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读书的民族没有前途阅读答案
2019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习题:第8课 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含解析)
第八课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道理本来很简单:失去当然也是人生的正常现象。
整个人生是一个不断地得而复失的过程,就其最终结果看,失去反比得到更为本质。
我们迟早要失去人生最宝贵的赠礼——生命,随之也就失去了在人生过程中得到的一切。
有些失去看似偶然,例如天灾人祸造成的意外损失,但也是无所不包的人生的题中应有之义。
“人有旦夕祸福”,既然生而为人,就得有承受旦夕祸福的精神准备和勇气。
至于在社会上的挫折和失利,更是人生在世的寻常遭际了。
由此可见,不习惯于失去,至少表明对人生尚欠觉悟。
一个只求得到不肯失去的人,表面上似乎富于进取心,实际上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在遭到重创之后一蹶不振。
)(《习惯于失去》杨振宁教授认为:知识是互相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
当我们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
在那些不熟悉的知识链条中的某一环,则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
对于那些相关专业的书籍,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不妨拿来读一读,暂弄不懂也没关系,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
适用角度本素材可以应用于“读书”“学习方法”等话题作文中。
【课外运用】示例用心阅读每当我们迈入浩如烟海的图书馆时,眼前的“书山”不时让我们震惊:在这贯穿古今,兼容中西的著作中,我们怎样阅读,阅读什么?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在我们眼中,这些都不重要,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用心阅读,用心体会!用心阅读,我们能体验中华五千年的香韵,能品味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清幽和旷达,能体验李太白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豪迈,能体验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正气凛然,更能体验李清照那“凄凄惨惨戚戚”的忧愁与悲愤。
阅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有的人读死书,有的人死读书,有的人品其文化内涵,有的人知其“大意”,有的人浅阅读,有的人深阅读,然而不管怎样阅读,我们只要用心,便能品出其文墨芳香。
文化生活第二课测试题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能力。结合教材所 学知识,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主要表现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 神世界,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能够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精神食 粮,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故①②③④正确。
13.材料一 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图书阅读率达到54.9%, 相对于2010年的52.3%、2011年的53.9%有所提高。2012年,我国 18~70周岁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39本,根据国际出版蓝 皮书的统计,韩国约为11本,法国为8.4本,日本为8.5本,美国为7 本。2012年没有读过书的人群中有42.8%的人是因为“工作太忙没 时间读书”,高达35.8%的人不读书是因为“没有读书的习惯”。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当前什么样的文化现象? (1)材料一反映了2010~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图书阅读率逐年 上升,但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 差距。读书时间和读书习惯缺乏成为影响国民读书的重要因素。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人会产生巨大的 影响,但文化环境并不能决定人的发展,因此①错误。 答案 C
12.近一两年来,相继出现了《解放》《我的兄弟叫顺溜》《东方》 《国家命运》《飞天》《亮剑》《忠诚与背叛》等一批艺术质量上 乘,观众喜爱的军事题材影视作品。革命斗士的慷慨激昂、难以割 舍的儿女情长、感人肺腑的兄弟情义,感染着每一个观众。这说明 优秀文化( )。 ①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能够为人 的健康成长提供精神食粮 ④能够塑造人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材料二 2013年5月25日,李克强总理在瑞士参观访问。一位瑞士 大学生问他,作为中国总理是否还有时间读书。李克强笑着回答, 无论工作多忙,都要抽出时间读书。总理曾在追忆自己的燕园生涯 时说:“我来这里寻觅的不仅仅是知识,亦是为陶冶一种性情,修 养一种学风。” 温家宝同志也曾说过:“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 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说为什么两位总理都 如此重视阅读。
语文(南通卷)(考试版A4)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南通卷)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3.答案必须按要求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共2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笔走龙蛇的汉字,你是否认识?浩如烟海的diǎn jí,你读过多少?诸子百家,经千载磨砺,仍字字珠玑,熠.熠生辉;唐诗宋词,任寒来暑往,犹qì yùn 生动,声声入耳;红色遗址,历沧海桑田,尽显古风;圣贤之说,穿时空隧道,洗涤灵魂……中华文化,。
4.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会学生诚实做人,讲究信用。
希望中学将举办“人无信不立”主题演讲比赛,请你参加。
(5分)(1)假如你被邀请担任本次比赛的主持人,你写了一段开场白(包含一条诚信名言或一则诚信小故事,70字左右)(2)演讲比赛结束后,你想给学校的公众号写一则相关的新闻报道,你拟的标题是(20字以内)(3)活动结束后,同学们意犹未尽,请你再设计一种活动形式,在全校进行推广。
活动形式:5.读经典,可以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读经典,可以增加我们的成长体悟。
请从下列四个人物任选一个,结合情节,写下你的阅读收获。
(2分)鲁智深保尔孙悟空祥子6.班级开展读书方法交流会,你在作纪实类作品阅读方法介绍时,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结合了相关内......容.介绍。
请将你的介绍内容分条列出。
(不少于2点)(4分)7.请根据课文完成小文同学写的一段话。
(9分)听穿林打叶声,(8)”(苏轼《定风波》),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共6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6分)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①岳飞昨夜寒蛩不住鸣。
2021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语文真题(Word版,含解析)
江苏省泰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星照耀中国》的魅力何在?当然来自于边区革命者的奋斗生活,也来自斯诺真实而【甲】的笔触。
他写的是重大的历史,是kān称民族脊梁的伟大人物,大气而有味,如同《史记》,我相信这本书会传流下去。
《红星照耀中国》写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却长期以来在西方拥有众多的读者,这本身就是一个传奇……现在收进了新编的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是作为纪实类作品收录的,主要想引导学生通过这本书的阅读去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与xiōng jīn气度,以传承与弘扬革命传统【乙】还希望学生们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掌握新闻类纪实作品阅读的方法,学会如何观察事物,抓住特点,duàn炼眼力和提升表达能力。
也让学生了解,新闻报道是纪实,但也有立场态度,有作者的关怀与选择。
在当今信息【丙】的时代,让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和选择,是非常必要的。
(节选自温儒敏《〈红星照耀中国〉魅力何在》)1.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2. 填入【甲】【丙】两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甲】密集【丙】通畅B. 【甲】细致【丙】爆炸C. 【甲】细致【丙】通畅D. 【甲】密集【丙】爆炸3. 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A. “民族脊梁”是比喻的说法,形象地表明“伟大人物”是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的中坚力量。
B. 《史记》是西汉司马迁所著,兼具史学和文学价值,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 “以传承与弘扬革命传统”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应当改为“以弘扬与传承革命传统”。
D. 【乙】处前后两部分内容阐述了编者收录此书不同目的,它们是并列分句,之间须用分号。
4. 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
①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4.内蒙古包头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2020年初中升学考试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2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座位号等信息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指定位置。
请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相关信息后,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3.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
4.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
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严格按题号所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5.保持答题卡清洁、完整,严禁折叠、损坏。
严禁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严禁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本题包括1—7题,共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话茬.(chá)闭塞.(sè)膳.食(shàn)空穴.来风(xuè)B. 恬.静(tián)矜.持(jīng)舵.手(duò)浑身解.数(xiè)C. 美髯.(rán)舟楫.(jí)笔砚.(yàn)怅.然若失(chàng)D. 糜.子(méi)锡箔.(bó)国殇.(cháng)杳.无音信(yǎo)【答案】C【解析】【详解】A.空穴.来风(xué);B.矜.持(jīn);D.国殇.(shāng);故选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派遣造访密匝匝格物致知B. 镌刻睦邻三缄其口言不及意C. 谛造蔓延目眩神迷德艺双馨D. 萦绕搏弈循规蹈矩直抒胸臆【答案】A【解析】【详解】B.“言不及意”的“意”应写作“义”;C.“谛造”的“谛”应写作“缔;D.“搏弈”的“搏”应写作“博”;故选A。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阅读经典具有一定的难度,你若真正读懂了,便会有“一览众山小”的豁然..。
实现中国梦需要全民提高自身素质
实现中国梦需要全民提高自身素质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史,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培育了勤劳勇敢、善良正直、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民,蕴育出全体中华儿女厚重坚实的爱国主义情感。
中国大地是中国人民生于斯、长于斯的永久家园,统一国家是各族人民国家认同、民族自尊、戮力同心的强大根基,民族文化是中华儿女精神相通、心心相印、价值趋同的牢固纽带。
历史告诉人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正因如此,盼望国家好、民族好,成为普遍的爱国主义情怀,成为共同的理想信念;同仇敌忾、抗击侵略、宁死不屈,成为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成为千古传唱的民族楷模。
即使是海外华人,无论走到哪里,都忘不了自己的中国心。
中国梦的源泉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世世代代中华儿女坚守传承的爱国基因生成了中国梦。
当中国的经济奇迹获得全球赞叹时,走向海外的国人越来越多,也让世界越来越多地了解了普通中国人,看到了中国人的谦逊、勤奋和善良。
然而,一些国人在海外的不文明、不懂文化差异的行为举止,也时常成为热议话题。
每年4月23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读书日”,那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民都喜爱读书,他们年人均读书数量约50多本。
据统计,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与韩国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罗斯的55本相比,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
也许这些统计并不准确,但我们从日常生活的一些现象中,凭直觉也可以感受到中国人不喜欢看书。
早就有人写过文章介绍,在那些发达国家的地铁里,火车上以及一些其它交通工具上,很多人都在静静地看书。
而在中国这些场合,人们要么是在高谈阔论,要么是在打瞌睡,鲜有看书的人。
笔者认为造成国人不爱读书的原因包括:第一,民众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浮躁的社会氛围和急功近利的预读心态使“快餐化读物”备受欢迎,造成人们阅读结构单一,较大的生活压力也导致民众对阅读的忽视;第二,公共图书馆等设施建设滞后,资金缺乏,管理比较混乱;第三,政府和社会机构不能及时推介新书,在引导大众阅读方面做得不够;第四,信息时代的来临使民众习惯于从电视、网络等高效、快速媒体来获取知识与信息,满足于休闲娱乐性阅读,越来越倾向于浅层阅读,阅读的深度大打折扣;第五,部门图书出版者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导致图书质量参差不齐,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阅读要求,过高的图书价格也抑制了人们对图书的需求。
2020年中考语文文学类阅读《想偷一本书》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
(20分)想偷一本书王秋珍①我想偷一本书已经很久了。
②它就放在我们办公室一位同事的桌上。
每天,我都能看见它。
那蓝色的封面要多好看就有多好看。
可是,它寂寞地呆在桌上,从来没人去翻一翻。
③有一次,我看见同事拿起了它。
我正暗暗为它高兴,却分明看见我的这位漂亮的女同事,只是用书扫了扫椅子上的灰尘。
别的同事走过来走过去,总是低着头忙忙碌碌。
那个叫手机的玩意成了大家的最爱。
谁会留意一本书呢?④慢慢的,我看见书的封面由蓝色变成了灰色。
我还看见有好几次,漂亮的女同事把刚盛了水的杯子搁在它的上面。
书的封面留下了一个圆圈,还带着褶皱,好像一个可怜的孩子歪着嘴巴在哭泣。
⑤我只想把它偷回家。
⑥可是,一想到偷,我的心就像要跳出胸膛。
从小,爸爸就教育我,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偷大偷小都是贼。
因此,我一天天地看着它,看着办公宣来来往往的同事,一直不敢给自己创造一个机会。
⑦可机会还是来了。
⑧那天,我打了一段文字,抬起头,蓦然发现办公室里居然只有我一个人。
我按捺住狂跳的心,悄然起身,来到漂亮女同事的桌前。
【A】我感觉有目光像舞台上的追光灯一样向我聚拢过来,我低下头试图躲开它。
突然,一个声音从天而降:“你想干嘛?”我的身子斜了斜,差点跌倒。
我刚想回答,却听见那人继续在说:“好啦好啦,就你会耍贫嘴。
我很忙,没空和你扯东扯西的。
”说话间,我看见漂亮女同事飘逸的长裙在办公室里舞动了几步,倏地飘出去了。
⑨我,终于把书偷到了手。
虽说窃书不算偷,我却感觉脸上有无数只蚂蚁在爬。
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文明的我居然会和“偷”这么不文雅的字站在一起。
⑩回家后,我拿出软毛巾轻轻地擦拭封面,又拿出吹风机吹那个固执的圆圈。
最后,我把书的封底朝上,放在桌上,再压上了一条厚重的红木小方凳。
⑪次日,我把书拿出来,它又变成了端正的模样。
【B】我的心里,涌上了酸酸甜甜的味道。
⑫我洗净双手,拿出偷来的书一页一页地翻起来。
看着它们,我仿佛又走进了老时光。
综合性学习训练题
一、《黄河——母亲河》黄河从巴颜喀拉山走来,用他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光未然的一曲《黄河颂》唱出了我们中华儿女共同的心声,今天,让我们走进《黄河,母亲河》,感受母亲河的精神!1、请给这次活动拟一条主题语。
2、请你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拟写一段深情的开场白。
3、请为本次活动设计活动步骤(至少三步)(1)(2)(3)4、作为活动策划人,你还将采取哪几种活动形式来开展?(至少两种)例:举行以“我心中的黄河”为题的征文比赛。
(1)(2)5、黄河对华夏文明的影响巨大,请你写出与黄河有关的成语、俗语各一个,古诗词一句。
6、针对黄河被污染的现状,请提两点合理化的建议。
(1)(2)7、面对黄河断流和水污染这一严重的生态危机,请你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广告词,唤起人们环保意识,呼吁保护我们的母亲河,并说明理由。
(要求简明,有创意。
)8、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你一定有很多收获,请谈一谈。
二、《微笑面对生活》班级正举办“面对失败”的演讲会,邀请你参加,你一定能完成以下任务。
1、请给这次活动拟一条宣传语。
2、请你为本次活动安排合理的步骤。
3、如果你也参加演讲,你该怎么办?4、如果你是活动策划人,你还将采取哪几种活动形式来开展?(至少两种)5、面对失败我们该怎么办?如果主持人安排你发言,你的观点是什么?6、你的好友在多次考试中,虽然勤奋努力,但成绩还不理想,为此心灰意冷。
你将怎样劝说他呢?三、《好读书读好书》热爱读书吧。
读书,你的心灵逐渐变大,变得丰富多彩,以至变成一个大的心灵宇宙。
让我们一起走进“好读书读好书”综合性语文活动中。
1、请你为这一活动命一个名称,以体现活动主题。
2、活动组委会请你就怎么开展这次活动提一条建议。
3、活动中某同学把搜集到的大量有关读书的名言分类编排,请你为他的名言加上一个小标题,并为它写上前言。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定西市安定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试题(卷)考生注意: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所有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5分)1.阅读下面一段话。
按要求答题。
(4分)任何一份爱国情怀都有不容亵dú______的神圣。
从古至今,在广袤.的中原大地上,有无数前pū________后继、舍生取义的英雄。
他们都是中国的脊梁。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艾青,为民族“呐喊”的鲁迅,为国家前途振臂一呼的闻一多……他们把爱国情怀潜.移默化地注入我们的骨血,使之成为所有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基因。
面对“公事”,面对“国家”,面对“困难”,面对“他人”,面对“责任”。
这情怀,是中国人“天下一家”的情怀。
(1)根据文中拼音写出汉字。
(2分)不容亵dú()前pū()后继(2)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2分)广袤()潜()移默化2.在方框内,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分)“你是问我什么是大智慧吗,朋友□”他转过身来停顿一下说,“大智慧就是:你若简单,我比你简单□你若复杂,我比你复杂。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能提升市民的精神生活品味,并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B.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但是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
C.每到酷暑时节,学校都会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一人去游泳。
D.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强大的后劲,取决于包括科学素质在内的国民素质的高低。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作品,选自《陶庵梦忆》。
B. 加冠,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成人。
C. 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
D. 马克▪吐温是英国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九三年》等。
5.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2024届南昌市南昌县九年级语文(上)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届南昌市南昌县九年级语文(上)期中考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5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
百年征程,波①壮阔。
一代代青年人披荆斩棘,百折不挠,②,烙下奋斗的印记:国难当头的奔走呐喊,抗日战场的歼击顽敌,建设工地的激情踊跃……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青年先锋队的旗帜。
新时代的青年人主动作为、勇挑重担,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鞠躬尽瘁,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激昂的。
1.填入文中横线①处的字和文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澜gèB.阑luòC.澜làoD.澜láo2.填入文中横线②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砥砺前行B.战战兢兢C.诚惶诚恐D.摩肩接踵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书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激昂。
B.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
C.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激昂的青春乐章。
D.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激昂的精神。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和平之路,意味着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和平安宁的发展环境。
②“一带一路”建设植根于历史,但面向未来;“一带一路”源自中国,但属于世界。
③今天的经济全球化,决不能让这样的历史重演。
④数百年来,殖民主义者杀戮掠夺、巧取豪夺的历史,在各国人民心中留下了深深伤痕。
⑤接过历史接力棒,继续在和平与发展的马拉松跑道上奋勇向前,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初衷。
A.④②①③⑤B.②④③⑤①C.②①③④⑤D.④②③⑤①5.下列情境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晚上,妈妈辅导弟弟做作业,弟弟总是做错,妈妈很生气,弟弟也委屈地哭了。
你在一旁劝说:A.“弟弟本来就笨,您再生气也没用!”B.“妈妈别管了,还是要爸爸来教才行!C.“你们都别着急,我们一起分析问题出在哪里吧。
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龙源期刊网
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作者:杨光来
来源:《高中生·快乐阅读》2011年第01期
温家宝总理说:“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
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我希望同学们经常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
”
温总理的床头总是放着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
2009年温总理出访英国时受邀在剑桥大学演讲,特别提到了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这本书阐述了人的道德情操生活的重要性。
1977年,另一位老人、一位智者,为中国人、为中华民族争回了追求知识的权利——恢
复了高考。
称邓小平主席是智者,是因为他的远见卓识使他认识到:一个没有知识、没有智慧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邓小平主席与温总理对于我们整个民族的期许,并不是让我们多读书以此实现“赶英超美”,更不是为了战胜其他民族,而是要实现我们整个民族自我的超越。
超越别人并不是目的,改善与发展自身才是目的。
民族整体素质与境界的提升,是需要知识和智慧的推动与指引的。
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俄罗斯是世界上最爱读书的民族之⼀。
即使⼀些在商店或菜市场排队买东西的⼈,也会如同变魔术⼀般,从装⾷品的袋⼦⾥掏出书来,⼀边排队⼀边读书。
英国⼈读书习惯也让⼈感动。
在公共场所,特别是在汽车上,地铁⾥,你根本听不到英国⼈的⾼声喧哗,⼈们上车找到位置后,都会拿出随⾝携带的书籍或者报纸安静地阅读。
世界上最爱读书的民族要数犹太⼈。
犹太⼈有个习惯,孩⼦刚⽣下来,母亲会翻开圣经,滴上⼀滴蜂蜜让孩⼦舔。
通过这⼀舔,让孩⼦对书产⽣美好第⼀印象。
为此,假如他们家⾥失⽕,他们第⼀向外抢救的不是珠宝⽽是书籍。
因为在他们看来,书⾥藏着的是智慧,智慧不仅是⽆价之宝,⽽且是任何⼈都抢不⾛的。
因为读书对⼀个民族的重要,苏联作家罗茨基断⾔:"⼀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由此看来,不读书不是⼀件⼩事,⽽是⼀件事关民族未来,民族希望的⼤事。
亲爱的朋友,进⼊2017年,让我们⼀起奋⽃,⼀起爱书读书吧!。
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2023年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测试(一)语文试题(2023.04)注意事项:本试题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试题规定的位置。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
直接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16分)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1~2小题。
(6分)读书的方法bùjìqíshù,不必刻意循规蹈矩.。
东晋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今人提倡读书要“咬文嚼.字”;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无不体现了中国人对阅读近乎炽.热的情感。
书籍是上天的kuìzènɡ,能让人们fúzào的心沉淀下来。
人生几十年光阴,若能chíchěnɡ古今,经天纬地,这至少有一半以上要归功于阅读。
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jùhào jiáo zhìB.jǔhào jiáo chìC.jùhǎo juézhìD.jǔhǎo juéchì2.文中拼音处所填写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计其数馈赠浮躁驰骋B.不记其数馈赠浮躁弛聘C.不计其数匮赠浮燥驰骋D.不记其数匮赠浮燥弛骋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人类面对城市交通拥堵现象,目前当务之急....是采取节能减排措施。
B.很多人喜欢将一些不刊之论....发布到自媒体上,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
闻鸡起舞①祖逖(tì)是一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
青年时期的祖逖,意识到自己知识十分匮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他广泛阅读各种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
他曾几次进入皇都学习,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
但祖逖认为自己仍有许多不足之处,继续勤勉学习。
②后来,祖逖与刘琨都担任司州主簿。
两个人住在一起,彼此意气相投,而且都胸怀大志,因此成为一对好朋友。
二人经常在一起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
同时,他们两人还相互鼓励,振作精神,以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③有一天半夜,祖逖听到了公鸡的鸣叫声,便把一旁的刘琨叫醒,并对他说:“别人都说半夜听到鸡叫不吉利,我偏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来练剑如何?”刘琨听了,欣然同意。
④于是,每天鸡叫后,他们两人就起来练剑,冬去春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当时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仗。
后来,祖逖被封为刺史,由此开始实现他报效国家、渡江北伐的壮志。
刘琨也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
⑤公元313年,祖逖向晋元帝司马睿请求北伐。
但是晋元帝惧怕北方的强敌,也担心北伐会导致朝廷内乱,于是任命他为豫州刺史,只给了他很少的粮食和兵马,让他自己招募士兵去北伐。
祖逖毅然同意。
当他北渡长江,行船至中流之时,眼望面前滚滚东去的江水,感慨万千。
想到国家还没有完成统一,百姓涂炭的情景,想到困难的处境和壮志难伸的愤懑,祖逖热血涌动,于是拍击着船楫,豪气冲天地发誓:“我祖逖如果不能扫清中原的敌人,收复失地,就像这大江一样有去无回。
”⑥他的满腔豪情壮志,感染了身边的将士。
大家义愤填膺,斗志高昂,誓与祖逖共进退。
由于祖逖纪律严明,关心百姓疾苦,渡江后,他得到各地百姓的响应,招募到了很多士兵。
经过短短几年的整顿和准备,祖逖带领的军队收复了黄河以南大片土地。
中考阅读理解:2012年湖北武汉《美丽的邂逅》
中考阅读理解:2012年武汉《美丽的邂逅》一、原文美丽的邂逅朱东锷①我喜欢读书,喜欢到旧书摊淘书。
②那是一个深秋雨后的傍晚,在路边一个不起眼的书屋里,我随意地在杂乱的旧书摊上翻寻着。
突然,一个熟悉的名字——《林清玄散文》跃入眼帘。
我赶快把书抽出,店里的书可都是二手书,基本上都是单独一本。
③这本书是1996年1月第三次出版的,一幅抽象的图画连贯着封面和封底,黄色白色相间的扉页上录有林清玄先生的经典语句。
句子左下方的页脚处,有几个竖写的蝇头小字:“慧藏书96.5.26”。
④一个个或月光流泻、或雨打芭蕉的夜晚,我倚在床上,追随者林清玄先生的脚步,锦绣山河、风土人情、异国风光、人情冷暖、小人物的生存和命运……这一切充实、温暖和美丽着我的心灵。
“一株草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有了亲自种的心血,就高贵起来。
”“如果树是生命,果实就是它的心。
”细细聆听先生的心灵独白,轻轻吟诵先生的絮语箴言,一脉温情和馨香弥漫了整个心田。
这些篇章大部分是先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结晶,十多年后被这个叫慧的女孩珍藏,女孩珍藏了十多年后变成了我枕边的读本。
这也是我们的一种缘分吧,素未谋面的美丽邂逅。
⑤掩卷沉思,这是怎样的一个女孩?⑥都说字如其人,她是不是如她的字一样娟秀、精致和美丽?页脚签署的这个日子对于她有什么特别的纪念吗?我猜想:她必定是一个喜欢读书的女孩,是一个碧玉闺秀,因为喜欢读书的女孩典雅、娴静。
古时评判美女的一个标准就是诗词为心,兰心蕙质。
我仿佛看见轻风微拂中,淡淡斜阳下,一个明眸善睐的少女沉醉于书卷中,不时浅浅地笑,融入时光深处。
一个愿意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书本上的人,除了纪念这个日子,说明书的出处和归属,更有一份喜爱和珍藏在内。
这么多年,这本书还保持完好和整洁也说明她对这本书是多么的爱护和珍惜。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十年足以翻天覆地。
但是,生活越来越富裕日子越来越美好的时候,她为什么忍心把喜爱的书遗弃?一起遗弃的可能还有别的书吧?是乔迁新居吗?如果乔迁新居也不差这一本书的方寸,对于一个喜爱读书的人来说,不管走多远,书籍都是不舍的伴侣,精神的家园。
初中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美丽的邂逅(阅读答案)
初中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美丽的邂逅(阅读答案)①我喜欢读书,喜欢到旧书摊淘书。
②那是一个深秋雨后的傍晚,在路边一个不起眼的书屋里,我随意地在杂乱的旧书摊上翻寻着。
突然,一个熟悉的名字《林清玄散文》跃入眼帘。
我赶快把书抽出,店里的书可都是二手书,基本上都是单独一本。
③这本书是1996年1月第三次出版的,一幅抽象的图画连贯着封面和封底,黄色白色相间的扉页上录有林清玄先生的经典语句。
句子左下方的页脚处,有几个竖写的蝇头小字:慧藏书96.5.26。
整本书除了书脊上下两端有些微的破损,没折叠,没涂画,像新的一样。
④一个个或月光流泻、或雨打芭蕉的夜晚,我倚在床上,追随者林清玄先生的脚步,锦绣山河、风土人情、异国风光、人情冷暖、小人物的生存和命运这一切充实、温暖和美丽着我的心灵。
一株草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有了亲自种的心血,就高贵起来。
如果树是生命,果实就是它的心。
细细聆听先生的心灵独白,轻轻吟诵先生的絮语箴言,一脉温情和馨香弥漫了整个心田。
这些篇章大部分是先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结晶,十多年后被这个叫慧的女孩珍藏,女孩珍藏了十多年后变成了我枕边的读本。
这也是我们的一种缘分吧,素未谋面的美丽邂逅。
⑤掩卷沉思,这是怎样的一个女孩?⑥都说字如其人,她是不是如她的字一样娟秀、精致和美丽?页脚签署的这个日子对于她有什么特别的纪念吗?我猜想:她必定是一个喜欢读书的女孩,是一个碧玉闺秀,因为喜欢读书的女孩典雅、娴静。
古时评判美女的一个标准就是诗词为心,兰心蕙质。
我仿佛看见轻风微拂中,淡淡斜阳下,一个明眸善睐的少女沉醉于书卷中,不时浅浅地笑,融入时光深处。
一个愿意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书本上的人,除了纪念这个日子,说明书的出处和归属,更有一份喜爱和珍藏在内。
这么多年,这本书还保持完好和整洁也说明她对这本书是多么的爱护和珍惜。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十年足以翻天覆地。
但是,生活越来越富裕日子越来越美好的时候,她为什么忍心把喜爱的书遗弃?一起遗弃的可能还有别的书吧?是乔迁新居吗?如果乔迁新居也不差这一本书的方寸,对于一个喜爱读书的人来说,不管走多远,书籍都是不舍的伴侣,精神的家园。
不读书的民族没有希望
人 类力图摆脱郁 闷或烦恼 ,寻找 快乐的 文 明史进行 全方位的追述 与考察 。当某 种情 绪演变 为全社会 各阶 层 、各年龄层 共 同存在的普遍 现象 的时候 ,既有现实 的原 因, 也必然有历史的原 因; 它既是教
育 学 、 会 学 、 理 学 的 问题 ,也 肯 定 是 社 心 宗教 的 、 化 的 、 学 的 ,甚 至 是 科 学 的 文 哲
天 才 读 书 , 读 一 天 书有 啥 用 ? 有 的 人 甚
他 ,听 说 他 在 人 大还 在 继 续就 提 倡 阅 读 提 议 案 。他 的坚 持 和 执 着 ,令 我 感
也不管属 于哪个 民族 ,全人 类所面临 的
终 极 问题 都 是一 样 的 。 老 病 死 , 他 们 生 是 必 须 经 历 的 生命 过 程 ; 甜 苦 辣 , 他 们 酸 是
这 个提案 ,在 国内外引起很 大的反 响 。 多 人 表 示 支持 , 为 提 得 及 时 ,非 很 认 常有必要 。 也有人反对,甚至嘲笑 , 为 认 中 国节 日太 多 ,没有必 要再 多一 个阅读 节。 有人认为设阅读节 , 就是要人们到这
过 去 百 年 问 , 由 于 西 方 文 明 的 全 面
一
达。 一个 不 读 书 的 人是 没 有 前 途 的 , 个 一 不 读 书 的 民族 也 是 没 有前 途 的 。 ”总理 还 推 进 全 民阅 读 , 造 书 香 社 会 , 是 营 这 谈 了他 的 读 书 心 得 , 倡 “ 书好 、 好 提 读 读
一
读, 邀我联署 。 他的提案我很赞同 , 觉得 这 是一 个非常有 意义的建议 。我还邀 请 了张抗 抗 、 梁晓声等作 家一起联署 。 我认 为, 建议 设立阅读节 , 非是 为了多一个 并 节 日,而是要给国 民一个提醒 :中国人 ,
读《不读书的民族没有前途》有感
读《不读书的民族没有前途》有感不读书的民族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有句话说得好“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今天我就跟大家讨论一下。
温总理年2月日下午3时向广大网友谈了自己的三点读书心得。
第一,要处理好读书与人生的关系。
书籍本身不可能改变世界,但读书可以改变人生,人可以改变世界。
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
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温家宝爷爷说的对,而且知识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种大有裨益的事情。
第二,读书要有选择。
如果你到图书馆转一圈,可以看到浩如烟海的书,恐怕每个人傾一生的时间都不可能把这些书读完。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些书当中值得每个人读的也并不一定多。
因此,要选择好书。
如果选择一本不好的书,就等于浪费了读一本好书的时间。
也许大家问,什么是好书?好书就是那些能够给人以感染力和力量的书,让人了解文学大家的思想和风范的书,特别是那些震撼人的灵魂的书,激发人的斗志的书。
其实历史上,经过几百年上千年的淘汰,留下来的书不多,这些书带有永久性,因为它经过多次淘汰而依然能够震撼人心。
就像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与品德高尚的人谈论。
第三,温总理提倡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又提倡读书活、读活书、活读书。
其实前者讲的是学习,后者讲的是实践。
读书学习要思考,正如大文学家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意思是学习却不加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总凭自己思考却不学习就会弄得疲倦而无所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不读书的民族没有前途阅读答案这是温家宝在答记者问中谈到的三点读书心得之一:书籍本身不可能改变世界,但是读书可以改变人生,人可以改变世界。
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 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篇二:不读书的民族没有前途阅读答案篇三:不读书的民族没有前途阅读答案不读书的民族没有前途环球人物特约撰稿肖复兴(作家)最近,温家宝总理和网友交谈时说: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
可谓语重心长,是对现实的一种警世恒言。
毋庸讳言,近年来,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有目共睹,但全民族的读书状况却不容乐观,起码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
大学生数量在不断扩大,论文数量与日俱增,书店里书籍的品种也在不断丰富,读书的人却越来越少。
即使在大中小学正值读书年龄的孩子们中间,我们看到的也大多是一些考试辅导的参考书,或 how to(如何做)之类的工具书。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实用主义。
社会变革带来的偶像坍塌、信仰失衡,使人们整个青春期所建立起来的价值系统产生动摇而无所适从。
又恰值经济浪潮汹涌到来,传统的读书伦理与价值观,都随之一起发生了动摇。
于是,读书迅速地沦为一种实用主义的学习方式,成为了不少人近视的选择。
而温总理所说的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发达,远没有能够成为人们读书的首要目的。
从本质上而言,读书绝不是实用主义的,温总理所强调的思想境界和修养,都不属于实用主义的范畴。
读书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是属于精神领域的。
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精神变得高尚,希望我们的心灵变得滋润,希望我们的感情变得丰富,希望我们的修养变得良好,读书,特别是读好书,就变得尤其重要。
即便网络时代已经到来,阅读依然有着不可取代的独特魅力,它古典式的宁静,和在白纸黑字之间弥散着的想象力和慰藉感,是任何其他行为不可比拟的。
这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它可以让我们的情感和心灵有了一个与之呼应且充满着悠扬回声的空间。
好书总会给予我们一个与现实相对应的空间。
好书总能够让我们仰起头,不再只注意自己鼻尖底下那一点点,而会重新看一看头顶浩瀚的天空太阳还在明朗朗地照耀着。
读好书是需要品味的,这样的品味,需要培养;而这样的培养,需要跳出实用主义的泥沼,也需要从孩子抓起。
而现在很多年轻人要么以为文学就是花花绿绿的报...篇四:不读书的民族没有前途阅读答案篇五:不读书的民族没有前途阅读答案中国是一个有全世界最悠久阅读传统的国家,但现在的中国人却似乎有些不耐烦坐下来安静地读一本书。
一次我和一位法国朋友一起在虹桥火车站候车,这位第一次来中国的朋友突然问我:“为什么中国人都在打电话或玩手机?没有人看书!”我一看,确实如此。
人们都在电话上(大声谈话),不打电话就低头写短信、刷微博或打游戏——或喧嚣地忙碌,或孤独地忙碌,惟独缺少一种满足的安宁。
在欧洲,即使打电话也是轻声细语,生怕吵到了身边乘客宁静的阅读。
真正的阅读是指,你忘记周围的世界,与作者一起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快乐、悲伤、愤怒、平和。
它是一段段无可替代的完整的生命体验,不是那些碎片的讯息和夸张的视频可以取代的。
当然,网络侵蚀阅读是一个全球化的现象,并不只是中国才有。
但有阅读习惯的人口比例在中国庞大的人口当中,显得尤其稀少。
我其实更想说的是,当下的中国,缺少那种让人独处而不寂寞、与另一个自己——自己的灵魂——对话的空间。
生活总是让人疲倦,我们都需要有短暂的“关机”时间,让自己只与自己相处,阅读,写作,发呆,狂想,把灵魂解放出来,再整理好重新放回心里。
或许我们对于一个经济还在迅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不应过分苛责——过于忙碌是压力所迫,并不是一种过错。
但我只是忧虑,如果就此疏远了灵魂,未来的中国可能会为此付出代价。
宁可慢一点,松一下……【据媒体报道】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与韩国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罗斯的55本相比,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
也许这些统计并不准确,但我们从日常生活的一些现象中,凭直觉也可以感受到中国人不喜欢看书。
早就有人写过文章介绍,在那些发达国家的地铁里,火车上以及一些其它交通工具上,很多人都在静静地看书。
而在中国这些场合,人们要么是在高谈阔论,要么是在打瞌睡,鲜有看书的人。
小城镇最繁荣的娱乐业就算麻将馆和网吧了,一个万来人左右的小镇,有四五十个麻将馆四五家网吧是常事。
麻将馆白天黑夜几乎都是满的,不愁客源。
来参与打麻将的有农民、生意人、退休老干部,教师、医生、国家公务员等,甚至很多教师趁中午休息也要玩两把,自诩“经济半小时”。
可以说,不论文凭高低(不能说文化程度高低,因为中国的文凭不能代表一个人的文化程度),不分男女,中老年人参与到麻将当中,青年人上网,少年儿童看电视。
中国人的娱乐生活几乎就浓缩为麻将上网看电视。
不管是在网吧,还是在大学的电脑室,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都在玩游戏,少部分在聊天。
在网上查阅资料或者阅读的学生少之又少。
再看看各部门领导,一天忙于应付各种检查、应酬、饭局,更是感叹抽不出时间来读书,读书已经变成了学者的专利。
这不只是我善意地猜想,也许很多学者也不看书了。
从愈演愈烈的论文抄袭、剽窃来看,他们之所以冒这样的风险干这样见不得人的勾当,说明这些学者写不出东西来了。
写不出东西的学者,肯定是没有及时给自己充电,老本吃完了,才会江郎才尽。
一个经常读书学习的学者,哪有写不出东西的道理。
由是观之,中国人年读书的本数,也许比统计的还要少。
这样的读书量实在是让人忧心。
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材的竞争,终身学习是提高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竞争力的不二法门,而阅读又是终身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
中国人这样低的阅读量,这样低的文化素养,能让中国可持续发展吗?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吗?我看有点悬。
中国人不爱读书就两个原因:一是国民文化素质偏低,直到近几年才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二是从小没有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这也最重要的因素。
读书这种习惯要靠从小培养。
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主要靠学校和家庭。
可是多年的应试教育,让很多家长和教师认为学习就是做作业。
所以我们经常听到老师叮嘱学生的一句话:回去把作业做好。
而家长督促学生的一句话就是:作业做好了吗?从没有人问:今天看了什么书?在学校看课外书被老师没收,在家里面躲着家长看课外书绝不是传说。
读书并没有引起国民的重视,你只要在学校走一转,你还有可能听到校长或教师无所谓地说:我最不喜欢看书。
很多中小学的图书馆都是摆设,很少有学生去借阅。
而家长只晓得给孩子买玩具,买食品,却不知道给孩子买书。
我估计,在中国的一些普通家庭中,有50册藏书的肯定不多。
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世界上有两个国家的人最爱读书:一个是以色列,另一个是匈牙利】以色列人均每年读书64本(雄踞世界第一),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犹太人人均每年读书达68本之多。
犹太人有个习俗,当孩子出生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上一点蜂蜜,让小孩去舔《圣经》上的蜂蜜,通过这一舔,让孩子对书产生美好的第一印象:书是甜的。
当孩子稍稍懂事时,几乎每一个母亲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家里突然起火,你首先会抢救什么?”当孩子回答是钱或钻石时,母亲会严肃地告诉他:“这些都不重要,你首先应该抢救的是书!书里藏着的是智慧,这要比钱或钻石贵重得多,而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
”因而犹太人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文盲的民族,就连犹太人的乞丐也是离不开书的,即使在乞讨,他们的身边总会带着每天必读的书,更别说衣食无忧的人了。
在以色列,书刊价格非常昂贵,每本书的售价在20美元以上,每份报纸也在6美元以上,但普通以色列人对购买图书和订阅报刊都十分慷慨。
这个仅有500万人口的国家,持有借书证的就有100多万人,是全世界人均拥有图书最多的国家。
“安息日”是以色列犹太人一个非常重要的宗教活动日,在“安息日”,所有的犹太人都要停止所有商业和娱乐活动,商店、饭店、娱乐等场所都得关门停业,公共汽车也要停运,就连航空公司的班机都要停飞。
人们只能待在家中“安息”祈祷。
但有一件事是特许的,那就是全国所有的书店都可以开门营业。
而这一天光顾书店的人也最多,大家都在这里静悄悄地读书。
另一个国家匈牙利,它的国土面积和人口都不足中国的百分之一,但却拥有近两万家图书馆,平均每500人就有一座图书馆,而我国平均45.9万人才拥有一座图书馆。
匈牙利平均每人每年购书20本,而我国上世纪90年代统计,平均每人每年购书只有5本,现在还在下降。
一个崇尚读书学习的国家,当然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以色列人口稀少,但人才济济。
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有8人。
以色列环境恶劣,国土大部分是沙漠,像巴勒斯坦等阿拉伯国家的粮食不够吃,还要以石油换食品,而以色列却把自己的国土变成了绿洲,而且生产的粮食不但自己吃不完,还源源不断地出口到其他国家。
他们凭着聪明和智慧,创造出惊人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而匈牙利,诺贝尔奖得主就有14位,若按人口比例计算,匈牙利是当之无愧的“诺奖大国”。
他们的发明也非常多,既有火柴、圆珠笔这样的小物件,也有电话交换器、变压器、汽化器、电视显像管这样的尖端产品。
据说,上世纪80年代是匈牙利人发明的黄金时代,平均每年的发明专利都在400件以上。
一个小国,因爱读书而获得智慧和力量,靠着智慧和力量,将自己变成了让人不得不服的“大国”。
一个学者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
所谓“读书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
读书不仅仅影响到个人,还影响到整个民族,整个社会。
有人感叹道:“当今社会识字的人多了,读书的人却少了。
”很多人把宝贵的时间耗在推杯换盏、打牌搓麻、欢歌劲舞等娱乐应酬中,却不愿花时间认认真真地读几本好书。
我们一定要知道: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可怕的民族;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