax
所以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之比v B:v C:v D:v E=1:√2:√3:2,故A正确;
B、根据位移时间公式:x=v0t+1
2
at2,得:
t=√2x
a
,
则物体到达各点经历的时间t B:t C:t D:t E=1:√2:√3:2,故B正确;
C、由于v E=2v B
物体从A到E的平均速度:v=0+v E
2
=v B,故C正确;
D、由v B:v C:v D:v E=1:√2:√3:2,得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不等,故D错误;
故选:ABC。
本题是同一个匀加速直线运动中不同位置的速度、时间等物理量的比较,根据选项中需要比较的物理量选择正确的公式把物理量表示出来,再进行比较。
本题对运动学公式要求较高,要求学生对所有的运动学公式不仅要熟悉而且要熟练,要灵活,基本方法就是平时多练并且尽可能尝试一题多解。
13.答案:0.8;0.25;偏小
解析:解:①由于两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所以两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1s
根据运动学公式得:△x=at2,
a=x5−x1
(5−1)T2=0.0530−0.0210
4×0.12
=0.8m/s2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图中第1、2两个点间的中间时刻速度大小等于
v t
2=0.021
0.1
=0.21m/s
根据运动学公式v=v0+at得
v p=v t
2+a⋅T
2
=0.25m/s
②工作电压的频率变为60Hz,则周期变小,
由a=△x
T2
,知a变大,若仍然按照T不变计算,显然计算出的加速度值比真实值偏小.
故答案为:①0.8,0.25;②偏小.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和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关系可以求出打纸带上P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2,判断加速度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关系.
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知道误差形成的原因,通过周期的变化,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出加速度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关系.
14.答案:1.33;12.5
解析: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可得:
v2=x13
2T =(2.40+2.90)×10−2m
2×0.02s
≈1.33m/s
根据图中数据可知,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x=0.50cm,将T=0.02s带入△x=aT2可得:
a=△x
T =0.50×10−2m
(0.02s)
=12.5m/s2
故答案为:1.33,12.5.
利用逐差法△x=aT2可以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可以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大小.
纸带实验中,若纸带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得纸带上的点间距,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计算出打出某点时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和加速度,同时注意单位换算和有线数字的保留.
15.答案:解:(1)质点在1秒末的速度为v1=at1=8m/s
(2)质点在第1秒内的位移为x1=1
2a1t12=1
2
×8×1m=4m,
在第2秒内的位移为x2=v1t2=8×2m=16m,所以前3秒内的位移为x=4m+16m=20m.
(3)质点在第4秒做匀减速运动的位移为x4=v1t3−1
2a2=(8×1−1
2
×4×1)m=6m.
答:(1)质点在第1s末的速度为8m/s;
(2)质点在前3s内的位移为20m;
(3)质点在第4s内的位移为6m。
解析:根据加速度时间图线得出分析出每段时间内的运动规律,结合速度时间公式和位移时间公式进行求解。
解决本题的关键理清物体在整个过程中的运动规律,结合位移公式和速度公式进行求解,难度不大。
16.答案:解:释放后小球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每相邻两小球的时间间隔均为0.1s,可以认为A、
B、C、D各点是一个小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1)由a=△x
T2
知,小球的加速度为:
a=x BC−x AB
T2=0.2−0.15
0.01
=5m/s2.
(2)B球的速度等于AC段上的平均速度,即
v B=x AC
2T =15+20
2×0.1
cm/s=1.75m/s.
(3)由于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恒定
即x CD−x BC=x BC−x AB
所以x CD=2x BC−x AB=40cm−15cm=0.25m.
答:(1)小球的加速度为5m/s2;
(2)拍摄时B球的速度为1.75m/s;
(3)拍摄时CD段的位移为0.25m.
解析:(1、3)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小球的加速度以及CD的位移.
(2)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B球的速度.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
17.答案:解:(1)设公共汽车刹车匀减速至静止停下的时间为t,初速度为v1=10m/s,位移为x1= 60m,
根据v1
2
×t=x1
代入数据解得t=12s
(2)设人匀加速和匀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a,匀速时的速度为V2=4m/s,匀速时间为t′
总位移为X2=40m,总时间也为t,由(1)得为12s
t=v2
×2+t′①
x2=v22
2a
×2+v2t′②
由①②代入数据得:a=2m/s2答:(1)汽车刹车的时间为12s;
(2)人的加速度的大小为2m/s2
解析:(1)汽车从左侧到P的时间与人运动到P的时间相等,设汽车经过t后刹车,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表达式,抓住总位移等于60m,求出时间t.(2)从而得出人运动的总时间,然后根据人先加速再匀速后减速总位移为40m,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列式及加速度的定义求解人的加速度.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以及速度时间公式,知道汽车和人的运动的时间相等.
18.答案:解:(1)汽车从停车线进入“直行待行区”前端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时间t=4s,位移为x=12m
由x=1
2at2得:a=2x
t2
=2×12
42
=1.5m/s2.
(2)该路段汽车的最大速度为:v=50km/ℎ=125
9
m/s
汽车速度从0增大到v=50km/ℎ的过程经历时间为:t
1=v
a
=
125
9
1.5
=250
27
s≈9.3s
通过的位移为:x
1=v2
2a
=(
125
9
)2
2×1.5
m≈64.3m
达到最大速度后汽车做匀速运动,时间为:t2=t−t1=18−9.3=8.7s
位移为:x2=vx1=125
9
×8.7m=120.8m
故总位移为:x=x1+x2=185.1m
答:(1)汽车的加速度是1.5m/s2.
(2)汽车从静止开始运动18s后,运动的位移是185.1m.
解析:(1)汽车从停车线由静止开始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到“直行待行区”的前端虚线处正好直行
绿灯亮起,已知初速度、时刻和位移,由位移公式x=1
2
at2可求得汽车的加速度.
(2)汽车先匀加速运动,速度达到50km/ℎ时做匀速运动,分段由运动学公式解答.
本题要明确汽车的运动情况,明确限制条件,灵活运用运动学公式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