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机械基础》模块六 汽车液压传动图文模板
汽车机械基础课件 液压传动系统
三、液压控制阀
控制阀——为了控制与调节液流的方向、压力 和流量,以满足工作机械的各种要求,就要用 控制阀。控制阀又称液压阀,简称阀。
1、方向控制 阀
控制油液流动方向的阀:
单向阀
换向阀
1)单向阀
作用:保证通过阀的液流只向一个方向流动而不能 反方向流动。
直通式
直角式
液控单向阀:
2、油管和管接头 1)油管
常用的油管有钢管、铜管、橡胶软管、尼龙管和塑 料管等。
固定元件间的油管常用钢管和铜管,有相对运动 的元件之间一般采用软管连接。
2)管接头 用于油管与油管、油管与液压元件间的连接。
项目三 液压系统基本回路
液压基本回路——由某些液压元件和附件 所构成的能完成某种特定功能的回路。 一、方向控制回路 二、压力控制回路 三、速度控制回路 四、顺序动作控制回路
一、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通过以上的实例,我们可以总结出 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是:以油液为 工作介质,通过密封容积的变化来 传递运动,通过油液内部的压力来 传递动力。液压传动装置实质上是 一种能量转换装置。
二、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
• ⑴ 动力元件——液压泵。它用以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 换为油液的压力能的装置,作为系统的能源。 • ⑵ 执行元件——液压缸、液压马达。它是将油液的压 力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 • ⑶ 控制元件——各种阀类。它是控制油液的流动方向 、流量和压力的装置,以满足液压系统的工作要求。 • ⑷ 辅助元件——油箱、滤油器、管类和密封件等。这 些元件担负着贮存、输送和净化工作液以及散热任务,它也 是传动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 ⑸ 工作介质——液压油。绝大多数液压油为矿物油, 系统用它来传递能量。
先导式减压阀:
《汽车机械基础》电子教案(3) 项目五 汽车液压传动系统
任务一 液压传动概述 任务二 认识液压元件 任务三 汽车典型液压系统
任务一 液压传动概述
目录
(一)液压传动的组成及特点; (二)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
任务一 液压传动概述
任务导入
如图5-1所示就是汽车维修中常用的手动液压千斤顶, 通过手柄的上下按压,车身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上升,然后 完成换胎等维修工作。从手柄的上下按压到千斤顶可以顶 起整个车身,这个过程是如何实现的呢?工作原理又是怎 样的呢?
长。液压传动对液体的压力、流量、和流 温下工作,对油液质量要求较高。
向进行控制和调节,容易实现自动化,操
纵方便。液压元件已标准化、系列化、通
用化。
任务一 液压传动概述
(二)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
现以液压千斤顶为例,说明液压与传动的工作原理。
任务一 液压传动概述
如图5-3所示,大小活塞可以分别在大小缸体内上下移动 ,由于活塞与缸体内壁间有良好的密封,形成一个容积可变的 密封空间,当提起手柄,小活塞在小缸体内上移,其下部缸体 内容积增大,形成局部真空,这时大活塞上的重物使大缸内的 液压油作用在单向阀6上,单向阀6关闭,而油箱内液压油在大 气压作用下,冲开单向阀2进入小缸体,完成吸油;
任务一 液压传动概述
综上所述,液压传动是以油液作为工作介质,依靠密封 容积的变化传递运动,依靠介质内压力传递动力的。其实质 是能量转换,先将机械能转换成压力能,通过各种元件组成 的控制回路实现能量控制,再将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
任务二 认识液压元件
目录
(一)液压泵; (二)液压缸; (三)液压控制阀 (四)液压辅助元件
而工作台的运动速度可以通过节流阀4来调节,当节流 阀口开大时,进入缸内的油液流量增大,工作台运动速度就 快。工作台运动时必须克服各种阻力,如切削力和摩擦力等 ,要求液压缸必须产生足够大的推力,而推力的大小由液压 缸内油液压力保证,因此液压油的压力应根据克服负载的大 小进行调节,这主要由溢流阀3调定,同时,当节流阀口一 定时,多余的油液需经溢流阀流回油箱。
汽车机械基础第一节 液压传动概述
第一节液压传动概述4.1.1 液压传动概述图4—1 液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图液压千斤顶由杠杆1、小缸体2、小活塞3等组成的手动柱塞液压泵和由大活塞8、大缸体9等组成的液压缸构成。
(一)工作原理提起杠杆1使小活塞3向上移动,小活塞3下腔容积增大,形成局部真空,油箱12中的油液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通过吸油管5推开单向阀7中的钢球,进入缸体9的下腔,推动大活塞8将重物W举起。
反复提压杠杆1,可使重物不断上升,达到起重的目的当工作完毕,打开截止阀11,缸体7下腔的油液通过管道10、阀11流回油箱,大活塞8在重物和自重作用下向下移动,回到原来位置。
工作原理: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是以油液为工作介质,依靠密封容积的变化来传递运动,依靠油液内部的压力来传递动力。
液压传动装置实质: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它可实现机械能与液压能之间的相互转换。
(三)液压传动的工作特点液压技术自18世纪末英国制成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起,已有近300年的历史。
液压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得到蓬勃发展,并渗透到各个工业领域中。
当前液压技术正向高效率、高精度、高性能的方向迈进,液压元件向着体积小、质量轻、微型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静压技术、交流液压等新兴液压技术正在开拓。
可以预见,气压与液压技术将会继续获得飞速的发展,它在各个工业部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4.1.2工作介质——油液一.工作介质的主要物理性质(一)密度1.定义单位体积内物体的质量称为密度,用ρ表示,单位为kg/m3。
ρ=m/v式中 m——物体的质量(kg) v——物体的体积(m3)2.油液的密度矿物油型液压油的密度随温度的上升而有所减小,随着温度的下降而有所增加,但变动值很小,可忽略不计。
我国采用20℃时游液的密度作为标准密度,一般液压油的密度为900kg/m3。
(二)黏性1.定义流体(液体与气体总称)在外力作用下流动(或有流动趋势)时,分子间的内聚力阻止分子相对运动而产生一种内摩擦力,这种性质叫流体的黏性。
汽车机械基础第6章液压传动基础知识PPT课件
6.5.3制动防抱死装置(ABS)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车轮制动 器电子制动防抱死装置(Anti-lock Braking System,ABS) 已 被许多高级轿车和大客车所采用。该装置是利用电子控制装 置,将传统的制动过程转变为随机瞬息控制的制动过程,使 车轮在制动过程中接近滑移状态(既滚动又滑动)而不抱死, 以缩短制动距离,防止制动时滑移和甩尾,从而保证获得最 佳的制动效能。
三位四通滑阀式换向阀的图形符号
2)换向阀的滑阀机能 见教材表6-7。
(3)常用换向阀及应用特点
1)手动换向阀
2)机动换向阀 3)电磁换向阀
2.压力控制阀
直动式溢流阀
3.流量控制阀
(1)普通节流阀
(2)调速阀
6.2.4液压辅助元件 1.密封件
2.油管、管接头 3.过滤器
安装位置
(a) (b) (c)
2.液压传动的应用
从民用到国防,由一般传动到精确度很高的控制系统,都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6.1.2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
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 是以油液作为工作介质, 依靠密封容积的变化来传 递运动,依靠油液内部的 压力来传递动力。
6.1.3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
动力部分、执行部分、控制部分、辅助部分
6.1.4液压传动的图形符号
一般汽车用液压制动系工作原理 :一个内圆面为工作表面 的金属制动鼓8固定在车轮轮毂上,随车轮一同旋转。在固定 不动的制动板11上,有两个支撑销12,支撑着两个弧形制动蹄 10的下端。制动蹄的外圆面上又装有一般是非金属的摩擦片。 制动底板上还装有液压制动轮缸6,用油管5与装在车架上的液 压制动主缸4相连通。主缸活塞3可由驾驶员通过制动踏板机构 1来操纵。
《汽车机械基础》教学课件 模块六 气压传动与液压传动 项目二 液压传动的基本元件
因此,有杆腔进油时的运动速度要大于无杆腔进油工作台的运动速度
《汽车机械基础》
任务二
2.快退工作状态
液压传动的执行元件
F₁=P1A; F₂=P2A₂
因为A₁>A2; 且 P1=P₂
所以F1>F₂
因此,无杆腔进油工作台所受的推力要大于有杆腔进油工作台所受的推力, 即工作台向左快速退回。
《汽车机械基础》
《汽车机械基础》
任务二 液压传动的执行元件
(1)双出杆活塞式液压缸在液压缸活塞两侧腔中都有活塞杆,且两侧活塞杆直径相等, 即两腔体有效工作面积相等,其往复运动的力和速度相等。 (2)单出杆活塞式液压缸只有一端有活塞杆,则两腔体工作面积不相等,无杆腔大, 有杆腔小,故分为有杆腔和无杆腔。往复运动时,无杆腔的力比有杆腔大,但有杆腔的 速度比无杆腔大。
当液压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联接在一起时,称为差动联接,此液压缸称为差动液缸 在差动液压缸中,左右两腔体的油压 p 相等。但两腔体的有效工作 面积不同,图示左腔体中有效工作面积是 A1,即活塞面积;而右腔 体中有效工作面积是 A2 ,即活塞与活塞杆 图 6-2-11 差动液压缸联 接横截面积之差。因此工作时产生的推力差会使活塞向右移动,同 时有杆腔的油液会被排出而进入无杆腔中。这样,有杆腔的油液流 量qv1就等于液压泵的供油量qv 和有杆腔排出的油液的流量qv2 之 和,这样活塞向右移动的速度 A3就会加快。
①负载小,功率低的机床设备 ②发动机润滑、自动变速器系统
单作用叶片泵 中 能 较高
双作用叶片泵 中
不能 较高
一般
很小
较差
较差
较敏感
较敏感
较大
小
机床
①负载小,功率低的机床设备 ②精度较高机床(如磨床)
模块六—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
第二十一章
液压元件
液压泵的结构及原理 液压辅助元件
液压缸与液压马达
案例导入
一般情况下货箱是平放着,现在货车的货箱被一根柱子举高。这根柱 子到底是什么?怎么工作的?它的动力来源是什么?工作的系统都由哪些 元件组成?
10
21.1.1 液压泵的结构及原理
液压泵是利用密封容积的不断变化来工作的,因此也称为容积泵。液 压泵的工作过程可分为吸油和排油两个过程。
动力元件
是将原动机 的机械能转 换为液体压 力能的装置, 为系统提供 原动力,如 液压泵。
执行元件
是将油液的 压力能转换 为机械能的 装置,用以 实现最终的 工作目的, 如液压缸和 液压马达
控制元件
辅助元件
控制油液的流 动方向、流量、 压力的装置, 以满足系统的 工作要求,主 要指各种阀类 元件,如流量 阀、压力阀、 方向控制阀等。
类型及名称
符号
说明
柱塞式
只有一个通油口,柱塞只能在液压力的作用下单向运动,返回行程靠外力 (重力、弹簧力等),常用于叉车起升油缸。起重机变幅缸和伸缩套筒式缸
(a)单作用叶片泵
(b)双作用叶片泵
图21-3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叶片泵具有工作油压高、流量 脉动小、噪声小、使用寿命长 等优点,但其结构比较复杂, 自吸能力差
14
21.1.2 液压泵的结构
柱塞泵是靠柱塞在缸体内做往复运动,以周期性地改变缸体内的密封 容积来实现吸油和排油工作过程的。为提高液压泵的工作效率,生产实际 中柱塞泵通常采用多柱塞结构。
名称 图形 名称 图形 名称 图形
单作用单杆缸 直动式减压阀
液动阀
单向调速阀 先导式减压阀
弹簧
液控单向阀 调速阀
《汽车机械基础》汽车液压液力传动
Page 1
知识放大
液压传动是以受压的流体作为工作介质,利用流体的压力传递 运动和动力的一种传动方式。液压传动所用的工作介质是液体。 流体传动与机械传动相比具有许多优点,在汽车的转向、制动 等系统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单元通过学习典型的液压传动、 液力传动知识,达到掌握汽车典型机构液压传动构造与工作原 理的目的。
Page 23
【专业知识】
• 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 向整个液压系统提供动力。液压泵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 和可靠性。
• 液压缸是液压系统中的执行元件,它把输入的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输出,从 而带动工作机开始工作。
3 2 1液压泵
1 • 液压泵是整个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它的功用是将发动机(或电动机)输入的机
Page 27
(3)叶片泵。叶片泵有双作用式和单作用式两大类,前者称为卸荷式叶片泵或定 量叶片泵,后者又称为非卸荷式叶片泵或变量泵。
①定量叶片泵。如图3 13所示为定量 叶片泵,定子内表面由两段长半径 圆弧、两段短半径圆弧和四段过渡 曲线组成,且定子2和转子1是同心 的。转子顺时针旋转时,密封工作 腔的容积在左下角和右上角处逐渐 减小而压油,此范围为压油区。在 左上角和右下角出逐渐增大,此范 围为吸油区。吸油区和压油区之间 有一段封油区把它们隔开。这种泵 的转子每转1周,每个密封工作腔完 成吸油和压油动作各两次,所以, 称作双作用叶片泵。泵的两个吸油 区是径向对称的,因而作用在转子 上的径向压力平衡,所以又称为卸 荷式叶片泵。
Page 9
液压传动的工作原
理:
•
液杆局作入小受同当力腔油物使4中压1部用油活到时该时1工G单0,,顶内千真下腔塞外单作,作向小从起,斤空,43力向用钢过阀活下,而。迫顶。推挤阀力球程7塞自移完保再使工于动压7大被,3的动,成证次上它作是单产于推其钢关油吸了提移的时油向生油开结球闭腔油重起,密,箱阀压腔,果受,4工物杠油封的放力油推6510到使的作不中杆腔容中密油,液动一油钢过致的时4积油封阀单通大密个液球程自油,变液容向过活8封向不并。动液关油大对积阀单塞容上能沿当落在闭腔,钢减向51积1的倒自着压下大。1上即球0小阀增作流中动吸下。气当升完的,7大用入流油关油杠压提并成作油形力油人液闭管杆力起将压用液成。腔油迫,进时的杠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压系统的表示方法与组成
如图6-2(a)所示为某机床工作台的液压系统半结构式原 理图。
为了便于阅读、分析、设计和绘制,液压系统多采用图形 符号进行表示,如图6-2(b)所示。 从上述实例可以看出,整个液压系统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①动力元件———液压泵
这种泵的转子每转一圈完成一次吸油和压油,因此称为单作 用式叶片泵。当转子不停地转动时,泵就不停地吸油和压油。
单作用式叶片泵可改变偏心距的大小和方向,使之成为单向 变量泵和双向变量泵。双向变量泵能在工作中变换进、出油口, 使液压执行元件的运动反向。叶片泵的流量可以手动调节和自动 调节,自动调节式变量泵有限压式变量泵、稳流量式变量泵等多 种形式,其中限压式变量泵有反馈式和内反馈式两种。
在转子转动一圈的过程中每 个密封容积各完成两次吸、压油, 因此称为双作用叶片泵。
由于该泵的吸、压油腔的布 局径向对称,其径向液压力互相 平衡,故这种泵又称为平衡式叶 片泵,但此泵排量不可调,是定 量泵。
3. 柱塞泵
(1)轴向柱塞泵工作原理 如图6-7所示,斜盘和配流盘固定不动,传动轴带动缸体和柱
塞一起转动,柱塞靠机械装置或在低压油作用下压紧在斜盘上。
2.液压传动的缺点
① 油液的泄漏、油液的可压缩性、油管的弹性变形都会影响运动 传递的正确性,故液压传动不适用于对传动比要求精确的场合。
② 由于油液的黏度会随温度而变化,因此不宜在温度变化范围较 大的场合下使用液压传动,否则会影响运动的稳定性。液压传动 的工作温度在-15 ~ 60℃的范围内较适宜。此外,液压传动工作 油必须始终保持清洁。
(2)双杆活塞缸
如图6-11所示,活塞的两侧都有伸出杆的为双杆活塞缸,当 两活塞杆直径相同,缸两腔的供油压力和流量都相等时,活塞 (或缸体)两个方向的运动速度和推力也都相等。
2.其他液压缸
(1)增压缸 增压缸能将用。它由大、小直径分别为D和d的复合缸筒及有特殊 结构的复合活塞等件组成,如图6-12所示。
②执行元件———液压缸或液压马达
③控制元件———各种液压阀
④辅助元件———油箱、油管、过滤器、密封件和压力表等
⑤工作介质———液压油。液压系统通过介质实现运动和动力 的传递。
液压传动的特点
1.液压传动的优点 ① 在输出同等功率的情况下,液压装置的体积和质量小。 ② 液压装置质量和惯性小、反应快,易于实现快速启动、制动 和频繁换向,其工作比较平稳。 ③ 液压装置能在较大范围内实现无级调速,调速范围大。 ④ 液压传动操纵控制简便,易于实现自动化。 ⑤ 液压装置易于实现过载保护。 ⑥ 液压元件已实现标准化、系列化及通用化,便于液压系统的 设计、制造
液压缸
1. 活塞缸
(1)单杆活塞缸 如图6-9所示,活塞的一侧有伸出杆,为单杆活塞缸。单杆
活塞缸两腔同时通入压力油,由于无杆腔工作面积比有杆腔工作 面积大,活塞向右的推力大于向左的推力,故其向右移动,液压 缸这种连接称为差动连接,如图6-10所示。单杆活塞缸差动连接 时,能使运动部件获得较高的速度和较小的推力。
(2)径向柱塞泵工作原理
如图6-8所示,衬套紧配在回转缸体孔内,随着回转缸体一起 旋转,而配流轴则不动。当转子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柱塞一方面 和转子一起旋转,另一方面又靠离心力(或在低压油作用下)压 紧在定子内壁上。转子每转一圈,柱塞在每个径向孔内吸油、压 油各一次。
液压马达
液压马达是液压传动系统中的重要执行元件之一,液压马 达与液压泵的功能相反,它的功能是把液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 械能,以驱动工作部件运动。
③ 液压传动在工作过程中有较多的能量损失(如管路压力损失、 泄漏等),因此液压传动的效率不高,不适用于远距离传动。
④ 为了减少泄漏,液压元件的制造精度要求高,导致制造成本也 相应较高,且液压元件的维修较复杂,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
课题2 液压传动元件
液压泵
1. 齿轮泵
齿轮泵是液压传动系统中常用的液压泵,分外啮合式和内啮 合式两类。它的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造价低、质量 轻、外形尺寸小、自吸性能好、对油的污染不敏感、工作可靠、 允许转速高。其缺点是流量脉动较大、有困油现象、噪声较大、 排量不可变。齿轮泵多用于中等速度,作用力不大的简单液压系 统。
(2)伸缩缸
伸缩缸由两级或多级活塞缸套装而成,如图6-13所示。前一 级的活塞与后一级的缸筒连为一体。活塞伸出的顺序是先大后小 ,相应的推力也是由大到小,而伸出时的速度是由慢到快。活塞 缩回的顺序一般是先小后大,而缩回的速度则是由快到慢。
模块六 汽车液压传动
知识目标 ●了解液压传动的组成和特点; ●了解液压传动系统常用液压元件; ●了解液压基本回路。
技能目标 ●掌握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掌握液压传动系统在汽车制动系统、ABS中的应用; ●掌握液压传动系统在汽车转向系统中的应用。
课题1 液压传动认识
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
液压传动以液体作为介质,依靠密封容积的变化转换为直 线运动,通过液体内部的压力来传递动力。液压传动系统的本 质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它先将机械能转换为便于输送的液压 能,又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而作功。
如图6-3所示为外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 理示意图。在泵的壳体内有一对外啮合的渐 开线直齿轮,齿轮两侧有端盖盖住(图中未 标)。
2. 叶片泵
(1)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如图6-4所示,定子具有圆柱形内表面,定子和转子间有偏心 距e,叶片装在相对于转子旋转方向后倾的转子槽中,并可在槽 中滑动。图中虚线所示为配流盘窗口。当转子按图示方向转动时, 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叶片从槽中甩出顶在定子的内圆表面上。
如图6-5所示为外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2)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如图6-6所示,定子的内表面由两段长半径圆弧、两段短半径 圆弧和四段过渡曲面组成,在与定子厚度相等且与定子同轴安装 的转子上,均匀分布着相对于转子旋转方向前倾的径向斜槽,每 个槽中装着一片叶片,转子通过花键与传动轴相连,配流盘上均 布着4个腰形槽,分别与泵的吸油腔和压油腔连通,当转子转动 时,叶片在根部压力油的作用下被压出紧顶在定子的内表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