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路基路面工程01概述
路基路面工程(1)
a
6
第二节 路基路面的特点
一、路基路面是道路的主要工程结构物。 路基——在天然地表按照道路的设计线型(位置)和
设计横断面(几何尺寸)的要求开挖或者堆填而成的岩土结 构物。
路面——在路基顶面的行车部分用各种混合料铺筑而 成的层状结构物。
a
5
级配碎石基层(索马里、马达加斯加)
填隙碎石基层(索马里、尼泊尔)
第三阶段:
提高路线和路面等级,改建和新建高速公路。
代表路面:半刚性基层路面。
最新由于交通量轴载的明显增大,沥青路面早 损对沥青路面上行车的安全和降低噪音提出了更 高要求。一些新的表面层结构和新的沥青混合料 面层在欧洲出现并推广。如多空隙沥青混凝土, 开级配磨耗层,碎石沥青砂胶混凝土(SMA)。
4
我国路面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恢复原有公路和加快建设一些干线公路,解决通车 问题。
代表性的正规路面:泥结碎石和级配砾石路面。
第二阶段:
公路里程迅速增长的同时,改善路面的行车质量, 增加车速,减轻养护。出现渣油表处路面(低级,能 阻止路面材料和土基中水分的蒸发)。
援外工程中广泛采用:
水泥稳定沙砾(土)基层(赞比亚、苏丹)
路基路面工程
a
1
第一章 绪论
a
2
第一节 道路工程发展概况 一、我国公路发展情况
1991年“八五”计划用3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12条长 度约3.5万千米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
2000年12月31日,全国总里程达到167.98万千米,全 国共有公路桥梁27.88万座,1031.20万延米;公路隧道 1678处,62.43万延米;全国公路密度为17.5km/百平方公 里.
路基路面工程概述ppt课件
229.51万km中有 64.19万km沥青
229.51万km中有 165.32万km水泥
2012年底资料
4、国家高速公路网命名
数字及数字与字母编号 ①首都放射线编号为1位数,由正北开始按顺时针方
向升序编排,编号区间为1~9。
②纵向路线编号为2位奇数,由东向西升序编排,编
号区间为11~89。
③横向路线编号为2位偶数,由北向南升序编排,编
号区间为10~90。
④并行路线的编号采用主线编号后加英文字母“E”、
“W”、“S”、“N”组合表示;“E”、“W”、 “S”、“N”分别表示并行路线在主线的东、西、 南、北方位。
7 条北京放射线
9 条纵向路线
18 条横向路线
3、我国公路建设成果
普通国道网(2013年-2030年)
3、我国公路建设成果 ——高速公路“7918”网
7条:北京-哈尔滨(G1)、北京-上海(G2)、北京-台北
(G3)、北京-港澳(G4)、北京-昆明(G5)、北京-拉萨 (G6)、北京-乌鲁木齐(G7)
《路基路面工程》
Subgrade and Pavement Engineering
张锐(副教授)
主要内容(Contents)
本课程的设置及其重要性 第一章 概述(Introduction)
◇ 本课程的设置及其重要性
1、本课程在教学体系中的位置 公共课程—数学、英语、人文 等 基础课程—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 等 专业基础课程—土木工程材料、测量学、土力
(design of retaining wall )
路基施工
(construction)
◇ 课程的具体内容
路面工程部分
交通荷载及路面设计参数(ESAL and Parameters) 路面基层(Base) 沥青路面设计 (Asphalt Pavement Design)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Design) 路面施工(Construction) 路基路面养护与管理
路面施工工程概况内容(3篇)
第1篇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路面施工工程作为公路、桥梁等交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交通的顺畅和安全。
以下是关于路面施工工程概况的详细介绍:一、工程背景路面施工工程是指对新建、改建、扩建公路、桥梁等交通工程进行路面结构设计、施工、养护等全过程的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需求日益增长,路面施工工程在保障交通安全、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优化交通布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工程内容1. 路面结构设计:根据工程需求,对路面结构进行设计,包括基层、面层、排水系统等。
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气候条件、交通量等因素,确保路面结构稳定、耐久。
2. 路面施工:主要包括基层施工、面层施工、排水系统施工等。
基层施工要确保平整、密实、无裂缝;面层施工要确保平整、密实、抗滑、耐磨;排水系统施工要确保排水畅通、无积水。
3. 路面养护:路面养护是保证路面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包括路面病害处理、路面清洁、路面修复等。
三、施工工艺1. 基层施工:基层施工主要包括垫层、底基层、基层等。
施工时,要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合适的施工工艺,确保基层密实、平整。
2. 面层施工:面层施工主要包括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等。
施工时,要确保混合料质量、摊铺厚度、平整度等符合设计要求。
3. 排水系统施工:排水系统施工主要包括排水沟、检查井、排水管道等。
施工时,要确保排水畅通、无积水。
四、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 施工前的质量控制:严格审查施工图纸,确保设计合理;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材料合格。
2.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工艺规范;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检测,确保施工质量。
3. 施工后的质量控制:对施工完成的路面进行检测,确保路面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五、施工安全措施1. 严格执行施工安全规程,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2.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3. 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路基路面工程道路工程概论讲义PPT课件精选全文
路基的干湿类型
路基湿度的来源
大气降水、地面水、地下水、
水蒸气及其凝结水、给排水设施泄露
路基干湿类型的划分
标准:平均稠度Bm=(WL-Wm)/(WL-Wp) 类型:干燥、中湿、潮湿、过湿
路基临界高度
第38页/共94页
6.2路基设计 一. 路基横断面基本形式
路堤
路堑
半挖半填路基
3.1竖曲线设计
定义 分类 作用
第19页/共94页
竖曲线要素计算
变坡角 1 (2 “”为凸曲线、“”为凹曲线) 曲线长L R
切线长T
L 2
外矢距E T 2 2R
切高y x2 2R
竖曲线起点桩号=变坡点桩号-T 竖曲线终点桩号=变坡点桩号+T 某桩号在凸(凹)曲线上的设计标高
=该桩号在切线上的设计高-(+)y
拓宽路口式交叉口设计 拓宽车道数
拓宽位置的选择
拓宽车道长度的计算
环形交叉口设计
中心岛的形状和尺寸
环道的宽度
交织角
环岛进出口的转弯半径
第32页/共94页环 道 的 横 截 面
交叉口竖向设计
原则
基本形式
设计方法及步骤
O2
E2 A
E D3
E3
M3
O3 F3 F
第33页/共94页
计算图示
5.2立体交叉设计
路基土方施工
开挖
运输
填堆
压实
第45页/共94页
修整
路基压实
压实土基的意义
影响路基压实效果的因素:
干
内因: 含水量
容 重
土质
外因: 压实功能
压实机具
第46页/共94页
路基施工工程概况范本(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项目名称),位于(地理位置),属于(工程类别)。
项目总投资(投资额)万元,建设工期(建设期限)。
1. 项目背景(简要介绍项目背景,如交通需求、经济带动、社会效益等)2. 项目规模(1)线路全长:约(线路长度)公里。
(2)路基宽度:根据设计要求,路基宽度为(路基宽度)米。
(3)设计速度:根据交通流量和地形条件,设计速度为(设计速度)公里/小时。
3. 工程内容(1)路基工程:主要包括路基填筑、路基压实、路基排水、路基防护等。
(2)路面工程:主要包括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等。
(3)桥梁工程:包括特大桥、大桥、中小桥等。
(4)涵洞工程:包括隧道、涵洞、排水沟等。
(5)互通立交工程:包括互通立交、匝道、收费站等。
(6)隧道工程:包括短隧道、长隧道等。
4. 施工组织(1)施工队伍:本项目由(施工单位名称)负责施工,具备丰富的施工经验和专业技术人员。
(2)施工机械: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要求,配置了相应的施工机械,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3)施工进度: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5. 质量控制(1)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2)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和验收。
(3)加强原材料、施工工艺、施工质量等方面的控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6. 安全生产(1)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2)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规,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
7. 环境保护(1)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法规,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2)加强施工现场环境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环保措施得到落实。
(3)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总之,本项目路基施工工程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达到设计要求。
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和管理,力争将本项目打造成优质、高效、环保的工程典范。
路基路面工程-路面工程总论
紧急养护
应对突发事件或自然灾害 对路面造成的损坏,确保 道路通行安全,如应急抢 险、临时修补等。
常见病害识别及原因分析
裂缝类病害
包括横向裂缝、纵向裂缝、网状 裂缝等,主要由温度变化、荷载
作用、基层反射等因素引起。
变形类病害
如车辙、波浪、拥包等,主要由车 辆荷载作用、路基不稳定、材料性 能不良等因素导致。
环保理念的挑战
在追求环保的同时,需要平衡路面的性能和使用寿命,避免过度追求环保而忽视路面的实 际需求。同时,环保材料的成本较高,需要在政策支持和市场推广等方面加大力度。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于桥梁、隧道等结构路面。
橡胶沥青混凝土
将废旧轮胎加工成橡胶颗粒,与 沥青混合后形成的新型路面材料, 具有降噪、防滑、耐磨等特点。
智能化技术在路面工程中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感知技术
利用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路面状况、交通流量 等信息,为路面养护和维修提供数据支持。
智能化决策技术
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路面状况进行预测和评估,为路 面设计、养护和维修提供智能化决策支持。
存。
施工方法与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
对基层进行整平、压实、洒水 等处理,确保基层平整、坚实
、无松散现象。
路面铺设
按照设计要求,采用合适的铺 设机械和工艺,进行路面各结 构层的铺设。
接缝处理
对接缝进行切割、清理、填塞 等处理,确保接缝紧密、平整 、无渗水现象。
养护管理
对铺设完成的路面进行养护管 理,包括洒水、覆盖、交通管
环境保护
通过采用环保材料和施工技术,路面 工程能够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 染,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路基路面工程第一章全解
《路基路面工程》
工程用土分为一般土和特殊土两大类。 1、一般土按其不同粒组的相对含量可划分为巨粒土和 含巨粒的土、粗粒土、细粒土,巨粒土和含巨粒的土、 粗粒土按粒组、级配、所含细粒的塑性高低可划分为 16种土类;细粒土按塑性图、所含粗粒类别以及有机 质多寡可划分为16种土类。 2、本标准所称的特殊土包括黄土、膨胀土和红粘土, 可按其塑性指标在塑性图上的位置初步判别。
第四节
路基土的分类
一、《土的分类标准》分类法
《土的分类标准》适用于各类工程用土;不适用 于混凝土所用砂、石料和有机土。 注:工程用土指工程勘察、建筑物地基、堤坝 填料和地基处理等所涉及的土类。有机土指土 料中大部分成分为有机物质的土。
《路基路面工程》
工程用土的分类依据: 1、土颗粒组成及其特征; 2、土的塑性指标:液限(ωL)、塑限 (Wp)和塑性指数(Ip); 3、土中有机质存在情况。
《路基路面工程》
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建成后,可以形成“首都连 接省会、省会彼此相通、连接主要地市、覆盖重要县 市”的高速公路网络。这个网络能够覆盖10多亿人口, 直接服务区域GDP占全国总量的85%以上;实现东部 地区平均30分钟、中部地区平均1小时、西部地区平均 2小时抵达高速公路,客货运输的机动性将有显著提升。 国家高速公路网是中国公路网中最高层次的骨干 通道,主要连接大中城市,包括国家和区域性经济中 心、交通枢纽、重要对外贸易口岸;主要承担区域间、 省际间以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货运输,保障提供高 效、便捷、安全、舒适的服务。
全国公路主枢纽站的布局规划是发展 45个客货主 枢纽站。这 45个公路主枢纽站覆盖了全国 30 个省会城 市、人口在 l00 万以上的特大城市的 80.6 %和工业产值 在100亿元以上的城市的 73.3%。到2010年,全国45个 公路主枢纽站基本建成,并完善相应的软硬件配套服 务和管理设施。同时建设干线公路场站和支线公路站 点,逐步形成以公路主枢纽站为中心、以干线公路站 场和支线公路站点为支撑的多层次的公路运输站场体 系,基本满足中长途旅客运输及集装箱和零担快件货 物运输等的要求。
路基路面工程课件1
划分方法。
5.能根据路基用土的工程性质选择路基用
路
土。
基
本章重点:公路主要组成部分的名称、功能及组合形
路
式,路基干湿类型划分。
面 本章难点:路基干湿类型及临界高度的划分。
工
程
2
第一节 道路工程概述
一、道路工程的发展情况
道路是供各种车辆(无轨)和行人等通行的
工程设施。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公路、城市道路、
路基防护与加固
路 基
防护与加固设计内容有坡面防护、冲制防护及支 挡结构物的布置、构造设计与计算等。
路 面 工 程
路基工程的附属工程
包括取土坑与弃土堆、护坡道与碎落台、堆料坪 与错车道等的布置与计算。
7
第二节 路基的强度
一、路基受力与工作区
路基受力状况
路面和路基自重引起的静力荷载
车轮荷载引起的动力荷载
路
基
路
面
工
a) 剥(碎)落
程
b) 滑 坍
c) 崩 坍
21
原因:
挖方边坡过陡
覆盖土体比较松散
顺向坡
填筑方法不当
土体过于潮湿
路
坡脚被水冲刷
基
岩石破碎和风化严重
路
面
工
程
22
路堤沿山坡滑动 定义:在较陡的山坡上填筑路基,如未作处 理,填方路基与原地面之间摩擦阻力 减少,路基整体或局部沿地面向下移 动的现象。
路 面 工
因地制宜,抓住重点,综合改造,确保设计 与施工质量。
程
6
四、路基设计的基本内容
路基主体工程
路基主体设计包括选择路基横断面形式、确定路 基宽度、路基高度、路基边坡坡度等。
路基路面工程01概述
整理课件
13
第一章 概论
整理课件
14
第一章 概论(Introduction)
➢第一节 路基路面工程发展概况(Development) ➢第二节 路基路面工程的特点与性能要求(Characteristics) ➢第三节 路基路面结构及层位功能(Pavement layers) ➢第四节 路基路面结构的影响因素(Factors) ➢第五节 公路自然区划 (Nature Categories)
年由高特列希戴姆勒发明,我国在1902年从国外引进汽车,1906年苏元春 驻守广西时首建了龙州到镇南关的公路。
通向柏林的A9公路(东德),使用时间超过50年,
图中为第一阶段的水整泥理课路件面
19
1、道路的衍变
第四阶段:以高速度分车道行驶为特征的高速公路阶段。
也称为Freeway或Expres整sw理课ay件。
上海-昆明(G60)、福州-银川(G70)、泉州-南宁(G72)、厦门-
成都(G76)、汕头-昆明(G78)、广州-昆明(G80)
此外,国家高速公路网还包括辽中环线、成渝环线、海南环线、珠
三角环线、杭州湾环线等共5条地区环线,2段并行线和37段联络线。
整理课件
24
3、我国公路建设成果
整理课件
25
3、我国公路建设成果
其他道路
厂矿道路
整理课件
21
林区道路
3、我国公路建设成果 ——高速公路“7918”网
到2020年,高速公路总规模约8.5 万公里,其中主线6.8 万公里,地区环线、联络线等其它路线约1.7万公里。
7 条北京放射线
9 条纵向路线
路基路面工程讲义
第一章 总论
第八节 路面的等级与分类 一、路面等级划分 按面层的使用品质、材料组成类型及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将路面分为四个等级。 (1)高级路面——适用于交通量大、行车速度高的道路, 强度和刚度高,使用寿命长。 (2)次高级路面——适用于交通量大,行车速度较高的 道路。 (3)中级路面——仅能适用较小的交通量,行车速度低。 强度刚度低,稳定性差。 (4)低级路面——交通量小,强度刚度低,水稳定性差
第一章 总论
3、耐久性——一般的道路工程使用年限至少数十年,路 面部分要求使用年限20年以上。 4、表面平整度——是影响行车安全、行车舒适以及运输 效益的重要使用性能。 5、表面抗滑性能——可以通过采用坚硬、耐磨、表面粗 糙的粒料修筑路面表层来实现,或采用施工措施来实现。
第一章 总论
第三节 影响路基路面稳定的因素 1、地理条件; 2、地质条件; 3、气候条件; 4、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 5、土的类别;
第二章 行车荷载、环境因素、材料的力学性质
四、运动车辆对道路的动态影响 (1)水平力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水平力(尤其是制动时较大), 水平应力的作用范围同垂直应力一样,也认为是均匀分 布在当量圆内。 (2)动载特性 主要随三个因素变化:行车速度、路面的平整度、车辆 振动特性。 设计时,以静轮载乘以冲击系数作为设计荷载。 (3)瞬时性 动荷载下路面变形量的减少意味着路面结构强度的提高, 或者说路面体系的强度相对增大了。
第二章 行车荷载、环境因素、材料的力学性质
三、汽车对道路的静态压力 1、汽车对路面的静态压力主要由轮胎传给路面的垂直压 力,大小受下列因素影响: A、汽车轮胎的内压力; B、轮胎的刚度和轮胎与路面接触的形态; C、轮载的大小。 2、轮胎与地面的接触形状近似于椭圆形,工程设计中以 圆形接触面积来表示。将车轮荷载简化成当量的圆形均 布荷载,并采用轮胎内压力作为轮胎接触压力。 3、当量圆的半径计算公式见(2-1)~(2-3)。
路基路面工程
路基路面工程1.1 道路工程发展概况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道路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记录道路建设的国家。
道路的名称,我国历代有各种说法。
考诸史志,周时已有“道路”之称,秦以后的各朝有的称为“驰道”,也有的称为“驿道”,元时则称为“大道”。
清时由京都至各省会的道路,称为“官路”;各省会之间的道路,称为“大路”;市区内的街道,称为“马路”。
到民国初期,由于汽车和新式筑路法的传入,则称道路为“汽车路”,简称“公路”。
我国古代道路自上古时期起到清末止,大致可分为3个历史时期。
公元前221年前为上古时期,据载从黄帝拓土开疆,统一政治,文化勃兴,发明舟车起,就开始了我国道路交通的新纪元。
到唐尧时期,道路已发展到“天下广狭、险易、远近,始有道里”,并且已出现管理道路的路政机构以及管理道路的官职:司空官和共工官。
到了商代,人们已懂得夯土筑路,并利用石灰稳固土壤。
周代时,已有了较完善的道路体系。
战国时期,道路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
公元前221年至公元960年为中古时期,此时秦代修筑的驰道可与罗马的道路网相媲美。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立即开始修建以首都咸阳为中心,通向全国的驰道网。
而后,汉代在继承了秦代的制度上更加完善,驿站按其大小分为邮、亭、驿、传4类。
到了唐代,唐太宗更是下诏书,要保持全国道路畅通无阻,对道路的保养也做了明文规定。
公元960年至1911年为近古时期。
此期间,宋、元、明3代的道路均在过去的道路建设基础上有所提高,尤其是元代地域辽阔,从大都通往全国有7条主干道,形成了一个宏大的道路网。
而后,清代利用原有驿道修建了长约15万km的“邮差路线”,在筑路及养路方面也有新的提高,规定得很具体。
直到清末,我国上海进口了两辆汽车,我国道路交通才正式进入汽车时代。
1912—1949年为近代道路时期。
在政府支持、民间商人大力投入下,我国的公路建设发展迅速。
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国公路已有131 912 km,机动车69 122辆。
路基路面工程01
荷载与变形的关系式:
圆形垂直 均布荷载
圆形均布荷 载面积半径
lr
2 p (1 02 )
E0
a
土的泊松比 竖向位移系数
土基回弹模量
在圆形均布荷载作用下土基表面的垂直位移
抗剪强度 定义:土体具有的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 计算:
划分方法。 5.能根据路基用土的工程性质选择路基用
土。
本章重点:公路主要组成部分的名称、功能及组合形
式,路基干湿类型划分。
本章难点:路基干湿类型及临界高度的划分。
第一节 道路工程概述
一、道路工程的发展情况
道路是供各种车辆(无轨)和行人等通行的 工程设施。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公路、城市道路、 林区道路、厂矿道路及乡村道路等。
流塑与流动状的分界
1.0>W c>0 可塑状态
W L>W>W p
应用:老路
对于原有公路,按不利季节路槽底面以下 80cm深度内土的平均稠度确定。于路槽底面以下 80cm内,每10cm取土样测定其天然含水量、塑 限含水量和液限含水量。
Wci
WLi Wi WLi WPi
8
___
Wci
合理选择路基横断面形式,正确确定边坡坡率。 选用工程性质良好的土填筑路基。 严格执行施工规范、规程,选择正确的施工方法。 充分压实土基,提高土基的强度和水稳定性。 正确地进行地面和地下的排水设计。 合理选用边坡加固与防护措施,以及修筑支挡结构
物;对存在稳定性隐患的边坡,应进行稳定性分析, 采用加固、防护措施。 特殊地质环境地段的路基,必须与该特殊工程整治 措施相结合,进行综合设计。
路基路面工程第一章 绪论ppt课件
1.4.2 大气温度及其对路基水温情况的影响
路基湿度水的来源; 大气温度的影响; 湿度和温度变化对路基产生的共同影响称为路基 的水温情况。
.
1.4.3 路基干湿类型
划分:枯燥、中湿、潮湿、过湿
路基的干湿类型以分界稠度来划分。
稠度:土的含水率与其液限之差与塑限和液限之
差的比值,即:
WC
= WL W IP
大类。
小客
车
整车
货车 客车 牵引式拖车 中客
车
牵引式半拖车
.
大客
1.6.2 汽车的轴型 我国设计规范中以100 kN作为设计规范轴重。通常, 整车型式的客、货车车轴分前轴和后轴。
车辆轮组和轴组类型
.
车辆类型分类 .
1.6.3 汽车对道路静态的压力 汽车对道路的作用可分为停驻形状和行驶形状。当汽 车处于停驻形状下,对路面的作用力为静态压力,主 要是由轮胎传给路面的垂直压力p,它的大小受下述要 素的影响。 ①汽车轮胎的内压力pi; ②轮胎的刚度和轮胎与路面接触的外形; ③轮载的大小。
.
主要内容
1.1道路工程的历史和开展 1.2路基路面工程的特点、要求及影响要素 1.3公路自然区划 1.4路基水温情况及干湿类型 1.5路面构造与分类 1.6行车荷载
.
1.1 道路工程的历史和开展
➢ 史前:步行道路、驮运道路、马车道路。 ➢ 古代:设立驿站,十里设亭,三十里设驿。 ➢ 近代:路面多为泥结碎石或天然土路。 ➢ 现代(新中国成立后):统筹规划、条块结合、分级担任、结
• 式中WI ——路基顶面以下80 cm内,每10 cm。
.
➢ 新建公路
新建公路时,假设能确定路基临界高度值,那么可以此作 为判别规范,与路基设计高度作比较,由此确定路基干湿 类型,
路基路面工程授课教案
路基路面工程授课教案第一章:路基路面工程概述1.1 课程介绍理解路基路面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路基路面工程的基本组成和构造了解路基路面工程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1.2 教学内容路基路面工程的定义和作用路基路面工程的组成结构路基路面工程的特点和分类路基路面工程的应用实例1.3 教学目标了解路基路面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组成掌握路基路面工程的构造和特点能够分析路基路面工程的应用实例1.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路基路面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组成结构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实例,理解路基路面工程的特点和作用1.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路基路面工程基本概念的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路基路面工程应用实例的分析能力第二章:路基工程设计2.1 课程介绍掌握路基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路基工程设计的要求和标准熟悉路基工程设计的流程和步骤2.2 教学内容路基工程设计的依据和原则路基工程设计的步骤和流程路基工程设计的方法和技巧路基工程设计的注意事项2.3 教学目标掌握路基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路基工程设计的要求和标准熟悉路基工程设计的流程和步骤2.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路基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设计案例,理解路基工程设计的步骤和流程2.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路基工程设计原理和方法的理解设计练习:评估学生对路基工程设计流程和步骤的掌握程度第三章:路面工程设计3.1 课程介绍掌握路面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路面工程设计的要求和标准熟悉路面工程设计的流程和步骤3.2 教学内容路面工程设计的依据和原则路面工程设计的步骤和流程路面工程设计的方法和技巧路面工程设计的注意事项3.3 教学目标掌握路面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路面工程设计的要求和标准熟悉路面工程设计的流程和步骤3.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路面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设计案例,理解路面工程设计的步骤和流程3.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路面工程设计原理和方法的理解设计练习:评估学生对路面工程设计流程和步骤的掌握程度第四章:路基路面材料4.1 课程介绍理解路基路面材料的分类和特性掌握路基路面材料的选用原则和标准熟悉路基路面材料的性能和应用4.2 教学内容路基路面材料的分类和特性路基路面材料的选用原则和标准路基路面材料的性能和应用路基路面材料的最新发展动态4.3 教学目标理解路基路面材料的分类和特性掌握路基路面材料的选用原则和标准熟悉路基路面材料的性能和应用4.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路基路面材料的分类和特性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实例,理解路基路面材料的性能和应用4.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路基路面材料分类和特性的理解材料选择练习:评估学生对路基路面材料选用原则和标准的掌握程度第五章:路基路面施工技术5.1 课程介绍掌握路基路面施工的基本技术和方法了解路基路面施工的要求和标准熟悉路基路面施工的流程和步骤5.2 教学内容路基路面施工的准备工作和要求路基路面施工的基本技术和方法路基路面施工的流程和步骤路基路面施工的注意事项5.3 教学目标掌握路基路面施工的基本技术和方法了解路基路面施工的要求和标准熟悉路基第六章: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控制6.1 课程介绍理解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掌握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控制的标准和规范6.2 教学内容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控制的概念和意义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控制的标准和规范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控制的具体要求和流程6.3 教学目标理解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掌握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控制的标准和规范6.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控制的概念和意义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质量控制案例,理解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控制的具体要求和流程6.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控制概念的理解质量控制练习:评估学生对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控制方法和流程的掌握程度第七章:路基路面工程的维护与养护7.1 课程介绍理解路基路面工程的维护与养护的重要性掌握路基路面工程维护与养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路基路面工程维护与养护的流程和步骤7.2 教学内容路基路面工程维护与养护的概念和意义路基路面工程维护与养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路基路面工程维护与养护的流程和步骤路基路面工程维护与养护的注意事项7.3 教学目标理解路基路面工程的维护与养护的重要性掌握路基路面工程维护与养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路基路面工程维护与养护的流程和步骤7.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路基路面工程维护与养护的概念和意义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维护与养护案例,理解路基路面工程维护与养护的具体要求和流程7.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路基路面工程维护与养护概念的理解维护与养护练习:评估学生对路基路面工程维护与养护方法和流程的掌握程度第八章:路基路面工程的可持续发展8.1 课程介绍理解路基路面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掌握路基路面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熟悉路基路面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趋势和应用8.2 教学内容路基路面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意义路基路面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路基路面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趋势和应用路基路面工程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8.3 教学目标理解路基路面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掌握路基路面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熟悉路基路面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趋势和应用8.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路基路面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意义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可持续发展案例,理解路基路面工程可持续发展具体要求和流程8.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路基路面工程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理解可持续发展练习:评估学生对路基路面工程可持续发展方法和流程的掌握程度第九章:路基路面工程案例分析9.1 课程介绍理解路基路面工程案例分析的重要性掌握路基路面工程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熟悉路基路面工程案例分析的流程和步骤9.2 教学内容路基路面工程案例分析的概念和意义路基路面工程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路基路面工程案例分析的流程和步骤路基路面工程案例分析的注意事项9.3 教学目标理解路基路面工程案例分析的重要性掌握路基路面工程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熟悉路基路面工程案例分析的流程和步骤9.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路基路面工程案例分析的概念和意义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理解路基路面工程案例分析的具体要求和流程9.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路基路面工程案例分析概念的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路基路面工程案例分析方法和流程的掌握程度第十章:路基路面工程的前沿技术10.1重点解析本文档为“路基路面工程授课教案”,共包含十个章节。
第一章 路面工程概述.
第一章路面工程概述第一节路工程道发展概况一、道路工程发展历史1、建国以前:最早在夏禹时代,有道路里程的概念;以后各朝代道路修筑均有所发展,但缓慢;到建国前:维持通车8万km,全国1/3的县不同公路,西藏无公路古代:唐代2.2万km驿道网近代:1921年中国修建了第一条公路“长沙-湘潭”51km,1949年8万km。
特点:数量少,质量差,标准低。
2、建国后(尤其1978年后)公路总里程骤增;等级不断提高;高速公路从无到有。
截止2003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180.98万km,其中等级公路里程143.87万km,占79.5%,占高速公路29745km.一级29903km,二级211929km,三级324788km,四级842373km, 等外路371090km。
由有路面公路里程194.74km占91.0%。
高级路面344271km,次高级443846km,中级425986km,低级433312km,无路面162416km.目前,通公路的行政村占全国总数的91.9%,尚有173个乡镇56693个行政村不通。
2003年底,全国桥梁31.08万座,1246.61万延米;隧道2175处,100.10万延米。
国道交通观测站4638个,连续式观测站247个,间隙式3293个。
3、预期目标2020年:东部95%的人口30分钟以内上高速中部85%的人口60分钟以内上高速西部75%的人口120分钟内上高速二、道路工程发展现状1、发展现状(1)现代交通运输系统:铁路、公路、水运、航运、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各有特点(载体、覆盖范围、特色、局限性);(2)高速公路现状:总里程4.5万km,全国分布密度不均匀;(3)路基路面技术现状(设计方法、使用性能、存在问题)。
2、存在问题:(1)公路网标准低,数量少,布局不合理(2)道路交通管理落后,城市交通拥挤阻塞。
(3)规划不合理,路网总体服务水平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
(4)公路建设质量差,20%高速公路出现早期大修。
路基路面工程第一章
路面的设计与施工
设计原则
根据道路等级、交通量、气候条 件等因素进行路面结构设计,确 保路面的安全、舒适、耐久性。
质量检测与验收
对施工完成的路面进行质量检测 和验收,确保达到设计标准和使 用要求。
材料选择
根据路面类型和设计要求选择合 适的材料,如沥青、水泥、砖、 石材等。
施工工艺
按照规定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 进行路面施工,确保施工质量符 合设计要求。
路面的类型
沥青路面
采用沥青材料作为主要铺装材料, 具有良好的耐磨、防滑、降噪等 性能。
天然石材路面
采用天然石材铺装而成,具有自 然、古朴的外观和良好的防滑性 能。
水泥混凝土路面
采用水泥混凝土作为主要铺装材 料,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耐久 性。
砖路面
采用各种类型的砖块铺装而成, 具有独特的装饰效果和历史文化 价值。
定期检查与维修Leabharlann 对路基、路面进行定期检 1
测,评估其状况,确定维 修方案。
4
对路基进行加固处理,如 压实、换填等,提高其承 载能力。
2 对损坏的路面结构层进行
修复,如沥青混凝土面层、 水泥混凝土面层等。
3 修复损坏的路缘石、排水
沟等附属设施,保持其完 好有效。
特殊情况下的应急处理
在遭遇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时, 及时疏通积水,修复受损的路基、 路面和附属设施。
材料储存
合理安排材料的储存和运输,避免材料损坏或变 质。
Part
04
路基路面的维护与保养
日常维护与保养
清理路面积水、落叶、杂物,保 持路面整洁。
巡查路基、路面是否有裂缝、沉 陷等病害,做好记录并及时处理。
检查路缘石、排水沟等设施是否 完好,如有损坏及时修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本课程的设置及其重要性
3、本课程的内容
路基路面工程
路基工程
路面工程
公路路基 机场道基 公路路面 机场道面
◇ 课程的具体内容
? 概论
路基工程部分
? 路基土的特性及设计参数
(Characteristics and
Design parameters)
? 路基设计
(Embankment Design)
学与土质学、水力学、交通工程基础等; 专业课程—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
梁工程、结构设计原理、基础工程 等 专业提高课程—众多选修课程
◇ 本课程的设置及其重要性
2、本课程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
实践环节—室内试验 确定路面结构设计的主要参数 等;
—野外试验 确定交通参数、路面结构参数 等;
—结构综合设计 进行路面结构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通向柏林的A9公路(东德),使用时间超过50年, 图中为第一阶段的水泥路面
1、道路的衍变
第四阶段:以高速度分车道行驶为特征的高速公路阶段。
也称为Freeway或Expressway。
2、道路分类
道路是供各种车辆、行人等通行的工程设施,按其使用范围分为公路、 城市道路、机场跑道、厂矿道路、林区道路等。
号区间为 11~89 。
?③横向路线 编号为2位偶数,由北向南升序编排,编
(Maintenance and rehabilitations)
第一章 概论
第一章 概论(Introduction)
?第一节 路基路面工程发展概况(Development) ?第二节 路基路面工程的特点与性能要求(Characteristics) ?第三节 路基路面结构及层位功能(Pavement layers) ?第四节 路基路面结构的影响因素(Factors) ?第五节 公路自然区划 (Nature Categories)
第二阶段:供蓄力车辆和行人
通行的大道(Cart Way)阶段。 在中国,有“康衢”、“路”、 “驰道”、“驿道”等名称; 在欧洲,罗马道路非常发达, 有“条条大道通罗马”之说。
1、道路的衍变
古罗马道路和结构
1、道路的衍变
第三阶段:行驶汽车的公路(Highway)阶段。内燃机汽车是德国在1886
年由高特列希?戴姆勒发明,我国在1902年从国外引进汽车,1906年苏元春 驻守广西时首建了龙州到镇南关的公路。
? 路基防护与支挡设计
(design of retaining wall )
? 路基施工
(construction)
◇ 课程的具体内容
路面工程部分
?交通荷载及路面设计参数(ESAL and Parameters) ? 路面基层(Base) ?沥青路面设计 (Asphalt Pavement Design)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Design) ? 路面施工(Construction) ? 路基路面养护与管理
? 9条:鹤岗-大连(G11) 、沈阳-海口 (G15)、长春-深圳 (G25)、
济南-广州 (G35)、大庆-广州(G45)、二连浩特-广州(G55)、 包头-茂名(G65)、兰州-海口 (G75)、重庆-昆明(G85)
? 18条:绥芬河-满洲里(G10)、珲春-乌兰浩特(G12)、丹东-
锡林浩特 (G16)、荣成-乌海(G18)、青岛- 银川(G20)、青岛-兰 州(G22)、连云港- 霍尔果斯(G30)、南京-洛阳 (G36)、上海-西 安(G40)、上海-成都 (G42)、上海-重庆(G50)、杭州-瑞丽(G56)、 上海-昆明(G60)、福州-银川 (G70)、泉州-南宁 (G72)、厦门- 成都(G76) 、汕头- 昆明(G78)、广州- 昆明(G80)
? 此外,国家高速公路网还包括辽中环线、成渝环线、海南环线、珠
三角环线、杭州湾环线等共 5条地区环线, 2段并行线和37段联络线。
3、我国公路建设成果
3、我国公路建设成果
3、我国公路建设成果
143.89万km
有铺装+简易铺装279.86万km +未铺装149.07万Km =总里程423.75万Km
《路基路面工程》
Subgrade and Pavement Engineering
张锐(副教授) 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主要内容(Contents)
? 本课程的设置及其重要性 ?第一章 概述(Introduction)
◇ 本课程的设置及其重要性
1、本课程在教学体系中的位置 公共课程—数学、英语、人文 等 基础课程—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 等 专业基础课程—土木工程材料、测量学、土力
7 条北京放射线
9 条纵向路线
18 条横向路线
Hale Waihona Puke 3、我国公路建设成果? 普通国道网(2013年-2030年)
3、我国公路建设成果 ——高速公路“7918”网
? 7条:北京-哈尔滨( G1)、北京-上海(G2)、北京-台北
(G3)、北京-港澳( G4)、北京-昆明(G5)、北京-拉萨 (G6)、北京- 乌鲁木齐 (G7)
第一节 路基路面工程发展概况
? 核心内容:
?道路的衍变 ?道路的分类 ?我国公路建设成果 ?国家高速公路网命名 ?路基路面建设的技术成果 ?交叉学科的发展
1、道路的衍变
道路的发展可粗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供行人和牛马及其他兽类
行走、驮运货物的阶段。此时期的道 路通常称为小路或小径(Trail)。
机场Airport
分类 干线公路: 国家干线
省干线
公路
县公路
乡公路
支线公路
分级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二级、三级、四级公路
Highway 公路 城市道路 快速路
主干道
次干道
支路及街道 其他道路 厂矿道路
林区道路
3、我国公路建设成果 ——高速公路“7918”网
到2020 年,高速公路总规模约 8.5 万公里,其中主线 6.8 万公里,地区环线、联络线等其它路线约 1.7万公里。
简50.35万km
229.51万km中有 64.19万km沥青
229.51万km中有 165.32万km水泥
2012年底资料
4、国家高速公路网命名
数字及数字与字母编号
?①首都放射线 编号为1位数,由正北开始按顺时针方
向升序编排,编号区间为 1~9。
?②纵向路线 编号为2位奇数,由东向西升序编排,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