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教学设计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教学设计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教学设计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教学设计

作者:都小娟( ) 评论数/浏览数:17 / 373 发表日期:2010-12-18 09:43:36

《多边形》探索的是三角形和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是学生在上学期初步认识和感受空间图形之后的延伸,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各种多边形打好基础。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一节包括的内容主要有多边形的有关概念以及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推导和运用。

2、本章及本节的地位与作用

本章《多边形》探索的是三角形和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是学生在上学期初步认识和感受空间图形之后的延伸,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各种多边形打好基础。

二、学生分析

学生刚刚学了三角形的有关知识,对“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外角和为360°”的知识有了较好的认识,加上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强、互相评价互相提问的积极性高。

三、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定理,进一步了解转化的数学思想

【过程与方法】经历质疑、猜想、归纳等活动,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在探索中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猜想得到证实的成功喜悦和成就感,通过体会数学图形的美感,提高审美能力, 树立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实践的观点

2、重点、难点的确定

【教学重点】多边形内角和及外角和的公式及公式的推导和运用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 探索多边形内角和的公式。

四、教法和学法

【课堂组织策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疑、解疑,组织活泼互动、有效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猜想、积极思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有关内容。

【学生学习策略】明确学习目标,在教师的组织、引导、点拨下进行主动探索、实践、交流等活动。

【辅助策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三角形内角和向多边形内角和转化,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另外利用演示法、归纳法、讨论法、分组竟赛法,使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得到恰当的发展和提高。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从三角形的概念推出多边形的概念。讲清多边形分凸多边形和凹多边形,今天研究的是凸多边形。学习正多边形的概念、多边形的对角线的概念。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给出三角形和四边形内角和,让同学们自己猜想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

交给同学们探究方法。

3、归纳总结、建构体系

n边形内角和为(n-2)×1800

n边形外角和为180°n-(n-2)180°=360°

4、实际应用、提高能力。

提出问题:“木工师傅可以用边角余料铺地板的原因是什么?”

5、分组练习、升华情感

(1)填空

①、8边形内角和是_______

②、32边形内角和是________

③、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440°,它是_____边形。

(2)多边形外角和与内角和之间有什么关系?

各内角与相邻外角互补;

外角和=n个平角-内角和=n×180°-(n-2) × 180°=360

六、设计说明

本节课在知识上由简单到复杂,学生经历质疑、猜想、验证的同时,获得知识上的收获;在情感上,由好奇到疑惑,由解决单个问题的一点点快感,到解决整个问题串的极大兴奋,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激情。

正数和负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湖北省天门市彭市中学柯宗华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内容: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正数和负数(第一课时)

内容解析:正数和负数是学生由小学进入初中后上的第一堂数学课。课本开宗明义指出数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当我们在生产、生活、科研中遇到数的表示和数的运算的问题时,我们在小学阶段所学的数无法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于是自然地要求进行数的扩充,依据互为相反意义的量引我们入了负数的概念,把数系扩充到了有理数的范围。这是第二次对数的扩充(第一次数的扩充是分实物或做除法时不能整除而引进正分数而把自然数扩充到非负有理数):课本通过生产和生活中的具体的例子,把数系扩充到了有理数。这一过程让学生了解数的扩充的背景,经历数的扩充的形成过程,学生从已有的认知出发,在一串与生产和生活戚戚相关的有关问题中,复习和巩固小学数系扩充的历程,开通了新数系又一次扩充的新理念,形成了良性的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衔接关系,这样做既符合学生在现阶段的认知特点,又为学生的后续学习以及后一级阶段进行数系的继续扩充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引入负数后,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件能够很好地运用数学来进行描述,说明了引入数学符号的必要性,也为我们日后用字母代替数的代数运算开了先河,它可以使问题的阐述更简明、更深入。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认识正数和负数,理解0所表示的量的意义。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在经历从具体例子引入负数的过程中,使学生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概念,并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初步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理解0所表示的意义。

情感与态度:在负数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和概括能力,激发学生

学好数学的热情。

教学目标解析:

1.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数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体会负数在生产和生活中运用的重要性。

2.学生经历负数引入的过程:生产和生活中的例子(具有互为相反意义的量)——数不够用——负数的引入——数学符号的表示——问题的解决等过程,初步培养学生数学符号感,了解数学符号在数学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在与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主动探究问题本质,善于观察、归纳、概括以及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

3.负数引入过程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激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善于从生活和生产的事例中,发掘问题的本质,寻找规律,自我归纳,明确解决问题的基本套路,从而主动地去理解数学,感悟数学。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当数不够用时而引入新数(正分数)的经历,并且也有用数学符号(字母)表示数(算术数或非负有理数)的基础。但是,对于从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入负数,用负数来表示实际问题开始还是不习惯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从具体的事例出发,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负数和数0表示量的意义,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究、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负数、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鲜活的动画效果和图片的展示,直观地引导学生认识互为相反意义的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营造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1.复习回顾,做好衔接

同学们已经有了六年学习数学的经验,数对每一位同学来说并不陌生,相信同学们已经认识到数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首先让我们来回顾:

自然数的产生、分数的产生。

演示课件,展示图片,直观说明数的产生和扩充:(出示图片说明自然数的产生、分数的产生。让学生理解数的符号的产生的好处)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试着解释图片意义):我们知道,为了表示物体的个数(如原始社会打猎计数)或事物的顺序,产生了数1,2,3,...;为了表示“没有”(比如猎物分完),引入了数0;有时分配、测量(丈量土地)的结果不是整数,需要用分数(小数)表示. 总之,数是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

设计意图:数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2.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导入新课

游戏(规则):各组派两名同学进行如下活动:一名同学按老师的指令表演,另一名同学在黑板上速记,看哪一组获胜。

师生活动:

教师说出指令:

向前两步,向后两步;

向前一步,向后三步;

向前四步,向后一步;

向前四步,向后两步。

……

一名学生按老师的指令表演,另一名学生在黑板上速记。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使学生进入问题情境。在教师分析同学们的活动情况下,指导学生引入数学符号刻画游戏本质:向前与向后是一组互为相反意义的的量。规定向前用“+”,向后用“-”表示,这样上述游戏可用一组数学符号表示为+2、-2、+1、-3、+4、-1、+4、-2…。让其感受到引入数学符号的必要性,由此引入新课(研究数字前面添上“+”或“-”的数,即互为相反意义的量)。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问题背景展示,获取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常识

在生活、生产、科研中,经常遇到数的表示与运算的问题。

①章前图(引言)

演示课件,展示问题及相应的图片。

问题(1)北京冬季里某天的温度为-3~3,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这一天北京的温差是多少?

问题(2)有三个队参加的足球比赛中,红队胜黄队(4:1),黄队胜蓝队(1:0),蓝队胜红队(1:0)三个队的净胜球数分别是2,-2,0,如何确定排名顺序?

问题(3)2006年我国花生产量比上年增长1.8%,油菜籽产量比上年增长-2.7%,这里增长-2.7%代表什么意思?

师生活动:教师演示课件并对问题背景做些说明:例如在净胜球的问题中,先介绍确定足球比赛排名顺序的规定:两队积分不相同,积分高的队排名在前;两队积分相同,净胜球多的队排名在前;两队积分、净胜球都相同,进球多的队排名在前。其次介绍积分计算规则: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输一场得0分。由此易知这三个队的积分均为3+0=3。最后介绍净胜球的计算规则:红队胜黄队(4:1)表示红队进4球,失1球或者黄队进1球,失4球,净胜球就是比赛中多进了几个球。这里进球和失球是互为相反意义的量。我们规定:进球用“+”,失球用“-”表示,这样进球数和失球数可分别在进球数和失球数前面添上“+”或“-”来表示。净胜球就是在比赛中进球与失球之和。比如以红队为例,进球为4,失球为2(两场比赛各失一球)记为-2,所以红队净胜球为4+(-2)=2.类似地可算出黄队净胜球-2(进球比失球少2个球,相当于净失球2个,所以记为-2),蓝队净胜球是0.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思考-3~3、净胜球与排名的顺序、增长-2.7%的意义以及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必须要对这些新数进行四则运算等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温度的例子——出现新数-3还涉及到有理数的减法;净胜球的例子,也出现了负数,确定净胜球涉及有理数的加法,确定排名顺序涉及有理数的大小的比较;在产量增长率的例子中,运用正负数描述朝指定方向变化的情况等问题,引出用各种符号表示数,让学生试着解释,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同时对问题进行说明,找出它们的共性,揭示问题的实质(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②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表示

师生活动:鉴于上面的分析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试着归纳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表示:比如温度的问题,零上与零下(是以零为分界点)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规定零上为正,则零下为负;净胜球的例子,进球与失球(对方进球)也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规定进球为正,则失球为负……

一般地,对于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以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并在其前面写上一个“+”(读作“正”)来表示;把与它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的,并在其前面写上一个“-”(读作“负”)来表示(零除外)

设计意图:由实例归纳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表示方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及从特殊到一般认识问题本质的能力。

③做一做,信息反馈(演示课件:出示幻灯片)

例1 运用相反意义的量的意义,完成下表:

意义

向东走1.8

千米向西走3千

收入14200

支出4745

水位下降

50厘米

+1.8千米+30厘米

例2 请你把下面句子中的量用“+”或“-”的数表示出来

(1)一辆公共汽车在一个停车站下去10个乘客

(2)甲工厂盈利了10万元,乙工厂亏损了8万元

(3)商品价格上涨10%和下降15%.

师生活动:让学生抢答,尽量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调动全班的积极性。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仔细观察,小组讨论、交流,发表个人见解,学生踊跃发言,相互补充、完善,尝试归纳。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活动,使学生正确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能用数学符号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由此为引入负数的概念埋下伏笔。

2.分析观察,认识新数,给出正数与负数的定义

本章引言及例1与例2中的用到的数有-3,3,2,-2,0,1.8%,-2.7%,10,-8,10%,-15%(选取部分数),观察这一组数,哪些数的形式与在小学里学过的数有区别?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举手发言,教师根据多名同学的发言归纳总结,

同时板书课题:正数和负数。

①这组数中出现了部分新数,其中一部分数-3,-2,-2.7%,-8,-15%,在前面的实际问题中,它们分别表示零下3摄氏度,净输2球,减少2.7%,亏损8万元,下降15%,另一部分3,2,1.8%,10,10%分别表示零上3摄氏度,净胜2球,增长1.8%,盈利10万元,上涨10%。

②这两部分数在外形上的区别:比较这组数中的两部分数,发现第一部分数是在已学过的数(0除外)的前面添上“-”。由此我们有正负数的描述性定义:

③归纳定义:有像3,2,1.8%,8844.3,10%这样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像-3,-2,-2.7%,-155,-15%这样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

注:根据需要,有时也在正数的前面也加上“+”(正)号。一个数前面的“+”“-”好叫做它的符号。

设计意图:在出现若干新数后,让学生合作交流,共同探究,在与小学学过的数对比的基础上,弄清新数的本质特征,采用描述定义正数和负数的意义,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④由正负数的概念立刻可知: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师生活动:在教师引导下,组织学生进一步理解正负数的概念,可以从正负数的描述性定义入手,在教师阐述0的意义的基础上,让学生对0的意义有一个新的认识。

0是正数与负数的一个分界,0是一个确定的温度,海拔0表示海平面的平均高度,0的意义已不仅是表示“没有”

设计意图:对数0的意义讨论,有利于对正数和负数的意义的进一步了解。

(三)负数概念的应用

1.0是正数与分数的分界点

从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把0以外的数分为正数和负数,起源于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规定一种意义的量为正,则另一种意义的量为负。后来正数和负数在许多方面被广泛地应用。

演示课件:幻灯片(出示图片)

①小学使用的地图册里,有中国地形图,其中珠穆朗玛峰与吐鲁番盆地处都标有海拔高度。普通的中国地形图上,也可以找到这些数据。(引导学生弄清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8844米与吐鲁番盆地海拔高度-155米的含义)

②记录收入支出的某地银行存折图片

师生活动:教师介绍地图上表示某地的高度时,需要已海平面为基准(规定海平面的海

拔高度为0)。通常用正数表示高于海平面的某地高度,负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某地高度。学生观察地图,解释正负数的含义:A地+4600米表示高出海平面4600米,B地-100米表示低于海平面100米。

同样记录账目时,用正数表示收入款额,用负数表示支出款额。学生观察图片时,分别解释:记录收入支出图片中的正负数分别表示,存入2300元,支出1800元。

设计意图:在正负数的应用中,进一步理解正负数意义,它起源于表示两种意义相反的量,正负数的表示具有相对性,与规定的哪一方为正有关。另外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高低进行调整,试着由学生先解释,教师后补充。

2.课堂练习与小结,巩固提高:

①教科书第3页练习。

师生行为: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行完成,也可适当交流,然后共同评价,查漏补缺,共同提高。

设计意图:通过巩固练习,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进一步体会到正负数的引入对解决实际问题的优越性。

②课堂小结

问题情境: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了什么?

师生行为:教师指导下学生合作交流达成一致:在生产和生活的实例中,出现了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这些量要用数来表示出现了数不够用,引入了负数,进行了数的扩充;了解了负数的意义,并能正确地运用正负数的意义解释生产和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对数0有了新的认识,数0意义不仅是表示没有,而是上升到正数数与分数的分界。

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小结,自由发表学习心得。通过自己回顾、总结、梳理所学的知识与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紧密联结,完善认知结构等一系列活动,达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同时也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向不同方向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

正数和负数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内容

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正数和负数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认识正数和负数,理解0所表示的量的意义。

二、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在经历从具体例子引入负数的过程中,使学生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概念,并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初步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理解0所表示的意义。

情感与态度:在负数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和概括能力,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当数不够用时而引入新数(正分数)的经历,并且也有用数学符号(字母)表示数(算术数或非负有理数)的基础。但是,对于从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引入负数,用负数来表示实际问题开始还是不习惯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从具体的事例出发,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负数和数0表示量的意义,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究、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负数、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鲜活的动画效果和图片的展示,直观地引导学生认识互为相反意义的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营造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1.复习回顾,做好衔接

自然数的产生、分数的产生。

演示课件,展示图片,直观说明数的产生和扩充:(出示图片说明自然数的产生、分数的产生。让学生理解数的符号的产生的好处)

2.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导入新课

游戏(规则):各组派两名同学进行如下活动:一名同学按老师的指令表演,另一名同学在黑板上速记,看哪一组获胜。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问题背景展示,获取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常识

在生活、生产、科研中,经常遇到数的表示与运算的问题。

①章前图(引言)

演示课件,展示问题及相应的图片。

师生活动:教师演示课件并对问题背景做些说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思考-3~3、净胜球与排名的顺序、增长-2.7%的意义以及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必须要对这些新数

进行四则运算等问题。

②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表示

师生活动:鉴于上面的分析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试着归纳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表示:比如温度的问题,零上与零下(是以零为分界点)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规定零上为正,则零下为负;净胜球的例子,进球与失球(对方进球)也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规定进球为正,则失球为负……

一般地,对于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可以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并在其前面写上一个“+”(读作“正”)来表示;把与它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的,并在其前面写上一个“-”(读作“负”)来表示(零除外)

③做一做,信息反馈(演示课件:出示幻灯片)

例1运用相反意义的量的意义,完成下表:

意义向东走1.8

千米

向西走3千

收入14200

支出4745

水位下降

50厘米

+1.8千米+30厘米例2 请你把下面句子中的量用“+”或“-”的数表示出来

(1)一辆公共汽车在一个停车站下去10个乘客

(2)甲工厂盈利了10万元,乙工厂亏损了8万元

(3)商品价格上涨10%和下降15%.

师生活动:让学生抢答,尽量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调动全班的积极性。

2.分析观察,认识新数,给出正数与负数的定义

本章引言及例1与例2中的用到的数有-3,3,2,-2,0,1.8%,-2.7%,10,-8,10%,-15%(选取部分数),观察这一组数,哪些数的形式与在小学里学过的数有区别?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举手发言,教师根据多名同学的发言归纳总结,同时板书课题:正数和负数。

①这组数中出现了部分新数,其中一部分数-3,-2,-2.7%,-8,-15%,在前面的实际问题中,它们分别表示零下3摄氏度,净输2球,减少2.7%,亏损8万元,下降15%,另一部分3,2,1.8%,10,10%分别表示零上3摄氏度,净胜2球,增长1.8%,盈利10万元,上涨10%。

②这两部分数在外形上的区别:比较这组数中的两部分数,发现第一部分数是在已学过的数(0除外)的前面添上“-”。由此我们有正负数的描述性定义:

③归纳定义:有像3,2,1.8%,8844.3,10%这样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像-3,-2,-2.7%,-155,-15%这样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

注:根据需要,有时也在正数的前面也加上“+”(正)号。一个数前面的“+”“-”好叫做它的符号。

④由正负数的概念立刻可知: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0是正数与负数的一个分界,0是一个确定的温度,海拔0表示海平面的平均高度,

0的意义已不仅是表示“没有”

(三)负数概念的应用

1.0是正数与分数的分界点

从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把0以外的数分为正数和负数,起源于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规定一种意义的量为正,则另一种意义的量为负。后来正数和负数在许多方面被广泛地应用。

演示课件:幻灯片(出示图片)

师生活动:教师介绍地图上表示某地的高度时,需要已海平面为基准(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通常用正数表示高于海平面的某地高度,负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某地高度。学生观察地图,解释正负数的含义:A地+4600米表示高出海平面4600米,B地-100米表示低于海平面100米。

同样记录账目时,用正数表示收入款额,用负数表示支出款额。学生观察图片时,分别解释:记录收入支出图片中的正负数分别表示,存入2300元,支出1800元。

2.课堂练习与小结,巩固提高:

①教科书第3页练习。

师生行为: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行完成,也可适当交流,然后共同评价,查漏补缺,共同提高。

②课堂小结

问题情境: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了什么?

师生行为:教师指导下学生合作交流达成一致:在生产和生活的实例中,出现了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这些量要用数来表示出现了数不够用,引入了负数,进行了数的扩充;了解了负数的意义,并能正确地运用正负数的意义解释生产和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对数0有了新的认识,数0意义不仅是表示没有,而是上升到正数数与分数的分界。

《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作者:焦艳庆( ) 评论数/浏览数:10 / 498 发表日期:2011-12-23 19:48:33

平面直角坐标系

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一课时

七年级第二册第六章第一节人民教育出版社

一、教材分析

1、本节主要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概念和两个基本问题——已知点求坐标和已知坐标描点。

2、本节与前节章节关系及本章节的地位:

“平面直角坐标系”在教材中是学生学习了数轴和有序数对的相关知识之后安排的,是数轴的发展,也是后续学习函数和平面解析几何等知识的必备基础。这一节课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是第二节平面直角坐标系应用的基础。

3、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教学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确定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初步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概念和画法

2、会由点写坐标

3、能由坐标描点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用类比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认识平面内的点和坐标的对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揭示人类认识世界是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2、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学习习惯结合具体情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良好的数学观,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在给定的坐标系中,由点的位置写出坐标和根据坐标描出点。

教学难点:理解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的一一对应关系。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及学法

学生已经具备了数轴和有序数对的相关知识,有能力进一步接受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学习。由于所任班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但是在思维的全面性、抽象性方面还存在不足。为此,我针对他们的心理特征及知识水平,循序渐进地指导他们用各种方法(观察、类比、归纳等数学方法)去学习每一

个具体的知识。另外,还要鼓励他们积极协作探究,把学习与创造结合起来,创造才能的发挥是学生主体地位的最高体现。

2、教法

引导发现、组织交流、探究归纳、学练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体现教师对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三、媒体运用分析

本次课综合运用投影仪、黑板、三角尺等媒体,幻灯片与黑板相结合。在介绍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画法,讲解由点写坐标及由坐标描点的例题时,教师在黑板上边画边讲,利于掌握方法步骤;在呈现练习、游戏等环节时,以幻灯为主,方便演示,节省时间,可以发挥现代媒体的优势。

四、教学方法及流程

(一)回顾旧知,打下伏笔

复习:1、回忆数轴的相关知识

2、回忆有序数对的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打好基础,做到由直线到平面的自然过渡】

(二)设疑激趣,鼓励思考

问题:1、类似于利用数轴确定直线上点的位置,能不能找到一种方法来确定平面内的点的位置呢?

2、一条数轴可以表示平面内的一个点吗?

3、两条数轴可以可以表示平面内的一个点吗?

通过一连串预设的问题,引导学生得出要表示平面内的一个点,需要有两

条互相垂直的数轴,即平面直角坐标系,进而介绍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概念和画法,并插入笛卡尔发明坐标系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让学生把经验转化为数学模型;简单介绍笛卡尔,渗透数学史,激发学习欲望。】

(三)指导应用,深化认识

例题1:写出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A、B、C、D四点的坐标。

以点A为例进行讲解:过点A分别向x轴和y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M、N,点M在x轴上的坐标为3,点N在y轴上的坐标为4,我们说点A的横坐标是3,纵坐标是4,有序数对(3,4)就叫做点A的坐标。

下面让学生自己学习(允许相互讨论),教师个别指导,再进行合作交流。例题2: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

A(4,5) B(-2,3) C(-4,-1) D(2.5,-2) E(0,-4)

以点A为例讲解:现在x轴上找到表示4的点,再在y轴上找到5的点,过这两个点分别做x轴和y轴的垂线,垂线的交点就是点A。

下面让学生自己学习(允许相互讨论),教师个别指导,再进行合作交流。【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了解已知点写坐标和已知坐标描点的技能】(四)巩固练习,应用新知

练习1:写出图中点A,B,C,D,E,F的坐标。(教材43页练习一)

练习2:在图中描出下列各点:

L(-5,-3), M(4,0), N(-6,2), P(5,-3.5), Q(0,5), R(6,2)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相互交流,最后幻灯演示解题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练习,让学生掌握已知点求坐标和已知坐标描点的方法,并通过自己探索去发现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点的特征,理解平面上

点与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的关系;同时让学生自觉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练习3:“点将”游戏:

教师根据教师座位情况,先在教室里建立一个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然后让学生确定自己的坐标。学生是“将”,由教师来点。游戏规则:1,、点到某个学生名字,该学生立马站起并报出自己的坐标;2、教师说出一个坐标,位于该坐标上的同学要马上站起来。奖励:掌声。

【设计意图: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情境结合起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练习;同时也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五)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问题:写出图中点A,B,C,D,O五点的坐标,思考、讨论并归纳原点O的坐标是什么?X轴和y轴上的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

学生分小组讨论,由代表发言总结归纳讨论成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合作中进步,在思考归纳中进一步巩固新知,强化概念】

(六)归纳小结,理顺概念

请同学们谈谈今天学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总结,自己概括,使学生对知识结构有一个清晰地认识】

五、教学设计及实践得失的思考

1、本节课的设计方案是:通过预设问题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生成过程——解释平面直角坐标系——应用——练习——归纳小结。

我认为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发展和产生过程,明白知识的来龙去脉,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本节课涉及到的概念比较抽象,在现代媒体和传统媒体中寻找一个恰当的整合点是一个难点,我认为自己做的还不好,仍然需要继续思考和改进。

12.3.1 等腰三角形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河北省承德市丰宁县凤山二中赵玉莲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能够用等腰三角形的知识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性质的探究活动和例题的分析,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引导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发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学习重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探索及应用。

【学习难点】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的理解、证明及其应用。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人字型屋顶的图片(55页),提问:屋顶被设计成了哪种几何图形?

2.小学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等腰三角形,这节课我们来具体研究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二、操作探究

1.动手操作

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按图中虚线对折,并剪去阴影部分,再把它展开,得到的△ABC 有什么特征?

学生课前动手操作,剪出图形,课上从剪出的图形观察△ABC的特点,可以发现AB=AC。

学生总结出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作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叫

作腰,另一边叫作底边,两腰的夹角叫作顶角,底边和腰的夹角叫作底角。

找出手中图形的腰、底边、顶角、底角(△ABC中,若AB=AC,则△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是腰、BC是底边、∠A是顶角,∠B和∠C是底角。)

2.探究问题

(1)刚才剪出的等腰三角形ABC是轴对称图形吗?它的对称轴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顾剪纸过程,动手把等腰三角形ABC沿折痕对折,容易回答出⊿ABC是轴对称图形,折痕AD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2)把剪出的△ABC沿折痕AD对折,找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和角,填入下表:

重合的线段重合的角

(3)从上表中你能发现等腰三角形具有什么性质吗?说一说你的猜想。

学生经过观察,独立完成上表,然后小组讨论交流,从表中总

结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引导学生归纳:

性质1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性质2 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性质3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为顶角角平分线(或底边上的高,或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6.4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1.理解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并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重点) 2.灵活运用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定理解决有关问题.(难点) 一、情境导入 多媒体演示:清晨,小明沿一个多边形广场周围的小路按逆时针方向跑步. 提出问题: (1)小明是沿着几边形的广场在跑步? (2)你知道这个多边形的各部分的名称吗? (3)你会求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吗? 导入:小明每从一条小路转到下一条小路时,身体总要转过一个角,你知道是哪些角吗? 你知道它们的和吗?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同小明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 【类型一】利用内角和求边数 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540°,则它是() A.四边形B.五边形 C.六边形D.七边形 解析:熟记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n-2)·180°.设它是n边形,根据题意得(n-2)·180=540,解得n=5.故选B. 方法总结:熟记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类型二】求多边形的内角和 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800°,截去一个角后,得到的多边形的内角和为() A.1620°B.1800° C.1980°D.以上答案都有可能 解析:1800÷180=10,∴原多边形边数为10+2=12.∵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内角后,边数可能减1,可能不变,也可能加1,∴新多边形的边数可能是11,12,13,∴新多边形的内角和可能是1620°,1800°,1980°.故选D. 方法总结: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内角后,边数可能减1,可能不变,也可能加1.根据多

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求出原多边形的边数是解题的关键. 【类型三】复杂图形中的角度计算 如图,∠1+∠2+∠3+∠4+∠5+∠6+∠7=() A.450°B.540° C.630°D.720° 解析:如图,∵∠3+∠4=∠8+∠9,∴∠1+∠2+∠3+∠4+∠5+∠6+∠7=∠1+∠2+∠8+∠9+∠5+∠6+∠7=540°,故选B. 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灵活运用五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和三角形内外角关系.根据图形特点,将问题转化为熟知的问题,体现了转化思想的优越性. 【类型四】利用方程和不等式确定多边形的边数 一个同学在进行多边形的内角和计算时,求得内角和为1125°,当他发现错了以 后,重新检查,发现少算了一个内角,问这个内角是多少度?他求的是几边形的内角和? 解析:本题首先由题意找出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进而求出这一内角的取值范围;然后可确定这一内角的度数,进一步得出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解:设此多边形的内角和为x,则有1125°<x<1125°+180°,即180°×6+45°<x <180°×7+45°,因为x为多边形的内角和,所以它是180°的倍数,所以x=180°×7=1260°.所以7+2=9,1260°-1125°=135°.因此,漏加的这个内角是135°,这个多边形是九边形. 方法总结:解题的关键是由题意列出不等式求出这个少算的内角的取值范围. 探究点二: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 【类型一】已知各相等外角的度数,求多边形的边数 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等于36°,则该多边形是正() A.八边形B.九边形 C.十边形D.十一边形 解析:正多边形的边数为360°÷36°=10,则这个多边形是正十边形.故选C. 方法总结:如果已知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求边数可直接利用外角和除以这个角即可. 【类型二】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的综合运用 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和为540°,则它是() A.五边形B.四边形 C.三角形D.不能确定 解析: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则依题意可得(n-2)×180°+360°=540°,解得n=3,∴这个多边形是三角形.故选C. 方法总结:熟练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外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由已知等量关系

《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与说明

多边形的内角和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96页~97页探究多边形内角和计算规律。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一次探索规律的活动,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等具体活动,发现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多边形内角和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了解多边形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活动,使学生经历由特殊到一般的学习过程,发现多边形内角和和边数之间的关系,获得计算多边形内角和的一般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的方法,体会三角形内角和以及相关数学方法的价值,使学生经历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主探索、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活动,了解多边形与它最少能分成三角形个数之间的关系,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与边数之间的关系,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多边形的内角和。 2.使学生经历分一分、算一算、比较归纳等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加深感受探索数学规律的一般方法,积累相应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转化思想,培养观察、比较、归纳和概括等的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索规律的活动过程,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感受数学活动的挑战性和趣味性,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探索多边形内角和的规律。 [教学难点]获得规律探究的一般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提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PPT出示:三角形) 引导:我们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那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多边形的内角和各是多少度呢?(ppt出示教材中的图形)其中有没有什么规律呢?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多边形的内角和(板书课题)。我们就从边数较少的简单的图形开始研究不同边数的多边形内角和。 [设计说明:先回顾三角形的内角和再提出探讨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多边形的内角和,使得新课导入亲切自然,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激发孩子学习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知识点-例题-习题

第二十四讲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多边形的概念 1.定义:在平面内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其中,各个角相等、各条边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2.相关概念: 边:组成多边形的各条线段叫做多边形的边. 顶点:每相邻两条边的公共端点叫做多边形的顶点. 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多边形的内角,一个n 边形有n 个内角. 外角:多边形的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3. 多边形的分类:画出多边形的任何一边所在的直线,如果整个多边形都在这条直线的同一侧,那么这个多边形就是凸多边形,如果整个多边形不在直线的同一侧,这个多边形叫凹多边形.如图: 要点诠释: (1)正多边形必须同时满足“各边相等”,“各角相等”两个条件,二者缺一不可; (2)过n 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引(n-3)条对角线,n 边形对角线的条数为(3)2 n n -; (3)过n 边形的一个顶点的对角线可以把n 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 知识点二、多边形内角和 n 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n≥3). 要点诠释: (1)内角和公式的应用:①已知多边形的边数,求其内角和;②已知多边形内角和求其边数;(2)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相等,都等于(2)180n n -g °; 知识点三、多边形的外角和 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 要点诠释: (1)在一个多边形的每个顶点处各取一个外角,这些外角的和叫做多边形的外角和.n 边形的外角和恒等于360°,它与边数的多少无关; (2)正n 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相等,所以它的每个外角都相等,都等于360n °; (3)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的作用是:①已知各相等外角度数求多边形边数;②已知多边形边数求各相等外角的度数. 凸多边形 凹多边 形

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一、内容综述: 多边形(n边形):由n条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连接组成的平面图形。 凸多边形:如果沿着多边形任何一条边作直线,多边形均在直线的同侧。 凹多边型:多边形存在若干这样的边,如果沿着这条边作直线,多边形在直线的两侧。 正多边形:多边形的各边都相等且各角都相等。 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 n边形的内角和=(n-2)·180°。 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都为360°(外角和是指:每个顶点取且只取一个外角)。 注意:(1)多边形的内角和仅与边数有关,与多边形的大小、形状无关; (2)凸多边形的内角α的范围:0°<α<180°。 二、例题分析: 例1.(1)22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若它的每一个内角都相等,那么它的每个外角度数是多少? (2)几边形的内角和是八边形内角和的2倍? (3)几边形的内角和是2160°?是否存在一个多边形内角和为1000°? (4)已知一个多边形,它的内角和等于外角和的2倍,求边数. 分析:以上基础知识的掌握是解决下列问题的关键,通常利用方程的思想解决。 解:(1)(22-2)×180°=3600° 3600°÷22=()° 180°-()°=()° (2)设n边形的内角和是八边形内角和的2倍 则(n-2)×180°=2×(8-2)×180° n=14 (3)设n边形的内角和是2160° 则(n-2)×180°=2160°

n=14 设n边形内角和为1000°,则(n-2)×180°=1000° 因为n不是整数,不符合题意。 所以假设不成立,故不存在一个多边形内角和为1000° (4)因为一个多边形内角和等于外角和的2倍,所以:设边数为n。 根据题意得:(n-2)×180°=2×360°,n=6 例2.(1)已知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135°,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2)每个外角都相等的多边形,如果它的一个内角等于一个外角的9倍,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分析:利用每一个内角和它的外角互补的关系 解:(1)因为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135°, 所以它的每一个外角都是45°, 360°÷45°=8,这个多边形是8边形。 (2)因为每个外角都相等,则每一个内角也都相等。 设外角为x则内角为9x,因为每一个内角与它的外角互为邻补角, 所以:x+ 9x=180° x=18° 因为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 所以360°÷18°=20,此多边形为20边形。 例3.(1)某多边形除一个内角α外,其余内角的和是2750°.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2)已知n边形恰有四个内角是钝角.这种多边形共有多少个?其中边数最少的是几边形?边数最多的是 几边形? 解:(1)因为凸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α的范围是:0°<α<180°, 所以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 2750°+0°<(n-2)×180°<2750°+180° 因为n为整数,所以n=18。 (2)解:因为n边形恰有四个内角是钝角,所以n边形恰有四个外角是锐角, 由于n边形个外角和是360°,所以外角中最多有3个钝角, ①若n边形恰有四个外角是锐角和一个钝角,则是五边形;

多边形的面积复习课教学设计

《多边形的面积》复习课教学设计 宝坻区刘辛庄小学李明媚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能应用公式计算这些图形的面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回忆、交流,将“多边形的面积”这个单元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复习,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结合练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复习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逐步形成自己整理所学知识的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归纳整理本单元所学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能正确应用这些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长方形图片;长方形框架一个,三角板;多媒体课件;作业纸等。 设计思路: 本课采用先整理后练习的教学模式,指导思想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本课在回忆——整理——应用的教学环节中,

通过教师引导和点拨,调动学生参与复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从而达到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熟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 1、学生说出本单元学过的图形。 2、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以及推导过程。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使头脑重现表象,建立空间观念,为整理和复习做好准备,使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二、梳理知识,形成体系 (一)小组合作,梳理知识 1、教师提出合作要求:把同学们想到的本单元知识互相交流,组长负责有条理地记录。学生合作交流。 思路提示: (1)本单元学过哪些图形? (2)这些面积公式是什么?它们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2、学生汇报交流,及时评价 (二)师生共同完善知识结构 1、(出示平行四边形),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由长方形的面积S=ab推导出S=ah。 2、(出示三角形),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由平行四边形面积S=ah(或长方形面积S=ab)推导出S= ah÷2。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教学设计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教学设计(二)教学设计思路 通过具体的图形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一些概念。对于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其外角和定理要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一起分析、探究总结出所要的结论。通过例题来巩固这些知识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表述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内角、外角、对角线、凸多边形、凹多边形、正多边形); 探索并说出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 能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公式与外角和公式求多边形内角的度数和多边形的边数; 进一步发展说理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的过程,实际测量,推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探索过程进一步体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通过本节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 难点是学会善于运用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来研究多边形的问题。能够灵活运用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媒体 课件:多边形及其内角和(二)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 你能从ppt的第2页中找出几个由一些线段围成的图形吗? (二)一些概念 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个概念:多边形。 播放ppt第3页 学习了以上概念后我们再来看ppt第2页中的图形都可以看作是几边形呢?

播放ppt第4页 接下来我们学习多边形的一些相关概念:内角、外角、对角线、凸多边形正多边形。结合课本上的概念播放ppt5~8页来一起学习这些概念。 (三)练习 一起学习课本86页的练习 (四)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的知识点。 (五)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引入 播放ppt第9页 正方形、长方形的内角和都等于360°,其他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 (二)探究 播放ppt10~14页 (三)例题 例1 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角互补,那么另一组对角有什么关系? 解:如图7.3—10,四边形ABCD中, ∠A+∠C=180°。 因为∠A+∠B+∠C+∠D=(4-2)×180°=360°, 所以∠B+∠D=360°-(∠A+∠C) =360°-180°=180°。 这就是说,如果四边形的一组对角互补,那么另一组对角也互补。 例2如图7.3—11,在六边形的每个顶点处各取一个外角,这些外角的和叫做六边形的外角和。六边形的外角和等于多少?

多边形教学设计(1)

16.1多边形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第一学期学完三角形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公式的延伸与拓展。内容分三部分:(1)多边形的有关概念(2)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探索(3)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简单运用,其中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推导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合理分割多边形,将它转化为若干个三角形或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组合,用这些熟悉图形的知识和性质来解决多边形的问题。 二、学情分析 因为有三角形的知识作基础,所以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自己的努力可以探 究出多边形的内角和;但对于“转化思想”,学生缺少这种思想,学生基础也不够好,对学生个体而言,思维的广阔性和发散性也肯定不够。 三、设计理念 创设问题情境,感受生活中的数学;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及问题串,培养学生 的问题意识,激起学生的主动探索;组织探究,让学生体会转化思想的魅力;同 时加强师生、生生间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精神,让不同的学生在数 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教具:尺子、自制四边形教具 五、设计说明 1.本节分成三课时分别介绍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本课设计时我努力要求 自己真正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 在一个充满问题的氛围中探索求知,设计一系列的问题串,以激活学生的思维,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最后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 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2.探究时要努力调动起学生探究的意识,并给予学生时间和空间,通过自 主和合作让思维碰撞,从而产生出各种思维,进行充满激情的学习活动。同时适 时运用鼓励、表扬与引导,让学生的探究与研究得到升华。通过数学课,也想让 学生明白:数学的奥秘很深,你若不研究它,会感到无比枯燥:你若研究它,则 会觉得趣味无穷,这样才能真正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16.1.1多边形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多边形、正多边形、多边形的对角线、内角和、外角和等概念;初步掌 握多边形内角和公式,会运用多边形内角和进行相关计算。 2.经历把多边形内角和问题转化为三角形内角和问题的过程,体会转化思想在 几何中的应用,同时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问题的方法; 3、通过猜想探究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感受数学充满着探索,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体验合作的快乐和学习数学 的快乐。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教案设计

多边形的内角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并能熟练运用。 2、通过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问题的方法。 3、通过探索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4、通过猜想,推理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难点:探索多边形内角和时,如何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利用三角形内角和180度求出多边形内角和。 三、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教师启发引导相结合. 四、教具准备 ①每个小组一张“探究实验报告单”(活动1) ②每人一张“类比探索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的内角和的答题纸”(活动2) ③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问题1:把一个长方形纸片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学生给出的答案可能是 ---三个角、四个角、五个角,教师演示动画。】 问题2:你知道所得图形的内角和吗?你知道102边形的内角和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出本课内容,板书课题: 多边形的内角和。】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活动1:猜想验证四边形的内角和 问题:(1)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 (2)你是怎样得到的?你能找到几种方法? 【问题(1)学生很容易猜到360°,问题(2)组织学生四人一组拿出课前老师发给每个小组的探究实验报告,讨论并记录探究方法。 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给出合格、良好、优秀的“自我评价标准”,每个小组对照评价表给出自我评价,教师深入到学生讨论中,以“边听—边问—边导”的形式,适时对各小组进行点拨。 讨论结束后,小组学生代表用实物投影展示探究实验报告,说明求四边形内角和的方法,并讲述想法。教师对学生找到的不同方法都给予肯定和评价,并加以总结,归纳学生提出的探究方法:度量、剪拼、分割。 教师将常用的3种分割方法板书到黑板上。重点引导学生比较三种不同的分割方法----即从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引对角线;从四边形的边上任意取一点,连接这点与各顶点的线段;从四边形的内部任取一点,连接这点与各顶点的线段,分别将四边形分成了几个三角形,如何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180°求出四边形的内角和360°,如何将四边形内角和的表示与边数n联系起来。】

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提高)知识讲解

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提高)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理解多边形的概念; 2.掌握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 3.灵活运用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解决有关问题,体验并掌握探索、归纳图形性质的推理方法,进一步培养说理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多边形的概念 1.定义:在平面内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一些线段首尾顺次联接结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其中,各个角相等、各条边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2.相关概念: 边:组成多边形的各条线段叫做多边形的边. 顶点:每相邻两条边的公共端点叫做多边形的顶点. 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多边形的内角,一个n 边形有n 个内角。 外角:多边形的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3. 多边形的分类:画出多边形的任何一边所在的直线,如果整个多边形都在这条直线的同一侧,那么这个多边形就是凸多边形,如果整个多边形不在直线的同一侧,这个多边形叫凹多边形。如图: 要点诠释: (1)正多边形必须同时满足“各边相等”,“各角相等”两个条件,二者缺一不可; (2)过n 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引(n -3)条对角线,n 边形对角线的条数为(3)2 n n ; (3)过n 边形的一个顶点的对角线可以把n 边形分成(n -2)个三角形. 知识点二、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 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n ≥3). 要点诠释: (1)内角和定理的应用:①已知多边形的边数,求其内角和;②已知多边形内角和求其边数; 凸多边形 凹多边形

(2)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相等,都等于(2)180 n n ° ; 知识点三、多边形的外角和 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 要点诠释: (1)在一个多边形的每个顶点处各取一个外角,这些外角的和叫做多边形的外角和.n边形的外角和恒等于360°,它与边数的多少无关; (2)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相等,所以它的每个外角都相等,都等于360 n ° ; (3)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的作用是:①已知各相等外角度数求多边形边数;②已知多边形边数求各相等外角的度数. 【典型例题】 类型一、多边形的概念 1.同学们在平时的数学活动中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把正方形纸片截去一个角后,还剩多少角,余下的图形是几边形,亲爱的同学们,你知道吗? 【答案与解析】 解: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图来说明. 按图(1)所示方式去截,不经过点B和D,还剩五个角,即得到一个五边形. 按图(2)所示方式去截,经过点D(或点B).不经过点B(或点D),还剩4个角,即得到一个四边形. 按图(3)所示方式去截,经过点D、点B,则剩下3个角,即得到三角形. 答:余下的图形是五边形或四边形或三角形. 【总结升华】一个n边形剪去一个角后,可能是(n+1)边形,也可能是n边形,也可能是(n-1)边形,利用它我们可以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举一反三: 【变式1】如图,四边形ABCD中,∠B=40°,沿直线MN剪去∠B,则所得五边形AEFCD中,∠1+∠2=。 【答案】220° 【变式2】一个多边形共有20条对角线,则多边形的边数是(). A.6 B.7 C.8 D.9 【答案】C.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教案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教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理解多边形的定义. 2.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经历探索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2.探索并了解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说理和简单推理的意识及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经历探索多边形内角和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究习惯,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时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多边形的内角和. 教学难点: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过程.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景问题,引入课题: 引导学生回忆已经学过哪些图形?书桌面是什么形状?作业本的每一张是什么形状? 提问:若把长方形的一张纸剪去一角,会出现什么形状的图形,并指导.(学生讨论并得出结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 二.讲授新课 1.多边形的定义:在平面内,由若干条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相连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在定义中应注意:①若干条;②首尾顺次相连,二者缺一不可.多边形有凸多边形和凹多边形之分,如图. 把多边形的任何一边向两方延长,如果其他各边都在延长所得直线的同一旁,这样的多边形叫做凸多边形(如图(2)),图(1)的多边形是凹多边形,我们探讨的一般都是凸多边形.

多边形的边、内角、顶点、对角线、内角和的含义与三角形相同,即: 边:组成多边形的各条线段叫做多边形的边. 顶点:每相邻两条边的公共端点叫做多边形的顶点. 对角线:在多边形中,连结不相邻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多边形的内角. 如图(3) 多边形通常以边数命名,多边形有n条边就叫做n边形.三角形、四边形都属于多边形,其中三角形是边数最少的多边形.多边形的表示方法与三角形、四边形类似.可以用表示它的顶点的字母来表示,如可顺时针方向表示,也可逆时针方向表示,如图(3),可表示为五边形ABCDE,也可表示为五形EDCBA. 好,我们了解了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后,看一幅图及问题. (1)一个五边形,你能设法求出它的五个内角的和吗?与同伴交流. (2)小明、小亮分别利用下面的图形求出了该五边形的五个内角的和.你知道他们是怎么做的吗? (3)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学生讨论、画图、归纳自己的方法) 在求五边形的内角和时,先把五边形转化成三角形.进而求出内角和,这种由未知转化为已知的思想在数学中经常用到. (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向自身和相邻的两个顶点无法引对角线,向其他顶点共引(n -3)条对角线,这时n边形被分割成(n-2)个三角形,因为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所以n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

《多边形工具》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第六课《多边形工具》 平岗小学陈凡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了解各种样式的多边形;掌握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能 用多边形工具画出多边形图案。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等过程 方法,获取新知,掌握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自主探究的乐趣,合作学 习的快乐,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创造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用多边形工具画出美丽的多边形图案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想考考你们,谁知道我们国家叫什么名字? (生争先恐后地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 师:真棒!那么我们国家的国旗是什么? (五星红旗!) 师:很好! 课件出示五星红旗:

看着这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同学们有没有把她画下来的想法和冲动? 生:有!(异口同声) 老师也有和你们一样的想法,但是老师只会画那个长方形,五角星不会画怎么办呢?谁能教教老师?(学生沉默) 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一单元第六课 师板书课题《多边形工具》 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想知道哪些知识?(生提出问题)(预设:1、什么是多边形工具? 2、多边形工具怎样使用?……) 二、积极探索 同学们提的问题很有价值,也很有深度。老师对它们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整理成了探究提示(课件出示):

找学生读题,明确问题要求。 (寻找一些平时不善于动脑,不愿意回答问题的学生读题。通过读题让这些学生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让他们觉得自己也是课堂的小主人,自己也回答上问题。)师:问题我们清楚了,接下来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探究教材13页——15页的内容吧。(学生自主探究:边看书学习,边在电脑上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10分钟后 师:现在小组合作交流学习。要求:学习好的同学帮助学习差的同学;学习差的同学要主动向好同学虚心请教。发扬同学间团结友爱互助的精神。教师组间巡视,适时点拨指导。 三、展示风采 师:刚才同学们自主探究地非常认真,合作交流地十分愉快,每个同学脸上都洋溢着收获的笑容,接下来让我们把探究的成果展现出来吧!(学生听老师表扬他们,个个心里美滋滋的) 师:第1题哪个小组来回报?生1:我们来!生2:我们来!声我们来回报!(因为题简单,所以每个小组竞相举手汇报) 师:说得真好! 师:第2题谁来说?(生1:我来答!生2:我来答!生3:我来答!)点名急得满脸通红的孩子回答问题。(如果咱不让他回答问题,那个孩子就得急哭)师:他说得对吗?好!给他掌声鼓励。(课件出示答案)

初中数学多边形的内角和优质课教学设计

多边形的内角和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数学八年级上册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多边形内角和公式 2、内容解析 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反映了多边形的要素之一----“角”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多边形的基本性质。多边形内角和公式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推广和深化,它源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又包含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多边形内角和公式为多边形外角和公式、四边形及正多边形的有关角的学习提供知识基础。 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探索是从具体的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研究出发,逐步深入地提出一般的问题(如:(1)任意一个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的原因是什么?(2)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推导出五边形和六边形的内角和各是多少吗?(3)你能发现多边形的内角和与边数的关系吗?),进而获得一般结论,并加以推理论证。这个过程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方法。同时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探索与证明都涉及将多边形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的化归过程,即将多边形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公式得出多边形内角和公式,这个过程体现了将复杂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基本单元的化归思想。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探索过程及简单应用。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并在探究中体会化归思想和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2)通过梯度练习,熟练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并会运用公式解决简单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能力。 2、目标解析 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学生能在学案的启发引领下,从对具体的特殊四边形内角和的研究出发,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公式,逐步探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n边形的内和,并归纳出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在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n边形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的过程中,感悟所蕴含的化归思想。

9.2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1)

9.2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1)(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多边形及正多边形的定义. 2.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课堂研讨: (一)认识多边形 1、多边形的定义:在平面内,由若干条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相连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在定义中应注意:①不在同一条直线上;②首尾顺次相连,二者缺一不可. 多边形有凸多边形和凹多边形之分,如图. 把多边形的任何一边向两方延长,如果其 他各边都在延长所得直线的同一旁,这样的多边形叫做凸多边形(如图(2))图(1)的多边形是凹多边形我们探讨的一般都是凸多边形. 2、认识多边形的边、内角、顶点、对角;如线图(3)。 3、五边形、六边形分别有多少个内角?多少个外角?n 边形呢? (二)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 活动1:从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引对角线来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 边数 图形 从某顶点出发的对角线条数 划分成的三角形个数 多边形的内角和 3 0 1 1×180° 4 1 2 2×180° 5 6 … … … … … n

总结: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n≥3) 巩固练习 1、求一个八边形的内角和? 2、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800°,那么这是个几边形? (三)正多边形 定义:在平面内,各内角都、各边也都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议一议: (1)一个多边形的边都相等,它的内角一定都相等吗? (2)一个多边形的内角都相等,它的边一定都相等吗? 结论:、两者缺一不可。 (四)随堂练习 1、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_____,九边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______。 2、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440度,那么这是边形。 3、已知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150°,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4、一个多边形从一个顶点可引对角线3条,这个多边形内角和等于()A:360° B:540° C:720° D:900° 5.一个正多边形其周长为96,且内角和为180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长 为。 (五)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你能确定多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吗? 教学反思:

最新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练习题及其答案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基础巩固题 一、填空题 1.若一凸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的外角和,则它的边数是______. 2.五边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_度. 3.十边形的对角线有_____条. 4.正十五边形的每一个内角等于_______度. 5.内角和是1620°的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___. 6.用正n边形拼地板,则n的值可能是_______. 二、选择题 7.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720°,则这个多边形是( ) A.四边形 B.五边形 C.六边形 D.七边形 8.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和的3倍少18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5 B.6 C.7 D.8 9.若正n边形的一个外角为60°,则n的值是( ) A.4 B.5 C.6 D.8 10.下列角度中,不能成为多边形内角和的是( ) A.600° B.720° C.900° D.1080° 11.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之和是1800°,则此多边形是( ) A.八边形 B.十边形 C.十二边形 D.十四边形 12.用下列两种正多边形能拼地板的是( ) A.正三角形和正八边形 B.正方形和正八边形 C.正六边形和正八边形 D.正十边形和正八边形 三、解答题 13.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45°,求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

14.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440°,求这个多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 15.一个多边形,除一个内角外,其余各内角之和等于1000°,求这个内角及多边形的边数. 强化提高题 16.一个多边形中,每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个外角等于它的相邻内角的2 3 , 求这个多边形 的边数及内角和. 17.如图,一个六边形的六个内角都是120°,AB=1,BC=CD=3,DE=2,求该六边形的周长.

多边形的性质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课题八年级数学下第四章第八节:相似多边形的性质(1) 作者及工作单位 郭少媛 西安市第十九中学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第八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此部分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基础上,对相似三角形性质的进一步深入与拓展。相似多边形可看作是相似三角形的拓广,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研究也可看成是对相似三角形性质的进一步拓展研究。另外此节又为下节学习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等知识奠定了基础,还是今后研究圆中线段关系的有效工具。 从新课程对几何部分的编写来看,几何知识的结论较之老教材已经大为减少,教材首要关注的不是掌握多少几何知识的结论,相对更重视的是对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从这个角度上说,教材只是将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作为训练学生合情推理的一个有效素材而已,正因为此,本节课应重视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及有条理的表达。

学情分析 从认知状况来说:从七年级到现在,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等知识板块的探究等活动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平面图的认识与探究活动,让学生初步积累了一定的合情推理的经验与能力,感受到了数学的实际价值,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对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的结论,在本内容前面的几小节中又学习了线段的比、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等概念,具备了学习相似多边形性质的基础技能,对相似三角形性质已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学生是有生活经验与直观感受的,所以本节课要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展开富有成效的设计。 从心理特征来说,初中八年级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我认真创设教学情境,实施分组教学,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来主动探究,从而激发学生的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

(完整版)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练习题及其答案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基础巩固题 一、填空题 1.若一凸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的外角和,则它的边数是______. 2.五边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_度. 3.十边形的对角线有_____条. 4.正十五边形的每一个内角等于_______度. 5.内角和是1620°的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___. 6.用正n边形拼地板,则n的值可能是_______. 二、选择题 7.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720°,则这个多边形是( ) A.四边形 B.五边形 C.六边形 D.七边形 8.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和的3倍少18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5 B.6 C.7 D.8 9.若正n边形的一个外角为60°,则n的值是( ) A.4 B.5 C.6 D.8 10.下列角度中,不能成为多边形内角和的是( ) A.600° B.720° C.900° D.1080° 11.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之和是1800°,则此多边形是( ) A.八边形 B.十边形 C.十二边形 D.十四边形 12.用下列两种正多边形能拼地板的是( ) A.正三角形和正八边形 B.正方形和正八边形 C.正六边形和正八边形 D.正十边形和正八边形 三、解答题 13.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45°,求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 14.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440°,求这个多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

15.一个多边形,除一个内角外,其余各内角之和等于1000°,求这个内角及多边形的边数. ? 强化提高题 16.一个多边形中,每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个外角等于它的相邻内角的 23 , 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及内角和. 17.如图,一个六边形的六个内角都是120°,AB=1,BC=CD=3,DE=2,求该六边形的周长. E F D B C A

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

7.3.2 多边形的内角和 【课题】:多边形的内角和 【学情分析】:特色班 学生通过前面几节课对三角形相关知识的学习,已经对几何图形的识别、几何符号语言的使用及几何推理方法有一定的认识。特色班的学生有较高的学习水平与较好的思维能力,学习数学兴趣浓厚,喜欢有挑战性的任务,喜欢钻研一题多解。对于特色班的学生来讲,放手让他们自己来探究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更富有挑战性、趣味性,也更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目标】: (1)探究多边形的内角和的规律,引导学生感悟形与数之间的转化; (2)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并学会基本的运用; (3)探究多边形的外角和公式,并利用此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计算; (3)感受化归的数学方法。 【教学重点】:探究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外角和公式,运用这两个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外角和公式的探究与归纳。 【教学突破点】:1、通过将多边形划分三角形并填表记录相关数据,以数形结合的方法导出多边形的内角和;2、用小汽车转圈的动画引出多边形外角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引导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地利用列举法及几何推理方法探索多边形的外角和规律,体会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思想。 【教法、学法设计】:教法:讲授法,举例法;学法:观察、讨论、推理、探索 【课前准备】:有关课件,学生准备计算器。 【教学过程设计】:

四、探究新知2、探究多边形的外角和: 其它多边形的外角和又是多少度呢? (1)课件动画演示:汽车转圈——多边形外角和实例演示 (2)n边形的有个内角,个外角,因此,n边 形的所有内角与外角的和等于多少度? 根据所提供的例子填表,并观察表中数据的规律: 多边形的边数 3 4 5 6 7 …n 多边形的内角 与外角的总和 3×180°=540°… 多边形的内角 和 180°… 多边形的外角 和 540°-180° =360° … ①组织学生分组完成填表、讨论、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②请学生板演完成推理过程,教师点评,验证n边形的外角和 为: n·180°-(n-2)·180° = n·180°-n·180°+360° = 360°; ③归纳:多边形外角和=360°。 ④思考:多边形的外角和与多边形的边数有关吗?内角和呢? 改变多边形的形状,它的外角和会改变吗?内角和呢? 1、通过动画课件,激疑 引趣,导出本课课 题,激发学生的求知 欲。 2、结合图形,引导学生 学会抓住图形的特 征来思考问题,将未 知转化为已知,加强 学生的知识迁移能 力和探索能力。 3、引导学生从特殊到 一般,从具体到抽象 地利用列举法及几 何推理方法探索多 边形的外角和规律, 体会化未知为已知 的转化思想。 4、引导学生归纳:多边 形的内角和是一个 变量,与多边形的边 数有关,但与多边形 的具体形状无关;而 多边形的外角和是 一个常量,与多边形 的边数及形状都无 关。 五、巩固新知【小比赛:看谁算得快!】 若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108°,则这个多边形的边 数是。 解法1:设它是n边形,则有:n×180°=(n-2)×180°, 解得n=5 解法2:360°÷(180°-108°)=5 【基础练习】 1、如果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为72°,那么它的边数 是。 2、正八边形的内角和为,外角和为,每个内 角度数为,每个外角度数为。 3、已知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相等,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为。 【尝试练习】 课本P85、P86#“练习”1、2、3 基础题型训练,巩固学 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最新初中数学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教案

22.8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滦县第五中学王丽娟

22.8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课题: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多边形的定义. 2.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3.经历探索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说理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4.通过师生共同活动,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三.教学难点 多边形的内角和的公式推导. 四.教学方法 启发、讨论式. 六.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景问题,引入课题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内容呢?请看大屏幕(出示投影片) [师]刚才大家看到许多实物图片,它与数学图形联系起来,你知道它们各是什么图形? [生]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 (二)新课讲解 1、介绍概念 [师]对,这些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图形,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多边形 [师]请看大屏幕,什么叫多边形呢?多边形是由一些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依次首尾相连组成的封闭图形. 我们在初中阶段主要探讨的平面几何.所以现在定义的多边形应在同一平面内,即: 在平面内,由若干条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相连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 在定义中应注意:①若干条;②首尾顺次相连,二者缺一不可. 多边形的边、内角、顶点、对角线、内角和的含义与三角形相同,即: 边:组成多边形的各条线段叫做多边形的边. 顶点:每相邻两条边的公共端点叫做多边形的顶点. 对角线:在多边形中,连结不相邻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多边形的内角. 如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