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物理选修1-1知识点归纳
物理选修一知识点归纳
![物理选修一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a8751484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0f.png)
物理选修一知识点归纳1.力学:- 牛顿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力的最简化模型F=ma)、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原理和应用。
-平衡条件: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平衡条件。
-力矩与力偶:力矩的定义、力矩大小与方向的关系,力偶的概念及其效果。
-简谐振动:简谐振动的定义、简谐振动的描述、简谐运动的特点与简谐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等。
2.热学:-热学基本定律:热平衡状态、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热传递方向性)。
- 理想气体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Boyle-Mariotte定律、Charles定律和Gay-Lussac定律)、理想气体等温过程、等容过程和等压过程的特点。
-热机和热效率:热机的工作过程和热效率的定义与计算。
-热传导:热传导的基本定律、热导率与热阻的关系、导热的影响因素。
3.电磁学:-电场和静电场:电场的定义、电场强度和电势差的计算、电场线和电场的叠加原理。
-电容器:电容器的基本概念、电容器的电容与电容率的关系、电容器的串并联等。
-电流和电路:电流的定义、欧姆定律、电阻的概念和相关计算、电路的串并联规律、基本电路元件(电池、电阻器和导线等)。
-磁场和静磁场:磁场的定义、磁感应强度和磁场强度的计算、电流所产生的磁场与静磁场的叠加原理。
-麦克斯韦方程组: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基本内容、电磁波的传播特性。
4.光学:-光的本质和传播特性:光的波粒二象性、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与折射等。
-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和主要参数(焦距、放大率等)、透镜成像的规律和公式。
-光的干涉和衍射:双缝干涉、杨氏实验、菲涅尔衍射和惠更斯原理。
-光的偏振:光的偏振状态、偏振镜的原理和偏振光的解析等。
以上就是物理选修一的主要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和光学等方面的内容,对于理解和应用物理学原理和解决相关问题都非常重要。
物理选修1-1知识点整理
![物理选修1-1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7f908926bec0975f465e2c6.png)
概念默写一1.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用_摩擦过的_ 带正电荷,用摩擦过的带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__,异种电荷相互__。
2.电荷量的单位是_,用符号表示。
物体的带电量是元电荷的。
3.用__和__的方法都可以使物体带电。
无论那种方法都不能__电荷,也不能__电荷,只能使电荷在物体上或物体间发生_,在此过程中,电荷的总量__ ,这就是电荷守恒定律。
4.库仑定律的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跟成正比,跟它们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公式是5.电场强度(场强)(1)定义式:,单位:,场强是量。
(2)方向: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跟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3)电场线的反映电场的强弱;表示该点的场强方向。
6.(1)和的周围都存在着磁场,小磁针的受力方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也就是小磁针时所指的方向。
(2)磁感线的反映磁场的强弱;磁感线上表示该点的磁场方向,(3)地球的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并不完全重合,其间有一个交角,叫做。
(4)不论是直线电流的磁场还是环形电流的磁场,都可以用来判断其方向,判断直线电流的具体做法是。
7.(1)磁感应强度:将一小段通电直导线垂直磁场放置时,其受到的磁场力F与电流强度I成____、与导线的长度L成_____,定义F/IL为该处的___________,即公式为.,其单位为_______,方向为该点的磁感线的_________,也是小磁针在该处静止时N极的_______。
8.(1)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叫做力,若其垂直放在磁场中,F= ,平行放置时,F= ,电荷在磁场所受的力叫做力。
(2)当粒子的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时,粒子(受或不受)洛仑兹力的作用。
(3)用来判断安培力或洛仑兹力的方向:伸开,使大拇指跟其余四个手指,并且跟手掌在内,把手放入磁场中,让穿过掌心,四指所指为运动方向,所指方向为电荷所受洛仑兹力的方向。
(注:对负电荷而言,四指所指方向为其运动的反方向)9、真空中有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为 F ,若它们的带电量都增大为原来的2 倍,距离减小为原来的 1 / 2 ,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变为()A. 16FB. 4FC. FD. F / 28:如图所示,一条放在磁场中的通电导线,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图中已经分别标明电流、磁场和安培力这三个物理量中两个量的方向,试在图中标出第三个量的方向.概念默写二1.磁通量:可认为就是穿过某个平面的。
高中物理选修一动量守恒知识点归纳
![高中物理选修一动量守恒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2aed0972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e0.png)
高中物理选修一:动量守恒知识点归纳一、动量的概念1. 动量的定义:动量是物体运动状态的量度,是物体质量和速度的乘积,通常用符号 p 表示。
2. 动量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动量的单位是千克·米/秒(kg·m/s)。
3. 动量的方向:动量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
二、动量定理1. 动量定理的表述:一个物体的动量改变量等于作用在该物体上的合外力的冲量。
2. 动量定理的数学表达:Δp = F·Δt,其中Δp表示动量的改变量,F表示合外力,Δt表示时间。
3. 动量定理的应用:可以用来分析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三、动量守恒定律1. 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在一个封闭系统内,如果合外力为零,则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2. 动量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Σpi = Σpf,即系统最初的总动量等于系统最终的总动量。
3.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可用来分析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等情况下物体的运动状态。
四、弹性碰撞1. 弹性碰撞的特点:在碰撞过程中,动能守恒,动量守恒。
2. 弹性碰撞的数学表达:m1v1i + m2v2i = m1v1f + m2v2f,即碰撞前的总动量等于碰撞后的总动量。
3. 弹性碰撞的应用:可用来分析弹簧振子、弹性小球碰撞等实际问题。
五、完全非弹性碰撞1. 完全非弹性碰撞的特点:在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动能不守恒。
2. 完全非弹性碰撞的数学表达:m1v1i + m2v2i = (m1 + m2)v,即碰撞前的总动量等于碰撞后物体的总动量。
3. 完全非弹性碰撞的应用:可用来分析汽车碰撞、弹性小球与粘性物体碰撞等实际问题。
六、动量守恒实验1. 实验装置:常用的实验装置包括弹簧振子、动量棒等。
2. 实验原理:利用实验装置,进行不同形式的碰撞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3. 实验过程:通过记录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验中的应用。
七、动量守恒在日常生活和工程实践中的应用1. 交通事故分析:利用动量守恒定律,可以分析交通事故中车辆碰撞的情况,从而减少事故损失。
高中物理选修一知识点梳理
![高中物理选修一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4844babe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2f.png)
高中物理选修一知识点梳理高中物理选修一主要涉及力学、热学、震动与波动等内容。
以下是相关知识点的梳理和参考内容:一、力学1. 牛顿三定律- 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合力为零。
- 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受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 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 动量守恒定律- 若物体系统受到的外力为零,则系统总动量守恒。
- 动量是物体运动状态的量度,动量守恒意味着系统总动量在运动过程中不变。
3. 能量守恒定律- 系统的总机械能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
- 机械能包括势能和动能,能量转化时,总能量保持恒定。
二、热学1. 热量与能量- 热量是物体温度差引起的能量传递。
- 能量是物体的一种性质,是物体的一种状态。
2. 热传递方式- 导热:热量通过物体的直接接触传递。
- 对流:热量通过流体的流动传递。
- 辐射: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
3. 理想气体-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P为气体压强,V为体积,n为物质的物质量,R为气体常数,T为气体的温度)。
三、震动与波动1. 动态图像- 简谐振动:一个质点在弹簧的作用下以一定频率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复振动。
- 波动:能量以波的形式传播,可以是机械波(需要介质传播)或电磁波(不需要介质)。
2. 声音- 声波是一种机械波,是通过振动产生的。
- 声音的主要特点是频率、振幅和声速。
3. 光学- 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和衍射。
- 光的折射定律: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折射角和折射率之间满足一定的关系。
参考内容:1. 刘建明等. 高中物理选修一. 人民教育出版社.2. 聂维林等.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 高等教育出版社.3. 中国物理学会.牛津物理教材:高中物理选修一.人民邮电出版社.4. 高中物理学教学大纲及解题思路.人民教育出版社.。
物理选修1 1知识点总结
![物理选修1 1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9854947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cd.png)
物理选修1 1知识点总结本文将通过对物理选修1中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力学、热学、波动等内容,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讨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第一章:力学在力学部分,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质点和刚体的运动。
质点是没有大小的点,一般用一个符号来代表,它的运动有速度和加速度。
而刚体是有大小的物体,它的运动有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其次,我们要学习牛顿运动定律,它包括惯性定律、动力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惯性定律指出,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动力定律指出,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净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作用-反作用定律指出,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这些定律是解释物体运动的基础,了解这些定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
在动力学方面,我们需要了解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动力学问题的解法等内容。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引起物体的加速度和形状的变化。
力的作用效果可以分为推力、牵引力、弹力、摩擦力、重力等。
另外,我们需要学会如何解决动力学问题,包括如何计算物体的加速度、速度、位移等。
这些内容是力学部分的重点,对于理解和掌握物体的运动规律非常重要。
第二章:热学在热学部分,我们要了解的内容包括热力学基本概念、热量传递与功的转化、热力学过程、理想气体等内容。
热力学基本概念包括热平衡、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等,这些定律和概念是热学内容的基础,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我们理解热学现象和规律。
热量传递与功的转化是热学的重要内容,它包括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等内容,了解这些内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体之间的热量传递规律。
另外,热力学过程是研究物体由一个热平衡状态到另一个热平衡状态所经历的变化过程,了解这些过程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热学问题。
理想气体是热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包括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等容过程、等压过程等内容,了解这些内容对我们理解气体的性质和规律非常重要。
高一选修1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一选修1物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24b54df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05.png)
高一选修1物理知识点总结一、运动的描述1. 直线运动:表示物体运动的数学方法有位置、速度和加速度三个概念。
位置用坐标表示,速度用速度矢量表示,加速度用瞬时加速度表示。
2. 曲线运动:主要有圆周运动和曲线路径上的运动。
圆周运动有系数运动的情况,所以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不同。
二、牛顿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一个物体如果静止或匀速运动,将永远保持这种状态,直到受到外力的作用才能改变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也称为运动定律,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其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与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3. 牛顿第三定律:也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一对,且在同一直线上。
三、动能定理和动能1. 动能定理:动能定理是描述物体动量变化的原理,其公式为∆EE = 1/2E(E_2^2−E_1^2)2. 动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其公式为EE = 1/2EE^2四、机械能守恒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非弹性碰撞经过外力作用的过程中,力学能守恒。
即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指在没有摩擦和没有外界做功的情况下,机械能不变。
其数学表达式为E = E_0 即机械能E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
五、功与功率1. 功:功是力沿着位移方向做的功,其公式为W = Fd cos E。
其中,F为外力,d为位移,cos E为力的大小和位移方向相同时,cos E = 1。
2. 功率: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其公式为P = W/t六、简单谐振动1. 简谐振动的基本特点简谐振动是指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以固有频率作向着平衡位置运动。
其物理现象有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作来回摆动的运动,这种运动叫简谐振动。
2. 弹簧振子的简谐振动特征在外力作用下,弹簧产生的运动即为简谐振动,其周期T与振子的质量和弹簧系数有关。
七、机械波1. 机械波的传播机械波是通过介质的波,其传播方式主要有横波和纵波。
横波是波动方向与介质传播方向垂直,纵波是波动方向与介质传播方向平行2. 波的特征波的特征主要有振幅、周期、频率和速度。
高中物理选修1-1知识点归纳
![高中物理选修1-1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41fbc703e87101f69e3195c6.png)
第一章 磁场
一.指南针与远洋航海
用指南针导航,用尾舵掌握方向,有效利用风力是远古航海的三大必要条件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最早的航海壮举,用罗盘与观星相结合,互相补充,互相修正
中国的指南针的发明对于世界的海航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接触起电:相互接触的带电物体之间发生电荷的转移,电荷有一个物体转到另一个物体上面。
中和现象:当两个电量相等,电性相反的带电物体相互靠近或是接触的时候,正负电荷相互抵消为中和现象
电荷守恒:电荷既不能创生,也不会消失。只能有一个物体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上,或者从一个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上面。在转移的过程电荷的总量不变,这就是电荷守恒定律。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小的电荷是元电荷,为1.6/10-19。所有的带电物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或者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电流有强弱之分。在一定时间内导体横截面的比值来定义电流大小。 I=Q/T
单位是安培没有毫安,微安
科学界运用心脏的机械性收缩而产生的微小电流来反映心脏的工作是否正常
三.电源与电动势:一个闭合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和导线,开关构成。
电池是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种电源。铅蓄电池为2V的电压,其他普通的为1V的电压
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穿过这一电路的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有关。这就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电动势的大小的计算:用磁通量的变化率/时间的变化(*线圈的匝数)
磁通量的求法:面积的变化量*磁感应强度大小即可
运用:发电机,风能转变为电流
交变电流
电流的重要性:代替了蒸汽机,推动了人类发展的进程。,改变人们的生活。
公式:F=BIL
研究时运用控制变量法,处在均匀电场中导体与磁场垂直
高一物理选修1-1知识点归纳
![高一物理选修1-1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f63834e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9a.png)
高一物理选修1-1知识点归纳物理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选修部分的内容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对高一物理选修1-1的知识点进行归纳,以便加深对这一部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一、力的概念与力的合成1. 力的概念力是指能够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形状的原因。
力的单位是牛顿(N)。
2. 力的合成多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时,可以将它们合成为一个合力。
合力的大小等于各个力的矢量和,方向沿矢量和的方向。
二、力的分解与合力的平衡1. 力的分解任何一个力都可以分解为三个力,分别是该力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该力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力和该力在斜面上的分力。
2. 合力的平衡当多个力的合成力为零时,这些力处于平衡状态。
平衡状态有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之分。
三、摩擦力与斜面上的物体1. 摩擦力的概念与特点摩擦力是两个接触物体表面之间的接触力所产生的力,有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之分。
2. 斜面上的物体斜面上的物体通常受到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以及摩擦力的作用。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可以利用物体在斜面上的重力分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进行分析。
四、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1. 平抛运动平抛运动是指物体在水平方向上有初速度的同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的影响进行运动。
在平抛运动中,水平方向上的速度是恒定的,竖直方向上的速度受到重力的影响而逐渐增大或减小。
2. 斜抛运动斜抛运动是指物体在一个斜面上具有初速度的同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的影响进行运动。
在斜抛运动中,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速度都是有变化的。
五、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亦称“惯性定律”,它阐述了物体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中的特点。
1. 牛顿第一定律的表述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在受到合力为零的情况下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 惯性和惯性参考系牛顿第一定律中的惯性是指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特性。
而惯性参考系是指观察物体运动时参考的坐标系。
人教物理选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物理选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f27cdb5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5d.png)
人教物理选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物理选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力学基础### 1.1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公式为 \( F = ma \)。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1.2 功和能- 功:力在位移方向上的分量与位移的乘积,公式为 \( W = F \cdot d \cdot \cos(\theta) \)。
-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公式为 \( E_k =\frac{1}{2}mv^2 \)。
-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 1.3 动量和冲量- 动量:物体运动状态的量度,公式为 \( p = mv \)。
- 冲量:力在时间上的积累效应,公式为 \( I = F \cdot t \)。
## 第二章:电磁学基础### 2.1 电场和电势- 电场:电荷周围空间的力场,描述为电场强度 \( E \)。
- 电势: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电势能,与电场强度的关系为\( E = -\frac{dV}{dr} \)。
### 2.2 电流和电阻- 电流: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公式为 \( I =\frac{Q}{t} \)。
-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与电流和电压的关系为 \( V = IR \)。
### 2.3 磁场和磁力- 磁场:磁体或电流周围空间的力场,描述为磁感应强度 \( B \)。
- 磁力:磁场对运动电荷或电流的作用力,公式为 \( F = q(v\times B) \)。
## 第三章:热力学基础### 3.1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 3.2 热力学第二定律- 熵:系统无序度的量度,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熵总是倾向于增加。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知识点精讲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知识点精讲](https://img.taocdn.com/s3/m/c4d5464a1eb91a37f1115cb8.png)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知识点精讲一、物理学史及物理学家电闪雷鸣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古人认为那是“天神之火”,是天神对罪恶的惩罚,直到1752年,伟大的科学家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在美国费城进行了著名的风筝实验,把天电引了下来,发现天电和摩擦产生的电是一样的,才使人类摆脱了对雷电现象的迷信。
伏打于1800年春发明了能够提供持续电流的“电堆”——最早的直流电源。
他的发明为科学家们由静电转入电流的研究创造了条件,揭开了电力应用的新篇章。
以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和英国化学家斯旺为代表的一批发明家,发明和改进了电灯,改变了人类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生活习惯。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用实验展示了电与磁的联系,说明了电与磁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这对电与磁研究的深入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预示了电力应用的可能性。
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经过10年的艰苦探索,终于在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进一步揭示了电现象与磁现象之间的密切联系,奏响了电气化时代的序曲。
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建立完整的电磁场理论并预言电磁波的存在,他的理论,足以与牛顿力学理论相媲美,是物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贡献。
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为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开拓了道路,被誉为无线电通信的先驱。
后人为了纪念他,用他的名字命名了频率的单位。
二、基本原理及实际应用避雷针利用_尖端放电_原理来避雷:带电云层靠近建筑物时,避雷针上产生的感应电荷会通过针尖放电,逐渐中和云中的电荷,使建筑物免遭雷击。
各种各样的电热器如电饭锅、电热水器、电熨斗、电热毯等都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_来工作的。
在磁场中,通电导线要受到安培力的作用,我们使用的电动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来工作的。
磁场对运动电荷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洛伦兹力。
电视机显像管就是利用了电子束磁偏转_的原理。
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人们制造了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变压器 ,在现代化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物理选修1 1知识点总结
![物理选修1 1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26a5f70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df.png)
物理选修1 1知识点总结
电磁现象与规律:
电荷:包括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它们分别由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产生。
电荷守恒定律:电荷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它们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而系统的电荷总数保持不变。
电荷量:表示电荷的多少。
起电方式:
摩擦起电。
接触起电。
感应起电。
库仑定律:
内容: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沿着它们的连线。
适用条件:真空中和点电荷(当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可视为点电荷)。
电场:存在于带电体周围的特殊媒介物质,用于传递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质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位移:描述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
路程: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速度: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包括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这些知识点构成了物理选修1-1的核心内容,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电磁现象、电场、质点运动等基本概念和规律,为后
续的学习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需更详细或完整的知识点总结,建议查阅相关教材或咨询物理教师。
(完整版)高中物理选修1-1知识点
![(完整版)高中物理选修1-1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bffda9d6edb6f1afe001f58.png)
选修1-1知识点一、电磁现象与规律46.电荷电荷守恒定律(A)(1)自然界中只存在正电荷、负电荷两种电荷。
玻璃棒跟丝绸摩擦,玻璃棒带正电;橡胶棒跟毛皮摩擦,橡胶棒带负电。
(2)自然界中两种电荷的总量是守恒的,使物质带电的过程,就是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如摩擦起电和接触带电);或者是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静电感应),不管何种方式,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失,这就是电荷守恒定律(3)自然界任何物体的带电荷量都是元电荷(e=1.6×10-19c)的整数倍,电子、质子的电荷量都等于元电荷,但电性不同,前者为负,后者为正。
元电荷是指“电荷量”不是电子或质子等实物粒子(4)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有三种:接触起电、摩擦起电、感应起电47.库仑定律(A)(1)库仑定律的成立条件:真空中静止的点电荷。
(2)带电体可以看成点电荷的条件:如果带电体间距离比它们自身线度的大小大得多,以至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这样的带电体可以看成点电荷。
(3)定律的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4)公式:F=kQ1Q2/r2k=9.0×109N·m2/c248.电场电场强度电场线(A)(1)电场: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特殊形式的物质----电场发生的,电荷的周围都存在电场;看不见,摸不着,客观存在。
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2)电场强度:反映电场的力的性质的物理量。
大小:定义式E=F/q(与F、q无关)q为检验电荷,E与q、F无关;方向:与正电荷受力方向相同。
(3)电场线:各点的切线方向反映场强的方向,疏密程度反映场强的大小。
特点:假想的(不存在)、不相交、不闭合,电场线从正电荷或无穷远出发,终止于无限远或负电荷。
知道单个的正电荷、负电荷、等量同种电荷、等量异种电荷电场线分布。
高中物理选修1-1知识点
![高中物理选修1-1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d636dda6294dd88d0d26be7.png)
决定的,叫做电动势. 单位:伏特,简称:伏,符号:V. 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电池是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种电源.铅蓄电池的
电动势为 2V 电压,干电池的电动势为 1V 电压.
六、电流的热效应 电阻与电流的热效应
焦耳定律: Q I 2Rt 焦耳热功率: P I 2R .单位:瓦特,简称:
第三章 电磁感应 一、电磁感应 划时代的发现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是电与磁俩系在 了一起,发明了发电机大大的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 程.
电磁感应现象 闭合回路中的一部分磁场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产生了电流.物理学中把这类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现 象,由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磁通量:穿过一个闭合线圈的磁感线的多少. 只要转过闭合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闭合电路 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
磁场的强弱和电子的速度都影响圆的半径.
显像管的工作原理 电视机的显像管也运用到了电子束磁偏转的
原理. 显像管中有一个阴极,工作是能发出电子,荧
光屏被电子束撞击就能发出光.由于很细的一束光 只能是一点发光,要是整个的荧光屏发光,就涉及 磁场使电子束偏转.
由于磁场的强弱不断变化,电子束打在光屏上 会不断移动,这是电视扫描.每秒可以扫描 50 遍, 使光屏发光.
高中物理选修 1-1 知识点
第一章 电场 电流 一、电荷 库仑定律 接引雷电下九天
1752 年 6 月,富兰克林在费城进行了风筝实验, 将天雷引入莱顿瓶.
电荷 经过摩擦后能吸引轻小物质,则这些摩擦过的
物体就带上了电荷.这些物体静止在物体上叫做静 电现象.
“顿牟掇芥”.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一种电荷相互吸引.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单位是库伦,简称库, 符号 C. 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时候,带上正电荷,丝绸吸 引带有多余的负电荷而带上负电荷(摩擦起电). 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时候,带上负电荷,毛皮吸 引带有失去的正电荷而带上正电荷(摩擦起电). 感应起电:相互靠近的电荷间,使一部分的电 荷转移到另一部分. 接触起电:相互接触的带电物体之间发生电荷 的转移,电荷有一个物体转到另一个物体上面. 感应起电与接触起电的区别:感应起电是电子 由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而接触起电是由 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中和现象:当两个电量相等,电性相反的带电 物体相互靠近或是接触的时候,正负电荷相互抵消 为中和现象. 检验是否带电的装置叫做验电器(同种电荷相 互排斥).
高中物理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选修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1dfb028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56.png)
高中物理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1. 运动和力学
- 运动的描述:位置、速度与加速度
-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与惯性系
- 牛顿第二定律:力与加速度的关系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 力的性质和作用
- 力的分类:接触力、重力、弹力、摩擦力
- 力的合成与分解
- 力的矢量表示与相加减
- 力的图示:力的箭头表示、力的大小与方向
- 力的作用: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3. 力的大小和平衡
- 力的大小:力的测量单位、力的大小与材料性质- 力的平衡:物体平衡、力的平衡条件
- 杠杆原理:杠杆的力矩平衡条件
- 平衡状态稳定性:平衡的稳定与不稳定
4. 万有引力和运动
- 万有引力:引力的定义、引力的大小、引力的方向
- 重力:重力的特点、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
- 运动的规律:牛顿运动定律、斜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
5. 动量和能量
- 动量:动量的定义、动量守恒定律
- 冲量:冲量的定义、冲量与动量变化的关系
- 能量:能量的定义、能量转化与守恒
6. 波与光
- 波的基本概念:波的定义、波的特性
- 声波: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
- 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
- 物体看的见:光的折射与色散
以上是高中物理选修一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选修1物理知识点总结
![选修1物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3d6bb5b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6c.png)
选修1物理知识点总结一、力学基础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动量守恒定律:在封闭系统中,没有外力作用时,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情况下,系统的机械能(动能和势能之和)保持不变。
二、热学基础分子动理论: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量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也可以与机械能或其他能量互相转换,但是在转换过程中,能量的总值保持不变。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转换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三、电磁学基础库仑定律: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各自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电场强度与电势:电场强度描述电场中某点的力的性质,电势描述电场中某点的能的性质。
磁场与磁感应强度:磁场描述磁体周围的空间性质,磁感应强度描述磁场中某点的强弱和方向。
电磁感应定律:当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变化的快慢成正比。
四、光学基础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与折射: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同介质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光的干涉与衍射:当两列或多列光波相遇时,会发生干涉现象;光在绕过障碍物时,会发生衍射现象。
五、现代物理简介相对论基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介绍了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以及引力的本质。
量子物理基础:量子理论描述了微观世界的粒子行为,包括量子态、波粒二象性、不确定性原理等概念。
高中物理 选修1-1 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 选修1-1 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6137fc126fff705cc170a44.png)
一、物理学史及物理学家1. 电闪雷鸣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古人认为那是“天神之火”,是天神对罪恶的惩罚,直到1752年,伟大的科学家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在美国费城进行了著名的风筝实验,把天电引了下来,发现天电和摩擦产生的电是一样的,才使人类摆脱了对雷电现象的迷信2.伏打于1800年春发明了能够提供持续电流的“电堆”——最早的直流电源。
他的发明为科学家们由静电转入电流的研究创造了条件,揭开了电力应用的新篇章3.以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和英国化学家斯旺为代表的一批发明家,发明和改进了电灯,改变了人类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生活习惯4.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用实验展示了电与磁的联系,说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5.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经过10年的艰苦探索,终于在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进一步揭示了电现象与磁现象之间的密切联系,奏响了电气化时代的序曲6.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建立完整的电磁场理论并预言电磁波的存在,他的理论,足以与牛顿力学理论相媲美,是物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贡献7.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为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开拓了道路,被誉为无线电通信的先驱。
后人为了纪念他,用他的名字命名了频率的单位二、基本原理及实际应用1.避雷针利用尖端放电原理来避雷:带电云层靠近建筑物时,避雷针上产生的感应电荷会通过针尖放电,逐渐中和云中的电荷,使建筑物免遭雷击2.各种各样的电热器如电饭锅、电热水器、电熨斗、电热毯等都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的3.在磁场中,通电导线要受到安培力的作用,这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4.磁场对运动电荷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洛伦兹力电视机显像管就是利用了电子束磁偏转的原理5.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人们制造了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变压器6.日光灯的电子镇流器是利用自感现象工作的;而电磁炉和金属探测器是利用涡流工作的。
7.电磁波具有能量,人们利用电磁波中的某个波段制造了微波炉来加热食物8.电磁波可以通过电缆、光缆进行有线传播,也可以实现无线传输在进行无线电通信时,需要发送和接受无线电波,天线是发射和接受无线电波的必要设备。
(完整版)物理选修1-1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物理选修1-1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5d57eb769eae009591beccf.png)
物理选修 1-1 知识点归纳一.物理学史及物理学家1.祖先认为雷电是“天神之火”,是天神对罪恶的处分,直到1752 年,伟大的科学家冒着生命危险在美国费城进行了出名的风筝实验,把天电引了下来,发现天电和摩擦产生的电是相同的,才令人类摆脱了对雷电现象的迷信。
2.1820 年,丹麦物理学家用实验显现了电与磁的联系,说了然电与磁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这对电与磁研究的深入发展有划时代的意义,也预示了电和应用的可能性。
3. 英国物理学家经过10 年的艰辛研究,终于在1831 年发现了现象,进一步揭穿了电现象与磁现象之间的亲近联系,奏响了电气化时代的序曲。
4.英国物理学家建立完满的电磁场理论并预知了电磁波的存在,他的理论,足以与牛顿力学理论相媲美,是物理学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贡献5.德国物理学家用实考据了然电磁波的存在,为无线电技术的发张开拓了道路,被誉为无线电通讯的前驱,后辈为纪念他,用他的名字命名了的单位二.基根源理及实质应用1.在磁场中,通电导线要碰到力的作用,我们使用的电动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来工作的。
2 磁场对运动电荷有力的作用,这类力叫做。
电视机的显像管就是利用了的原理3.利用电磁感觉的原理,人们制造了改变了交流电压的装置在现代生活中发挥重视要的作用。
4.日光灯的电子镇流器是利用工作的;而电磁炉和金属探测器是利用工作的。
7.电磁波拥有能量,人们利用电磁波中的某个波段制造了来加热食品。
8.电磁波能够通地电缆,进行有线流传,也能够实现传输。
在进行无线电通讯时,需要发送和接受无线电波,是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的必要设备。
9.把声音、图像等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的过程,称为。
信号的调制方式有信号和信号两种方式,其中信号由于抗搅乱能力强,操作性强,因此高质量的音乐和语言节目,电视伴音采用这类信号调制方式。
10.下面列出一些医疗器械的名称和这些器械运用的物理现象,请将相应的字母填写在运用这类现象的医疗器械后边的空格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1-1第一章磁场一.指南针与远洋航海用指南针导航,用尾舵掌握方向,有效利用风力是远古航海的三大必要条件郑和下西洋是世界最早的航海壮举,用罗盘与观星相结合,互相补充,互相修正中国的指南针的发明对于世界的海航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由于人们东方的物质文明的渴望,1542年哥伦布带领了船队在西班牙的资助下到达了巴拿马群岛,观察到了地磁偏角(比中国沈括晚400年)。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在西班牙的资助下完成了世界性的环游,证明地球是一个圆的球体。
航海的进行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外扩,为其世界资本积累奠定基础二.磁场磁极通过磁场相互联系起来,但不需要接触,是一真实存在的物质。
磁场的方向是根据小磁针的北极的方向来确定的。
磁感线是根据将铁屑放在磁场的周围,被磁化后则形成的物质形态。
虽然人们无法用眼睛观察,但是真实存在的磁场的方向由北极指向南极(条形磁体内部也存在磁场)特点:是闭合的曲线,磁场线在磁场中相互不相交,疏密表示强弱三磁性的地球地理的磁极与实际上地球的磁极是相反的,但存在一定的磁偏角。
磁偏角在地球的不同位置是不同的,是在缓慢移动的过程。
宇宙中的许多的天体都有磁场。
太阳表面的黑子与耀斑都与磁场有关。
(但是只有地球的磁场是全球性的)二. 电流的磁场一.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利用直导线与小磁针通电后的判断说明了不仅磁体能产生磁场,电流也能产生磁场---电流的磁效应二.电流磁场的方向但研究的物体为直的磁体时,则用右手的大拇指代表电流的方向,四指代表磁感线的方向。
当研究的是条形或螺线管时,则大拇指指向的磁感线的方向,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磁感线的方向与磁体正极的方向一致)既大拇指指向的是磁体的北极三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一.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的力的作用称作安培力。
当电流方向与磁场的方向呈90度是,则安培力达到最大值。
当平行时则为0,当斜交时,处于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公式:F=BIL研究时运用控制变量法,处在均匀电场中导体与磁场垂直二.磁场感应强度在不同的磁场中,B的值是不同的,单位是T磁感应强度是一个矢量,方向与磁场的北极的方向一致三安培力的方向左手定则。
大拇指与四指垂直,让磁感线(既指磁场与B的方向)穿入手心,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大拇指的方向就是安培力的方向安培的平行导线实验:当电流的方向一致时,则发生相互吸引的力。
当方向相反时,则产生排斥的力库仑定律运用条件:在真空中(在空气中也可)静止的点电荷(不产生影响因素)库伦力与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描述电荷间的作用力的大小在公式中有一个K值是指静电力常量K=9*10的九次方n.m2\c2一.经过人们长期的研究,在电场的周围存在一种物质既电场只要有电荷的存在,就存在电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二.场强研究的要求:放入电场的电荷必须对研究没有影响,体积需要十分的小,这样的电荷叫做试探电荷运用比值定义的方法:E=F\Q(场强确定以后,则与条件改变无关电流的磁感应现象是以以偶b为单位单位N\C场强是矢量,其方向与正电荷的移动方向一致,则负电荷在电场中的方向与场强的方向相反三.电场线电场线是真实存在,但人们无法用视野看到的。
电场线是曲线,则曲线上的一点的切线方向代表场强的放向。
由正电荷流向负电荷电场线的特点:从正电荷向负电荷无限出发,电场线在电场中不相交。
是不闭合的曲线,疏密表示强弱匀强电场条件:两块靠近的金属板平行,大小相等,互相分别带有等量的正负电荷,是距离相等的平行线四磁场对电荷的作用洛伦兹力:是安培力的微观表现。
电荷的定向移动产生电流。
说明磁场对电荷有力的作用。
洛伦兹力是一个矢量,方向是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电子束的偏转磁:运用洛伦兹力演示仪,可以演示洛伦兹力的方向与大小。
在演示仪中可以观察到,没有磁场时,电子束是直的,外加磁场后,电子束的径迹成圆形。
磁场的强弱和电子的速度都影响圆的半径显像管的工作原理:电视机的显像管也运用到了电子束磁偏转的原理。
显像管中有一个阴极,工作是能发出电子,荧光屏被电子束撞击就能发出光。
由于很细的一束光只能是一点发光,要是整个的荧光屏发光,就要考磁场使电子束偏转。
由于磁场的强弱不断变化,电子束打在光屏上会不断移动,这是电视扫描。
每秒可以扫描50辩,使光屏发光五.磁性材料磁化与退磁:钢铁物质与磁铁物质接触后就会显示出磁性,叫做磁化。
原来有磁性的物质经过高温,强烈震动,或逐渐接触交磁场,就会失去磁性。
一些和静,氧化物,磁性比较其他物质较强,叫做强磁性物质磁性材料的发展:发电机,电话,电动机,电报。
二战史发明铁氧体,也称作磁性瓷。
铁磁性物质本身就具有已经磁化的区域,这些区域叫做磁畴磁记录:磁卡,磁带,磁盘,可以保存大量的信息地球磁场留下的记录:各个板块之间有挤压作用形成了裂缝,并且新露出地面的岩石在冷却时其磁畴沿地球磁场方向保存。
海底岩石忠实的记录了地球磁场的方向(海底不会受到风化的作用)电场与电流一.放电原理:在莱顿瓶发明后,发现雷电可产生强的火花与电击,产生静电现象。
富兰克林的实验证明天电与摩擦产生的电是相同的。
根据尖端放电原理,制作了避雷针二.电荷经过摩擦后能吸引轻小物质,则这些摩擦过的物体就带上了电荷。
这些物体静止在物体上叫做静电现象。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一种电荷相互吸引。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
单位是库伦,即库。
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时候,带上正电荷,丝绸吸引带有多余的电荷而带上负电荷。
感应起电:相互靠近的电荷间,使一部分的电荷转移到另一部分。
接触起电:相互接触的带电物体之间发生电荷的转移,电荷有一个物体转到另一个物体上面。
中和现象:当两个电量相等,电性相反的带电物体相互靠近或是接触的时候,正负电荷相互抵消为中和现象三.电荷守恒:电荷既不能创生,也不会消失。
只能有一个物体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上,或者从一个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上面。
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这就是电荷守恒定律。
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小的电荷是元电荷,为1.6/10-19。
所有的带电物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或者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四.生活中的经典现象。
火花放电:在干燥的天气里脱下化纤的衣服时,由于摩擦,身体上积聚了大量电荷。
实验室中感应起电机的导电杆之间发生火花放电现象接地放电:为了防止导体上过量聚集电荷,常常用导线把带电导体大地连接起来,进行接地放电静电的应用和防止静电除尘原理,静电喷漆,复印机利用静电吸附作用工作的五.电容器:莱顿瓶是最早出现的电容器,是贮存电荷的装置。
在收音机,电视机,计算机电子设备的外壳。
在两个正对的平行扳之间夹上一层绝缘物质叫做电介质,则形成一个简便的电容器,两个金属板式电容器的极板。
两个彼此绝缘而又相互靠近的导体,都可以组成电容器,利用在极板的两边分别插上正负极的电流,将电荷储存在极板间,达到充电的原理。
正负电板之间带有不同种的电荷因此相互吸引可以保存六.电容器的电容:电容器带电时,两极板之间存在电压,存有的电荷量也就不同。
单位是法拉。
还有皮法,微法。
他们之间是10的6次方的进制关系。
皮法大于微法电流与电源一.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
在酸碱溶液,盐水中都可形成。
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在金属中电子方向与电流的方向反。
二.电流有强弱之分。
在一定时间内导体横截面的比值来定义电流大小。
I=Q/T单位是安培没有毫安,微安科学界运用心脏的机械性收缩而产生的微小电流来反映心脏的工作是否正常三.电源与电动势:一个闭合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和导线,开关构成。
电池是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种电源。
铅蓄电池为2V的电压,其他普通的为1V的电压电源两极间电压的大小是由电源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叫做电动势。
等于电源没有介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
符号位F三.电阻与电流的热效应英国物理学家焦耳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发现,电流发热具有以下规律。
Q=I2PT四.根据电流的热效应,人们制成了电热水器,电热毯,电熨斗。
电器使用的神经啊越长,产生的热越多。
在物理学镇南关,把单位时间消耗的电能叫做热功率。
P=Q/T=I2R,单位是瓦特白炽灯是由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发明的。
根据电流的热效应的原理发明的。
使通电的金属丝温度升高,达到白热,从而发光。
为了避免高温下金属丝迅速氧化,灯泡要抽成真空或冲入惰性气体。
总体知识建构一电场与电流1.电荷的概念库仑定律2.电场,磁感线,场强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4.电容器与充电原理5.电流与电源,电流的公式,电动势的概念6.电流的热效应,电流的功率的大小二磁场1.指南针与远洋航海,地球的磁场2.电流的磁场有奥斯特发现3.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安培力的公式及磁感应强度,发电机的运用4.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洛伦兹力,电视机荧光屏的运用5.磁性材料,磁畴与岩石记录远古磁场方向电流产生的方式以及船体的方式1.感应起电:指彼此本身并没有带电的两个物体相互移近后,发生了电流的转移现象2.接触起电:之恋歌本身并没有显现电性的物体相互接触后发生的电子转移现象3.摩擦起电:至两个本身并没有电性的物体经过接触后产生的电子的转移的现象4.电子的检验方式:用验电器。
根据铁箔的张合的方式观察即可。
张开就表示有电流通过,若未张开就表明没有电流通过5.感应起电与接触起电的区别:感应起电是电子由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而接触起电是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易混点复习1.电场线:利用画图的方式出现的描述电场强度分布的直观的曲线,是与电场方向一致的曲线,则其上面的切线是其电场强度的方向。
特点:是不闭合的曲线,由北极指向南极,疏密程度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2电荷的方向的指向:正电荷是由以正电荷为中心而向四周发散的直线,则负电荷的方向恰好相反,由外向里。
同种电荷之间是相互排斥的。
异种电荷之间是相互吸引的。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1.火花放电是最常见的放电形式。
在干燥空气中,化纤的衣服上,手如果接触金属物品就会看到火花发生放电。
2.接地放电:为了防止电荷在导体上过量的聚集,用导线将导体与大地连接起来。
电容器的运用莱顿瓶是最早的电容器,书储存电荷装置在两个正对的平行板之间夹上一层绝缘的物质----电介质。
两个平行的的叫做极板电磁感应一.电磁感应现象:自从欧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后,证实了电力与此体之间存在关系。
在此之后法拉第经过十年的研究之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在一个闭合的一部分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就产生电流,则产生的电流为感应电流。
二.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在闭合回路的一部分中发生切割磁感线运动,既有磁通量发生变化。
三.感应电动势: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既然产生了闭合回路的感应电流,就会因为有电流产生电压,叫做感应电动势。
感应电动势的测:电源的电动势说明,电源的电动势越高,电路中通过的电流就越大。
可以根据电路中电流的大小来判断电动势的大小。
而电流的大小有可以通过磁通量的改变来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