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落形态考古与中国文明起源

合集下载

中国文明的起源与诸夏认同的产生

中国文明的起源与诸夏认同的产生

中国文明的起源与诸夏认同的产生中国文明,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阔的幅员,是世界上最为独特的文明之一。

它的起源和发展,自古至今,始终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

同样,诸夏认同作为中国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引起了广泛的。

本文将探讨中国文明的起源和诸夏认同的产生,以深入理解这两者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中国。

考古发掘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中国土地上就有人类居住。

到了新石器时代,出现了以农业为基础的定居生活,人类开始逐步形成文明。

夏、商、周三代是中国文明的雏形,它们的历史记载于《史记》等古代文献中。

这一时期,出现了汉字、青铜器、城市等文明要素,标志着中国文明的诞生。

中国文明的特点和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文明历史悠久,拥有世界上最古老、最连续的历史记录之一。

中国文明幅员辽阔,涵盖了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民族,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特色。

中国文明重视礼仪、道德和人伦关系,强调社会秩序和稳定。

中国文明拥有独特的哲学、文学、艺术和科技成就,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文明对周边地区和世界的影响和贡献也是巨大的。

以汉字为例,它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文字之一,对日本、韩国等国的文字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的哲学、思想和艺术成果也对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例如,儒家的“仁爱”思想、道家的“无为而治”等思想观念,以及中国的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都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诸夏认同是指对于中国文明和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华夏文明,而现代诸夏认同则是在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诸夏认同的主要内容包括文化、语言、历史等方面,它代表着一种民族自觉和文化的传承。

在现代社会中,诸夏认同的实际应用也十分广泛,主要体现在文化传承和国家认同上。

文化传承是诸夏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传统文化在诸夏认同的推动下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第21课 活动课 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21课 活动课  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北京门头沟东胡林遗址
东胡林遗址出土的炭化粟粒
活动过程
浙江浦江上山遗址是一处距今10000年左右的
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发现于2000年。该
遗址出土了栽培稻和陶器石器。华北和长江中
下游的先民们开始磨制石器和制作陶器。农业
的产生使各地出现了小型的定居村落,为文明 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浙江省浦江县黄宅镇上山考古遗址公园及周边农田
活动过程
2.八千年起源
距今约 9000——7500年的原始村落遗址——舞阳贾湖遗址的先民种植水 稻、饲养家猪、酿酒、制作绿松石器,还发明了可以演奏乐曲的七孔骨笛, 出现极少数规模较大、随玉器或绿松石器的基,贾湖墓已有明显分化,大 慕随葬骨制“规矩”、龟甲、骨笛(骨律管)等“圣物”,而且其主人基本 都是成年男性,推测当时已出现祭祀首领和普通人之间的分化,可能已经 进人到父系氏族社会。
活动过程 (2)“文明社会标志2组——'阶级’考古发现成果展示组”
良渚文化时期的刻符黑陶罐,证明良渚文化时期 农业的发展不仅使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更产 生了以制陶业、玉石业、木作业为代表的各种专 门手工业,劳动分工的复杂化,分化出脑力劳动 阶层与体力劳动阶层,阶层的分化进一步产生了 阶级,成为良渚文明形成的重要标志。
活动过程
5.举办成果交流活动
首先由每个小组派出代表汇报本组的研究成果,小组间进行交流互动。 然后全班同学结合各组研究成果、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的图表展开讨论: 中华文明发展进程呈现怎样的特点?
活动过程
【中华文明起源时期考古发现成果展示组】
1.万年奠基
玉蟾岩遗址发现于1988年,1993年和1995年先后2次对遗 址进行发掘。考古专家发掘出的稻壳,在植物形态上已 经区别于普通野生稻了,是一种兼有野、籼、粳综合特 征的、最原始的从普通野生稻向栽培期间演化的古栽培 稻类型,将其定名为“玉岩古栽培稻”。这一考古发现充 分证明,在距今12000年前湘南就出现人类历史上最原始 的稻作农业,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水稻的国家。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都城规模大,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 阶级阶层分化比较明显,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二、从部落到国家 (一)三皇五帝
多元一体 中原核心
三星堆文化
良渚文化
二、从部落到国家
(二)夏朝的建立
尧 德行杰出 舜 治水有功 禹
公有
【禅让制】传贤 天下为公 部落联盟
儿子
私有
启 【世袭制】传子 天下为家 早期国家
3. 地方:内外服制 内服:王畿地区——商王直接控制
外服:方国和部族——商王间接控制
4. 兄终弟及→父死子继
臣服关系,但相对独立
三、商和西周
(二)西周的建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率众伐纣,在牧野之战大败商军,
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西周制度:
自然形成, 无严密控制
武装拓展, 加强控制
国人
亲疏、贵贱等社会范畴,
统治阶层
界定每个人在社会秩序中 国君+上层贵族
的具体位置,协调全体社
+下层国人
会成员之间的关系。 干预政治、当兵作战
……
野人
被统治者
殷商遗民+周边 内迁民族、流民
农业生产、劳役地租
三、商和西周
(三)从西周到东周
1. 国人暴动、共和行政
拥有干预政治的权力
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为政暴虐,引发了“国人暴动”。
政治上的体现
④之诸易侯生国,的其势弊力将日不益可强胜大穷,。西” 周—后—期王,国王维权《衰殷弱周,制容度易论形》成
割据局面。
结合生活和所学,谈一谈宗法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三、商和西周
(二)西周的建立
3. 礼乐制度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区实行间接的统治。周天子有权对诸侯邦国进行巡狩、赏罚;诸侯国有义务
向周天子述职,并向周天子缴纳贡赋;当诸侯邦国受到外来侵略或发生内讧
时,周天子要给予保护或调解。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分封的对象:姬姓贵族(鲁、晋、卫) 先代贵族(宋) 异姓功臣(齐)
分封的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家国同构
井田制(土地国有,集体劳作,不得随意买卖)
历史纵横 商周时期的奴隶买卖 据《周礼·地官·质人》记载,商周奴隶制国家设有专门 掌管奴隶和牲畜买卖的官吏,可见当时奴隶买卖的普 遍。曶鼎铭文记载了有关奴隶买卖的价格,五名奴隶 的身价相当于一匹马加一束丝。
问题探究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尚书·酒诰》
小结:结合夏商周时早期国家的表现,概括早 期国家的特点。
政治 经济 文化
①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家国同构 ③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奴隶制经济、井田制,土地国有集体耕作、 青铜铸造发达。
早期民本思想
仰韶文化(彩绘陶器、粟) 大汶口口文化(即将迈入阶级社会) 河姆渡文化(水稻、养蚕缫丝)
农业、畜牧业、制陶、 纺织业(社会分工) 私有制、阶级分化
距今约 5000 年
龙山文化(蛋壳陶)、红山文化 良渚文化(玉器、祭坛神庙)、陶寺(国 家初始形态)
二、从多重证据看早期国家
(一)部落到国家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 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 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蜯蛤, 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 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说之,使王天下,号 之曰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 决渎;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

中国古代文明起源

中国古代文明起源

中国古代文明起源
中国古代文明是人类历史上众多文明之一,它起源于距今约五千年
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数千年的演化和发展使得中国文明成为世界上
最悠久、最庞大的文明之一。

本文将从早期聚落的形成、农业文明的
诞生、中央王权的确立等几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

1. 聚落的形成
在距今约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黄河流域地区出现了大
量的聚落,这些聚落的形成是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奠基之一。

人们可
能由于气候变化和资源分布的原因,开始聚集在黄河流域的肥沃土地上,通过集体劳作和合作交换获得生存和发展,形成了最早的聚落。

2. 农业文明的诞生
在聚落的基础上,农业的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距今
约6000年前,中国人民开始进行农业生产,开始种植和养殖,这使得
人们摆脱了过去的狩猎采集生活,实现了食物的相对丰富。

农业的发
展也催生了手工业和贸易的兴起,加强了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3. 中央王权的确立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还与中央王权的确立密切相关。

在距今约5000年前,中国地区出现了王国和一系列的王朝。

中央王权的确立使得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开始集中在王朝的统治之中。

在中央王权
的影响下,中国古代文明得以进一步繁荣和发展。

总结: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早期聚落的形成、农业文明的诞生、中央王权的确立等因素密切相关。

聚落的形成奠定了社会组织的基础,农业文明的诞生为生产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而中央王权的确立则推动了政治和文化的繁荣。

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促进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演化。

80年代后中国的聚落考古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80年代后中国的聚落考古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研 究提 出几 点反 思 , 以便 于今 后研 究的开展 历程 ; 存在 问题
中图分 类号 : K 8 7 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3 — 2 5 9 6 ( 2 0 1 3 ) 0 5 — 0 0 0 6 — 0 4
二、 8 0年 代之后 中国的聚 落考 古
8 0 年代聚落考古的兴起离不开张光直先生对 西方 聚 落考 古 理论 的大 力推 介 。其 主编 的论 文 集
S e t t l e m e n t A r c h a e o l o g y( 《 聚落 考 古 》 , P a l o A l t o: N a t i o n l a P r e s s , 1 9 6 8 ) , 率 先让 国人 系 统 了解 到 西方 聚落考古学知识 。 他对聚落形态的研究使几代考古 学者受益匪浅 , 甚至被称作“ 中国聚落考古学发展 战略起点 的设 计者 ” 翻 。 8 0年代 之 后 ,聚 落考 古 的研 究 逐步 向深层 次 化发展 , 严文明先生曾著文指出现阶段聚落考古 的 研 究 重 点及 方 向 , 一是“ 通 过 聚 落 的形 态 结 构来 探 讨 当时 的社 会形 态 和社会 组 织结 构 ” ; 二是 对 “ 中国 文 明起源 和早 期发 展 的研 究 ” ; 三是“ 把 聚落遗 址 的 形态分类与地理分布同 自然环境的考察紧密结合 起来 , 推 动环 境考 古学 在 中国 的发展 ” 嘲 。许 永杰 教 授 在文 章 中指 出 : “ 以往 的聚落 考古 实践 可 以分 为 : 全 面 揭 露一 处 遗 址 、 区域 考 古 调查 、 区域 考古 调 查 与全面揭露及多学科结合三种形式” ,则是从具体 形式和操作方法上作 出的归纳 。 当聚落考 古这一 新 概念 、新 理论 传 人 中 国时 , 诸 多学者 对其 进行 了研 究 。在这 一 阶段 初期 , 我 们 从 发表 的著作 中可 以看 出 , 大多 数研 究停 留于理 论 的探讨上 , 这也是考古界对聚落考古进行 “ 解惑” 的 个 时期 。 曹兵武先生在《 聚落考古学的几个问题》 【 5 ] 一文 中对 聚落考古 的几个层次性概念进行 阐述 , 在“ 聚 落” 这一大环境 中重新解读遗物、 遗迹 、 家居 、 院落 、 社区、 村落、 聚落 、 文化 区域 等 , 层 层 递进 , 清 晰 明 了 地 概括 出聚落 的形 态演 进过 程 。 严文 明先 生对 近 年来 聚 落 考 古 的进 展进 行 了 总结同 , 分析 不 同时期 的 聚落遗 址 , 时 间上分 为 旧石 器 时代 、 新石 器 时代早 期 、 新 石 器 时代 中期 、 新 石器 时代晚期 、 铜石并用 时代 、 龙 山时代 、 夏商时期 , 空 间上 主要集 中于东北 地 区 、黄河 流域 和长 江 流域 。 随后 , 他 又 提 出几 处研 究 要 点 , 即单个 聚落 形 态 和

考古学中的聚落形态

考古学中的聚落形态

考古学中的聚落形态当我们沉浸在考古学中宏大的历史长河和神秘的文明密码时,不禁会注意到人类定居点的特殊组织形式——聚落形态。

聚落形态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空间表现,展现了人类如何利用和塑造环境,以及社会结构、文化习俗和经济发展的侧面印记。

本文将带大家深入探讨考古学中的聚落形态,从其概念、研究方法到文明发展的映射,最后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和启示。

一、聚落形态:定义与背景聚落形态是指人类在特定地理环境下,为了满足生产、生活和生态需求而形成的居住区的空间形态。

自古以来,聚落形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不断演变,从早期的原始村落到复杂的城市网络,体现了人类对环境的认知和影响。

作为考古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聚落形态研究旨在从空间和时间的维度上,揭示人类社会的组织结构、文化习俗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演变过程。

通过聚落形态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从而为人类历史的演进提供更全面的视角。

二、聚落形态的研究方法与应用聚落形态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空间分析等。

通过这些技术手段,研究人员可以对遗址进行全面的调查、测量和绘图,进而分析聚落的空间布局、规模、形态等特征。

此外,聚落形态研究还涉及人口统计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揭示聚落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人类社会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机制,也为文化遗产保护、城市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三、聚落形态与文明发展聚落形态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与文明发展密不可分。

从历史上看,一些重要的聚落形态转变时期,如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等,都伴随着人类社会的重大变革。

这些变革往往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如权力集中、资源分配、社会等级等。

同时,聚落形态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例如,气候变化、自然灾害、资源短缺等条件,可能促使人类改变聚落形态和居住方式,以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

关于聚落考古的方法问题

关于聚落考古的方法问题

关于聚落考古的方法问题聚落考古是一项揭示古代人类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进行聚落考古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许多方法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考古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探讨聚落考古的基本概念和历史,以及主要的研究方法,同时针对方法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聚落考古主要研究人类聚居的遗址,通过考古发掘和研究发现古代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文化和社会组织等方面。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是研究人类历史和进化的重要途径。

聚落考古的主要方法包括地层学、遗址学和人类遗物的研究。

地层学是通过分析地层堆积和土质土色等,推测古代人类的生活环境和活动;遗址学是通过研究遗址的布局、规模、年代和功能等,揭示古代人类的社会组织和文化发展;人类遗物则是通过研究古代人类留下的各种实物,如工具、器皿、装饰品等,了解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

然而,在聚落考古中,我们也面临着许多方法问题。

首先,数据处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由于考古发掘中获得的数据量较大,需要采用各种数字技术和软件进行整理、分析和展示。

此外,信息解读也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对于出土的遗物和遗址,如何正确解读其中的信息和含义,避免主观偏见和误读,是考古学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另外,结构分析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对于遗址和地层中的各种结构,如何进行正确的识别、分析和解释,也是聚落考古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方法问题,我们需要不断地改进研究方法和提高技术水平。

首先,对于数据处理,可以借助各种数字化技术和软件,实现数据的高效整理、准确分析和可视化展示。

例如,可以采用GIS技术对遗址进行三维建模,实现遗址的数字化保存和可视化研究。

其次,对于信息解读,我们需要加强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借助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从多个角度对出土遗物和遗址进行综合分析。

我们也需要尽量避免主观偏见和误读,保持客观公正的研究态度。

对于结构分析,我们需要结合地层学、遗址学和人类遗物等多方面的研究,对遗址和地层中的各种结构进行准确的识别、分析和解释。

中华文明的起源经历了多元一体化的过程阅读答案

中华文明的起源经历了多元一体化的过程阅读答案

中华文明的起源经历了多元一体化的过程阅读答案:考古华夏文明圭表华文明的起源经历了多元一体化的过程,华大地上的国家起源也同样经历了多元一体――从邦国到王国的过程。

公元前四千纪,华文明的核心在黄河游地区最终形成,以陶寺文化为代表的邦国则开创了后来夏商周原王朝国家的先声。

陶寺文化以陶寺遗址得名,出现于公元前四千纪,位于今山西临汾市襄汾县。

近年来,初步探明了宫殿区、王陵区、贵族居住区、祭天及观象台礼制建筑区、手工业作坊区、普通居民区等,充分表明了陶寺遗址作为国家的政治、文化、经济心的都城性质。

据调查结果初步判断,陶寺文化遗址群以陶寺都城为核心分为南北两大群,拱卫陶寺都城京畿。

南北两大群是由自上而下的行政派出模式发展起来的,并且发现有驿站遗址,表明了央与地方的行政关系的存在。

在陶寺遗址晚期,出现了扒城墙、毁宫庙等政治报复行为,这表明了陶寺遗址的都城性质和国家性质。

这些聚落形态考古资料证明了陶寺文化国家社会的物质文明发达程度,而相关的精神文化考古资料则显示出陶寺文化的精神文明达到了当时最高水平。

陶寺观象台通过1个观测点、12道观测缝与东南7公里远的塔儿山山脊线,构成一套完整的列石观测仪器。

除了通过观测日出确定20个节令外,还可以观测16年一周期的月出最南和最北点,以预测月食,将”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的科技软实力与宗教权力相结合,把这些牢牢掌握在邦国元首的手,成为统治非常实用的软实力之一。

而陶寺早期官僚墓出土的木立表和期王墓出土的圭尺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圭表测影系统,以圭尺第11刻度1.6尺理论夏至影长,对外宣称陶寺为”地”,使得陶寺城址顺理成章地成为”地之都”,居住在其的邦国元首自然”王者居”,垄断与上天沟通的唯一通道,进而使得陶寺文化所代表的邦国成为”土之国”,开创了”国”最初始的意义。

陶寺圭表还可用于国土的测量,以陶寺城址”表”为心基点,按照陶寺城址的经纬线作为测量基线,对陶寺所在的东亚大陆的东西南北四至进行夏至晷影测量,以确立陶寺文化的四表。

由“酋邦”到“古国”——关于20世纪中国文明起源的理论与模式述评

由“酋邦”到“古国”——关于20世纪中国文明起源的理论与模式述评

由“酋邦”到“古国”——关于20世纪中国文明起源的理论与模式述评张宏彦【摘要】文明起源是中国学术界重要的研究课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外关于文明与国家起源的理论与模式呈现出多彩纷呈的局面,重视理论的探索成为这一时期文明起源研究的显著特点之一.本文拟对这一时期影响中国文明与国家起源的主要理论与模式做一回顾与述评,以期促进理论探讨的不断深入.【期刊名称】《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3(043)002【总页数】5页(P127-131)【关键词】20世纪;文明起源;社会演进【作者】张宏彦【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陕西西安71006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03一、问题的提出中国文明起源探索虽可追溯到20世纪前半叶,但真正意义上的文明起源研究始自20世纪80年代。

特别是国外早期社会进化理论的传入和聚落考古的兴起,引起了学术界对古代社会演进过程研究的重视和国家起源探索的热潮,理论的探索成为这一时期文明起源研究的显著特点之一。

多年的探索与发现,使学者们不断认识中国远古文化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也在不断思考文明起源的理论问题;在借鉴和吸收国外相关理论的同时,也在探索符合中国本土特点的模式。

就文明起源研究的社会组织层面来看,由野蛮时代的氏族社会向文明时代的国家演进是十分重要的研究内容,以致许多学者将国家的出现看做是文明形成的重要标志。

本文拟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中国国家与文明起源的理论做一回顾与述评,促进理论探讨的不断深入。

二、关于国外早期社会新进化模式与“酋邦理论”所谓“酋邦理论”,源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埃尔曼·塞维斯(E.Service)提出的早期人类社会进化新模式。

他将人类社会自发生至国家产生所经历的社会组织分为四个连续进化阶段,即游团(Bands)、部落(Tribes)、酋邦(Chiefdoms)、国家(States)。

游团是人类处在狩猎与采集经济时期的一种最简单的、小规模的流动性的社会组织;部落是已经进化到种植作物与驯养家畜阶段的平等的氏族社会组织。

西北大学聚落考古学

西北大学聚落考古学

聚落考古学第一章、聚落考古学概说第一节、什么是聚落考古学一、关于聚落的含义:人文地理学:人类定居地表并占据地表样式之一种,生活及各种活动之场所。

考古学:人工聚落,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二、聚落与聚落考古学。

或称聚落形态研究、空间位置分析。

利用考古材料对社会关系的研究。

“社会关系的框架之内做考古资料的研究。

”——张光直。

聚落考古学:城市考古学——非农业人口;乡村。

三、关于聚落遗址的界定。

准确。

四、聚落的基本构成要素。

房屋建筑:材料。

用火遗迹。

居住对人类活动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聚落考古学的地位与作用一、聚落考古学的研究内容:单个聚落形态研究;聚落相互关系研究;聚落形态的历史演变研究。

1.聚落与人地关系研究,选址。

人类活动。

自然环境。

2.聚落与社会关系研究。

家族。

血缘关系的打破。

二、研究基础:对田野考古工作要求较高。

1.可靠的时空坐标。

2.若干聚落遗址的全面解剖。

系统、全面地发掘。

3.聚落考古思想观念的形成。

三、学科体系中的聚落考古。

具体研究对象为区别的学科体系。

四、地位和作用。

1.充分展现人地关系及技术、文化的发展。

2.文明起源。

农业起源发展。

第二章、聚落考古学简史第一节、聚落地理学的兴起与发展一、聚落与人文地理学研究。

人文地理学:研究地理人文事象,空间分布及空间差别,并预测其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或研究人类活动的主要人文事象、区域系统的科学。

地表人文区域系统:人类通过各种活动对地表区域施加影响而形成的。

聚落考古学:研究聚落的分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并预测其分布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形成城市地理学和聚落地理学两大部分。

人地关系。

聚落,人地关系的媒介与产物。

聚落及其分布情况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区域、地貌及自然特点。

城市地理学对区域经济分布、发展与专门化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西方聚落地理学的兴起与发展。

19世纪后逐渐形成,20世纪以来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

1.萌芽阶段:19世纪中、后期,主要精力置于城市聚落。

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起源的几个问题

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起源的几个问题

中国古代文明和国家起源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一新出土的先秦文献资料的价值与局限研究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起源问题,在资料上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物质文化资料,即通过考古发掘所获得的遗迹、遗物、遗址之类的资料;另一是文献资料。

文献资料中,又可分为传世的古籍文献资料与出土的竹简帛书、铜器铭文之类的出土文字资料。

应该说,无论是考古资料还是文献资料,都有其重要价值,也都有其各自的局限性。

近年来,新出土了一些文献资料,如20世纪90年代,从战国时代楚墓出土的《唐虞之道》、《子羔》、《容成氏》三种竹书材料,以及属于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公盨”的铭文,都提供一些古史传说方面的资料。

《唐虞之道》是湖北省荆门市博物馆1993年清理被盗掘的郭店一号楚墓时所获大批竹书中的一篇,通篇讲尧舜禅让之道。

《子羔》和《容成氏》是上海博物馆1994年从香港古玩市场上收购来的大批楚国竹书中的两篇。

《子羔》篇采用子羔与孔子一问一答的形式,借孔子之口叙述了禹、契、后稷“三王”降生的神话以及尚贤、禅让的传说等内容。

《容成氏》历述尧、舜、禹之时的社会状况,一直说到武王伐纣,篇中也有一些尚贤和禅让的内容。

《☆公盨铭》是北京的保利博物馆2002年收购的一件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器内铸有98个字的铭文,铭文开头就说天命禹平治水土,铭文中也讲到“为政以德”方面的内容。

上述这些新出土的文献资料都可以与传世的先秦文献对照起来,加以解读和研究。

然而,我们可否仅以这些出土文献(或者将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相结合)为主干脉络,来重新构筑我国的远古历史,来重写中国的早期国家与文明起源的历史?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还是先让我们看一下作为文献(不论是出土文献还是传世文献)的局限性。

《容成氏》、《唐虞之道》、《子羔》既然是战国竹简,它们与同为战国时成书的《尚书·尧典》等的性质也差不多。

也就是说,可以把《容成氏》、《尧典》等看成战国时期关于上古史所流传的不同“版本”的传说,与传世文献相比,是一种大同小异。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题 (4)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题 (4)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卷(3)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黄河文化内涵丰富、历史深远。

一方面,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另一方面,从中国文明诞生伊始到唐宋时期,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思想、文化中心和重心。

可以从文明的诞生、文化基因的养成、“自在”的中华民族的形成三个方面来看待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其历史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研究文明起源的一个主流范式是:把聚落考古学与社会形态学结合起来,用聚落形态的演进来标识社会复杂化进程。

中国文明起源路径可以概括为“聚落形态演进的三个阶段”,即由大体平等的农耕聚落形态,发展为含有不平等和初步社会分层的中心聚落形态,再发展为都邑国家的“万邦”形态。

中国早期文明是多元的,其多元性的源头可以概括为两大河流域——黄河与长江。

就黄河流域而言,在其上中下游都发现了作为上述三个阶段三种形态聚落的考古遗址,它们是早期黄河文明的物化形态,为我们展现出一部中华文明起源的真实画卷。

始自夏王朝的中原正统观是中国历史上的传统观念。

它历经夏商周三代而奠定根基。

在对夏商王都的历史地理考据中,夏朝和商朝的都城都有迁都情况,但其王都均在黄河中游地区。

《论语·为政》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表明夏商周三代的制度是在继承基础上发展的。

夏商周的王都均建在中原地区,使得中原正统观经夏商西周代代相袭,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种传统。

“大一统”是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它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密不可分。

一般认为,中国历史上真正大一统国家始于秦朝,但是夏商西周多元一体的复合制王朝国家结构却是另一种层次上的一统。

从尧舜禹经三代再到秦汉,先后经历了三种背景指向的大一统观念,即尧舜禹时代与族邦联盟机制相适应的带有联盟一体色彩的“天下一统”观念;夏商西周与“复合制王朝国家”相适应的大一统思想观念;秦汉以后与郡县制机制下的中央集权的帝制国家形态相适应的大一统思想观念。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最辉煌的文明之一,源远流长。

这篇文章将从三个方面来论述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分别是古代神话传说、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的记载。

一、古代神话传说根据古代神话传说,中华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黄帝与蚩尤的战斗。

相传黄帝是中华文明的始祖,他统一了各个部落,并创立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蚩尤则代表了原始社会的粗鲁和战争,黄帝最终战胜了蚩尤,建立了中华文化的根基。

这些古代神话传说虽然有些夸张,但可以看出中国文明的起源与辉煌。

二、考古发现考古学的发展为揭示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在中国的各个地方,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的文物和遗址,这些都是中华文明的见证。

例如,河姆渡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氏族聚落遗址,证明了早期中华文明的存在。

另外,出土的甲骨文也是对古代文字和社会结构的重要记载。

三、历史文献的记载中国古代的历史文献也为我们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尚书》、《史记》等古代经典记载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和演变。

这些文献中详尽记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和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通过研究这些文献,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

总结起来,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可以通过古代神话传说、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的记载来进行研究。

这些都是了解中华文明的重要途径,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传承中华文明,让其在当代得以继续发扬光大。

中华文明的辉煌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世界文明的宝贵财富。

我们应该秉承文明传统,不断创新发展,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单元学情评估试题(含答案)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单元学情评估试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学情评估第Ⅰ卷(非选择题56分)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3年7月,我国启动新一轮元谋人遗址考古发掘。

在早期的发掘中,考古学家发掘出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

这说明元谋人( )A.已经能够建造房屋B.会磨制工具,能直立行走C.开始过着定居生活D.能制作工具,可能使用火2.他们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吻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他们的身高平均为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

“他们”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3.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据此我们推断出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

材料表明( )A.化石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B.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人工火C.北京人生存条件已十分优越D.考古是研究历史的唯一途径4.以下是北京人和猿的肢骨比较图。

猿的大腿骨与上臂骨的长度相同,而北京人的大腿骨明显长于上臂骨,由此推测( )A.北京人依然保留猿的特征B.直立行走促进了人类进化C.火的使用影响智力的发育D.猿的生活习惯发生了改变5.北京人遗址出土了大量打制石器,并发现了人类用火遗迹,结束了直立人是人还是猿的争论。

这说明( )A.北京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B.考古发现是研究古人类的重要依据C.华北地区气候温暖适宜古人类生活D.北京人已经掌握了纺织和制衣技术6.下图的考古发现,为距今六七千年我国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

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来看,此类工具的出现和使用可佐证他们生活在( )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青铜时代D.铁器时代7.下面一组考古发现表明( )A.粟是当时最主要的农作物B.我国农业生产历史悠久C.当时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D.农业生产广泛使用铁器8.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中国古代文明和国家起源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精)

中国古代文明和国家起源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精)

中国古代文明和国家起源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先秦文献;酋邦;社会分层;聚落形态;邦国;王国近年来新出土的《容成氏》等战国竹书,在增加和扩充史料的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它们依然是有其局限性的,重建上古史还得靠以考古学为基础的多学科的结合。

而考古学本身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它也需要借鉴人类学的理论以及技术的、经济的、环境的、人口学的等等知识。

将酋邦理论、社会分层理论与聚落形态学理论相结合是研究的趋势和方向,但理论贵在创新。

因而,结合中国考古新发现,从中国的材料出发,创建出符合中国历史实际的理论,才是最上乘的文明和国家起源研究。

依据近年来对山西襄汾陶寺和河南新密古城寨的考古发现,将早期文明与初始国家出现的时间,划定在龙山文化时代,应该说是有着充分事实依据的。

与此相关,将中国古代的国家形态划分为邦国—王国—帝国,要比称之为古国—方国—帝国,更约定俗成更合理一些。

Some Issues in the Research on the Origin of Ancient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StateKey Words: pre-Qin docurments; chiefdom;social strata;gathering morphology;state;kingdomAbstract: The newly unearthed bamboo slips such as Rongcheng Family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may extend and enrich our historical materials, but they have limitations as well. Reconstructing ancient history must have solid archaeological basis, while archaeology must borrow kownledge from anthropology, economy, environment, etc. Combining the theories of tribe, social strata and gathering morphology is the trend and direction of research. We should create our own theory on the basis of materials to study the origin of civilization and state. In view of the recent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in Shanxi and Henan, it is reasonable to locate the time when early civilization and state appeared in the period of Longshan Culture. Accordingly we can redefine the ancient state morphology in China as from tribe to kindom to empire.一新出土的先秦文献资料的价值与局限研究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起源问题,在资料上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物质文化资料,即通过考古发掘所获得的遗迹、遗物、遗址之类的资料;另一是文献资料。

聚落形态考古与中国文明起源

聚落形态考古与中国文明起源

聚落形态考古与中国文明起源文/高江涛聚落形态考古在我国的研究萌芽于20世纪30年代殷墟的发掘,正式开始于1954年至19 57年西安半坡遗址的发掘,到80年代,由于张光直等先生的推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i]。

近年来,聚落形态考古研究更加深入,不再局限于单个聚落的研究,更多地通过聚落之间的关系和聚落群的研究来探讨当时人们的社会组织与结构以及人地关系。

而对社会组织与结构的研究也正是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核心问题和重点[ii],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聚落形态考古是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然而怎样运用这一方法来研究中国文明起源问题,学者们论及较少。

笔者不揣浅陋,略陈己见。

一、关于聚落形态考古聚落形态(settlement patterns)的定义最早见于戈登•威利(Gordon R. Willey)的《秘鲁维鲁河谷史前的聚落形态》一书[iii]。

聚落形态考古,也被称为“聚落考古”,其称谓不一,有“聚落形态式的研究方式”、“聚落系统”、“空间或位置分析”等种种异称[iv]。

炊格尔将聚落考古定义为“用考古学的材料对社会关系的研究”[v]。

张光直则从另一个角度表述为“是在社会关系的框架之内来做考古资料的研究”[vi]。

严文明则认为聚落考古不仅研究社会关系,也要特别强调聚落与生态环境的关系[vii]。

张忠培有基本相同的看法[viii]。

王巍更强调聚落考古研究的目的,指出聚落考古并不是仅仅了解过去人们居住的房子的具体结构,而是要通过聚落形态的研究,探讨当时人们的社会组织与结构以及人地关系[ix]。

总之,聚落考古是一种社会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同时也注重环境考古学的研究。

从聚落的主体——人的角度来说,其实就是对两种关系的研究,即人人关系和人地关系。

聚落考古据不同的研究角度,会有不同的研究内容。

从考古学文化的角度看,聚落考古一般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同一考古学文化的单体聚落的个案研究,(二)同一考古学文化同时期聚落的分布以及相互关系的研究,(三)同一考古学文化不同时期或不同时期不同考古学文化聚落的相互关系探讨,(四)同一时期不同考古学文化聚落的相互关系、异同对比及时空演变;从聚落本身的层次看,聚落考古主要是两方面的内容,即微观聚落形态研究和宏观聚落形态研究;从聚落的时空存在看,聚落考古也有两方面的内容,即共时性研究和历时性研究。

从聚落、古国到王国:郑州地区文明化进程模式探究

从聚落、古国到王国:郑州地区文明化进程模式探究

郑州地处华夏腹地,自然和地理环境优越。

考古学研究成果表明,从旧石器时代开始,郑州地区就是人类理想的栖息地,环嵩山地带是全国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仅在嵩山东南麓就发现300多处旧石器地点[1],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早期人类演化、发展以及农业起源的关键地区。

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过程中,郑州地区又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与早期发展的核心区。

本文拟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郑州地区文明化进程的演进路径及成果做系统梳理,以期更加深入和全面地探究其演进模式,进而对郑州地区在中原乃至中华早期文明起源和发展延续中的作用及地位有一个更加清晰和精准的定位。

一、郑州地区从聚落、古国到王国的演进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是人类历史上最为重大的发展变化,历来为学术界所关注。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采用聚落考古学与社会形态学相结合的方法,提出“邦国—王国—帝国”这一中华文明演进的轨迹,有效推进了文明与国家起源研究[2]。

实际上,在邦国文明形成之前,还经历了从聚落到城邦的漫长过程。

原始人类从走出洞穴,到聚族而居,再到构筑城邑、建邦立国,经历了数千年乃至上万年的漫长岁月,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1.走出洞穴———郑州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聚落的萌芽在各种考古遗迹中,聚落遗址所能提供的有关社会形态的信息量是最大的,也是最复杂的。

考古发现表明,不同时期的聚落有不同的形态特征,这种聚落形态的演进,直接体现了社会生产、社会结构、社会形态的推移与发展[2]。

中原地区史前聚落的演变可以分为新石器时代早期、中期和晚期,是中国聚落演变线索最为清晰的地区之一。

其中,郑州地区作为中原地区的核心区域,自新石器时代早期以来的考古学文化发展连贯,可以清楚地刻画出中原地区的史前文明化进程,即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始出现聚落的萌芽,新石器时代中期得到发展,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分化,并在龙山时代出现都邑级别的城邦,其文明之路经历了聚落—王国这样典型、完整的华夏早期文明演进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落形态考古与中国文明起源聚落形态考古在我国的研究萌芽于20世纪30年代殷墟的发掘,正式开始于1954年至1957年西安半坡遗址的发掘,到80年代,由于张光直等先生的推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1]。

近年来,聚落形态考古研究更加深入,不再局限于单个聚落的研究,更多地通过聚落之间的关系和聚落群的研究来探讨当时人们的社会组织与结构以及人地关系。

而对社会组织与结构的研究也正是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核心问题和重点[2],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聚落形态考古是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然而怎样运用这一方法来研究中国文明起源问题,学者们论及较少。

笔者不揣浅陋,略陈己见。

一、关于聚落形态考古聚落形态(settlement patterns)的定义最早见于戈登·威利(Gordon R. Willey)的《秘鲁维鲁河谷史前的聚落形态》一书[3]。

聚落形态考古,也被称为“聚落考古”,其称谓不一,有“聚落形态式的研究方式”、“聚落系统”、“空间或位置分析”等种种异称[4]。

炊格尔将聚落考古定义为“用考古学的材料对社会关系的研究”[5]。

张光直则从另一个角度表述为“是在社会关系的框架之内来做考古资料的研究”[6]。

严文明则认为聚落考古不仅研究社会关系,也要特别强调聚落与生态环境的关系[7]。

张忠培有基本相同的看法[8]。

王巍更强调聚落考古研究的目的,指出聚落考古并不是仅仅了解过去人们居住的房子的具体结构,而是要通过聚落形态的研究,探讨当时人们的社会组织与结构以及人地关系[9]。

总之,聚落考古是一种社会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同时也注重环境考古学的研究。

从聚落的主体——人的角度来说,其实就是对两种关系的研究,即人人关系和人地关系。

聚落考古据不同的研究角度,会有不同的研究内容。

从考古学文化的角度看,聚落考古一般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同一考古学文化的单体聚落的个案研究,(二)同一考古学文化同时期聚落的分布以及相互关系的研究,(三)同一考古学文化不同时期或不同时期不同考古学文化聚落的相互关系探讨,(四)同一时期不同考古学文化聚落的相互关系、异同对比及时空演变;从聚落本身的层次看,聚落考古主要是两方面的内容,即微观聚落形态研究和宏观聚落形态研究;从聚落的时空存在看,聚落考古也有两方面的内容,即共时性研究和历时性研究。

以上别类,仅是角度的差异,实际上它们在内容上是相互渗透的,考古学文化角度研究明显包含有微观和宏观层次,也包含着历时和共时的探讨;同样地,微观和宏观或历时和共时方面的聚落形态研究,又是以其所属的考古学文化为研究载体和研究基础的。

只是考古学文化角度方面的研究因涉及考古学文化、聚落和年代等多方面的内容,比较复杂,甚或繁琐,而不易具体操作。

故下面主要是从另外两个角度对聚落考古基本内涵作以浅析。

微观聚落形态研究一般是指对单体聚落的位置、布局和功能分区的研究。

一个聚落对应着一个实际存在过的人类群体,既包括一般的村落,也包括超大规模的古代都城。

也就是说单个的聚落依其规模是可以划分不同等级的,不同的等级反映了其“存在过的人类群体”的势力的大小,所以,聚落可被看作是政治实体的存在形式。

聚落位置是人们建造聚落时对地形、地貌及周围自然资源的选择,从中可以分析当时人们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同时,聚落位置的选择还受人文条件的制约,而对这些人文条件的分析往往可以探讨该聚落政治实体聚合的内在机制,即它的社会组织和结构。

如城址多位于地势较高的位置,并为周围聚落所围绕,很可能反映的是城址中政治实体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对周围聚落较强的控制力。

单体聚落布局和功能分区的研究,包含有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该聚落的整体布局和功能分区,二是聚落内各种遗迹尤其重要遗迹的形态分析。

前者主要是探讨是否有城址、宫殿区、作坊区、贮藏区、墓葬区(墓地)或公共活动广场等,以及它们的形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后者主要是探讨具体的遗迹,如房址的规模差别、排列方式、内部结构等。

宏观聚落形态研究主要是对聚落之间关系和聚落群之间关系的研究。

其明显包含两个层次,即聚落之间的关系与聚落群之间的关系。

前者研究同时期不同的聚落的性质、规模和相互关系。

这些同时期共存的聚落是否有一定的关系,若然,它们会组成一个聚合实体,即一种形式的聚落群。

这种聚落群在规模明显比单体聚落大,笔者称之为“组聚落”。

后者研究同时期不同聚落群的性质、规模和相互间的关系。

同样的,这些共存的聚落群若有一定的内在关系,也组成一个规模更大聚合实体,占有较大的地理区域,一般由多个组聚落形成,笔者称之为“区聚落”。

组聚落和区聚落是相对而言的,是规模和层次上的差别。

它们在具体实践中是需要具体确认的。

笔者以为原则有三:一是属同一考古学文化,二是依某种内在关系聚合,三是存在一定的等级分化。

前两条易于理解,第三条主要分析组聚落和区聚落中是否有中心聚落和中心聚落群的存在,若然,组聚落常以中心聚落为主,围以一般聚落,整体聚合而成。

如以陶寺遗址为中心的聚落群,便可称为一个组聚落。

而沿某一水系聚合的聚落群便可称为一个区聚落,如伊洛聚落群、颍水聚落群、汾涑聚落群等。

无论是单体聚落,还是组聚落和区聚落都是存在于一定的时空系统中,有其“共时性”和“历时性”两个方面。

共时性是指同时期的聚落形态横的关系,历时性指的是聚落形态的变迁,是纵的延承关系。

聚落的共时性问题已有学者论及[10],历时性问题的专门研究相对薄弱,本文只对此谈一些看法。

聚落形态历时性的研究是一种对变迁的研究——一个遗址、一个地区和一种文化乃至整个世界范围内的聚落形态本身的变迁。

聚落形态对一个遗址、一个地区和一种文化乃至整个世界文化体系和社会体系的变迁最为敏感,也是最能反映这种变迁的[11]。

从这意义上讲,聚落形态的历时性研究对文明化的进程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

这方面的研究也有三个内容:一是不同时期单体聚落的位置、布局和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二是不同时期组聚落的规模、布局、聚落间关系和层级的变化及其原因,三是不同时期区聚落的规模、布局、聚落群间的关系和层级的变化及其原因。

这种聚落形态历时变化本身有两种基本情况,一是一种文化取代另一种文化,可分为扩张型和迁移型,扩张型的文化取代,其结果原聚落仍然存在,属此种文化的聚落数量增加,聚落规模扩大;迁移型的文化取代,其结果原聚落废弃,属此文化的聚落数量不增加,聚落规模不一定扩大。

二是连续发展的文化内部变化,进而使聚落形态产生相应变化,这种变化通常表现为量变得过程,既有不明显的逐渐的变化,也有较明显的重大变化。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长期为一种考古学文化所占据的聚落中。

以上笔者简要分析了聚落形态考古的相关内容,其目的是便于探讨它在中国文明起源问题中发挥的重大作用。

二、聚落形态研究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文明是由文化和社会两大方面所构成,文明起源包括了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文化方面包括了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消费方式和精神领域的信仰、意识、观念,而社会方面主要是指社会组织和结构、人们之间关系的发展和变化[12]。

前文已述,文明起源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对社会组织和结构变化的考察,而聚落形态研究正是要探讨当时人们的社会组织与结构以及人地关系。

所以,聚落形态考古是研究文明起源问题的重要方法。

而且,如张光直先生所言,聚落形态最能反映一个遗址、一个地区和一种文化乃至整个世界文化体系和社会体系的变迁[13]。

笔者从前文所述的单体聚落、组聚落、区聚落三个层次对此作一讨论。

(一)单体聚落所反映的中国文明起源问题聚落整体布局和功能分区统一规划现象的存在与否,很可能反映了统一的社会组织的有无。

仰韶文化晚期或龙山文化时期的聚落往往分成居住区、生产区、墓葬区等,这样的区分显然不是随意自然而居的结果,有明显的规划性,反映了某种公共权力的存在,重要的是这种公共权利为谁所控制,为一个群体,还是一个人,或二者兼有。

在具体的实践中需要带着此种意识去尽可能的提取信息。

居住区和墓葬区是否有层级化?分化程度如何?这能反映其社会的复杂程度以及公共权力分配和集中程度。

生产区尤其手工业作坊区有无以聚居区或行业为基础的管理迹象,我们知道殷墟的作坊区有集中聚居给予管理的现象。

另外,作坊区人口学的研究也可提供可贵信息,若作坊区人口是不断增加的,而增加是外来手工业者迁入的结果,这很能会冲垮原手工业者以血缘纽带为基础的族居的原则,催化新的管理机构的产生。

聚落内具体遗迹如房址的分析有助于了解社会组织基本单位——家庭及婚姻形态的情况。

房址是最复杂又最能反映社会面貌的一类遗迹。

如严文明先生通过分析半坡、姜寨一些被火烧毁而室内器物来不及搬走的小房子或中等房,发现小房子的居民很可能是过对偶婚姻生活的夫妻和他们的婴幼儿,老人和较大的孩子可能要住中等房子或其他小房子。

严文明先生把这种分析方法形象地称为解开仰韶文化早期社会和家庭、婚姻形态的一把钥匙[14]。

中心性聚落及城址也是单体聚落之一种,因它处于聚落等级化的金字塔形的塔尖位置而引人注目。

王巍先生指出中心聚落(包括古代都城)往往是当时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最能反映当时社会各方面的状况,是当时社会的“缩微照片”。

因此,对中心聚落的研究是研究中国文明起源的重点,而文明起源重点地区的中心聚落(包括古代都城)成为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突破口[15]。

另外,从文明形成的标志或因素方面看,亦是如此。

综合有关文明形成标志或因素的各种看法,主要集中两个不同的层次,即可直接或间接考察的物化形态因素和上层建筑方面的社会形态因素[16]。

物化形态因素包括传统看法的城、文字、青铜器和近年来为学者们关注的礼制及礼仪性的建筑。

社会形态因素主要指社会分工与分层、阶级和政治权利机构,实际上即指社会组织和结构。

两个层次的后者是较高层次的研究内容,是文明起源和形成研究的核心问题和重点。

前者因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表现形成不尽一致,没有普遍性,而受到许多学者的批评。

社会形态因素又因其属于上层建筑而难以具体操作。

所以,问题的解决是要找到两个层次的相近结合点,作为中心聚落的城址既集中了大量文明形成的物质形态因素,又最能反映当时社会各方面的状况,因而应是二者的相近结合点。

对中心性聚落及城址的研究首先是对其年代进行研究,包括中心聚落及城址的建造、使用、废弃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扩建、改建、重建的年代,这是进一步进行文明起源研究的基础,而中心聚落及城址研究的重点是其布局、结构和功能的探索。

中心聚落是否有围沟[17]、环壕、城垣及城壕,有城垣及壕就成了城址。

城址与城市是不同的概念,城址属于聚落形态的范畴,城市则属于社会组织形态的范畴,中心性聚落的城址很可能演化为社会组织形态的城市或都城。

城址内部布局是否根据不同功能而设置了不同区域,如供权贵居住的宫殿区、用于宗教仪式的祭祀区、专门的手工业作坊区、权贵专有墓区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