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护理常规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护理常规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bfb957a1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f7.png)
第二节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护理常规【相关知识】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指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多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迁延而来。
本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常以耳内间断或持续性流脓、鼓膜穿孔、听力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时可引起颅内、颅外的并发症。
临床分为三型,即单纯型、骨疡型或胆脂瘤型,骨疡型和胆脂瘤型可合并存在。
【治疗原则】消除病因、控制感染、清除病灶、通畅引流,尽可能恢复听力。
一、非手术治疗引流畅者,以局部用药为主。
局部抗生素滴耳剂。
炎症急性发作时,全身应用抗生素,可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指导用药。
二、手术治疗1. 中耳有息肉或肉芽,或耳镜下虽未见息肉或肉芽,而经药物正规治疗无效,CT显示乳突病变明显,应做乳突开放术与鼓室成形术。
2. 中耳炎已完全吸收遗留鼓膜紧张部中央性穿孔者,可行单纯鼓室成形术。
3. 对于骨疡型引流不畅或胆脂瘤型中耳炎,宜早实行乳突根治术,目的是清除病变组织。
预防并发症。
根据病变性质、部位和听力情况,选择不同手术方式。
三、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鼻咽部慢性疾病,如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等。
【护理】一、术前护理(一)术前评估1. 健康史和相关因素(1)外伤史、家族遗传病史。
(2)生活方式、吸烟史及饮酒史。
(3)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心理、社会、听力下降对社交能力的影响。
(4)过敏史、既往史、近期手术史、目前用药情况(如降压药、降糖药、利尿剂、精神类等特殊药物)。
(5)活动能力,跌倒、坠床风险评估。
(6)全身皮肤状况(7)精神状况:有无因为疾病产生的焦虑不安、紧张等情绪。
(8)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
2. 专科疾病症状体征(1)评估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是否正常。
(2)耳痛性质、部位、持续时间和疼痛评分。
(3)耳道流脓情况。
(4)听力减轻程度及咽鼓管功能。
(5)有无眩晕、恶心呕吐。
(6)有无面瘫表现、共济失调、偏瘫。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护理查房(2-8)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护理查房(2-8)](https://img.taocdn.com/s3/m/88a4d8de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df.png)
纯音听检测——混合型耳聋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脓耳——脾虚湿困 西医诊断: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左)
混合型耳聋(左) 慢性咽喉炎
诊疗计划: 1. 耳鼻喉科护理常规,二级护理,陪人陪伴,普食。 2. 完善相关入院检查。 3. 暂予以抗感染等对症处理,择期手术治疗。
(二)护理目标:
1. 听力改善、与人交流的能力提高。 2. 患者自诉疼痛减轻,并应用一些减轻疼痛的技巧。 3. 情绪稳定,并能配合治疗。 4. 耳漏等不适感减轻或消失。 5. 患者了解手术目的和术后注意事项,并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
(三)术前护理问题/诊断
1.舒适的改变:中耳流脓与中耳局部炎症有关。 2.感知的改变:听力下降,与鼓膜穿孔、听小骨破坏有关。 3.焦虑: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反复发作及对手术不了解有关。 4.知识缺乏:缺乏与本病有关的治疗及可能发生耳源性并发症的知识。 5. 潜在颅内、外并发症:如硬脑膜外脓肿、耳源性脑膜炎、脑脓肿、
4、避免接触巨大声响。如因工作原因不可避时,加强保护, 有爆炸响声时应张口或用手指塞紧耳道。
术 后 两 个 月
(八)预防疾病
① 预防感冒。 ② 注意擤鼻涕方法,防止擤鼻用力过度,使邪毒窜入耳窍诱发脓耳。 ③ 给婴幼儿哺乳时,要注意保持正确体位,防止哺乳姿势和方法不当,使
乳汁误入耳窍诱发脓耳。 ④ 戒除不良挖耳习惯,防止刺伤鼓膜导致脓耳。 ⑤ 防止污水进入耳道。 ⑥ 保持脓液的引流通畅,注意滴耳药,吹耳药的合理使用。
耳穴压豆、手指点穴
是在患者体表穴位 和特定的刺激线上, 运用点、按、拍、掐、 扣、捶等不同的手法, 促使机体的功能恢复 正常,以防治疾病的 一种方法。
(六)术后潜在并发症:
耳后骨膜下脓肿、耳源性脑脓肿、耳源性脑膜炎、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等。 护理措施: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健康教育-【实用健康宣教】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健康教育-【实用健康宣教】](https://img.taocdn.com/s3/m/bde074390b1c59eef9c7b42d.png)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健康教育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
以反复耳流脓、鼓膜穿孔及听力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
【治疗原则及注意事项】治疗原则为消除病因,控制感染,清除病灶,通畅引流,尽可能恢复听力。
1.药物治疗单纯型中耳炎和骨疡型中耳炎引流通畅者,以局部用药为主。
通常先用3%过氧化氢溶液洗耳,棉签拭干后再滴入抗生素滴耳剂,常用药物有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液等。
1%呋麻滴鼻剂滴鼻,以保持咽鼓管引流通畅。
炎症急性发作时,全身应用抗生素。
2.手术治疗2.1胆脂瘤型中耳炎应尽早实施乳突根治术,清除病灶预防并发症。
2.2骨疡型中耳炎引流不畅或疑有并发症者,须行乳突根治术。
根据病变范围,可施行改良乳突根治术,尽可能重建中耳传音结构,保留或改善听力。
2.3炎症控制,耳内完全干燥后,鼓膜穿孔不愈合且CT证实中耳乳突腔无顽固病变者,应及时行鼓室成形术。
3.病因治疗及时治愈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积极治疗鼻咽部慢性疾病,如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等。
注意事项:1.学会正确洗耳、滴耳。
忌用粉剂,以免堵塞鼓膜穿孔处,影响引流,导致并发症。
避免滴用有色药物,以免妨碍局部观察。
注意滴入药液的温度,尽可能与体温接近,以免引起眩晕。
2.鼓室成形术后3个月内,耳内会有少量渗出,属正常现象。
注意保持外耳道清洁,防止感染。
短期内不宜游泳,洗头时可用干棉球堵塞外耳道口。
3.加强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止感冒。
4.了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危害,特别是骨疡型和胆脂瘤型有引起颅内、外并发症的危险。
慢性鼓窦隐窝化脓性中耳炎个案护理
![慢性鼓窦隐窝化脓性中耳炎个案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65b74b2f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54.png)
家庭护理指导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烟雾、灰尘等刺激性气体 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定期进行耳部清洁,保持耳道清洁干燥 避免使用耳塞、耳机等物品,以免加重病情 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注意事项及随访安排
保持耳道清洁,避免感染 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耳膜损伤 定期复查,观察病情变化 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停药或减量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睡眠等 及时反馈病情,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听力护理
定期进行听力测试,了解听力变化情况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分贝环境中,如音乐会、酒吧等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 定期进行耳部清洁,保持耳道卫生
饮食护理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 大蒜等
避免油腻食物,如油炸食品、 肥肉等
避免饮酒,酒精会加重炎症
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 新鲜蔬菜、水果等,有助于增 强免疫力
抗生素治疗:使用抗生素如青 霉素、头孢菌素等,可以有效 控制感染,减轻症状。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药 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 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如鼓膜切 开术、鼓室成形术等。
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等, 可以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 有助于病情恢复。
心理支持:对于患者进行心理 疏导,减轻心理压力,有助于 提高治疗效果。
鼓励患者积极参 与治疗,增强患 者的自信心和自 我管理能力
疼痛护理
药物治疗: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止痛药等药物进行治疗
心理护理:与患者进行沟通,了 解其疼痛程度和原因,给予心理 支持和安慰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物理治疗:使用热敷、冷敷、按 摩等物理方法缓解疼痛
医院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护理常规
![医院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058a9a0b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b0.png)
医院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护理常规【病因及发病机制】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化脓性炎症,重者炎症深达乳突骨质。
临床上以耳内长期间歇或持续流脓鼓膜、穿孔及听力减退为特点。
【适应证】1.胆脂瘤型或骨疡型中耳炎。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单纯型静止期(残余性中耳炎)。
3.咽鼓管畅通。
【禁忌证】1.有精神病史。
2.中耳有感染性病变。
3.内耳结构畸形、硬化、骨化。
【治疗原则】手术治疗:耳内或耳后切口,分离耳道皮瓣,骨窦或上鼓室进路,开放骨窦、乳突、上鼓室,去除胆脂瘤,乳突腔轮廓化。
探查听骨链,若听骨链活动好,即可行鼓膜修补,若听骨链中断,则行听骨链重建,鼓膜修补。
乳突腔植皮或不植皮,填充术腔,缝合切口。
【护理评估】评估病史资料。
1.病因了解患者的实际年龄,如为婴幼儿,则计算月龄。
了解患者的职业,患者的生活习惯(如烟酒嗜好),健康状况,药物过敏史,手术史,家族遗传史,老年患者有无口服抗凝血药物等。
2.主要临床表现患者有无听力减退、有无间断流脓、脓量、有无眩晕、有无耳鸣等。
3.查体听力学检查、前庭功能检查、神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耳内镜检查,鼓膜病理改变等,全身状况检查包括患者的心、肺、肝、肾功能检查和术前常规化验检查。
【护理要点及措施】1.术前准备要点术前指导、术侧皮肤清洁、术前抗感染治疗。
2.术后护理要点全身麻醉术后护理常规、术侧敷料观察、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3.术前护理措施(1)按耳鼻咽喉科术前护理常规。
(2)全面评估患者:包括健康史及相关因素、身体状况、生命体征,以及神志、精神状态、行动能力等。
(3)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同情、理解、关怀、帮助,告诉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会降低机体的抵抗力,不利于疾病的恢复,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4)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多进食富含营养、易消化、口味清淡的食物,以加强营养,增进机体抵抗力。
(5)术前指导:说明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介绍手术医师的临床经验及技术水平。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探究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24553f6d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01.png)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探究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十分重要。
本文将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概述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指患者在急性中耳炎痊愈后,中耳炎持续存在6周或以上,伴有中耳腔内有脓液或黏液,听力下降等症状。
慢性中耳炎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影响,严重者甚至会引起并发症。
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1. 术前准备工作患者进行中耳腔清创手术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的了解、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详细告知手术相关事项,消除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情绪。
2. 术中护理在手术进行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协助医生完成手术器械的准备工作,保持手术室的清洁卫生,确保手术器械的无菌。
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术后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主要包括对患者术后伤口的观察,感染预防和处理,疼痛的缓解以及患者康复计划的制定。
在术后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伤口愈合的情况,注意是否有感染迹象的出现,如红肿、渗液等。
及时处理术后疼痛,保持术后伤口的干燥和清洁,预防感染的发生。
4. 康复护理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一定的康复护理。
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包括定期复查、康复训练等。
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的宣教,指导患者正确的日常护理方法,预防疾病的再次发生。
三、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中,存在一些常见的问题,如患者的心理护理不足、伤口护理不当等。
针对这些问题,护理人员需要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
对于患者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可以通过耐心的倾听,详细的解释手术相关事宜以及提供患者关心和支持,减轻患者的恐惧和焦虑。
对于伤口护理不当的问题,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对患者的伤口护理宣教,指导患者正确的伤口清洁和换药方法,预防感染的出现。
化脓性中耳炎的护理_查房
![化脓性中耳炎的护理_查房](https://img.taocdn.com/s3/m/53c653b5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0c.png)
护理措施
正确使用呋麻液滴鼻,以保持咽鼓管引流 通畅.
指导病人正确使用滴耳剂,用药前应用 3%的过氧化氢彻底清洗外耳道内脓液, 然后滴用抗生素.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有无发热、头痛、 恶心呕吐等情况,防症者,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的变化,及时准确使用降颅压药物,全身 使用足量抗生素,保持大便通畅,以防止 脑疝的发生.
需要手术者,积极做好手术前后护理.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鼓室是颞骨岩部内含气的不规则小腔,内 有听小骨、韧带、肌肉、血管和神经.鼓 室内面及上述结构皆覆有粘膜,此粘膜与 咽鼓管和乳突小房内的粘膜相延续.
鼓室
也就是中耳腔,形 状好像一个直立的火柴 盒,是位于鼓膜和耳蜗底 的中间空间.包括鼓膜、 听骨链与鼓室肌.鼓膜在 中耳的外侧,呈漏斗状,
松弛部 紧张部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五官科护理查房
概述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骨 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病变不 仅位于鼓室,还可以侵犯鼓窦、乳突和咽 鼓管.临床上以反复耳流脓、鼓膜穿孔和 听力下降为特点;严重者可以引起颅内、 外并发症.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绿脓杆菌以及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等.
病因及发病机制
辅助检查
耳镜检查 鼓膜穿孔大小不等,可分为中央 性和边缘性两种:如穿孔四周均有残余鼓膜 环绕,无论其位于鼓膜的中央或周边,皆称为中 央性穿孔;如穿孔的边缘有部分或全部已达 鼓沟,该处无残余鼓膜,则名为边缘性穿孔.从 穿孔处可见鼓室内壁粘膜充血,肿胀,或增厚, 高低不平,或有肉芽、息肉,大的肉芽或息肉可 循穿孔伸展于外耳道,穿孔被遮盖.鼓室内或肉 芽周围及外耳道内有脓性分泌物.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护理查房PPT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护理查房PPT](https://img.taocdn.com/s3/m/9c9d0ee1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5c.png)
什么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病因
常见的病因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及咽 部疾病等。
了解病因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
什么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流行病学
此病在儿童和青壮年中更为常见,且男性的发病 率高于女性。
了解流行病学数据有助于识别高危人群。
为什么需要护理干预?
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和预防意识 。
护理评估的重要性
护理评估的重要性
病情评估
定期对患者的耳部症状及听力进行评估,及时调 整护理方案。
评估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护理效果。
护理评估的重要性
心理状态评估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咨 询。
心理支持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
护理评估的重要性
如何进行后续随访?
患者反馈
鼓励患者反馈治疗和护理的效果,以便调整护理 方案。
患者的反馈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
护理措施有哪些?
护理措施有哪些?
耳道护理
定期清洁耳道,保持耳道干燥,避免外部水分进 入。
耳道护理有助于减少感染风险。
护理措施有哪些?
药物管理
按照医嘱定时使用抗生素和消炎药,监测药物效 果及不良反应。
药物管理需要与医生密切配合。
护理措施有哪些?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知识,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生活质量评估
定期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了解其对治疗的满意 度。
生活质量的提升是护理工作的最终目标。
如何进行后续随访?
如何进行后续随访?
定期复查
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耳部复查,监测病情 变化。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护理业务学习PPT课件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护理业务学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23238b2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57.png)
什么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症状
患者常常感到耳痛、耳鸣、听力减退及耳道分泌 物等。
症状可能会随着感染的加重而加重,影响患者的 生活质量。
什么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病因
常见病因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过敏、鼻窦炎等。
这些病症可能导致中耳腔的炎症,进而引发慢性 化脓性中耳炎。
谁需要护理?
谁需要护理? 高危人群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护理业务学习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2. 谁需要护理? 3. 何时进行护理? 4. 如何进行有效护理? 5. 为什么护理如此重要?
什么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什么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定义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一种持续的耳部感染,通常 表现为耳道流脓和听力下降。
这种情况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细菌感染、 耳部结构异常等。
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以促进康复。
为什么护理如此重要?
为什么护理如此重要? 预防并发症
有效护理可以降低感染、听力丧失等并发症的风 险。
及时的干预和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为什么护理如此重要? 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改善症状和控制病情,使患者恢复正常生活 。
耳部健康直接影响到社交和工作能力。
为什么护理如此重要? 促进康复
如何进行有效护理?
如何进行有效护理? 日常耳部护理
保持耳道干燥清洁,定期进行耳道冲洗。
避免使用棉签等物品以免损伤耳道。
如何进行有效护理? 药物管理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和消炎药物,定期复查药物效 果。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及时向医生反馈。
如何进行有效护理? 健康教育
向患者普及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相关知识和预防 措施。
护理工作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减少复发率。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护理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08ff112c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7d.png)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护理【主要护理问题】1.舒适改变与耳流脓、有异味有关。
2.交流障碍与听力下降有关。
3.焦虑(恐惧)与害怕手术或形象改变有关。
4.疼痛与手术创伤有关。
5.潜在并发症——眩晕与手术所致内耳症状有关。
6.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与眩晕有关。
【护理要点】1.指导病人禁用挖耳勺等硬物清理分泌物,如有分泌物时可用消毒棉签轻轻粘出或请医护人员协助清理。
遵医嘱积极抗感染治疗。
2.经常与病人沟通,了解病人的需求和心理状态,及时解决心理问题。
3.术前1日剃净手术侧耳郭周围5~7cm范围内的头发。
女病人将手术侧头发结成小辫倒向对侧,以免妨碍手术操作。
植皮者准备对侧腿内侧皮肤,术区剃毛。
指导病人洗头、洗澡,尤其将耳郭及其周围皮肤、植皮处皮肤用肥皂水洗净。
同时向病人介绍备皮的目的、范围,讲解手术名称、麻醉方式,术前注意事项,术后配合要点。
女病人要做好心理疏导,备皮后可暂戴帽子以维护形象。
4.术前1日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全身状况,做药物过敏试验。
晚上酌情给安眠药,保证充分睡眠。
全麻手术前8小时开始禁食水,局麻可进少量清淡易消化饮食。
5.术后指导病人取平卧或侧卧,术耳朝上。
术后第2天如无眩晕等不适症状可鼓励病人下地活动。
术后3~5日给予半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普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6.每日测量体温4次,连续3日。
常规应用抗生素5~7日,预防继发感染。
7.定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随时了解病人意识状态。
注意观察有无意识障碍,确保颅内并发症出现时被及时发现、救治。
8.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如敷料被血液浸润应检查出血原因并向医生反映,及时处理。
告知病人耳外敷料每日更换1次,必要时随时更换;术后第6~7日拆缝线。
股内侧取皮处一般不必换药,待其自然修复,敷料多在10日左右自行与创面脱离。
9.手术造成内耳刺激症状或麻醉副作用时,病人术后可出现恶心、呕吐、眩晕等症状,护士术前应向病人交代清楚,避免引起病人紧张。
术后及时了解有无上述症状发生,对症处理。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大讲课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大讲课](https://img.taocdn.com/s3/m/878eb9c2a5e9856a57126092.png)
精选ppt
3
耳的解剖
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中耳介于外耳与内耳之间,
是传导声音的主要器官。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乳突等四
个重要部分,是人体含气腔之一,其容积约2毫升,各有不同
的生理功能,其中鼓室是中耳功能的主要部分。
精选ppt
4
病因
急性炎症迁延不愈
A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获得彻底的治疗,或细菌毒力强,
Ø 避免用有色药液,以免妨碍对局部的观察。 Ø 需用抗生素滴耳剂时,宜参照局中耳脓液的细菌
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适当的、无耳毒 性的药物。 Ø 忌用腐蚀剂。
精选ppt
18
骨疡型的治疗
1、引流通畅者,以局部用药为主。但应注意定期复 查。
2、小的肉芽可用10%~20%硝酸银烧灼;肉芽较大, 烧灼无效者,可用刮匙刮除;中耳息肉可用圈套器摘 除之。手术最好在显微镜下施行,看清肉芽或息肉根 部后,用杯状钳小心咬除,忌用暴力撕拉。对根部位 于鼓室后上方的肉芽不应盲目撕拉。
可有
常引起
鼓窦区可有边缘硬 骨质破坏,边缘浓密、 化或模糊的透光区 锐利,呈胆脂瘤阴影 ;有软组织影
治疗原则
局部用药为主,鼓 局部用药,肉芽或 及早行乳突根治术
室成形术
息肉刮除术;无效
则行乳突手术
精选ppt
10
辅助检查
1
耳镜检查
鼓膜穿孔大小不等,分为中央型和边缘型两种。
2
听力检查
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传导性、混合性或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
精选ppt
24
术前护理措施
1.术前准备:1)完善术前检查。2)保持外耳道干燥,避免上 呼吸道感染。3)禁烟酒,禁辛辣刺激的食物。术前禁食水 6小时。4)术前备皮,剃除耳廓周围5-6厘米。女病人还应 备好发夹好将余发向健侧编成辨子或夹起。5)术前晚洗头、 沐浴、更衣,注意保暖,防止着凉。6)如需行听骨链重建 或镫骨手术病人,术前1d训练床上大小便。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护理常规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54fe86de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58.png)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护理常规护理问题/关键点1.疼痛2.出血3.切口感染.头晕5.面瘫6.颅内感染7.自我形象紊乱8.教育需求初始评估1.基础的生命体征和疼痛2.症状体征:耳流脓情况及有无听力减退,颞骨CT,听力检查及咽鼓管功能检查,了解有无颅内外并发症的存在。
3.过敏史4. 生活方式吸烟、饮酒史5. 过去史、近期手术史、目前用药情况6. 心理/社会/精神,听力下降对社交能力的影响7. 呼吸系统:呼吸次数、咳嗽、呼吸音等8. 坠床/跌倒风险评分9. 活动能力持续评估1. 基础的生命体征及疼痛2. 营养状况3. 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有无焦虑,害怕4.病情及主要症状4.1耳痛程度,持续时间4.2耳流脓情况4.3听力减退程度及咽鼓管功能4.4 有无眩晕,恶心呕吐4.5 有无面瘫表现,共济失调,偏瘫5.实验室检查5.1听力检查及咽鼓管功能检查5.2颞骨CT检查结果提示有无中耳乳突炎及颅内外并发症。
6. 患者有无感冒,女患者有无在月经期。
7. 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干预措施1. 体位与活动眩晕者卧床休息,跌倒防护,协助下床。
2. 饮食普食恶心呕吐者进半流,适当补液支持。
3. 心理支持3.1 听力下降者可用形体语言或书面交流。
3.2可让患者和家属与同种手术患者交谈,消除思想顾虑。
4. 呼吸道护理劝服戒烟。
5. 根据医嘱用抗生素。
6. 协助做好术前常规检查,颞骨CT,和听力检查及咽鼓管功能等检查。
7.术前一天准备7.1患耳备皮(耳上3-4横指),彻底清洗头部,耳部及周围皮肤。
7.2参加集体术前宣教。
7.3 围手术期需强调预防感冒,尤其一期行鼓室成形者,感冒者应延缓手术。
术后评估1. 了解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麻醉等2. 基础生命体征,氧饱和度和疼痛3. 营养状况:患者进食情况4. 患者心理状况,有无失眠5. 患者的活动能力6.双肺呼吸音及咳嗽咳痰情况7. 患耳敷料包扎情况,有无渗血。
8. 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术后干预措施1. 体位与活动1.1 麻醉清醒后6小时可半卧位或健侧卧位。
慢性中耳炎及治疗
![慢性中耳炎及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c3f252fa76eeaeaad1f3303d.png)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治疗彭燕2011年4月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化脓性炎症,常合并慢性乳突炎。
临床特点为中耳长期持续或间歇性流脓、鼓膜穿孔和听力下降。
如治疗不当,可引起严重的颅内、外并发症而危及生命。
咽鼓管是连接喉咽和中耳的通道,当咽鼓管反复或是持续的阻塞一段时间后,就会产生慢性的耳部感染。
一、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症状慢性中耳炎的症状取决于是否是感染的急性期、是否涉及到乳突和鼓膜是否穿孔。
疼痛和涨满感是中耳感染的典型症状,同时常常伴有发热。
严重的感染可以导致鼓膜穿孔,可以出现耳漏、听力下降、耳鸣、眩晕和疼痛,但是很少见有面部功能减弱。
任何影响到鼓膜或是听小骨的疾病都可以通过影响声音向内耳的传递从而导致传导性听力损失。
这样的听力损失可以归因为鼓膜穿孔、部分或是全部的听小骨受损或者是有瘢痕组织存在。
当中耳发生急性感染时,可以导致鼓膜穿孔,这个穿孔往往可以自愈,如果它不能愈合,听力损失就会出现,通常会伴有耳鸣和持续或是间接性的耳漏。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分为三型:单纯型、骨疡型、胆脂瘤型。
骨疡型和胆脂瘤型常合并存在。
单纯型:最常见,病变局限于鼓室黏膜,间歇性流脓,听力损害轻。
骨疡型:病变超出鼓室黏膜组织破坏较广泛,深达骨质,可有听小骨坏死,鼓环、鼓室的骨壁及骨窦均可破坏,并常伴肉芽组织形成。
特点为持续性耳漏,浓液黏稠,或脓血性,有臭味,病人有较重的传音性聋,可发生各种耳源性并发症。
胆脂瘤型:是由于鼓膜、外耳道的鳞状上皮在中耳腔生长堆积成团块而形成。
次型无感染则不流脓,如感染,常持续性耳流脓,脓量多少不等,有特殊恶臭,有较重的传音性聋。
二、慢性中耳炎的病因中耳的感染开始于上呼吸道的感染例如感冒,它可以导致鼻窦和咽鼓管炎症,当咽鼓管水肿,中耳的分泌也滞留在鼓膜后的中耳腔内。
当滞留的液体被细菌感染后,一个中耳的感染就产生了。
儿童的咽鼓管较小,而且与成人相比更短更窄,这就使炎症时更容易完全阻塞咽鼓管,同时中耳分泌液滞留于中耳腔。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健康教育处方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健康教育处方](https://img.taocdn.com/s3/m/dcc71f3f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14.png)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1、经耳鼻喉科医生诊治,若属单纯型,主要是局部药物治疗:若为胆脂瘤型或肉芽型,则需手术治疗。
需手术治疗者,病员应积极配合。
2、耳道流脓时,应每日3次用3%双氧水清洗耳道,擦净后再滴用消炎杀菌的药水。
3、应注意气候变化,防止受凉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
4、注意防止不洁之水入耳,夏天不宜游泳。
5.出现发热、耳痛、流脓增多时应及早治疗。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因和发病机理仍不清楚,传统的观点认为是急性中耳炎的后果。
咽鼓管功能不良、鼻腔感染、中耳粘膜上皮化生、中耳乳突通气不良等是形成长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因素。
主要症状是耳内长期流脓,听力减退,鼓膜穿孔多在鼓膜紧张部中央区,若鼓膜穿孔发生在后上边缘区,鳞形上皮化可匍行迁入上鼓室,形成听骨坏死、肉芽增生及乳突骨质吸收破坏·称为胆脂瘤型中耳炎。
一般慢性中耳炎采用局部用药治疗,如为胆脂瘤型中耳炎则应作手术治疗。
如何护理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如何护理慢性化脓性中耳炎](https://img.taocdn.com/s3/m/0f9d3d45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94.png)
智汇护理·常识-86 - Family life guide陈娟(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属于临床五官科高发慢性化脓性病变,患有该病症后患者会出现耳内长时间流脓、鼓膜穿孔以及听力降低等不良症状表现。
当前,临床上对于此病的治疗有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两种方式,其中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疗法,此项治疗可对患者中耳病灶进行清除,重建或者是保存中耳传音功能与结构,常见治疗术型为鼓室成形术。
临床发现,有效的护理服务将增强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接下来,本文对如何护理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进行了细致化的探讨,如下。
术前护理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手术实施前责任护理人员应详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症的相关健康知识,向其介绍鼓室成形术实施过程、预期效果及术后注意事项等。
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及时疏导负面情绪,使其可主动配合治疗。
术前准备协助患者进行血常规、心电图以及乳突CT 等临床检查,以了解其整体情况,排除手术禁忌证。
告知患者术中发生头部震动以及电钻噪音属于正常现象,无需紧张,以免造成面部神经损伤,告知其正确的滴耳以及擤鼻方法,避免不正确擤鼻操作导致中耳中流入分泌物造成发炎,滴耳时使用浓度为3%的过氧化氢对外耳道进行清洗,而后再滴氧氟沙星滴眼液,确保外耳道清洁性。
术前1日,应将患者耳廓5-10cm 周围的头发剃干净,剪去外耳道毛,并使用酒精对外耳道进行消毒,术前禁饮禁食6h。
术中护理术中巡回护理人员应注意对患者呼吸、脉搏、血压以及心率指标的监测,严格进行无菌操作,由于手术时间较长,所以在对患者进行头部铺巾操作时的遮掩范围较广,容易影响呼吸畅通性,应确保其术中呼吸道畅通,谨防窒息。
对患者侧面肌动情况进行观察,若发现其存在侧面肌张力减弱情况以及阵发性侧面肌抽搐情况时,应立即告知手术医师。
术后护理体位护理术后叮嘱患者绝对卧床休养,协助其采取健侧侧卧位以及平卧位体位姿势,应尽量避免剧烈的头部活动,避免发生鼓膜移位而进行修复,或者是避免对骨链进行重建。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护理常规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e2710946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35.png)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护理常规一、概述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常合并慢性乳突炎。
【临床表现】中耳长期持续性或间歇性流脓、鼓膜穿孔和听力下降。
【特殊检查】乳突X线、颞骨 CT。
【治疗要点】常用手术方法有鼓膜修补术、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乳突根治加听骨植骨术加鼓室成形术。
二、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鼓励病人说出心中的不安,说明手术的目的,术前准备的内容,术后可能出现不适,治疗效果,使病人有思想准备。
2、一般护理注意休息,预防感冒,了解潜在的健康问题。
3、术前 1天(1)术侧耳周备皮 5~7cm,女病人将术侧头发梳向对侧,洗头、沐浴。
(2)做青霉素皮试。
4、按医嘱备好术中带药。
5、全麻病人按全麻术前护理。
三、术后护理(一)护理诊断1、生活自理缺陷与术后绝对卧床有关。
2、疼痛与手术创伤有关。
3、潜在并发症:出血、颅内感染、面神经损伤。
(二)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1)观察面肌运动,有无周围性面瘫,如不能皱额、皱眉、闭眼、口角歪斜。
(2)观察前庭刺激症状,有无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
(3)注意局部伤口出血情况。
2、休息与活动全麻者按全麻术后护理,平卧位或健侧卧位,患耳朝上。
人工听骨植入者绝对卧床3天,1周内避免头部震动。
3、营养支持术后半流食,5~7 天后改普食。
4、用药护理服用烟酸,卧床休息、禁吹风、洗冷水。
饭前服用烟酸,如出现全身发热、发红。
告诉病人不必紧张。
5、预防感染(1)保暖,防止感冒,严禁用力擤鼻,防止水进入耳内。
(2)严禁自行取下包扎敷料,严格无菌操作,换药的器械、敷料应绝对无菌。
(3)术后7~10天静脉滴注抗菌素。
6、健康教育(1)沐浴或洗头时防止耳部进水。
(2)耳内痂垢不要强行挖出,以免引起感染(3)定期复查,保持干耳,有耳疼、耳内流脓随时就诊。
(4)不做剧烈活动,预防感冒。
(5)近期内不游泳、捏鼻鼓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多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迁延而来。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程超过6-8周时,病变可侵及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
主要临床特点为反复耳流脓,骨膜穿孔及听力下降。
严重者可引起颅内、外并发症。
【护理评估】
1.健康史评估病人既往是否有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有无鼻咽部慢性疾患,机体抵抗力是否低下等情况。
2.身体状况根据临床表现将本病分为三型,即单纯型、骨疡型和胆脂瘤型可合并存在。
3.辅助检查耳镜检查、听力检查、乳突X线片和颞骨CT扫描。
4.心理-社会状况部分病人因知识缺乏,不知其严重后果而不予重视。
部分病人因耳流脓、听力下降且伴有臭味,而产生自卑心理。
另因担心手术并发症,如面瘫等。
而产生焦虑、恐惧心理。
护士应多关心病人,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以满足其对疾病的认知。
【治疗要点】
治疗原则为消除病因,控制感染,清除病灶,通畅引流,尽可能恢复听力。
1.药物治疗单纯型中耳炎和骨疡型中耳炎引流通畅者,以局部用药为主。
通常先用3%过氧化氢溶液洗耳,棉签拭干后再滴入抗生素滴耳剂,常用药物有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液等。
1%呋麻滴鼻剂滴鼻,以保持咽鼓管引流通畅。
炎症急性发作时,全身应用抗生素。
2.手术治疗
2.1 胆脂瘤型中耳炎应尽早实施乳突根治术,清除病灶,预防并发症。
2.2 骨疡型中耳炎引流不畅或疑有并发症者,须行乳突根治术。
根据病变范围,可施行改良乳突根治术,尽可能重建中耳传音结构,保留或改善听力。
2.3 炎症控制,耳内完全干燥后,鼓膜穿孔不愈合且CT证实中耳乳突腔无顽固病变者,应及时行鼓室成形术。
3.病因治疗及时治愈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积极治疗鼻咽部慢性疾病,如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等。
【常见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1.舒适受损:耳流脓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有关。
2.感知紊乱:听力下降与鼓膜穿孔,鼓室肉芽或胆脂瘤破坏听小骨有关。
3.焦虑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反复发作及对手术不了解有关。
4.潜在并发症:颅内、外感染,面瘫等。
5.知识缺乏:缺乏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和自我护理知识。
【护理措施】
(一)遵医嘱正确使用滴耳剂、滴鼻剂。
(二)需手术治疗者
2.1 手术前护理
2.1.1 心理支持:向病人介绍手术的目的、意义及术中配合,使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减轻焦虑感。
2.1.2 术前准备:落实术前检查、备皮等,参见“耳科病人手术前后常规护理”。
2.2 手术后护理
2.2.1 取平卧位或健侧卧位,起卧宜缓慢,防止意外跌倒。
2.2.2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及止血剂。
2.2.3 密切观察有无面瘫、眩晕、恶心、呕吐、剧烈头痛及平衡障碍等情况,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向医生反馈,警惕耳源性并发症的发生。
观察创面有无渗血,渗血明显者应及时换药。
2.2.4 摄入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忌辛辣、硬等刺激性饮食。
【健康指导】
1.指导病人正确洗耳、滴耳:用3%过氧化氢溶液彻底清洗耳道及鼓室内脓液,并用棉签拭干后,方可滴药。
局部忌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以免引起耳中毒。
忌用粉剂,以免堵塞鼓膜穿孔处,影响引流,导致并发症。
避免滴用有色药物,以免妨碍局部观察。
注意滴入药液的温度,尽可能与体温接近,以免引起眩晕。
2.鼓室成形术后3个月内,耳内会有少量渗出,属正常现象。
注意保持外耳道清洁,防止感染。
短期内不宜游泳,洗头时可用干棉球堵塞外耳道口。
3.强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止感冒。
4.宣传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危害,特别是骨疡型和胆脂瘤型有引起颅内、外并发症的危险。
【护理评价】
通过治疗和护理计划的实施,评价病人是否能够达到:
1.耳流脓停止。
2.听力改善或恢复。
3.焦虑减轻或消失。
4.未出现并发症。
5.病人掌握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与自我护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