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工程--第一章:油井流入动态-汤
《石油采油工程》完整版
Pwf
q
Pwf=Pr
Pr•J
当
q= Pr.J 时, Pwf=0 (1-2b)
由此两点得曲线:
tg=Pr.J/Pr=J
曲线的特征
1. 夹角的正切就是采油指数 , 夹角越大 , 采油指数越大 , 生产能力越强 ; 反之 , 夹角 越小 ,J 越小 , 生产能力越弱。曲线很直观 地反映油井的产能。 2. 当井底压力为 Pe 时 , 生产压差为零 , 油 井产量为零 . 即 : 产量为零的点 , 所对应的 压力即地层压力。 3. 当井底压力为零时 , 生产压差最大 , 所 对应的产量是极限最大产量。
CK 0 h re 3 S) 0 B 0 (ln rw 4
(1-3a)
J0
q0 p r p wf
(1-4)
B井 80吨/天
B井 120吨/天
(1) 采油指数
例: A井 100吨/天
A井 110吨/天 如果
P 1 P2
Pwf ,则P, qA ,qB
若 qB qA ,则B井产能大。 q 衡量产能: 采油指数 P
采油工程
第一章 油井基本流动规律
第一节 油井流入动态
一、单相原油流入动态 1、垂直井单相油流 (1)定压边界的稳定流产量公式
Pe=常数
Pw
C — 单位换算系数,P2表1-1
对溶解气驱油藏,可由试井得 Pr ,取代Pe:
根据达西定律,定压边界圆形油层中心一口垂直井
的稳态流动产量公式 :
( 1-1 )
(2)封闭边界拟稳态条件下的产量公式
ck o h(Pe Pwf ) qo 1 re μ o Bo (ln S) rw 2
采油工程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油井流入动态IPR曲线:表示产量与流压关系曲线。
表皮效应:由于钻井、完井、作业或采取增产措施,使井底附近地层的渗透率变差或变好,引起附加流动压力的效应。
表皮系数:描述油从地层向井筒流动渗流情况的参数,与油井完成方式、井底污染或增产措施有关,可由压力恢复曲线求得。
井底流动压力:简称井底流压、流动压力或流压。
是油、气井生产时的井底压力。
.它表示油、气从地层流到井底后剩余的压力,对自喷井来讲,也是油气从井底流到地面的起点压力。
流压:原油从油层流到井底后具有的压力。
既是油藏流体流到井底后的剩余压力,也是原油沿井筒向上流动的动力。
流型:流动过程中油、气的分布状态。
采油指数:是一个反映油层性质、厚度、流体参数、完井条件与渗油面积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的综合指标。
可定义为产油量与生产压差之比,即单位生产压差下的油井产油量;也可定义为每增加单位生产压差时,油井产量的增加值;或IPR曲线的负倒数。
产液指数:指单位生产压差下的生产液量。
油井流入动态:在一定地层压力下油井产量和井底流压的关系,反应了油藏向该井供液能力。
气液滑脱现象:在气液两相流中,由于气体和液体间的密度差而产生气体超越液体流动的现象。
滑脱损失:因滑脱而产生的附加压力损失。
流动效率:油井在同一产量下,该井的理想生产压差与实际生产压差之比,表示实际油井完善程度。
持液率:在气液两相管流中,单位管长内液相体积与单位管长的总体积之比。
Vogel 方法(1968)①假设条件:a.圆形封闭油藏,油井位于中心;溶解气驱油藏。
b.均质油层,含水饱和度恒定;c.忽略重力影响;d.忽略岩石和水的压缩性;e.油、气组成及平衡不变;f.油、气两相的压力相同;g.拟稳态下流动,在给定的某一瞬间,各点的脱气原油流量相同。
②Vogel方程③利用Vogel方程绘制IPR曲线的步骤已知地层压力和一个工作点:a.计算b.给定不同流压,计算相应的产量:c.根据给定的流压及计算的相应产量绘制IPR曲线。
采油工程
Pa-Pb是在油管 中消耗的压力
Q1
图2-5 油压与产量的关系曲线
①当油嘴直径和气油比一定时, 产量和井口油压成线性关系。
图2-21 油嘴、油压与产量的关系曲线
油层渗流消耗的压力
•泵筒内液体转移入油管
内
•不排液体出井
泵的理论排量
活塞上下一次,向上抽汲的液体体积为:
V fPs
每分钟排量为: 每日体积排量为: 每日质量排量为: 式中:
Vm f P sn
Qt 1440 f P sn
Qm 1440 f P sn l
Qt -泵的体积理论排量,m3/d;
Qm -
泵的质量理论排量,t/d;
Pmin Wr I d Phd Fd Pv
在下泵深度及沉没度不很大、井口回压及冲数不高 的稀油直井内,在计算最大和最小载荷时,通常可 以忽略Pv、F、Pi、Ph及液柱惯性载荷
第三节 抽油机平衡、扭矩与功率计算
一、 抽油机平衡计算
不平衡原因
• 上下冲程中悬点载荷 不同,造成电动机在 上、下冲程中所做的 功不相等。
图5-7 注水井指示曲线
采油工程原量。
吸水指数 = 日注水量 日注水量 注水压差 注水井流压 - 注水井静压
吸水指数=
两种工作制度下日注水量之差 相应两种工作制度下流压之差
采油工程原理与设计
二、影响吸水能力的因素 (1) 与注水井井下作业及注水井管理操作等有关的因素 (2) 与水质有关的因素 (3) 组成油层的粘土矿物遇水后发生膨胀
(2)抽油泵
抽油泵的分类:
采油工程PPT第一章.ppt
p wf
pr qL
JL
当 时 qb qL qomax
p wf
f w
pr
qL JL
0.1251
fw pb
81 80 qL qb qomax qb
1
当 时 qomax qL qLmax
概述
• 采油工程
为采出地下原油,采用的各项工程技术措施的总 称。采油工程在石油工程中处于核心地位。
• 主要任务
根据油田开发要求,科学地设计、控制和管理生 产井和注入井,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以达到经济有 效地提高油井产量和原油采收率、合理开发油藏的目 的。
• 课程特点
综合性、实践性、工艺性强。
油井生产系统
qV
Jo pb 1.8
68.35(m3
/d)
q0max qb qV 115 .67(m3 / d )
(3) 计算pwf=15 MPa及7 MPa时产量 pwf=15>pb,位于直线段:
qo Jo pr pwf 28.39(m3 / d)
pwf=7<pb,位于曲线段:
qo
qb qV 1 0.2
qotest
qb
qv
1
0.2
pwftest pb
0.8
pwftest pb
2
qb Jo ( pr pb )
qv Jo pb 1.8
Jo
pr
qb
qotest
pb
1 0.2
pwftest
1.8
pb
0.8
pwftest pb
2
例1-3
已知: pr=18MPa,pb=13MPa pwftest=9MPa,qotest=80m3/d。
第一章油井流入动态与井筒多相流计算
第一章 油井流入动态与井筒多相流动计算第一节 油井流入动态(IPR 曲线)一、教学目的掌握油井流入动态、采油指数等相关定义;并掌握单相流体流动、油气两相渗流、单相与油气两相渗流同时存在、油气水三相以及多油层情况下油井流入动态的绘制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油井流入动态的定义以及计算方法;2、不同条件下油井流入动态的计算。
教学难点:1、单相与两相渗流同时存在时油井流入动态的计算;2、油气水三相流动时油井流入动态的计算。
三、教法说明课堂讲授并辅助以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的数据和图表。
四、教学内容本节主要介绍五个方面的问题:1、 单相液体的流入动态.2、 油气两相渗流时的流入动态.3、 wf b r p p p >>时的流入动态.4、 油气水三相流入动态.5、 多层油藏油井流入动态.(一)单相液体的流入动态1、基本概念油井流入动态:油井产量(q0)与井底流动压力(p wf)的关系,反映了油藏向该井供油的能力。
油井流入动态曲线:表示产量与流压关系的曲线,简称IPR曲线。
Inflow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CurveIPR曲线基本形状与油藏驱动类型有关。
即使在同一驱动方式下,还将取决于油藏压力、油层厚度、渗透率及流体物理性质等。
2、生产试井生产试井又称为系统试井或稳定试井,它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油层的研究,它的目的和方法都与不稳定试井存在区别:⑴试井的目的通过试井,可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①对油气水性质的研究;②对油层物性的研究(油藏物理);③对油层非均质性和油藏驱动类型的研究(油藏工程);④井底流动的研究(采油工程)。
生产试井的特点:不需停产或间断停产。
生产试井主要研究两个指标:①产量;②井底压力。
研究这两个指标,解决的问题可归纳为(即生产试井的具体目的):①了解油层供油能力,以选择合理生产参数和设备能力;②优选采油方法,进行系统分析;③预测油井动态;④确定自喷井停喷和转抽的时间与条件;⑤评价油层污染情况,确定增产措施和效果分析。
作业题1-1-1 (采油作业答案,仅供参考)
56.1
51.1
43.7
34.0
22.0
8.8
0
依据上表数据绘制 IPR 曲线如下图 4 所示。
25
20
15
10
5
0 0.0 10.0 20.0 30.0
qo/(t/d)
40.0
50.0
60.0
70.0
图4 IPR曲线
1.5 已知某井产液量 ql 20t / d ,含水率 f w 40% , 油藏压力 Pr 30MPa ,井 底流压 Pwf 20MPa,饱和压力 Pb 10MPa ,试绘制该井 IPR 曲线,并计算产液指数 和采油指数。 当 ������������������ > ������������ 时
2
= 146������/������
������������ = 1 − 0.2
������′������������
������������
− 0.8
������′������������
������������
2
∙ ������������������������������
给定不同流压,即可根据上面的式子计算出相应的产量 ,并列表如下: ������������������ /������������������
当 ������������������ < ������������ 时
������������ = ������������ + ������������ 1 − 0.2 ������������ = ������1 ������������ − ������������������
������������������ ������������������ − 0.8 ������������ ������������
采油工程--第一章:油井流入动态-汤
b.计算 qo m ax
c. 由流入动态关系式计算相关参 数
Vogel曲线与数值模拟IPR曲线的对比
图2-4
计算的溶解气驱油藏油井IPR曲线
1-用测试点按直线外推;2-计算机计算值;3-用Vogel方程计算值
对比结果:
按Vogel方程计算的IPR曲线,最大误差出现在用小
生产压差下的测试资料来预测最大产量时,但一般
假设条件: a.圆形封闭油藏,油井位于中心; b.均质油层,含水饱和度恒定; c.忽略重力影响; d.忽略岩石和水的压缩性; e.油、气组成及平衡不变; f.油、气两相的压力相同; g.拟稳态下流动,在给定的某一瞬间,各点的脱气 原油流量相同。
类型的21个 溶解气驱动 油藏进行模 拟计算,得 到的结果的 总结
2
Bo2 D 1.3396 10 13 2 2 4 h rw
1.906 10 7 胶结地层的紊流速度系数: k 1.201
1.08 10 6 非胶结地层紊流速度系数: g k 0.55
C、D值也可用试井资料获取
( pr pwf ) q
C Dq
课堂练习
完善井: s 0
FE 1
s 0 FE 1
0 FE 1
增产措施后的超完善井:
油层受污染的或不完善井: s
由于损害半径和损害区渗透率 难以确定,因而用公式无法确 定表皮系数S,通常由试井方 法获得
利用流动效率计算直井流入动态的方法
①Standing方法(1970) (FE=0.5~ 1.5)
称指示曲线
IPR曲线
IPR曲线基本形状 与油藏驱动类型有
关。即使在同一驱
动方式下,还将取 决于油藏压力、油 层厚度、渗透率及 流体物理性质等。
第01章油井流入动态与多相流02ppt课件
实验参数范围
气体流量 液体流量 持液率 系统压力 压力梯度 倾斜度 流型
0~0.098 m3/s ; 0~0.0019 m3/s ; 0~0.87 m3/m3; 241~655 kpa(绝对压力); 0~18 kPa/m; -900~+900; 水平管流动的全部流型。
一、基本方程
假设条件:气液混合物既未对外作功,也未受外界功 单位质量气液混合物稳定流动的机械能量守恒方程
8000vs
1 2 [vsi
v2 si
11.17 103 L L D
v (0.251 8.74 106 N ) gD
si
Re
N 8000 b
vs
(0.35
8.74
10
6
N
Re
)
gD
Nb
vs DL
L
的计算
连续液相
水 水 油 油
计算公式选择
vt (米 / 秒 )
<3.048 >3.048 <3.048 >3.048
q
U2
mgZ2 sin
mv22 2
p2V2
图2-19 倾斜管流能量平衡关系 示意图
dU mvdv mg sindZ
d ( pV ) dq 0
dU dq pdV dIw
Vdp mvdv mg sindZ dIw 0
1
dp
vdv
g
sindZ
dI w
0
dp v dv g sin dIw 0
上/下坡 上坡 上坡 上坡 下坡
d
e
f
g
0.011 -3.768 3.539 -1.614
2.96
0.305 -0.4473 0.0978
《采油工程原理与设计》复习思考题与习题
采油工程原理与设计复习思考题与习题集编写:陈德春张红玲审核:张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2012年9月目录第一章油井流入动态与井筒多相流动计算 (2)第二章自喷与气举采油 (5)第三章有杆泵采油 (7)第四章无杆泵采油 (10)第五章注水 (10)第六章水力压裂技术 (11)第七章酸处理技术 (15)第八章复杂条件下的开采技术 (17)第九章完井方案设计与试油 (17)第十章采油工程方案设计概要 (18)第一章 油井流入动态与井筒多相流动计算复习思考题1.1 何谓油井流入动态?试分析其影响因素。
1.2 何谓采油(液)指数?试比较单相液体和油气两相渗流采油(液)指数计算方法。
1.3 试分析Vogel 方法、Standing 方法、Harrison 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1.4 试推导油气水三相流入动态曲线[]max max ,t o q q 段近似为直线时的斜率。
试述多层合采井流入动态曲线的特征及转渗动态线的意义。
1.6 试比较气液两相流动与单相液流特征。
1.7 何谓流动型态?试分析油井生产中各种流型在井筒中的分布和变化情况。
何谓滑脱现象和滑脱损失?试述滑脱损失对油井井筒能量损失的影响。
试推导井筒气液多相混合物流动的管流通用的压力梯度方程。
综述目前国内外常用的井筒多相流动计算方法。
习题某井位于面积245000m A =的矩形泄油面积中心,矩形的长宽比为2:1,井径m r w 1.0=,原油体积系数2.1=o B ,原油粘度s mPa o ⋅=4μ,地面原油密度3/860m kg o =ρ,油井表皮系数2=s 。
试根据表1-1中的测试资料绘制IPR 曲线,并计算采油指数J 和油层参数h k o ,推算油藏平均压力r P 。
表1-1 某井测试数据表某井位于面积21440000m A =的正方形泄油面积中心,井径m r w 1.0=,原油体积系数4.1=o B ,原油粘度s mPa o ⋅=2μ,地面原油密度2/850m kg o =ρ,油井表皮系数3-=s ,油层为胶结砂岩。
延大采油工程习题集及答案01油井流入动态与井筒多相流动计算
采油工程习题集第一章油井流入动态与井筒多相流动计算一、名词解释1、流入动态:油井产量与井底流动压力(简称流压)的关系。
2、IPR曲线:表示产量与流压关系的曲线称为流入动态曲线。
简称IPR曲线。
3、采油指数:是一个反应油层性质、厚度、流体参数、泄油面积、完井条件等的综合指标。
4、流动效率:在相同产量下的理想生产压差与实际生产压差之比。
5、产液指数:指单位生产压差下的生产液量。
6、泡流:溶解气开始从油中分离出来,由于气量少,压力高,气体都以小气泡分散在液相中,气泡直径相对于油管直径要小很多,这种结构的混合物的流动称为泡流。
7、流型:油气混合物的流动结构是指流动过程中油、气的分布状态,也称为流动型态,简称流型。
8、段塞流:井筒内形成的一段油一段气的结构,这种结构的混合物的流动称为段塞流。
9、环流:形成油管中心是连续的气流而管壁为油环的流动结构,这种流动称为环流。
10、雾流:在管壁中,绝大部分油都以小油滴分散在气流中,这种流动结构称为雾流。
11、滑脱:在气-液两相管流中,由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密度差而产生气体超越液体流动的现象称为滑脱。
12、滑脱损失:出现滑脱之后将增大气液混合物的密度,从而增大混合物的静水压头。
因滑脱而产生的附加压力损失称为滑脱损失。
13、质量流量:质量流量,即单位时间内流过过流断面的流体质量。
14、体积流量:单位时间内流过过流断面的流体体积。
q a=q fi+q115、气相实际速度:实际上,它是气相在所占断面上的平均速度:真正的气相实际速度应是气相各点的局部速度。
v=-g16、气相表观速度:假设气相&占据了全部过流断面,这是一种假想的速度。
17、滑脱速度:气相实际速度与液相实际速度之差称为滑脱速度。
VSg=l-÷18、体积含气率(无滑脱含气率):单位时间内流过过流断面的两相流体的总体积中气相所占的比例。
∩auB=幺=——=AQ∙Qg+QiVm19、真实含气率:真实含气率又称空隙率、气相存容比,两相流动的过流断面上,气相面积所占的份额,故也称作截面含气率。
第一章 油井基本流动规律
reh A /
A——水平井控制泄油面积,m2。 式(1-7)中的泄流区域几何参数 (如图1-3右图)要求满足以下条件 L>βh 且L<1.8 reh
二、油气两相渗流的流入动态
1、流入动态曲线随井底压力的变化
由式1-3
CK 0 h Jo re 1 0 B 0 (ln S) rw 2
p wftest 式中: A 1 0.2 p b
p wftest 0.8 p b
2
2. 多层油藏油井流入动态
在流压开始低于14MPa后,只有Ⅲ层
工作;当流压降低到12MPa和10MPa后,
Ⅰ层和Ⅱ层陆续出油,总的IPR曲线是分 层IPR曲线的迭加。 其特点是:随流压的降低,因做贡 献的小层数增多,产量大幅度增加,采
用以衡量油井的生产能力。
如果油井既产油,又产水:
产液指数
qo q w JL P r Pwf
(1-4a)
比采油指数:单位油层厚度上的采油指数。
q JS J / h h ( P r Pwf )
( 1-4b )
(2)影响采油指数的因素
qo=Jo ( Pe -Pwf )
qo CKo h Jo Pe Pwf o Bo ln re rw S
p wf 0.8 p r
2
(1-11)
2
pwf pwf qo qo max 1 0.2 0.8 p pr r
(1-11a)
利用这一方程可较容易地获得油井的IPR曲线。
例1-1
已知:Pr=13MPa, Pwf=11MPa, q0=30 m3/d。绘制IPR曲线。
第一章 油井基本流动规律
第一章 油井基本流动规律油井生产系统可分为三个子系统:从油藏到井底的流动——油层中渗流;从井底到井口的流动——井筒中流动;从井口到地面计量站分离器的流动——在地面管线中的水平或倾斜管流。
有些油井为了使其稳定生产和安全性考虑,还会有通过油嘴以及井下安全阀的流动——嘴流(节流)。
为此,本章将分别介绍油井生产系统的三个基本流动过程(油层渗流、气液两相管流及嘴流)的动态规律及计算方法。
第一节 油井流入动态原油从油层到井底通过多孔介质(含裂缝)的渗流是油井生产系统的第一个流动过程。
认识掌握这一渗流过程的特性是进行油井举升系统工艺设计和动态分析的基础。
油井的产量主要取决于油层性质、完井条件和井底流动压力。
油井流入动态是指在一定地层压力下,油井产量与井底流压的关系,图示为流入动态曲线,简称IPR (Inflow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曲线。
典型的IPR 曲线如图1-1所示,其横坐标为油井产液量(标准状态下),纵坐标为井底流压p wf (表压)。
当井底压力为平均地层压力r p 时(即生产压差0p p wf r =-),无流体流入井筒,故产量为零。
随着井底流压降低,油井产量随生产压差的增大而增大。
当井底流压降至大气压(p wf =0)时,油井产量达到最大q max ,而它表示油层的潜在产能。
就单井而言,IPR 曲线反映了油层向井的供给能力(即产能)。
如图1-1所示,IPR 曲线的基本形状与油藏驱动类型有关,其定量关系涉及油藏压力、渗透率、流体物性、含水率及完井状况等。
在渗流力学中已详细讨论了这方面的相应理论。
下面仅从研究油井生产系统动态的角度,讨论不同油层条件下的流入动态曲线及其绘制方法。
图1-1 典型的油井IPR 曲线一、单相原油流入动态1. 符合线性渗流规律的流入动态根据达西定律,定压边界圆形油层中心一口垂直井,稳态流动条件下的产量为⎪⎪⎭⎫ ⎝⎛+--=S r r B p p CKh q w e o o wf r o 21ln)(μ(1-1)对于圆形封闭油层,即泄流边缘上没有液体流过,拟稳态条件下的产量为()3ln4r wf o e o o w CKh p p q r B S r μ-=⎛⎫-+ ⎪⎝⎭(1-1a )式中 q o ——油井原油产量(地面);K ——油层渗透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力变化
生产 压差
2 koha J r 1 e oB o ln r 2 s w
qo J ( pr pwf )
pr pwf
q J ( p p ) o r wf
IPR曲线为 直线型
采油指数可定义为: 单位生产压差下的油井产油量,是反映油层性 质、厚度、流体参数、完井条件及泄油面积等与产 量之间的关系的综合指标。
通过对不同
假设条件: a.圆形封闭油藏,油井位于中心; b.均质油层,含水饱和度恒定; c.忽略重力影响; d.忽略岩石和水的压缩性; e.油、气组成及平衡不变; f.油、气两相的压力相同; g.拟稳态下流动,在给定的某一瞬间,各点的脱气 原油流量相同。
类型的21个 溶解气驱动 油藏进行模 拟计算,得 到的结果的 总结
c.根据计算结果绘制IPR曲线
注:运用 Standing方法的 范围只能是 (FE=0.5~1.5)
②Harrison方法 (FE=1~ 2.5)
pr , pwf , q, FE
都为已知数
p p wf wf 1 0 . 2 0 . 8 p p r r
b.根据FE计算不同Pwf对应的P'wf,然后由下式计算 相应的产量。
2 P P wf wf q q 1 0 . 2 0 . 8 o o max FE 1 P r R P
qooB o psk s 非完善井表皮附加压力降: 2 koh
表皮系数或井壁s 0
FE 1
增产措施后的超完善井:
1 s 0 FE
FE 1
油层受污染的或不完善井: s 0
由于损害半径和损害区渗透率 难以确定,因而用公式无法确 定表皮系数S,通常由试井方 法获得
称指示曲线
IPR曲线
IPR曲线基本形状 与油藏驱动类型有
关。即使在同一驱
动方式下,还将取 决于油藏压力、油 层厚度、渗透率及 流体物理性质等。
IPR曲线的用途 :
IPR曲线是油气层特性的综合反映,是确定油气井合理工 作方式的依据,又是分析油气井动态的基础。
一、
单相液体流入动态
a.供给边缘压力不变、圆形地层中心一口井 的产量公式为:
(p Jo r p )
2 wf
2
费特柯维奇
基本方程
3.不完善井Vogel方程的修正
Vogel方程是建
油水井的不完善性:
射孔完成的井——打开性质不完善井; 未全部钻穿油层的井——打开程度不完善 井; 打开程度和打开性质都不完善的井——双 重不完善井;
立在理想的完善 井之上,即油层 部分井壁完全裸 露,井壁附近的 油层未受到损害。
2 B 13 o D 1 . 3396 10 2 2 4 hr w
7 1 . 906 10 胶结地层的紊流速度系数: k1.201 6 1.0810 非胶结地层紊流速度系数: g k0.55
C、D值也可用试井资料获取
(p ) r p wf C Dq q
因此,对于具有非直线型IPR曲线的油井,在使用采油指数时, 应该说明相应的流动压力,不能简单地用某一流压下的采油指 数来直接推算不同流压下的产量。(J是随压力变化的)
当油井产量很高时,井底附近将出现非达西渗流
(课本中图1-1,B井的IPR曲线):
p p Cq Dq r wf
2
3 oB o(lnX s) 4 C 2 koha
qo 2 koh( pr pwf ) r 1 e oB ln s o rw 2 a
(1-1)
b.圆形封闭油藏、拟稳态条件下产量公式为:
q o 2 koh(p r p wf ) r 3 e s oB oln 4 r w a
2、Vogel 曲线
溶解气驱油藏 的无因次IPR曲线
3、Vogel 方程
p p q wf wf o 1 0 . 2 0 . 8 q p o max r r p
经典方程
2
如何利用Vogel方程绘制IPR曲线?
Ⅰ、已知地层压力和一个工作点( qo(test) , pwf(test) )
测试数据表
井底流压Pwf,MPa 油井产量Qo,t/d 20.11 24.4 16.91 40.5 14.37 53.1 12.52 62.4
二、 油气两相渗流时的流入动态
(一)垂直井油气两相渗流时的流入动态
溶解气驱油藏 (流体物性和 相渗透率随压力 变化而变化)
平面径向流,直井油气两相渗流时油井产量公式为:
b.计算 qo max
c. 由流入动态关系式计算相关参 数
Vogel曲线与数值模拟IPR曲线的对比
图2-4
计算的溶解气驱油藏油井IPR曲线
1-用测试点按直线外推;2-计算机计算值;3-用Vogel方程计算值
对比结果:
按 Vogel 方程计算的 IPR 曲线,最大误差出现在用小
生产压差下的测试资料来预测最大产量时,但一般
r
2 p p 2 kh K wf r ro q o B 3 r 2 p e r p ln s o o r r w 4
2
1 2 kh K ro J 2 令: o 3 r B p e r p ln s o o r r w 4
利用流动效率计算直井流入动态的方法
①Standing方法(1970) (FE=0.5~ 1.5)
p p q wf wf o 1 0 . 2 0 . 8 q p p o max r r
FE=1,Vogel方程, 完善井的公式
2
p p ( p p ) FE wf r r wf
非完善井: q o
而:
P p p sk wf wf
o r q B o o o k s 则: p p p 1 ln sk wf wf r 2 k h k o s w
令:
ko rs s 1 k ln r s w
课堂练习
一、某井位于面积A=45000m2的矩形(长宽比为2:1) 泄油面积中心,井径rw=0.1m,原油体积系数 Bo=1.2,原油粘度uo=4mPa.s,地面原油密度ρ =860Kg/m3,油井表皮系数S=2。试根据下列测 试资料绘制IPR曲线,并计算采油指数J和油层 参数Koh,推算油藏平均压力。
第一节
基本概念
油井流入动态(IPR曲线)
油(气)井流入动态:
在一定的油层压力下,流体(油、气、水)产量地面(qo, qg
, qw,)
与相应井底流动压力(pwf) 的关系,反映了油藏向该
井供油的能力。
油井流入动态曲线:
油井产量与井底流动压力的曲线。 简称IPR曲线 Inflow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Curve。也
Ⅱ、已知两个工作点,油藏压力未知
a. 油藏平均压力的确定:已知或利用两组qopwf 测试计算,即
2 B B 4AC p r 2A
q1 A 1 q2
q 1 B0 .2 wf 2 p wf 1 q p 2
q 2 1 2 C0 .8 wf2 p wf 1 q p 2
在钻井或修井过程中油层受到损害或进行酸化、压 裂等措施,改变井壁附近油层渗透率,从而改变油 井的完善性。
油井的不完 善性导致在 井底附近会 有增加或降 低的压力降
图1-5 完善井和非完善井周围 的压力分布示意图
引入流动效率FE的概念 :
FE的定义:油井的理想生产压差与实际生产压差之 比
p p p p p r wf wf sk r FE p p p p r wf r wf
误差低于5%。 如果用测试点的资料按直线外推,最大误差可达 70 ~80%,只是在开采末期约30%。 采出程度 N p 对油井流入动态影响大,而 kh/μ、 B o
、k、So等对其影响不大。
2.费特柯维奇方法
溶解气驱油藏
p 2 kh k r ro q dp o p 3 w f r B e o o ln s r w 4
a.计算 qo max q o max
q o test
2
p p wf test wf test [ 1 0 . 2 0 . 8 ] p r r p
b.给定不同流压,计算相应的产量:
2 p p wf wf q 1 0 . 2 0 . 8 q o o max p p r r c.根据给定的流压及计算的相应产量绘制IPR曲线
采油指数J的获得:
•试井资料:测得3~5个稳定工作制度下的产量q及其流 压 Pwf ,便可绘制该井的实测IPR曲线.其斜率的负倒数是 采油指数;在纵坐标(压力坐标)上的截距即为油藏压 力。
注意事项:
对于单相液体流动的直线型 IPR 曲 线,采油指数可定义为产油量与生 产压差之比,也可定义为每增加单 位生产压差时,油井产量的增加值, 或IPR曲线斜率的负倒数。
1时的无因次IPR曲线(standing IPR曲线) 图1-6 FE
standing方法计算不完善井IPR曲线的步骤:
a.根据已知pr和pwf计算在FE=1时最大产量
p p ( p p ) FE wf r r wf
q o m ax( FE 1 ) q o
2
Vogel方程的变形, 其中
P p p sk wf wf
Psk为“正”称“正”表皮,油井不完善;
Psk为“负”称“负”表皮,油井超完善。
如何计算 Psk (表皮附加压力降) 完善井:
2koh( pe p wf ) qo re Boo ln r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