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藏族、黎族、畲族PPT
我国的少数民族PPT优秀课件
![我国的少数民族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e4fc2ae783e0912a3162a35.png)
满族
主要分布辽宁,吉林,黑龙 江三省。
满族的服饰,男子头顶后留 发,束辫垂于脑后,女子多 喜旗袍,梳盘发,戴耳环, 腰间挂着长帕。满族入关后 ,满汉服装渐趋一致,旗袍样 式变为直领,窄袖,紧腰身, 两侧开衩,穿上后体现身姿 又可显示女性高雅大方.
最能代表满族饮食文化 的莫过于”满汉全席”.这 种宫廷佳宴流传至今已有 200多年历史,
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维吾尔族喜穿称为“袷袢( qiāpàn)”的长 袍,圆领长身、宽袖、无领、无扣,腰间系 一长巾。妇女多穿连衣裙,外套对襟背心, 未出嫁的女子梳数十根发辫,出门时用花彩 帕或白布蒙头,再用网巾遮面,加戴帽子。 维吾尔族人多喜欢戴一种叫“多帕”的小红 帽。
维吾尔族的传统饮食以面食为主,喜食羊、 牛肉,蔬菜吃得相对较少。主食的种类很多 ,最常吃的有馕、抓饭、包子、拉面等。
黎族
黎族,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黎族传统社会 尚未形成完整的宗教体系,处在原始宗教阶 段。黎族普遍相信巫术,认为巫术能使人害 病死亡。
在传统服饰中,黎族妇女常穿直领、 无领、无纽对襟上衣,有的地方穿贯头 式上衣,下穿长短不同的筒裙,束发脑 后,插以骨簪或银簪,披绣花头巾,戴 耳环、项圈和手镯。
男子传统装束一般结发于额前或脑后 ,上衣无领、对胸开襟,下着腰布(吊 襜)。
竹竿舞
黎族传统民居多是简陋 的茅草房,船形房屋,船形 屋以竹木扎架,用茅草覆盖 ,以藤条或竹做地板。
婚恋 黎族婚姻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
新中国成立前,婚姻多由父母做主,但姨表及 同宗均不得通婚。部分地区存在婚后“不落夫 家”的习俗,女子出嫁后不久就返回娘家,一 直到怀孕,才回夫家定居。“
《导游基础知识》3-1中国民族民俗概述课件
![《导游基础知识》3-1中国民族民俗概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be36beff7ec4afe04a1dfce.png)
“说一说”“民族”的概念和“民俗”的含义
民族的概念:人们怎在样历学史习上“形成中的国一民个族有民共俗同”语?言、共 中 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 国
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民族”也可指处于不同社会 民
发展阶段的人们共同体。
族
民
民俗的含义:即民间风俗。一般由自然环境的差异而形 俗 成的社会习俗叫“风”;由社会环境不同形成的习俗叫 概 “俗”。具体内容包括服饰、饮食、居住、生产、交通 况
况
广西壮族
自治区
“看一看”民族分布图
请分析:我国 民族分布的格
怎样学习“中国民族民俗”?
局如何?
中 国
民
族
民
俗
概
况
民族分布呈现以汉族为主题,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格 局。少数民族成分最多的省市云南省。
“看一看”人口分布图
怎样学习“中国民族民俗”?
中
国
民
族
中国人口的分布呈现东南密、西北疏的格局。
民 俗
概
况
请思考:
我国人口分布格
局如何?
导游“民俗”用多少?
请浏览“云南民俗风情游”接待任务表,分析“在
导游工作中,需要怎用样到学哪习些“民族中民国俗民知族识民”俗? ”?
中
国
产品名称 云南民俗风情5晚6日游
民
族
简要行程 杭州-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楚雄-昆明-杭州
民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最集中的省份,本线路
“看一看”民族分布图
维吾尔族
蒙古族
回族
满族怎样学习“中国民族源自俗”?中国民
藏族
畲族
族
民
俗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全套课件-中国的少数民族-中南少数民族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全套课件-中国的少数民族-中南少数民族](https://img.taocdn.com/s3/m/003b95f8524de518964b7df9.png)
—中南 民族民俗 主讲:
一、壮族
1、壮族的分布: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 族人口最多的民族, 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 自治区。
2、壮族的语言文字:
壮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壮语属汉藏语系。 壮文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创制的文字,已在壮族 地区全面推行使用
3、壮族的艺术:
4、壮族的服饰:
壮族的民族服装款式多种多样,妇女头上包 提花毛巾,喜戴银首饰;服装一般为蓝黑色, 无领左衽、绣花滚边,腰间系绣花围腰,下身 穿宽角裤。男子多穿对襟上衣,系腰带。
8、土家族的节日:
土家族最隆重的节日是社巴节和土家年。 社巴节时男女老少唱起“摆手歌”,跳起 “摆手舞”,祭祀祖先。土家年俗称“赶 年”,是在腊月二十九,比传统的春节提前 一天进行。
三、黎族
1、黎族的分布:
黎族主要分布在海南 省的通什市以及保亭、 陵水、琼中、白沙、昌 江、东方、乐东等自治 区域。
二、土家族
1、土家族的分布:
土家族聚居在湘、鄂、 川、黔、渝毗连之地, 主要在湖南省湘西土家 族苗族自治州和湖北省 恩施土家族自治州。
2、土家族的语言:
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但是 绝大多数人使用汉语,仅有少数聚居区还保 留着土家语。土家族无文字,通用汉文。
3、土家族的信仰:
土家族迷信鬼神,崇拜土王(整个土家族的 祖先),尊奉土老师(巫师),相信兆头。道教、 佛教和基督教先后传人,对土家族的宗教信 仰也有一定的影响。
7、黎族的节日:
三月三是我国黎族传统节日,黎语称“浮内 浮”,因在每年夏历三月三举行,故名。三月 三是为预祝“山兰”(山地旱谷)和打猎丰收的 节日,也是男女青年自由交往的日子。
8、黎族的禁忌:
忌头朝门口睡觉。如果过路人无意犯忌,主 人以为将有祸临头;妇女纹身忌男人参与或偷 看。
《畲族、黎族、壮族、苗族、土家族导学案-导游基础知识》
![《畲族、黎族、壮族、苗族、土家族导学案-导游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d84a8a2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f3.png)
《畲族、黎族、壮族、苗族、土家族》导学案一、导入你知道中国有56个民族吗?今天我们要进修的是其中的五个少数民族:畲族、黎族、壮族、苗族、土家族。
他们有着奇特的文化、习俗和传统,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二、畲族1. 畲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江西等地。
他们以水稻种植和渔猎为生,喜欢唱歌、跳舞,尤其擅长演奏竹笛。
2. 畲族的服饰以蓝色和白色为主,女性喜欢穿蓝色的长裙,男性则穿白色的褂子和长裤。
3. 畲族的建筑风格奇特,房屋多为木结构,屋顶呈波浪状,被称为“鱼鳞屋”。
三、黎族1. 黎族主要分布在海南岛,是中国唯一的原住民族。
他们以农业和渔猎为生,喜欢跳“椰子舞”和唱黎族歌谣。
2. 黎族的服饰多以红色和黑色为主,女性喜欢戴银饰,男性则喜欢戴头巾。
3. 黎族的房屋建筑简单朴素,多为竹木结构,屋顶覆盖着椰叶,透气又防水。
四、壮族1.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他们以种植水稻和玉米为主,喜欢唱“山歌”和跳“锅庄舞”。
2. 壮族的服饰色彩鲜艳,女性喜欢穿青色的长裙,男性则穿白色的长袍。
3. 壮族的建筑风格奇特,房屋多为木结构,屋顶呈马鞍状,被称为“壮家大院”。
五、苗族1. 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等地,以种植水稻和玉米为生。
他们喜欢唱“芦笙歌”和跳“芦笙舞”。
2. 苗族的服饰多以青色和黑色为主,女性喜欢戴银饰,男性则喜欢戴头巾。
3. 苗族的建筑多为木结构,屋顶覆盖着瓦片,被称为“吊脚楼”。
六、土家族1.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等地,以种植水稻和玉米为生。
他们喜欢唱“芦笙歌”和跳“土家舞”。
2. 土家族的服饰多以黑色和白色为主,女性喜欢穿黑色长裙,男性则穿白色长袍。
3. 土家族的建筑风格奇特,房屋多为木结构,屋顶呈马鞍状,被称为“土家吊脚楼”。
七、总结通过进修畲族、黎族、壮族、苗族、土家族,我们了解到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和传统。
让我们尊重和包容多样的文化,共同建设美好的故里。
少数民族黎族民俗文化科普介绍PPT图文课件
![少数民族黎族民俗文化科普介绍PPT图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8727c0c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b8.png)
06 黎族民俗文化的现状与传 承保护
现代社会中黎族民俗文化的地位与影响
文化地位
黎族民俗文化是中国丰富多样的民族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 族的文化多元性。
社会影响
黎族民俗文化在社会中产生了广泛的 影响,其独特的艺术表现、生活习俗 和社会组织方式,为现代社会提供了 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旅游吸引力。
03 黎族的节庆与习俗
重要节日:三月三节
01
02
03
节日意义
三月三节是黎族最重要的 传统节日,也是黎族农历 新年的开始,被誉为“黎 族春节”。
庆祝方式
节日期间,黎族人民会举 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包括 歌舞表演、传统体育游戏 、祭祀仪式等。
特色食物
三月三节期间,黎族家庭 会制作传统美食,如糯米 饭、竹筒饭、糍粑等,以 及特色的酿酒。
04 黎族的民间艺术与音乐舞 蹈
黎族民间故事的传承与价值
1 2 3
口头传统
黎族民间故事主要通过口头传承,是老一辈向年 轻一代传递历史文化、价值观和生活经验的重要 方式。
生活智慧
黎族民间故事中蕴含丰富的生活智慧,如勤劳、 诚实、团结等,对黎族社会的道德建设和文化传 承具有重要意义。
多样性
黎族民间故事题材多样,既有神话传说,也有反 映现实生活的故事,展现了黎族人民丰富的想象 力和创造力。
感谢您的观看
黎族的音乐与乐器
音乐风格
01
黎族音乐风格独特,既有悠扬的山歌,也有欢快的舞曲,体现
了黎族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
乐器种类
02
黎族的乐器种类繁多,包括独弦琴、口弓、鼻箫等。这些乐器
制作精美,音色独特,是黎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活动
03
藏族文化【PPT精品】
![藏族文化【PPT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db0d314d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71.png)
藏族绘画与雕塑
藏族绘画
藏族绘画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是藏族文化中的瑰宝之一。它通常以壁画、唐 卡和卷轴画等形式出现,内容多涉及宗教、历史和神话故事。藏族绘画的色彩鲜 艳、线条流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藏族雕塑
藏族雕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是藏族文化中的另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它以石雕、木雕和铜雕等形式出现,其中石雕最为普遍。藏族雕塑的造型生动、 工艺精湛,表达了人们对宗教、生活和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文化特色
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藏族文化在 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和风格 。
藏族文化的特点与价值
语言文字
藏语属于汉藏语系,拥有独特的文字系统 和丰富的文学作品。
艺术特色
藏族艺术包括唐卡、壁画、雕塑等,具有 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
宗教信仰
藏族文化深受佛教文化影响,普遍信仰藏 传佛教,并拥有众多寺庙和宗教节日。
藏语的句子结构是 主语+谓语+宾语的 顺序。
藏语的动词可以通 过变换词尾来表达 不同的时态和语态 。
藏语的名词可以加 上后缀来表示所有 格、领属格等语法 关系。
藏文的书写与历史
藏文是一种拼音文字,由30个字母 组成,分为声母、韵母和声调三类 。
藏文在历史上曾经经历过多次改革 ,其中最重要的是1959年的改革, 规范了藏文的拼写和读音。
历史发展
藏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 代,早在公元前就建立了 奴隶制政权,并经历了多 个王朝的统治。
文化传承
藏族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得 以传承和发展,保留了丰 富的文化遗产和传统习俗 。
藏族文化的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地区
藏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自治 区、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
和云南省等地。
少数民族畲族民俗文化科普介绍PPT图文课件
![少数民族畲族民俗文化科普介绍PPT图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a3210ca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b8.png)
讲师:XXX
日期:XXX
目录
CONTENTS
➢ 畲族概述 ➢ 畲族服饰文化 ➢ 畲族歌舞文化 ➢ 畲族节庆与习俗 ➢ 畲族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01
畲族概述
畲族的历史起源
古老民族
畲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有 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起源传说
根据畲族的传说,他们的祖先是 盘瓠,被尊称为盘王。盘王传说 是畲族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
畲族民俗文化的传承方式与途径
家庭传承
畲族民俗文化家庭传承是其主要 传承方式,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 将传统习俗、技艺传授给子女,
形成了代代相传的传承链。
社区传承
畲族社区定期组织各类民俗活动, 如歌舞表演、祭祖仪式等,为族人 提供了学习和传承民俗文化的平台 。
学校教育
将畲族民俗文化纳入学校教育体系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方式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 同感。
04
人口数量: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 ,畲族总人口约为XX万人,是 中国较大的少数民族之一。
勤劳智慧:畲族人民以勤劳智慧 著称,善于耕山种地,同时也擅 长手工艺和商贸活动。
02
畲族服饰文化
畲族传统服饰特点
色彩鲜艳
畲族传统服饰以红、绿、黄、黑等鲜艳色彩 为主,体现了畲族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
图案丰富
服饰上绣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龙凤、花鸟 、山水等,寓意吉祥、美好。
03
畲族歌舞文化
畲族音乐的种类与特点
01
叙事歌
歌唱畲族历史、传说和故事,是 畲族口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02
03
特点
畲族音乐旋律优美,节奏明快, 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 。常用乐器有龙角、唢呐、月琴 、铜鼓(畲族语里称为“雅钩” )等。
《导游基础知识》3-4畲族、黎族、壮族、苗族、土家族课件
![《导游基础知识》3-4畲族、黎族、壮族、苗族、土家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6b20d95a32d7375a5178032.png)
黎族妇女一般穿对
族 、
襟或偏襟,直领或
黎
圆领上衣,上衣边
族
沿绣花,并缀以贝
、
壳、铜钱、串珠等 饰品,下穿无褶织
壮 族 、
绣筒裙。
苗
族
、
黎族妇女头饰:喜梳发髻于脑
土 家
后,插以箭猪毛或金属、牛骨
族
制成的发簪,披绣花头巾 。有
些地方的妇女耳环多而重,耳
根下垂至肩,史称“儋耳”。
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
畲
壮族
家
原,后来在少数民族地区发扬
族
光大,其前身为竽。
少数民族的传统艺术
畲
族
、
黎
族
、
壮
族
、
苗
族
土家族原始祭祀舞蹈
土家族跳丧舞:跳丧舞
、 土
茅古斯
又名跳丧鼓,土家语叫
家
“撒尔嗬”,是恩施土
族
家族一种古老的丧葬仪
式舞蹈。
少数民族的传统饮食
畲族乌米饭
畲
畲族菅叶粽
族
、
黎
族
、
壮
族
、
苗
畲族糍粑
畲族主食---大米、番薯; 招待客人---粉丝;
壮
族
、
苗
壮锦与云锦、蜀 锦、宋锦并称中国四 大名锦。
族
、
土
铜鼓是祭神、征战和节
家
庆活动不可缺少的乐器。
族
少数民族的传统艺术
畲
黎族鼻箫、哩咧、丁冬琴
族
、
黎
族
、
壮
族
、
苗
族
、
土
家
族
少数民族的传统艺术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_中国的少数民族__西南少数民族58页PPT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_中国的少数民族__西南少数民族58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152279eebd64783e08122b42.png)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中国的民族民俗(汉族)ppt课件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中国的民族民俗(汉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eb7c45376a20029bd642db2.png)
1、民俗的概念:
是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具有世代相习 的传承性事象,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 和传承的民间社会生活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基 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3
2、民俗的类型:
经济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游艺民俗
3、民俗的特性:
社会性和集体性、类型性和模式性、稳定性和 变异性、传承性和播布性四大特性。
大杂居、小聚 居,交错聚居
5
6
7
8
地图中,范围最大是蓝色区域,表示 拉丁字母使用区;第二大的粉红色区域, 是西里尔字母使用区;第三大的浅绿色区 域是阿拉伯字母使用区;第四大的土黄色 区域是汉字使用区;第五大的橙黄色是受 到古代印度半岛使用的梵文影响的文字: 天城文 印度官方语言之一的印度语的拼写 文字 、泰米尔文、孟加拉文、藏文、缅文、 泰文、老挝文、柬埔寨文等。这些文字中 都有很多词语来自佛经。
扫房以后,全家就要开始筹办年货,请香蜡 纸码、供品,写对联、剪窗花、买挂钱、年 画、鞭炮......准备过年了。
27
祭灶,灶神,俗称"灶王爷"。据《淮南子》
说,黄帝、炎帝"死作灶神",职司人间善恶。 清末明初以来,北京市面传有所谓善书,其 中有"灶王爷"说:"灶王留下一卷经,念与善男 信女听。我神姓张名自国,玉皇封我掌厨中。 来到人间查善恶,未从做事我先清。"民间盛 传:"灶王爷本姓张,一碗凉水三炷香。"认为 灶王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之神,每年 腊月二十四日都要去朝奏玉帝,
36
人日,旧历正月初七日称“人日”、“人胜节”,
或曰“七元”。这个古老的节日至少有两千年以上的 历史。 道教认为,“天地先生鸡、次狗、次猪、次羊、 次牛、次马,始生人。"汉人东方朔的《占书》中说: "岁正月一日占鸡,二日占狗,三日占猪,四日占羊, 五日占牛,六日占马,七日占人,八日占谷"。认为正 月初七如果天气晴朗,则谓吉祥,主一年出入顺利, 人口平安,若阴晦则兆灾患。清代,北京人正月初七 日有测阴晴的活动,"人日"这一天要吃春饼(一种双 层的荷叶饼)卷"盒子菜"(酱肘子、小肚等熟肉菜), 并且剪饼于庚院,叫"熏天"。但此俗流传范围越来越 小,清末明初已不多见了。
中国少数民族介绍(全)PPT课件
![中国少数民族介绍(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b06d7ea50e2524de5187e4d.png)
蒙古族的守门狗和猎犬禁止外人打骂 11
维吾尔族
概况:分布
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 带和阿克苏、库尔勒地区。
12
民俗:居住
13
民俗:服饰
14
民俗:饮食
禁忌:忌食马、驴、骡、狗肉以及动 物的血和自死动物,尤其禁食猪肉, 一般不饮酒。
15
民俗:节日活动
肉孜节、古 尔邦节、圣 纪节、那吾 鲁孜节 16
1
蒙古族
概况:分布
主要聚居在 内蒙古自治 区,其余多 分布于新、 辽、黑、甘、 青等省区。
2
民俗:服饰
蒙古族男女老幼都喜 爱穿长袍,称蒙古袍; 系腰带;蒙古靴。
3
民俗:居住
游牧地区牧民多住圆形穹庐顶的蒙古包;
蒙古地区的标志建筑也常饰以穹庐顶
4
民俗:歌舞
蒙古族能歌善舞,主要乐器为马头琴。
5
民俗:节日活动
民俗:歌舞
手鼓
弹拨尔
17
概况:分布
藏族
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其余分布在青海、四川、甘肃 及云南等地。
18
民俗:服饰
19
民俗:饮食
藏族的饮食主要 是糌粑、肉食和 奶制品,不吃奇 蹄类兽肉,大部 分地区还有不吃 飞禽和鱼的习惯。
20
民俗:民居
农区碉房
牧区帐房
21
民俗:节日活动
中国民族民俗 导游PPT
![中国民族民俗 导游PPT](https://img.taocdn.com/s3/m/3893136c27d3240c8447eff5.png)
Leabharlann 人口
人口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 畲族人口数为709592 语言 畲族使用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 99%的畲族操接近于汉语客家方言的语言。 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1984年6月30日建立浙江景宁畲族 自治县
名称来源
分布 畲族原分布在闽、粤、赣三省结合 部。元、明、清时期,从原住地陆续迁徙 到闽东、浙南、赣东等地山区半山区。 畲”字衍化为族称,始于南宋时期 ”“畲” 作为族称,是由于当时畲民到处开荒种 的游耕经济生活特点而被命名的 1956年由国务院正式公布确认,畲族是一 个具有自己特点的单一的少数民族。从此, “畲族”
文化艺术
畲族人民在迁徙过程中,在拓荒殖土的同 时,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文化艺术,具有鲜 明的民族特色 畲族文学艺术十分丰富。山歌是畲族文 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多以畲语歌唱的形式 表达。 在长篇叙事诗歌中、最著名的就是《高皇 歌》。
源瓦 畲 竞“ 有 畲 的房 族 技操 武 族 地, 住 等石 术 有 方多 房 磉、别 建多 ”登具 在为 、山一 山茅 骑、格 坡草 ““的 向房 海打民 阳和 马尺族 避木 ”寸体 风结 、”育 有构 竹、主 水的 林 要
畲族服饰
畲族的传统服饰,斑斓绚丽,丰富多彩。 衣料多为自织的麻布。衣领、袖口和右襟多镶花 边,有穿短裤裹绑腿的习惯。少女喜用红色绒线 与头发缠在一起,编成一条长辫子,盘在头上。 已婚妇女一般都头戴凤冠, 老、中、青不同年龄的妇女,发间还分别环束黑 色、蓝色或红色绒线。冠上饰有一块圆银牌,牌 上悬着三块小银牌 垂在额前,畲族称 它为龙髻,表示是“三公主” 戴的凤冠,冠上还插一根银簪,再佩戴上银项圈、 银链、银手镯和耳环,显得格外艳丽夺目。 男子的装束与汉族大同小异
民族文化介绍探寻黎族文化之美PPT
![民族文化介绍探寻黎族文化之美PPT](https://img.taocdn.com/s3/m/d3fe9f69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19.png)
【202X】
黎族地理分布
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省的陵水、保亭、三
亚、乐东、东方、昌江、白沙、琼中、五指山等 县市,其余散居在海南省境内的万儋州、屯昌、 琼海等县市以及贵州等省。
地理分布与由来
黎族族称的由来
族称"黎”是他称,是汉民族对黎族的称呼。 西汉以前曾经以“骆越”,东汉以“里”、"蛮”,隋唐以“俚”、“僚”等名称,来泛称南方的一些少数民 族,其中也包括海南岛黎族的远古祖先。 "黎”作为今天黎族的族称,最早见于唐后期刘恂著的《岭表录异》一书。该书有“儋振夷黎,海畔采(紫贝) 以为货”的记载。 另外,《新唐书·杜佑传》卷179中有唐德宗年间(780-805年)“朱崖黎民三世保险不宾,佑讨平之”的记载。 但《新唐书》为宋人欧阳修所作,“黎"之称应以《岭表录异》的记载为最早。 宋代,各类史籍中普遍以“黎"代替了“俚”、"僚”,作为今天海南岛黎族的专有族称。
黎族人将这种屋视为神圣的建筑,因此通常建于特定的位置, 如山顶或河流附近。船形屋的设计体现了黎族人对自然的尊重和 对祖先的怀念。
特色建筑及服饰
特色建筑
金字形茅屋:
这是一种相对现代的住宅形式,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后 的黎族社会。金字形茅屋以树干作为支架,竹木编墙,并用 稻草与泥混合涂抹成泥墙。
这种茅屋的设计较为简单,通常较小,适合家庭成员较 少的情况。黎族人在家中举ຫໍສະໝຸດ 某些重要仪式时,也会使用金 字形茅屋。
《畲族、黎族、壮族、苗族、土家族导学案-导游基础知识》
![《畲族、黎族、壮族、苗族、土家族导学案-导游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13a927a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e6.png)
《畲族、黎族、壮族、苗族、土家族》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畲族、黎族、壮族、苗族、土家族的基本情况;2. 掌握畲族、黎族、壮族、苗族、土家族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俗;3. 能够比较畲族、黎族、壮族、苗族、土家族的差别和共同点;4. 增强对民族多样性的认识和尊重。
二、导学内容:1. 畲族:畲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西、浙江等地。
畲族以水稻种植和捕鱼为主要生活方式,善于编织竹筏和捕鱼工具。
畲族有丰富的歌舞文化,尤其擅长赞叹自然和生活的歌曲。
2. 黎族:黎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海南岛。
黎族以农业和渔业为主要生计,他们善于种植水稻和茶叶,同时也擅长捕鱼。
黎族的传统服饰多为蓝色和黑色,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3. 壮族:壮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壮族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要生活方式,他们善于编织竹篮、织布等手工艺品。
壮族的传统节日有壮族三月三、壮族三月三等,以歌舞和民俗活动为主要形式。
4. 苗族: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湖南、贵州、广西等地。
苗族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要生计,他们擅长手工编织、刺绣等技艺。
苗族的传统服饰多为彩色,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5. 土家族:土家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重庆等地。
土家族以农业和渔业为主要生活方式,他们善于种植水稻和捕鱼。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有土家三月三、土家八月十五等,以歌舞和民俗活动为主要形式。
三、导学活动: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少数民族进行深入钻研,了解其历史、文化、民俗等信息,并准备展示。
2. 民族服饰展示:让学生自行设计并制作畲族、黎族、壮族、苗族、土家族的传统服饰,进行展示和介绍。
3. 民族风情展示:让学生表演畲族、黎族、壮族、苗族、土家族的歌舞、习俗等,展示各民族的特色和魅力。
4. 民族美食品尝:准备畲族、黎族、壮族、苗族、土家族的传统美食,让学生品尝并了解各民族的饮食文化。
最新 藏族课件ppt课件
![最新 藏族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ce4308b9d528ea80c77914.png)
藏族
35
藏历年、雪顿节(藏戏节)、望果节
14
黄队应聘
中午:用餐服务(品尝美食)
你将如何安排午餐,让游客感受藏族独具风味的美食?
主食
茶、酒水
菜肴
15
藏族饮食
糌粑______是藏族的主食。
16
藏族饮食
酥 油 茶 青稞酒
17
藏北三珍之一
冬虫夏草炖雪鸡
18
藏北三珍之一
人 参 果 拌 酥 油 大 米 饭
19
桐江职业技术学校吴欢欢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招聘4名实习导游现有一批将从杭州前往西藏旅游的观光团请同学们根据所了解的藏族知识针对此次的旅游团作出一份简单的旅游行程安排本旅行社已为同学们初定此次杭州旅游团的某日行程计划安排如下
1
“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
藏族
桐江职业技术学校 吴欢欢
2
“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
西藏中国青年旅行社
招聘4名实习导游
3
考核方案
现有一批将从杭州前往西藏旅游的观光团,请同学们根据所 了解的藏族知识针对此次的旅游团作出一份简单的旅游行程安排, 本旅行社已为同学们初定此次杭州旅游团的某日行程计划,安排 如下:
早上:安排游客游览为主 中午:安排午餐、品尝美食 下午:满足游客的购物需要 晚上:安排住宿,欣赏歌舞表演
藏北三珍之一
蘑菇炖羊肉
20
蓝队应聘
下午:购物服务(结合藏族服饰、工艺)
购物单 适合哪些游客购
品
买
单品特色
21
绚丽多彩的服饰
苗族
回族
22
绚丽多彩的服饰
• 藏袍
• 金花帽
• 邦典
《畲族、黎族、壮族、苗族、土家族导学案-导游基础知识》
![《畲族、黎族、壮族、苗族、土家族导学案-导游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0719294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a8.png)
《畲族、黎族、壮族、苗族、土家族》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畲族、黎族、壮族、苗族、土家族的基本梗概和特点;2. 掌握畲族、黎族、壮族、苗族、土家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3. 能够比较不同民族之间的异同点,增进对多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二、导学内容:1. 畲族:- 畲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西、浙江等地;- 畲族以渔猎为生,有奇特的渔猎文化和民俗传统;- 畲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有自己的文字系统;- 畲族的服饰、建筑、饮食等方面也有奇特的风格。
2. 黎族:- 黎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海南岛;- 黎族以种植为主,有丰富的农耕文化和传统习俗;- 黎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有自己的文字系统;- 黎族的服饰、舞蹈、音乐等方面具有奇特的风格。
3. 壮族:-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壮族以农耕为主,有丰富的农耕文化和传统节日;- 壮族的语言属于壮侗语系,有自己的文字系统;- 壮族的服饰、建筑、饮食等方面体现了浓厚的民族特色。
4. 苗族:- 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等地;- 苗族以农耕为主,有奇特的农耕文化和传统习俗;- 苗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有自己的文字系统;- 苗族的服饰、舞蹈、音乐等方面展现了奇特的民族风情。
5. 土家族:- 土家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等地;- 土家族以农耕为主,有丰富的农耕文化和传统节日;- 土家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有自己的文字系统;- 土家族的建筑、饮食、婚嫁习俗等方面展现了奇特的民族特色。
三、导学过程:1.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展示畲族、黎族、壮族、苗族、土家族的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2. 分组讨论,比较不同民族之间的异同点,探讨多民族共存的文化融合与发展;3. 走访当地少数民族村落或展览馆,亲身感受和体验畲族、黎族、壮族、苗族、土家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4. 撰写进修笔记,总结所学内容,展示对畲族、黎族、壮族、苗族、土家族的认识和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建筑
藏族农区多垒石建房,房屋平 顶多窗,造型及色泽质朴,具 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藏族最具代表 性的民居是碉 房。碉房多为 石木结构,外 形端庄稳固, 风格古朴粗犷。
帐篷是牧民的住所,一般分为布料 和牛毛帐篷两种,结实耐用,迁移 方便。
传统服饰
藏袍是藏族人民的传统服饰,宽 体长身、大襟广袖,藏袍的大袖子 平时绾起来,聚会娱乐时,则放下 长袖,翩翩起舞。
民间艺术
藏族人民能歌善舞。 藏戏是广泛流行于藏族地区 的以歌舞形式表现故事内容 的综合性艺术。
唐卡是用纸或布做底,用彩色 绸缎缝制装裱而成的彩色卷轴 画。 根据品种和质地不同可分为刺 绣唐卡、织锦唐卡、贴花唐卡 和珍珠唐卡。
酥油花、堆绣和壁画为“塔尔 寺三绝”。
酥油花是用酥油作原料造出的 各种佛像、人物、山水、亭台 楼阁、飞禽走兽、花卉树木等 艺术精品。低温下进行,15℃ 就会变形。
黎族人有嚼槟榔的嗜好,槟榔也是黎 族人待客、订婚不可缺少的佳品。
黎族的节日有春节、“三月三”等。
三月三是黎族人民最隆重、最热闹的 传统节日。节日当天,各村寨都要举 行祭祖仪式,青年男女盛装打扮集到 一起,各自以对歌的形式相邀族外的 意中人。 除了歌谣对唱外,还有打柴舞、荡秋 千、土枪射击、射箭、摔跤等娱乐活 动。
1.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堡建筑群是( )。 2.藏族属于( )语系。 3.藏族信仰宗教是( )。 4.帐篷一般分为( )和( )两种。 5.藏族男女都喜欢戴的帽子是( )。 6.( )饮料是藏族不可缺少的,由 ( )、( )和( )做成。 7.塔尔寺“三绝”是( )。 8.藏族的葬仪可分为( )五种。 9.藏族人喜欢喝的饮料是( )。 10.藏族的主要节日有( ),最隆重的传统 节日是( )。
9.在闽东北沿海一带山区居住的畲族妇女,有 头佩( )的风俗。 10.畲族日常饮食以( )为主。 11.畲族的传统节日食品( )。 12畲族人爱喝的茶有( )。 13.畲族的( )茶历史悠久,还曾是贡品。 14.畲族的主要节日有( )。 15.畲族喜爱武术,基本上可分为( )和 ( ),还有令人叫绝的( )。 16.畲族民间手工艺主要( )等。
饮食文化
畲族日常主食以大米、薯类为主。 传统的节日食品有三月三的乌米饭、 端午节的菅粽和年节糍粑。 畲族人都爱喝绿茶、乌龙茶。 闻名于世的畲族“惠明茶”历史悠久。 曾是清代地方政府岁贡皇帝的方物。
传统节日
畲族的节日与汉族大致相同,如春节、元 宵节等。
本民族特色节日:“二月二”、“三月 三”、“招兵节”、“封龙节”等。 二月二也称“会亲节”,节日中人们从四 面八方云集而来,访亲友、致问候。 三月三亦称“乌饭节”,这一天,家家吃 乌饭,办歌会。山歌对唱,通宵达旦。
藏族男女都喜欢戴金花帽。
饮食文化
藏族人民饮食文化主要是酒、奶、 茶三种。
藏族农区的主食 是糌粑,其做法 是将青稞炒熟后 磨成粉,吃时用 酥油茶拌后捏团, 并佐以菜肴。
PS:糌粑(zān bā)
青稞
藏族人嗜饮青稞酒,并有弹酒的风俗。
酥油茶是藏族不可缺少的饮料, 由砖茶、盐巴和酥油做成。
1.人口分布
2.发展历史
黎 族
3.宗教信仰
4.语言文字 5.传统建筑 6.传统服饰 7.饮食文化 8.风俗礼节 9.民间艺术 10.黎族禁忌
人口分布和发展历史
黎族人口约124.78万。主要分布 在中国海南省中南部。 黎族源于古代“百越”的一支, 早在秦汉以前就从两广地区陆续 来到海南岛定居。“黎”这一专 有族称始于唐末,沿用至今。
灿烂文化
藏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创造了灿 烂的文化,藏文史籍文献卷帙浩繁, 其数量在我国居第二位,仅次于汉 文。 《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英 雄史诗。另外,藏族的医药、历算、 舞蹈、音乐也自成一格。
布达拉宫
始建于公元7世纪的布达拉宫位于西 藏首府拉萨红山上,13层宫殿建筑, 高110米,海拔3750米以上,是世界上 海拔最高的宫堡建筑群。 布达拉宫主体建筑为白宫和红宫。 以其建筑特色、辉煌的绘画、雕塑艺 术和珍贵的文物闻名遐迩。
藏族的葬仪分塔葬、火葬、天葬、 土葬、水葬五种,并且等级森严, 界限分明。
藏族礼仪
藏族人非常讲究礼仪,日常生活 中见到长者、平辈都有不同的鞠 躬致礼方式。
献哈达是最普遍的一种礼节。 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 的敬意。 最好的是蓝、黄、白、绿、红 五彩哈达。五彩哈达用于最高 最隆重的仪式,如佛事等。
畲族喜爱武术,基本上可分为棍术和 拳术两大类,还有令人叫绝的点穴功 夫。 畲族民间手工艺主要是木匠的雕刻和 妇女的织带、绣花,其次是竹编、石 雕等。
织带是畲族农村妇女必学 的手艺, 彩带作裤带、腰带、围裙 带等用, 常常是女子送给朋友、情 人的礼物。
1.我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在( )。 2.畲族人自称“山哈”,意为( )。 3.畲族的语言属于( )语系。 4.畲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 )。 5.( )又称“盘瓠图”,是畲族信仰的 主要标志之一。 6.畲族住房多为( )和( )。 7.畲族妇女多穿( )。 8.畲族妇女别具风格的服装是( )。
4.传统建筑
5.传统服饰
6.饮食文化
7.风俗礼节
8.民间艺术
9.巩固小节
畲 族 图 腾
人口分布
畲族人口70.96万,分布在福 建、浙江等省的山区。
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区是全国唯 一的畲族自治县。
畲 族
语言文字
畲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 藏语系。
畲族无文字,通用汉文。
宗教信仰
畲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祖先崇拜。 祖图又称“盘瓠图”,是畲族信仰 的主要标志之一。 畲族民间还有《高皇歌》,记载盘 瓠王不平凡的经历,歌颂其英勇杀 敌、繁衍子孙的丰功伟绩。
宗教信仰
藏族信仰佛教。公元4世纪,佛教传 入吐蕃,与当地苯教融汇,形成了藏 传佛教。 藏传佛教俗称为“喇嘛教”,主要 有五派:宁玛派、噶当派、噶举派、 萨迦派、格鲁派。 达赖和班禅即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 两大活佛,同时也是藏传佛教中影响 最大的两大活佛。
语言文字
藏族有自己的语 言文字。 藏语属汉藏语系, 藏文创制于7世 纪初,是参照梵 文创制的拼音文 字。
船 形 屋
金字形屋
传统服饰
黎族服装以棉麻为原料。 黎族人多穿对襟无领上衣,妇女 穿对襟无袖上衣,下穿筒裙,裙 上绣有各种图案。
黎锦是黎族人最为有著名的纺织工 艺品,以其技术精巧细密、色彩艳 丽富于特色而驰名天下,具有很高 的艺术审美价值。
黎族以稻米、玉米、番薯为主食。
日进三餐,喜稀不喜干,并习惯腌制 生鱼、生肉。嗜好烟酒。 竹筒饭:把猎获物的瘦肉混以糯米和 少量盐巴放进竹筒内烤制的香饭食招 待客人的上好食品。
第三节 中国部分少数民族简介
藏族 黎族 畲族
1. 人口分布
2. 发展历史 3. 灿烂文化 4. 宗教信仰 5. 语言文字 6. 传统建筑 7. 传统服饰 8. 饮食文化 9. 民间艺术 10.风俗礼节
人口分布
藏族人口约541.60万,主要 聚居在西藏自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其余聚 居在青海、四川等地。
西藏素有“世界屋脊”之称
7.黎族主要分布在( )。 8.黎族属于( )语系,是一种以 ( )为基础的黎文。 9.黎族的宗教信仰是以( )为主, 其次是( )。 10.黎族的传统住房有( )和( ) 两种。 11黎族服装是以( )为原料的。 12( )是黎族人最著名的纺织工艺 品。
畲 族
1.人口分布 2.宗教信仰
3.语言文字
黎 族
宗教信仰
黎族的宗教信仰以祖先崇拜 为主,其次是自然崇拜,有 些地区还保留着图腾崇拜的 痕迹。
黎 族 图 腾
语言文字
黎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 语系,1957年制订了一种以 拉丁字母为基础的黎文。
传统建筑
黎族传统住房有船形屋和金字形 屋两种。 船形屋是竹木结构建筑。外形像 船篷,用竹木架构。 金字形屋以树干作支架,竹片编 墙。
“雪顿节”是藏族传统节日之一, 意为酸奶子节,后因其活动内容渐 渐演变以藏戏会演为主,又被称为 “藏戏节”。 “望果节”是西藏人民渴望丰收的 传统节日。
藏戏的藏语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 “仙女姐妹”。 藏戏的传统剧目相传有“十三大本”, 经常上演的是,即《文成公主》《诺桑法 王》《朗萨雯蚌》《卓娃桑姆》《苏吉尼 玛》《白玛文巴》《顿月顿珠》《智美更 登》等“八大藏戏”, 此外还有《日琼娃》《云乘王子》《敬巴 钦保》《德巴登巴》《绥白旺曲》等,各 剧多含有佛教内容。
传统艺术
鼻萧是海南黎族喜爱的古老 乐器之一,已有1000多年的 历史,用五指山区特产白竹 制成。
叮咚琴是黎家同胞在原木上敲击出 节奏的一种古老而独特的乐器。
在节日劳动间歇,黎族人喜 欢跳“竹竿舞”,“竹竿舞” 已成为海南最富有特色的舞 蹈表演。
1.黎族的禁忌很多,大年初一禁忌洗衣、 扫地; 2.男女订婚时忌用白鸡,否则会夫妻不和; 3.家中有人去世,死者家属不能正面穿衣 服,要把衣服反过来穿,出藏时,棺木 只能用左肩扛,不能换肩;
4.女子不可以摸男子的猎枪,男子不可抚 弄女子的纺织工具等。
1.黎族以( )为主食。 2.黎族人待客和订婚必不可少的是( )。 3.黎族的传统节日有( )。 4.海南黎族喜爱的古老乐器之一的是( )。 5.黎族同胞在原木上敲击出节奏的一种古老而 独特的乐器是( )。 6.海南最富有特色的舞蹈表演有( )。
酥 油 花
堆绣属于唐卡的一种。堆绣是 用各色棉布、绸、缎剪成所设 计的各种图案形状,精心堆贴 成一个完整的画面,然后用彩 线绣制而成。
堆 绣
壁 画
风俗礼节
藏族的节庆活动很多,几乎每月都有一 个节日,而且民间节日和宗教节日互相 穿插。 “藏历年”是藏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 日,节日期间人们互赠哈达,互道“扎 西德勒”,演唱藏戏,跳锅庄和弦子舞, 还进行角力、赛马、射箭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