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抑制、深化与创新

合集下载

第十一章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

第十一章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
9
二、金融深化 (一)定义 与金融抑制相反,金融深化是指一个国家金融和经济发展之间
呈现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状态。当金融业能够有效地动员和配置社 会资金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的蓬勃发展加大了金融需求并刺激金 融业发展时,金融和经济发展就可以形成一种互相促进和互相推动
的良性循环,这种状态可称作金融深化。
10
2、由于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短缺,往往实行选择性信贷 政策,引导资金流向政府偏好的部门和产业。
6
3、对金融机构实施严格的控制,造成金融机构种类单一, 效率低下,缺乏市场竞争力。
4、人为地高估本币的汇率,使其严重偏离均衡的汇率水 平。导致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削弱,对国外产品 的进口需求进一步提高,其结果是使自己陷入了更为严重 的外汇短缺境地,不得不实行全面的外汇管制。
18
(二)金融业务创新 1、含义
金融业务创新是指金融机构在业务经营管理领域的创新, 是金融机构利用新思维、新组织方式和新技术,构造新型 的融资模式,通过各种金融创新工具的使用,取得并实现 其经营成果的活动。
19
2、表现 (1)金融技术创新 (2)金融工具创新 (3)金融市场创新 (4)金融交易方式创新
第十一章 金融抑制、金融深化与金融创新
第一节 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 *第二节 金融创新
1
第一节 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
一、金融抑制 (一)定义
金融抑制是指发展中国家市场机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金融资产类型单一、金融机构形式单一、过多的金融管制、 金融效率低下等现象。
2
(二)形成 政府对金融业实行过分干预和管制政策,人为压低利
16
(三)原因 1、经济思潮的变迁 2、需求刺激与供给推动 3、对不合理金融管制的回避 4、新科技革命的推动

金融抑制,金融深化,金融创新

金融抑制,金融深化,金融创新

(三) 金融深化的内容 三 要促进实际货币需求的增长, 要促进实际货币需求的增长,就要确定一个合适的实际利 率水平。 率水平。 1.取消不恰当的利率限制,控制住名义货币的增长率。 取消不恰当的利率限制,控制住名义货币的增长率。 2.放松汇率限制 3.财政改革 4.其它
(四)衡量一国金融深化的程度 1、通货膨胀受到控制,实际利率为正数 通货膨胀受到控制, 2、利率弹性大,金融资产吸引力强 利率弹性大, 3、货币化程度稳定上升 4、对外债和外援的依赖性下降 5、汇率自由浮动,不存在黑市和倒卖 汇率自由浮动, 6、多种层次多种类型的金融机构并存和竞争
(五) 金融深化论的理论贡献和影响 五 1.强调了金融体制和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克服 强调了金融体制和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了传统经济发展理论对金融部门的忽视。 了传统经济发展理论对金融部门的忽视。 2.该理论批判了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落后经济中盛行” 该理论批判了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落后经济中盛行” 内源融资” 内源融资”,所以只有进行大量的货币积累才是有效增加投资和 扩大生产的前提。 扩大生产的前提。 它还批判了结构性通货膨胀学说, 它还批判了结构性通货膨胀学说,认为在经济发展和结构演 变中,通胀是可以避免的,主张通过金融自由化和提高利率, 变中,通胀是可以避免的,主张通过金融自由化和提高利率,在 增加货币需求的同时,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分配, 增加货币需求的同时,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分配,以保持经 济持续、稳定增长。此外,还提出尽量减少人为干预, 济持续、稳定增长。此外,还提出尽量减少人为干预,发挥市场 的调节作用。 的调节作用。
四、金融创新
(一) 金融创新的动因 一 第一, 第一,国际金融业日趋激烈的竞争 首先,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 首先,生产和资本的次,生产资本不断集中也促进了银行资本趋向集中和 垄断 第二,风险、 第二,风险、尤其是购买力风险和利率风险增大 第三,技术进步,尤其是计算机、 第三,技术进步,尤其是计算机、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金 融业发展铺平了道路。 融业发展铺平了道路。 第四,金融管理环境的变化。 第四,金融管理环境的变化。金融管制在一定程度上又束缚 了银行的手脚,造成资金的闲置和利润的损失。 了银行的手脚,造成资金的闲置和利润的损失。使银行通过 金融创新,开发新的产品,规避管制。 金融创新,开发新的产品,规避管制。

第六章 金融抑制、深化和创新

第六章 金融抑制、深化和创新
值的比率); 可以用包括M2和有价证券(企业债券余额、金融债券
余额、国债余额和股票市值等)在内的金融资产总量与 GDP之比来大致上反映这个数值;
五、金融自由化
(一)金融自由化的概念 金融自由化指政府放弃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过度干
预放松对利率和汇率的严格管制,使利率和汇率成为反映 资金供求和外汇供求对比变化的信号,从而有利于增加储 蓄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2、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第一,使部分传统的选择性政策工具失灵。 第二,弱化了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力度与
广度。
第三,使再贴现政策的作用下降。 第四,强化了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
第四节 经济货币化、金融化及金融自由化
经济货币化的概念 经济货币化的作用与影响 经济货币化程度的影响因素 经济货币化的发展趋势
是西方学者针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问题时提出的。
(二)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的主要内容 放松利率管制 缩减指导性信贷计划 减少金融机构审批限制,促进金融业同业竞争 发行直接融资工具,活跃证券市场 放松对汇率的限制
(三)经验与教训 有稳定的宏观经济背景
必须与价格改革或自由定价机制相配合
提高货币化程度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
机制的运作具有重要作用:货币化程度越高,意 味着商品化程度越高,货币和货币政策的作用 范围大,货币渗透力、推动力和调节功能强。
经济货币化程度的提高快于经济本身的发展,
并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影响货币化程度的因素
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
货币化程度与人均收入水平及经济成长度等指标有 密切联系,发达的商品经济决定较高的货币化程度,反 之,商品经济落后则货币化程度低。
三、金融创新的内容 1、金融战略的更新,表现主要有: 第一,征服策略 第二,变革策略 第三,合并策略 2、金融工具的创新,主要类型: 第一,规避利率风险的创新 第二,运用高新技术的创新 第三,规避金融管制的创新

金融抑制——精选推荐

金融抑制——精选推荐

第六章金融抑制、深化和创新一、名词解释1、金融抑制(financial repression):发展中国家存在的金融资产单调、金融机构形式单一、市场机制未充分发挥作用、存在较多的金融管制(包括利率限制、信贷配额、汇率及资本流动管制等),致使金融效率低下的现象。

2、金融深化:是指政府放弃对金融体系与金融市场的过分干预,放松对利率与汇率的管制,使之能充分反映资金市场与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并实施有效的通货膨胀控制政策,使金融体系能以适当的利率吸引储蓄资金,也能以适当的贷款利率为各经济部门提供资金,并进一步引导资金流向高效益的部门和地区,以促进经济的增长和金融体系本身的扩展。

3、货币化比率:即用广义货币存量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M2/GDP)来表示。

4、金融脆弱性:是指金融体系本身就具有不稳定的性质,—遇有外部冲击就可能触发金融危机。

5、金融管制:为了维持金融稳定政府或金融管理当局对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利率、信贷规模、区域分布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管制。

6、金融相关率:全部金融资产价值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7、金融创新:是指金融领域内各种金融要素实现新的组合。

即金融机构为了生存、发展和迎合客户需要而创造出的新的金融产品、新的金融交易方式、以及新的金融市场与新的金融机构的出现。

8、金融自由化:指政府放弃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过度干预放松对利率和汇率的严格管制,使利率和汇率成为反映资金供求和外汇供求对比变化的信号,从而有利于增加储蓄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9、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需求函数:根据货币与实物资本的互补性假说,麦金农提出了以下适用于欠发达国家的货币需求函数:*=-M P d L Y I Y d P()(,,)上式中,(M/P)d为实际货币需求,M是名义货币存量(指广义货币,包括定期存款、储蓄存款、活期存款及流通中的通货等),P是价格水平,L为需求函数,Y代表收入;I指投资,I/Y为投资率;d为各类名义存款利率的加权平均数,P*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d-P*代表实际利率。

金融抑制、深化与创新

金融抑制、深化与创新
2014-9-21 12
第二节 金融深化
一、金融深化的含义 是指政府放弃不适当的干预政策,取 消对金融系统的严格管制,使得市场机 制发挥应有的作用,以此促进金融系统 的正常运转和功能的实现,形成金融发 展和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总之,即实行“金融自由化”
2014-9-21 13
二、金融深化的出发点——促 进“实际货币需求”的增长
2014-9-21
10
三、金融抑制的手段和表现
(一)手段——政府对金融活动的强 制干预 人为控制利率和汇率。 (二)表现 金融市场不健全 金融工具单调
2014-9-21 11
四、金融抑制的后果
金融压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 表现为四个效应 。 (1)负收入效应 货币储蓄少,投资少,收入低 (2)负储蓄效应 实际利率低,储蓄倾向下降 (3)负投资效应 投向大规模、高新产业 (4)负就业效应 建立资本密集型企业
2014-9-21 16
四、金融深化的经济效应
(1)储蓄效应。金融深化引起实际国
民收入的增加,在储蓄一定的条件下,社会储 蓄总额也将按一定比例相应增加。同时,金融 深化提高了货பைடு நூலகம்的实际收益率,从而提高了人 们的储蓄倾向,通过“导管效应”使得储蓄增 加。
(2)收入效应。实际货币余额的增长,
从而社会货币化程度的提高对实际国民收入的 增长产生促进作用。
2014-9-21
4
4.金融机构单一
商业银行在金融活动中居于绝对的 主导地位,非银行金融机构则极不发达。 多为国营,民间金融机构很少,且金 融事业多由政府控制。金融机构的专业 化程度低,经营效率低下,无法发挥金 融机构的真正功能。
2014-9-21
5
5.政府对金融实行严格管制

第六讲-金融深化和金融创新理论

第六讲-金融深化和金融创新理论
正是这种互补性,货币是投资的一种 渠道,通过这个渠道资本积累可以增加
33
,货币需求的增加将带动实质资本生产 率的提高。麦金农将这种关系称之为 “渠道效应”。
投资函数因此可以表达货币与实际资 本的互补性,即
I/Y=F( r 、d-p*)
麦金农认为,一旦d-p*超过一定的高 度,货币又会成为实际投资的竞争资产, 因为持有货币有足够的回报,进行实际 投资的意义就会下降。
31
货币需求 M/P
高投资低消费
低投资高消费
B A
O 图 8-2
时间
32
图8-2中的实线表示高消费时的货币积 累状况,平均货币需求为A;虚线表示 高投资低消费时货币的积累状况,平均 货币需求为B,显然B>A。因此,在全部 投资是由“内源投资”进行的,平均现 金余额持有量同投资(储蓄)倾向正相 关,货币与实际资本在相当范围内是同 方向变动的。
41
问题5: 金融深化对于经济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42
4、金融深化的效应分析:
1)收入效应:正收入效应是指货币对国 民经济的促进作用;负收入效应是指货 币供应所耗费的实物财富和劳动。金融 深化提高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正收入效应, 降低其负收入效应。
2)储蓄效应:实际国民收入增加,带动 储蓄按一定比例增加;货币实际收益率 提高,也导致储蓄倾向的提高。
9
5)发展中国家对金融业的干预和管制的 影响:在它们的建国初期,这种干预曾 经有效地支持了国家重点项目和国民经 济的发展。但是,后来越来越阻碍金融 体系的正常运作和顺利发展。 如信贷管制致使资金流向背离效率要求, 导致违约贷款比例上升;偏低的利率不 适当地降低投资成本,误导投资进入低 效率企业;贷款人不会起诉政府扶植部 门的借款人,致使这类借款人故意

金融学--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

金融学--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

金融学–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引言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是金融学领域的两个重要概念。

金融抑制指的是政府对金融市场的干预,通过一系列的管制政策限制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创新。

而金融深化则是指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创新,使其能够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和金融风险管理提供支持。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的关系,分析其对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的影响。

理论分析金融抑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金融抑制的存在往往限制了金融机构的创新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从而影响经济的发展。

首先,金融管制政策会导致银行信贷资源的低效配置,使得资金无法流向最具创新和发展潜力的领域。

其次,金融抑制也会造成金融市场的不稳定,限制了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容易导致金融风险的传导和积累。

最后,金融抑制还会导致金融机构的竞争不充分,降低了金融市场的效率。

金融深化的意义和作用金融深化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

首先,金融深化可以提高金融机构的创新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其次,金融深化还可以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健康竞争,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最后,金融深化还可以增强金融市场的抗风险能力,降低金融风险对经济的影响。

实践分析中国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的历程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的阶段。

起初,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金融抑制措施,以保障国有银行的安全和稳定。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系的改革,中国逐渐推行了金融深化的政策,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机构的创新能力。

目前,中国的金融市场已经初步实现了多元化和开放,金融深化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的平衡与取舍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之间存在着平衡与取舍的关系。

一方面,金融抑制可以保护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安全,降低金融风险对经济的影响。

另一方面,金融深化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健康竞争,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因此,在实践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考虑各方利益来平衡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的关系。

金融抑制、深化与创新、金融脆弱性与危机

金融抑制、深化与创新、金融脆弱性与危机

金融危机的基本特点
• 1. 生成的潜伏性 • 2. 爆发的突然性 • 3. 广泛的传染性
–种属传染:货币危机、银行危机与股市危机之间传染 –地理传染:国与国、国与地区或者地区与地区之间传染 –金融危机种属传染与地理传染之间具有交叉性。
• 4. 严重的破坏性 • 5. 成因的综合性
金融市场的脆弱性
●创新?
• 创新(Innovation) :创造或引进新事物。 • 语言学:“抛开旧的,创造新的”; • 《现代经济词典》:“引进某种新东西,
或者是新商品和新劳务,或者是生产它们 的新方法。”
• 英语:“new that is introduced”或 “introduce new things” 。
– 二元金融机构并存不仅会削弱政府的货币金融政策 效果,还会造成背离政策目标的后果。
●市场分割,金融市场不完善,直接融资市场极
其落后。二元金融结构限制了资本市场的发展, 因此,资本市场比货币市场更落后。企业的资金 来源主要自我积累和银行贷款。
●政府对金融活动的严格管制,金融资产的 价格严重扭曲。
– 中国建国初期,这种做法支持了国家重点 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但同时,它阻碍 了金融体系的正常运作和顺利发展。
–一定社会集团对自己收入预期的改变。
•将引起人们对现存制度下投入和产出之比的看法发 生变化,需要通过制度创新使自己适应预期收入变 化后的情况,或设法阻止预期收入朝不利于自己的 方向变化。
金融创新的动因
• 规避管制和应付竞争压力的需要 • 高通货膨胀率和高利率的压力 • 金融管制的放松 • 技术的进步
–对银行体系规定过高的准备金率和流动性比率也 是价格扭曲的一种形式
• 导致金融市场发育不健全,损伤市场对金 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效率低下

金融抑制、金融深化与金融理论

金融抑制、金融深化与金融理论

金融抑制、金融深化与金融理论1. 引言金融体系是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发展和稳定起到关键作用。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是金融领域的两个重要概念,在金融理论中也有广泛的讨论。

本文将从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的概念及其原因入手,探讨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的关系,并对金融理论进行简要介绍。

2. 金融抑制的概念与原因金融抑制是指政府对金融体系进行管制和限制,以达到某种特定的目标。

金融抑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金融系统的风险,但也可能对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金融抑制的原因主要包括:2.1 宏观调控政府可能通过金融抑制来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如控制通货膨胀、稳定汇率等。

这种抑制方式通常涉及对货币供应量、信贷投放等方面的调控措施。

2.2 金融安全为了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和安全,政府可能采取一系列措施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管和限制。

这包括对金融机构的准入条件、贷款额度等方面的限制。

2.3 知识和信息不对称金融抑制有时也是由于知识和信息方面的不对称导致的。

政府可能通过限制金融市场的自由来减少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3. 金融深化的概念与原因金融深化是指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金融深化可以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和竞争力,对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金融深化的原因主要包括:3.1 经济发展需求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在增加。

金融机构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各类经济主体的需求。

3.2 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是推动金融深化的重要动力。

金融创新可以提供更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为金融体系注入新的活力。

3.3 国际金融市场的开放国际金融市场的开放也是金融深化的原因之一。

通过与国际金融市场的互动和竞争,可以促进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提升。

4.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的关系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是两个相对矛盾的概念。

金融抑制可能会对金融深化产生一定的阻碍。

例如,政府对金融机构的管制和限制可能降低金融市场的竞争力和创新力,抑制金融深化的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招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库【章节练习】(金融抑制、深化和创新)【圣才】

中国人民银行招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题库【章节练习】(金融抑制、深化和创新)【圣才】

第六章金融抑制、深化和创新一、单项选择题1.从各国发展历程看,经济货币化进程普遍表现为()。

(中央财大2005研)A.匀速的B.快速的C.逐渐提高D.逐渐减缓【答案】C【解析】货币化率就是指一国通过货币进行交换的商品与服务的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这个比重越高,说明一国的货币化程度越高。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用货币作为商品与服务交换媒介的范围越来越广。

对于这种现象,通常就叫做社会货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2.金融创新就是()。

A.在金融市场开展金融业务B.金融体系与金融结构的变化C.在金融领域内,各种要素实行新的组合D.金融市场监管与金融发展关系的确定【答案】C【解析】金融创新就是在金融领域内,各种要素实行新的组合。

具体讲,就是指金融机构和金融管理当局出于对微观和宏观利益的考虑而对金融业务、金融工具、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以及金融制度等方面所进行的开发活动和创造性变革。

3.按照交易成本理论,金融创新的过程就是不断降低()的过程。

A.交易成本B.金融管制力度C.交易风险D.金融制度成本【答案】A【解析】交易成本理论认为:交易成本是作用于货币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需求会产生对不同类型金融工具的要求,交易成本高低使微观主体对需求的预期发生变化。

而交易成本逐渐降低的趋势,使货币向更为高级的形式演变和发展,从而产生新的交易媒介、新的金融工具、新的服务方式,等等。

所以说,金融创新的过程就是不断降低交易成本的过程。

4.以下哪一项不是商业银行在资产业务中的创新?()A.住房按揭贷款B.票据发行便利C.组合性融资D.自动转账账户【答案】D【解析】自动转账账户是指客户在银行开立两个账户:一个储蓄账户,一个活期存款账户。

后一账户上的余额永远是1美元。

美国为了规避活期存款不准付息的规定而进行的创新,它是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属于负债业务的创新。

5.以下哪一项不是金融抑制的后果?()A.通货膨胀B.失业C.投资产出低D.以上都是【答案】A【解析】金融抑制的后果主要包括:①负收入效应;②负储蓄效应;③负投资效应;④负就业效应。

金融抑制、深化、创新

金融抑制、深化、创新

金融抑制、深化、创新引言在金融领域,抑制、深化和创新是三个重要的关键词。

金融抑制是指国家针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一系列监管措施,旨在维护金融市场的秩序和稳定。

金融深化则是通过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壮大。

而金融创新则是指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基于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而进行的创新活动。

本文将就金融抑制、深化和创新这三个关键词进行详细讨论。

金融抑制金融抑制是指国家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进行监管和调控的行为。

一方面,金融抑制有助于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秩序。

通过规范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行为,防范金融风险,避免金融市场失控和金融机构违规经营对经济造成的影响。

另一方面,金融抑制也能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促进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

通过监管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风险管理和诚信经营等方面,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健发展。

然而,金融抑制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一方面,过度的金融抑制可能限制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创新,导致金融机构难以提供更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另一方面,金融抑制也可能妨碍金融市场对外开放,限制了金融国际化的进程。

因此,在金融抑制的过程中,需要权衡监管与市场自主的关系,避免过度抑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金融深化金融深化是指通过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创新,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壮大。

金融深化的核心是通过优化金融体系的结构和功能,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和稳定性,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好的金融支持。

金融深化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

首先,可以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完善金融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金融机构的诚信经营意识。

其次,可以推动金融机构的改革和转型,提高其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此外,还可以通过金融创新,引入更多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层次和需求的金融需求。

最后,可以加强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吸引更多的外资和外资进入,提升金融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金融深化的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金融深化需要充分考虑风险因素,避免金融风险对经济的冲击。

东财货币金融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金融创新深化抑制

东财货币金融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金融创新深化抑制

一、金融抑制金融一直是政府通过对金融活动,金融体系的过多干预,抑制金融体系发展。

金融体系的发展之后,会阻碍经济发展,从而造成金融抑制和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

二、金融深化金融深化亦称金融自由化。

金融自由化要求国家放弃对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过度的行政干预,让利率、汇率等金融指标充分反映实际供求情况。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有效控制通货膨胀。

三、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是金融领域内要素的重新组合,变更现有金融体制、成立新的金融机构、增加新的金融工具,获取现有金融体制和金融工具所无法获得的潜在利润。

产生原因:避险需求和财富增长需要、金融管制放松和金融自由化(取消存款利率最高限额、利率自由化;金融机构业务交叉;投资领域限制;资本流动限制、外汇管制限制)、计算机等科学技术的发展、规避金融管制(1)金融创新的积极意义:1.提高金融市场运作效率,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改善金融服务、完善金融市场,促进金融市场机制、金融机构发展和金融市场体制改革;2.满足多元投资和避险需求。

3.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活力;一定程度上控制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2)金融创新的风险挑战:1.金融创新促使货币供求发生改变,使得各层次货币定义和计量遇到困难,影响货币政策效果。

(交易性、预防性货币需求下降,投机性货币需求提高。

货币流通速度稳定性进一步变差。

)2. 削弱货币政策的效果。

货币政策工具的效力发生变化。

存款准备金率和贴现机制作用下降,公开市场操作因为交易工具的增加功能强化。

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产生明显的影响。

非银金融机构的作用增强,改变了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的支出行为,加重了传导时滞的不确定性。

3.增加金融体系风险,金融体系稳定性下降。

金融创新仅仅是转移或分散风险,不意味着减少风险。

同时,金融创新工具的复杂化、高杠杆导致金融资产的价格波动性增加,会导致更大的风险,容易引发过度投机和金融泡沫,破坏性远远超过普通金融风险。

(3)应对金融创新的一些手段、和管理1. 提高金融创新的信息透明度。

金融抑制、金融深化、金融创新

金融抑制、金融深化、金融创新
金融机构多样化 金融业务多样化、国际化 金融工具多样化 利率市场化 汇率市场化 信贷资金管理体制规范化 建立现代金融监管体制 金融立法 与国际金融界的广泛、多层次的联系
金融创新
第一节 金融创新概述 第二节 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 第三节 金融机构创新与金融制度创新 第四节 金融创新的影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深化
金融自由化的内容:政府放弃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过度干预,放 松对利率和汇率的严格管制,使利率和汇率成为反映资金供求和外汇 供求对比变化的信号,从而有待于增加储蓄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在发展中国家不完全的市场环境中,扩大金融活动的广度和深度,挖 掘国内闲置资金,提高国内金融资本的存量,用现代金融机构取代低 效传统金融机构和黑市;二是在金融领域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让利率市场化。
不同集团得益的影响,并出于公平原则和政治均衡要求,给予经济补偿
金融自由化与国际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的共同点:一是国家处于高增长中,二是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很 高,三是存在不同程度的经常项目赤字,四是有大量外资注入,且是债权形 式,五是均实行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六是银行资产质量问题多
中国金融改革
规避风险 论
竞争趋同论
三、金融创新的类型
产品和 服务创新
机构创新
制度和市场创新
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
一、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概述 二、商业银行业务创新 三、金融市场建构模块类金融衍生产
品 四、结构化产品
一、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概述
部分有代表性的创新金融产品(一)
时间
创新金融产品
1961年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三、金融市场建构模块类金融衍生 产品
(三)期权 1、含义:在合约到期日之前或当天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量基础资产的权 利。 2、种类: (1)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 (2)美式期权和欧式期权 (3)标准期权和奇异期权 3、定价:(B-S模型) 4、作用: 套期保值、套利、投机

金融抑制深化和创新ppt课件

金融抑制深化和创新ppt课件

.
11
案例
阿根廷、智利、乌拉圭等南美国家 韩国
.
12
五、金融深化论对我国的借鉴
第一,我国过去存在着金融压制的问题。
第二,在金融深化过程中,我国肯定碰到一些发展中国 家在改革中曾经遇到过的问题,有必要借鉴他们的得失经 验、根据金融深化论所论证的“金融自由化政策”来制定 和修正我们的改革措施。
.
7
二、金融深化的内容
要促进M/P的增长就要确定一个合适的实际利 率水平D-P*。
取消不恰当的利率限制,采取“中央银行控 制名义货币增长率+金融机构适当提高存款的 名义利率”的政策搭配。 放松汇率限制,实行外汇自由兑换。 财政改革与金融深化相协调。 放松对金融业务过多的限制,允许金融机构 之间开展竞争,大力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增 加金融工具、改善外贸外资环境。
.
13
六、金融发展理论
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雷蒙德W.戈 德史密斯认为:一个社会的金融体系是 由众多的金融工具、金融机构组成的。 不同类型的金融工具与金融机构组合, 构成不同特征的金融结构。
金融发展就是金融结构由低到高的变 化过程。金融发展程度越高,金融工具 和金融机构的数量、种类越多,金融效 率也就越高。
.
20
三、金融创新的内容
金融战略的创新
征服战略、变革战略、合并战略等
金融工具的创新
规避利率风险的创新:CD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MMMFs等 运用高新技术的创新:银行卡、ATM等 规避金融管制的创新:ATS、回购协议等
.
21
金融业务的创新
间接金融创新:循环信贷、票据发行便利等
直接金融创新:利率定价模式、选择权、互 换等
.
14

金融抑制、深化、创新(ppt 56页)

金融抑制、深化、创新(ppt 56页)
2
教学重点
▪ 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金融抑制论与金融深化论的主要论点 ▪ 金融深化的基本途径 ▪ 金融创新的内涵、原因及作用
教学难点
融深化论与金融压制论。
3
第一节 金融抑制 financial repression
▪ 理论代表人物
▪ 1973年,美国经济学者罗纳德·麦金农( R.I.MCKINNON ) 和爱德华·肖 ( E.S.SHAW ) 分别发表《经济发展中的 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提出 “金 融深化”和“金融压制”理论。
▪ 当然,放松对金融机构存贷利率限制,并不意味政府对宏 观金融调控的放松,相反,在调高利率的同时,政府还应 对名义货币量进行有效调节,以保证市场价格的稳定(对 付高通胀率)。
15
▪ 2.放松汇率限制 ▪ 爱德华. 肖认为,“维护货币价值高估的措施是
不公平的”:高估本币汇率只会使进口许可证和 外汇配额的持有者获得垄断利益,而出口行业和 该行业中的工人则受到歧视。 ▪ 他主张将高估的货币贬值,让汇率真正反映国内 外货币价值之比,有效地减少对外汇的过度需求, 并刺激出口,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 4.其他金融深化战略 ▪ 放松对金融业务过多的限制,允许金融机构之间开展竞争,
大力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增加金融工具、改善对外贸易和 吸引外资的环境等。 ▪ 总之,金融深化是一个发杂、综合和深刻的改革过程。
17
四、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的目标模式
1、建立以央行为核心的金融间接调控体系; 2、建立受央行基础利率影响的市场利率体系; 3、建立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多样化金
▪ 在政策方面,主张通过金融自由化和提高利率,在增加货 币需求的同时,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分配,尽量减少 人为干预,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以保持经济持续、稳定 增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金融抑制1.1.金融抑制定义一、金融抑制是70年代初由经济学家爱德华肖和罗纳德,麦金农等人建立的专门研究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一种理论。

二、它是指一国的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市场机制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经济生活中存在许多的金融管制措施,而受到压制的金融反过来又阻碍着经济的成长和发展。

三、金融抑制的根源有,1.经济的分割性;2.政府的过多干预;3.信贷管制。

四、金融抑制的手段包括利率上限和信贷配给、高估本币、金融管理。

五、金融抑制的表现有,1.金融市场不健全;2.金融工具单调、银行业务单一、利率僵硬;3.商业信用不佳,商业票据无法广泛流通;4.证券交易品种有限。

六、金融抑制造成了负的收入、储蓄、投资和就业效应。

1.2.内源融资一、金融抑制定义:二、内源融资是发展中国家金融抑制下的一个常见现象。

三、由于经济和金融体制具有分割性,国内的资金处于分散的经济单位中,金融市场的分裂性和金融机构的有限性也阻碍了资金的跨行业跨地区的流通,从而导致投资的资金只能依赖于本企业内部的积累,而非金融机构的提供,这就是所谓内源融资。

四、内源融资进一步减少了企业和个人的储蓄倾向,严重影响了社会再投资能力,并成为了政府干预的借口。

1.3.外援融资一、外源性融资指筹资单位面向社会筹措所需要的资金。

二、与内源性融资相比,外援融资的特点是:资金来源广泛,可以满足筹资单位进行大规模投资的需求。

三、根据筹资的中介和工具不同可以分为:银行贷款、股票筹资、债券筹资和其他方式的融资。

四、外源性融资中,短期资金需求往往由银行借款来满足,或者发行短期债券或股票。

五、长期筹资的渠道主要是通过发行长期债券或股票。

一、经济的分割性。

主要表现在生产要素分散、市场割裂、生产效率和投资收益率差别巨大,这种分割经济决定了金融体制的割裂与脆弱,并导致“内源性融资”盛行,资金无法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有效配置,为政府干预提供了借口;二、政府的过多干预。

政治上,发展中国家有强烈的摆脱西方国家控制的愿望,更相信本国政府的干预力量而不愿意接受所谓的“自由市场”的调控;三、信贷管制。

社会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对高利率所引发的通货膨胀十分警惕,以至于运用人为干预手段来压制利率水平,从而使得实际利率很低,甚至为负数;金融体系对储蓄的吸引力日益减弱,而随配给制而来的特权与腐败现象却蔓延开来。

1.5.金融抑制手段一、利率上限和信贷配给。

利率上限导致储蓄下降和资金供给不足;较低的贷款利率又刺激了借款人的强烈的借款需求,资金需求远远大于供给,于是纷纷转向非组织的金融市场,而这种游离于金融体系之外的融资又反过来加剧了金融管制的盛行,并采取信贷配给来分配有限的社会资本。

配给制带来了腐败却消除不了总需求的缺口。

二、高估本币。

由于本国经济长期落后,有相当数量的产品需要依赖进口,于是政府常常高估本币。

然而能够以官方汇率获得外汇的往往只是那些持有进口许可证的特权机构,结果造成了腐败和外汇黑市交易。

从而一方面导致外汇市场发育缓慢,另一方面对出口来说也是一个灾难性的打击,并造成经济上的长期依赖和落后。

三、金融管理。

如政府部门高度集权,管理机构重复设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矛盾等。

这些导致了经济的低效率,抑制了金融体系的发展,也抑制了经济的发展。

1.6.金融抑制表现一、金融市场不健全。

国家意志代替了经济规律,行政指令胜于市场调节,金融市场仍处于萌芽阶段。

货币市场缺乏联系各个金融主体的功能;证券市场交易品种和数量有限,法规不健全,中长期资本不易流动;外汇市场上汇率由官方决定,过度外汇需求只能求助于黑市交易,且存在着多重汇率。

二、金融工具单调、银行业务单一、利率僵硬;商业信用不佳,商业票据无法广泛流通;证券交易品种有限。

金融抑制造成了负的收入、储蓄、投资和就业效应。

一、金融抑制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包括负收入效应、负储蓄效应、负投资效应和负就业效应。

1.负储蓄效应。

储蓄实际利率为负使得国内储蓄锐减;2.负投资效应。

过多的投资流向所谓的新兴产业而忽视了对发展中国家传统产业特别是农业部门的投资,而新兴产业引进吸纳力又有限,导致资金的浪费;3.负收入效应。

即人为压制利率和高通货膨胀,导致人们减少以货币形式保有的储蓄,从而使投资枯竭,收入水平下降;4.负就业效应。

金融抑制对传统经济部门的限制使大量劳动力流向城市,然而城市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却只能吸收很小一部分闲散劳动力,从而减少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就业的贡献,造成严重的失业和贫富分化。

第二章、金融深化2.1.金融深化定义一、金融深化是针对发展中国家金融抑制的现实,提出了发展金融产业的政策措施,主要是放松过多的行政管制,让金融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本身特有的有效配置资源的机能,以促进经济增长。

二、其内容主要包括,1.取消不恰当的利率限制,控制名义货币增长率;2.放松汇率限制;3.财政改革;4.其他,包括放松对金融业过多的限制,允许金融机构之间开展竞争。

大力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增加金融工具。

改善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的环境。

2.2.金融深化的主要内容一、金融深化是针对发展中国家金融抑制的现实,提出了发展金融产业的政策措施,主要是放松过多的行政管制,让金融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本身特有的有效配置资源的机能,以促进经济增长。

其内容主要包括,二、取消不恰当的利率限制,控制名义货币增长率。

1.较高的利率会促使资金流向高效益的企业,这就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了资本的优化配置。

2.较高的利率也会促进借款企业努力改进技术,提高资本使用效率。

3.同时,政府应对名义货币量进行有效调节以稳定市场价格。

三、放松汇率限制。

1.将高估的货币贬值,可以有效地减少对外汇的过度需求,并刺激出口,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2.改固定汇率制为弹性汇率制。

3.促进外汇的自由兑换,允许国外投资者将其赚取的利润换成外汇汇往国外,对于缺乏资金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这是吸引大量外资的前提之一。

四、财政改革。

1.合理规划财政税收,采取一系列税收减让政策,特别是降低“存款利率税”,让储蓄者的利益得到切实的保障;2.减少不必要的财政补贴和信贷配给,代之以按市场利率发放的贷款。

五、其他:1.放松对金融业过多的限制,允许金融机构之间开展竞争。

2.大力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增加金融工具。

3.改善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的环境。

2.3.金融深化的意义和作用一、调了金融体制和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二、在金融理论方面,该理论批判了传统的经济理论,并认为,落后经济中的货币和实物资本在很大程度上是互补品而非替代品。

它还批判了落后经济中盛行的结构性通货膨胀学说,认为在经济发展和结构演变过程中,通货膨胀是可以避免的,金融体系和实际经济完全可在物价稳定的环境中同步发展;在政策主张上,它主张通过金融自由化和提高利率,在增加货币需求的同时,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分配,以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此外还提出财政、外汇、外贸政策配套改革的一系列建议,要求尽量减少人为干预,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三、剖析了依赖外资和外援的危害性,指出过多的外资和外援反而会削弱本国的经济基础,加剧本国金融的抑制和扭曲,带来周期性的市场波动。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主发展的主张。

四、指出在发展中国家的“割裂性”经济结构中,资本的报酬率在不同部门、不同地区和不同规模企业之间存在着社会差异,经济发展就是要消灭这种差异,以提高资本的平均社会报酬。

其政策含义在于,发展中国家应注意促进中小企业的改造和提高,而不能只重视大企业。

1.金融自由化的正面效应一、储蓄效应:储蓄实际利率上升,资产选择范围增加,国内私人储蓄增加,本币币值虽回归到较低位置,但是有较高利率的支撑,消除贬值预期,使吸收国内储蓄更加方便,资本外逃得以扭转,从而使得私人储蓄的增加替代原来的财政赤字和国外援助资金。

二、投资效应:利率作为一种有效的相对价格引导着资源的配置。

1.储蓄者的资产选择范围扩大了,他们的储蓄投放市场扩大了,使得在更大范围内选择金融资产的规模、期限和风险成为可能。

2.各种投资竞相争夺储蓄的支配权,通过利率来引导储蓄资金优化配置,提高了经济效率。

三、就业效应:“落后经济中的失业”的金融抑制的原因1.利率压制,储蓄过低,本身就会引起生产投资的不足,资源的闲置。

2.利率的压制,信贷的配给中稀缺的资金大量投入资本密集型产业,使失业状况加剧。

四、收入分配效应:1.通过提高就业而增加工资收入。

2.减少特权阶级垄断信贷配给之后的垄断收入。

3.投资的增加带来的资本积累有助于改变压低农产品价格,改变对农民的变相剥削。

五、稳定效应:金融自由化带来的储蓄增加,使得就业增长、投资增长、经济效率改进,从而促进产出增长。

1.国内储蓄流量的增加,使得减少了财政赤字货币化,减少了通货膨胀的可能,使稳定的货币政策成为可能。

2.国内储蓄流量的增加,使得减少了国际资金流入的依赖性,增强了对国际收支风险的承受力。

六、减少因为政府干预带来的效率损失和贪污腐化。

第三章、金融创新3.1.金融创新定义1.金融创新是指政府或金融当局或金融机构为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即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在融资过程中的内部矛盾运动,防止或转移经营风险、降低成本为更好地实现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目标而逐步改变金融中介功能,创造和组合一个新的高效率的资金营运方式或营运体系的过程。

2.其内容包括突破传统的金融格局和金融政策,在金融工具、金融方式、金融技术、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等几个方面进行明显的变革。

3.金融创新的原因主要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避免融资风险、回避金融法规和监管,以创造更多的利润。

金融创新使单个经济实体的经济效率得到了提高,扩大了金融机构资金来源渠道,加强了利率杠杆作用,推进了金融自由化,但也影响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现,增加了金融业的经营风险和金融监管的难度,使整个体系的稳定性下降。

4.如果上述创新活动发生在国际金融领域,就是国际金融创新。

国际金融创新是在国际金融领域将各种金融要素重新组合以实现利润目标或效率目标的过程。

国际金融创新包括金融工具的创新、融资技术的创新和融资领域的创新。

a)金融工具的创新是指金融业能为在社会经济和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变革中各种信用形式的演变和扩展而适时地创造新的多样化的金融产品。

如在支付方式、期限性、安全性、流动性、利率、收益等方面具有新的特征的有价证券、汇票、金融期货等交易对象;b)融资技术创新是指在融资过程中各种新的资金营运技术的引入——比如在金融交易中广泛应用的新科技成果,推出新的融资方式——使金融交易成本大幅度降低,交易速度大大提高,信息处理技术及网络日臻完善;c)融资领域的创新是指金融业紧跟现代化社会经济的发展,为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通过金融工具和融资技术的创新而积极扩展金融业务范围,创造新的金融市场,不断开拓新的融资空间所做的努力以及各国金融当局调整金融政策,放松金融管制所导致的金融创新活动,如建立新的组织机构,实行新的管理方法来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