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的中国四川(老照片)
1898年
3月12日——约翰·雅各布·巴耳末,瑞士数学家、物理学家。 5月19日——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William Ewart Gladstone 1809年12月29日—1898年5月19日)英国 政治家,曾作为自由党人四次出任英国首相(1868-1874、 1880-1885、1886以及1892-1894)。 5月29日——恭亲王,清朝王公大臣。(1833年1月11日出生) 7月30日——奥托·冯·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1815年4月1日-1898年7月30日)普鲁士王国首相, 德意志帝国第一任总理(1815年出生) 9月28日——谭嗣同,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
历史记载
《英德续垡合同》签订
光绪二十三年(1897),清政府开始筹借第三期对日赔款。英德集团再次压倒俄法集团,取得了这次借款权。 光绪二十四年(1898)二月九日,清总理衙门与英国汇丰银行、德国德华银行在北京签订了《英德续借款合同》 十七款,另附《付还本利日期数》一件。规定:借款总额为一千六百万英镑(合银一亿两);以八三(83%)折 扣交付,年息四点五厘;分四十五年还清,不得提前或一次还清;以海关税和苏州、淞沪、九江、浙东货厘及宜 昌、鄂岸、皖岸盐厘为担保。以上各处厘金由海关税税务司派人征收;借款偿还期内,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职位必 须由英国人充任。
2月7日——法国作家左拉被指控诽谤罪。
2月12日——一次车祸在英国发生,造成一位名叫亨利·林德菲尔德(Henry Lindfield)的人丧生,这是 世界上首位因车祸死亡的人。
2月15日——美西战争:美国军舰“缅因”号在哈瓦那港被炸沉。
2月23日——法国作家左拉因发表“我控诉”而被判徒刑。
中国历史
中德订立《胶澳租界条约》
40张成都1980年到1990年老照片
40张成都1980年到1990年老照片1.这尊天府广场正中的毛泽东塑像建立于1968年,是目前保存不多的毛泽东大型塑像之一。
主席像身后的建筑也是同时期建成,名称叫《毛泽东思想万岁展览馆》。
当年这地方叫“皇城坝”,据说是三国时刘备的皇宫所在地,不远处的东,西御街也许可以佐证。
展览馆位置原来有一城楼门墙,象天安门城楼的形状,但很小,三个门洞,城楼早已无踪,仅余城门墙,建展览馆时爆破拆除。
记得当年建展览馆和主席像称为“敬建”,全市许多单位和市民都去参加义务劳动,老夫也参加过义务劳动,在九眼桥望江公园傍边河里去搒沙石作建材。
1980年代的照片中可以看见当年的交警白制服站岗警台指挥交通,机动车辆很少,行人几乎除了步行就是自行车。
2.这张从高处拍的照片虽然没有标出具体位置,但1980年代的成都街巷大多如此,现在宽窄巷子旁的井巷子一带如果从高处俯看也大致如照片类似。
3.正在施工的巨幅宣传画,宣传画是那个时期必不可少的特色。
宣传画的内容虽没完成,但基本可以看出是宣传当时的国策计划生育:只生一个好。
4.这是那个年代最常见的人力运输架子车,,用文字表达应为架架车,用成都话读音就叫“甲甲车”。
这人力车可运的货物包罗万象,照片中车上的筐表明是运蔬菜的。
5.照片上门牌的街名看不太清楚,门上贴有“代写各项文件”招牌,门内隐约见一老者正在书写。
说明1980代成都不能书写的人群不在少数,那个年代通讯落后,书信是交流沟通的主要媒介。
因而存在代写书信文件的职业生存空间。
6.这样类似大门的老院子在当年不少,在新中国之前肯定是大户人家的宅院,解放后大多被分给贫穷市民,几户合住一院。
7.这张照片的水果摊和顾客的衣物穿着不象在市内,倒与郊区的天回镇,龙潭寺之类的场镇吻合。
8.用风力来分离稻麦与谷草麦草杂质的风车是成都平原农村的典型农具,成都1980年代主城区与农村的城乡结合极紧密,李家沱,万年场,茶店子,洞子口,东郊工厂,建没路等许多地方是城中有村,村中有城,现二环路到三环路之间几乎都是农田,这样的场景十分常见。
介绍四川的PPT
四川是全国的农产品供应大省,是国家最大的粮、油、猪生产基地之一,猪肉产量全国第 一。四川农业发达,号称“天府之国”,是我国小麦、水稻、油菜籽、黄红麻、甘蔗、桑 蚕、水果的重要产区。川西高原、山地分别为本处重要牧区和林区。盛产林特产竹子、白 蜡及中药材川贝、麋香、虫草等,银耳、生漆、毛竹等产品享誉全国。 四川也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本省为我国内地综合性工业基地。成都电器、量 具刃上、攀枝花钢铁、川中油气田、自贡盐化工、内江制糖、泸州和宜宾等地的酿酒工业 等都很有名,白酒业在中国举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号称川酒天下、“川酒云烟”之说。其 中冶金、采矿、化工、机械、宇航、电子工业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攀枝花钢铁(集团) 公司、中航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长虹集团、希望集团、中国第二重型装备厂、中 国东方电气集团(包括东方电机、东方汽轮、东方锅炉)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国有企业和民 营企业,闻名国内外。
1.人文艺术篇
川人+川文化+川菜+川习俗+川特产
世界小姐成都赛区
亚洲小姐四川成 都赛区,评为一 致认为四川的美 女是天下闻名的! 四川美女别称 “幺妹儿”、 “辣妹子(包括 重庆)”、“靓 妞儿”……近来 有“天下美女出 四川之说”!
四川名人
武则天(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利州(今四川省广 元市利州区)人。祖籍并州文水人(今山西省文水县),汉族。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 (67岁即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今四川江油人。字太白,号青 莲居士, 又号“谪仙人”。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 侠”之称。
巴金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 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 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
专题04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120周年 (原卷板)
【热点直击】2020年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战争爆发120周年。
1900年至1901年,英、俄、德、法、美、日、意、奥以及比利时、荷兰、西班牙等多个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联军侵华战争。
中国战败后,与这些国家签订了多项不平等条约,严重危害中国主权,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彻底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
高考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主要以隐性考查为主,侧重于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等,学生在复习备考时应引起重视。
【知识链接】一、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爆发背景(1)根本原因:列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以维护和扩大在华侵略利益(2)直接原因:民族危机的加深导致义和团运动2.经过:(1)1900年6月,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发动侵华战争。
(2)八国联军从天津出发,经过廊坊之战、天津之战,联军攻陷北京。
3.结果:中国战败,签订《辛丑条约》条约内容:(1)中国赔款价息合计9.8亿两白银(详情为赔偿4.5亿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约9.8亿两)。
(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3)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驻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4)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5)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6)修订商约。
4.影响: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1)巨额的赔款是列强对中国空前的大规模勒索,为支付这笔巨额赔款,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使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凋敝。
(2)在北京设立“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3)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4)清朝官吏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的帮凶。
华蓥山三线建设遗迹-国营华川机械厂旧址
华蓥⼭三线建设遗迹-国营华川机械⼚旧址国营华川机械⼚(军⼯代号204⼚)是上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期间,我国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在四川省境内的华蓥⼭脉沿线布局的系列军⼯企业之⼀,位于原四川省合川县草街镇(今属重庆市合川区)⼤庙村。
该⼚建于1966年10⽉,其军⼯产品主要为枪炮弹药提供重要的配套部件,⾼峰期有近万⼈,在⼚区外围有完整的⽣活和社会配套设施,俨然⼀个独⽴的⼩社会。
上世纪末,由于国际局势的缓和,以及我国对外政策的调整,国家对⼤部分三线企业作出了搬迁调整的决定。
华川机械⼚从重庆合川搬迁⾄成都⼗陵,即今天的四川华川⼯业有限公司和成都华川电装有限公司。
华川机械⼚迁⾛后,重庆⼈⽂科技学院进驻华川⼚区及⽣活区,部分⼚房被改建为教学配套设施,家属区被改建为教职⼯和学⽣住宅楼。
⽬前,原华川机械⼚旧址部分建筑如礼堂,学校,家属楼,⼚区及部分社会配套设施基本保存完好,沧桑的建筑⽆⾔的建筑诉说着共和国那⼀段风云跌宕的岁⽉往事,昭⽰着今天的⼈们,和平⽣活来之不易,它凝聚着整整两代⼈的⽆私奉献和牺牲。
华川机械⼚礼堂华川机械⼚礼堂,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前华川⼚区内最有三线⽓息的⼀栋建筑。
礼堂旁的⼤楼是原华川机械⼚的职⼯培训⼤楼以及技⼯学校。
华川礼堂⽼照⽚华川⼚⼦弟⼩学旧址华川⼚⼦弟⼩学旧址华川⼚⼦弟⼩学旧址华川⼩学外侧学校外墙还保留有当年⼲打垒的痕迹。
华川⼚⼦弟中学旧址华川⼚⼦弟中学旧址,外⽴⾯和外墙有所改变。
华川⼚⼦弟中学旧址,这个⼤门是⼈⽂学院后来修建的。
进⼊华川⼚区的东风桥桥上刻有“⾃⼒更⽣,奋发图强”,富有强烈的时代⽓息,也是那个时代三线⼈的精神写照。
这个⾏政中⼼的外⽴⾯是后来⼈⽂学院⼊驻后修建的。
原华川⼚办公⼤楼,现为重庆⼈⽂科技学院⾏政中⼼。
原华川⼚办公⼤楼,现为重庆⼈⽂科技学院⾏政中⼼。
原华川⼚508车间,现被改建为⼈⽂学院的体院馆。
体院馆内部还保留着以前军⼯车间的⼀些⼯业元素。
华川机械⼚职⼯家属区⼀⾓。
四川发展史——精选推荐
四川发展史根据考古发现,200多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早期,四川便开始有了人类活动。
四川境内有已被命名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四处。
距今7~8千年的时候,四川地区逐渐进入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很广,目前已发现200多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广汉三星堆遗址、广元营盘梁遗址、西昌礼州遗址等。
约4~5千年前,四川地区进入上古传说时期,这一时期大约同中原的夏、商、周时期相当。
此时的古史传说内容主要关于上古四川先王世系和活动,较著名的有大禹导江、杜宇化鹃等。
尽管没有史料记载,但三星堆、金沙、十二桥等遗址的考古发掘和口头传说证明,最迟到商代,成都平原已经进入奴隶社会。
大约在夏商时期,蜀人部落从今茂县一带迁徙至成都平原。
“三代蜀王”之后,大约相当于中原西周末期,杜宇王朝建立,其间蜀国的都城迁至郫邑(今郫县),杜宇王朝采用君主世袭制,势力强大,其势力基本覆盖了整个四川盆地。
大约相当于春秋早期,杜宇氏禅位于治水有功的蜀相鳖灵,鳖灵建立了开明王朝。
开明王朝定都于广都(今双流),起初国力强盛,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开明九世开始仿效华夏礼乐制度,并把都城从广都迁往成都,也就有了苌弘化碧的传说。
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年),秦国为统一天下做准备,从石牛道讨伐蜀国。
秦攻占蜀国后,设蜀、汉中两郡。
四川地区逐步实行秦国的制度,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秦昭襄王至秦庄襄王年间(前227年~前247年),李冰担任蜀郡太守,采取了许多开发蜀地的重大措施,比如修建都江堰,疏通检、郫二江(今南河、锦江),使成都平原日渐富饶,为秦始皇统一中国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证。
西汉以后四川地区社会、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繁华程度超过关中地区而被誉为“天府之国”,美称相沿至今。
汉景帝年间,文翁出任蜀郡太守,在成都建立中国首个官办学堂“文翁石室”,从此蜀地学风大盛,可与齐鲁地区相媲美。
西汉末,公孙述占据益州,国号“成家”,建都成都。
东汉末,益州又被刘焉刘璋父子割据(189年~214年)。
家乡的老照片 ppt课件
2020/10/15
10
2020/10/15
11
2020/10/15
12
❖ 黄鹤楼位于武汉市蛇山的黄鹤矶头,面对鹦鹉洲,与湖南岳 阳楼、江西滕王阁、山东蓬莱阁合称中国四大名楼,号称“天 下江山第一楼”。相传始建于三国时期,历代屡毁屡建。现 楼为1981年重建,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楼址仍在 蛇山头。主楼高49米,共五层,攒尖顶,层层飞檐,四望如 一。底层外檐柱对径为30米,中部大厅正面墙上设大片浮雕, 表现出了历代有关黄鹤楼的神话传说;三层设夹层回廊,陈 列有关诗词书画;二、三、四层外有四面回廊,可供游人远 眺;五层为瞭望厅,可在此观赏大江景色;附属建筑有仙枣 亭、石照亭、黄鹤归来小景等.。黄鹤楼是闻名中外的名胜古 迹,它雄踞长江之滨,蛇山之首,背倚万户林立的武昌城, 面临汹涌浩荡的扬子江,相对古雅清俊晴川阁,刚好位于长 江和京广线的交叉处,即东西水路与南北陆路的交汇点上。 登上黄鹤楼武汉三镇的旖旎风光历历在目,辽阔神州的锦绣 山河也遥遥在望。由于这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前人流传至 今的诗词、文赋、楹联、匾额、摩岩石刻和民间故事,使黄 鹤楼成为山川与人文景观相互倚重的文化名 黄鹤楼公园风景(15张)楼,素来享有“天下绝景”和“天下 江山第一楼”的美誉。
2020/10/15
1
武汉历史悠久,据考古发掘和古籍记载,远在 5000年前,已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市郊黄陂 区的盘龙城遗址,是距今3500年前的商代方国 都邑,保存完整,也是迄今为止在长江流域发 现的唯一一座商代古城。周初属鄂国,秦属南 郡,西汉属江夏郡。东汉以后,江北先后置沌 阳县(公元25年)、石阳县(三国时期)、曲 阳县(公元280年)、曲陵县(公元305年)、 汉津县(公元597年)、汉阳县(公元606年)。 江南先后置沙羡县(公元25年)、汝南县(公
老照片PPT(优秀课件) 通用
34.三大战役 39
35.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4) 40
41.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6 42.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47 43.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8
36.打倒蒋介石 解放全中国 41
44. “大跃进”运动(1958)49
37.开国大典(1949.10.1)42
21.东北抗日联军的艰苦斗争(193326 22.长征---红军到达陕北(1935.11) 27 23.一.二九运动(1935.12)28
30.军事三人小组(1946.1)35 31.挺进大别山 (1947.6)36
24.卢沟桥事变(1937.7.7)29
32.解放区 (1840)
2.甲午战争致远舰部分官兵
3. 慈禧太后
4.戊戌变法(1898)
5. 义 和 团 运 动 (1900)
6.八国联军洗劫北京(1900)
7.辛丑条约签定(1901.9)
8.辛亥革命(1911.10)
9.中华民国成立(1912)
10.袁世凯复辟帝制(1915)
61.中葡关于澳门的联合声明
62.江泽民担任总书记(1989.6)
63.海峡两岸的“三通”
64.邓小平南巡(1992.2)
65. 中 共 十 四 大
(1992.10)
66. 希 望 工 程
67. 金 融 市 场、 拍 卖 市 场
68.冲击奥运会
1.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0)6 2.甲午战争致远舰部分官兵 7 3.慈禧太后 8 4.戊戌变法(1898) 9 5.义和团运动(1900) 10 6.八国联军洗劫北京(1900)11 7.辛丑条约签定(1901.9)12 8.辛亥革命(1911.10)13
四川省的地理历史概况
四川省的地理历史概况
四川省简称川或蜀。
在商周时期,四川地区建立了两个国家:一个是在今川西地区,由古蜀族为中心建立的蜀国;另一个是在今川东地区(包括今重庆市),由古巴族为中心建立的巴国。
所以,四川地区古称“巴蜀”。
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置巴蜀二郡,汉属益州,唐属剑南道及山南东、西等道,宋置川陕路,后分置益、梓、利、夔四路,总称四川路,至此始有四川之名。
元设四川行中书省,简称“四川行省”。
明置四川布政使司,辖区内还包括今贵州省遵义和云南东北部及贵州西北部。
清为四川省,并对川、滇、黔三省省界进行较大调整,基本确定了现在四川的南部省界。
民国时期,今四川西部分治为西康省。
1955年,西康省划归四川。
1997年,将四川分为今重庆直辖市和四川省,川渝分治。
2017年,四川省辖18个市、3个民族自治州。
自古以来四川就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使四川成为中国经济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
据考古证明,旧石器时期今四川境内就有人类活动,在距今4000~5000年,成都平原地区是长江上游区域文化的起源中心。
其中:广汉三星堆和成都金沙遗址是古蜀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农业文明和城市文明很早兴起,历史上四川的农业、冶金、丝织、建筑等都得到一定发展。
1917年四川遂宁老照片35幅百年前遂宁城市及人文风貌
1917年四川遂宁老照片35幅百年前遂宁城市及人文风貌
遂宁,四川省地级市,别称斗城、遂州,位于四川盆地中部腹心,西连成都,东邻重庆,与成都、重庆呈等距三角。
遂宁因东晋大将桓温平蜀后,寓意“平息战乱,遂得安宁”而得名。
历为郡、州、府、专署和县的治所,1985年建市,该市有“东川巨邑”、“川中重镇”,“文贤之邦”之称;孕育了陈子昂、王灼、黄峨、张鹏翮、张问陶等历史名人。
1917-1919年甘博在中国考察期间,在遂宁地区拍摄了以下照片,小编将这些照片加以整理,欢迎阅览。
秤盐
店铺门口的人们
编草鞋
戴树枝编帽子的劳工
担重物的劳工
地藏车,这是什么东东?
作者甘博一行人,费佩德在用照相机给当地人照相。
人群中的费佩德
年老的舵手
浆手们
孔庙宝塔
孔庙门前的士兵
村庄入口
水牛犁田
水牛耕田
水车抽水
当地的一位老人老人的脸上写着一种让人一种难以表达的表情似愤懑、似强忍痛哭!看后让人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盲眼乞丐
女乞丐
乞丐
坟墓和墓碑
桥边石碑
原始标注的是“收税”,小编觉得不像。
寺庙的宝塔
寺庙门前的木牌
某寺庙里的阎王塑像
某寺庙里的判官塑像
神龛和晾晒的玉米
牌楼,遂宁路
孝子牌坊
孝子牌坊
盐井转轮
医馆门口的劳工。
士兵和竹轿。
竹轿。
民国初年的老照片每一张都是时代的记忆(组图)
民国初年的老照片,每一张都是时代的记忆
民国初年的结婚礼服新娘头戴风冠,身着大红绣裙,脚穿配套红绣鞋;新郎身穿双喜字长袍、肩背十字红绸花,这是当时典型的汉族婚礼礼服。
民国时代的西式婚礼留影新娘身着白纱礼服长裙,头戴花冠,披白色头纺,新郎为西式黑色礼服,白村衣、领带(一般手持礼帽)
照片女子虽然稚气未消,但却无奈委身青楼
民国天津一官僚家庭的婚礼合影此照中新娘身穿旗袍,头戴花冠加披婚纱,除年长者外,新郎、伴郎以及年轻来宾均身着西装,新式婚礼已被愈来愈多的年轻人所接受
1898年苏州的缠足妇女满族妇女不缠足满族妇女历来没有缠足习惯。
清代统治者入关前后曾多次颁发谕旨,严禁女子缠足。
照片所摄为一晚清时代的少妇,其足下的马蹄底鞋,正是满族妇女天足的标志。
清代倾慕汉族文化的满族贵族王公大多从苏州及江南一带采买民女为妾,而江南女子则多为缠足汉女。
显然汉族社会的畸形审美时尚对满族贵族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满族年长妇女多穿着平木制成的平底鞋,其前端着地处稍削,便于行走。
中华民国成立后,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申明禁止女子缠足,全国各地再次出现放足热潮。
这是民初驻比利时公使王景岐眷属的合影,片中的四位女性身着典型的民初女装,均为天足。
图集:清末老照片之一——疆土.古迹.地图篇1
学习辅助网 图集:清末老照片之一——疆土.古迹.地图篇12009年11月29日11:19 来源:照片中国按:历史是教科书,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
本人平时喜欢浏览和收藏一些老照片,在此,将清末(主要是1911年以前)的部分不系统的、零碎的老照片进行梳理,编辑整理出清末老照片系列图集:之一,疆土.古迹.地图3篇、之二,民俗.民风.民生10篇、之三,皇室.国戚.权贵8篇、之四,军备.战争.革命14篇、之五,文教.医疗.传教1篇、之六,工业.交通.通信2篇、之七,刑具.刑罚.酷刑2篇,共40篇2000多幅图片。
有心者请鉴赏并勘正。
请点击逐一浏览:〔1.1〕〔1.2〕〔1.3〕〔2.1〕〔2.2〕〔2.3〕〔2.4〕〔2.5〕〔2.6〕〔2.7〕〔2.8〕〔2.9〕〔2.10〕〔3.1〕〔3.2〕〔3.3〕〔3.4〕〔3.5〕〔3.6〕〔3.7〕〔3.8〕〔4.1〕〔4.2〕〔4.3〕〔4.4〕〔4.5〕〔4.6〕〔4.7〕〔4.8〕〔4.9〕〔4.10〕〔4.11〕〔4.12〕〔4.13〕〔4.14〕〔5.0〕〔6.1〕〔6.2〕〔7.1〕〔7.2〕1860年北京水城门城墙与水门城墙外的砖塔水上茶馆水上行人桥北京八里桥厚重的北京城墙天坛颐和园长城长城1898北京故宫全景1898北京故宫全景前门全景,拍摄于1920年左右,手工上色。
北京天安门北京午门清代被八国联军毁坏的前门楼颐和园玉带桥清漪园万寿山.蛋白照片,拍摄于1867到1869年左右,拍摄者可能是我国第一部摄影术专著《脱影奇观》的译者德贞.照片上佛香阁已经荡然无存了,约翰.汤姆迅拍摄的万寿山照片前面只剩当中的这棵树了,并且稍微大一些了,其余的树都不见了,从而可以判断这张照片拍摄日期早于汤姆迅拍摄的1871年.这是目前国内外能够见到的清漪园万寿山最早的照片.弥足珍贵。
清代雍和宫牌楼1879 圆明园1879 圆明园故宫老照片照片日期为(1900-1903年)紫禁城宫内杂草丛生,照片日期应该是1901年皇帝太后回銮之前拍摄的。
清光绪二十年(1898)
第七章 工 业清光绪二十年(1898),蓉城镇有几户外籍人经营的手工业作坊。
民国29年(1940)后,全县小手工业、小作坊日趋兴旺,共有6坊(磨坊、油坊、糕饼坊、粉丝坊、豆腐坊、面坊)、12匠(铁匠、木匠、篾匠、针匠、锡匠、银匠、铜匠、漆匠、砖匠、石匠、裱匠、扎匠)及制秤、弹花、制鞋、制帽、制笔、造纸、钟表修理等26个行业。
其间,纺织业、采矿业亦有所发展。
建国后,本县工业在十分薄弱的基础上起步。
1949年,全县工业产值只有111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8.8%。
1952年工业总产值上升到249万元,比1949年增加1.3倍。
“一五”时期,本县1281户手工业和作坊,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纷纷组织生产合作社,城乡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1957年工业总产值596万元,其中全民工业占56.9%,集体工业占33.9%。
1958年大跃进,工业总产值1388万元,比上年翻了一番。
从是年到1961年,全县先后兴办了钢铁、化工、机械、食品等工厂,铅锌矿、洪山铁矿、中村煤矿、大盖山铁矿亦相继开采。
“五小”(小矿山、小煤窑、小高炉、小农具、小化肥)企业一哄而起,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
1962年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陆续停办了一些厂矿企业,工业总产值下降到350万元。
生产趋于协调后,1965年总产值上升到527万元,比1962年增长50.6%。
“文革”开始后,一些工厂生产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1967年总产值398万元,比1965年下降24.5%。
此后,工业生产逐步发展,至1975年工业总产值达1260.9万元,比1965年上升139.2%。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本县工业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1985年工业总产值3544万元,比1975年增长1.8倍。
1989年,国营、集体、乡镇办、村办、家庭办、中外合资等多种体制的工业全县计1808个单位(含家庭工业1161户)。
是年,全社会工业总产值10037.1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57%,其中全民所有制工业3204.5万元,占31.9%;县属集体所有制工业1154万元,占11.5%;乡(镇)村工业4189万元,占41.7%;家庭及联户办工业1470万元,占14.7%;中外合资企业19.6万元,占0.2%。
历史变迁!老照片看华阳(和你记忆中的一样吗?)
历史变迁!老照片看华阳(和你记忆中的一样吗?)每一张老照片的背后,都有一个光阴的故事,那些黑白的相框里,是我们过去的回忆与美好。
古镇华阳,初名中兴场,后名中兴镇,是古蜀国的广都辖地。
老华阳的丁字路口(现摩尔百货)说华阳离不开成都市区。
清代,成都、华阳两县共治成都,成都县辖西北部,华阳县辖东南,以暑袜街为界。
今天的成华区、锦江区、武侯区,大部分属于华阳县。
华阳治所在成都市区的正府街,所以当时有句歇后语:成都到华阳——县过县(现过现)。
华阳治所后来几经变迁,迁徙到今双流中兴场,即如今的华阳镇。
(原华阳综合市场,现在的圣伦百货)华阳县于643年建县(唐贞观17年),因紧邻成都,所以初名蜀县。
建县大约100年后,县名更名为华阳,从此不再换名。
据说,取名华阳,是因古人论蜀之繁富有“地称天府,原号华阳”之说。
华阳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在川西平原算是大县了,比后来合并它的双流县都要大三四倍。
70年代的华阳簸箕街华阳从建县到1965年撤销建制,一共存在了1300多年。
作为成都府郭县,在漫长的历史里,华阳是一个耀眼的存在。
其地兼有平原、丘陵,物产丰富,牧马山盛产二荆条辣椒,为蜀中名品。
岷江水运的动脉府河贯通全境,沿河形成多处繁忙的水渡。
中兴苏码头是成都南下的重要口岸,日泊船筏一两百只。
藉此可见华阳旧时之繁华。
论人物,华阳也是精英荟萃。
助编《资治通鉴》的史家范祖禹、国民党元老张群、书法大家颜楷、金石兼辞章家乔大壮、辛亥英杰秦载赓、文学兼教育家林思进等,皆是华阳籍人士。
华阳现有28个社区:白马寺社区、半边街社区、滨江社区、菜蔬社区、二江寺社区、伏龙社区、古城社区、广福社区、鹤林社区、华新街社区、将军碑社区、锦江社区、沙河社区、四河社区、西寺社区、香山社区、一心社区、正东街社区、安公社区、长江街社区、广都社区、广华社区、观音湾社区、南山社区、祥龙社区、正大街社区、通济桥社区、龙河社区。
改造前的正西街口华阳老车站,现丽都新城逢场天人潮涌动华阳二江寺大桥老通济桥(华阳人口中的大桥)下河坝老街原双流氮肥厂,现南阳锦城辖区面积:38.5平方公里辖区人口:人口约50万人(含流动人口)华阳记忆之五显庙华阳五显庙位于场镇北首,后墙与甘蔗市毗连,正面隔戏台和正大街北口与丁字街口连接。
成都百年老照片 灌县(都江堰篇)(三)
成都百年老照片灌县(都江堰篇)(三)原文地址:成都百年老照片灌县(都江堰篇)(三)作者:印记CHINA鳖灵治泽国望帝托杜鹃1908年6月16日,四川都江堰拍摄者:威尔逊都江堰不论从设计,还是在历史上的地位、作用、功绩都太伟大、太有名,在此不赘述。
但是在李冰之前的有关都江堰的故事知情者可能就寥寥。
战国时期秦昭襄王时蜀守李冰继前人治水业绩,组织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号称天府。
这个前人是谁?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主要特征是无坝自流灌溉工程,它是历代蜀人勤劳治水的结果。
这历代蜀人是指哪些人?下面就以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来讲述影响了成都平原几千年文明的一段历史。
在大禹治水后的1500年,即距今2670多年前的春秋早期,连年大雨,金堂峡壅塞,每年汛期洪水为患,川西地区又象尧时一样成为泽国,离金堂峡仅35公里的蜀都广汉三星堆,也多次被淹没。
1908年6月17日,四川汶川县漩口镇拍摄者:威尔逊公元前663年,楚成王向周边地区大肆扩张,受到侵略的贵州遵义地区首领鳖灵,来不及告别每晚都要在井边的一棵夜合树下幽会的情人朱利,即仓皇潜水而逃。
下游是楚国腹地,鳖灵只得溯江而上投奔西蜀。
蜀国国君望帝杜宇以教民务农而深受民众拥戴,但对治水却不怎么精通,且年老体衰,面对如此浩大的工程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正当望帝忧心如焚之时,积累了丰富治水经验的鳖灵从荆楚水乡而来,望帝立即任命鳖灵为相主持治水。
鳖灵上任后,勘查了地形和水情。
经过勘查鳖灵成竹在胸,他不但要除水害,而且要变水害为水利,于是制订了凿和决的二字治水方法。
再说朱利,自鳖灵逃亡之后,她日夜思念自己的心上人,不远千里也沿江而上寻到了蜀国。
一天望帝带着扈从出猎,在崇州江源井边邂逅朱利。
望帝见朱利美艳绝色,就将其带回宫中纳为王妃。
朱利虽做了王妃,心中仍思念着鳖灵,一直闷闷不乐。
鳖灵带领民众经过七八年的努力,决开玉垒山,用人工开出柏条河和蒲阳河,也就是毗河和中河的上游,引泯江水入沱,减轻洪水对平原西南部的威胁,增加沱江水流量,使平原腹地更多的农田在枯水期时得以灌溉;凿通金堂峡,疏浚峡内淤塞,使沱江洪水得以顺利排泄,“民得安居”、“蜀得陆处。
【旧影集锦】奉天
【旧影集锦】奉天(二)【旧影集锦】奉天(二)【旧影集锦】老照片中的沈阳太原街瑞雪烹梅-陈鑫博客(2013-09-08 08:07:13)【旧影集锦】老照片中的沈阳太原街编辑/ 瑞雪烹梅【瑞雪烹梅按】近日,接连看了“盛京码字者”【/u/1321677055】的大作《闲话太原街》,非常佩服金哥的文笔和记忆力。
受到启发,把在网上收集的太原街(春日町)的老照片放在一起,供博友研究。
文字也来自网络,向原作者致谢!今日太原街夜景公元1898年,沈阳火车站前沦为沙俄的租界区,“西四条街”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道便成为了如今闻名东北的太原街的前身。
1919年,日本侵略者强制将满洲铁路附属地所有的街道都改用日本名称,“西四条街”也屈辱地被贯名为“春日町”。
春日町是日本名字,它就是现在的太原街。
日俄战争,以日本国胜利。
1905年初,日本占领沈阳,改原俄“铁路附属地”(在今西塔一带)为“满铁附属地”。
1910年,“满铁”兴建奉天驿(即今沈阳站的雏形)”,奉天驿建成后,为了突出是被日本占领,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新市街计划”。
所谓“新市街”,是以奉天驿为中心,向东开辟三条干线,即今天的中华路、中山路、民主路,中华路与奉天驿垂直,其余两条斜向放射。
站前有南北走向的大街,即今天的胜利大街,与胜利大街平等建有十几条街路,干线路有今南京街和和平大街。
今太原街在站前以东、南京街以西,是其中一条南北走向的商业街,原名春日町。
“通”和“町”是最具日本特色的街道称谓,现在日本国内的街道仍沿用这两个字。
春日町也是太原街历史上最具民族屈辱感的名字。
这样的历史,到了1945年才有了改变。
“八一五”光复后,春日町迅速被更名为太原街。
沈阳市和平区为街道命名时有一个传统,就是习惯用全国各地的城市名为名。
于是,山西省省会太原的名字成为了目前沈阳最著名商业街道的称谓。
(奉天)商活況殷盛を極むる春日町:商业活跃富饶之极的春日町太原街上的联营公司太原街上的联营公司太原街上的联营公司:乡下佬进城,一身趟绒。
中国近代史上的四川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四川一提到中国近现代史,大家首先想到的地方无非是武昌、黄花岗、南昌等,一般没有人会想到四川,虽然四川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省会,其中的成都也是中国五大战区之一的西部战区司令部驻地,但是好像与中国近现代史没有什么关系,但其实,在抗日战争时期,四川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100年前,四川爆发了以“破约保路”为宗旨的保路爱国运动。
这是一次全川各阶层群众广泛参加、声势浩大、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不但挫败了清政府“铁路国有”、出卖中国路权的卖国图谋,还促进了湖北新军发动武昌起义,为辛亥革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四川的历史上,有过许多的苦难,明末清初的战乱,使昔日的天府之国,变为人烟俱灭之地。
战乱平息后,清顺治年间清理户籍,发现四川仅剩八万人左右,而明末崇祯以前,蜀地人口有三百万以上。
但是四川到底还是从灾难中走了出来,文明与历史并没有因此而中断。
近代年来,川人在革命中多有贡献。
首先不得不提的便是四川保路运动。
保路运动包括了铸铁路风潮、出卖筑路权、四川保路同志会成立、川人自保商榷书、成都血案以及同志军围攻成都。
甲午战争之后,国人民智渐开,“要想富,先修路“,国人也渐渐明白铁路有很多的好处,而清廷则看到了铁路在国防上的战略意义。
随后,在政策的引导下,国内便掀起了建设铁路的高潮。
紧接着,新上任的邮传部尚书盛宣怀起用了前不久因照相问题被免职的端方为督办大臣,并强收川汉、粤汉铁路为“国有”,旋与美、英、法、德四国银行团订立借款合同,总额为六百万英镑,公开出卖川汉、粤汉铁路修筑权。
激起湘、鄂、粤、川人民的反对,保路风潮随之兴起,尤以四川最为激烈。
清廷劫夺商办铁路的“上谕”传到成都时,身居四川省咨议局和川汉铁路公司要职的立宪派绅商立即写文章,发通电,开会演说,指责铁路国有政策未经咨政院议决,违背法律程序,痛陈取消商办铁路是“务国有之虚名,坐引狼入室之实祸”,强烈要求清政府“俯顺民情”,收回成命,维持商办原案。
还恳请护理四川总督王人文代奏,乞求清政府暂缓接收川汉铁路,并用现金如数退还川路股款。
美国人拍摄的晚清四川影象(4)
音乐:苏武思乡
美国地质学家张伯林(Chamberlin,Thomas Chrowder)于1909年3月,沿长江过巫峡、奉节、云阳、万州,然后上岸从陆地穿越四川,经分水、梁平、大竹、渠县、南充、蓬溪、射洪、中江、到达灌县,后沿岷江经成都、郫县,彭山、乐山到宜宾,再次进入长江,经重庆、丰都、忠县,回到万州,然后顺原路沿长江于5月返回武汉。
以下为张伯林在此次旅行中拍摄的四川境内的照片。
成都,华西大学棒球队
成都,华西大学棒球队
成都,皇城附近街道景色
成都,教会建筑
成都,满城
成都,十字路口附近景色
成都,十字路口附近景色
成都,私人院落
成都,污水处理
我们的旅行队
农舍和稻田
成都平原,农庄
嘉定,灵宝塔
嘉定,民工打架
嘉定,民工打架
嘉定江边
嘉定江边
嘉定江边
肩挑甘蔗
江口,罂粟田
江口对面溪流
江口水车
街道牌坊
满城街道
满城街道
满城街道
木材运输
赛龙舟
赛龙舟
争论谁是优胜者
吸烟老妇
谢谢观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98年的中国四川(老照片)
身着满族服装的伊萨贝拉-伯德
伊莎贝拉·伯德(Isabella Bird,1831~1904,毕晓普夫人),英国人,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旅行家和成功的作家,又是世界百大探险家之一。
1879年起,伊莎贝拉先后到达中国的广州、东北、中西部,并著有《通向金色半岛的路》一书。
1896年,为了寻访中国西部的神秘土地,年已64岁、多病缠身的伊莎贝拉·伯德从上海出发,乘外国的轮船经镇江、芜湖、九江至汉口,再由汉口经沙市到宜昌,乘帆船从宜昌起行,穿过壮丽的长江三峡,经奉节(夔府) 、云阳到达万县。
她从万县走陆路经梁平(梁山县)、渠县、营山、南部到达阆
中(保宁府),再经苍溪、剑阁、梓潼、绵阳、彭县、灌县到
达成都。
之后再由灌县经汶川(威州、理番厅)、理县(杂谷脑)、米亚罗到达马尔康的梭磨,再从梭磨返回成都。
由成都乘“乌榜船”(四川人称为“乌棒”)沿岷江顺流而下,经眉山、乐山(嘉定府)、宜宾(叙府)、泸州到达重庆,在重庆买舟东下返回上海。
她沿途记录了大量的风土人情和民风民俗,并拍下了大量的照片。
伊莎贝拉·伯德回国后的第二年即1899年,根据沿途的所见所闻,在伦敦出版了《The Yangtze Valley and Beyond》(即《扬子江流域及以外地区》)一书(中文译本为
《1898:一个英国女人眼中的中国》),内容长达560余页,并配有作者拍摄下的113幅珍贵照片,为晚清末季内陆腹地的四川保存了一部全真的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