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 比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时比的应用

【教学内容】

比的应用(教材第54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二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能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以及探求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

3.渗透数学的对应思想及函数思想,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自觉检验的好习惯,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1.进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

2.正确分析解答比例分配应用题。

【复习导入】

1.我们在教学中学过平均分,平均分的结果有什么特点?(每份都相等)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分配的合理,往往需要把一个数量分成不等的几部分,即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方法通常叫按比例分配。

2.一瓶500mL的稀释液,其中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100mL和400mL,?(补充问题并解答)

【新课讲授】

1.教学例2。

(1)阅读与理解。

①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后,问:题目中要分配什么?是按什么进行分配的?(分配500mL 的稀释液;浓缩液和水的体积按1∶4进行分配。)

②问:“浓缩液和水的体积1∶4”,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在500mL 的稀释液,浓缩液占1份,水的体积占4份,一共是5份,浓缩液占稀释液的五分之四,水的体积占稀释液的五分之一。)

(2)分析与解答。你能求出浓缩液和水各多少毫升吗?怎样求?(引导学生进行解题)

指名汇报,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两种不同的方法。

方法一:

先算出每份的体积,再分别算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思考过程如下: 每份是:500÷(1+4)=100(mL)

浓缩液有:100×1=100(mL )

水有:100×4=400(mL)

方法二:先找出各部分数占总数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分别算 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思考过程如下:

分的总份数:1+4=5

浓缩液有:500×5

1=100(mL ) 水有:500×5

4=400(mL) 答:浓缩液有100mL ,水有400mL 。

(3)回顾与反思。

如何检验解答是否正确呢?(说明:检验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把求得的浓缩液和水的体积相加,看是不是等于稀释液的总体积;二是把求得的浓缩液和水的

体积写成比的形式,看化简后是不是等于1∶4。

出示题目:教材第54页。

浓缩体积:水的体积=100∶400=1∶4

(4)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和讨论,你认为应该怎样解决类似的问题?

让学生先进行小组讨论,再组织全班交流。

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有两种方法:

把一个总数按一定的比来分配,可以把各部分数的比看作份数关系,先求出每一份;也可以把各部分数的比转化为总数的几分之几,直接求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前一种方法用整数除法、乘法解决问题,后一种方法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2.巩固练习。

(1)出示:学校把栽28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7人,二班有45人,三班有48人。三个班各应栽树多少棵?

A.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后,问:题中要把280棵树按照什么进行分配?(着重使学生明确要按照一班、二班、三班的人数的比来分配,即按47∶45∶48来分配。)

B.根据一班、二班、三班的人数怎样算出各班栽的棵数占总棵数的几分之几?(使学生明确:要先算三个班总共有多少人,即总份数,然后才能算出各班栽的棵数占总棵数的几分之几。)

C.怎样分别算出各班应种的棵数?引导学生解答:

①三个班的总人数:47+45+48=140(人)

②一班应栽的棵数: 280×

140

47= 94(棵) ③二班应栽的棵数: 280×140

45= 90(棵) ④三班应栽的棵数: 280×14048= 96(棵) 答:一班栽树94棵,二班栽树90棵,三班栽树96棵。

D.学生进行检验。

【课堂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1~4题。

2.第2题。

课件出示两位同学的对话,让学生明确这里其实告诉我们蜂蜜和水的比是1∶9,然后分别列式计算,解决问题后让学生进行验算。

3.第3题。

先让学生理解题意,让学生明白“每个橡皮艇上有1名救生员和7名游客”其实就是救生员和游客的人数比是1∶7,然后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学生交流算法。

4.第4题。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吗?我们通常把比看作分得的份数,用先求出每一份的方法来解答。

【课后作业】

1.完成《创优作业100分》本课时练习。

2.练习十二:5~11题。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

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第3课时比的应用

解决“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应注意: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1.要找准分配的总量和分配的比及分配的是哪一个的数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