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经济改革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
• ⑴背景: (1)客观:内外危机; (战时)解决危机,巩固政权。 ——直接目的 (2)目的: (战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 • • • • ⑵内容: ①农业: 实行余粮征集制; ②工业: 实行工业国有化; 取消商品贸易; ③商业: 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 ④分配: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1917-1918 1918-1919 1919-1920 粮食征购粮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实际上是从农民手里拿 走了全部余粮,甚至有 时不仅全部是余粮,还 包括农民的一部分必需 的口粮。付给农民的都 是纸币,由于当时纸币 大幅度贬值,纸币不过 是“彩色纸片”。
5、有人称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布尔什维克转向资本主 义”,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这 两种看法的共同缺陷是 ①没有从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上看问题 ②没有看到 政策仅在一定限度内调整 ③只看现象,不看本质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有人说:新经济政策中允许部分 企业由国内外资本家经营,这是在 发展资本主义,与战时共产主义政 策相比,它是搞资本主义。你如何 看待这种观点?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权又面临什么新 的困难和危机?
材料一: “连年战争使苏俄2000多万人丧生, 1921年天灾造成饥荒,农业生产直线下 降。日用品严重缺乏,粮食和原材料的 短缺使多数工厂无法开工,1920年的工 业产值只及战前的13.8% 。
从材料可看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那些危 机?如何解决这些危机?
3、“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 联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不成功的”,因为它们: A、违背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性 B、落后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C、把重工业放在经济建设的首位 D、极大地解放生产力
探究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违背经济规律的表现有
哪些?在近现代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事件犯了类似战时 共产主义政策错误? 国家垄断全部经济、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平均分配等 太平天国运动、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1.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 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 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这一错 误的根本原因是 A.扩大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范围 B.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很快就会灭亡 C.忽视了生产关系必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D.帝国主义对苏俄的经济封锁所致 2、列宁曾说,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办法” 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 性政策。这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是指 A.利用市场关系和允许私人经济存在 B.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C.调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壮大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一次 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 联)
“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 逐渐确立,此时的苏联处于在西方资本主义 国家封锁和包围之中,孤立无援,国内工业 生产极其落后,到1928年,苏联工业产值还 不到德国的一半,是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 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 力和人力完成。” ——《大国崛起》
三、“斯大林模式” (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
☆含义: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管理体制
1、背景: ①国际: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包围和战争威胁; ②国内:经济: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 历史:历史传统制约; 个人:斯大林个人的因素 ③对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 2、过程: 社会主义工业化(1925)、 农业集体化运动(1929)、 计划经济(1928)开始。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你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
列宁: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 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 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的做法脱 离了实际,“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请思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错”在哪里?
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材料二 俄罗斯长篇小说《切温古尔》(普 拉东诺夫著)中有这样一段话反映了当时农民的 心情:“令人费解的是,(红军来了)分了土地, 却又把每一粒粮食都收走了。你倒是自己去尝尝 这样的土地的滋味吧。” 在1920年,苏俄农民中还流传这样的说法: “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 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 们。” 请思考:农民的这些言论说明了什么问题?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 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 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 了!”-----------列宁
这是在什么背景下的话?
• • • • •
• • • • •
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2、新经济政策(1921—1929) ⑴背景: ⑵内容:
• ⑴背景 • ⑵内容
• ⑶评价
• • • • • •
特点: “战时”和“共产主义” 积极 ①保证军事斗争胜利,巩固苏维埃政权。 局限 ① 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的积极性,不利于…. ②违背经济规律,无法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 ③超出战时需要限度,引发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实质: 排斥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采用军事性行政命令的 方法的经济体制。
材料二: 国内战争结束后,余粮收集制非但没有取 消,反而强化了,1920~1921年度的粮食收购 量却翻了一番……,这种越来越严厉的无偿征 购,使得农民的不满演变为农民暴动的事件。 工人因生活条件的恶化也日益不满。更为严重 的是,1921年2月28日,作为彼得格勒门户的海 军基地喀琅施塔得发生了水兵叛乱,(这里的 水兵大部分在十月革命中,曾作为布尔什维克党 的支持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抛出了 ‘贸易自由’ ‘拥护不要共产党人参加的苏维
3、在1923年,某外国一旅游团到苏俄参观旅游,可以 看到的景象是( ) A.苏俄人民为打败帝国主义武装干涉,纷纷参军 B.苏联人民热情介绍工业化的重大成果 C.苏联人民自愿作向导,带领他们参观集体农庄 D.苏联人民从商店中可以自由贸易
4、(2009高考广东单科)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 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 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 是指 A.十月革命 B.斯大林模式 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苏俄
美国
中国 “文革”刚结束,国 家经济面临崩溃。 对农业、工业进行调 整,使农轻比例协调 发展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
国内外敌人进 背 攻被粉碎,战 经济大危机 景 时共产主义政 策弊端。 不 内 侧重于农业 同 容 巩固工农联 目 盟,逐步过 的 渡到社会主 义 侧重于工业
• • • • • • • •
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2、新经济政策(1921—1927) ⑴背景: 经济、政治危机(主要) 多年战争、自然灾害、战时失误 目的: ⑵内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内容的对比: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重要企业:仍归国有 工业 大中小企业: 收归国有 中小企业:私人经营
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改革开放比较
苏俄 新经济政策 背 景 美国 罗斯福新政 中国 改革开放
都是各国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实施的。
目 的 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相 同 特 都强调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点 都利用政府职能对经济进行干预(宏观调控) 结 都在实践中获得成功,对各自国家经济的恢 果 复和发展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
摆脱经济危 机,维护资 产阶级统治
苏俄
美国 在不改变资-前提下用国家 干预经济的办 法,发展资本 主义。
中国
利用市场、货币 和商品货币关系 特 点 进行社会主义建 设 不 同
在坚持社--前 提下,改革生 产关系中不适 应生产力发展 的环节。
巩固了工农联盟,减轻破坏,巩 有利于经济恢复, 固了资--统治, 中国现代化建 影 使苏维埃政权得 并促成了战后 设取得了举世 响 到巩固。 国家垄断资本 瞩目的成就。 主义的发展。
• 例1(09广东)22.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 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 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 指 • A.十月革命 B.斯大林模式 • 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我们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称为非常时期的非常政 策,“非常时期”主要是指苏俄( ) A.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B.生产力水平落后 C.面临内部叛乱和外部干涉 D.遭遇旱灾,粮食匮乏
农业方面:农业集体化运动:(1937) 把分散的农民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到集体农庄里
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一些地方甚至将农民的住 房、奶牛、猪、羊、家禽和菜园等都强行收农庄所 有,引起了农民的强烈不满和抵制,所以很多农民 大量屠宰牲畜,逃避集体化。 据统计,在苏联农村中,从1929年7月到1930年 7月,牛减少了32%,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 羊减少了26%。 请回答:农业集体化运动会产生了什么严重后果? 结果: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农业的发展, 致使苏联整个国民经济无法达到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
农业
商业
余粮征集制 取消商品贸易 国家集中分配
固定粮食税
允许自由贸易
按劳分配
分配
思 考 探 究
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 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依据材料说明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 ——列宁
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
(1)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A用市场和商品货 币关系来发展经济,B一定限度发展资本主义(实质) (2)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 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 尔巴乔夫改革
对应教材:
必修2:14课、17课
• (08年广东高考)30题(2)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 是什么?二战后苏联进行了哪几次经济体制改革? 这些改革共同的局限性是什么?(5分) • 答:①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 经济体制 • ②二战后苏联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 • 20世纪50年代的赫鲁晓夫改革、 • 60-70年代的勃列日涅夫改革、 • 80年代中期以来的戈尔巴乔夫改革。 • ③共同的局限性:未从根本上认识苏联的国情,改 革未坚持实事求是。
实践 ①经济:经济恢复和发展, ②政治: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政权。 理论: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 ⑶评价
4、1921年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 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 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当时苏联(俄)“走一段 困难、危险的下山路”的具体做法是 A.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B.允许国内外私人资本存在 C.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 D.完全实行市场经济
(2009高考海南单科)(12分)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如果撇开内部和外部的环境抽象地来讲,我们当然可以用比较缓 慢的速度进行工作。但是问题在于:第一、不能撇开内部和外部 环境;第二、如果从我们周围的环境出发。那就不能不承认,正 是这个环境促使我们迅速发展我国的工业……我们是在一个技术 非常落后的国家内取得了政权的……假如我们的工业和技术像德 国那样发达,假如我国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像德国那样 大,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在我们这里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迫 切了……假如我们不是唯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而是无产阶 级专政的国家之一,假如不仅在我国,而且在其他比较先进的国 家……也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就不 会这样迫切了。 ——摘自斯大林《论国家工业化和联共(布)党内的右倾》(1928 年11月)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斯大林强调高速度发展工业的原因?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知识网络
苏联 社会 主义 建设
社会主义 经济体制 的建立 战时共产 主义政策 新经济 政策 斯大林 模式
苏联的经 济改革
赫鲁晓 夫改革
勃列日涅 夫改革
戈尔巴乔 夫改革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课标要求 考纲展示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 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 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 新经济政策 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 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斯大林模式” 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 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 折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