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剂萃取和浸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形成氢键的过程是释放能量的过程,如果两种 溶剂混合后形成的氢键比混合前增加或强度更大, 则有利于互溶,否则不利于互溶。
溶剂互溶图
3、溶剂的极性

溶剂萃取的关键是溶剂的选择,而选择的依据是 “相似相溶”原理。
介电常数是一个化合物摩尔极化程度的量度。 物质的介电常数ε可通过测定该物质在电容器二 级板间的静电容量C来决定,如果C0是没有介质时 的同一电容器的电容,则:ε= C/C0 根据萃取目标物质的介电常数,寻找极性相近的 溶剂作为萃取溶剂,萃取效果好。
(3)B型溶剂:只有电子供体的溶剂,如酮、醛、醚、 酯等。 (4)AB型溶剂:同时具有电子受体A—H和供体B的溶 剂,可缔合成多聚分子。



溶剂的互溶性规律

AB型溶剂因氢键结合形式不同又可分为三类:
AB(1)型:交链氢键缔合溶剂,如水 AB(2)型:直链氢键缔合溶剂 AB(3)型:生成内氢键分子,AB(3)型溶剂的氢 键性质与N型或B型相似。

干燥:有助于细胞膜的破裂,溶剂也容易进入细 胞内部直接溶解溶质。 滚压:将原料滚压成片,使其减小到0.1~0.5mm。

切片:减小水溶剂从水相主体扩散到每个细胞的 距离。
二、浸取速率
浸取过程:

(1)溶剂从溶剂主体传递到固体颗粒的表面;


(2)溶剂扩散渗入固体内部和内部微孔隙内;
(3)溶质溶解进入溶剂;
萃取操作流程
单级萃取 多级萃取
多级错流萃取 多级逆流萃取
1、单级萃取

单级萃取是使用一个混合器和一个分离器的萃取操 作,即溶质在萃取剂和料液中达到一次平衡。
单级萃取流程示意图
单级萃取的理论计算
K = c1/c2 = 萃取相浓度/萃余相浓度 萃取因素(E):溶质在萃取相和萃余相中数量之比。 浓缩比(m):料液体积(VF)与萃取剂体积(VS)之比。 E = KVS/VF = K/m 萃余率(φ):φ = 1/(E+1) 理论收得率:1-φ = E/(E+1) 理论收得率的假定: ① 萃取相和萃余相很快达平衡,加一次萃取剂就是一级。 ② 两相完全不互溶,在分离器中能完全分离。

在溶质B的影响下溶剂分子相互作用形成可容纳 B质点的空位。 这个过程需要吸收能量,它的大小与溶剂分子A 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 溶剂A吸收能量的一般顺序与前面的相同: 非极性物质<极性物质<氢键物质 这个能量还与溶质分子B的大小有关。



(3)溶质质点B进入溶剂A形成的空位

溶质的质点B进入溶剂A形成的空位,溶质分子B与 溶剂分子A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力。


它的优点:①操作方便、密闭性好; ②萃取剂用量少;③占地面积小。
多级萃取设备——转盘塔
转盘塔内有一机械搅拌 装置 转盘塔适用于小于5~7 个理论级的各种规模的 萃取操作。


第二节 浸取
浸取也称为浸出,用某种溶剂把有用物质从固体 原料中提取到溶液中的过程。
一、浸取过程的应用
生物物料的浸取前加工
青霉素

K0为分配系数,Kp为电离常数 C2 = 青· COOH+青· -,K = c1/c2,K为表观分配系数 COO

K和K0、Kp的关系式可经理论推导:
K=K0[H+]/(Kp+[H+])(弱酸);K=K0Kp/(Kp+[H+])(弱碱)
分离因数β

如果料液中除溶质A以外,还有溶质B。萃取剂对溶质A 和B分离能力的大小可用分离因数β来表征: β = (c1A/c1B)/(c2A/c2B)

③ 二级逆流萃取
E = KVS/VF = 35×[(1/2)/1]= 17.5 n = 2
1-φ=(En+1-E)/(En+1-1)=(17.53-17.5)/(17.53-1)=99.7%

三种萃取过程中,以逆流萃取收率最高,溶剂用量最少。
三、乳化和去乳化
1、乳化

乳化:液体(分散相)分散在另一种不相溶的 液体(连续相)中的现象。 乳化带来的问题:有机相和水相分相困难,出 现夹带,收率低,纯度低。 有机相 水相 乳化层 (乳浊液)

1、单级萃取设备 2、多级萃取设备
多级萃取中最常用的设备萃取塔,其中脉动塔
和转盘塔应用广泛。
多级萃取设备——脉动塔

脉动就是使塔内液体作往复运动,借 此向液体提供能量,促使分散相的细 碎与均布,从而强化塔内的萃取过程。 脉动筛板塔适合于处理量<20m3/h的 场合或物系较难分离、要求较高的场 合;处理含有固体<15%的悬浮液。

乳浊液形成
乳化现象的产生必需有第三种物质的出现,这种物 质就是表面活性剂,所以表面活性剂又称为乳化剂。
乳浊液形式
油滴分散于水相中的乳浊液称为水包油型(O/W) 水滴分散于有机相中的乳浊液称为油包水型(W/O)
O/W
W/O
乳浊液的稳定
乳浊液稳定性和下列几个因素有关:

① 界面上保护膜是否形成

(4)溶质通过固体微孔隙通道中的溶液扩散至固 体表面,并进一步进入溶剂主体。
1、分子扩散的费克(Fick)定律
E = KVS/VF = 35×(1/1) = 35 1-φ = E/(E+1) = 35/(35+1) = 97.2% ② 二级错流萃取 E1 = KVS/VF = 35×[(1/2)/1]= 17.5

E2 = KVS/VF = 35×[(1/10)/1]= 3.5
1-φ=1/[(E1+1)(E2+1)]=1-1/[(17.5+1)(3.5+1)]=98.8%
萃取剂消耗少,萃取液产物浓度高。
例题
赤霉素在10℃和pH值2.5时的分配系数为35, ① 单级萃取一次,用等体积醋酸乙酯; ② 二级错流萃取,第一级用1/2体积醋酸乙酯, 第二级用1/10体积醋酸乙酯; ③ 二级逆流萃取,醋酸乙酯用1/2体积。 分别计算这三种萃取的理论收得率。
解:

① 单级萃取一次


T影响两溶剂的互溶度:T↑→两溶剂的互溶度↑
生化物质在较高温度时都不稳定 一般萃取在室温或较低温度下进行。
水相条件的影响——盐析

盐析剂可使生化物质在水中溶解度↓

盐析剂可使两相密度差↑,两相互溶度↓
例如,提取维生素B12时加入硫酸铵
提取青霉素时加入氯化钠

盐析剂的用量要适当
水相条件的影响——带溶剂
溶剂萃取和浸取
溶剂萃取
溶剂萃取又称液液萃 取,是一种利用物质 在两个互不相溶的液 相中分配特性不同来
进行分离的过程。
几个概念



溶质:被萃取的物质。 萃取剂:用来萃取产物的溶剂。 料液:供提取的溶液。 萃取液:溶质转移到萃取剂中后形成的溶液。 原溶剂:原先溶解溶质的溶剂。 萃余液:被萃取出溶质后的料液。

带溶剂是指能与产物形成复合物而使产物易溶 于萃取剂中,该复合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又容易 分解的物质。

如青霉素作为一种酸,可用脂肪碱作为带溶剂, 如能和正十二烷胺、四丁胺等形成复合物而溶 于氯仿中,这样萃取收率能够提高。
二、工业萃取方式和理论收得率
工业上萃取操作通常包括三个步骤:

(1)混合(混合器):料液和萃取剂密切接触; (2)分离(分离器):萃取相与萃余相分离; (3)溶剂回收(回收器):萃取剂从萃取相中除 去,并加以回收。
多级萃取
多级逆流萃取是溶剂与料液互成逆流接触的萃取。
多级逆流萃取流程示意图
多级逆流萃取的理论计算

设萃取因素为E,萃取级数为n则 萃余率:φ = (E-1)/(En+1-1) 理论收得率为: 1-φ = (En+1-E)/(En+1-1)

多级逆流萃取的特点:料液与萃取剂走向相反, 只在最后一级中加入萃取剂,与错流萃取相比,

② 液滴是否带电
③ 介质的粘度
2、破乳化

当表面活性剂的亲水基团强度大于亲油基团,易形 成O/W型乳浊液;反之则易生成W/O型乳浊液。

由蛋白质形成的乳浊液多是O/W型,其粒径在2.5~ 30μm之间。
破乳方法:物理法(过滤、离心、加热、吸附、稀 释)、化学法(加电解质)、顶替法、转型法

四、萃取设备简介
2、多级萃取
多级错流萃取是由几个萃取器串联所组成的操作。
多级错流萃取流程示意图
多级错流萃取的特点: 每级都加入新溶剂,溶剂消耗量大,得到萃取液 产物平均浓度较稀,但萃取较完全。
多级错流萃取的理论计算




第一级萃取因素为E1,萃余率为: φ1 = 1/(E1+1) 第二级萃取因素为E2,萃余率为: φ2 = φ1[1/(E2+1)]= 1/[(E1+1)(E2+1)] 依此类推,经n级萃取后,萃余率为: φn = 1/[(E1+1)(E2+1)…(En+1)] 经n级萃取后,总理论收得率为: 1-φ = 1-1/[(E1+1)(E2+1)…(En+1)]
的空位

(3)溶质质点B进入溶剂A形成的空位
(1)溶质B各质点的分离

原先是固态或液态的溶质B,先分离成分子或离 子等单个质点。

这个过程需要吸收能量,能量的大小与分子之间 的作用力有关。
溶质B吸收能量的一般顺序为: 非极性物质<极性物质<氢键物质<离子型物质

(2)溶剂A在溶质B的作用下形成可容 纳B质点的空位

2、溶剂的互溶性规律

物质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与物质种类有关,作用 力包括较强的氢键力和较弱的范德华力。 氢键力:A—H‥‥B 接受电子的部分A—H,即电子受体 给出电子的部分B,即电子供体

形成氢键必须有
溶剂的互溶性规律
根据生成氢键的能力,可将溶剂分成四种类型:

(1)N型溶剂:不能形成氢键,如烷烃、四氯化碳、 苯等,称为惰性溶剂。 (2)A型溶剂:只有电子受体的溶剂,如氯仿、二氯 甲烷等,能与电子供体形成氢键。

pH值影响选择性 如酸性抗生素一般在酸性下萃取到有机溶剂,而碱性杂 质则成盐而留在水相;如为酸性杂质,则应根据其酸性 的强弱,选择合适的pH值,以尽最大可能除去杂质。

pH值应尽量选择在使生化物质稳定的范围内
水相条件的影响——温度

T影响萃取速度:T↑→分子扩散速度↑ T影响分配系数: 例:红霉素、螺旋霉素― T↑→ 水中的溶解度↑


溶剂的介电常数
好的萃取剂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① 萃取容量大;
② 选择性好; ③ 有利于相的分散和两相分离,与被萃取相互溶 度小,且粘度小; ④ 易回收和再生;



⑤ 化学稳定性好,不易分解,对设备腐蚀性小;
⑥ 经济性好,价廉易得;
⑦ 安全性好,沸点高,对人体无毒或低毒。
4、分配定律和分离因数
萃取剂 萃取液 溶质
Light phase
杂质
Heavy phase
萃余液
原溶剂
溶剂萃取的优点

(1)比沉淀法分离程度高;


(2)比离子交换法选择性好、传质速度快;
(3)比蒸馏法能耗低;
(4)生产能力大,周期短,便于连续操作,
容易实现自动化控制。
第一节 溶剂萃取
一、溶剂萃取过程的理论基础

此过程放出能量。
放出能量的大小有以下规律: A、B均为非极性分子<一非极性分子、另一极性 分子<均为极性分子<B被A溶剂化

溶剂化也称为溶剂合化,是指一定数目的溶剂分 子较牢固地结合在溶质质点上。
“相似相溶”原理
有两方面的相似:

一是分子结构相似,如分子的组成、官能团、 形态结构的相似; 二是能量(相互作用力)相似,如相互作用力 有极性的和非极性的之分,两种物质如相互作 用力相近,则能相互溶解。

分配定律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布在两个互 不相溶的溶剂里,达到平衡后,它在两相的浓度 比为一常数,这个常数称为分配系数K。 K = 萃取相浓度/萃余相浓度 = c1/c2 在应用分配定律时,须符合下列条件:

(1)必须是稀溶液;
(2)溶质对溶剂的互溶没有影响; (3)溶质在两相中必须是同一分子类型,即不发生 缔合或离解。
= (c1A/c2A)/(c1B/c2B)
= KA/KB

如果A是产物,B为杂质,分Fra Baidu bibliotek因数为:β = K产/K杂
β越大,A、B的分离效果越好,即产物与杂质越容易分离。
5、水相条件的影响——pH值

pH值影响分配系数
例如,红霉素在pH=9.8时,在乙酸戊酯与水相的分配系 数等于44.7;而在pH=5.5时,等于14.4。
1、物质的溶解和相似相容原理 从热力学角度看,一个过程要能自动进行,体系 的自由能应降低。 ΔG = ΔH - TΔS ΔH = ΔE + Δ(pV) ΔG = ΔE + Δ(pV) - TΔS
从能量变化角度把溶解过程分为三个过程

(1)溶质B各质点的分离 (2)溶剂A在溶质B的作用下形成可容纳B质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