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效应的实验及理论研究
大学光电效应实验报告
大学光电效应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通过测量光电效应电流与光照强度的关系,验证了光电效应公式,同时探究了光电效应与金属性质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光电效应电流与光照强度呈线性关系,且直线斜率与金属工作函数成反比。
另外,使用单色光进行实验,观察到光电效应电流随波长的增加而减小,波长与截止电压呈反比例关系。
本实验结果在理论研究和工程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
引言:光电效应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光电子学和光电检测技术的基本现象,在研究金属性质、测量光照强度、激光制造和光伏发电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验证光电效应公式,并研究光电效应与金属性质之间的关系。
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光电性材料作为样品,利用不同波长的光照射样品,测量其光电效应电流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情况,并记录其截止电压与波长之间的关系。
实验步骤:将光电效应实验仪器接上电源,并将样品清洗干净。
首先使用单色光源,在不同的光强下测量光电效应电流,并记录其值。
对于同一光源,可以使用电阻箱调节其光强,也可以更换光源来变化其光照强度。
之后使用紫外线灯光源,以固定的光照强度对不同金属进行实验,记录其截止电压,并计算相应的工作函数。
最后将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和统计数据计算,我们得到了以下实验结果:1. 光电效应电流与光照强度呈线性关系,即I∝E;2. 线性关系中的直线斜率与金属工作函数成反比,即k∝1/Φ;3. 使用单色光进行实验时,光电效应电流随波长的增加而减小,波长与截止电压呈反比例关系。
结论:本实验通过观察和分析光电效应电流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实验数据的计算等手段,验证了光电效应公式的有效性,同时探究了光电效应与金属性质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光电效应电流与光照强度呈线性关系,且直线斜率与金属工作函数成反比。
另外,使用单色光进行实验,观察到光电效应电流随波长的增加而减小,波长与截止电压呈反比例关系。
这些结果对于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深入理解光电效应的物理机制,并为相关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光电效应实验报告
一、 引言当光束照射到金属表面时,会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光电效应”。
对于光电效应的研究,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本质,促进了光的量子理论的建立和近代物理学的发展。
现在观点效应以及基于其理论所制成的各种光学器件已经广泛用于我们的生产生活、科研、国防军事等领域。
所以在本实验中,我们利用光电效应测试仪对爱因斯坦的方程进行验证,并且测出普朗克常量,了解并用实验证实光电效应的各种实验规律,加深对光的粒子性的认识。
二、 实验原理1. 光电效应就是在光的照射下,某些物质内部的电子背光激发出来形成电流的现象;量子性则是源于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连续而是一份一份地进行,每一份能量称之为一个能量子,等于普朗克常数乘以辐射电磁波的频率,即E=h*f (f表示光子的频率)。
2. 本实验的实验原理图如右图所示,用光强度为P 的单色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阴极释放出的电子在电源产生的电场的作用下加速向A 移动,在回路中形成光电流,光电效应有以下实验规律;1) 在光强P 一定时,随着U 的增大,光电流逐渐增大到饱和,饱和电流与入射光强成正比。
2) 在光电管两端加反向电压是,光电流变小,在理想状态下,光电流减小到零时说明电子无法打到A,此时eUo=1/2mv^2。
3) 改变入射光频率f 时,截止电压Uo 也随之改变,Uo 与f 成线性关系,并且存在一个截止频率fo,只有当f>fo 时,光电效应才可能发生,对应波长称之为截止波长(红限),截止频率还与fo 有关。
4) 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hf=1/2m(Vm)^2+W,其中W 为电子脱离金属所需要的功,即逸出功,与2)中方程联立得:Uo=hf/e – W/e 。
光电效应原理图3.光阑:光具组件中光学元件的边缘、框架或特别设置的带孔屏障称为光阑,光学系统中能够限制成像大小或成像空间范围的元件。
简单地说光阑就是控制光束通过多少的设备。
主要用于调节通过的光束的强弱和照明范围。
科学实验报告光电效应
科学实验报告光电效应科学实验报告:光电效应摘要:光电效应是描述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现象之一。
本实验以镁为实验材料,研究光电效应。
通过改变入射光的强度和波长,测量光电流和光电子的最大动能,验证了光电效应与入射光的波长和强度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光电效应的相关理论。
引言: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会产生电子的现象。
该现象对于多个领域的研究和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光电池、光电二极管等。
本实验目的是通过对光电效应的研究,了解入射光的强度和波长对光电子的最大动能和光电流的影响,以验证光电效应的相关理论。
方法:1. 实验材料准备:a. 镁片:用研磨纸将镁片打磨至表面光洁。
b. 光电管:将镁片放入光电管的光敏材料槽内。
c. 光电流计:连接光电管输出端和光电流计输入端。
2. 实验步骤:a. 将光电管放置在黑暗箱内,确保周围环境光强为零。
b. 调整光电流计的灵敏度并记录。
c. 使用不同波长的光源(如红、绿、蓝光)照射光电管,记录光电流值。
d. 通过改变入射光的强度,如使用滤光片遮挡部分光线,记录相应的光电流值。
结果:1. 光电流与入射光波长的关系:a. 对于相同入射光强度,光电流随着波长的减小而增加。
b. 在可见光区域内,光电流随着波长的减小逐渐增加,但当波长小于一定值时,光电流基本保持不变。
c. 此现象符合光子能量与电子从金属中脱离所需的最小能量之间的关系。
2. 光电流与入射光强度的关系:a. 光电流随着入射光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b. 适当增大入射光强度可以提高光电流的值,但当光强度过大时,光电流趋于饱和。
讨论:光电效应的实验结果验证了与入射光的波长和强度相关的理论。
当入射光波长减小时,单个光子的能量增加,从而可以提供足够的能量使电子从金属中脱离。
而光电流的增加是由于更多的光子激发了更多的电子。
然而,当波长小于一定值时,光子的能量已足够大,光电流基本保持不变。
此外,入射光强度的增加也会增加光电效应的光子入射率,从而提高光电流。
光电效应实验报告
光电效应实验报告光电效应实验报告引言:光电效应是物理学中的一项重要实验,通过研究光电效应现象可以深入了解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光电效应中的关键参数,如光电流和逸出功,来验证爱因斯坦光电效应理论,并探究光电效应的一些基本特性。
实验装置:实验所需的装置主要包括光源、光电池、电路连接线和电流计等。
光源可以选择具有一定波长和强度可调节的光源,如氢气放电灯。
光电池则是用于测量光电效应中的光电流的关键仪器。
实验步骤:1. 将光源与光电池适当距离放置,保持光线垂直照射到光电池的光敏表面。
2. 通过调节光源的强度和波长,使得光电池中的光电流达到稳定值。
3. 使用电流计测量光电池中的光电流,并记录下来。
4. 重复以上步骤,改变光源的强度和波长,测量不同条件下的光电流。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光电流数据可以用来验证光电效应的一些基本特性。
首先,我们可以观察到当光源的波长增加时,光电流的强度也会增加。
这与光电效应理论中的波粒二象性相吻合,即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
其次,我们还可以发现当光源的强度增加时,光电流的强度也会增加。
这可以解释为当光子的数量增加时,光电池中光电子的数量也会增加,从而导致光电流的增加。
另外,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光电流数据还可以用来计算光电效应中的逸出功。
逸出功是指光电子从光电池中逸出所需的最小能量。
根据光电效应理论,逸出功与光电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通过测量不同条件下的光电流,并利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我们可以得到逸出功的近似值。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不仅可以验证光电效应理论的正确性,还可以深入探究光电效应的一些基本特性。
例如,我们可以研究光电效应中的饱和现象,即当光源的强度达到一定阈值时,光电流不再随光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这可以用来解释光电效应中的光电子释放过程,以及光电池的饱和电流。
结论:通过本次光电效应实验,我们验证了爱因斯坦光电效应理论,并深入了解了光电效应的一些基本特性。
光电效应实验
光电效应实验光电效应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物理实验,既有理论意义,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它是指当光照射到某些物质表面时,会产生电子的发射现象。
本文将介绍光电效应实验的原理、装置和实验过程。
一、实验原理光电效应实验的原理基于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理论。
根据这个理论,当光子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时,能量会被传递给物质的电子。
如果光子的能量大于物质中电子的束缚能,则电子会被光子完全吸收,并从物质中脱离出来。
这就是光电效应的基本过程。
二、实验装置进行光电效应实验需要以下装置:1. 光源:可以使用一台可调光强的光源,如白炽灯或激光器。
实验中采用不同波长和强度的光源可以验证光电效应的特性和规律。
2. 光电管:它是实验的关键器件。
光电管由阴极、阳极和光敏表面组成。
阴极通常由碱金属或碱土金属构成,阳极则连接在电路上。
光敏表面覆盖了特殊的材料,如铯或钾。
3. 电路和电流计:正确连接光电管和电流计的电路,以测量光电管中的电流。
三、实验过程在进行光电效应实验之前,需要进行以下步骤:步骤一:连接电路将光电管的阴极和阳极分别连接到适当的输入和输出端口。
通过适当的电缆,将电流计接入电路中。
确保连接正确无误,以避免误差。
步骤二:调整光源选择一定强度和波长的光源,并将其位置调整到与光电管的光敏表面平行。
根据实验要求,可以逐步调整光源的强度,观察光电流的变化。
步骤三:记录数据通过电流计,记录不同光源强度下的光电流值。
可以调整光源的距离和角度,观察光电流的变化趋势。
步骤四:分析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光电流随光源强度变化的曲线。
通过分析曲线的形状和趋势,可以得出光电效应的一些特性和规律。
四、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通常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光电流与光源强度成正比:当光源强度不断增加时,光电流也会相应增加。
这表明光电效应是一种与光源强度直接相关的现象。
2. 光电流与光源波长有关:不同波长的光源对光电流的影响不同。
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当波长较短的光源照射时,光电流会更强。
光电效应实验报告
光电效应实验报告摘要:光电效应是一种困扰科学家长时间的现象,它揭示了光的粒子性质。
本实验通过观察在不同条件下,光对金属表面产生的电流变化,来研究光电效应的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光电效应不仅与光的频率有关,还与光的强度有关。
实验对于光电效应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引言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金属表面会产生电流的现象。
光电效应的研究对于理解光的本质、验证量子理论以及发展光电子技术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光照射对金属表面产生的电流变化来研究光电效应的特性。
2.实验原理光电效应的理论基础是爱因斯坦提出的光量子假设。
根据该假设,光的能量是以光子的形式传播的,一个光子的能量与其频率成正比。
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光子与金属表面的束缚电子发生相互作用,如果光子的能量大于金属表面的束缚电子的最小能量(逸出功),束缚电子被激发并从金属表面逸出,形成电流。
3.实验装置和方法实验装置主要包括单色光源、金属样品、电离室、电压源和电流计。
实验方法是将金属样品安装在电离室的荧光参与槽中,利用单色光源照射金属样品,调节电压源的电压,测量电离室内的电流。
4.实验结果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得到了光照射下不同电压下的电流数据。
(1)光电效应的电流与光源的频率有关。
在固定光源强度的情况下,电流随光源频率的增加而增加。
这是因为光子的能量与其频率成正比,当光源频率增加时,光子的能量增加,有足够的能量逸出金属表面的束缚电子也就增加。
(2)光电效应的电流与光源的强度有关。
在固定光源频率的情况下,电流随光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这是因为光的强度决定了光子的数量,光子的数量增加,与金属表面相互作用的概率也就增加了。
(3)光电效应的电流与电压有关。
在固定光源频率和强度的情况下,电流随电压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一个饱和值后趋于稳定。
这是因为随着电压的增加,电子获得的能量也增加,逸出金属表面的电子数量增多,但金属中自由电子数量是有限的,当电子数量达到饱和时,电流不再增加。
大学物理实验:光电效应
当高能光子(高频率光)照射在物质上时 ,物质可以吸收一个光子并释放一个正离 子和多个电子的现象。
光电效应的应用
光电倍增管
利用光电效应原理制成的器件, 可以将微弱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 号,广泛应用于高能物理、天文
学和医学等领域。
太阳能电池
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 是太阳能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
光电器件
THANKS
感谢观看
为了更好地研究光电效应的规律,可 以尝试改变光源的波长、光强等条件, 观察其对光电效应的影响。
0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光电效应实验原理
详细介绍了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包括光子、电子、 能量转换等概念。
实验操作步骤
提供了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实验设备、实验操 作流程、数据记录等。
实验数据处理
介绍了如何处理实验数据,包括数据整理、图表绘制、 误差分析等。
普朗克效应
里德堡效应
当光照射在物质上时,物质吸收光的能量 并释放电子,电子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有关 ,与光的强度无关。
Hale Waihona Puke 当高能光子(高频率光)照射在物质上时 ,物质可以吸收一个光子并释放多个电子 的现象。
光电子发射
光离子化
当光照射在物质上时,物质吸收光的能量 并释放电子,电子的能量与光的频率和物 质的功函数有关。
2
光电效应的应用广泛,如太阳能电池、光电倍增 管等。
3
光电效应的发现和研究对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02
实验原理
光电效应概念
光电效应
当光照射在物质上时,物质可以 吸收光的能量并释放电子的现象 。
光电效应的发现
19世纪末,德国物理学家赫兹和 勒纳德在实验中发现了光电效应 。
光电效应实验的四大实验现象
光电效应实验的四大实验现象以光电效应实验的四大实验现象为标题,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些实验现象及其相关知识。
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金属会发射出电子的现象。
这一现象的实验研究对于量子力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光电效应的第一大实验现象:光电流的存在在光电效应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一种称为光电流的电流现象。
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金属会发射出电子,这些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形成电流。
实验中可以使用电流计来测量这一光电流。
通过改变光的强度和频率,我们可以发现光电流与光的强度和频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二、光电效应的第二大实验现象:阈值频率在光电效应实验中,我们发现只有当光的频率超过一定的阈值频率时,金属才会发生光电效应,即发射出电子。
这个阈值频率与金属的性质有关,不同金属的阈值频率不同。
实验中可以通过改变光的频率,观察到金属发射电子的变化情况。
这一实验现象表明光的频率对光电效应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三、光电效应的第三大实验现象:光电子能量与光的频率的关系在光电效应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光电子的最大动能来研究光电子的能量。
实验中我们发现,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与光的频率呈线性关系,即光的频率越高,光电子的最大动能越大。
这一实验结果与经典物理学的理论不符,而是符合了爱因斯坦提出的光量子假设。
光子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关系,光电子的最大动能取决于吸收光子能量的能力。
四、光电效应的第四大实验现象:光电子的速度分布在光电效应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光电子的速度分布来研究光电子的运动情况。
实验中我们发现,光电子的速度分布与光的频率和强度有关。
当光的频率超过阈值频率时,光电子的速度分布呈连续的形态,即速度范围从零到最大值。
而当光的频率低于阈值频率时,光电子的速度分布呈离散的形态,只有在特定的速度范围内才能观察到光电子。
这一实验现象进一步验证了光电效应与光子假设的一致性。
光电效应实验的四大实验现象包括光电流的存在、阈值频率、光电子能量与光的频率的关系和光电子的速度分布。
光电效应的原理与实验验证
实验验证的结果
光电效应实验结果:光电流与光照强度成正比 实验验证了光电效应的存在 实验结果证明了光电效应的普遍性 实验结果对光电效应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验证的意义
验证光电效应的存在性
验证光电效应的应用前景和实际价 值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确定光电效应的规律和特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为光电效应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和 参考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光电效应分为内光电效应和外光电 效应两种类型。
外光电效应是指光照射到物体表面, 使物体表面的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 从而发射出电子的现象。
光电效应的发现者及时间
发现者:赫兹
发现时间:1887年
光电效应的定义: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 金属中的电子吸收光的能量,挣脱金属原 子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这种现象称为 光电效应。
光电显示技术: 如LED显示屏、 OLED显示屏等
光存储技术:如光 盘、DVD等,利 用光电效应实现数 据的存储和读取
光电效应在解决能源问题中的作用
光电效应是太阳能电池工作的基础, 可以有效地转化为电能
光电效应在解决能源问题中具有重 要的战略意义,可以减少对化石燃 料的依赖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光电效应的理论研究有助于 推动光电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光电效应的理论研究对于理 解光的本质和性质具有重要 意义。
光电效应的理论研究对于解 决能源和环境问题具有潜在
的应用价值。
光电效应的理论研究对于推 动物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
光电效应的技术应用前景
太阳能电池:利 用光电效应将太 阳能转化为电能
光电探测器:用 于探测光信号, 如光通信、光传 感等领域
关于光电效应的相关实验和理论解释
关于光电效应的相关实验和理论解释光电效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现象,它在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光电效应的实验过程和理论解释。
1. 实验过程为了观察和研究光电效应,科学家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一个经典的光电效应实验装置如下:在真空室中放置一金属光阴极,它连接在一个电流计上;然后,通过适当的实验安排,将不同波长的光照射到光阴极上。
实验者可以改变光照射的波长和强度,以及所加电压的大小。
实验中的一般观察结果如下:当光照射到金属光阴极上时,光子会与金属的原子或自由电子相互作用。
如果光子的能量大于金属材料的功函数(或者称为逸出功),那么电子就会被从金属表面解离出来,并且以一定的动能逃离金属。
这些逃离的电子称为光电子,它们的动能可以通过测量电流的幅度来判断。
2. 理论解释爱因斯坦对光电效应的理论解释为量子观点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1905年提出了光子假说。
根据他的理论,光子是光的最小能量单位,其能量和频率之间有一个确定的关系——即普朗克常数h乘以光的频率。
爱因斯坦进一步解释说,光电效应中的光子在与金属碰撞后,能量会转移给碰撞的电子。
如果光子的能量大于或等于金属的逸出功,那么电子将从金属表面解离出来。
光电子的动能取决于光子的能量和逸出功之间的差值。
此外,根据电子的动能与光子能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到光电效应的一些重要特点。
首先,动能与光子的频率成正比,而与光照射强度无关。
这一点解释了为什么当光照强度足够弱时,仅有少数光子也能引起光电效应。
其次,光电效应的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波长(频率)的光子会引发不同的最大动能。
这与经典物理学中的波动理论相悖,因为根据波动理论,电子的动能应该与光照射强度有关,而不是与波长有关。
爱因斯坦的解释有效地揭示了光电效应的本质。
最后,光电效应具有电子速度饱和性,即当光照射强度超过一定值时,电子的动能将不会再继续增加。
这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到。
3. 应用和意义光电效应的发现和理论解释对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在许多实际应用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光电效应实验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光电效应的基本规律。
2. 验证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3. 掌握用光电效应法测定普朗克常量的方法。
4. 学会用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
二、实验原理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照射在金属表面时,金属表面会发射出电子的现象。
这一现象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即光子具有能量和动量。
爱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了光量子假说,认为光是由光子组成的,每个光子的能量与其频率成正比。
光电效应方程为:\(E = h\nu - W_0\),其中 \(E\) 为光电子的最大动能,\(h\) 为普朗克常量,\(\nu\) 为入射光的频率,\(W_0\) 为金属的逸出功。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光电效应实验仪2. 汞灯3. 干涉滤光片4. 光阑5. 高压灯6. 微电流计7. 电压表8. 滑线变阻器9. 专用连接线10. 坐标纸四、实验步骤1. 将实验仪及灯电源接通,预热20分钟。
2. 调整光电管与灯的距离为约40cm,并保持不变。
3. 用专用连接线将光电管暗箱电压输入端与实验仪电压输出端连接起来。
4. 将电流量程选择开关置于所选档位(-2V-30V),进行测试前调零。
5. 调节好后,用专用电缆将电流输入连接起来,系统进入测试状态。
6. 将伏安特性测试/遏止电压测试状态键切换到伏安特性测试档位。
7. 调节电压调节的范围为-2~30V,步长自定。
8. 记录所测UAK及I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绘制UAK-I曲线。
9. 重复以上步骤,改变入射光的频率,记录不同频率下的UAK-I曲线。
10. 根据UAK-I曲线,计算不同频率下的饱和电流和截止电压。
11. 利用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计算普朗克常量。
五、实验数据整理与归纳1. 不同频率下的UAK-I曲线(附图)2. 不同频率下的饱和电流和截止电压3. 计算得到的普朗克常量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不同频率下的UAK-I曲线,可以看出随着入射光频率的增加,饱和电流逐渐增大,但增速逐渐减小。
光电效应原理及实际应用研究
光电效应原理及实际应用研究摘要:本文将探讨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
光电效应是指当一定频率的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金属表面会释放出电子。
这种现象在20世纪初被发现,并对量子力学和光学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章将首先介绍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然后探讨光电效应在太阳能电池、光电电子学和光电子显微镜等领域中的实际应用。
1. 引言光电效应是指光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它的发现为物理学家们提供了一个窥探量子力学的契机,也为我们理解光的本质和性质提供了重要线索。
自从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假说,光电效应被更加深入地理解和研究,并在许多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 光电效应的原理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照射到一个金属表面时,金属表面会发射出电子。
这是由于光子的能量导致了金属内部电子的解离和逸出。
光电效应可以用经典电磁学的理论解释,也可以用量子光学理论进行详细研究。
经典电磁学认为光通过电磁场的作用使金属表面的电子吸收能量并被激发到足够高的能级,从而获得足够的能量逸出金属。
但是,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结果以及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说,量子光学理论更为准确地描述了光电效应。
3. 太阳能电池中的光电效应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
太阳能电池是目前可再生能源领域最重要的技术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发电和其他低功率应用。
太阳能电池利用光照射到半导体材料表面时所产生的光电效应来产生电流。
当光照射到太阳能电池表面时,光子能量将会导致半导体材料中的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形成带电粒子。
这些带电粒子在半导体的内部运动形成电流,进而输出电能。
太阳能电池的实际应用已经广泛涵盖了家庭和商业用电、交通运输、航天和农业等领域。
4. 光电电子学中的光电效应光电电子学是一门研究光的电磁特性以及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学科。
光电效应是光电电子学的核心基础,也是许多光电器件的基础原理。
比如光电二极管和光电倍增管等光电器件利用光照射至其表面时产生的光电效应来转换成电流或电压。
光电效应的实验及理论研究
JISHOU UNIVERSITY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光电效应理论及实验探讨作者:杨麟学号:20124052001所属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专业年级:2012级应用物理专业指导教师:邬云雯职称:教授完成时间:2016年4月27日吉首大学教务处制光电效应的理论及实验探讨杨麟(吉首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湖南吉首 416000)摘要:为了更加深入的探索“光与电之间的相互转换”这一未来的热门领域,分析了光电效应产生的基本原理和实验规律,并用实验加以验证,为以后进一步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光电效应;光电子;频率;遏止电压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of the photoelectric effectYanglin(College of Physics,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JishouUniversity,Jishou,Hunan 416000)Abstract:For more in-depth exploration of "mutual conversion between light and electricity," the next hot area, analyzes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laws of the photoelectric effect experiment generated and verified by experiment, for further research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later.Keywords: the photoelectric effect ;Optoelectronics ;frequency ;Curb voltage引言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创新,越来越多的人把焦点集中在对光能和电能的运用,由于光电效应能实现光能和电能之间的转换,因此也有了越来越多了的应用。
液晶光电效应实验报告
液晶光电效应实验报告液晶光电效应是指在外界电场作用下,液晶分子排列方向发生变化,从而改变液晶分子的各向异性,使得光透过液晶时的偏振状态发生变化的现象。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验证液晶光电效应,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实验一,液晶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
首先,我们将液晶样品置于电场中,通过改变电场的强度和方向,观察液晶样品的光学性质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当电场作用下,液晶分子会发生排列方向的变化,从而导致光透过液晶时的偏振状态发生变化。
这一现象正是液晶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
实验中,我们还对不同类型的液晶样品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液晶样品对电场的响应程度有所差异,这为进一步研究液晶光电效应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实验二,液晶光电效应的应用。
在实验中,我们还探讨了液晶光电效应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
通过改变电场的强度和方向,我们成功实现了对液晶样品的光学性质进行控制,这为液晶显示器、液晶光阀等光电器件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同时,我们还对液晶光电效应在光学调制器件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液晶光电效应在光学通信、光学信息处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实验三,液晶光电效应的影响因素。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对液晶光电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实验结果显示,温度、电场强度、液晶样品的性质等因素都会对液晶光电效应产生影响。
特别是在液晶显示器等光电器件中,对液晶光电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光电器件的性能优化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液晶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应用前景以及影响因素,并对液晶光电效应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实验结果表明,液晶光电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对于光电器件的设计和制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信随着对液晶光电效应研究的深入,液晶光电效应将在光电器件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光电效应的实验研究与结果分析
光电效应的实验研究与结果分析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金属释放出电子的现象。
这一现象在20世纪初被科学家们发现,并为后来的量子力学理论的诞生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和结果分析,探究光电效应的原理与特性。
一、实验设备与步骤本实验所需的设备主要有:光电效应测试仪、单色光源、金属板、电位差测量仪、光电流计等。
实验步骤如下:1. 将金属板固定在光电效应测试仪上,确保金属板与测试仪的电路连接良好。
2. 调整光电效应测试仪的工作电压,使其达到适合的工作状态。
3. 使用单色光源照射金属板,此时光电效应测试仪会输出光电流。
4. 使用电位差测量仪测量光电流产生的电位差。
5. 将得到的数据记录下来,进行分析和结果比较。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测试了不同金属板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电效应。
以下是一些典型实验结果的分析:1. 不同金属板的光电流差异:我们使用了铜、铁、铝等多种金属板进行测试,发现它们在相同光照强度下的光电流存在差异。
具体来说,对于相同光照强度,铜的光电流最大,铁次之,铝最小。
这可以归因于不同金属的电子亲和能和逸出功不同,导致电子从金属板上脱离的难易程度不同。
2. 光电流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我们通过调节单色光源的强度,观察了光照强度对光电流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光照强度增加时,光电流也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这与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相符,即光能越强,电子脱离金属表面的机会越大,光电流也就越大。
3. 光电流与光频率的关系:我们还探究了光频率对光电效应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光频率增加时,光电流也有所增加。
这可以解释为,随着光频率的增加,光子的能量也增加,从而能够提供给电子更大的能量,使其更容易脱离金属表面。
4. 光电流与金属板面积的关系:我们将不同尺寸的金属板放置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进行实验。
结果显示,金属板的面积增大时,光电流也随之增加。
这可以理解为,金属板的面积增大意味着更多的电子可以被光子击中,从而产生更大的电流。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光电效应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光电效应一、实验目的1、了解光电效应的基本规律,加深对光的量子性的理解。
2、测量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确定其截止电压。
3、测量光电管的光电特性曲线,计算普朗克常量。
二、实验原理1、光电效应当一定频率的光照射到某些金属表面时,会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这种现象称为光电效应。
逸出的电子称为光电子。
2、爱因斯坦光电方程根据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金属中的电子吸收了光子的能量后,一部分用于克服金属的逸出功 W₀,另一部分转化为光电子的初动能Ek,即:hv = W₀+ Ek其中,h 为普朗克常量,v 为入射光的频率,W₀为金属的逸出功。
3、截止电压当光电子受到反向电场的作用时,其动能减小。
当反向电压达到某一值 Uc 时,光电流降为零,此时的反向电压称为截止电压。
根据动能定理,有:eUc = Ek将爱因斯坦光电方程代入上式,可得:eUc = hv W₀4、光电流与光强的关系在一定频率的光照射下,光电流的大小与光强成正比。
三、实验仪器光电管、汞灯、滤光片、直流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等。
四、实验步骤1、仪器连接将光电管、直流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等按照电路图连接好。
2、预热打开汞灯预热 20 分钟,使其发光稳定。
3、测量伏安特性曲线(1)选择一定频率的光,通过滤光片照射到光电管上。
(2)调节滑动变阻器,逐渐增大反向电压,记录对应的电流值,直到电流为零。
(3)改变入射光的强度,重复上述步骤,测量不同光强下的伏安特性曲线。
4、测量光电特性曲线(1)保持反向电压不变,依次更换不同频率的滤光片,照射光电管。
(2)记录对应的光电流值,测量光电特性曲线。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1、伏安特性曲线以反向电压 U 为横坐标,光电流 I 为纵坐标,绘制不同光强下的伏安特性曲线。
从曲线中可以看出,随着反向电压的增大,光电流逐渐减小,当达到截止电压时,光电流为零。
2、截止电压的确定通过伏安特性曲线,采用交点法或外延法确定截止电压 Uc。
大物光电效应实验报告
大物光电效应实验报告大物光电效应实验报告引言光电效应是物理学中一项重要的实验现象,通过对光电效应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光的本质以及光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并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验证光电效应的一些重要定律。
实验装置和方法实验所用的装置包括光电效应实验装置、光源、电压表、电流表等。
首先,我们将实验装置搭建好,并保证光源的稳定性。
然后,通过调节光源的强度和距离,观察光电效应的变化规律。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实验环境的稳定,避免外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记录下了光电效应的相关数据,并进行了数据分析。
实验结果显示,当光源强度增加时,光电流也随之增加,这与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相符。
此外,我们还发现,当光源距离光电池越近时,光电流也越大,这说明光电效应与光的强度和入射角度有关。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线照射到金属表面时,金属中的自由电子被激发并逸出金属表面,形成光电流的现象。
光电效应的产生与光的频率、光的强度以及金属的性质有关。
当光的频率超过一定阈值时,光电效应才会发生。
此外,光电效应的光电流与光的强度成正比,与光的频率无关。
进一步地,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出光电效应的截止频率,即当光的频率小于截止频率时,光电效应不会发生。
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我们得到了一条直线,通过截止频率的计算,我们可以得到该直线与频率轴的交点,即为截止频率。
这个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相符合,验证了光电效应截止频率的计算方法。
实验的局限性和改进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只考虑了光的频率和光的强度对光电效应的影响,而未考虑其他因素。
实际上,光电效应还与金属的性质、光的入射角度等因素有关。
因此,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光电效应,可以进一步研究这些因素对光电效应的影响。
此外,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近似理想的光源和光电池,这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误差。
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可以采用更精确的光源和光电池,并进行多次实验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光电效应的研究高中原子物理实验
医学成像技术: 光电效应也应用 于医学成像技术 中,如光电共振 成像,能够实现 高分辨率、高灵 敏度的医学检测。
太阳能电池: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 能转化为电能
激光雷达:利用光电效应产生高精 度、高分辨率的激光雷达图像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光电传感器:检测光信号,实现自 动化控制和测量
高速摄影:利用光电效应捕捉高速 运动物体的瞬间状态
实验过程中应保持注意力集中, 避免分心或离开实验区域。
光电效应的实验结 论
光电效应的发生与光的频率有关,与光的强度无关。
光电效应的发生需要一定的光照时间,时间过长或过短都无法产生效应。
光电效应产生的光电流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与电极间的电压无关。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光电子的能量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 关。
光电效应实验的 结论是光电子的 发射与入射光的 频率有关,与光 的强度无关。
实验结果证明了 爱因斯坦的光电 效应公式,并推 翻了牛顿的微粒 说。
通过实验,我们 发现光电效应的 产生与光的波动 性质有关,进一 步证实了光的波 粒二象性。
实验结论对于现 代光学、光电子 学等领域的发展 具有重要的意义 和应用价值。
光电效应的研究高中 原子物理实验
汇报人: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光电效应的实验原 理
光电效应的应用
光电效应的实验注 意事项
光电效应的实验结 论
添加章节标题
光电效应的实验原 理
光电效应是指光子照射在物质 上,使物质发射电子的现象。
光电效应的发生与光的频率有 关,与光的强度无关。
光电效应分为外光电效应和内 光电效应两种类型。
光电效应的应用广泛,如太阳 能电池、光电倍增管等。
光与电:光电效应实验教案
光与电:光电效应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学习光电效应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方法,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加深对光电效应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和装置1.光电效应原理当光线射到金属表面时,光子能量会被金属表面的电子吸收,从而使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脱离金属表面,形成自由电子。
2.光电效应实验装置实验装置主要包括一台紫外线光源、一组对金属的研究仪器和一套基于数字万用表的多用表(也可以用数字电压表)。
研究仪器包括:光电效应工作台,光电极(金属板)和内部运行于真空容器中的光电管。
三、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金属板固定在光电效应工作台的另一侧,使其与光电管中的阳极相对。
2.测量拍电流将光电管中的阳极接入数字万用表或数字电压表的正极,将负极接入外部电路(如电池)。
然后打开光电效应实验中的紫外线光源,光子就可以照射到金属板并引发光电效应。
由于引发的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运动并流向电路,因此在外部电路中会形成一个电流。
使用数字万用表或数字电压表来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3.锁定电流在测量拍电流的基础上,可以在实验中使用数字万用表或数字电压表来锁定电路中的电流。
4.光子数的测量光子数可以使用公式N = I / q来测量。
其中N代表每秒钟进入金属板的光子数,q代表光子的能量,I代表电路中的电流。
5.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根据实验步骤收集实验数据,包括测量电流、锁定电流和光子数等数据。
收集的数据可以进行统计和分析,以进一步推导光电效应的原理和特点。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将实验测量结果分别绘制成电流与光照强度、光电流与电压的示意图,可以发现,随着输入的光子数越来越多,电流值随之增加,而拍电流与光照强度呈现一条直线,表明光电效应的真实性,并且主要与入射光子数有关。
拍电流与电压的示意图表明,发射电流的成功率与光电子与金属的功函数有关,因为实验中增加电压并不会影响到经典物理学对金属上的光电效应的理论预测。
五、注意事项1.在进行实验时,应该注意防止照射到过强的光线,防止带来光伤害。
光电效应实验报告
光电效应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光电效应的基本规律。
2、测量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3、验证爱因斯坦光电方程,并测定普朗克常量。
二、实验原理1、光电效应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金属中的电子会吸收光子的能量,如果光子的能量足够大,电子就能克服金属表面的束缚而逸出,形成光电子,这就是光电效应。
2、爱因斯坦光电方程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_{k}$与入射光的频率$ν$ 之间的关系为:$E_{k} =hν W$其中,$h$ 为普朗克常量,$W$ 为金属的逸出功。
3、截止电压当光电流为零时,所加的反向电压称为截止电压$U_{0}$。
此时,光电子的动能全部用于克服电场力做功,有:$eU_{0} = E_{k}$将$E_{k} =hν W$ 代入上式,可得:$U_{0} =\frac{hν W}{e}$4、伏安特性曲线在一定频率的光照射下,光电流$I$ 与光电管两端所加电压$U$ 的关系曲线称为伏安特性曲线。
三、实验仪器光电管、汞灯、滤光片、电压表、电流表、滑线变阻器、直流电源、遮光罩等。
四、实验步骤1、仪器连接将光电管、电压表、电流表、滑线变阻器等按电路图连接好,确保线路连接正确无误。
2、调整仪器打开汞灯和直流电源,预热一段时间。
调整光电管与汞灯的距离,使光照均匀。
3、测量截止电压依次换上不同波长的滤光片,分别测量对应波长的光的截止电压。
调节滑线变阻器,使电压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直到电流为零,此时的电压即为截止电压。
记录不同波长下的截止电压。
4、测量伏安特性曲线保持某一波长的光不变,调节滑线变阻器,改变光电管两端的电压,测量不同电压下的光电流,记录数据。
5、重复实验更换其他波长的光,重复上述步骤,获取多组数据。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1、截止电压数据记录|波长(nm)|截止电压(V)|||||365|_____||405|_____||436|_____||546|_____||577|_____|2、以频率$ν$ 为横坐标,截止电压$U_{0}$为纵坐标,绘制$U_{0} ν$ 曲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电效应的实验及理论研究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JISHOU UNIVERSITY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光电效应理论及实验探讨作者:杨麟学号:所属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专业年级:2012级应用物理专业指导教师:邬云雯职称:教授完成时间:2016年4月27日吉首大学教务处制光电效应的理论及实验探讨杨麟(吉首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湖南吉首 416000)摘要:为了更加深入的探索“光与电之间的相互转换”这一未来的热门领域,分析了光电效应产生的基本原理和实验规律,并用实验加以验证,为以后进一步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光电效应;光电子;频率;遏止电压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of the photoelectric effectYanglin(College of Physics,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JishouUniversity,Jishou,Hunan 416000)Abstract: For more in-depth exploration of "mutual conversion between light and electricity," the next hot area, analyzes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laws of the photoelectric effect experiment generated and verified by experiment, for further research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later.Keywords: the photoelectric effect ; Optoelectronics ; frequency ; Curb voltage引言光电效应是指光照射到金属上,引起物质的电性质发生变化的这一类现象的总和。
由物理学家赫兹于1887年发现,而正确的解释为爱因斯坦所提出。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创新,越来越多的人把焦点集中在对光能和电能的运用,由于光电效应能实现光能和电能之间的转换,因此也有了越来越多了的应用。
特别是近30年,光电效应更是广泛的应用于工业和军事领域,已经成为人类文明发展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本文较为详细的介绍了光电效应的理论知识及发展历史,并设计实验加以验证。
1.光电效应的理论探讨光电效的含义在物理学中,光电效应是一个重要而神奇的现象。
物质在高于某特定频率的光波照射下,引起物质的电性质发生变化。
这类光变致电的现象被人们统称为光电效应。
其中光电效应分为光电子发射、光电导效应和光生伏特效应。
前一种发生在物体表面,使物体内的电子逸出物体表面,称为外光电效应。
后两种发生在物内部,使不均匀半导体或半导体与金属结合的不同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或引起材料电导率的变化,称为内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的理论发展和研究历史德国物理学家赫兹在1887年用莱顿瓶做放电实验观察到了光电效应和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正是这个实验中赫兹注意到当紫外光照射在火花隙的负极上,放电就比较容易发生。
赫兹的论文《紫外线对放电的影响》发表后,引起物理学界广泛的注意,许多物理学家进行了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1888年,德国物理学家霍尔瓦克斯(Wilhelm Hallwachs)证实,这是由于在放电间隙内出现了荷电体的缘故。
1899年,.汤姆孙用巧妙的方法测得产生的光电流的荷质比,获得的值与阴极射线粒子的荷质比相近,这就说明产生的光电流和阴极射线一样是电子流。
这样,物理学家就认识到,这一现象的实质是由于光(特别是紫外光)照射到金属表面使金属内部的自由电子获得更大的动能,因而从金属表面逃逸出来的一种现象。
1899—1902年,勒纳德(,1862—1947)对光电效应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首先将这一现象称为“光电效应”。
为了研究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时所具有的能量,勒纳德在电极间加一可调节反向电压,直到使光电流截止,从反向电压的截止值,可以推算电子逸出金属表面时的最大速度。
他选用不同的金属材料,用不同的光源照射,对反向电压的截止值进行了研究,并总mv2,可以计算出发射电子的能量。
由结出了光电效应的一些实验规律。
根据动能定理:eU=12mv2+I+W此可以得出:hf=12深入的实验发现的规律与经典理论存在诸多矛盾,但许多物理学家还是想在经典电磁理论的框架内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有一些物理学家试图把光电效应解释为一种共振现象,但也不能完全合理。
勒纳德在1902年提出触发假说,假设在电子的发射过程中,光只起触发作用,电子原本就是以某一速度在原子内部运动,光照射到原子上,只要光的频率与电子本身的振动频率一致,就发生共振,电子就以其自身的速度从原子内部逸出。
勒纳德认为,原子里电子的振动频率是特定的,只有频率合适的光才能起触发作用。
勒纳德的假说在当时很有影响,被一些物理学家接受。
但是,不久,勒纳德的触发假说被他自己的实验否定。
直到1905年,爱因斯坦把普朗克量子化观点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由此提出了光量子即光子概念,爱因斯坦认为,光在空间的传播正象粒子那样运动,并把组成光束的粒子称为光子,光子的能量并不是连续分布的函数,射向金属表面的光,实质上就是具有能量ε=hν的光子流。
如果照射的光的频率过低,即光子流中每个光子能量较小,当它照射到金属表面时,这一光子就被电子吸收了,它所增加的能量ε=hν仍然不足以让电子脱离金属表面(即ε=hν要小于电子的逸出功),电子就不能脱离开金属表面,因而不能产生光电效应。
如果照射光的频率高到能使电子吸收后其能量足以克服逸出功而脱离金属表面,就会产生光电效应。
此时逸出电子的、和逸出功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Εk(max)=hν- W0这就是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其中hν为入射光子能量,由频率决定。
Εk(max)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W0 金属的逸出功。
爱因斯坦的这一理论成功的解析了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实验规律经过许多科学家的一系列的实验,得出光电效应实验规律如下:1.光电子动能和入射光频率之间的关系: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成正比,而与光的强度无关。
2.光电效应的红限:只有当照射物体的光频率大于某个确定值时(不同金属有不同值),光电效应才会发生。
而低于这一频率的光,无论照射多长时间也不会产生光电效应。
称这一确定的光频率为光电效应的红限。
3.光电效应与时间关系:光电效应与光照几乎同时产生和消失,滞后时间最多不超过10-9S,通常称为光电效应的瞬时性。
4. 光电子的数目和入射光的强度之间的关系:当入射光的频率一定,而改变入射光的强度,饱和电流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单位时间内发出的光电子数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mv2+W0的正确性5.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hνi=12在当时人们试图用光的波动理论对以上实验结果加以解释,但实验结果与波动理论解释之间存在尖锐矛盾,根据经典的电磁理论,光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的能量只决定于它的强度,即只与电磁波的振幅有关,而与它的频率无关。
上述实验规律中的第一、第二两点显然无法用经典理论来解释。
而且也不能解释第三条,因为根据经典理论,对很弱的光要想获得足够的能量使电子逸出,就必须有一个能量积累的过程,光电子是不可能瞬时产生的。
这充分暴露光的波动理论的不完全性,而用爱因斯坦的光子假设成功的对光电效应的解释证实了光子假设的实在性。
下面我们用实验加以验证。
2.光电效应实验仪器及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光电效应实验装置如下图1所示:图1 光电效应实验装置图上图所示实验仪为ZKY-GD-4光电效应实验仪,其组成为:微电流放大器,光电管工作电源光电管滤色片,汞灯。
实验原理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装置原理电路图如下图2所示,K和A是封闭在真空玻璃管中的两个电极(其中K为阴极,A为阳极),当光束从窗口射入到K极时,便会在K极上发射光电子。
K于A之间的电压大小可以调整,以便控制光电子发射的速度。
图中的微电流计和电压表分别用来测量K,A两极之间的电压和光电流。
图中电源的正负极也可以对调,当电源如图2所示接入时,A极吸收从K极发射出的光电子,从而形成光电流。
滑动变阻器采用了分压式接法用来调节两极间的电压,这样连接就可以让A,K两极间的电压从零开始变化。
图2 光电效应实验装置原理电路图光电效应是一种微观现象,想要观察影响光电效应的因素,就必须把这种微观现象转化为宏观现象的变化,以此来进行判断。
这也是一种普遍的试验方法。
在图2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微电流计示数的变化,来判断产生光电子数目的多少。
比如,如果电流表示数增大,则说明光电流增大,因此可以说明光电子产生的数目变多。
反之,则光电子产生数目变少。
由此可以研究光电子的数目和入射光强,频率的关系。
而持续改变入射光的频率,并且在阴极K和阳极A之间施加正向电压,观察示数的变化直到刚好为零,记录使微电流计示数刚好为零的光频率就可以得出光电效应的红限频率的大概值。
由于直接测量光电子的动能比较困难,所以我们在阴极K和阳极A两端加上反向电压,来控制光电子发射的速度,而发射端是从金属表面开始的,因此,在金属内部不受反向电压的影响,只有当光电子逸出金属表面的瞬间,才开始受到电压的作用而做减速运动,当反向电压逐渐增大,光电子发射的数目减少,直到为零。
我们就称这个光电子发射数目刚好为零的反向电压为遏止电压。
结合动能定理可以用公式表示为:eU a=12mv2(1)其中Ua称为反向遏止电压。
请注意对不同频率νi的光,有不同的反向遏止电压!由上述公式可知,光电子的能量(最大初动能)决定了遏止电压的大小,我们可以通过研测量遏止电压这个可观测的宏观物理量与如射光的强度、频率的关系来得知光电子能量这个不可观测的微观物理量与哪些因素有关了,这就是物理上经常用的转化思想,也是这个实验装置的巧妙之处.或者可以说,从遏止电压可以推算出电子逸出金属表面时的能量(最大初动能)。
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测量不同频率的入射光的遏止电压来测量另一个与光电效应有关的重要的物理量普朗克常数。
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hνi=12mv2+W0 (2)其中hνi为光电子的能量,12mv2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W0为逸出功。
再结合以上(1),(2)两式可以得出:U g=h e⁄(νi + W0h⁄) (3)由(3)式可知反向遏止电压Ug与光频率νi是线性关系,直线的斜率即为h/e,由于电子电量e为已知,所以普朗克常量可以用斜率与e乘积求得.实验时改变νi测相应Uai,作Uai-νi图,并求斜率K=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