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学案
学案5:2.3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知识体系——定内容核心素养——定能力政治认同关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树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科学精神通过学习,能够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正确处理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文化传播手段的发展变化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做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学案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真题定向]1.(2017·全国卷Ⅲ)80多年来,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远征吸引了国外许多作家和记者,诞生了许多优秀作品。
埃德加·斯诺著《红星照耀中国》,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向全世界展现了长征这部壮丽史诗,引起强烈反响。
这表明() ①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③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交流过程中确定的④革命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价值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A“80多年来,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远征吸引了国外许多作家和记者,诞生了许多优秀作品”,说明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也说明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①②正确;通过交流,人们可以理解而非确定革命文化的内涵,③错误;大众传媒因其自身的优势在传播与展示革命文化的价值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但并不能说革命文化通过大众传媒传播才有价值,④错误。
2.(2014·全国卷Ⅰ)201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历史上,中华文化曾经成为法国社会的时尚,在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和凡尔赛宫的装饰中都能找到中华文化元素。
同样,法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深深吸引着广大中国读者。
建交50年来,中法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各自文化的繁荣,因为两国文化()①在长期交流中达到了相互融合②都体现着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③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④都源远流长,具有相似的历史传统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C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既有共性和普遍的规律,也有各自的特色,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得以交流的前提和基础,②说的是中法文化的共性,③说的是中法文化各有特色,均当选。
《文化生活》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教案
《文化生活》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化的多样性的概念,掌握文化的多样性表现形式。
2. 让学生了解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理解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和影响。
3. 培养学生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化的多样性:a. 文化多样性的概念与内涵b. 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形式(如语言、宗教、传统习俗、艺术等)c. 我国文化多样性的案例分析2. 文化传播:a. 文化传播的途径(如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b. 文化传播的手段(如大众传媒、互联网等)c. 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和影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化的多样性表现形式、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和影响。
2. 教学难点:文化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文化传播的效果和限制。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化的多样性、文化传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文化多样性的具体案例,加深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4.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文化传播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文化生活》相关章节内容。
2. 辅助材料:与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播相关的文章、视频等。
3. 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4. 准备与文化传播相关的实践活动道具或资源。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各民族的文化习俗,引发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兴趣和思考。
2.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文化的多样性、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和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文化多样性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文化多样性的内涵和价值。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引导学生思考文化传播的效果和限制。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文化传播实践活动,如模拟商业贸易、人口迁徙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文化传播的过程。
6. 总结与反思: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案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化的多样性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
2. 使学生掌握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
3. 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意识。
4.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化的多样性:概念、表现形式(如语言、宗教、风俗习惯、传统技艺等)。
2. 文化传播:途径(如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手段(如大众传媒、互联网等)。
3. 保护文化多样性:意义、措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文化的多样性及其表现形式、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
2. 难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意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文化传播实例,加深学生对文化传播的理解。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不同文化的视频,引发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2. 讲解文化的多样性及其表现形式,让学生了解文化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3. 讲解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引导学生认识到文化传播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4. 分析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意义,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意识。
5.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例探讨如何保护和传承本民族文化。
6. 总结与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解答学生的疑问。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小组讨论以及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文化多样性及其传播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活动1. 设计一场文化主题的展览,让学生展示和介绍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增强学生对自己文化的认识和自豪感。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文化遗址或博物馆,通过实地考察,加深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
3. 开展文化交流活动,邀请其他民族或国家的代表来校分享他们的文化,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
七、教学资源1. 利用互联网资源,搜集各种文化资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案)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案)章节一: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背景和意义。
2. 让学生理解文化的定义和多样性。
教学内容:1. 介绍课程背景和意义。
2. 讲解文化的定义和多样性。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程背景和文化定义。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
2. 收集团队讨论的报告。
章节二:世界文化概述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大洲的主要文化特点。
2. 让学生认识世界文化遗产。
教学内容:1. 讲解世界各大洲的主要文化特点。
2. 介绍世界文化遗产。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世界各大洲的文化特点。
2. 图片展示法:展示世界文化遗产的图片。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听讲的情况。
2. 收集团队讨论的报告。
章节三:中国文化的特点与传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特点。
2. 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传播的途径和影响。
教学内容:1. 讲解中国文化的特点。
2. 介绍中国文化传播的途径和影响。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文化的特点。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中国文化传播的意义。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
2. 收集团队讨论的报告。
章节四: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跨文化交流的意义。
2. 让学生了解跨文化交流的障碍和解决方法。
教学内容:1. 讲解跨文化交流的意义。
2. 介绍跨文化交流的障碍和解决方法。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跨文化交流的意义。
2.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讨论跨文化交流的障碍和解决方法。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
2. 收集团队讨论的报告。
章节五:文化传播的途径与手段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化传播的途径。
2. 让学生了解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教学内容:1. 讲解文化传播的途径。
2. 介绍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化传播的途径。
2. 展示法:展示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案
一、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案二、课时安排:第1课时(45分钟)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化的多样性,认识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文化传播的兴趣和意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多样性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
四、教学内容:1. 文化的定义与多样性2. 文化传播的方式与途径3. 文化冲突与融合4. 文化多样性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5. 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思考。
2. 文化的定义与多样性:引导学生了解文化的定义,探讨文化的多样性,让学生认识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特点。
3. 文化传播的方式与途径:介绍文化传播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如语言、媒体、教育等,让学生了解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4. 文化冲突与融合:分析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的现象,引导学生理解文化冲突的原因和解决方式,以及文化融合的意义。
5. 文化多样性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讨论文化多样性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如促进个人成长、丰富社会生活等。
6. 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教授学生一些跨文化交流的技巧和方法,如尊重对方文化、积极主动交流等。
7.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在跨文化交流中的表现,并提出改进措施。
8. 作业布置:让学生选择一种文化,深入了解其特点和魅力,下节课分享给同学们。
9. 板书设计: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文化的定义与多样性文化传播的方式与途径文化冲突与融合文化多样性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六、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案七、课时安排:第2课时(45分钟)八、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深入了解所选择的文化,增强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2. 培养学生主动分享和展示自己所了解文化的能力。
3. 引导学生从他人的分享中学习和成长,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九、教学内容:1. 学生个人深入了解所选择的文化2. 学生分享和展示自己所了解的文化3. 从他人分享中学习和成长十、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文化生活》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教案
1. 让学生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包括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全球文化的多样性。
2. 让学生了解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以及其对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的态度,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全球文化的多样性。
2. 文化传播的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政治、媒体等。
3. 文化传播的手段:语言、文字、艺术、科技、网络等。
4. 文化传播对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冲突与融合。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化的多样性、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文化传播对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文化传播案例,如商业贸易、人口迁徙等,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化传播的实际过程。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文化生活》2. 辅助材料:相关文化多样性与传播的案例、图片、视频等。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文化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兴趣和思考。
2. 讲解:讲解文化的多样性、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文化传播对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文化传播案例,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化传播的实际过程。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和尊重欣赏不同文化的态度。
6. 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互动中的表现,评估其对文化多样性及文化传播的理解程度。
2. 案例分析评估:评估学生在分析具体文化传播案例时的思考深度和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沟通协作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4. 作业评估:通过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以生活实例、新闻报道等形式,导入文化多样性与将文化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中的文化现象。
3.分组讨论,合作探究:针对教学重难点,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4.案例分析,深入理解: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案例,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分析,深入理解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内涵。
5.多元化教学手段,提高效果: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6.课堂小结,巩固知识:每节课结束前,进行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梳理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7.课后作业,拓展思维: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四)课堂练习
1.设计练习题: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选择题、简答题等形式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作答: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评价反馈:教师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评价,给予及时的反馈,指导学生查漏补缺。
(五)总结归纳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文化多样性的内涵、原因、表现,以及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文化的内涵与特征,认识到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掌握世界文化的基本格局及主要文化类型。
2.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提高他们从多元文化中汲取有益成分,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
3.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使学生掌握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和方式,培养他们在生活中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案)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以及文化在不同地区和群体之间的传播与交流。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和价值,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增强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性和尊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包括不同地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色。
2. 认识文化传播的重要性,了解文化在不同地区和群体之间的传播与交流方式。
3. 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提高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性和尊重。
4. 增强学生对国家文化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对其他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内容1. 文化多样性的概念和特点不同地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色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形式(如语言、宗教、传统习俗、艺术等)2. 文化传播的方式和途径人类迁徙和交流对文化传播的影响现代科技和媒体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文化冲突与融合的现象和影响3. 跨文化交流的技能与策略有效沟通和交流的技巧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的态度和行为应对文化差异的策略和方法四、教学方法1. 讲授:教师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介绍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2. 互动讨论: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促进课堂互动和思考。
3. 角色扮演:学生通过模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场景,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文化遗址或交流活动,增强对文化多样性的直观感受和认识。
五、评估方式1. 课堂参与:学生通过提问、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等方式,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4. 期末考试: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和理论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世界文化史》、《跨文化交流》等。
2. 辅助读物:相关论文、案例研究、新闻报道等。
3. 网络资源:在线文章、视频、图片资源等。
4. 软件工具:用于辅助教学和学习的软件,如多媒体演示软件、在线交流平台等。
5. 实地资源:周边文化遗址、文化交流活动等。
七、教学安排本课程共计32课时,每周2课时。
《文化生活》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教案
《文化生活》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包括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 让学生理解文化传播的必要性和途径,以及文化传播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3. 培养学生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提高学生进行文化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文化的多样性的表现和特点2. 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意义3.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和行为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文化传播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文化传播的过程和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相关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包括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的图片和案例。
2. 准备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的相关阅读材料,供学生自主学习。
3. 准备问题讨论的指导,帮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文化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讲解文化的多样性的表现和特点,包括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文化传播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文化传播的过程和问题。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相关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5. 总结:总结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和意义,强调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和行为。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的作业,供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思考。
六、教学拓展1. 通过多媒体手段,如视频、音频、图片等,向学生展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特色文化,如日本的樱花节、印度的胡里节等。
2. 邀请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校内或校外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和体验不同文化。
3.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艺术展览等,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提高他们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和尊重。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评估学生对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的理解程度。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案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化的多样性,认识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2. 让学生了解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方式,认识到文化传播对于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他们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的适应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化的多样性:包括不同文化的价值观、信仰、习俗、传统等。
2. 文化传播:包括文化传播的途径(如贸易、教育、媒体等)和方式(如语言、艺术、技术等)。
3. 跨文化交际:包括有效沟通的技巧、文化敏感度、跨文化冲突解决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用于讲解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的基本概念。
2. 案例分析法:用于分析具体的跨文化交际场景和问题。
3. 小组讨论法:用于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文化经验,增进相互理解。
4. 角色扮演法:用于模拟跨文化交际情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包括与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交际相关的教材或教学资源。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案例、图片、视频等教学材料。
3. 活动道具:用于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提出的观点。
3. 角色扮演表演: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活动中的表现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4.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交际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不同文化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讲解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的基本概念,包括不同文化的价值观、信仰、习俗、传统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跨文化交际场景和问题,让学生了解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方式。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文化经验,增进相互理解,讨论文化传播对于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的重要性。
5. 角色扮演:模拟跨文化交际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案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化的多样性,认识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文化传播的兴趣和意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多样性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文化的定义与多样性文化的概念与内涵文化的表现形式:语言、宗教、传统习俗、艺术、文学等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不同民族、国家、地区文化的特点和差异2. 文化传播的方式与途径直接传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间接传播:媒体、网络、教育等渠道文化传播的障碍与促进:语言、价值观、宗教等因素的影响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化定义、多样性和传播方式等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文化传播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文化传播的过程和影响。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文化多样性和传播的重要性,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文化背景的角色,模拟文化传播的情境,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程度。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交流和合作能力。
3. 角色扮演表演: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包括语言表达、情感投入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与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相关的教材或教辅资料。
2. 视频资料:寻找与文化传播相关的视频资料,用于案例分析和讨论。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多关于文化多样性和传播的信息和案例。
4. 角色扮演道具:准备与文化相关的道具,用于角色扮演活动。
六、教学活动1. 文化多样性展示:让学生准备关于自己文化的展示,如食物、服饰、音乐、舞蹈等,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文化特点。
2. 文化传播游戏:设计一些文化传播主题的游戏,如文化猜谜、文化接龙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传播文化知识。
3. 文化交流论坛:组织一次文化交流论坛,邀请不同文化背景的嘉宾分享他们的文化经历和观点,让学生听取并提问。
《文化生活》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教案
《文化生活》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化的多样性,认识到尊重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理解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提高文化素养。
3.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包容。
二、教学内容1. 文化的多样性:不同文化的特点、价值观、习俗和传统。
2. 尊重文化多样性: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
3. 文化传播的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大众传媒等。
4. 文化传播的手段:语言、媒体、网络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化的多样性、尊重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文化传播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的重要性,促进学生思考。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文化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兴趣。
2. 讲解文化的多样性:介绍不同文化的特点、价值观、习俗和传统,让学生了解文化的多样性。
3. 讲解尊重文化多样性:讲解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
4. 讲解文化传播的途径:介绍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大众传媒等文化传播的途径。
5. 讲解文化传播的手段:介绍语言、媒体、网络等文化传播的手段。
6.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文化传播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和方法。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的重要性,促进学生思考。
8.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活动1.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文化,通过图片、视频、文字等形式展示该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文化生活》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教案
《文化生活》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化的多样性,认识到各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2. 让学生理解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和途径。
3. 培养学生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文化的多样性:a. 不同文化的表现形式(如语言、宗教、风俗习惯、艺术等)。
b. 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c. 我国的文化多样性。
2. 文化传播:a. 文化传播的含义和途径。
b. 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如大众传媒、互联网等)。
c. 文化传播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化的多样性及其价值,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欣赏不同文化,认识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化的多样性、文化传播的含义和途径。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文化传播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文化传播的意义。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不同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价值,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4. 情景模拟法:设计一些文化传播的场景,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如节日、美食、艺术等),引导学生思考文化的多样性。
2. 讲解:讲解文化的多样性及其价值,文化传播的含义和途径。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文化传播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文化传播的意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不同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价值,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5. 情景模拟:设计一些文化传播的场景,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调查一种文化现象,了解其背后的文化传播途径和意义。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情景模拟中的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性和合作能力。
2. 理解程度:通过提问和回答,检查学生对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的理解程度。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案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化的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让学生了解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方式。
3. 培养学生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文化的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什么是文化?文化多样性的表现:语言、宗教、风俗习惯、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等。
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丰富人类社会、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增进相互了解和尊重。
2. 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方式直接传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教育、旅游等。
间接传播:媒体、网络、贸易、殖民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化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方式。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文化传播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文化传播的过程和影响。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对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提出的观点,以及对文化传播案例的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阅读和写作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相关的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的教材或读物。
2. 案例资料:准备一些具体的文化传播案例,如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媒体传播等。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用于展示案例和相关的视频资料。
六、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不同文化的音乐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文化元素(如节日、美食、语言等),讨论其在该文化中的意义和重要性。
3. 分享与展示: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鼓励其他同学提出问题和观点。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重要性,掌握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方式。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以及分析文化传播案例的能力。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案)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案)第一章:文化的多样性1.1 教学目标了解文化多样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探讨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形式认识文化多样性的价值1.2 教学内容文化多样性的定义与意义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形式(如语言、宗教、传统习俗等)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与重要性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展示不同文化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思考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形式,并分享各自的观点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文化多样性案例,如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交流活动第二章:文化差异与交流2.1 教学目标认识文化差异的存在及其对交流的影响学会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交流方式掌握有效的跨文化交流技巧2.2 教学内容文化差异的概念与表现文化差异对交流的影响跨文化交流的技巧与策略2.3 教学活动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文化背景的角色,模拟跨文化交流的场景小组讨论:探讨文化差异对交流的影响,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差异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如跨国企业的跨文化交流策略第三章:文化传播的途径与方式3.1 教学目标了解文化传播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认识文化传播的途径与方式探讨现代文化传播的趋势与挑战3.2 教学内容文化传播的定义与意义文化传播的途径与方式(如商业传播、教育传播、媒体传播等)现代文化传播的趋势与挑战3.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文化传播的途径与方式,并分享各自的观点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文化传播案例,如某国家的文化传播政策小组报告:让学生分组研究现代文化传播的趋势与挑战,并向全班汇报第四章:文化保护与传承4.1 教学目标了解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认识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方式与方法探讨文化保护与传承面临的挑战与机遇4.2 教学内容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概念与意义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方式与方法(如法律法规、教育传承、文化节日等)文化保护与传承面临的挑战与机遇4.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方式与方法,并分享各自的观点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案例,如某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小组报告:让学生分组研究文化保护与传承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向全班汇报第五章:跨文化交流的实践与应用5.1 教学目标了解跨文化交流的实践与应用的重要性掌握跨文化交流的技巧与方法探讨跨文化交流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与挑战5.2 教学内容跨文化交流的实践与应用的意义跨文化交流的技巧与方法(如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文化适应等)跨文化交流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与挑战5.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跨文化交流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与挑战,并分享各自的观点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文化背景的角色,模拟跨文化交流的场景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跨文化交流案例,如某国际组织的跨文化交流项目第六章:全球化的文化影响6.1 教学目标理解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分析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同质化与异质化现象探讨全球化与文化传播的关系6.2 教学内容全球化与文化传播的定义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包括文化的同质化与异质化)全球化的文化挑战与机遇6.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并分享各自的观点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如某国家的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小组报告:让学生分组研究全球化与文化传播的关系,并向全班汇报第七章:文化帝国主义与反帝国主义7.1 教学目标理解文化帝国主义的概念及其表现分析文化帝国主义对发展中国家文化的影响探讨反帝国主义的文化战略7.2 教学内容文化帝国主义的定义与表现文化帝国主义对发展中国家文化的影响反帝国主义的文化战略与实践7.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文化帝国主义对发展中国家文化的影响,并分享各自的观点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如某发展中国家的反帝国主义文化战略小组报告:让学生分组研究反帝国主义的文化战略,并向全班汇报第八章:文化自主与自我保护8.1 教学目标理解文化自主与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分析文化自主与自我保护的方式与方法探讨文化自主与自我保护面临的挑战与机遇8.2 教学内容文化自主与自我保护的概念与意义文化自主与自我保护的方式与方法(如法律法规、教育传承、文化自强等)文化自主与自我保护面临的挑战与机遇8.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文化自主与自我保护的方式与方法,并分享各自的观点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文化自主与自我保护案例,如某国家的文化保护政策小组报告:让学生分组研究文化自主与自我保护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向全班汇报第九章:文化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9.1 教学目标理解文化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分析文化多样性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探讨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策略9.2 教学内容文化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关系文化多样性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策略9.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文化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分享各自的观点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如某国家的文化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项目小组报告:让学生分组研究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并向全班汇报10.1 教学目标反思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教学内容与过程展望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10.2 教学内容回顾整个课程的主要概念与观点反思课程内容的学习过程与体会探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10.3 教学活动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如某国家的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成功经验小组报告:让学生分组研究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并向全班汇报重点和难点解析:1. 文化多样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理解文化多样性的定义与意义,以及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重要性,是教学的基础。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案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化的多样性,认识到各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2. 引导学生了解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方式,提高学生对文化传承的认识。
3. 培养学生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的态度,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化的多样性:主要包括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宗教文化的多样性等。
2. 文化传播的途径:主要包括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媒体等。
3. 文化传承与创新:如何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化的多样性,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传承与创新。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如何激发学生对文化传播的兴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化的多样性、文化传播的途径等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文化传播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传播的过程。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看法。
4. 情景模拟法:设置相关的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如何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搜集相关的文化多样性与传播的资料,制作课件。
2. 学生准备:提前阅读相关材料,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准备分享自己的观点。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文化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文化的多样性,包括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宗教文化的多样性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文化传播案例,让学生了解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方式。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看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5. 情景模拟:设置相关的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如何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的重要性。
七、课后作业1. 请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文化,深入了解其历史、特点和价值,下节课分享给同学们。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案(通用2篇)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案(通用2篇)《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案篇1一、本单元的地位本单元深化文化现象的内部,对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创新进行分析,引导同学了解文化传播、继承与创新三者的关系。
文化传播和文化继承合称文化传承。
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沟通和传播的前提,文化在沟通中传播。
文化继承是文化进展的必要前提,进展是继承的必定要求。
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进展的内在要求,文化的传播和继承的过程渗透着文化创新的精神。
因此,本单元中所谈到的文化传播、传承与创新是三位一体,紧密联系的。
其次单元既是第一单元的深化,又是理解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的基础。
二、本单元的内容结构本单元的核心是从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创新方面分析人类文化的进展。
围绕此问题,教材设计了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进展、文化创新。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主要讲文化的多样性以及文化传播的方式问题。
文化的多样性主要针对民族文化而言,这也是文化的魅力之所在,是文化富强的前提。
因此,要敬重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的传播,使得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沟通、借鉴与融合。
文化的传播是在沟通中进行的,传播的方式多种多样。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进展”,主要讲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和文化在进展中继承。
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大的影响和作用,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和方法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文化的继承过程与文化的进展过程是紧密结合的,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进展,在进展的过程中继承。
影响文化进展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制度、科学技术、思想运动和教育等。
第五课“文化创新”,主要讲文化创新的源泉、作用和途径。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是文化创新的动力,而文化创新的作用既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进展,又表现为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富强。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要求,是文化进展的实质。
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是面对传统文化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不同民族文化要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案
高三政治复习教案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化多样性的表现;2.理解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3.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4.了解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5.了解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6.评析国际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理解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二、复习提问1.文化多样性的表现;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4.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5.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6.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三、知识结构表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多样性认同本民族文化态度——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原则——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必要性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途径手段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四、例题分析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咽喉锁钥,也是“新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城市。
2016年9月20日,首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在敦煌隆重开幕。
本届敦煌文博会取得了丰硕成果。
与会“丝路”沿线国家围绕“推动文化交流、共谋合作发展”的主题,进行了充分讨论,达成了坚持文化多样性、平等性、包容性,保护传承各国历史文化遗产,加强各层次文化对话与合作,促进文化贸易与文化产业等重要共识,共同发表了《敦煌宣言》。
《敦煌宣言》发表后,一直“禁止拍照”的敦煌莫高窟主动邀请百名中外摄影师进洞窟拍摄,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
有关负责人表示,长期以来不允许游客进洞窟拍照,是因为之前认为闪光灯会对壁画颜料等产生伤害,但多年监测研究发现其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以前没有条件为摄影师提供走进洞窟的机会,如今包括安全、管理等措施日趋完善,希望通过尝试和探索在“开放”中保护,吸引更多人参与到敦煌文化保护与弘扬事业中来。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有关知识,说明“丝路”沿线国家达成上述共识的依据。
(2)请你就如何弘扬和传播敦煌文化提出两条具体措施。
【答案】(1)①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坚持文化多样性、平等性、包容性,既是各国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案)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案)章节一: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背景和目的。
2. 引导学生认识到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介绍课程背景和目的。
2. 讨论文化多样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开场介绍,说明课程背景和目的。
2. 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
作业:1.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2. 思考自己所在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章节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文化的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教学内容:1. 介绍世界各地文化的特点。
2. 讨论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活动:1. 介绍世界各地文化的特点。
2. 引导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
作业:1.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2. 选择一种自己感兴趣的文化,进行深入了解。
章节三:文化传播的方式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化传播的方式。
2. 培养学生对文化传播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内容:1. 介绍文化传播的方式。
2. 讨论文化传播的意义和影响。
教学活动:1. 介绍文化传播的方式。
2. 引导学生理解和认识文化传播。
作业:1.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2. 思考自己所在文化是如何传播的。
章节四:文化冲突与融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的概念。
2. 培养学生对文化冲突和融合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内容:1. 介绍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的概念。
2. 讨论文化冲突和融合的影响和意义。
教学活动:1. 介绍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的概念。
2. 引导学生理解和认识文化冲突和融合。
作业:1.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2. 思考自己所在文化是否经历过文化冲突或融合。
章节五:保护文化多样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
2. 讨论保护文化多样性的方法和措施。
教学活动:1. 介绍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尊重和保护文化多样性。
学案6:2.3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预习案】一、考点点击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现代文化传播的特点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二、构建知识体系三、易错点剖析1.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
2.各地的文化几乎没有共同性。
3.尊重文化多样性就是要承认文化的同一性。
4.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
5.保护文化遗产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探究案】探究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15年12月17日,作为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文化与传播论坛”议题之一,“互联网时代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议题在浙江乌镇举行。
国际社会应该加强对话合作,坚持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的原则,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
在互联网时代,要利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做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美美与共,推动文化成果共享;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以互联网时代为契机,各美其美,因地制宜,推动文化传承焕发新的生命力;以丰富多彩为愿景,美人之美,推动文化的合作与交流。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说明利用互联网推动文化共享的道理。
(10分)探究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12月,文化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出台了《“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对当前我国贫困地区文化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做出了安排和部署。
贫困地区是我国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集中汇聚的地区。
随着扶贫搬迁、城镇化和农村社区化改造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保护和利用不足,文化传承后继乏人。
据统计,贫困地区1.8万个乡镇,绝大多数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团队。
《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重视发现和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大力营造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环境”。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做好贫困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政治复习学案
第六周(10.2—10.8)第3课时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定稿:凌利芬审稿:孔祥国
教研组长:年级主任:教务主任: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2.理解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3.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4.了解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5.了解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6.评析国际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理解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二、复习提问
1.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4.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5.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6.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三、知识结构
表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多样性认同本民族文化
态度——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原则——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必要性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途径
手段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四、例题分析
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咽喉锁钥,也是“新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城市。
2016年9月20日,首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在敦煌隆重开幕。
本届敦煌文博会取得了丰硕成果。
与会“丝路”沿线国家围绕“推动文化交流、共谋合作发展”的主题,进行了充分讨论,达成了坚持文化多样性、平等性、包容性,保护传承各国历史文化遗产,加强各层次文化对话与合作,促进文化贸易与文化产业等重要共识,共同发表了《敦煌宣言》。
《敦煌宣言》发表后,一直“禁止拍照”的敦煌莫高窟主动邀请百名中外摄影师进洞窟拍摄,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
有关负责人表示,长期以来不允许游客进洞窟拍照,是因为之前认为闪光灯会对壁画颜料等产生伤害,但多年监测研究发现其影响是微乎其微的。
以前没有条件为摄影师提供走进洞窟的机会,如今包括安全、管理等措施日趋完善,希望通过尝试和探索在“开放”中保护,吸引更多人参与到敦煌文化保护与弘扬事业中来。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有关知识,说明“丝路”沿线国家达成上述共识的依据。
(2)请你就如何弘扬和传播敦煌文化提出两条具体措施。
五、当堂练习
1.(2016·江苏卷·23)尽管中西方建筑在材料运用、设计理念上有诸多不同,但美国建
筑大师赖特却从中国古代先哲老子的教诲中汲取养分,并以其作为创作思想的重要渊源。
这说明
A.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
B.中华文化走在世界的前列
C.文化是民族创造力的源泉
D.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2.(2016·江苏卷·20)文博会是文化产业的“大观园”。
2016 年5 月12 日,第十二届
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隆重召开。
文化创客馆的设立,金融、科技、旅游、体育、时尚等元素与文化联动的新业态的集中亮相,赋予了本届文博会全新的意义。
材料体现了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C.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
D.文化为经济提供方向保证
3(2017年全国高考全国1卷19).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世界一流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世界第一颗量子通讯卫星“墨子号”遨游太空,5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世界领先,“蛟龙号”创造了作业类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新的世界纪录,超级计算机排名稳居世界第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凸显了科学素养在文化素养中的核心地位②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
③强化文化的统一性、缩小文化的差异性④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17年全国高考全国3卷19).80多年来,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远征吸引了国外许多作家和记者,诞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埃德加•斯诺著《红星照耀中国》,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向全世界展现了长征这部壮丽的史诗,引起强烈反响。
这表明
①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
③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交流过程中确定的
④革命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湖南省衡阳市2017届高三十校调研高考冲刺卷). 2016年11月3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这是中国第31个列入该名录的项目。
“二十四节气”入遗
①见证了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体现了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先进性
③能够增强中华儿女的文化自觉与自信④表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与时代相融合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6.电视剧《大秦帝国》是一部气势恢弘且颇具震撼力的严肃历史正剧。
该剧生动地再现了战国中后期诸侯纷争、百家争鸣的历史情境,也真实展示了一部中国封建社会初期波澜壮阔的变革史。
材料说明
①任何时代的文化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②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文艺创作的源泉
③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动力
④文艺作品都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2017年4月21日,“记忆·洛阳”老照片展在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展出。
这些珍贵老照片记录着时代的变迁,是历史的见证,它们的展出勾起了许多人对过去的记忆。
这些珍贵老照片
A.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B.承载着时代文化的丰富内涵
C.是特定时代文化的基本载体
D.具有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8.每年一度的网络文化季已经成为全体苏州网民们的盛大节日,也成为了传播苏州城市形象和声音,弘扬社会正能量,集聚群体智慧和助推产业升级转型的品牌活动。
这说
明
A.新兴媒体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功能
B.网络文化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先进文化
C.大众传媒是以互联网的全面推广为标志的
D.现代网络科技是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途径
9.2017年杭州市各地、各部门积极部署以清理校园周边文化垃圾、呵护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为重点的“护苗2017”和“绿书签”行动。
这一行动基于
①发展文化产业,保障基本文化权益
②发展大众文化,满足人们文化需求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④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10.在里约奥运会的开幕式上,主办方利用现代的科技手段为现场观众奉献了一场介绍巴
西的视觉盛宴。
从热带雨林中的土著人乐土到大批移民到来后的民族大熔炉,巴西向全世界人民展现了自己的多元文化,而桑巴节奏和摇滚、流行音乐、波萨诺瓦又将巴西人的快乐传递给每一位观众。
开幕式的成功说明:
①凭借一定的物质载体能更好的促进文化的传播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各民族文化差异是由各民族历史不同造成的④不同的文化可以相互交流借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六、总结反思
七、作业(限时6)
高三政治复习学案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参考答案
一、例题分析
【答案】(1)①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坚持文化多样性、平等性、包容性,既是各国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保护和传承各国历史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各国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③文化交流的过程也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加强各层次文化对话与合作,促进文化贸易与文化产业合作,能够深化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促进各国文化的共同发展。
(2)示例:向周边中小学生免费开放敦煌莫高窟景区;拍摄并向国内外发行敦煌历史文化纪录片。
二、当堂练习
1.【答案】D
【试题解析】中西方建筑在材料运用、设计理念上有诸多不同,这说明中西方文化各有其特点,文化是民族的;美国建筑大师赖特却从中国古代先哲老子的教诲中汲取养分,并以其作为创作思想的重要渊源,这说明中西方文化又有共通之处,文化是世界的,结合起来,材料体现的知识点就是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故D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古代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B项的说法不科学;创造力的源泉应该是实践,C的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择D。
2.【答案】A
【试题解析】文化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是借“文化交易”来发展经济,这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A项正确;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B的说法错误;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C项不选;文化有正误之分,文化为经济提供方向保证的说法是不科学的,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A。
3.【答案】C
4.【答案】A
5.【答案】A
6——10.ABADA 11.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