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雨水管坡度
室外管网技术规范标准
![室外管网技术规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9749fdf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86.png)
室外管网技术规范标准范:管径≤300mm时,槽深不得超过1.5m;管径>300mm时,槽深不得超过2.0m;沟底宽度应略大于管道外径1.0-1.5倍;沟槽底部应为平整的土层或砂垫;沟槽两侧边坡坡度不得大于1:1.5;沟槽开挖后,应及时清理沟槽内的泥土和杂物,保持沟槽干燥清洁。
3.2.管道安装3.2.1.管道铺设前,应进行管道长度和坡度的检查,确保管道的长度、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应检查管道的口径、材质、壁厚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2.2.管道安装时,应保证管道的轴线与设计轴线一致,管道的连接应严密牢固,不得有渗漏现象。
对于塑料管道的连接,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热熔连接或电熔连接,不得采用其他连接方式。
3.2.3.管道铺设完毕后,应进行试压或试验验收,确保管道的质量和安全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试压或试验验收的具体要求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4.验收与保养4.1.施工单位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验收,并向甲方提供验收报告和相关资料。
4.2.管道安装完毕后,应及时进行保养和维护,确保管道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具体保养和维护要求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若发现管道存在问题,应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3.1.4.在开挖前,必须清楚地了解地下障碍物和地面上高压线缆的位置和高度,并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以确保挖土机在工作时没有障碍物。
挖掘出的土方应该放置在距离沟边0.8米以外的地方,高度不应超过1.5米,必须按照要求放置坡度,不能随意堆放,以免影响其他工程。
3.1.5.为保持沟底原土不被扰动,必须留出比沟底设计标高高出300毫米的原土层,采用人工清挖。
在开沟时,测量人员必须密切配合,严禁超挖现象的出现。
在开挖排水管道的土方时,沟底应按照设计要求的坡度施工。
3.1.6.在软土地基、流沙、溶洞等不稳定地层内开槽时,必须根据现场情况按规范要求设置沟槽支撑。
3.1.7.开挖市政接驳管线时,应避开天然气、国防光缆等特殊设施(可参考XXX出具的隐蔽管线图)。
室外排水管道工程技术交底
![室外排水管道工程技术交底](https://img.taocdn.com/s3/m/80dc64dc856a561253d36f34.png)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雨水排水坡度
![雨水排水坡度](https://img.taocdn.com/s3/m/6369b8090066f5335a8121d2.png)
雨水排水坡度【篇一:室外排水管道最大坡度】室外排水管道最大坡度室外排水管道最大坡度在规范中没有具体规定,但根据管道材质能够承受冲刷的能力,不同材料的管道规定了不同的最大流速。
如果流速超过就要设置跌水井消能。
管径、流速与坡度还是有一定关系的,所以不同材质和不同大小的管道有不同的排水最大坡度的。
ps:4.2.5 排水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应遵守下列规定:1 金属管道为 10.0 m/s;2 非金属管道为:石棉管道 3.0 m/s;混凝土管道4.0 m/s;塑料管道 4.0 m/s。
管径-最小坡度的关系、管径-最大坡度的关系管径(mm)最小坡度(%0) 管径(mm)最大坡度(%0)200 4.0 200 100250 3.0 250 70300 2.2 300 50350 2.0 350 50400 1.5 400 50450 1.3 450 50500 1.13 500 30600 0.9 600 25700 0.725 700 25800 0.6 800 25900 0.6 900 251000 0.5 1000 201200 0.5 1200 181400 0.5 1400 151600 0.5 1600 121800 0.5 1800 112000 0.5 2000 9.52200 0.5 2200 8.52400 0.5 2400 7.52600 0.5 2600 6.5【篇二:排水坡度规范】坡度3% 是指水平距离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3米1%是指水平距离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1米道路8.0.3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8.0.3.1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应符合表8.0.3规定;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表8.0.3道路类别最小纵坡最大纵坡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机动车道≥0.3 ≤8.0 l≤200m ≤5 l≤600m非机动车道≥0.3 ≤3.0 l≤50m ≤2 l≤100m步行道≥0.5 ≤8.0 ≤4注:l为坡长(m)。
室外或小区雨水系统设计说明
![室外或小区雨水系统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3dbc9319a0116c175f0e48ff.png)
室外或小区雨水系统设计系统设置1 在有市政雨水道的地区,建筑物室外场地及建筑小区应设室外雨水管网系统。
2 雨水系统应和污水系统分流。
3 室外下沉的花园、绿地、广场、道路灯低洼处积水时若有流进室的可能,则应设水泵压力流排水系统,该低洼处的雨水口不得直接接入室外雨水井。
集水池应设在建筑物外。
4 宜考虑雨水的利用。
雨水口1 布置。
小区雨水口的布置根据地形、建筑物和道路的布置等因素确定,一般设在下列各处:1)道路上的汇水点和低洼处,以及无分水点的人行横道的上游处。
双向破路面应在路两边设置,单向坡路面应在路面低的一边设置。
2)道路的交汇处和侧向支路上、能截流雨水径流处。
3)广场、停车场的适当位置处及低洼处,地下车道的入口处。
4)建筑物单元出入口附近,建筑物雨落管地面排水点附近以及建筑前后空地和绿地的低洼点等处。
雨水不宜设在建筑物门口。
5)其他低洼和易积水的地段处。
2 形式、数量与间距。
1)无道牙的路面和广场、停车场,用平箅式雨水口;有道牙的路面,用边沟式雨水口;有道牙路面的低洼处且箅隙易被树叶堵塞时用联合式雨水口。
2)道路上的雨水口宜每隔25-40m设置一个。
当道路纵坡大于0.02时,雨水口的间距可大于50m。
3 雨水口的设置与连接1)雨水口连接管的长度不宜超过25m,连接管上串联的雨水口不宜超过3个。
2)雨水口连接管最小管径为200,坡度为0.01,管顶覆土厚度不宜小于0.7m。
3)连接管埋设在路面或有重荷载处地面的下面时,应沿管道做基础,无重荷载处地面以下的连接管座枕基基础,具体做法见国标图。
4)雨水口深度不宜大于1.0m。
泥沙量大的地区,可根据需要设置沉泥(砂)槽;有冻胀影响的地区,可根据当地经验确定。
5)平箅式雨水口长边应与道路平行,箅面宜低于路面30-40mm,在土地面上时宜低50-60mm。
6)雨水口不得修建在其他管道的顶上。
7)雨水口箅盖,一般采用铸铁箅子,也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箅子。
雨水口的底和侧墙采用砖、石或混凝土材料。
道路及排水管道设计及质量标准
![道路及排水管道设计及质量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5c54522783e0912a3162a36.png)
道路及排水管道设计及质量标准排水管道:⑴埋深及坡度:由于雨水管道一般沿道路布置,且一般设置在道路上,因此较深于污水管道,考虑到两种管道的交叉,雨水管道起点流水面标高一般为–1.3(覆土层为1米)。
污水管一般沿建筑四周布置,起点流水面标高一般为0.9(覆土层为0.6米)。
排水管道的坡度一般为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放宽到5‰,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最小不能低于1.5‰。
排水管道的埋深及坡度最终以能接入市政管网为前提进行设计。
⑵管座设计:排水管道一般为180°管座(DN300如不在道路上布置时可考虑采用135°管座),覆土层一般不得小于0.7米。
当小于时,应设置360°管座,且在道路上还需考虑设置加强钢筋。
以免该处混凝土出现开裂或下沉现象。
管座施工必须采用钢模。
⑶管线布置原则:如工期紧张,为降低成本,排水管道一般不宜设置在道路上。
雨水管道设置在路边1.5米范围,污水设置在建筑3米范围以内。
如受管线通道狭窄限制,必须设置在道路上时,一般设置在距路压石1.5米范围内。
为保证路床质量,对回填土应采用分层夯实或换土等形式。
如换土宜采用级配碎石,但需经部门管理人员核定管道基槽实际断面以计算换土量。
建筑四周承接天面雨水可采用雨水管或暗沟相结合的形式。
支管或暗沟应尽可能与道路的雨水主管相结合,避免重复布置,增加造价。
如建筑一侧有较近的道路及雨水系统,建筑雨水立管可考虑直接接入其检查井。
考虑到建筑物周边有组织排水采用明沟时,由于出入栋号管线埋设太浅,横穿排水沟,容易造成堵塞及损坏,要求所有管线出入户时的埋深均不得小于70㎝。
(结合考虑基础结构及埋深)⑷检查井的布置原则:井的数量应尽量少,栋号的排水管距离较近的应尽可能接入同一个检查井。
设计中除满足规范要求,应根据建筑排水立管的位置充分考虑检查井的数量及位置。
雨水检查井应设置在道路横向坡水方向的一侧,当雨水检查井的流水面标高<1.5米时,可采用蓖子井取代检查井,以满足成本及美观的要求。
室外雨水管安装
![室外雨水管安装](https://img.taocdn.com/s3/m/780a6e17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59.png)
室外雨水管安装2.1施工步骤雨水管道开挖根据先深后浅、先下游而上游的施工原则进行施工。
2.2雨水管道施工工艺施工准备、测量放样—→沟槽开挖—→垫层、平基—→管道铺设—→窨井砌筑—→闭水试验—→覆土回填2.2.1施工准备、测量放样(1)施工前,做好班组的技术工作,组织各工种负责人熟悉施工图纸,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做好职工的安全、质量意识教育。
(2)组织大型机具设备进场,并进行检修和试用,确保无故障后,方投入施工中。
(3)组织管材、钢筋、砂石等材料的进场工作,并做好原材料抽检试验工作。
(4)根据设计图纸及业主提供的座标网与控制点,正确进行管道的测量放样工作,沿线设置好临时水准点。
(5)施工前,先用人工探清地下管线的位置、走向,并做好标记。
2.2.2沟槽开挖雨水管道根据土质情况,采用人工开挖施工,开挖放坡坡度1:0.5,不得超挖,严禁扰动槽底原状土,基槽开挖好后,应及时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及时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尽可能减少凉槽时间,施工时掌握天气变化,基槽严禁泡水。
沟槽开挖时若遇到平行及横穿的地下管线时,应对管线采取吊、撑、托、包等保护措施,防止管线沉陷、断裂。
2.2.3垫层、管基基础施工前在沟槽内用样桩复核高程,每隔4M设一只样桩,以控制垫层面的标高。
管基模板采用列板,窨井处采用木模,第一节管基与窨井底板基础同时浇筑,不同标号的砼应分别拌制,分别浇筑,沿线管基每隔20M左右设一道沉降缝,缝宽20MM,内嵌油浸木板,并经业主验收合格才可浇筑平基,砼浇筑时由沟槽边采用溜槽将砼滑落至槽底,人工摊铺后,用插入式震动机和平板震动机振捣密实、平整,表面用木蟹抹平。
2.2.4管道铺设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后,拆除模板,排管前应复核好高程样板,定出中心位置,吊上垂线。
D1200管径以内的管子由挖机直接吊入沟槽,用挖机配合安装。
D1200管径及以上采用吊机吊排,管道安装时横向用手拉葫芦进行管节就位,根据高程样板定出管道中心位置,并外向翻放,拉好边线。
【9A文】排水坡度规范
![【9A文】排水坡度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a3a235c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2a.png)
【9A文】排水坡度规范
一般来说,室外的排水管在最大坡度的设置是没有具体的规范标准要求的,一般室内的排水管坡度在控制在25%之间。
但因为排水管坡度的设置受众多因素影响,如管道的材质、管径的大小、流速的大小等各个方面都影响排水管坡度的设置,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排水管道的最小管径与相应最小设计坡度的规定取值是:污水管最小管径d300mm,相应最小设计坡度塑料管0.002、其他管0.003。
雨水管最小管径d300mm,相应最小设计坡度塑料管0.002、其他管0.003。
室外排水工程
![室外排水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ae69700c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45.png)
万星花苑室外管井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本小区室外排水工程,包括室外雨水、污水,整个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
雨水管与落水管的连接管采用直径 75 的 PVC 管道,雨水管道直径为 250mm, 环筋刚度为 8kg/㎡,天然级配砂石基础,120º 混凝土管道基础。
雨水口采用偏沟式砖砌单篦雨水采集口、检查井采用砖砌,内外双面抹灰,形式有方形、圆形两种,方形检查井井盖为钢筋混凝土井盖,圆形检查井井盖为铸铁井盖,管道排水坡度为3‰,雨水经检查井采集后流入市政管网。
污水管道的管子采用 DN300 双壁波纹管,环筋刚度为 8kg/㎡,检查井采用砖砌,内外双面抹灰,形式有方形、圆形两种,方形检查井井盖为钢纤维混凝土井盖,圆形检查井井盖为钢纤维混凝土井盖,管道排水坡度为3‰,污水的化粪池采用 4#化粪池,污水经化粪池以后流入市政管网。
二、工程量概况:内径为Ф600 圆形检查井 2 个;雨水检查井:内径为400×400 1/2 砖墙砖砌方形检查井, 23#:10 个, 25#:15 个, 28#:14 个, 31#:14 个, -23#:7 个, 26#:8 个,检查井内外双面粉刷。
污水检查井:内径为460×460 一砖墙砖砌方形检查井, 23#:10 个, 25#:6 个, 28#:6 个, 31#:6 个, -23#:7 个 26#:6 个,检查井内外双面粉刷;圆形砖砌检查井各 1 个,铸铁井盖座各 2 套, 4#玻璃钢化粪池各 1 个。
U-PVC 管的数量以现场实际计量为准。
三、工程目标1 质量目标: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有效规范、标准进行施工,检验批报验一次验收合格率 100%。
工程质量达到国家现行有效规范及标准要求.2 工期目标确保在合同工期内完成施工任务,交付甲方使用。
3 安全目标严格按照国家各级安全生产法规规程施工,杜绝重伤、死亡事故和群伤事故,杜绝重大机械、设备交通及火灾事故。
排水坡度规范
![排水坡度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0c41ed0eff9aef8951e06cc.png)
坡度 3% 是指水平距离每 100米, 垂直方向上升 (下降)3 米1%是指水平距离每 100米,垂直方向上升 (下降)1 米道路8.0.3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8.0.3.1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应符合表规定;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表道路类别 最小纵坡 最大纵坡 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 机动车道 > < 8.0 L < 200m w 5 L < 600m 非机动车道 > w 3.0 L w 50m w 2 L w 100m 步行道 > w w4注: L 为坡长( m )。
8.0.3.2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道路,其纵坡宜按非机动车道要求,或分段按非机动车道 要求控制。
8.0.4 山区和丘陵地区的道路系统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8.0.4.1 车行与人行宜分开设置自成系统;8.0.4.2 路网格式应因地制宜; 8.0.4.3 主要道路宜平缓;8.0.4.4 路面可酌情缩窄,但应安排必要的排水边沟和会车位,并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管理 部门的有关规定。
8.0.5 居住区内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8.0.5.1 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 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 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数应控制,其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 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60m 时,应设不小于4m>< 4m 消防车通道。
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 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8.0.5.2 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 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8.0.5.3 进入组团的道路,既应方便居民出行和利于消防车、救护车的通行,又应维护 院落的完整性和利于治安保卫;8.0.5.4 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
通行轮椅车的坡道 宽度不应小于2.5m ,纵坡不应大于%8.0.5.5 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120m,并应设不小于12mx 12m 的回车场地;8.0.5.6 当居住区内用地坡度大于8%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 并宜在梯步旁附设推行自行车的坡道;8.0.5.7 在多雪严寒的山坡地区,居住区内道路路面应考虑防滑措施;在地震设防地区,居 住区内的主要道路,宜采用柔性路面;8.0.5.8 居住区内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规定; 道路边缘至建、构筑物量小距离(m ) 表道路级别 与建、构筑物关系 居住区道路 小区路 组团路及宅间小路 建筑物面向道路 无出 入口 高层 5 多层 3 3 3 2 2 有出入口 - 5 建筑物山墙面向道路 高层 4 多层 2 2 2 围150m 。
建筑外墙外立面雨水管设计
![建筑外墙外立面雨水管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977d7fb4028915f804dc282.png)
雨水管设计要求外排水一、一般性规定:(一)、无组织排水1.三层及三层以下,或檐高不大于10m的中小型建筑物的屋面可采用无组织排水。
2.无组织排水的挑檐尺寸不宜小于600mm。
3.其散水宽度宜宽出挑檐300mm左右。
且不宜做暗埋散水。
(二)、有组织外排水1.多层建筑一般采用有组织外排水2.寒冷地区(本地区)的高层建筑不宜采用外排水,当采用外排水时宜将水落管布置在紧贴阳台外侧或空调机搁板的阴角处,以利维修。
3.高层建筑的裙房屋面雨水应单独排放,阳台雨水系统应单独设置。
注:屋面雨水水流较大,采用重力自流时,当水量较小时为无压力流,当水量较大盖住雨水口时会形成压力流,一般情况下,雨水的排水随雨量的变化在压力流和无压力流之间转换,当为压力流时,下部接其他的管会形成反冲,因此阳台、露台等雨水需单独排放,避免造成反冲。
,4.每一汇水面积内的屋面或天沟一般不应少于两个水落口。
当屋面面积不大且小于当地一个水落口的最大汇水面积(本地区200㎡;考虑汇水面积时,应计入相邻垂直墙面面积的50%),而采用两个水落口确有困难时,也可采用一个水落口加溢流口的方式。
注:当屋面较为复杂,而水落口又难以合并使用时,可采用此种方式。
5.溢流口宜靠近水落口,溢流口底的高度一般高出该处屋面完成面150~250mm左右,并应挑出墙面不少于50mm。
6.溢流口的位置应不致影响其下部的使用,如影响行人等。
注:由于溢流排水的水流较大且无组织,因此溢流口的设置应指向无遮挡的空间,避免指向对面外墙、窗、阳台、露台,单元或住户入口上方不应设置溢流口。
7.天沟、檐沟的纵向坡度不应小于1%,金属檐沟、天沟(指成品檐沟)的坡度可适当减小。
沟底水落差不得大于200mm。
8.两个水落口的间距,一般不宜大于下列数值有外檐天沟24m;无外檐天沟,内排水15m。
9.水落口中心距端部女儿墙内边不宜小于0.5m。
10.雨水管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外排水可采用UPVC管、玻璃钢管、金属管等2)内排水可采用铸铁管、镀锌钢管、UPVC管等,3)雨水管内径不得小于100mm,阳台雨水管直径可为75mm。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正式版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正式版](https://img.taocdn.com/s3/m/c698e9033186bceb18e8bb36.png)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Code for design of outdoor wastewater engineering2006-01-18 发布 2006-06-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409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014-2006,自2006年6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1.0.6、4.1.4、4.3.3、4.4.6、4.6.1、4.10.3、4.13.2、5.1.3、5.1.9、5.1.11、6.1.8、6.1.18、6.1.19、6.1.23、6.3.9、6.8.22、6.11.4、6.11.8(4)、6.11.13、6.12.3、7.1.3、7.3.8、7.3.9、7.3.11、7.3.13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及《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公告》(1997年第12号)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六年一月十八日前言本规范系根据建设部建标[2003]102号文《关于印发“二OO二~二OO三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3]102号,由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主管,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主编,对原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进行全面修订。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有:增加水资源利用(包括再生水回用和雨水收集利用)、术语和符号、非开挖技术和敷设双管、防沉降、截流井、再生水管道和饮用水管道交叉、除臭、生物脱氮除磷、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曝气生物滤池、污水深度处理和回用、污泥处置、检测和控制的内容;调整综合径流系数、生活污水中每人每日的污染物产量、检查井在直线管段的间距、土地处理等内容;补充塑料管的粗糙系数、水泵节能、氧化沟的内容;删除双层沉淀池。
室外排水管道施工方案
![室外排水管道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50ff29b4daa58da0114a7c.png)
车道沟东里小区室外雨水排水管道治理工程工程方案及报价北京房修一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第一章工程概况工程名称:车道沟东里小区雨水治理工程建设地点:北京市海淀区紫竹桥车道沟东里小区内施工单位:北京房修一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车道沟东里小区原雨水管道由南向北至消防通道雨水管道处排入大门处污水检查井,从小区1#、2#楼化粪池排出污水也进入此井,形成雨污合流排入大门外检查井。
因小区外管道较细并多年未清理管内沉积物较多,导致雨水排不出,并出现倒灌现象。
业主及居民所想,为解决此问题,我公司经实地勘察和研究需将原有雨水管道作废,排水方向改为由北向南(管道改为HDPE DN300双壁波纹管管道),排入南墙外天桥下雨水口。
具体方案如下:1、拆除原雨水管194米,雨水篦子12个。
新修雨水管道222米,雨水篦子12个,检查井3个。
检查井井室采用(91SB4-1 P23)直径700直筒式排水检查井施工,雨水篦子采用(91SB4-1 P69)平篦式单篦雨水口施工。
2、院内改为由北向南排水放坡0.6m,坡度3‰。
1#楼东侧向南4.6米为整改起点,并设此处地面高度为±0.000m标高,管底标高-0.65m。
南墙处管道底标高-1.25m,墙外放坡0.12m,外接市政雨水口处管底标高-1.37m(详见平面示意附图)。
3、在开工之前,应查明施工区域内原有地下管线的埋设情况,因雨水管道和强弱电电缆及上、下水管道及其它地下设施交错,发生冲突时。
应按电气施工规范和给排水施工规范躲开、避让,所发生工程量由现场洽商签证确认,并以书面报告的形式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报请业主批准后方可开工。
第二章施工准备2.1组织准备工作①施工全过程做到“六落实”即施工负责人、施工员、质安员“三位一体”人员落实;施工方案、施工技术措施落实;施工机械设备、检测手段落实。
对现场有关管理人员、班组长、操作人员的技术交底及施工规范、质量验收标准交底落实,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落实,安全质量奖惩制度落实。
管道坡度
![管道坡度](https://img.taocdn.com/s3/m/4aa08281cc22bcd126ff0c5d.png)
管道名称标准坡度最小坡度管道名称规格标准坡度最小坡度生活热水供应管道00030002排水管道的坡度5000350025热水采暖管道00030002排水管道的坡度7500250015蒸汽采暖管道00030002排水管道的坡度10000200012凝结水管道汽水同向00030005排水管道的坡度12500150010凝结水管道汽水逆向0002散热器管15000100007l50020000080005给水管道消防管道的坡度为00020005
五、坡度
1.管道安装要挂线找坡,安装后,坡向正确,给水、采暖管道的坡度其正负偏差不得超不定期要求坡度值的1/3,坡度要均匀一致,不得倒坡,也不宜过大而影响感观效果。室内管道的坡度应符合下表要求:管道Leabharlann 称标准坡度最小坡度
管道名称
规格
标准坡度
最小坡度
生活热水供应管道
0.003
0.002
排水管道的坡度
φ50
0.035
0.025
热水采暖管道
0.003
0.002
排水管道的坡度
φ75
0.025
0.015
蒸汽采暖管道
0.003
0.002
排水管道的坡度
φ100
0.020
0.012
凝结水管道(汽水同向)
0.003-
0.005
排水管道的坡度
φ125
0.015
0.010
凝结水管道(汽水逆向)
0.002
散热器管道
L≤500㎜
5㎜
排水管道的坡度
φ150
0.010
0.007
L>500㎜
10㎜
市政雨水管坡度
![市政雨水管坡度](https://img.taocdn.com/s3/m/d9062ac19b89680203d825c0.png)
市政雨水管坡度【篇一:室外排水管道最大坡度】室外排水管道最大坡度室外排水管道最大坡度在规范中没有具体规定,但根据管道材质能够承受冲刷的能力,不同材料的管道规定了不同的最大流速。
如果流速超过就要设置跌水井消能。
管径、流速与坡度还是有一定关系的,所以不同材质和不同大小的管道有不同的排水最大坡度的。
ps:4.2.5 排水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应遵守下列规定:1 金属管道为 10.0 m/s;2 非金属管道为:石棉管道 3.0 m/s;混凝土管道4.0 m/s;塑料管道 4.0 m/s。
管径-最小坡度的关系、管径-最大坡度的关系管径(mm)最小坡度(%0) 管径(mm)最大坡度(%0)200 4.0 200 100250 3.0 250 70300 2.2 300 50350 2.0 350 50400 1.5 400 50450 1.3 450 50500 1.13 500 30600 0.9 600 25700 0.725 700 25800 0.6 800 25900 0.6 900 251000 0.5 1000 201200 0.5 1200 181400 0.5 1400 151600 0.5 1600 121800 0.5 1800 112000 0.5 2000 9.52200 0.5 2200 8.52400 0.5 2400 7.52600 0.5 2600 6.5【篇二:排水坡度规范】坡度3% 是指水平距离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3米1%是指水平距离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1米道路8.0.3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8.0.3.1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应符合表8.0.3规定;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表8.0.3道路类别最小纵坡最大纵坡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机动车道≥0.3 ≤8.0 l≤200m ≤5 l≤600m非机动车道≥0.3 ≤3.0 l≤50m ≤2 l≤100m步行道≥0.5 ≤8.0 ≤4注:l为坡长(m)。
屋面雨水管规范
![屋面雨水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24ea16f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f2.png)
屋面雨水管规范关键信息项1、雨水管材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能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雨水管安装位置水平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垂直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其他构件的间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雨水管管径计算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小管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大管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雨水管坡度标准坡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允许偏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雨水管连接方式接头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封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接强度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雨水管固定方式固定件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定间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定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雨水管排水能力设计排水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际测试排水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排水效率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雨水管防护措施防腐蚀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防堵塞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防外力破坏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总则111 本协议旨在规范屋面雨水管的设计、安装、维护和管理,确保雨水排放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行,保护建筑物和周边环境。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特殊地区建筑给水排水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特殊地区建筑给水排水](https://img.taocdn.com/s3/m/a26e3aef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3f.png)
全国民⽤建筑⼯程设计技术措施特殊地区建筑给⽔排⽔10 特殊地区建筑给⽔排⽔10.1 湿陷性黄⼟地区给⽔排⽔10.1.1湿陷性黄⼟地基湿陷等级划分湿陷性黄⼟地基湿陷等级划分,是根据湿陷量计算值和⾃重湿陷量计算值等因素,按表10.1.1判定。
湿陷等级越⾼,对防⽔要求也就越严。
我国湿陷性黄⼟⼯程分区详见附录J—1及附录J—2。
注:当湿陷量计算值△s>600mm,⾃重湿陷量计算值△zs>300mm时,可判为Ⅲ级,其他情况可判为Ⅱ级。
10.1.2建筑物分类与举例拟建在湿陷性黄⼟场地上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地基受⽔浸湿可能性⼤⼩和在使⽤期间对不均匀沉降限制严格要求程度,分为甲、⼄、丙、丁四类。
按其类别不同⽽采取相应设计措施,做到既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1 甲类建筑:⾼度⼤于60m和14层及14层以上体型复杂建筑;⾼度⼤于50m构筑物;⾼度⼤于100m⾼耸结构;特别重要建筑;地基受⽔浸湿可能性⼤重要建筑;对不均匀沉降有严格限制建筑。
2 ⼄类建筑:⾼度为24-60m建筑;⾼度为30-50m构筑物;⾼度为50-100m ⾼耸结构;地基受⽔浸湿可能性较⼤重要建筑;地基受⽔浸湿可能性⼤⼀般建筑。
3 丙类建筑:除甲类、⼄类以外⼀般建筑和构筑物。
4 丁类建筑:次要建筑。
甲、⼄、丙、丁类建筑物划分,可结合表10.1.2 各类建筑物举例确定。
排⽔沟、⾬⽔明沟和⽔池等与建筑物之间防护距离不宜⼩于表10.1.3中所规定数值。
表10.1.3埋地管道、排⽔沟、⾬⽔明沟和各类⽔池等与建筑物之间防护距离(m)与各类建筑防护距离不宜⼩于湿陷性黄⼟厚度。
2 当湿陷性黄⼟层内有碎⽯⼟、沙⼟夹层,防护距离可⼤于表中数值。
3 采⽤基本防⽔措施建筑,其防护距离不得⼩于⼀般地区规定。
10.1.4新建⽔渠与各建筑物之间距离,在⾮⾃重湿陷性黄⼟场地不得⼩于12m;在⾃重湿陷性黄⼟场地不得⼩于湿陷性黄⼟层厚度3倍,并不应⼩于25m。
10.1.5防护距离计算,对建筑物,应⾃外墙轴线算起;对⾼耸结构,应⾃基础外缘算起;对⽔池应⾃池壁外边缘(喷⽔池等应⾃回⽔坡边缘)算起;对管道、排⽔沟,应⾃其外壁算起。
室外排水工程工人试题
![室外排水工程工人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d574caf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50.png)
室外排水工程工人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室外排水管道的最小坡度应满足下列哪个要求?A. 不小于1%B. 不小于2%C. 不小于3%D. 不小于4%答案:C2. 金属排水管道覆土深度不宜小于多少m?A. 0.5B. 0.7C. 1D. 1.2答案:C3. 以下哪种管材不适合用于室外排水管道?A. PVCB. 铸铁C. HDPED. 钢筋混凝土答案:B4. 排水管道的检查口应设置在什么位置?A. 管道转弯处B. 每隔一定距离的直线管段上C. 管道起始端D. 以上均可答案:D5. 在进行排水管道铺设时,需要特别注意什么?A. 防止塌方B. 管道颜色C. 管道保温D. 美观程度答案:A6. 以下哪种情况可能导致排水管道堵塞?A. 管道接口密封不严B. 管道材质过硬C. 管道内水流速过慢D. 异物进入管道答案:D7. 排水管道工在施工前,最重要的准备工作是什么?A. 准备好施工工具B. 查看施工图纸C. 联系材料供应商D. 确定施工人员答案:B8. 确定排水材料的质量标准的依据是什么?A. 厂家的信誉度B. 产品的价格C. 国家相关标准D. 项目经理的建议答案:C9. 排水井的作用是什么?A. 收集和储存雨水B. 过滤废水C. 加强排水管道的稳定性D. 连接排水管道和污水处理厂10. 在进行排水管道设计时,以下哪个参数不是评价排水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A. 流量B. 坡度C. 清洁度D. 施工材料答案:D11. 排水管道工在安装PVC管道时,以下哪种工具是最常用的?A. 电焊机B. 热熔机C. 锯子D. 管钳答案:D12. 对于直径较大的排水管道,以下哪种连接方式比较合适?A. 螺纹连接B. 胶水粘接C. 法兰连接D. 绑扎连接13. 排水管道堵塞时,首先应该尝试使用哪种方法疏通?A. 化学药剂疏通B. 高压水枪疏通C. 机械疏通工具D. 拆除管道重新安装答案:C14. 排水管道中的存水弯的作用是什么?A. 阻止臭气反流B. 增加水流量C. 装饰管道D. 便于维修答案:A15. 以下哪种情况不会导致排水管道漏水?A. 管道接口密封不严B. 管道材质过硬C. 管道周围温度过高(正常范围内)D. 管道老化变形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室外排水管道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______和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外雨水管坡度
【篇一:排水沟的纵向坡度规范】
排水沟的纵向坡度规范
根据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 50037-96规范6.0.16章节
地面排泄坡面的坡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整体面层或表面比较光滑的块材面层,可采用0.5% - 1.5%。
2、表面比较粗糙的块材面层,可采用1% - 2%。
3、排水沟的纵向坡度,不宜小于0.5%。
4、建筑物四周应设置散水、排水明沟或散水带明沟。
散水的设置应
符合下列要求:
5、散水的宽度,应根据土壤性质、气候条件、建筑物的高度和屋面
排水型式确定,宜为600 - 1000mm;当采用无组织排水时,散水的宽度可按檐口线放出200 - 300mm。
6、散水的坡度可为3% - 5%。
当散水采用混凝土时,宜按20 -
30m间距设置伸缝。
散水与外墙之间宜设缝,缝宽可为20 - 30mm,缝内应填沥青类材料。
【篇二:排水管坡度要求】
表5.4.7
生活污水塑料管道坡度
地下埋设雨水排水管道最小坡度
生活污水铸铁管道坡度
排出管穿过基础时留洞尺寸(mm)
排水塑料管道支、吊架最大间距(m)
【篇三:场地排水坡度】
2.场地排水坡度
为了方便场地排水,场地坡度不应小于0.3%,综合考虑其他因素,
场地坡度也不应大于8%,各类地面排水的适宜坡度详见表2—41所列:
场地排水坡度表2-41
地面种类排水坡度地面种类排水坡度
黏土
砂土
轻度冲刷细砂0.3%
3%
10%湿陷性黄土
膨胀土建筑物周围6m范围内20%,6m以外5%
建筑物周围2.5m范围内2%
场地的雨水排除组织也是竖向设计的重要内容。
实际上,场地各处
标高的确定,各部分之间标高关系的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场
地内的排雨水组织。
场地雨水排除的基本方式有两种:第一种
是地表的自然排水方式,这种方式是不设任何排水设施,利用地形
坡度及地质和气象上的特点来排除雨水。
地表的自然排水方式一般
适用于雨量较小的情况或者是局部小面积的地段。
场地雨水排除的
第二种基本方式是采用地下的雨水管道排水,在场地面积较大,地
形平坦,不适于采用地表排水时,或者场地对卫生及环境质量要求
较高时,或者场地中大部分建筑物屋面采用内排水时,或者场地排
水系统要求与城市雨水管道系统相适应时,采用管道式雨水排除方
式是较为合适的。
除以上两种基本方式之外,在场地卫生及环境质
量要求较低或投资受限,或基地条件有限时,场地中的雨水排除也
可采用明沟排水方式。
整个场地范围的雨水排除系统既可以全部采
用上述的某一种方式,也可划分成一些小的分区,将上述方式混合
使用。
在采用管道式雨水排除方式时,其雨水口的布置,应考虑集水方便,并应与整个管道系统具有良好的连接条件。
一般情况下,雨水口的
布置都应避免谊在建筑物的出入口处、分水点以及其他地下管道的
上面。
一个雨水口可负担的汇水面积,应根据降雨强度、场地中室
外地面的铺砌情况、土壤性质和所采用的雨水口的形式等因素来决定。
在一般情况下,每个雨水口可负担3000~5000m2的汇水面积。
但多雨地区应小一些,干旱地区可适当放大。
另外还应考虑到场地
具体的布置形式的影响。
除顺畅,避免积水,场地地表应保证一定的排水坡度,其坡度值的
大小视降雨强度及地面的构造形式、材料不同而定,一般情况下宜
采用0.5%~2%的坡度,在有困难的局部区域坡度可更缓一些,但最低不应小于0.3%。
反过来看,场地地面坡度也不宜过大,那样虽然
利于排水,但却会影响使用,所以坡度的确定要综合考虑。
场地内
地面坡度的上限一般为8%。
在表2-42中给出了广场、游戏场、绿
地等的适用坡度。
建筑物至周围地面、道路等的排水坡度可在
0.5%~6%之间选取,最佳值是1%~3%。
因为一般建筑物的地坪标高会高于周围的室外地面,所以建筑物周围的雨水排除一般是使雨水向四边自然排除,再汇入场地主要的排水路线。
如果场地的具体地形难以满足上述组织方式时,那么则应在建筑物的四周形成局部的高差,井采取其他一些辅助设施,引导雨水自建筑物周围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