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1

合集下载

沉降观测记录表

沉降观测记录表

建筑物沉降观测测量报验申请表工程名称:银利财富广场1#楼编号:致:安徽世强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我单位已完成了1#楼一层梁板至顶层梁板沉降观测测量工作,现报上该工程报验申请表,请予以审查和验收。

附件:建筑物沉降观测测量记录承包单位(章)项目经理 ______________日期2013年5 月17日审查意见:项目监理机构总/专业监理工程师日期_________________建筑物沉降观测测量记录观测点布置简图建筑物沉降观测测量报验申请表工程名称:银利财富广场8#楼编号:月20日审查意见:项目监理机构总/专业监理工程师日期_________________建筑物沉降观测测量记录检验(建)表5.1.7 — 2 共6页第1页观测点布置简图建筑物沉降观测测量记录建筑物沉降观测测量记录工程名称银利财富广场8#楼水准点编号水准点所在位置永久水准点水准点咼程22.53M 观测起止日期观测性质见证观测工程地点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银利财富广场测量仪器仪器名称:水准仪沉降观测结观测点编号观测点相对标高(m)第三次2013年4月7日标高沉降量(mm)M4M5M-2.3-2.32-2.23-2.302-2.322-2.231工程进度状态一层顶梁板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施测人单位 --------------------------------------- 监理(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观测点布置简图观测点布置简图建筑物沉降观测测量记录建筑物沉降观测测量 报验申请表工程名称:银利广场1#楼致:安徽世强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我单位已完成了 1#楼一层梁板至顶层梁板沉降观测测量工作,现报上该工程报验申 请表,请予以审查和验收。

点编 号高(m)2013年5月10日标咼 (m)沉降量(mm)本次累计M -2.2 -2.203 1 3 M2 -2.25 -2.253 1 3 M -2.1 -2.102 1 2 M 4 -2.3 -2.303 0 3 M -2.32 -2.323 0 3 M 6-2.23-2.23313观测点布置简图降 观 测 结 果工程进度 状态三层顶梁板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施工 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 施测人 监理(建设)单位编号:MiM BMe <19*M E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附件:1、建筑物沉降观测测量记录2、沉降观测布置图承包单位(章)______________项目经理日期2012年5 月17日审查意见:项目监理机构总/专业监理工程师日期 ________________建筑物沉降观测测量记录。

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1、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1-3、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1-4、监测方法及要求-6-5、过渡段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7-6、观测断面和观测点的设置原则-8-7、路基工程沉降评估-11-8、过渡段工程沉降评估-12-9、本施工段沉降观测范围-13-附表-14-路基沉降观测方案1、编制依据(1)《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3)《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4]8号);(4)《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5)《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6)娄底至邵阳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设计文件;(7)铁道部有关规定。

2、工程概况3、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3.1观测断面设置原则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以路基面沉降观测和地基沉降观测为主,根据不同的结构部位、填方高度、地基条件、堆载预压等具体情况来设置沉降变形观测断面。

同时应根据施工过程中掌握的地形、地质变化情况调整或增设观测断面。

观测断面一般按以下原则设置,同时应满足设计文件要求;一般情况下沿线路方向每间距50m设置一个路基面沉降变形观测断面。

软土及松软土和岩溶及采空区地基地段沿线纵向每30m左右一个沉降观测断面;桥路过渡段和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的地段应适当加密地势平坦、地基条件均匀良好、高度小于5m的路堤及路堑可放宽到100m。

3.2观测点设置原则为有利于测点看护,集中观测,统一观测频率,同时应满足设计文件要求;各观测项目数据的综合分析,各部位观测点须设在同一横断面上,偏差不超过土5cm。

沉降监测桩:采用C15混凝土圆桩(直径80mm)。

其中埋设直径16mm钢筋一根,桩长0.8m~l.0m,埋入一定深度,确保稳固和测量的需要。

完成埋设后采用水平仪按二级测量标准测量桩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

沉降观测表格式

沉降观测表格式

附件四:沉降观测表格式
附表1 :沉降观测记录表一一路基沉降板观测记录表
表2:沉降观测记录表——路基沉降板观测记录汇总表
断面里程:第页共页
单位: 整理: 复核:
表3:沉降观测记录表——路基分层沉降观测记录表
2.每次磁环测量均需重复测量两次,并以磁环下部响声为准。

单位: 测量: 记录:
表4:沉降观测记录表——路基分层沉降观测记录汇总表断面里程:第页共页
单位: 整理: 复核:
表5:沉降观测记录表——路基边桩位移观测记录表
表7:沉降观测记录表——路基观测桩沉降量记录表
表8:沉降观测记录表一一路基观测桩沉降量记录汇总表断面里程:第页共页
单位:整理:复核:年月日
表9:沉降观测记录表——桥梁墩(台)沉降量记录表
表10:沉降观测记录表一一桥梁墩(台)沉降量记录汇总表
表11:沉降观测记录表一一涵洞沉降量记录表
单位:整理:复核:年月日
表13:沉降观测记录表——隧道沉降量记录表
表15:横剖面沉降测试记录表
表16:沉降观测记录表——过渡段沉降量记录汇总表。

路基工程沉降观测细则

路基工程沉降观测细则

目录一总则 (1)二技术依据 (2)三组织管理 (2)四职责 (2)1.职责 (2)2.测量阶段 (3)五沉降变形测量 (4)1.基本原则 (4)2 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 (4)3 变形监测网技术要求 (4)4 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 (5)5 测量工作基本要求 (7)6 测量过程具体要求 (8)六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 (11)1.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 (11)2 过渡段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 (17)七附表 (17)路基工程沉降观测实施细则一总则新建昆明铁路枢纽东南环线工程路基的沉降观测、评估过程是确定铺设有砟轨道的关键时间节点和关键工序的主要依据,是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观测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是评估工作的基础。

因此,观测工作尤其重要,必须加强“零周期”(即初始值)的过程控制。

为适应昆枢东南环线工程对路基(含过渡段)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的统一,为路基工程提供完整详实、准确可靠的评估依据,特制订本细则。

二技术依据《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 2009-12-01实施《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交桩资料表》中铁第二勘察设计院提供《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285号)《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 J447-2005)新建昆明枢纽东南环线工程设计文件铁道部有关规定;三组织管理中铁七局昆明枢纽东南环线工程指挥部测量组负责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测量管理工作。

沉降变形观测配备专职人员2~3名组长沉降变形观测组。

各测量组配备专职测量工程师和专职测量员。

四职责1.职责1. 中铁七局昆明枢纽东南环线工程指挥部测量组职责:负责本标段测量工作的统筹和协调;代表本标段参与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参与和配合建设单位或评估单位组织的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工作。

沉降观测表格

沉降观测表格

附件三:附表附表1 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准备工作检查记录表新建合肥至福州铁路(闽赣段)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准备工作检查记录表注:本表一式4份,施工、设计、监理和建设单位各1份。

附表2 工程沉降变形观测结果评估验收记录表新建合肥至福州铁路(闽赣段)工程沉降变形观测结果评估验收记录表注:本表一式5份,施工、设计、监理、咨询和建设单位各1份。

附表3 路基沉降水准测量记录表水准测量记录表(路基)测量负责人:计算:日期:复核:日期:附表4 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沉降观测桩)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沉降观测桩)工程名称:测量单位:测量负责人:复核:监理:年月日附表5 路基观测桩沉降量记录汇总表沉降观测记录表——路基观测桩沉降量记录汇总表断面里程:第页共页55附表6 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沉降板)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沉降板)测量:复核:监理:年月日附表7 路基沉降板观测记录汇总表(沉降板)沉降观测记录表——路基沉降板观测记录汇总表断面里程:第页共页单位:整理:复核:年月日57附表8 路基沉降板观测记录表(剖面管)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剖面管)填表:复核:监理:日期:58附表9 路基分层沉降观测记录表沉降观测记录表——路基分层沉降观测记录表里程段落:观测日期:第页共页2.每次磁环测量均需重复测量两次,并以磁环下部响声为准。

单位:测量:记录:年月日时59附表10 路基分层沉降观测记录汇总表沉降观测记录表——路基分层沉降观测记录汇总表断面里程:第页共页60附表11 路基边桩位移观测记录表沉降观测记录表——路基边桩位移观测记录表里程段落:观测日期:第页共页年月日时附表12 路基边桩位移观测记录汇总表沉降观测记录表——路基边桩位移观测记录汇总表断面里程:第页共页附表13 过渡段沉降量记录汇总表沉降观测记录表——过渡段沉降量记录汇总表第页共页附表14 桥梁墩台沉降观测汇总表桥梁墩(台)沉降观测汇总表桥梁名称_____桥梁起止里程_____填表___复核___附表15 桥梁墩(台)沉降量记录表沉降观测记录表——桥梁墩(台)沉降量记录表桥梁名称:观测日期: 第页共页附表16 桥梁墩(台)沉降量记录汇总表沉降观测记录表——桥梁墩(台)沉降量记录汇总表桥梁名称:墩(台)编号:墩(台)里程:第页共页附表17 涵洞沉降量记录表沉降观测记录表——涵洞沉降量记录表里程段落:观测日期: 第页共页附表18 涵洞沉降量记录汇总表沉降观测记录表——涵洞沉降量记录汇总表涵洞中心里程:涵洞孔径(m):涵长(m):第页共页附表19 隧道沉降量记录表沉降观测记录表——隧道沉降量记录表隧道名称:观测日期:第页共页附表20 隧道沉降量记录汇总表沉降观测记录表——隧道沉降量记录汇总表隧道名称:断面里程:第页共页附表21 横剖面沉降测试记录表横剖面沉降测试记录表填表: 日期: 复核: 日期: 监理: 日期。

沉降观测记录表范例

沉降观测记录表范例

沉降观测记录表范例在建筑工程、道路桥梁建设以及各种基础设施的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沉降观测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通过对建筑物、地基等进行定期的沉降观测,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不均匀沉降问题,为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提供有力的保障。

而沉降观测记录表则是记录这些观测数据的重要工具,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分析沉降情况起着关键作用。

下面将为您展示一个较为详细的沉降观测记录表范例,并对其各个部分进行解释和说明。

一、工程基本信息|项目名称|具体工程名称|||||工程地点|详细地址||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名称||设计单位|设计单位名称||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名称||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名称|这部分信息主要用于明确观测对象所属的工程背景,方便后续查阅和追溯。

二、观测点布置|观测点编号|观测点位置||||| J1 |建筑物东南角|| J2 |建筑物西南角|| J3 |建筑物西北角|| J4 |建筑物东北角|观测点的布置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设计要求进行合理规划,通常会选择在建筑物的角点、长边中点等关键位置设置观测点。

三、观测仪器及精度|仪器名称|仪器具体型号|||||精度|具体精度数值,如 ±01mm |观测所使用的仪器应符合相关规范和精度要求,并且在每次观测前都要进行校准和检查。

四、观测时间和周期|观测日期|观测时间|观测周期||||||年/月/日|具体时间,如 10:00 |本次观测与上一次观测的间隔时间,如 7 天|观测时间和周期的确定要综合考虑工程的进展情况、地基的性质以及相关规范的要求。

五、观测数据记录|观测点编号|本次沉降量(mm)|累计沉降量(mm)|本次倾斜度(‰)|累计倾斜度(‰)|||||||| J1 |具体数值|具体数值|具体数值|具体数值|| J2 |具体数值|具体数值|具体数值|具体数值|| J3 |具体数值|具体数值|具体数值|具体数值|| J4 |具体数值|具体数值|具体数值|具体数值|这是沉降观测记录表的核心部分,每次观测都要如实记录各个观测点的沉降量和倾斜度数据。

沉降观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沉降观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新建合福铁路(闽赣段)
沉降观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03010101(01)
单位工程名称 桥梁工程
分部工程名称 明挖基础
分项工程名称 地表处理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项目负责人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名称及编号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单位 验收记录
沉降观测装置和位移边 主 1 桩的构造、结构尺寸、制作 设计要求
材料的规格、质量 控
பைடு நூலகம்项 观测断面数量及每一断
目 2 面观测点布设数量、观测频 设计要求 次和精度
一 1 观测断面位置允许偏差 般 项 目 2 观测点位置允许偏差
20 cm 20 cm
施工单位检查 评定结果
监理单位验收结论
专职质量检查员 分项工程技术负责人
分项工程负责人
监理工程师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高速公路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

高速公路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

高速公路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观测记录
日期:
观测点1:
- 沉降量:
- 水平位移:
- 垂直位移:
观测点2:
- 沉降量:
- 水平位移:
- 垂直位移:
观测点3:
- 沉降量:
- 水平位移:
- 垂直位移:
分析和结论
基于以上观测记录,以下是对高速公路路基沉降的分析和结论:
1. 观测点1的沉降量为X,水平位移为X,垂直位移为X。

2. 观测点2的沉降量为X,水平位移为X,垂直位移为X。

3. 观测点3的沉降量为X,水平位移为X,垂直位移为X。

根据观测数据,高速公路路基存在一定的沉降现象。

进一步分析和评估可能需要采取措施,如增加支撑或进行维修等,以确保道路的安全和可靠性。

建议
基于分析和结论,给出以下建议:
1. 进行更频繁的观测,以掌握沉降的变化趋势和速率。

2. 加强对高速公路路基的定期巡查与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问题。

3. 针对高速公路路基沉降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工程研究和评估,以确定最佳的修复方法。

备注
- 以上观测记录和分析仅供参考,具体的路基沉降情况可能需
要更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 本文档中的数据仅反映给定观测点的沉降情况,并不代表整
个高速公路路基的沉降情况。

- 如需要更详细或准确的观测记录和分析,请进行进一步的调
查和研究。

沉降观测记录表

沉降观测记录表

沉降观测记录表
沉降观测记录表
编号:002
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班组长:
沉降观测记录表
沉降观测记录表
沉降观测记录表
沉降观测记录表
沉降观测记录表
沉降观测记录表
沉降观测记录表
沉降观测记录表
沉降观测记录表
沉降观测记录表
沉降观测记录表
沉降观测记录表
沉降观测记录表
沉降观测记录表
沉降观测记录表
沉降观测记录表
沉降观测记录表
沉降观测记录表
沉降观测记录表
沉降观测记录表
沉降观测记录表
沉降观测记录表
沉降观测记录表
沉降观测记录表
编号:026
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班组长:
沉降观测记录表
沉降观测记录表
沉降观测记录表
沉降观测记录表
沉降观测记录表
沉降观测记录表
沉降观测记录表。

公路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

公路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
汕湛高速T11标段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
工程名称: 时间: 桩号 观测点 实测高程 施工单位: 时间: 沉降量 本次 累计 实测高程 时间: 沉降量 本次 累计 实测高程 施工位置: 时间: 沉降量 本次 累计 实测高程 沉降量 本次 累计
时间: 桩号 观测点 实测高程 沉降量 本次 累计
时间: 实测高程 沉降量 本次 累计
时间: 实测高程 沉降量 本次 累计
时间: 实测高程 沉降量 本次 累计
时间: 桩号 观测点 实测高程 沉降量 本次 累计时间: 实测高程 沉降量 Nhomakorabea本次 累计
时间: 实测高程 沉降量 本次 累计
时间: 实测高程 沉降量 本次 累计
测量:
计算:
复核:
监理工程师:

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沉降板)(精细模板)

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沉降板)(精细模板)
观测点编号观测点里程本次高程m本次沉降mm累计沉降mm沉降速率mmd备注测量负责人
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沉降板)
工程名称:
测量单位:
观测点编号
观测点里程
观测 期次
观测 日期
两次 观测 间隔
累计 天数
1 2020-10-01 0 0
2
00
3
11
本次 高程 (m) 7.448
7.447
7.443
接管前 接管后 高程 高程 (m) (m)
1.010 1 72 1 填筑5.8m
/
8 80 / 填筑5.956m
/
3 83 0.6 填筑6.105m
/
2 85 2 填筑6.259m
/
1 86 1 填筑6.406m
/
1 87 1 填筑6.562m
/
3 90 / 填筑6.704m
/
3 93 3 填筑6.864m
/
2 95 0.29
/
0 95 0
/
2
45 2 填筑3.389m
/
0
45 / 填筑3.543m
/
0
45 0 填筑3.689m
/
3
48 / 填筑3.838m
/
2
50 2 填筑3.979m
/
0
50 / 填筑4.138m
1.506
2
52 2 填筑4.294m
/
5
57 / 填筑4.448m
/
2
59 0.67 填筑4.593m
/
2
61 / 填筑4.748m
0 6 8.923 /
/
15
1 7 8.923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