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教学设计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第三章《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
教学设计
合肥48中学马玉梅
[教学内容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商务版)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
本节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什么是自然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的分类;第二部分介绍我国目前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国情现状。以及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第一部分的教学主要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讨论,提出质疑,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在教师引导下自行得出结论。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的人地资源观。
第二部分是重点,特别是如何渗透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的情感教育,是本节的难点。本节的知识点并不多,我认为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实现相对容易,而最难的是本节的情感教育目标的实现。我是这样突破的:在学生拥有大量事实(课前查资料、课堂交流、教师出示自己资料进行交流)的基础上,即学生此时对我国资源国情的严峻性已有一定的体会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教育,而且上课时教师必须有真情实感,再配以学生充满感情的诗歌朗诵,更增强了感染力。使学生深切体会到我国资源破坏严重的基本国情,从而树立珍惜和合理利用资源、节约保护资源的观念。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八年级的课程,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对自然资源已有一定的了解,课堂上让学生列举自然资源,并说出与生活的联系,应该难度不大,而且八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查资料的能力,对我国的资源国情也有一定的了解,为本节课的教学打下了基础。难度较大的是小品的表演,这要视学生情况而定,不一定非演小品不可,但我认为可让学生尝试一下,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进行了环保教育。
[设计思想]
1、鉴于学生对自然资源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和知识储备,教师应通过生活游戏、漫(动)画展示、实物联想、小组计论等活动形式,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储备,达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能力的目的。
2、课本插图多、联系生活广泛,它们的教学功能很大。为强化其教学功能,教案设计了多媒体(可用幻灯片、卡片代替)辅助、看图说义、以图诱因等方法,以此为途径,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3、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既是本章的核心内容,又是思想教育的重点。教案中以案例法,通过列举实例、补充教学材料,旨在使学生领悟人类与自然资源对立统一的关系,认识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合理与否,会促进或延缓社会的发展,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自然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的分类。
2、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和重要性,以及中国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国情现状。
过程与方法;
3、通过资料的收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4、通过小品表演、诗歌朗诵等培养学生表演能力和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生交流,列举实例,使学生领悟我国目前严峻的资源形势,对学生进行“危机教育”,使学生树立珍惜、合理利用并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培养资源保护意识。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
[教学重点]
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国情现状。以及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的情感教育。
[教师准备]
教师按照自己的思路制作多媒体课件,作为学习的线索,为学生提供帮助(但不一定和学生思路吻合)。
[学生准备]
学生以原有的学习小组为单位,一般每班分七组,每组7-8人不等。课前查找有关我国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的实例或报道。教师适当提供主题,例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破坏、动物资源遭破坏(过度捕捞、偷猎等)、矿产资源受破坏、湿地退化等等,让各小组自由选择,其中一组负责查找当地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的相关报道。各小组资料呈现方式可自己安排,如有的小组直接上台介绍,有的以小品的形式出现、有的则以诗歌、漫画的形式表现。
[教学方法设计]
本节教学活动采用质疑讨论法、小组收集交流资料等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我国资源国情的严峻性,并自觉树立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师在活动中起组织、引导作用。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组织学生游戏。两人一组,设两个小组进行。游戏时一人面对显示屏,一人背对显示屏,面对显示屏的学生用动作或语言(不能出现展示词的字)描述展示的词,背对显示屏的学生根据其描述说出所展示的词。限定每一组在一分钟时间内完成。
2、屏幕显示所描述的词。(第一组:水——阳光——土地——鱼;第二组:煤——石油——铁——食盐)
3、学生游戏。(学生游戏时肯定要对以上事物的性质、用途加以描述)
4、教师根据学生活动情况进行小结: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水、森林、石油等都是自然资源。
{设计说明}
{组织游戏不但可调动学生积极性,而且游戏时学生会对以上事物的性质、用途等加以描述,为引入新课作好辅垫。
对于自然资源概念的解释,限于初中生的知识水平,只要说明前提条件和本质属性即可,待高中地理教学再进一步深入讲解。}
二、讲授新课
1、(活动一)讨论活动
(1)请学生说说除上述自然资源外,还有哪些是自然资源?
(2)让学生联想自己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实物(如衣食住行)思考,哪些是来自自然资源?(可以教室内的课桌、书本、铅笔等为例,让学生讨论)(3)通过讨论,让学生总结自然资源与我们生产、生活的关系相当密切。
(4)提问:这些自然资源有哪些可以重新生成或循环使用?让学生讨论、争论。(教师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
(5)教师简述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概念。强调二者的区别:前者为可循环或可再生,后者为非可再生。
(6)学生练习:判断水、森林、土地、太阳能、煤、石油、鱼等资源的类型。
(7)学生做练习的过程中,会对水和土地是不是可再生资源,发生争论。教师在引导过程中不要急于下结论,而让更多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在辩论中寻找结论,若还是没结果,教师可引导学生看课本插图,并演示水循环动画,让学生自行得出结论。
(8)教师小结:水、森林、土地、太阳能、鱼等是可再生资源,但如果得不到合理利用,这些可再生资源有可能变成非可再生资源。而石油、煤、铁等非可再生资源,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能形成,对待它们我们更应该珍惜和节约。
{设计说明}
{鉴于学生对自然资源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和知识储备,教师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储备,再通过练习让学生对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判断主动提出质疑,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意识,让学生在辩论中积极思考,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行得出结论。从而培养学生敢干争辨,勇于求异的精神,树立科学的人地资源观。} (过渡)
同学们,通过讨论、争论,我们了解了什么是自然资源,知道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自然资源。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自然资源呢?对待可再生资源应该合理利用和保护,否则可再生资源可能会变成非可再生资源。而对待非可再生资源更应该珍惜和节约。那么,在我们实际的生产生活中是如何对待自然资源的?下面我们看看我国资源现状如何。(转入下一部分的学习)
2、(讨论小结)
(9)出示数据:让学生看课本63页的一组数据。
(10)提问:你们能说一说我国资源有什么特点吗?自然资源丰富吗?(学生回答)
(11)教师小结:由此可见,我国既是个“资源大国”,又是个“资源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