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绘画艺术赏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侧目》(1939年 国画111×109cm)
问题
1.说一说你最喜欢哪幅画,为什么?
问题
1.说一说你最喜欢哪幅画,为什么?
我最喜欢徐悲鸿的奔马图。 从马的千姿百态中我们体会出 徐悲鸿当时作画的心境,也从中 感受到一种勇往直前、 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
2. 徐悲鸿身上 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
2. 徐悲鸿身上 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
《徯我后》创作于 1931至1933年,取 材于《尚书·仲虺 之诰》:“徯我后, 后来其苏。”描写 夏桀暴虐,在他的 统治下,人民痛苦 不堪,商汤带兵去 讨伐暴君,老百姓 殷切地期待他们来 解救。大地干裂了, 瘦弱的耕牛啃着树 根,人们的眼睛里 燃烧着焦灼的期待。
新图所确画无徐 绿中画,的数悲 的体的以技画鸿 垂形牛形法马画 柳庞犹传和的马 ,大如神精作名 构的他。神品闻 成牛的牛溶中天 了,马也入凸下 充与一是了现, 满小样徐国出他 希巧意悲画来的 望灵韵鸿中,马 的动生特,主之 春的动别注要所 之儿、钟重是以 歌童神爱比他能 。,气的例成在 以十题、功上 及足材造地千 泛。,型将年 着此他准西来
徐悲鸿擅长以马喻人、托 物抒怀,以此来表达自己 的爱国热情。徐悲鸿笔下 的马是“一洗万古凡马k空", 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 勃发的意态。 《奔马图》作于1941年 秋季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 二次会战中我方一度失利, 长沙为日寇所占,正在马 来西亚槟榔屿办艺展募捐 的徐悲鸿听闻国难当头, 心急如焚。他连夜画出 《奔马图》以抒发自己的 忧急之情。
题 识 : 春 之 歌 。 大 千 道 兄 教 正 。 乙 亥 悲 鸿 。
立 轴 钤 印设 :色 悲纸 鸿本 乙 亥 ( 19 35 年 ) 作
《 春 之 歌 》
辛 未 春 悲 鸿 。
乙 黎 贤 兄 雅 教 。
题 识 : 芳 草 得 来 且 自 饱 , 更 须 向 计 慰 生 ,
钤 印 : 悲 鸿
《自画像》(1934年 油画 61×45cm)
徐悲鸿取法西方古典写实绘画, 力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用"写实主义"改造中国画,强调" 尽精微、致广大"、"惟妙惟肖"、"直接 师法造化",特别是他的"素描是一切 造型艺术的基础"论,在画史上产生 了划时代的效果,宣布了从顾恺之到 任伯年一千多年间勾红填色形式的大 体结束和一代新形式国画的诞生。他 的写实主张和从苏联引进的"社会主 义现实主义"并为一体,成为本世纪 最大的主流画派。
徐 悲 鸿
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 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1933年起,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联举 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抗日战争爆发后,在香港、新加坡、 印度举办义卖画展,宣传支援抗日。后重返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现中国美 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等职,为第一届全国政协代 表。
在此幅画中,徐悲 鸿运用饱酣奔放的墨色 勾勒头、颈、胸、腿等 大转折部位,并以干笔 扫出鬃尾,使浓淡干湿 的变化浑然天成。马腿 的直线细劲有力,有如 钢刀,力透纸背,而腹 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线 很有弹性,富于动感。 整体上看,画面前大后 小,透视感较强,前伸 的双腿和马头有很强的 冲击力,似乎要冲破画 面。
《 牛 立》 轴 设 色 纸 本
辛 未 ( 19 31 年 )
徐悲鸿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画家, 更是一位爱国主义者。他骨子里 充满傲气,血管里流淌的是爱国 激情。抗日战争期间,作为一名 爱国画家,徐悲鸿积极主动抗战, 反对妥协投降;他曾出访南洋募 捐,将所得之款10万美金全部捐 给祖国的抗战事业,并创作了多 幅抗日为题材的画。
徐悲鸿的勇往直前、爱国爱民、 刻苦努力,包括他生活中的节衣缩食、 艰苦奋斗的精神都值得 我们学习,并且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此画绘于徐悲鸿在新加坡为抗 战筹款之时,画家把虎视眈眈、 张着嘴、露着尖牙的毒蛇喻为 挑衅者,双目放光的瘦狮则象 征着中华民族,它已经觉醒, 目光中充满着对于敌人的鄙视。 徐悲鸿正是在对具有高度故事 情节性以及对狮子充满威严的 精神状态的准确传达中、特别 是从狮子的面部表情和眼神的 表现上,充分体现了徐悲鸿生 动传神的艺术境界,作品在狮 子强烈的动势、情节性表现、 高度想象力、画面对艺术家民 族情感和个性气质的成功传达 上,都体现出了徐悲鸿艺术的 浪漫主义情怀。
• 徐悲鸿以雄狮为题材 的创作,主要分为前 后两个时期。一是抗 战前;一是抗战期间 。 • 1942年12月,徐悲鸿 创作了此幅《雄狮》 。雄狮双眸如电,怒 啸于巨石之上,题句 却曰:“寂寞谁与语 ,昏昏又一年”,更 渲染出一层心境。
此画作于1938年,中国正 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徐悲鸿满怀悲愤,画此负 伤雄狮。它回身昂首,双 目怒视远方,这是一幅用 浪漫主义手法抒发情怀的 佳作。狮虽然负伤,但未 屈服,仍然保持昂扬斗志 和复仇的信念,象征了中 华民族的自尊自强和不容 侵犯。迎风飘舞的鬃毛, 强健有力、紧抓地面的利 爪,喷出怒火的双眼,都 传达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负伤之狮》(1938年 国画 109×110cm)
徐 悲 鸿
徐悲鸿(1895年—1953年),江苏宜兴屺亭桥人。中国现代美术 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徐悲鸿出身贫寒,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 1912年17岁时便在宜兴女子初级师范等学校任图画教员。 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 1917年留学日本学习美术,不久回国,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 师。 1919年赴法国留学, 1923年入巴黎国立美术学校,学习油画、素描,并游历西欧诸国, 观摹研究西方美术。
《 群 1 奔 》 9 95 3 18 9 1年 厘纸 米本 设 色 国 画
×
11 0
12 2 厘 米
《 19 群 40 马 》 年 纸 本 水 墨 国 画
×
《九方皋》 中国画,纸本设色,138x351厘米,1931年作,
徐悲鸿纪念馆藏
《大树双马》
《饮马》
徐悲鸿在绘画创作上,提倡 “尽精微,致广大”;他对中 国画,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 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 足者增之,西方绘画之可采者 融之”。他不但擅长中国画, 素描、油画都有很高的造诣和 成就。
该画运用西方的明 暗光影塑造方法造 型,对面部作了重 点塑造,体量突显, 形象逼真,光色自 然,但衣服和背景 简洁概括,用线浑 厚,笔势纵横,具 有水墨写意的感觉, 浸透着东方的审美 趣味。
《自画像》(1922年 素描 32.5×48.5cm)
该画在头、颈、躯干以及手 臂形成的稳定的整体构图上 又体现出了相应的变化,笔 法简洁概括但造型坚实,人 物手臂的姿势、面部神态、 尤其是眼睛都传达出了画家 自信和持重的内在品质。对 人物内在精神的表达永远是 徐悲鸿艺术创作的主旨,也 是对“以形写神”的中国绘 画艺术的优秀传统在新的领 域上的继承和发扬。
《愚公移山图》
1940年,纸本设色 1.43×4.24米徐悲鸿纪念馆藏 此幅《愚公移山图》极具现实意义。画家以宏大的气势、震人心魄的 力度表达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决心与毅力。
《田横五百士》
油画,198x355厘米,1928—1930年作,徐悲鸿纪念馆藏 这幅《田横五百士》是徐悲鸿的成名大作,故事出自《史记·田 儋列传》,巨大的历史画面渗透出一种悲壮的气慨,撼人心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