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式教学初探
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初探
![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3f223827e2bd960590c677dd.png)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具备一定科学素养和具有创新意识已成为现代公民的必备条件之一。
时代的变化使得科学素养已成为每个公民的需要,而不是为少数科学家所持有,为此,必须改变科学教育的方法来适应这种需要。
化学教育作为科学教育的一个子系统,承担着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重任,而且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鲜明的学科特点,就该顺应现代教育观念和方法的改变,力求使化学教育改革达成教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统一,更好地履行教育赋予我们的重任。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极强的学科,化学教育的改革必然引发实验教学的改变。
实验教学本身就以其直观、多变、学生参与等特点,在培养学生能力上有着其他教育内容和形式所不能代替的特殊作用。
因此,改变实验教学的观念,让学生从听实验、看实验,向做实验、探究实验转变,由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科学知识,具备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能掌握一定科学方法的现代化公民。
本文就实验教学中探究性实验教学作了初步的探讨。
一、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探究性实验是指通过实验来进行的一种探究活动,是科学探究在化学实验中的具体化,是落实培养科学素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探究性实验是一种基于实验活动,针对一定问题,以科学证据为基础,把逻辑与想像相融合,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与技能来开展一种活动。
因此,探究性实验就必须以实验为基础,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探究性,重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过程与方法的学习、情感与价值观的体验,强调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经历,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与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自我体会、自我感悟,使他们在态度、过程、知识、技能方面得到提高和发展。
二、教师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的作用(一)教师是学生探究性实验的引导者探究性实验是开放型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处于极其活跃的状态,会出现很多突发奇想,因此,教师在实验中就需紧密结合实验内容,正确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在实验中探索,如实地记录实验现象,再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得出结论。
农村化学科学探究教学创设问题情景方法初探
![农村化学科学探究教学创设问题情景方法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5fae75a7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b7.png)
农村化学科学探究教学创设问题情景方法初探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中,有关农村化学科学探究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是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
通过深入研究农村化学科学探究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可以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和政策制定,促进农村地区化学教育水平的提高。
本文旨在对农村化学科学探究教学的创设问题情景方法进行初步探索,为农村地区教育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农村化学科学探究教学创设问题情景方法初探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索如何在农村地区开展化学科学探究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通过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找到适合农村学生的科学探究教学方法和策略。
同时,研究的目的还包括了促进农村地区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通过本研究的探讨和实践,可以为农村化学科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为促进农村地区教育公平和质量提供支持和帮助。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探讨和分析,可以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指导和方向,推动农村化学科学探究教学的不断完善和创新。
1.3 意义农村化学科学探究教学的意义在于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农村化学科学探究教学,学生能够通过实践和真实情境的探究,深入了解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化学基础,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农村化学科学探究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他们对于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在社会变革和科技进步的今天,培养具有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已经成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开展农村化学科学探究教学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2. 正文2.1 农村化学科学探究教学的定义农村化学科学探究教学是指在农村地区开展的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验、实践和探究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方式。
它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阶段性培养初探
![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阶段性培养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708f434f69eae009581bec89.png)
王 忠 军
科 学 探 究 不 仅 可 以 使 小 学 生 体 验 到 探 究 的 乐 趣 , 得 自信 , 获 形
自己的生活 实 际 : 用筷 子不 停地搅 学 生 对 科 学 探 究 的 兴 趣 , 且 能 提 而
拌 能够 使糖 快一 点溶 解在 水里 ; 用
经 验 中 提 出 简 单 的 科 学 问 题 。 这
油 、 洁精 , 洗 学生 对 它 们 的 相 同点
和 不 同点 了 解 的 比较 清 楚 , 比较 也
变 量 , 在游 戏一样 的探 究 过程 中 就
让 学 生 非 常 容 易 地 掌 握 了 。 又 如 在 教 学 《 》 课 时 , 计 “ 在 哪 水 一 设 水
高 学 生 课 外探 究 的兴 趣 , 时 , 同 废 活” 育, 教 引导 他 们更 多 地 从 生 活
中寻找探 究材料 。
3 .探 究 过 程 生 活 化
成 正确 的思 维方 式 , 而且 可 以使他 热 水 来 泡 溶 解 起 来 也 很 快 的 ; 糖 物 利 用 也 能 对 学 生 进 行 “ 碳 生 把 低 们 识别 什 么 是 科 学 , 不 是 科 放 进 水 里 , 后 再 用 两 个 杯 子 倒 来 什 然
个 袋 中 ” 活 动 , 学 生 在 寻 找水 的 让
就 要 求 老 师在 教 学 过 程 中 多创 设
一
有 亲 切 感 。 而 在 比 赛 器 材 上 则 选 择 了 输 液 瓶 和 输 液 管 , 这 种 材 料 用
一
些 生 活 的 情 境 , 过 学 生 熟 悉 的 通
事 物 或现 象 来 调 动 学 生 的思 维 积 ,
初中科学课程探究教学初探
![初中科学课程探究教学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7d526bc4a1c7aa00b52acb3d.png)
初中科学课程探究教学初探在中学科学新课程实施的几年中,广大教师不断地摸索和研究,给课堂教学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一系列的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不断涌现,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只有在实践中才会遇到的问题。
笔者结合科学课程的特点及教学实践,对探究教学所涉及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科学探究的内容学生的科学探究指的是,学生在学习中以获取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所用的方法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一种重要方式。
其一般步骤如下:1.提出科学问题。
在特定的情境中观察、实验、分析案例、研究图片等,引导学生提出科学性的问题。
2.进行猜想与假设。
提出问题后,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查阅书籍、资料,了解科学家和其他人的研究结果和解决这个问题的适当途径,对提出的问题可能出现的答案做出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方案。
一个假设提出后,还需要设计专门的实验来检验这个假设是否正确。
在实验时,要设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对照实验,也可以收集一些事实证据来检验所提出的假设。
4.观察与实验,获取事实与证据。
要检验一个假设,需要有足够的事实证据。
在收集事实证据时,需要进行记录,表格和图像是很好的记录方式。
在此过程中,不仅要收集证据,而且要将观察与实验的结果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借助于分析、推理提出现象或结果产生的原因,并在实验证据和逻辑论证的基础上建立各种变量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以已有知识和当前观察与实验结果为基础的新的理解。
5.检验与评价。
检验是对观察和假设的一种验证。
根据收集的事实证据推出合理的结论,并对结论的可靠性做出评价,看结论与假设是否吻合。
若不吻合,应重新确定探究方向,制定方案进行探究。
6.表达与交流。
最后用口头或书面等方式表达探究过程的结果,还要与同学交流研究情况。
交流过程中要能够解释自己在探究过程中形成的见解,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对不同的意见进行讨论,并将结论运用到实践中去。
幼儿园科学探究教育策略初探
![幼儿园科学探究教育策略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325896e0856a561252d36f8d.png)
“ 活 即课 堂 ” 源 于生 活 的教 育 是 最 有 效 的教 育 。 生 。 在设计 和提 供探究 课 程 时 , 把 探 究 内 容与 幼 儿 的 兴趣 、 要 个人 生活 、 自身经 验 联 系起 来 。让 生 活 丰 富课 程 内 容 , 将
和学习方式 , 使其在成年后进行个人决策时能运用科学方
应在 考虑 不 同年龄幼 儿探究 特点 的基 础上 , 计 不 同 设 的探究课 程 , 不 同 的探 究 指 导 , 进行 以有 效促 进 幼 儿 探究
水 平 的发展 。 3—4岁 的幼儿 , 维 处 于直 觉 行 动思 维 的末 期 和 具 思
二、 幼儿 园科 学探究教 育 的基本 原 则
第1 1卷
第 4期
漯 河职 业 技 n lT c n l g le e o r lo o e Vo ai a e h oo y Col g n o
Vo . N0. 1 1l 4
J12 2 u . 01
21 0 2年 7 月
( ) 动 性 原 则 二 主
幼儿 的身 心发展 必须依 赖 于幼儿 自身 的活 动 , 师灌 教 输 的知识 不会 自然 转 变成 孩 子 的 智力 。要 充 分 调 动 幼儿
自身 的积极性 , 挥 幼儿 的主体 作 用 , 幼儿 真 正 成 为探 发 使 究 活动 的主人 。使 幼儿在 与客体 、 环境 的相互 作 用 中调 动 感 官 、 活思维 , 成知识 和经 验的 内化 , 动建 构起 自己 激 完 主 的认 知结构 。
当前 的幼儿 园教 育 中, 在 着 一些 不 良倾 向 , 也 是 存 这 传统 的教育 观念 在幼儿 园教 育 中的延伸 和渗 透 , 主要 表现 为: 重灌 输 , 轻参 与 ; 重知 识 , 轻过 程 ; 智 力 , 态 度 。这 重 轻 种教 育方 式不利 于幼 儿认 知能力 的发 展 , 也不 利 于幼 儿整 体素 质 的提升 。为解 决这 一 问题 , 必要 在幼 儿 园推 行科 有 学探 究教 育 。 科学 探究 教育是 在 布 鲁 纳发 现 式 学 习 的基 础 上 提 出 来 的 。实 践证 明 , 这种 教育方 式能 有效 弥补传 统 教育 方式 的缺 陷 , 是促 进 学生 素质和 能力全 面发 展 的有 效手 段 。 对 幼儿进 行科 学探究 教育 , 能培养 幼儿 对 自然 的探 索 兴 趣 , 认知 能力 , 养科学 素养 , 成科 学 的思 维方 式 发展 培 形
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方法初探
![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方法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29c0167e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52.png)
教改教研新教师教学函数公式的内容,还有就是三角函数主要在什么地方进行应用的基础性知识进行自主性的学习。
而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减退情况进行有效的分组,这样学生就可以对导学案中比较困难的重难点问题进行良好的讨论,促使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有效提升。
此外,由于数学课程的学习十分的抽象与枯燥性,所以教师也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营造养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3.在课后使用高中数学导学案通常在进行数学课程的学习之后,学生想要更好的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都需要通过进行大量练习题的训练实现,但是受到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在课堂上基本上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练习,促使其对所学知识进行良好的掌握与应用。
因此,在数学课堂结束以后,教师要能够使学生进行导学案检测题的训练与学习,从而促使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与知识掌握能力的有效提升,同时也可以将其作为课后作业。
在进行一定的课后检测之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漏点与盲点也到有效的纠正,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然也就得到有效的提升了。
但要注意的是,因为高中数学导学案的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不同,其必须要有较为灵活的评价环节,比如在课后进行综合性的评价,从而更为多元化与全面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评价,促进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三、总结总而言之,导学案教学作为一种在高中阶段应用较为广泛的教学手段,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进行应用的过程中,教师要避免其出现应用形式化且单一化,或学生不重视的情况。
要根据高中数学的学科特征,依照导致案制定的探究性、指导性及主体性的基本原则对更加科学、合理的导学案进行有效的制定,并在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及课后进行充分有效的应用,从而将导学案所具有的促进教学效率及质量提升的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从而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及创新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
参考文献[1]陈霞.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9):21.[2]李文磊.浅析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5):91.[3]马雪萍.导学案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33):93.作者简介:魏海江,男,汉族,甘肃成县人,1984年2月出生,就职于成县陕西师范大学成州中学,高中数学,本科学历,中学二级教师。
新课程标准下中学物理科学探究课的教学模式初探
![新课程标准下中学物理科学探究课的教学模式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088aee8184868762caaed5f8.png)
中图 分 类 号 : 3 . G6 3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 3 6 4 (0 9 9S 一 0 2 — 4 10 — 1 82 0 ) ( ) 0 9
1 引 言
教学活动 , 充分 体现 兴趣 培养 和适应 合作 学 习的
排 基础 知识 和基本 技能 的训练 , 以探 究 为 主的 使
多种教 学方式 能 有机结合 , 能在探究 教 学课 堂 定 上 更好 地 完 成 物 理 教 学 的“ 维 目标 ” 我们 相 三 。 信, 只要 我 们从 应 试 教 育 的阴影 中走 出来 , 正 端 思 想 , 变观点 , 力实践科 学探究 , 学探 究 这 转 努 科 棵 幼苗一 定会 在 农 村 高 中物 理教 学 的沃 土 中 同
《 普通 高 中物理课 程 标 准 ( 实验 ) 根 据 科 学 》
需要, 自主 设计 和 完 成 , 探 索实 践 活 动 中培 养 在 学 生创新 精神 和实践 能力 , 结合 探究式 教学 模 式 和物 理实 验特点 , 分 发 挥探 索 性 实 验 的功 能 , 充 很好 地体现 科学 探 究 的 提 出 问题 、 猜想 与 假 设 、
第 2 7卷 总 第 3 5期 5 20 0 9年 第 9期 ( 半 月) 上
物
理
教
学
探
讨
Vo . 7 No 3 5 12 .5 ( 9 2 0 . 9 S) . 0 9 2 .
J u na o Ph sc Te c n or l f y is a hig
新课程标准下中 学物理科学探究课的教学模式初探
标 准 》 北京 大 学 出版 社 ,0 3 1 . 20.0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初探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bfc95e2f5901020207409c12.png)
查结论 的科学 性 。最 后用 文字 、图像或公 式等 方式表达 出来 。这一
过程 ,学生通 过 自主探究构 建 了新 的知识 ,有一种 巨大 的成就 感。 二 、创设情 境 。诱 导学 生探究 动力。 探 究性 学 习 ,应 从科 学 领域 或现 实社会 生活 中选 择和 确 定研 这 时 ,引导 学生将 自 己的 成果 与同学交 流。在 小组交 流过程 中 ,教
究 主题 。在教 学中 ,创 设一种 类似于 科学研 究 的情 景 ,通 过学生 自 师一 是要注 意 引导 回报 的同学 ,将探究 结果解 释清楚 ,而是 引导听 主 独立 的发现 问题 。实验 、操 作 、调 查 、搜 集与处理 信息 ,表达 与 的同学应注意自己不清楚的问题 ,提出疑问。请回报的同学予 以说 交 流等 探 究活动 ,获得 知识 、技能 、情感 与态度 的发展 。特 别是 探 明。通 过 交流 ,不 仅 要使 学 生提 高 认识 。同时 要学 到新 的探究 方 索精神 与创新 能力发展 的学 习方式和 学 习过 程。这 是一种 围绕 “ 问 法 。同时 ,教 师对 学生 的总结性评 价也 要有坡 度。不能 以同一 个结
造条件 ,改 革课堂 教学方 式 ,激 励学生进 行探究 性学 习 ,开展 丰富 提 升 ,从 而使学 生的探 究实践得 到不 断提高 和完善 。
多彩 的教学活 动。
一
教 师如何 进行指 导 ,取 决于学 生的探究 的需 求 ,探究 的进度 ,
激 发兴趣 。引 起学生探 究欲望 能否 由教 师预 先确定 或设计 ;是否 应该先给 学生一 段时 间让他们 自 兴趣是 最好 的老 师。学 习兴趣 、求知欲 是支持并 推动学 生认识 主地 开 展 非指 导性 的研 究 ;探 究 过程 中 学生 自主活 动 的重点 是 什 事物 的 巨大 动力 。所 以在 教学 中 ,我们应 用 多种教学 方法激 发学生 么 ,教 师重点 指导探 究的 哪些方面 ;如何 引导 ,何 时介入 ,介入 多
提高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实效性初探
![提高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实效性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87a37623915f804d2b16c169.png)
提高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实效性初探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运用“探究学习”进行科学课教学已成为广大科学教师的一个共识,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一堂科学课有一个或者多个探究活动组构成。
我们去评价一堂以活动为载体实施教学的科学课时,探究活动的实效如何就成为被评价的核心。
可见老师设计的探究活动内容以及对学生探究方法的指导,对于我们的学生有多么重要。
而科学探究活动的顺利实施要有相应的主客观条件。
主观条件之一:学生具有研究的热情,这一点在教学中早已被证实,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出色的研究者。
主观条件之二:教师具有高超的教学技巧、丰富的科学知识储备、不断进取的态度与一颗未泯的童心,这些条件大多数教师已基本具备。
而客观条件是:丰富的教学材料与适度的师生比例,据研究表明30人左右的班容量最适宜教学活动的展开。
教学材料不足时可以借助代用品,而大班额的现状却不是一两天可以改善的。
科学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都能用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活动。
但很多时候,特别是在人数较多的班级进行教学时,往往是──师生间的交流、你问我答井然有序;一旦放开手脚,学生则是七手八脚做实验、争先恐后来汇报(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翻来覆去说意见(缺乏合作意识,坚持己见与及时修正不能兼顾)。
这一切现象都说明在现有的条件下,只强调探究活动的开放性而不兼顾学习习惯的培养,在实践中是行不通的。
如何在大班额的教学中指导学生有效地开展探究活动,下面我们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功能,进行有效的交流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地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呢?许多教师认为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就是让学生多回答几个问题。
变“教师讲、学生听”为“教师问、学生答”。
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往往表面上热热闹闹,学生也非常活跃,但是这种“参与”往往流于形式,其有效性值得推敲!具体到科学课教学,在探究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被激活了,每个人都有发表意见的热情。
科学探究教学初探
![科学探究教学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a490c20ceff9aef8941e06b4.png)
般 来说 , 基本 过 程 具 有 以下 六 个 要 素. 其
( ) 出 问题 一 提
在科学探究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方案
进 行 分 析 、 导 , 生 积 极 思 考 , 跃 发 言 , 断 完 善 指 学 踊 不 科学 实 施 方 案 , 高 了 学 生 观 察 现 象 、 计 探 究 的 能 提 设 力 , 养 了学 生 的 创新 能 力 和 实 践 能力 . 培 初步 学 会 运 用 科 学 的 思 维 方 式 去 观 察 、 析 现 实 社 分 会, 去解 决 日常 生 活 中 和 其 他 学 科 学 习 中 的 问 题 , 增
强应用科学的意识 , 要鼓励学生“ 面对实际问题时 , 能 主动尝试着从科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 方法 , 寻 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可见 , ” 科学应用是科学教学首要
的 和基 本 的 目标 , 是 当 前 科 学 课 程 改 革 的 要 点 之 也 科 学 只有 回 到 生 活 中去 , 会 显 示 其 价 值 , 示 才 展 其 魅 力. 学生 只有 回到 生 活 中 去 用 科 学 , 能 真 正 实 才
对科 学 探 究 教学 的意 义 、 施 和评 价 作 粗 浅 的探 索 . 实
一
、
科 学 探 究教 学 的 意 义
组合作讨论相结合 , 通过合作讨论 、 评价 , 学生可取 长
补 短 , 同提 高 , 共 并懂 得 尊 重 他 人.
二 、 学 探 究教 学 的 于调 动 学 生 的 学 习积 极 一 科
教学经纬
科
学
探
究
教
学
初
探
浙 江嵊 州市阮庙 中学( 1 4 0 应国标 320 )
提高学生科学探究效率初探
![提高学生科学探究效率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66612a0de87101f69e31952a.png)
然后 引导 学生 进行 高 趣 等 因素 , 都严 重制 约着 他 们从 生 都 观察 到 了物 体 的 变化 ,即都 在 师 直接 提 出 , “ ” 动 。这 时 , 教师 就要 引导 学 生深 效 率 的探 究 活动 ; 可 以教 师创 设 也 思 。这些 “ ” 无共 同 之处 , 动 有 并让 某 个情境 , 导学生 提 出想 研究 的 引
生 : 敲 了 一 个 鼓 面 , 就 发 究 的 问题 。 我 鼓 但据此 来说 明问题 非要
出声 音 了 , 面也在 动 。 鼓
生 : 把 橡 皮 筋拉 开 , 后 用 我 然
有 其严谨 的 内容 体系 , 涉及 的 内容 探 索宇 宙 、 遗传 与变异 等 。 因此 , 有
些 课 堂 探 究 问题 的呈 现 可 以 由教
学 生通 过 自己的活 动 , 自己 的 观察 , 自然 地提 出 了声音 产 生 的 很 可 能原 因 , 不需 要 教师 重复 强调 研 学 生 提 出显得 有点教 条 , 科学 教 学
个 情境 中呈现 等 。 理想 的状态 是 最
通 过教 师创 设某 个情 境 , 后 由学 然 生 提 出问题 。但很 多 时候 , 实 际 从 教 学情 况来 看 , 因为 学生 缺 少对 生
提 高 学 生 科 学 探 究 效 率初 探
华 伟
现 在 的科 学 课 堂 上 不 乏 学 生 热 闹 的探 究 , 热 闹 的 背后 , 生 但 学
鼓、 橡皮筋 、 镲等 )先让学 生用 自己 , 喜欢 的方 式让 这些 物体 发 出声 音 ,
“ 声 ”活动 ,相 机 提 出更 明确要 造
手拔 一 个橡 皮筋 ,也发 出声音 了, 并 不都 和学 生 的生活 密切 相关 , 如
核心素养下的科学探究教学方法初探——以“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为例
![核心素养下的科学探究教学方法初探——以“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d7aa0c07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89.png)
2020年第11期(x)教学研究........................................................核心素养下的科学探究教学方法初探—以“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为例天津耀华滨海学校(300163) 张凯怿文章编号 1005 -.2259(2020)1 l x-0011-02高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了生命观念、科学 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
需要学生通过对生物学 知识的探究认识到生命的客观存在,了解生命的特点 并且能够理解各种生命现象。
生物学核心素养关注 的是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 的综合发展和全面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笔者主要以 科学史经典实验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猜想实验结果,探究实验过程,通过自主验证的方式来理解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教学中教师关注了学 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中心地位,要求学生通过思考和探 究的方式主动获得知识,以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教 师要用核心素养的思想作指导,关注教学目标的实现,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探究过程理解知识,掌握技 能,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
.1课堂设计思路,做到有的放矢“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一课教学中,教师以 核心素养为指导,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为了使学生了解“静息电位与动作 电位的形成及传导”,引导并鼓励学生通过实验的方 式进行分析和探究,鼓励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进 行动手探究和实践,在操作中学会静息电位的测量方 法,明确知识规律。
学生可以根据物理学的相关知识 来探究膜内外电位差的实质,在此基础上进行推理: 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是哪种离子跨膜运输造成的?教师要适当地升华主题,让学生意识到人工生态系统 达到和维持平衡状态的困难,因此,必须要尊重生态 系统原有的各级结构的关系;意识到维护生态系统稳 定性的重要作用,树立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的生态意识。
2.1创设情境教学模式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在进行髙中生物学教学时,应注意将与学生 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例或活动进行德育渗透,培养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德育意识。
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有效教学策略初探
![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有效教学策略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b72dd8711711cc7931b71646.png)
以 提 高幼 儿 探 索 的质 量 。 比如 : 幼儿 探 索 把 黄 豆从 白米 中分 出 让
纵 观 当前 幼儿 园的 科 学探 究 活 动 ,我 们看 到 虽 然 幼 儿 动 手
操作 的机 会 多 了 , 这 种实 验 或 操作 也是 在 老 师 的严 格 监 督 下 , 但 按 照 要 求 进行 ,孩 子 们 的 积极 性 和 创 造 性得 不 到 发 挥 .学得 被 动, 学得 肤 浅 , 在 教 学 低 效现 象 。 因此 , 园 开 展 了 “ 儿 园科 存 我 幼
活 动 中 的科 学 记 录 还有 一 个 重 要 的 的作 用 .那 就是 教 师 帮 助幼 儿 及 时 归纳 、 提升 已经 获 得 的经 验 或 者 拓展 相 关 的经 验 。 大 班 如
究 活 动 激 发幼 儿 爱 科 学 、学科 学 的兴 趣 、情 感 和 探 究 科学 的欲 望 ; )让 幼 儿 在 经历 科 学 探 究 活 动过 程 中 ,积 累初 步 的科 学知 ( 2 识 , 习 简单 的科 学 方 法 , 学 培养 科 学 精 神 , 成 初 步 的科 学 素 质 。 形 f) 3在积 极 的尝试 操 作 过 程 中 , 验 探 索 活动 的 乐 趣 。 总 目标 的 体 在 基 础 上 又 形成 了层 层 分 解 的 目标 体 系 。
的 意义 。
22 选 材 料 提高 幼 儿 探 索 的质 量 , 幼 儿 获 得有 效 发展 I精 使 皮 亚杰 认 为 :个 体 是 在 与 客体 相 互 作 用 中 主动 建 构 自己 的 智 力 结 构 的 。因 此 , 学 活 动 中材 料 的 提供 , 科 给幼 儿 的主 动 建 构 提 供 了 一个 尤 为 重要 的信 息 支 架 ,它们 决 定 了 幼儿 通 过 与 之互 动 将会 获 得 怎 样 的经 验 。为 此 , 师应 对 材 料 进 行有 效 的 筛 选 。 教
让学生动起来--探究式教学初探
![让学生动起来--探究式教学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1e4a5042fe4733687e21aa66.png)
作 等主体地位的确立 引导 调动学生 的学 习积极性。再根据 学生 的现状 、教学 内容内在的知识体 系和恰 当的教学方法 组 织教学结构 , 合理 的组织几种教学方 法 , 综合应用 , 灵活 启发 、 引导学生 自学 , 使学生既学到物理知识 , 又培养能力 。
来源于兴趣 ,课堂上应首先从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入 手, 激发他们 的求 知欲, 再进一步 引导 他们 自主学习 。一 般 来说可以通过做实验 、 物理游戏 、 智力竞赛等— — 从生 活走
我国基础教 育正在对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前所未有 的 改革 , 我们在应用新课 程理念 实施教学标 准教学过程 中, 摸 索出了一些适合新 课程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 学生动起来 , 让课 堂活起来 , 使课堂教学课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
、
基本 思 路
“ 引导 、 探究 、 自主 式 综 合 教 学 ” 是 以 学 生 讨论 、 学 生 实 验 探 索 、学 生 自学 等 合 理 运 用 多 种 教 学 方 法 引 导 学 生 自主 学 习 的 一 种教 学模 式 。它 体 现 以 物 理 实 验 探 索 为 基础 的学 科 特点和学生的学情 特点 , 从而以“ 囚材施导 , 因学施导” 的 思 想为出发点 , 体现“ 从 生活走 向物理 , 从物理走 向社会” 的 指导思想 , 应用 “ 讨 论一 探索——创新 ” 的实施程序。在具 体 操作上通过引导设疑 、 物理实验 、 搜索 处理信息 、 讨论合
为 实 践 能力 。
2 . 创 办兴趣小组 。其实 , 每一个物理 问题值得探究 的内 容是很 多的 , 比如学 习光 的直线传播时 , 学生在课堂上只探 究 了小孔可以成像 , 对像 的大小和哪些 因素有关 , 像的形状
启发探究式的生物科学史教学模式初探
![启发探究式的生物科学史教学模式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82f42c28192e45361066f5db.png)
正 在研 究
3构 建 概 念 、理 论 ,发 展 能 力 ,培 养 情 感 :教 . 师 根 据 讨 论 的结 果 ,进 一 步 引导 学 生 分 析 讨 论 每 一 相 关 材 料 的结 果 之 间 隐 含 的必 然 联 系 ,力 求 让 学 生 在 已经 建 立 的不 同层 次 的 图式 基 础 上 通 过 探 究 形 成
念 或 原 则 的发 展 ,生 物 科 学 中 每一 个 概 念 理 论 的背 后 都 会 有 一 个 鲜 为 人 知 的故 事 ,探 究 历 史 上 形 成 的 概 念 、理 论 同 样 需 要 探 究 的 方 式 来 学 习 。 我 们 应 把
科 学 领 域 中 的 探 究 引 入 到 科 学 史 教 学 中 ,从 而 赋 予 其新的涵义。
:
堑
警法新揉
启发探究式酌生物科学吏教学模式初探
◇河 北 秦 皇 岛市 山海 关 一 中 姚 子 荣
【 摘
要】教 学模 式是 教学基础理论 的具体化 ,又是教 学经验 的概 括。教 学模式 与教 学基础理论 相比 ,具
有 更 强 的 可操 作 性 ,是 教 学 基础 理 论 和 教 学 实践 的 中介 。 笔 者 借 鉴 认 知 心 理 学 、发 现 学 习理 论 等 理 论 的 丰 硕 成 果 , 同时 考虑 到 生物 教 材 中科 学 史 内容 的丰 富 性 、编 排 体 系的 组 织 特 点 以及 学生 的认 知 规 律 等 诸 多因素 .构 建
了启发 探 究式 的生 物 科 学 史教 学模 式 。
【 关键词】启发探究式 教 学模式 教 学流程 教 学策略
初探“探究式教学法”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初探“探究式教学法”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ad6390ab52acfc789ebc919.png)
胆猜想 , 积极思维 , 更加主动地 思考, 这也 是培养学生科学 思维方法的有效 证明, 在教学中重视猜想能力的培养 , 必能调动 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 性 , 发
手 段 。例 如 , 讲 授 “ 体 浮沉 条 件 ” , 于 学 生 受 生 活 经 验 的 干 扰 。 于 展创造性思维 , 在 物 时 由 对 提高创新能力。
在水中下沉 , 而木块浮在水 面? 学生可能认 为 , 铁块 比木块重 ; 2) ( 同样重 励 学生勇于探索和实践 , 多动手 , 多体 会。“ 究式教学法 ” 以培养学 生 探 可
的 铁 块和 木 块 同 时 放于 水 中又 会 如 何 ? 学 生 又 会 认 为 , 块 的 密 度 比 木 块 解决 问题 的能力 和实践 操作 能力 , 而使 学生体 验 自己驾驭 知识 的 自豪 铁 从 的 密 度大 ;3) 钢 铁 制 造 的 轮 船 为 何 会 浮 在 水 面 上 ? 这 肘 学 生 就 会 对 前 感 , 励 他 们 不 断 创 造 。 ( 用 鼓
发 现 和提 出 这 样 一 个 问 题 : 平 面 镜 成 像 有 什 么 特 点? 成 像 的 原 理 是 什 “
四 、 出结 论 。 验 成 功 得 体
学 生在结束实验后 , 各组都会争先恐后地汇报结 果。我 通常让学 生汇
选 么? 这 是 一 个 很 抽 象 的 问题 , 果 采 用 传 统 的 一 言 堂 的 教 学 方 法 , 教 师 报 的顺 序 是 : 用 的 器 材 及 其 在 实 验 中 的 用 途— — 实 验 方 案 — — 实 验 合 作 ” 如 由 包 办代 替 的提 出问 题 , 析 讲 解 问 题 , 生 由 于 没 有 进 入 角 色 与 教 师 共 同 情况、 分 学 观察到 的现 象 以及测 量到 的数据——所得 结 果与 先前 设想 是否 一
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初探
![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cb6d662fbcd126fff7050bea.png)
于适应环境的知识 ,这种知识就是他 的原认知 ,学生正是带着这样的原
认知走进课 堂的,而且他们相信的 自己的原认知都是正确 的。
二 指导学 生分析问题 ,制定探究计划 在分析 问题 的过程中 ,促进学生思维 的不 断发展 。要求学 生能根据 自己已有 的知识,分析所提 出的问题 ,并通过各种 方
四 、利用评价 ,完成知识迁移
此环节是现代评价理论 的具体运用 ,在学 生思维过程和探 究过程 中,什 么时候、 以何种方式给 予反馈。作为反馈 的评价 可 以在教 学过程的任何 时候进行 ,这 是一种非正式评价 , 目标 在于确保学 生活动的方 向或鼓励学 生对研 究过程进行反 思以促 成学生知识 的迁 移和能力的培养 。比较 正式的评价 ,包括纸 笔 测验和行为性任 务,也应用于教学 中为学 生和 教师提供反馈 。 教师通过正式和 非正式的评价 ,再决定是否 需要重复前几步 中 做过 的一个或 多个活动 。教师事先要挑选 一些既有利于巩 固学 生新的认知 结构 又有利于开发学生创造性 思维的训练题 。学 生 可 以自由选取 、 自我评价探究的成效 ,也达 到弥补探究疏漏或 探 究面狭窄 的作用 ,最终达到把所学知识具体化 、条理化、系
此在 问题分析过程 中,我们要 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假设 ,并对假设进行讨
论。
三 、利用探究 活动 ,养成严谨 的思维 习惯
探 究是科 学学习的核心,探 究既是科学学习的 目标 ,又是 科学学习 的方式 ,亲身经历 以探究为主 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 习 科 学的主要途径。
1 . 在推理 的过程 中养成严谨 的思维 习惯 。科 学的结论是符合 逻辑 的,我 们可 以通 过推理 的方式得 出结论 。例如我在教 学 哪杯 水温度
科学探究的有效方式初探
![科学探究的有效方式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c541042d5901020207409c94.png)
科学探究的有效方式初探摘要:科学的核心是探究,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具体实践中,可通过创设情境,引、扶、放、拨,来实现探究的有效性。
关键词:探究引扶放拨《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课程应当体现这两者的结合,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
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也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
所以科学课程要强调学习过程,强调内在动机,通过探究性学习,使学生自主的建构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在具体实践中,可通过创设情境,引、扶、放、拨,来实现探究的有效性。
1 创设情境,引生探究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
教学时,教师应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师可利用来自学生身边的问题创设情境,如在《电磁继电器》一节,可让学生帮助刚搬家的老师设计一个能随光线的强弱变化自动开闭的窗帘,这样的情境会使学生热情高涨,跃跃欲试,教师便可引导学生探究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教师也可利用新颖、有趣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如在《二氧化碳》一节,教师可结合“死狗洞”的故事,提出疑问:洞内真的有“屠狗妖”吗?为什么人在洞内安然无恙而狗却会死亡呢?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开展对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
一些能触动学生内心体验的问题也容易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如学习地震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利用日本、台湾、汶川等地发生地震的图片和造成损失和伤亡的相关数据来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强烈的心理震撼,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在事先制作的网页中进行探究学习。
2 初级阶段扶生探究学生在刚刚学习科学时对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与方法比较模糊,最初的探究过程也只能处于一种误打误撞的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是 重 视 学 生 亲 历 的过 程 .加 强 知 识 探 提 问 :二 氧 化 碳 在 空 气 中 只 占总 体 积 的 00 % , 起 氧 气 微 不 足 道 , 们 可 . 3 比 我 否 把 二 氧 化碳 从 空气 中除 去 ?
的世 界 和 生 活 经 验 为 基 础 ,提 出 要 研 究
心 .从 而 以 高涨 的求 知 欲 和 迫 切 的探 究
心 理 与 教 师 一 同 走进 知识 的海 洋 。 教 学 过 程 之 二 : 自主 学 习 .主 动 探
究。 学 生 所 学 的 知识 不 应 该 是 教 师 照 本
中是 0 ; 柴 熄 灭 则 瓶 中是 C 火 O。 学 生 乙 :把 两 只 活 的 小 白 鼠分 别 放
的 问 题 , “ 识 ” 在 问 题 中 。 到 现 实 把 知 放 放 中 , 到 一 定 的情 境 中 , 学 生通 过 收 集 放 让 信息 、 析 信息 、 理 信息 和运用信 息 , 分 处
多年 来 ,主 导 和 控 制 我 国 中 小 学 课
堂教 学 的是 一 种 被 人 们 概 括 为 “ 以教 师
生 主 动 参 与 、 于探 究 、 于动 手 的 学 习 乐 勤
情 境 ,使 学 生 在 课 堂 教 学 中成 为 真 正 的 发 现 者 和 探 索 者 ,培 养 学 生 科 学 探 究 的 能力。 提 问 :你 会 鉴 别 氧 气 和 二 氧 化 碳 这 两 种 无色 无 味 的气 体 吗 ? 这 个 问 题 的 提 出 会 启 迪 学 生 的 思 维 , 生要 整 合 第 一 章 所 学 过 O 的 知识 学 及 自然 课 中学 到 的 C 2 0 的知 识 。在 回 答 的 过 程 中 ,其 他 学 生 可 以进 行 补充 和 完
宣科 、 记硬 背 得 到 的 。 学 习 的 过程 中 死 在 老 师应 该 让 学 生 利 用 所 学 知 识 ,在 结 合 课 本 的 基础 上 进 行 推 理 、推 导 得 到 新 知
识。
学 生 甲 :用 两 根 燃 着 的 火 柴 梗 分 别 插 入 充 满 0 和 C : 体 的 瓶 中 ,观 察 火 : O气 柴 燃 烧 的情 况 。火 柴 燃 烧 更 旺 则 证 明 瓶
巾字教掌 ■ x
科学 探究 是人 们获取 科学 知识 、 认
识 世 界 的重 要 途 径 .是 化 学 新 课 标 理 念 实 施 中 的一 种 全 新 的 学 习方 法 .也 是 初
中化 学 学 习 中 的 重 要 内容 。科 学 探 究 活 动 能 有 效 激 发 学 生 对 化 学 学 习 的兴 趣 , 能让 学 生 学会 从 E常 生 活 中或 从 化 学 问 l 题情 景 中 , 现 有 探 究 价 值 的 问 题 , 养 发 培
学 生 对 此 问题 会 议论 纷 纷 ,学 生 运 用 小 学 自然 课 及 初 中 生 物 课 学 到 的植 物
、
究 的 力 度 。探 究 式 课 堂 教学 正 是 在 这 一 思 想 指 导 下 进 行 的 教学 实践 过 程 。
笔 者 就 现 行 人 教 版 九 年 级 化 学 教 材 教 学 实 践 中进 行 探 究 式 教 学 谈 些 看 法 与
碳吗 ?
学生 对 这 些 只 要 认 真 看 书 、动 脑 思 考 就 可 较 圆 满 回答 出 的 问题 ,表 现 十分 活跃 。教 师 在 教 学 过 程 中应 充 分 肯 定 他
体会 。
一
们 的 自主学 习结 果 , 学 生 具 有 成功 感 。 使 教 学 过 程 之 三 : 视 实 验 、 验探 索 重 体
探 究 式 教 学 中 .教 师 要 注 意 设 计 学
建 立 探 究 式 教 学模 式
光合 作用 和动植物 的呼 吸作用 等知识 , 进 行 丰 富 的想 象 ,能 够 充 分 认 识 到 二 氧 化 碳 对 自然 界 生命 的重 要 性 。
兴 趣 是 提 高 学 生 学 习 情 绪 的 内部 动 力 . 时 引 入 新 课 “ 氧 化 碳 ” 对 学 生 而 这 二 . 言 . 感 亲 切 , 们 觉 得 化 学 就 在 自 己身 倍 他 边 ,感 到新 鲜 有 趣 ,有 一 种 强 烈 的好 奇
[ 问]依 据 氧 气 的 物 理 性 质 回答 : 提 :
二 氧化 碳 有 哪 些 重要 的物 理 性 质 ?
主动地探 索 、 现 、 验和解决 问题 , 发 体 从
而 培 养 获 取 新 知 识 和 利 用 知 识 进 行 创 新
善。 学生 回答 如 下 :
为中心 、 以课 堂 为 中 心 、 教 材 为 中 心 ” 以
的教 学 模 式 ,它 几 乎 成 为 大 多数 教学 管
理 者 和 教 师 们 的 思 维 定 势 .极 大 地 束 缚
了学 校教 育对 学 生 创 新 精 神 和实 践 能 力
的 培 养 。给 基 础 教 育 领 域 全 面推 进 素 质 教育 带 来 巨大 的惯 性 阻 力 。而 “ 究 性 学 探 习 ” 指 “ 生 在 教 师 指 导 下 . 类 似 科 是 学 以 学研 究 的 方 式 去 进 行 学 习 ,在 掌 握 知 识 内容 的 同 时 , 学 生 体 验 、 解 和 应 用 探 让 理 究 问 题 的 方 法 .培 养 创 新 精 神 和 实 践 能 力 。” 教 学 中 , 重 建 课 堂 , 在 要 以学 生 周 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