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热系数测量方法及仪器

导热系数测量方法及仪器
导热系数测量方法及仪器

导热系数测量方法及仪器

Jurgen Blumm

NETZSCH-Geratebau GmbH,Selb/Bavaria,Germany

编译:曾智强耐驰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前言

本文介绍了导热系数测量的基本理论与定义,激光法、热线法、热流法、保护热流法、保护热板法等几类测量方法的原理与应用,以及德国耐驰公司(NETZSCH)的相关仪器。

在某些应用场合,了解材料的导热系数,是测量其热物理性质的关键。例如,耐火材料常被用作炉子的衬套,因为它们既能耐高温,又具有良好的绝热特性,可以减少生产中的能量损耗。航天飞机常使用陶瓷瓦作挡热板。陶瓷瓦能承受航天飞机回到地球大气层时产生的高温,有效防止航天器内部关键部件的损坏。在现代化的燃气涡轮电站,涡轮的叶片上的陶瓷涂层(如稳定氧化锆)能保护金属基材不受腐蚀,降低基材上的热应力。有效的散热器能保护集成电路板与其它电子设备不受高温损坏,散热材料已经成为微电子工业领域关键材料。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已经发展了大量的导热测试方法与系统。然而,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够适合于所有的应用领域,反之对于特定的应用场合,并非所有方法都能适用。要得到准确的测量值,必须基于材料的导热系数范围与样品特征,选择正确的测试方法。

基本理论与定义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是:对流,辐射与传导。对流是流体与气体的主要传热方式,对固态与多孔材料传热不起重要作用。

对于半透明与透明材料,尤其在高温情况下,必须考虑辐射传热。除了材料的光学性质外,边界状况亦能影响传热。关于辐射传热方式的详细介绍见文献一1。

本文主要讨论的热传导。热量的传导基于材料的导热性能——其传导热量的能力2。厚度为x 的无限延伸平板热传导可用Fourier 方程进行描述(一维热传递):

x

T

· △△λ-=Q Q 代表单位表面积在厚度(△x)上由温度梯度(△T)产生的热流量。两个因子都与导热系数(λ)相关联。

在温度梯度与几何形状固定的情况下,导热系数代表了稳态下需要多少能量才能维持该温度梯度。

在对建筑材料(如砖)与绝热材料进行表征时,经常用到k 因子。k 因子与材料的导热系数和厚度有关。

k =λ/d

这一因子并不能用来鉴别材料,而是决定最终产品厚度的因素。

测量装置

如今测量导热系数方法与仪器有许多种。使用Fourier 方程所描述的稳态条件的仪器主要适用于测量中低导热系数材料。使用动态(瞬时)方法的仪器,如热线法或激光散射法,用于测量中高导热系数材料。

稳态方法

1.

热流法导热仪:

如图1所示,将厚度一定的方形样品(例如长宽各

30cm ,厚10cm )插入于两个平板间,设置一定的温度梯度。使用校正过的热流传感器测量通过样品的热流。测量样品厚度、温度梯度与通过样品的热流便可计算导热系数。

图2示出了一种新型的热流法导热仪(HFM 436系列)。样品的厚度可达到10cm ,长与宽可达30或60cm 。测量温度为-20℃到100℃之间(取决于不同的型号)。这种仪器能测量导热系数在0.005到0.5W/m ·K 之间的材料,通常用于确定玻璃纤维绝热体或绝热板的导热系数与k 因子。该仪器的优点是易于操作,测量结果精确,测量速度快(仅为同类产品的四分之一),但是温度与测量范围有限。

图1

热流法测量原理

图2NETZSCH HFM436Lambda 热流法导热仪,适

用于绝热材料。

2.保护热流法导热仪:

对于较大的、需要较高量程的样品,可以使用保护

热流法导热仪。其测量原理几乎与普通的热流法导热仪相同。不同之处是测量单元被保护加热器所包围,因此

测量温度范围和导热系数范围更宽。

图3.保护热流法测量原理

3.保护热板法导热仪:

热板法或保护热板法导热仪的工作原理和使用热板

与冷板的热流法导热仪相似。保护热板法的测量原理如图3所示。热源位于同一材料的两块样品中间。使用两块样品是为了获得向上与向下方向对称的热流,并使加热器的能量被测试样品完全吸收。测量过程中,精确设定输入到热板上的能量。通过调整输入到辅助加热器上的能量,对热源与辅助板之间的测量温度和温度梯度进

行调整。热板周围的保护加热器与样品的放置方式确保从热板到辅助加热器的热流是线性的、一维的。辅助加热器后是散热器,散热器和辅助加热器接触良好,确保热量的移除与改善控制。测量加到热板上的能量、温度梯度及两片样品的厚度,应用Fourier 方程便能够算出材

料的导热系数。

图4.保护热板法导热仪结构原理图

相比热流法,保护热板法的优点是温度范围宽(-180到650℃)与量程广(最高可达2W/m ·K )。此外,保护热板法使用的是绝对法——无需对测量单元进行标定。

动态(瞬时)测量法

动态测量法是最近几十年内开发的导热系数测量方法,用于研究中、高导热系数材料,或在高温度条件下进行测量。动态法的特点是精确性高、测量范围宽(最高能达到2000℃)、样品制备简单。热线法:

热线法是在样品(通常为大的块状样品)中插入一根热线。测试时,在热线上施加一个恒定的加热功率,

使其温度上升。测量热线本身或与热线相隔一定距离的平板的温度随时间上升的关系。

测量热线的温升有多种方法。其中交叉线法是用焊接在热线上的热电偶直接测量热线的温升。平行线法是测量与热线隔着一定距离的一定位置上的温升。热阻法是利用热线(多为铂丝)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测量热线本身的温升。一般来说,交叉线法适用于导热系数低于2W/m ·K 的样品,热阻法与平行线法适用于导热系数更高的材料,其测量上线分别为15W/m ·K 与20W/m ·K

图5.热线法导热仪结构原理图(平行线法)

某些热线法仪器可以使用上述全部三种方法,测试温度范围为室温至1500℃。测试时将样品加热到所需的温度,待样品温度稳定后,就能开始进行热线测量。这一方法能够测量体积较大的样品。激光闪射法:

激光闪射法直接测量材料的热扩散性能。在已知样品比热与密度的情况下,便可以得到样品的导热系数。激光闪射法的特点是,测量范围宽(0.1~2000W/m ·K )测量温度广(-110~2000℃),并适用于各种形态的样品(固体、液体、粉末、薄膜等)。此外,激光闪射法还能够用比较法直接测量样品的比热;但推荐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该方法的比热测量精确度更高。密度随温度的改变可使用膨胀仪进行测试4。

应用激光闪射法时,样品在炉体中被加热到所需的测试温度。随后,由激光器产生的一束短促激光脉冲对样品的前表面进行加热。热量在样品中扩散,使样品背部的温度上升。用红外探测器测量温度随时间上升的关系。

图6是一种新型的激光闪射仪的示意图5。Nd:GGG-激光头位于仪器下部位,样品放置在管状炉体中央的样品支架上。不同类型的炉子可达到的最高测试温度不同,最高可达2000℃(石墨炉体)。用InSb 检测器测量样品

背部的温升,该检测器位于系统的顶部。仪器的垂直结构确保了良好的信噪比与样品形状的灵活性。该仪器既能够测量液体与粉末样品,也能测量不同几何形状的固

体样品。

图6.激光导热仪(NETZSCH LFA427)的原理图

图7为另一种闪光扩散法导热仪,特别适用于测量包装材料或电子工业中的散热片。这一仪器测量温度较低,最高300

℃。

图https://www.360docs.net/doc/8412076441.html,ZSCH LFA 447激光导热仪

由于其高效率、高精确度以及样品兼容性好,激光闪射法已经进入工业研发与质控的许多领域:导热系数小于0.1W/m ·K 的耐火材料,到导热系数大于2000W/m ·K 的金刚石。该仪器还能测量多层系统,如对于涡轮叶片上的热保护涂层的检测。

图8.碳化硅纤维填充MoSi2在室温到1300℃的热扩散系数和导热系数。用激光闪射法测量。

图8是二硅化钼MoSi2(常用作高温炉体的加热元件)的热扩散性能与导热性能测试结果。测量导热系数所需的比热由差示扫描量热法进行测量。可以清楚地看到热扩散率与导热系数均随温度上升而显著下降。在整个测量温度范围内,导热系数下降了约50%。在材料应用中必须考虑到这些现象,以防止出现某些问题,如在使用MoSi2作为加热元件的炉体中出现温度分布不均匀。

结论

热物性,如热扩散率与导热系数,对于材料的应用十分重要。必须精确测量这些性质,以防止出现质量问题,并促进材料在和热相关的领域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

由于导热性能有许多种测量方法,事先必须考虑到材料导热系数的大致范围,以及使用温度的大致范围,以选用正确的测量方法。

参考文献(略)

热分析实验技巧连载(4)

–样品粒度与堆积方式

徐梁

耐驰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样品粒度小:比表面大,加速表面反应,加速热分解;易于紧密堆积,内部导热良好,温度梯度小,DSC、DTG的峰温和起始温度均有所降低。

?样品堆积紧密:内部导热良好,温度梯度小;缺点是与气氛接触稍差,气体产物扩散稍差,可能对气固反应及生成气态产物的反应的化学平衡略有影响。

?样品在坩埚底部铺平:有利于降低热电偶与样品间的温度差。

一般在灵敏度允可的情况下选择较小的样品量,对块状样品切成薄片或碎粒,对粉末样品使其在坩埚底部铺平成一薄层。对于TG测试(气固反应或有气体产物逸出的反应),若样品量较大堆积较高,则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选择堆积紧密程度。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简述实用版)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 导热系数λ[W/(m.k)]: 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在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瓦/米?度(W/m?K,此处的K可用℃代替)。导热系数可通过保温材料的检测报告中获得或通过热阻计算。 传热系数K [W/(㎡?K)]: 传热系数以往称总传热系数。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统一定名为传热系数。传热系数K值,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度(K,℃),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是瓦/平方米?度(W/㎡?K,此处K可用℃代替)。传热系数可通过保温材料的检测报告中获得。 热阻值R(m.k/w): 热阻指的是当有热量在物体上传输时,在物体两端温度差与热源的功率之间的比值。单位为开尔文每瓦特(K/W)或摄氏度每瓦特(℃/W)。 传热阻: 传热阻以往称总热阻,现统一定名为传热阻。传热阻R0是传热系数K的倒数,即R0=1/K,单位是平方米*度/瓦(㎡*K/W)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值愈小,或传热阻R0值愈大,保温性能愈好。 (节能)热工计算: 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 单层结构热阻:R=δ/λ 式中:δ—材料层厚度(m);λ—材料导热系数[W/(m.k)] 多层结构热阻: R=R1+R2+----Rn=δ1/λ1+δ2/λ2+----+δn/λn 式中: R1、R2、---Rn—各层材料热阻(m.k/w) δ1、δ2、---δn—各层材料厚度(m) λ1、λ2、---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m.k)] 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 R0=Ri+R+Re 式中: Ri —内表面换热阻(m.k/w)(一般取0.11) Re —外表面换热阻(m.k/w)(一般取0.04) R —围护结构热阻(m.k/w) 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 K=1/ R0 式中: R0—围护结构传热阻 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 Km=(KpFp+Kb1Fb1+Kb2Fb2+ Kb3Fb3 )/( Fp + Fb1+Fb2+Fb3) 式中: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m.k)] 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m.k)]

导热系数的测量实验精选报告.doc

导热系数的测量 【实验目的】 用稳态法测定出不良导热体的导热系数,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实验仪器】 导热系数测定仪、铜- 康导热电偶、游标卡尺、数字毫伏表、台秤 ( 公用 ) 、杜瓦瓶、秒表、待测样品(橡胶盘、铝芯)、冰块 【实验原理】 根据傅里叶导热方程式,在物体内部,取两个垂直于热传导方向、彼此间相距为h、温度分别为T1、 T2的平行平面(设T1>T2),若平面面积均为 S,在t 时间内通过面积S 的热量Q 免租下述表达式: Q S (T 1 T 2 ) (3-26-1 ) t h 式中,Q 为热流量; 即为该物质的导热系数,在数值上等于相距单位长度的两平面t 的温度相差 1 个单位时,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其单位是W (m K ) 。 在支架上先放上圆铜盘P,在 P 的上面放上待测样品B,再把带发热器的圆铜盘 A 放在B 上,发热器通电后,热量从 A 盘传到 B 盘,再传到 P 盘,由于 A,P 都是良导体,其温度即可以代表 B 盘上、下表面的温度 T1、T2,T1、 T2分别插入 A、P盘边缘小孔的热电偶 E 来测量。热电偶的冷端则浸在杜瓦瓶中的冰水混合物中,通过“传感器切换”开关G, 切换 A、P 盘中的热电偶与数字电压表的连接回路。由式(3-26-1 )可以知道,单位时间内通过待测样品 B 任一圆截面的热流量为 Q (T1 T2 ) R B2 (3-26-2) t h B B B 1 2 的值不变,式中, R 为样品的半径, h 为样品的厚度。当热传导达到稳定状态时, T 和 T 遇事通过 B 盘上表面的热流量与由铜盘 P 向周围环境散热的速率相等,因此,可通过铜 2 的散热速率来求出热流量Q 。实验中,在读得稳定时 1 2 盘 P 在稳定温度 T t T 和 T 后,即可将 B 盘移去,而使 A 盘的底面与铜盘 P 直接接触。当铜盘 P 的温度上升到高于稳定时的 T2值若干摄氏度后,在将 A 移开,让 P 自然冷却。观察其温度T 随时间 t 变化情况, 然后由此求出铜盘在T2的冷却速率T T , 而 mc , 就是铜盘 P 在温度为 T2时的散t T T2 t T T2 热速率。但要注意,这样求出的T 是铜盘 P 在完全表面暴露于空气中的冷却速率,t T T2 其散热表面积为 2 R B2 2 R P h P。然而,在观察测量样品的稳态传热时,P盘的上表面是被样品覆盖着的,并未向外界散热,所以当样品盘 B 达到稳定状态时,散热面积仅为:

认识各种常用的测量仪器及仪器正确的使用方法

认识各种常用的测量仪器及仪器正确的使用方法 一.测长度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基本的是 正确使用方法: a.看(使用前要观察它的、和); b.放(测量时,被测物体的一端要与对齐,尺要沿被测边缘,紧贴被测物体; c.读(读数时,视线应刻度线,并与尺面,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 d.记(测量值由数字(、)和组成,倒数第二位是,最末一位是, 包括估计值在内的测量值称为有效数字)。 练习: 1、四位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结果中错误的是() A.246.5mm B.24.66cm C.248.5mm D.246.7mm 2、用塑料卷尺测物体的长度,若用力拉伸尺子进行测量,结果() A.偏大 B.偏小 C.不受影响 D.无法判断 3、用一把尺子测量长度,一般要测量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减少观察刻度线时由于实现不垂直而产生的误差 B、减少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 C、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D、减少由于读数时估计值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 4、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初中物理课本长度的是() A.20mm B.1dm C.1m D.26cm5、下列关于使用刻度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使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B.使刻度尺的刻度线紧贴被测的物体 C.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不可斜视D.记录时,只要记录准确值,并要注明测量单位 6、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下列情况中属于误差的是(). A.观察时,视线未能与刻度尺垂直B.测量用的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完全均匀C.未能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D.物体的左边缘未对准刻度尺的“0”刻度线,就把物体右边缘所对刻度尺上的刻度值当作物体的长度 7. 如下图所示,读出木块的长度为: (1)A图中木块长度是______cm,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 (2)B图中木块长度是_____cm,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____. 8、用刻度尺测出桌子的长度为1.243m,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9、小明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五次测量的值分别是:8.23cm,8.25cm,8.23cm,8.24cm,8.78cm, 其中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_;此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cm. 二.测时间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用的是 三.测温度的仪器是______;它的原理是: 正确使用方法: 使用前:先观察它的判断是否适合待测液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不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待一会儿,待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视线要。 练习: 1.图中有A、B、C、D四种测量水温的操作.请你评价这四种操作方法的正误.如果是错误的,指出错在哪里.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C D 2.如图所示,用温度计测温度时正确的使用方法是(). 3.下列是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请将各步骤的标号按正确的操作顺序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常用材料的导热系数表

材料的导热率 傅力叶方程式: Q=KA△T/d, R=A△T/Q Q: 热量,W;K: 导热率,W/mk;A:接触面积;d: 热量传递距离;△T:温度差;R: 热阻值 导热率K是材料本身的固有性能参数,用于描述材料的导热能力。这个特性跟材料本身的大小、形状、厚度都是没有关系的,只是跟材料本身的成分有关系。所以同类材料的导热率都是一样的,并不会因为厚度不一样而变化。 将上面两个公式合并,可以得到 K=d/R。因为K值是不变的,可以看得出热阻R值,同材料厚度d是成正比的。也就说材料越厚,热阻越大。 但如果仔细看一些导热材料的资料,会发现很多导热材料的热阻值R,同厚度d并不是完全成正比关系。这是因为导热材料大都不是单一成分组成,相应会有非线性变化。厚度增加,热阻值一定会增大,但不一定是完全成正比的线性关系,可能是更陡的曲线关系。 根据R=A△T/Q这个公式,理论上来讲就能测试并计算出一个材料的热阻值R。但是这个公式只是一个最基本的理想化的公式,他设定的条件是:接触面是完全光滑和平整的,所有热量全部通过热传导的方式经过材料,并达到另一端。实际这是不可能的条件。所以测试并计算出来的热阻值并不完全是材料本身的热阻值,应该是材料本身的热阻值+所谓接触面热阻值。因为接触面的平整度、光滑或者粗糙、以及安装紧固的压力大小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接触面热阻值,也会得出不同的总热阻值。 所以国际上流行会认可设定一种标准的测试方法和条件,就是在资料上经常会看到的ASTM D5470。这个测试方法会说明进行热阻测试时候,选用多大的接触面积A,多大的热量值Q,以及施加到接触面的压力数值。大家都使用同样的方法来测试不同的材料,而得出的结果,才有相比较的意义。 通过测试得出的热阻R值,并不完全是真实的热阻值。物理科学就是这样,很多参数是无法真正的量化的,只是一个

各种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各种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水准仪及其使用方法 高程测量就是测绘地形图的基本工作之一,另外大量的工程、建筑施工也必须量测地面高程,利用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就是精密测量高程的主要方法。 一、水准仪器组合: 1、望远镜 2、调整手轮 3、圆水准器 4、微调手轮 5、水平制动手轮 6、管水准器 7、水平微调手轮 8、脚架 二、操作要点: 在未知两点间,摆开三脚架,从仪器箱取出水准仪安放在三脚架上,利用三个机座 螺丝调平,使圆气泡居中,跟着调平管水准器。水平制动手轮就是调平的,在水平镜内通过三角棱镜反射,水平重合,就就是平水。将望远镜对准未知点(1)上的塔尺,再次调平管水平器重合,读出塔尺的读数(后视),把望远镜旋转到未知点(2)的塔尺,调整管水平器,读出塔尺的读数(前视),记到记录本上。 计算公式:两点高差=后视-前视。 三、校正方法: 将仪器摆在两固定点中间,标出两点的水平线,称为a、b线,移动仪器到固定点一端,标出两点的水平线,称为a’、b ’。计算如果a-b≠a’-b’时,将望远镜横丝对准偏差一半的数值。用校针将水准仪的上下螺钉调整,使管水平泡吻合为止。重复以上做法,直到相等为止。

四、水准仪的使用方法 水准仪的使用包括:水准仪的安置、粗平、瞄准、精平、读数五个步骤。 1、安置 安置就是将仪器安装在可以伸缩的三脚架上并置于两观测点之间。首先打开三脚架并使高度适中,用目估法使架头大致水平并检查脚架就是否牢固,然后打开仪器箱,用连接螺旋将水准仪器连接在三脚架上。 2、粗平 粗平就是使仪器的视线粗略水平,利用脚螺旋置园水准气泡居于园指标圈之中。具体方法用仪器练习。在整平过程中,气泡移动的方向与大姆指运动的方向一致。 3、瞄准 瞄准就是用望远镜准确地瞄准目标。首先就是把望远镜对向远处明亮的背景,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最清晰。再松开固定螺旋,旋转望远镜,使照门与准星的连接对准水准尺,拧紧固定螺旋。最后转动物镜对光螺旋,使水准尺的清晰地落在十字丝平面上,再转动微动螺旋,使水准尺的像靠于十字竖丝的一侧。 4、精平 精平就是使望远镜的视线精确水平。微倾水准仪,在水准管上部装有一组棱镜,可将水准管气泡两端,折射到镜管旁的符合水准观察窗内,若气泡居中时,气泡两端的象将符合成一抛物线型,说明视线水平。若气泡两端的象不相符合,说明视线不水平。这时可用右手转动微倾螺旋使气泡两端的象完全符合,仪器便可提供一条水平视线,以满足水准测量基本原理的要求。注意?气泡左半部份的移动方向,总与右手大拇指的方向不一致。 5、读数 用十字丝,截读水准尺上的读数。现在的水准仪多就是倒象望远镜,读数时应由上而下进行。先估读毫米级读数,后报出全部读数。 注意,水准仪使用步骤一定要按上面顺序进行,不能颠倒,特别就是读数前的符合水泡调整,一定要在读数前进行。 五、水准仪的测量 测定地面点高程的工作,称为高程测量。高程测量就是测量的基本工作之一。高程测量按所使用的仪器与施测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GPS高程测量与气压高程测量。水准测量就是目前精度最高的一种高程测量方法,它广泛应用于国家高程控制测量、工程勘测与施工测量中。 水准测量的原理就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读取竖立于两个点上的水准尺上的读数,来测定两点间的高差,再根据已知点高程计算待定点高程。 如下图所示,在地面上有A、B两点,已知A点的高程为HA、为求B点的高程HB,在A、B两点之间安置水准仪,A、B两点各竖立一把水准尺,通过水准仪的望远镜读取水平视线分别在A、B两点水准尺上截取的读数为a与b,可以求出A、B两点问的高差为:

常用材料导热系数-中文

材料的导热系数 日期:2007-2-17 22:28:48 来源:来自网络查看:[大中小] 作者:不详热度: 1889 附录A 材料的导热系数(l) A.0.1 表A.0.1中给出材料的导热系数。 表 A.0.1 常用材料的导热系数

聚硫胶1700 0.40 纯硅胶1200 0.35 聚异丁烯930 0.20 聚脂树脂1400 0.19 硅胶(干燥剂)720 0.13 分子筛650 to 750 0.10 低密度硅胶泡末750 0.12 中密度硅胶泡末820 0.17 附录B 气体热物理性能 B.0.1下列表的线性公式系数,计算填充空气、氩气、氮气、氙气四种气体空腔的导热系数、粘度和常压比热容。传热计算时,假设所充气体是不辐射/吸收的气体。 表B.1气体的导热系数 气体系数a W/(m·k) 系数b W/(m·k2) λ(0℃时) W/(m·k) λ(10℃时) W/(m·k) 空气 2.873×10-3 7.760×10-5 0.0241 0.0249 氩气 2.285×10-3 5.149×10-5 0.0163 0.0168 氪气9.443×10-4 2.826×10-5 0.0087 0.0090 氙气 4.538×10-4 1.723×10-5 0.0052 0.0053 其中:[W/m.K] 表B.2气体的粘度 气体系数a N·S/m2 系数b N·S/(m2·k2) μ(0℃时)μ(10℃时) 空气 3.723×10-6 4.940×10-8 1.722×10-5 1.771×10-5 氩气 3.379×10-6 6.451×10-8 2.100×10-5 2.165×10-5 氪气 2.213×10-6 7.777×10-8 2.346×10-5 2.423×10-5 氙气 1.069×10-6 7.414×10-8 2.132×10-5 2.206×10-5 其中:[kg/m.s]

导热系数测量

导热系数测量 在某些应用场合,了解陶瓷材料的导热系数,是测量其热物理性质的关键。陶瓷耐火材料常被用作炉子的衬套,因为它们既能耐高温,又具有良好的绝热特性,可以减少生产中的能量损耗。航天飞机常使用陶瓷瓦作挡热板。陶瓷瓦能承受航天飞机回到地球大气层时产生的高温,有效防止航天器内部关键部件的损坏。在现代化的燃气涡轮电站,涡轮的叶片上的陶瓷涂层(如稳定氧化锆)能保护金属基材不受腐蚀,降低基材上的热应力。作为有效的散热器能保护集成电路板与其它电子设备不受高温损坏,陶瓷已经成为微电子工业领域关键材料。若要在和热相关的领域使用陶瓷材料,则要求精确测量它们的热物理性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已经发展了大量的新的测试方法与系统,然而对于一定的应用场合来说并非所有方法都能适用。要得到精确的测量值,必须基于材料的导热系数范围与样品特征,选择正确的测试方法。 基本理论与定义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是:对流,辐射与传导。对流是流体与气体的主要传热方式,对固态与多孔材料传热不起重要作用。 对于半透明与透明陶瓷材料,尤其在高温情况下,必须考虑辐射传热。除了材料的光学性质外,边界状况亦能影响传热。关于辐射传热方式的详细介绍见文献一(1)。 对于陶瓷材料而言传导是最重要的传热方式。热量的传导基于材料的导热性能——其传导热量的能力(2)。厚度为x 的无限延伸平板热传导可用Fourier 方程进行描述(一维热传递): Q = -λ·△T/△x Q 代表单位表面积在厚度(△x)上由温度梯度(△T)产生的热流量。两个因子都与导热系数(λ)相关联。在温度梯度与几何形状固定(稳态)的情况下,导热系数代表了需要多少能量才能维持该温度梯度。 在对建筑材料(如砖)与绝热材料进行表征时,经常用到k 因子。k 因子与材料的导热系数和厚度有关。 k –value = λ/ d 这一因子并不能用来鉴别材料,而是决定最终产品厚度的决定因素。 现代电子元件与陶瓷散热器上通常发生的是动态(瞬时)过程。需要更复杂的数学模型描述这些动态热传递现象,在此不做讨论。

测定气体导热系数

测定气体导热系数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测定气体导热系数 【实验目的】 1.掌握低真空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学会正确使用数显式电子真空计。 2.掌握用热线法测定气体导热系数的基本原理和正确方法。 3.学习应用“线性回归”和“外推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 【实验原理】 1.“热线法”测量气体导热系数的原理 1) 稳定温度场的建立 由于T 1>T 2,容器中的待测气体必然形成一个沿径向分布的温度梯度,由于热传 导,钨丝温度下降,本实验用热线恒温自动控制系统来维持钨丝温度恒为T 1。这样,每秒钟由于气体热传导所耗散的热量就等于维持钨丝的温度恒为T 1时所消耗 的电功率,从而维持测量室中温度梯度稳定。故通过测量钨丝消耗的电功率来算出单位时间内热传导的热量。 2)由付里叶定律推导气体导热系数 K 即气体导热系数。其中l = 19.5 cm , r 1 = 0.0095 mm, r 2 = 7.5 mm . T 2近似等于室温,关键在于Q 与T 1怎么测定。 钨丝, T 2

2)Q与T1的测定 每秒钟通过气体圆柱面传输的热量Q等于钨丝所耗散的电功率,即 UI W Q= = 对于一定长度为l的钨丝而言,其电阻值与温度的关系为: 1 ) ( 273 R R R T α - + =。 R =37.2 Ω,是零度时的电阻值;R=U/I为实验测量。1 3 10 1.5- - ? =C α 2.二项修正 1)热辐射以及联接钨丝两端的电极棒的传热损失的修正。 2)测量在低气压(133.3帕~1333帕)条件下进行,低气压气体导热系数K 低 与压强P下导热系数之间的关系: 中的K 低 和K可以用Q 低 和Q来代替 3.作图法外推求Q 以1/P为横坐标,1/Q 低 为纵坐 标作图,所得到的实验曲线将近 似为一直线,此直线在纵坐标上 的截距即为1/Q 【实验内容】 外推法求Q

常见工程测量仪器的使用

常见工程测量仪器的使用 水准仪广泛用于建筑行业,是测量水平高低的仪器,具有精度高、使用方便、快速、可靠等优点,使用在引测、大面积场地测量、楼面水平线标志、沉降观测等。现介绍水准仪的使用方法。 一、水准仪器组合: 1.望远镜 2.调整手轮 3.圆水准 器 4.微调手轮 5.水平制动手轮 6.管水准器 7.水平微调手 轮8.脚架 二、操作要点: 在未知两点间,摆开三脚架,从仪器箱取出水准仪安放在三脚架上,利用三个机座螺丝调平,使圆气泡居中,跟着调平管水准器。水平制动手轮是调平的,在水平镜内通过三角棱镜反射,水平重合,就是平水。将望远镜对准未知点(1)上的塔尺,再次调平管水平器重合,读出塔尺的读数(后视),把望远镜旋转到未知点(2)的塔尺,调整管水平器,读出塔尺的读数(前视),记到记录本上。 计算公式:两点高差=后视-前视。 三、校正方法: 将仪器摆在两固定点中间,标出两点的水平线,称为a、b线,移动仪器到固定点一端,标出两点的水平线,称为a’、b ’。计算如果a-b≠a’-b ’时,将望远镜横丝对准偏差一半的数值。用校针将水准仪的上下螺钉调整,使管水平泡吻合为止。重复以上做法,直到相等为止。 四、保养与维修: 1.水准仪是精密的光学仪器,正确合理使用和保管对仪器精度和寿命有很大的作用; 2.避免阳光直晒,不许可证随便拆卸仪器;

3.每个微调都应轻轻转动,不要用力过大。镜片、光学片不准用手触片; 4.仪器有故障,由熟悉仪器结构者或修理部修理; 5.每次使用完后,应对仪器擦干净,保持干燥。 经纬仪是测量的主要仪器,可用以测量水平角、竖直角、水平距离和高差: 第一节水平角测量原理 地面上两相交直线之间的夹角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为水平角。如图3—1,在地面上有A、O、B三点,其高程不 同,倾斜线0A和OB所夹的角AOB是倾斜面上的角。如果通过倾斜线OA,OB分别作竖直面,与水平面相交,其交线。 oa与ob所构成的角aob,就是水平角。

导热系数实验报告

用稳态法测定金属、空气、橡皮的导热系数。 二、【实验仪器】 导热系数测定仪、铜-康导热电偶、游标卡尺、数字毫伏表、台秤(公用)、杜瓦瓶、 秒表、待测样品(橡胶盘、铝芯)、冰块 三、【实验原理】 1、良导体(金属、空气)导热系数的测定 根据傅里叶导热方程式,在物体内部,取两个垂直于热传导方向、彼此间相 距为 h 、温度分别为O K 6:的平行平面(设0/5),若平面面积均为S,在△『时 间内通过面积S 的热量A0免租下述表达式: △0 一胭 ?一 2) A/ h (3-26-1) & & & 丙1 T7T\ *TV T*?r?*7 TT m R

式中,普为热流量;2即为该物质的导热系数,兄在数值上等于相距单位长度的 两平面的温度相差1个单位时,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其单位是 W/(加?K )。 在支架上先放上圆铜盘P,在P 的上面放上待测样品B,再把带发热器的圆铜 盘A 放在B 上,发热器通电后,热量从A 盘传到B 盘,再传到P 盘,由于A,P 都 是良导体,其温度即可以代表B 盘上、下表面的温度X 、02, Ox. 02分别插入A 、 P 盘边缘小孔的热电偶E 来测量。热电偶的冷端则浸在杜瓦瓶中的冰水混合物中, 通过“传感器切换”开关G,切换A 、P 盘中的热电偶与数字电压表的连接回路。 由式(3-26-1)可以知道,单位时间内通过待测样品B 任一圆截面的热流量为 咚=久?_&2)凤 (3-26-2) 式中,弘为样品的半径,矗为样品的厚度。当热传导达到稳定状态时,X 和5的 值不变,遇事通过B 盘上表面的热流量与由铜盘P 向周围环境散热的速率相等, 因此,可通过铜盘P 在稳定温度匚的散热速率来求出热流量昱。实验中,在读得 稳定时0】和匹后,即可将B 盘移去,而使A 盘的底面与铜盘P 直接接触。当铜盘 P 的温度上升到高于稳定时的0:值若干摄氏度后,在将A 移开,让P 自然冷却。 观察其温度0随时间t 变化情况,然后由此求出铜盘在0:的冷却速率竺 2、不良导体(橡皮)的测定 导热系数是表征物质热传导性质的物理量。材料结构的变化与所含杂质的不同 对材料导热系数数值都有明显的影响,因此材料的导热系数常常需要由实验去具 体测定。 测量导热系数在这里我们用的是稳态法,在稳态法中,先利用热源对样品加热, 样品内部的温差使热量从高温向低温处传导,样品内部各点的温度将随加热快慢 和传热快慢的影响而变动;适当控制实验条件和实验参数可使加热和传热的过程 达到平衡状态,则 ,而 △ & me —— ,就是铜盘P 在温度为0 2时的散热速率。

常用材料的导热系数表

常用材料的导热系数表

材料的导热率 傅力叶方程式: Q=KA△T/d, R=A△T/Q Q: 热量,W;K: 导热率,W/mk;A:接触面积;d: 热量传递距离;△T:温度差;R: 热阻值 导热率K是材料本身的固有性能参数,用于描述材料的导热能力。这个特性跟材料本身的大小、形状、厚度都是没有关系的,只是跟材料本身的成分有关系。所以同类材料的导热率都是一样的,并不会因为厚度不一样而变化。 将上面两个公式合并,可以得到 K=d/R。因为K值是不变的,可以看得出热阻R值,同材料厚度d是成正比的。也就说材料越厚,热阻越大。 但如果仔细看一些导热材料的资料,会发现很多导热材料的热阻值R,同厚度d并不是完全成正比关系。这是因为导热材料大都不是单一成分组成,相应会有非线性变化。厚度增加,热阻值一定会增大,但不一定是完全成正比的线性关系,可能是更陡的曲线关系。 根据R=A△T/Q这个公式,理论上来讲就能测试并计算出一个材料的热阻值R。但是这个公式只是一个最基本的理想化的公式,他设定的条件是:接触面是完全光滑和平整的,所有热量全部通过热传导的方式经过材料,并达到另一端。 实际这是不可能的条件。所以测试并计算出来的热阻值并不完全是材料本身的热阻值,应该是材料本身的热阻值+所谓接触面热阻值。因为接触面的平整度、光滑或者粗糙、以及安装紧固的压力大小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接触面热阻值,也会得出不同的总热阻值。 所以国际上流行会认可设定一种标准的测试方法和条件,就是在资料上经常会看到的ASTM D5470。这个测试方法会说明进行热阻测试时候,选用多大的接触面积A,多大的热量值Q,以及施加到接触面的压力数值。大家都使用同样的方法来测试不同的材料,而得出的结果,才有相比较的意义。 通过测试得出的热阻R值,并不完全是真实的热阻值。物理科学就是这样,很多参数是无法真正的量化的,只是一个“模糊”的数学概念。通过这样的“模糊”数据,人们可以将一些数据量化,而用于实际应用。此处所说的“模糊” 是数学术语,“模糊”表示最为接近真实的近似。 而同样道理,根据热阻值以及厚度,再计算出来的导热率K值,也并不完全是真正的导热率值。 傅力叶方程式,是一个完全理想化的公式。我们可用来理解导热材料的原理。但实际应用、热阻计算是复杂的数学模型,会有很多的修正公式,来完善所有的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 总之: a. 同样的材料,导热率是一个不变的数值,热阻值是会随厚度发生变化的。 b. 同样的材料,厚度越大,可简单理解为热量通过材料传递出去要走的路程越多,所耗的时间也越多,效能也越差。 c. 对于导热材料,选用合适的导热率、厚度是对性能有很大关系的。选择导热率很高的材料,但是厚度很大,也是 性能不够好的。最理想的选择是:导热率高、厚度薄,完美的接触压力保证最好的界面接触。 d、使用什么导热材料给客户,理论上来讲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很难真正的通过一些简单的数据,来准确计算出选 用何种材料合适。更多的是靠测试和对比,还有经验。测试能达到产品要求的理想效果,就是最为合适的材料。 e、不专业的用户,会关注材料的导热率;专业的用户,会关注材料的热阻值。

导热系数的测量实验报告

导热系数的测量 导热系数(又称导热率)是反映材料热性能的重要物理量,导热系数大、导热性能好的材料称为良导体,导热系数小、导热性能差的材料称为不良导体。一般来说,金属的导热系数比非金属的要大,固体的导热系数比液体的要大,气体的导热系数最小。因为材料的导热系数不仅随温度、压力变化,而且材料的杂质含量、结构变化都会明显影响导热系数的数值,所以在科学实验和工程设计中,所用材料的导热系数都需要用实验的方法精确测定。 一.实验目的 1.用稳态平板法测量材料的导热系数。 2.利用稳态法测定铝合金棒的导热系数,分析用稳态法测定不良导体导热系数存在的缺点。 二.实验原理 热传导是热量传递过程中的一种方式,导热系数是描述物体导热性能的物理量。 h T T S t Q ) (21-??=??λ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截面积的热量dQ/dt 是一个无法直接测定的量,我们设法将这个量转化为较容易测量的量。为了维持一个恒定的温度梯度分布,必须不断地给高温侧铜板加热,热量通过样品传到低温侧铜板,低温侧铜板则要将热量不断地向周围环境散出。单位时间通过截面的热流量为: B B h T T R t Q )(212-???=??πλ 当加热速率、传热速率与散热速率相等时,系统就达到一个动态平衡,称之为稳态,此时低温侧铜板的散热速率就是样品内的传热速率。 这样,只要测量低温侧铜板在稳态温度 T2 下散热的速率,也就间接测量出了样品内的传热速率。但是,铜板的散热速率也不易测量,还需要进一步作参量转换,我们知道,铜板的散热速率与冷却速率(温度变化率)dQ/dt=-mcdT/dt 式中的 m 为铜板的质量, C 为铜板的比热容,负号表示热量向低温方向传递。 由于质量容易直接测量,C 为常量,这样对铜板的散热速率的测量又转化为对低温侧铜板冷却速率的测量。铜板的冷却速率可以这样测量:在达到稳态后,移去样品,用加热

一文看懂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及其作用

一文看懂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及其作用 测量仪器必须经过检定且在检定周期内方可投入使用,是保证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减轻劳动强度,为作业机具自动化创造条件。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工程规模日益扩大,建筑物的高度不断增加,施工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激光测量仪器得到了迅速发展,被广泛使用于各种施工测量中,并对测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常用测量仪器及其作用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常用的测量仪器有水准仪、经纬仪、电磁波测距仪、全站仪、全球定位系统(GPS)等。 (一)水准仪分类及作用 水准仪按精度不同可分为普通水准仪和精密水准仪,国产水准仪按精度分有DS05、DS3、DS10等。工程测量中一般使用DS3型微倾式普通水准仪,D、S分别为“大地测量”和“水准仪”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数字3表示该仪器精度,即每公里往返测量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为±3mm。另外还有自动安平水准仪、数字水准仪等。 水准仪用于水准测量,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一条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尺子,测量出两地面点之间的高差,然后根据测得的高差和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另一个点的高程。 (二)经纬仪分类及作用 经纬仪按精度不同可分为DJ07、DJ1、DJ2、DJ6和DJ10等,D、J分别为“大地测量”和“经纬仪”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数字07、1、2、6、10表示该仪器精度。按读数装置不同可分为两类:测微尺读数装置;单平板玻璃测微器读数装置。 经纬仪是进行角度测量的主要仪器。它包括水平角测量和竖直角测量,水平角用于确定地面点的平面位置,竖直角用于确定地面点的高程。另外,经纬仪也可用于低精度测量中的视距测量。 (三)电磁波测距仪分类及作用 电磁波测距仪按其所采用的载波可分为:用微波段的无线电波作为载波的微波测距仪;用激光作为载波的激光测距仪;用红外光作为载波的红外测距仪,后两者又统称为光电测距仪。 电磁波测距仪是用电磁波(光波或微波)作为载波传输测距信号,以测量两点间距离的。一般用于小地区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地籍测量和工程测量等。

常见材料导热系数

一、固体的导热系数 常用的固体导热系数见表 4-1 。在所有固体中,金属是最好的导热体。纯金属的导热系数一般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而金属的纯度对导热系数影响很大,如含碳为 1% 的普通碳钢的导热系数为45W/m · K ,不锈钢的导热系数仅为16 W/m · K 。表 4-1 常用固体材料的导热系数 固体温度,℃导热系数,λ W/m · K 铝300 230 镉18 94 铜100 377 熟铁18 61 铸铁53 48 铅100 33 镍100 57 银100 412 钢 (1%C) 18 45 船舶用金属30 113 青铜189 不锈钢20 16

石墨0 151 石棉板50 0.17 石棉0~100 0.15 混凝土0~100 1.28 耐火砖 1.04 ① 保温砖0~100 0.12~0.21 建筑砖20 0.69 绒毛毯0~100 0.047 棉毛30 0.050 玻璃30 1.09 云母50 0.43 硬橡皮0 0.15 锯屑20 0.052 软木30 0.043 玻璃毛-- 0.041 85% 氧化镁-- 0.070 二、液体的导热系数

液体分成金属液体和非液体两类,前者导热系数较高,后者较低。在非金属液体中,水的导热系数最大,除去水和甘油外,绝大多数液体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而略有减小。一般来说,溶液的导热系数低于纯液体的导热系数。表 4-2 和图 4-6 列出了几种液体的导热系数值。 表 4-2 液体的导热系数 液体温度,℃导热系数,λ W/m · K 醋酸 50% 20 0.35 丙酮30 0.17 苯胺0~20 0.17 苯30 0.16 氯化钙盐水 30% 30 0.55 乙醇 80% 20 0.24 甘油 60% 20 0.38 甘油 40% 20 0.45 正庚烷30 0.14 水银28 8.36 硫酸 90% 30 0.36 硫酸 60% 30 0.43 水30 0.62

导热系数的测定_评分标准(精)

“导热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预习报告(20分)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的方法。 2.了解物体散热速率和传热速率的关系。 3.理解温差热电偶的特性。 二、实验仪器 发热盘,传热筒,杜瓦瓶,温差电偶,待测橡胶样品 ,数字电压表,停表。 三、实验原理 1 ?热传导定律:—— S ; 2 ?导热系数概念:等于相距单位长度的两平面的温度相差为一个单位时,在单位时间内通 过单位面积所传递的热量,单位是瓦?米-1?开-1( W- m1? K1),导热系数是反映材料的导 热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 3?稳态法(通过控制热源传热在样品内部形成稳定的温度分布,而进行的测量)测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的方法; 4散热板自由冷却与稳态时,由于散热面积不同因而要引入修正系数: 2 R c 2:';R c h e _ 1 D e 4h C 2二R C 2「R C h C2 D e 2h c

5 ?温差热电偶的工作原理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1橡胶盘,黄铜盘直径,高度D B,h B,D c,h c,黄铜盘质量m,数据由实验室提供。 2、稳态法测传热板,散热板的温度哥0,20; 3、测量散热板(黄铜盘)的冷却速率22^,计算■ o 第二部分:数据采集与实验操作(40分) 有较好的动手能力,能够很好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数据采集记录完整准确,操作过程无误(35-40分); 有一定的动手能力,能够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般问题,数据采集记录完整,操作过程无大的违规(35-20); 动手能力较差,难以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般问题,数据采集与记录不完整、有偏差,有 违规操作(0-20分)o 操作要点: 1 导热系数测定仪的使用(数字电压表调零,热电偶接线,); 2.构建稳态环境,保持哥°在 3.50mV ±0.03mV范围内,测量匕0 ; 3.测量黄铜盘的冷却速率。保持稳态时散热板的环境: a .电风扇一直工作。 b. Io附近的冷却速率。

实验一常用仪器使用

实验一常用仪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双踪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数字万用表的原理框图和主要技术指标。 (2)掌握用双踪示波器测量信号的幅度、频率和相位。 (3)掌握万用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器; (2)低频信号发生器; (3)数字式(或指针式)万用表。 三、实验原理 在电子技术实验里,测试和定量分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的工作状况时,最常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晶体管毫伏表、数字式(或指针式)万用表等。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如下图所示。 静态偏置 输入信号 输出信号静态测量 图1-1电子技术实验中测量仪器、仪表连接框图 示波器:用来观察电路中各点的波形,以监视电路是否正常工作, 同时还用于测量波形的周 期、幅度、相位差及观察电路的特性曲线等。 函数信号发生器:为电路提供各种频率和幅度的输入信号。直流稳压电源:为电路提供电源。 数字式(或指针式)万用表: 用于测量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和直流信号的值等。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熟悉仪器(仪器使用简单步骤见附录) 1.学会正确使用函数信号发生器 2.学会正确使用数字示波器 3.熟悉并学会使用数字式万用表 4.熟悉模拟电路实验箱五、实验步骤 实验电路函数信号发生器双踪示波器 直流电源 万用表

1、使用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的调节方法 (1)使用Sine按键,波形图标变为正弦信号,并在状态区左侧出现“Sine”字样。按Sine 频率/周期频率,设置频率参数值。配合面上的“频率调节”旋钮可使信号发 生器输出频率在1HZ~10MHZ的范围改变。 屏幕中显示的频率为上电时的默认值,或者是预先选定的频率。在更改参数时,如果当 前频率值对于新波形是有效的,则继续使用当前值。若要设置波形周期,则再次按频率/ 周期软键,以切换到周期软键(当前选项为反色显示)。 使用数字键盘,输入所需的频率值。直接输入所选参数值,然后选择频率所需单位,按 下对应于所需单位的软键。也可以使用左右键选择需要修改的参数值的数位,使用旋钮改变该数位值的大小。 (2)根据手册通过设置频率/周期、幅值/高电平、偏移/低电平、相位,可以得到不同参数 值的正弦波。 2、双踪示波器的使用 (1)使用前的检查与校准 (2)交流信号电压幅值的测量 使低频信号发生器信号频率为1kHz、信号幅度为5V,适当选择示波器灵敏度选择开关“V/div”的位置,使示波器屏上能观察到完整、稳定的正弦波,则此时上纵向坐标表示每格的电压伏 特数,根据被测波形在纵向高度所占格数便可读出电压的数值,置于表1-1 中要求的位置并测出其结果记入表中。 表1-1 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压100mV 500mV 5V 20V(或者最大 值) 示波器垂直档位 (V/div) 峰峰波形高度(格) 峰峰电压值(v)(计 算) 电压有效值(V) 示波器峰峰电压值 读数(MEASURE) 分析误差: 注意:若使用10:1 探头电缆时,应将探头本身的衰减量考虑进去。 (3) 交流信号频率值的测量 将示波器扫描速率中的“微调”置于校准位置,在预先校正好的条件下,此时扫描速率开关 “t/div”的刻度值表示屏幕横向坐标每格所表示的时间值。根据被测信号波形在横向所占 的格数直接读出信号的周期,若要测量频率只需将被测的周期求倒数即为频率值。按表1-5 所示频率,由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用示波器测出其周期,再计算频率,并将所测结果与已 知频率比较。 表1-2 函数信号发生器 输出信号频率 100Hz 1KHz 10KHz 1MHz 示波器水平档位 (t/div) 一个周期占有的 水平格数(格) 信号频率(计算)

材料导热系数表

材料导热系数表 金属导热系数表(W/mK) 热传导系数的定义为:每单位长度、每K,可以传送多少W的能量,单位为W/mK。其中“W”指热功率单位,“m”代表长度单位米,而“K”为绝对温度单位。该数值越大说明导热性能越好。以下是几种常见金属的热传导系数表: 银429 铜401 金317 铝237 铁80 锡67 铅34.8 各种物质导热系数! material conductivity K (W/m.K) diamond 钻石2300 silver 银429 cooper 铜401 gold 金317

aluminum 铝237 各物质的导热系数 物质温度导热系数物质温度导热系数 亚麻布50 0.09 落叶松木0 0.13 木屑50 0.05 普通松木45 0.08~0.11 海砂20 0.03 杨木100 0.1 研碎软木20 0.04 胶合板0 0.125 压缩软木20 0.07 纤维素0 0.46 聚苯乙烯100 0.08 丝20 0.04~0.05 硫化橡胶50 0.22~0.29 炉渣50 0.84 镍铝锰合金0 32.7 硬质胶25 0.18 青铜30 32~153 白桦木30 0.15 殷钢30 11 橡木20 0.17 康铜30 20.9 雪松0 0.095 黄铜20 70~183 柏木20 0.1 镍铬合金20 12.3~171 普通冕玻璃20 1 石棉0 0.16~0.37 石英玻璃4 1.46

纸12 0.06~0.13 燧石玻璃32 0.795 皮棉4.1 0.03 重燧石玻璃12.5 0.78 矿渣棉0 0.05~0.14 精制玻璃12 0.9 毡0.04 汽油12 0.11 蜡0.04 凡士林12 0.184 纸板0.14 “天然气”油12 0.14 皮革0.18~0.19 甘油0 0.276 冰2.22 煤油100 0.12 新下的雪0.1 蓖麻油500 0.18 填实了的雪0.21 橄榄油0 0.165 瓷1.05 已烷0 0.152 石蜡油0.123 二氯乙烷0.147 变压器油0.128 90%硫酸0.354 石油0.14 醋酸18 石蜡0.12 硝基苯0.159 柴油机燃油0.12 二硫化碳0.144 沥青0.699 甲醇0.207 玄武岩2.177 四氯化碳0.106 拌石水泥1.5 三氯甲烷0.121 花岗石2.68~3.35 氨气* 0.022 丙铜0.177 水蒸汽* 0.0235~0.025 苯0.139 重水蒸汽* 0.072

材料导热系数测试实验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张沐天班级学号实验日期2015.11.27 批改教师 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 材料性能测试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改日期 实验名称__________ 材料导热系数测试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报告成绩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稳态法测定材料导热系数的方法 2.了解材料导热系数与温度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不同温度的物体具有不同的内能,同一个物体不同区域如果温度不等,则他们热运动的激烈程度不同,含有的内能也不相同。这些不同温度的物体或区域,在相互靠近或接触时,会以传热的形式交换能量。由于材料相邻部分之间的温差而发生的能量迁移称为热传导。在热能工程、制冷技术、工业炉设计等一系列技术领域中,材料的导热性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1?材料的导热性及电导率 材料的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K,在1s 钟内,通过1m2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W/(m ? K),也叫热导率。热导率入由简化的傅 )dT q =-入— 里叶导热定律dx决定。 2?热传导的物理机制 热传导过程就是材料的能量传输过程。在固体中能量的载体可以有自由电子、声子和光子,因此固体的导热包括电子导热、声子导热和光子导热。 1)电子和声子导热 纯金属中主要为电子导热,在合金、半金属或半导体、绝缘体的变化过程中,声子导热所占比例逐渐增大。 2)光子导热 固体中分子、原子和电子的振动、转动等运动状态的改变会辐射出频率较高的电磁波,其中具有较强热效应的是波长在0.4-40pm间的可见光与部分近红外光的区域,这部分辐射线称为热射线。热射线的传递过程称为热辐射。 3?影响导热系数的因素 1)温度 金属以电子导热为主,电子在运动过程中将受到热运动的原子和各种晶格缺陷的阻挡,从而形成对热量传输的阻力。 一般来说,纯金属的导热系数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今导热系数一般随温度的升高 而升高;玻璃体的导热系数则一般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2)原子结构 物质的电子结构对热传导有较大影响。具有一个价电子的,导电性能良好的、德拜温度较高的单质都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 3)成分和晶体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