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大豆高产综合栽培技术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北方地区属于高寒地带,是大豆的主产区,也是优质,高质大豆的发源地。
如何更好更快地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
对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作如下介绍。
一、整地大豆种植方式可分为平播与垄作。
在平播大豆地块又分为无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与有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
在无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进行伏翻、秋翻或耙茬深松整地,耕翻深度18-20厘米,耕深一致,误差为±1.5厘米;耕幅一致,误差为±4厘米;回垡一致,立垡与回垡率小于5%,并做到不重耕,不漏耕。
翻、耙结合;无大土块和暗坷垃,每平方米耕层内直径大于5厘米的土块少于5个,耙茬深度12-15厘米,深松深度25厘米以上。
伏翻、秋翻或耙茬深松整地要达到待播状态。
有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可进行秋耙茬,拣净茬子,耙深12-15厘米,耙平耙细。
春整地要做到翻、耙、耢、压连续作业。
二、种子处理方法种子播前应进行精选。
用大豆选种机或人工选,剔除病斑粒、虫食粒、破损粒及杂质。
种子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85%,含水量不高于13.5%。
种子包衣。
播种前用已登记的大豆种衣剂包衣,防治地下害虫、二条叶甲和根腐病等病虫害。
三、播种1.播期。
地温稳定通过7-8℃时开始播种,我县可在5月1日-10日播种。
2.播法。
用垄三耕播机或2bt-2播种机播种,小行距10-12厘米。
3.密度。
根据品种特性、水肥条件及栽培方式而定。
一般公顷保苗27-32万株。
4.播种质量。
种、肥分箱,不混合,播后种、肥不接触,不重播,不漏播,不断条,播种均匀,播后及时镇压。
四、合理密植,并搞好植株株行配置,保证在较理想的群体状态下,使个体发育健壮,协调植株体内养分分配矛盾。
五、田间管理1.及时移栽、补种、间苗、定苗。
如出现缺苗断垄、疙瘩苗,应在第1对真叶长出后尽早移栽。
若苗量不足以移栽,应及早补种。
要按照品种要求的密度间苗,一般在大豆齐苗后进行。
2.适时铲趟保质保量搞好三铲二趟。
东北地区标准种植大豆方法分析
东北地区标准种植大豆方法分析一、地区气候特点东北地区属于寒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短而热,冬季长而寒冷。
春季气温波动较大,多风,多雨,多霜。
由于东北地区地势较高,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对大豆生长有利。
二、土壤条件东北地区土壤以黑土为主,肥沃适合作物生长。
但部分地区土壤肥力较低,需要施肥改良,提高土壤肥力。
在选择大豆种植地时,要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的地块,有利于大豆生长和发育。
三、品种选择东北地区适合种植的大豆品种有黑龙江大豆、丰收大豆、东北大豆等,这些品种具有抗寒性强、耐湿涝、适应性广等特点,能够适应东北地区的气候和生长环境。
在种植时要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土壤和管理条件的品种。
四、播种方法东北地区大豆的播种时间一般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要选择适宜的气温和土壤湿度来进行播种。
播种时一般采用直播和插秧两种方式,直播时每亩需播种大豆种子10-15公斤,插秧时每亩需插秧3000-4000株。
在播种过程中要注意合理密植,保证大豆的生长发育。
五、田间管理1.灌溉:在东北地区,大豆生长期间需要适量的水分,而且施水要及时,保证生长期间不要出现旱涝伤害。
2.施肥:在播种前应根据土壤肥力进行施肥,施入深松腐殖质肥料和磷、钾等微元素,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大豆的产量。
3.除草:大豆的幼苗对光照具有极强的需求,为了保证幼苗期的照射量,应及时除草,保持田间通风透光。
4.支架:在大豆结果期,要适时搭建支架,让大豆植株有良好的支撑,增加通风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六、病虫害防治东北地区大豆的主要病虫害有炭疽病、病毒病、蚜虫、甲虫等。
为了控制病虫害的发生,要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病虫害防治剂的喷施、病虫害损害的监测和防治、病虫害的生物防治等多种手段,及时发现并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保证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东北地区大豆的种植方法包括地区气候特点、土壤条件、品种选择、播种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
科学的种植方法对于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当地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大豆抗旱保墒技术对策
叩 舯业 固
黑龙 江省 北部 高寒 区大豆抗 旱 保 墒 技术 对策
鹿 文 成
( 黑龙 江省 农 业 科 学 院黑 河 分 院, 国家 大 豆 产 业 技 术体 系黑 河 综 合 试 验 站 .6 3 0 14 0 )
黑龙 江省 是 中 国大豆 生产 的最 大省 份 .常年 大 豆 种 植 面积 4 0万 h 2 右 ,占全 国 大豆 面 积 的 4 % 5 m 左 O
到 防旱保 墒作 用 适 时趟地
夏 旱时 , 其是 大豆 开花 尤
结荚期 . 要适 当进 行 趟地 , 少 作 业 次数 , 其 是不 要 减 尤 整 个垄 沟过 深耘地 。以避 免水 分快 速蒸 发及 大豆 根 系
的不断 改善 . 大部 分农 田具 备灌 溉条 件 , 议在 干旱 条 建 件 下必 须灌溉 田间地 面灌 水 施。 可节 水 2 %。管灌 0 长 沟变短 沟 , 制 田间 控
4 9号 、 河 2 黑 7号 、 河 4 黑 6号 、 河 4 黑 8号 、 疆 2号 、 北
量 , 少地 面 径 流 , 多地 储 蓄 和利 用 自然 降 水 , 减 更 建立 起 土壤水 库 。 豆播种 前深 耕 3 ~ 5 m。 大 0 3 e 其渗水 速度 比
未深 耕深 松地快 1 0倍左 右 . 较大 降水 时不 产生 地 面径
损害. 降低大 豆本 身 的抗 旱能 力及 土壤 蓄水量 。 施有 增
机 肥 可降低 生 产单位 用 水量 在大 豆 田地上 施足 有机 肥 可降 低用水 量 5 %左 右 ,在有 机肥不 足 的地方 要大 0 力 推行秸 秆还 田技 术 . 提高土 壤 的抗旱 能力 。 合理施 用
灌 水量 .提 高灌水 的有效 利用 率是 节水 灌 溉 的有效 措
高产优质大豆品种北豆5号栽培技术要点
20 02年 5点平 均产量 2882 h , 2 . 比对照 品 种黑 河 1 8号 增 产 1 . % ,03年 5点 平 均 产 量 1 5 20 2287k , 6 . h 比对 照品 种黑 河 1 号 增 产 1.%。 8 28 两年 1 O点全 增 产 , 均产 量 2585k m , 平 4 . h 2比对 照
李志军
( 黑龙 江省 黑河市爱辉 区职业技术学校 , 黑河 140 ) 630
摘 要 : 绍 了北部 高纬 高寒 地 区 , 培种 植 的 大 豆品种 北 豆 5号 的特 征 特 性 和 栽培 技 术 ;0 3年 , 介 栽 20
经农 垦总局 审 定委 员会 审定推 广 , 定名为 垦鉴 豆 2 审 5号 ;06年 经 黑龙 江省 农 作 物品 种 审定委 员 20 会 审定推 广 , 审定名 为北 豆 5号 。是 最佳 的 良种补 贴品种 , 目前推 广 面积 已达 2 .4万 h 。 19 关键词 : 北豆 5号 ; 特征 特性 ; 栽培技 术
M,K r hg T In 0 g a S d s o m l ua i s e— .Pl 瑚ol i l t i n S a a 0c u e l
P d F a t n De v d F o S y ̄m. T e _ e t f e e r c o r e r m o t i i h F e o l f s S l P : ie F a t n D r e r m o t ma e t r c o e i d f l pd i v o S y ̄m n F s e o  ̄ u ,
维普资讯
2 2
大
豆
通
报
20 年第 4期 ( O6 总第 8 期 ) 3
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大豆高产综合栽培技术
距误 差± c 垄辐 误差 ± c 2 m、 3 m。垄 体 压实后 垄 沟 到垄 台 的高 度为 1 c 垄 高误 差 为+ c 达 到播 种状 态 。 8 m. 2 m,
药 剂拌 种 : 防治 大豆 根腐 病 可用 5 %多 菌灵 或 5 %多 0 0 福 克合 剂按 种子 量 的 03 -%进 行拌 种
微 肥 及 菌肥 拌 种 硼 钼微 肥 拌 种 每 h 2 2 0 m 用 0g
2 施 肥
底 肥 提 倡 以优质 农 家 肥 为 主 .每 h 2 1 m 以 m 施 53
上。 结合 整 地 一次 施 人 。化 肥作 种 肥 实行 测 土 配 方施
肥 。 般 土 壤 肥 力 , h z 肥 量 为 纯 氮 3 ~ 6 g 五 一 每 m施 5 4k 、
及 7 1 c 处 。 忌种 肥 同位 , -4m 切 以免烧 种 。在 大 豆初 花
时 . 先拌 种 , 要 阴干 后再 进 行 种子 包 衣 , 同时必 须 保 证
菌肥 的 生物 活性 不受影 响
期 每 h 2 尿 素 1 k .加 磷 酸 二 氢 钾 1 k .溶 于 m用 0g .g 5
垦 鉴豆 2 8等 ;第 四积 温 带 主栽 黑 河 3 8号 、黑 河 4 3
号、 黑河 5 2号 、 鉴 豆 2 、 垦 8 垦鉴 豆 2 、 豆 l 7北 0号 、 北
豆 1 等 ; 五 积 温带 主栽 黑 河 4 4号 第 5号 、 华疆 4号 、 黑 河3 9号 、 河 5 黑 O号 、 农 4 东 9号 等 ; 六 积 温带 主栽 第
溶于 4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水中, 0k 热 全溶 后 与种子 拌匀 , 加 阴干后 播 稍
种 生 物钾 肥 拌 种 按 菌液 与豆 种 15 :0的 比例 进 行 拌 种 . 干后播 种 。微 肥 、 阴 菌肥 拌种 和种 子包 衣 同时应 用
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在高寒林区的增产作用
科 龙一 技信思 …黑江 一
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在高寒林区的增产作用
武元春
( 北 林 业 局 , 龙 江 北 安 14 3 ) 通 黑 01 6
摘 要 : 合 实 际 , 对 大 豆 大垄 密植 栽 培 技 术 在 高寒 林 区 的增 产作 用 进 行 了论 述 。 结 针 关键词 : 大j ; 密植 栽 培 ; 用 作
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 大学生需求状况调查及其思 考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学4.o ,) r 0 (。 , 4 5 , 2
一
23 3—
的。
参考文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炜. l 伶 大学生需求倾向与激励机制的构建f江西 J l
教 育2 0 ( ) 0 82 . 7
丹藐 全面关心大学生需求 积搬促进大学生发 展f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0 51 J l 0 ̄. )
、
f谭 文辉 , 燕平 , 3 ] 龙 肖启 新. 以人 为本 , 实加 强和 改 切
中国是大豆原 产目 , 4 0 有 0 0多年 栽培史 , 8 一 5天 , O9 有效 活动积 温在 15 — 0 0 7 0 2 0 ℃之问 , 2 O世纪 3 O年代 中曰大 = 产达到历 史最高水 年 日照时数 2 0 — 5 0小 时 , l 40 2 0 昼夜温差大 。 平, 国际市场 9 %的大豆米 自中国。然而 自2 0 0 北 部林 区 的气候 条件决 定 该地 区只 能种 世纪 4 0年代 以来 , 美国 、 巴西 、 阿根廷等 国大豆 植无霜期短 , 有效积温低 的极早熟 或早 熟品种 , 积温 低 , 有效 生长 时间短 , 干物 产业迅速发展 , 种植面积 和总产 陆续超过 中国; 大豆生育期 短 , 同时我 国又是 大豆需求量较大 的国家 ,人 口众 质形成 和积累少 , 够不成较高的产 量。 多, 大豆的需求量 呈逐年增加 的趋 势 , 每年大豆 1 .栽培方式 影响大豆产量 .2 2 需求量约 30 00万吨 , 国内大豆 的产 量远远满足 我 省北 部林 区是 由林业 生 产转 型到农 业 不了国 内市场 的需求 ,每 年进 口量约 2 0 50万 生产 , 基础 薄弱 , 开发的土地 多 , 壤地力 条 新 土 吨, 特别是 加人 wr o以来 , 大豆 市场 的竞 争力 件差 , 种植技 术粗放 , 科技含量 不高 , 是造成 大 更加激烈 ,使 中国大豆市场成为世 界各 大豆生 豆产量低 的又一 重要因素。 产国的必 争之地 。 为抵御 国外如美 国 、 巴西等大 1. .3大豆重茬影 响产 量 2 豆主产 国的大豆对 中国大豆 的冲击 ,首 先要从 前几 年受大豆市场价格 的影 响 , 连续多 年 大豆最 基本的栽培技术抓起 ,利用先进 的适合 单~ 的大 豆重茬种 植 , 造成土壤养份单一 消耗 , 本 地区的栽培技术来 提高大豆的产 量。 为此 , 黑 病 、 、 虫 草害严重 , 加之 市场销售价格不好 , 没有 龙江林 区针对林 区的气候特点 ( 霜期 短 , 无 积温 可 引进适合本地 区市场 价格好 的农 作物 种植 , 低)在北部高寒 地区全面推广大豆大垄 密植栽 只能重茬种植大 豆 , 导致北 部林区大豆减 产 是 培 技术 , 高大豆产量 , 提 降低大 豆生产 成本 , 获 的原 因之 一 。 1. . 4地形 、 2 地貌影 响大 豆产量 得 高经济效益 。 大 豆大 垄栽 培技术 是林 区大 豆 生产 的必 我省北 部林 区属 漫 岗和低丘 陵区 ,0 8 %的 要措施 ,该种植技术是 提高高纬度林 区寒 地大 农用耕地都处在低洼易 涝的河套地区 ,春季 干 旱, 、 夏 秋多雨 季节易产 生涝灾 , 田基 本建设 农 豆产量 的根本所在 。 ( 低产 田改造 ) 不到 位 , 排水 不 畅 , 响大 豆产 影 1 省北部林 区大豆种植方式 我 随着林 区资源枯碣 , 可采资源 日益减少 和 量 。 125 区种植影响大豆产量 ..越 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 的启动 ,林业工人 由木材 生 产、 营林生产转 向农业 生产 , 开始走上 以农养 种植户为 片面的追求产量 , 经常 引进一些 林, 发展农业生产 , 加快林 区经 济发展 之路 , 实 比较晚熟的大豆品种 , 违背 了当地 的 自然规律 , 现 自给 自足 的 目标 。 遇到低温 、 早霜年份不能正常成熟 , 成大豆产 造 11 区大 豆 栽 培 方 式及 现 状 .林 量下 降、 品质差 , 青豆 、 豆多 , 售价格不 好 , 秕 销 大豆具有 很高的营养价值 及经 济价值 , 提 经济效益差。 高大豆产量 , 栽培技术是 必要条件之一 , 栽培方 2引进种植技术 , 提高大豆产量 式 可分为平播和垄作 。平播 适宜不能起垄 的地 林 区土地面 积大 , 以大豆种 植为主 。影 响 块, 垄作 由原来的 “ 刀耕火种 ” 发展到现在的 “ 垄 大豆产量的主要 因素很多 ,栽培技术 的应用 排 三” 栽培和大垄密植栽培 。 在第一位 , 一个育成品种经过 区域试验 , 它的产 我 省北部林 区以主栽 大 豆为 主 ,产 量不 量构成基本上是个定值 。 高, 在全省处在最低水平 , 年来 受大豆市场价 近 林 区的气候条件 和地形 、 貌是 自然形 成 地 格低糜影响 , 经济效益下 滑 , 引起森工林 区农业 的 , 能改变的 , 不 针对林 区的气候条件就要选 择 主管领导和专家们 的高度重 视 ,力争要在北部 适 合本区域正常年份能够生长成熟 的大豆品种 林 区全面引进推广新 的种植技 术 , 并加快推广 , 种植是必 然的 ,但 是在大豆种植上想要获得 高 大力推 广垄三栽培 技术和 大垄密植 栽培 技术 , 产在不违 背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就得从栽 培技 特别是北部积温低 , 无霜期 短的局( 、 ) 五 六 积温 术上人手 ,推 广应 用大垄密植栽培 的先 进栽 培 带推广大垄密植技术 。 经过 几年的栽培实践 , 高 寒地 区大垄密植栽培表现 出高产 、 稳产的优势 , ( 上接 1 5页 )展上给予切实有力的支持。学业 7 豆产量显著提高 。 1 . 2影响高寒 、高纬度林 区大豆 产量的主 要 因素 1 . 气候因素影响大豆产量 _1 2 我省北部林 区属大陆性季风 气候 , 处寒 地 温带 , 长夏短 , 季受蒙 古高压 的控制 , 冬 冬 寒冷 干燥 ,夏季受海洋气候 的影 响和林 区特有 的气 候条件 , 湿热多雨 , 春季风 大干旱 , 秋季季 风交 替, 气候变化 剧烈 , 降雨量 在 6 0 7 0 m, 年 5 — 0 r 降 a 雨量 多集 中在 6 9月份 ,雨 热 同季 ,无 霜期 - 发展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是 他们今后的立身 之本 。 一 对一年级新生' 要帮助f f 尽快度过适应期, 电门 培养专业兴趣和思维能力。对二三年级学生' 要帮 助他们夯实学业基础, 吸纳优秀学生参加科研活动, 提升业务能力。对毕业生贝0 应为他们的就业、 创业 积极导航和创造条件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 挑战 杯 ”科 技 文 化 :生 “ 下 乡 ” 、 巳 三 以及 具 有学 校 特 色 的 课外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为学生增 长才干和 施展才华搭建平台。
超早熟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黑河4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龙 江 省 南 部 迟 播 救 灾 , 吉 林 、 宁 、 北 等 地 麦 后 复 种 提 供 为 辽 河 可靠种源。黑河 4 O等 超 早 熟 品 种 进 行 救 灾 , 然 成 熟 期 缩 虽 短 , 在适 当 晚 播 的情 况 下 , 自然 条 件 与 黑 河 相 似 , 仅 可 但 其 不
位 较 高 , 于 机 械 化 栽 培 , 褐 色 、 粒 圆 黄 、 光 泽 , 粒 重 适 荚 籽 有 百
2 g 右 ; 早熟 , 黑龙 江省 第六 积温 带 出苗一成 熟 9 d 0 左 极 在 8 左 右 。 ≥ 1 ℃ 活动 积 温 1 5 ℃ 左 右 。 自然 条 件 下 叶 部 病 需 O 0 8 害 轻 , 种 鉴 定 中抗 灰 斑 病 , 病 性 好 。 接 抗 黑河 4 O具 有 优 异 的 俄 罗 斯 大 豆 种 质 血 缘 , 品质 比 较 好 , 脂 肪 含 量 2 .8 , 白质含 量 3 .6 22 % 蛋 6 6 %。
年 参 加 生 产 试 验 ,0 5年 1 报 审 。 20 2月
—
2 产量表现
2 1 所 内产 量 鉴 定 .
—
4
宜 植 区 域
黑河 4 O适 宜 黑 龙 江 省 第 六 积 温 带 上 限 种 植 , 可 为 黑 也
20 0 2年所 内 鉴 定 试 验 , 量 2 2 . k / m , 对 照 品 产 0 2 3_ h 2 比 g
因熟期适宜 , 丰产 性 较 好 曾 发 挥 过 重 要 作 用 , 因 这 些 品 种 但 种植年限较长 , 已经 退 化 , 了 使 大 豆 生 产 迈 上 一 个 新 台 阶 , 为 选 育推广新的极早熟 、 产 、 质大豆新品种 是十分必要 的。 高 优 为 此 , 河 所 选 育 出 了 极 早 熟 高 油 高 产 大 豆 新 品 种 黑 河 4 黑 O
高寒地区大豆种植与栽培技术
高寒地区大豆种植与栽培技术高寒地区的大豆种植技术和栽培技术是一门独特的农业学科。
高寒地区因其寒冷气候和特殊的地理条件,种植大豆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在这样的环境下,正确的大豆种植技术和栽培方法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1. 土壤要求高寒地区的土壤一般为石灰性土壤,土层深度较薄,土质疏松。
在大豆种植前,必须对土壤进行测试和改良。
一般而言,高寒地区的土壤酸性较大,对于大豆的种植来说不利于其生长。
为了改善土壤酸性,可以采用石灰肥和有机肥的配合,进行返青肥的种植。
2. 种子与播种种子是大豆种植的重中之重。
优质大豆种子能够直接影响到作物的生长和品质。
因此,选择优质的种子至关重要。
在大豆种植前,必须进行合理的种子消毒和处理,以避免病虫害的侵蚀。
在繁育阶段,南北方大豆品种需要进行长途运输,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种子的保护和储藏。
3. 施肥施肥是高寒地区大豆栽培中另一个重要的决定产量的因素。
由于高寒地区土壤酸性较大,土壤养分含量不高,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质量。
在大豆生长的不同阶段,需要施用不同类型和量的肥料。
在大豆的生长初期,需要施用氮肥和钾肥;在花期和果实扩展期,需要施用磷肥。
同时,可以施用有机肥改善土壤质量,促进作物生长。
4. 病虫害防治高寒地区的大豆种植面临着较大的病虫害威胁。
白粉病、蚜虫、螟虫等病虫害对大豆的生长和品质都会带来不同的影响。
针对不同的病虫害,可以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例如,在大豆栽培初期,可以使用农药喷雾来防治病虫害。
在后期,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方式来防治病虫害。
总之,高寒地区大豆种植和栽培技术需要在评估土壤质量、优选种子、精准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下足功夫。
同时,在种植前期,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大豆的良好生长和高产优质。
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机 体 的抗 病 能 力 ,还有 降血 脂 的功 效 , 直 受 到人 们 的青 睐 。 龙 江县 大 豆 商 品率 较 高 , 种 植 面 积
一
直, 5 0 m 垄 长直 线 误 差 为± 5 c m.垄 距 误 差+ _ 2 c m,压实 后,垄 沟到 垄 台 的高度 为 1 8 c m,垄 高 误 差 为+ _ 2 c m,达 到 播 种 状
态。 Βιβλιοθήκη 3 . 3密植 原 则 。地 力 肥 的 地块 可 稀 植 ,地 力 较 弱 的地 块 进 行 密 植 为 原 则 。 另外 , 晚熟品种宜稀植 , 早 熟 品 种 宜 密 植。 宽行 距 宜稀 植 。 窄行 距 宜密 植 。 大 豆 与 高秆 作 物 间 作 宜稀 植 , 与 早熟 矮 秆 作 物 间作 宜 密植 。 4田间管 理 化学 除 草 根 据 土壤 墒 情 而 定 , 一般 墒情选择杀草 见效快 、 药效期 长 、 不 影 响后 茬作 物 的 农 药 ;如 果 墒 情 不 好 , 需 在 苗后 用药 。 4 . 1病虫 害 防治 4 . 1 . 1 大豆 菌核 病 化学 防治 。 用 益微 2 0 0 g / h m 加米 醋 1 . 5 L加 8 0 %多 菌 灵 颗 粒剂 7 5 0 g , 或以 5 0 %多 菌 灵 可湿 性 粉剂
活动积 温在线 1 9 0 0至 2 1 0 0摄 氏度 左 右, 第 六 积 温带 : 只有 1 7 0 0至 1 8 0 0摄 氏度 左 右 。 1 _ 2 农 作物 生 育期 较短 。 霜 降较 南方 地 区要 早 ,一 些 地 区无 霜期 仅 1 1 0 d左 右。 也 有 的地 方在 8 5至 9 0 d 左右。 1 . 3小气 候 明显 。 例如 : 同一 个 村屯 ,
黑龙江北部高寒地区大豆高产措施
等举措 , 大部分耕地 实现 了大 型拖 拉机 连片秋整地 、 秋起垄 , 耕地 质量得到 了改善 , 大豆产量有 了提 高。 2 0 1 1 年 海江镇金星村利 用本村农机合 作社 自有 的大型农机
具 进 行 秋 季 进 行 浅翻 深 松 整 地 、 秋起垄 , 种植 2 0 0 0亩 大 豆 大 垄 密 植 ,平 均 亩 产 达 到 了 2 0 5 . 3 公 斤 , 比一 般 生 产 田亩 增 产 3 9 . 7 公 斤, 增产 2 3 . 9 % ; 示 范 田 比~ 般 生 产 田亩 增 加 产 值 1 4 1 . 2元 , 总 增
黑龙江北部高寒地 区大豆高产措施
蔡 明礼 ( 黑 龙 江 省 嫩 江 县 多 宝 山镇 农 业 综 合 服 务 中 北部是 非转基 因大豆主产 区, 由 于气 候 冷 凉 , 无 霜 期 短, 积 温不足 , 大 豆 单 产 一直 徘 徊 不 前 , 鉴于此 , 结 合 近 年 来 生 产 实际 , 根据黑 龙江省北 部的气候 特点 , 提 出几 项 适 合 该 区 大 豆 生 产 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 1 、 实行 合理轮作 大 豆虽然对前茬作物要求不严格 ,但 是不宜重茬和迎 茬, 也 不 宜种在其他豆类作物之后 , 以有施肥基础 的谷类 作物为最好前 茬 。应 与其他作物实行 3年 以上 的轮作 。 通 过实行合理轮作一是可 以减轻病 虫草 害的发生。 如细菌性 斑 点病 、 立 枯病 、 大 豆 包 囊 线 虫病 、 大 豆 食 心 虫 等 以 大 豆 为 寄 主 的 病 虫害, 都 会 因 连 作 而 加 重 。轮 作 能 有 效 减 轻 这 些 病 虫 害 的 发 生 和 蔓延 。 而菟丝子 则通过轮 作会 因为失去寄主而消除 。 二是 防止 土 壤 中 营 养 元 素 比例 失 调 。连 年 种 植大 豆 消 耗 单 一 的 土 壤 养 分 , 使 土 壤 中磷 素 含 量 显 著 减 少 , 长 期可造成地 块缺磷 , 有 效 氮 含 量 却有所 增加 , 造 成氮 磷 比例失调 , 大 豆生长不 良。 轮作可使营养元 素 因土 壤矿 化得到恢复和调节 。 三是消除根系及微生物分泌物 的 毒 害作 用 。 大 豆 根 际微 生物 及 根 系 活 动 过 程 中 分 泌 出对 大 豆 有 毒 害作用 的物质 , 造成根系发育不 良, 影响大豆 正常营养代谢 , 使得 大豆根 系发育不 良, 根量及根瘤菌数量减少 , 固氮 能力下降。 轮作 则可避 免有害分泌物 的毒害 。 2 、 采用优 质、 高产 品种 , 充 分 发 挥 品种 的增 产 潜 力 品种是 大豆增产的 内因 , 选用 高产 品种是提高高寒地 区大豆 产 量 的 关 键 。种 子 是 最 基 本 的生 产 资料 , “ 有 了优 良品 种 , 既 不 增 加劳 动力和肥力也可获得较多 的收成 ” ,全国调查 公认 品种 在粮 食增 产 中的贡献 率是 3 0 % , 黑 龙江农 委调 查分析认 为 , 在粮食 增 产 中, 品种 的贡献率为 3 3 . 4 % 。科 学用 种是发挥 品种增产潜 力的 重要保 证。 3 、 全 面 推 行 大 型 拖 拉 机 连 片 秋 整 地 推 广 以深 松 为 中心 的 秋 季 松 、 翻、 耙等 整地技术 , 实现 秋雨 、 冬雪春用 , 春旱秋防 。近年来 , 切实加大秋整地力度 。 近 几年 , 嫩江县通 过推行“ 场 县合作共建 ” 、 组 建 农 机 合 作 社
浅述黑龙江省北部林区大豆专用品种应用及不同栽培方式品种选择
黑 龙 江省 是 我 国大 豆 主 产 区 , 豆 品 种 及 产 量 在 全 国 居 领 先 大 水 平 , 质 大 豆 育种 引 起 育 种 家 们 的重 视 。 我 省 南 部 地 区 优 质 大 优
以放 宽 到 2 % 。 目前适 应 黑 龙 江 省 北 部 林 区 五 、 积 温 带 种 植 的 1 六 高 油 品 种 很 少 , 宜 的高 产 高 油 品 种 经 两 年 的 引 进 试 验 种植 表 现 适 高 产 稳产 , 部 林 区 将 加 速 试 验 繁 殖 , 先 在 北 部 林 区 生 产 , 立 北 率 建 高油 大 豆生 产 基 地 。
斤 左 右 , 育期 13 , 宜 在 第 六 积 温 带 垄 作 栽 培 方 式 。 生 0天 适
疆 丰 9 —2 8 脂 肪 含 量 2 . % , 白质 含 量 4 . % , 性 特 8 1: 21 8 蛋 12 特 7
大 粒 豆 主 要 用 于 南 方 毛 豆加 工 , 场 需 求 趋 于 旺盛 。 市
高 油 、 蛋 白质 大 豆新 品 系 , 鉴 定 、 域 试 验 , 现 出高 产 、 产 、 高 经 区 表 稳 适 应 性强 的特 点 , 黑 龙 江 北 部 地 区迅 速 应 用 , 补 了我 省 北 部 优 在 填 质大豆的空白, 提高 了大 豆 品质 。 小 粒 豆是 用 来 生豆 芽 的 品种 , 粒 豆 的发 展 波 动 较 大 , 植 主 小 种
疆 丰 9 —2 1 脂 肪 含量 2 .% , 白 质 含 量 3 . , 性 特 征 8 2: 25 蛋 9% 特 4
1优 质 品种 少 , 植 面 积 少 。选 择 优 质 品种 是 提 高 大 豆 品 质 、 、 种 增 加 效 益 的最 主 要 手 段 。长 期 以 来 , 省 大 豆 生 产 上 应 用 的 品 种 我
黑龙江北部地区大豆生产技术
黑龙江北部地区大豆生产技术摘要针对黑龙江省北部地区气候特点,提出了适于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应用的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轮作、整地与施肥、精选良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供大豆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大豆;气候特点;生产技术;黑龙江北部地区中图分类号 s565.1.0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3-0194-01黑龙江省北部地区主要是省品种区划的第四积温带、第五积温带和第六积温带。
这一地区由于土地开垦年限短,土壤黑土层较厚,土质比较肥沃,化肥用量低,农药用量少,污染极轻,生态条件适于生产有机豆和绿色大豆。
同时由于这一地区耕地面积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是具有很大开发潜力和前景的重要绿色商品大豆生产基地之一。
针对其气候生态特点,把这一地区大豆生产搞好,无论对发展地方经济,还是促进农民增产增效奔小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黑龙江省北部地区气候特点该区域总的特点,一是气候比较冷凉,作物生育期间有效积温低。
在第四积温带≥10℃活动积温只有2 100~2 200℃,在第五积温带≥10℃活动积温只有1 900~2 100℃,第六积温带则在1 900℃以下,不少地方甚至只有1 700~1 800 ℃。
二是生育期短,霜降早。
一般气候好的地方无霜期仅110d左右,比较差的地方只有85~90d。
三是小气候明显,同一个村屯不仅山上山下气候大不一样,而且就同一地块而言,南坡北坡气温亦有很大差别。
四是低温早霜危害比较频繁,一般3~4年就有1次低温早霜。
对这些特点应有充分的认识,以在大豆生产中趋利弊害。
由于该区地处高寒,无霜期短,低温、早霜是影响大豆生产的重要因素;该区春季大风天数较多,春季和夏初降水较少对大豆生长发育亦有较大影响。
由于该区大豆种植比例高达40%~70%,重迎茬50%~95%,重迎茬问题是大豆生产中的突出问题。
2大豆生产技术针对该区气候特点和生产中的问题,笔者经过6年大豆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的试验和示范,总结了以机械为载体,以旱作为基本耕作形式,以促早熟为中心环节的大豆大面积高产工程化栽培技术模式,即“正(迎)茬伏秋早耕塇,良种包衣细精选;氮磷钾肥分层施,适早播种匀植点;灭草治病防虫害,适收细打严把关”。
北部高寒区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进大豆高产优质的栽培技 术。 ( 键 词 ] 大豆 ; 质 高 产技 术 ; 培 技 术 关 : 优 栽 ( 中图 分 类 号 ] ¥ 6 文 献 标 识 码 ] C : 5 5( : [ 章 编 号 ] 1o — 3 l 2 0 0 — 0 6 ol 文 :o 8 6 3 ( 0 2)2 0 2 一
品种选择原则 :
正 茬 优于 迎 茬 优 于 重 茬 优 于 多年 重 茬 大 豆 在 生 长 发 育 过 程 中 , 从环 境 中 吸 收 本 身 所 需 要 的营养物质 , 又排 泄 出 自 身 代 谢 过 程 中 剩 余 产物 到 环 境
中 , 使 得 土 壤 中 作 物 所 需 的 营 养物 质 逐 渐 消 减 , 剩 这 而
1 选 地 与 整 地 11 选 地 .
施 肥 应采用分 层施 吧 , 与播 种时 同时 进 行 , 可 浅
肥施 于 种下 7 m 处 , c 占 施 肥 量 的 13 深 屡 l 施 于 种 /, 8 巴
下 1c 处 , 4m 占总 肥 量 的 2 3 大 豆 开 花 ~鼓 粒 期 需 肥 占 /( 全 生 育 期 的 7 %左 右 ) 如 没 有 分 层 施 肥 机 械 , 应 于 秋 5 。 则 季整地时将深层肥首先施入土层 中。 3 品 种选 择 及 种子 处理 3 1 品 种 选 择 .
蒋 文 军
施 人 比 俐 114 150.- . 即 高 产 栽 培 地 块 每 公 顷 施 : .~ .: 3 05,
人 尿 素 5 k 磷 酸 二 核 1 0 g, 酸 钾 4 k 一 般 栽 培 0 g, 5k 疏 0 g; 地 块每 公顷施人 尿素 3 k 0 g,磷 酸 二 胺 1 0 g 硫 酸 钾 k, 1
探讨黑龙江地区大豆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
探讨黑龙江地区大豆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黑龙江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大豆种植地区之一,因为其气候条件和土壤适宜大豆的生长,黑龙江地区的大豆种植规模较大。
由于种植面积广、天气多变和土壤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大豆种植过程中面临着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为了有效保护大豆作物的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本文将着重探讨黑龙江地区大豆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
一、大豆种植特点1.气候条件黑龙江地区属于寒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短而炎热,冬季漫长而寒冷。
这种气候条件对大豆生长有一定的限制,但是种植面积仍然较大。
2.土壤特点黑龙江地区的土壤以东北平原黑土为主,肥沃适合大豆生长。
但同时也存在土壤质地不一、排水不畅等问题,需要注意土壤管理。
3.种植技术大豆的种植技术主要包括选种、育苗、田间管理、灌溉、施肥等方面的工作。
这些工作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合理的安排和管理。
二、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1.病害防治(1)大豆枯萎病大豆枯萎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在潮湿多雨的环境下发生。
防治方法主要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轮作种植和合理施肥等。
(2)大豆锈病大豆锈病主要在潮湿气候条件下发生,对大豆的生长造成严重影响。
防治方法包括及时清除病叶、喷洒杀菌剂、保持通风等。
2.虫害防治(1)大豆蚜虫大豆蚜虫是大豆的常见害虫之一,主要危害大豆嫩叶和嫩茎。
防治方法主要包括选用抗虫品种、利用天敌控制蚜虫数量、合理施肥等。
三、推广应用发展大豆种植业的技术措施1.科学种植推广优质种子,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合理布局,合理施肥和灌溉,增加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2.加强病虫害监测建立病虫害监测系统,加强田间巡查,及时发现病虫害,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及时控制病害的传播。
3.培育抗病虫害品种加大对大豆抗病害品种的培育研究力度,选育适应当地气候特点的品种,提高大豆的抗性,减少病虫害危害。
4.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加强对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发展天敌、天敌真菌等生物防治剂,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高寒地区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
高寒地区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
李洪斌;张广;梁吉宏
【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
【年(卷),期】2006(000)001
【摘要】大豆是大兴安岭垦区的主要农作物,每年的播种面积在90万亩以上,占总播种面积的75%以上。
长期以来,由于气候冷凉,无霜期短,积温不足,以及缺乏适宜的品种,大豆单产一直徘徊不前。
仅为150kg左右,灾害年份甚至单产不足100kg。
【总页数】2页(P30-31)
【作者】李洪斌;张广;梁吉宏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兴安岭农场管理局;大兴安岭农场管理局农业处,呼伦贝尔,165471;大兴安岭农场管理局农业处,呼伦贝尔,1654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
【相关文献】
1.大兴安岭高寒地区超早熟大豆综合丰产技术 [J], 张革;刘绍艳
2.高纬高寒地区外引骨干大豆品种资源筛选与综合性状评价 [J], 韩德志
3.高寒地区大豆生产综合配套技术 [J], 李洪斌;张广
4.高寒地区大豆生产综合配套技术 [J], 李洪斌;张广
5.玉米杂交种嫩单七号在北部高寒地区亩产吨田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J], 孙国锋;姚卫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寒地区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研究
的 比例 , 般 为 7 lh 被 地 膜 覆 盖 ( 括 压 在 土 一 /O m 包
内部分 ) 地 膜覆 盖率 一 般在 6 % ~7 % , 膜 厚 度 , 0 0 地 目前应 用 最 多 的 是 0 0 8~0 0 m .0 . 1 m。地 膜 用 量 采
由于 大 豆 行 间覆 盖 地 膜 , 制 了 苗带 间杂 草 生 抑 长, 减少 了养分 消 耗 , 于 大 豆 对 土 壤 养分 的 吸 收 。 利
由于大 豆覆 膜后 改 善 了土 壤 的理 化性 状 , 尤其 对 重 迎茬 的地块 , 创造 了利 于大豆 根 系发 育 的环境 , 系 根
用 以下 公 式 计 算 : 膜 用 量 ( gh 地 k/ m ):地 膜 密 度
( . 2—10 g c 09 . 5 / m )×地 膜 厚 度 ( mm)×1 0 00 0
存 在土 壤 中 。由于 地膜 覆 盖 土 壤 散热 慢 , 量 被 地 热 膜 下 的水气 和二 氧 化碳 吸 收 , 内大 豆生 长环 境 温 膜 度 明显 提高 。 同时 , 由于覆 膜后 土 壤水 分蒸 发量 少 , 提 高 了土壤容 积热 容 量 , 壤 的 导热 率 和导 温 率 也 土 随着 增 大 , 白天积 累 的热量 向下传 导快 , 播种 至 出苗
维普资讯
作物 杂志
Cos rp
孙 义春
摘 要
苑方武
郭有 泉
根 据 黑龙 江省 高寒 区的 自然生 态条
分 调查 显示 , 膜 的 土 壤 水 分 上 下 运 动 , 部 水 较 覆 上 高, 与下 部 水变 幅不 大 ; 膜 部 分 土 壤 在 覆 膜 后 2 覆 h 膜 上产 生均 匀雾 气 ,4 2 h膜 上水 滴 返 回土壤 , 且水 并 分 向上 运动 快 , 内土壤保 持 湿润 ; 膜 覆膜 后 土壤 含水 量 提高 , 在苗期 和 3片复 叶期 , 覆膜 栽培 比垄 三栽 培 土壤 含水 量分 别增 加 32 . %和 35 , 于 出苗 。 因 .% 利 此, 大豆覆 膜是 大 豆抗 旱栽 培 的有效 途径 。
黑河43号高产创建及大垄密植栽培技术
黑河43号高产创建及大垄密植栽培技术韩德志1 孔雪松2 闫洪睿1 张 雷1 鹿文成1 梁吉利1贾鸿昌1 房树彬3 张伟力3 王元林3 刘祥军3(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黑河综合试验站,黑河164300;2黑龙江省肇东市黎明镇农经站,肇东151100;3黑龙江省红色边疆农场,黑河164321)摘要:黑河43号为高产、稳产、优质、抗病、广适应性大豆品种,有独立知识产权,获新品种保护权。
适合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种植,达到国内外领先,推广至今迅速成为黑龙江省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受到农民好评。
在推广过程中创造了很多大面积高产示范典型,总结经验的同时,完善了一套综合性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对于指导生产单位进行大豆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黑河43号;大豆;高产示范;高产技术黑河43号是运用遗传学基本原理,通过有性杂交、基因重组、累加、互补创造的大豆品种新类型。
前期生长快,抑制杂草能力强;株高75cm,紫花,长叶,灰色茸毛;粒大、圆黄、有光泽,商品性极佳。
蛋白质含量41.84%,脂肪含量18.98%,总量为60.82%,利于加工。
接种鉴定中抗灰斑病,适应性广。
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15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150℃左右。
2005-2006年区域与生产试验19点次,每hm2平均产量2337.09kg,比对照平均增产9.3%,增产大豆290.05kg。
适于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种植,亦是黑龙江省南部、内蒙古、辽宁、吉林等地迟播救灾的理想品种,达到了国内外领先水平[1]。
1 遗传背景与选育经过1.1 遗传背景 黑河43号的选育及成功推广与其丰富的遗传背景密不可分,其遗传组成中,核基因来源于3份外引材料:日本的十胜长叶、俄罗斯的尤比列、美国的美丁;3份农家材料:四粒荚、元宝株、紫花四号。
细胞质基因来源于克山白眉。
广泛的遗传基础奠定了黑河43号高产、抗病、广适的优良特性[2]。
1.2 选育经过 黑河分院以抗炸荚为目标,改良黑交92-1544(黑河18号)的炸荚性状。
重迎茬大豆高产综合栽培技术论文
重迎茬大豆高产综合栽培技术北安市是麦豆主产区,由于受不利自然条件及市场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小麦种植面积下降严重,大豆种植成为我市的主栽作物,占大田种植面积的80%左右。
由于连续多年大面积种植,导致大豆重迎茬面积逐年增多,大豆轮作换茬很难实现,对大豆生产影响较大,如何提高重迎茬大豆的产量,是我们生产中研究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通过多年生产实践中摸索,应用单项技术优化组装,总结出适合北部高寒地区重迎茬大豆高产栽培的技术模式。
一、提高整地质量多年重迎茬大豆种植导致土壤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尤其是土壤理化性状发生改变,因此进行合理耕作、提高整地质量是重迎茬大豆高产的重要基础。
在土壤耕作上坚持以深松为主的松、翻、耙、旋结合的土壤耕作制,大力推广应用深松耕法。
避免原垄卡种,在作物秋收后进行25cm以上深松尤为重要,不仅能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为大豆根系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秋整地还能将秋季雨水贮存在土壤中,提高土壤墒情,且能延长土壤熟化时间,提高土壤肥力,还可有效减轻病虫危害促进大豆根系生长,增加植株的抗病性。
二、选择优化品种大豆重迎茬种植一定要年年更新品种,选用抗逆性强的品种。
试验表明,相同积温带的品种在不同地块轮流更换使用可增产10%左右。
经过大豆品种筛选试验,北安市第四积温带以黑河48、黑河37、北豆5做为主栽品种,后备品系以疆丰8731、华疆4403为主。
三、合理施用肥料通过三年的有机肥提升试验,增施有机肥可增产15%左右。
目前农户自堆沤有机肥的较少,可以选择化肥厂生产的优质有机肥,也可以采用秸秆还田的方法增加土壤有机质。
一是秸秆粉碎翻压直接还田。
将作物秸秆用机械粉碎,施少量氮肥或喷洒酵素水剂,结合秋整地翻入土壤;二是运用发酵剂、酵素,或加入畜禽粪等按照一定比例制造优质秸秆肥还田。
化肥的施用要通过测土配方实现氮磷钾合理搭配施用。
我市承担国家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通过连续五年的测土化验分析,重迎茬大豆土壤中由于长期使用高磷复合肥,土壤中出现富磷、缺钾、偏酸现象,但土壤中的磷大多数都被土壤固定,不易被作物吸收。
黑龙江种植黄豆技术
黑龙江种植黄豆技术黑龙江种植黄豆技术黑龙江省位于东北地区,拥有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种植黄豆。
下面将具体介绍在黑龙江种植黄豆的技术要点。
1. 土壤选择与准备黄豆适合在疏松、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中生长。
对于黑龙江的黄豆种植来说,选择砂质壤土和壤土为宜。
在播种前,应进行耕地整理,除去杂草,保持土壤湿润。
2. 种子选择与处理选择优质、适应性强的种子对于成功种植黄豆至关重要。
在黑龙江种植黄豆,推荐使用早熟、抗病性好的优质种子。
播种前,可以将种子进行温水浸泡一天,促进发芽和萌发。
3. 播种时间与密度在黑龙江,黄豆的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的3月下旬到4月初。
播种密度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一般在4-6万株/亩之间,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选择合适的密度。
4. 施肥管理黄豆对土壤养分的需求较高,尤其对氮素和磷素的需求最大。
在播种前应根据土壤养分情况进行合理施肥,如有需要,可在播种前进行基肥施用,之后再进行追肥。
同时,及时除草,保持地面整洁,有助于减少杂草对黄豆生长的竞争。
5. 病虫害防治黑龙江的气候适宜病虫害的生长,因此黄豆种植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
常见的黄豆病虫害有蚜虫、霜霉病、纹枯病等。
可以选择防病虫害优良品种进行种植,同时注意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6. 灌溉管理在黄豆生长过程中,保持适当的土壤湿度对于植株生长至关重要。
黑龙江的降水充足,但也需要定期进行灌溉。
尤其在旱季或气温较高的时候,要确保土壤湿润,避免黄豆因缺水而受到影响。
7. 收获与储存黄豆一般在生长120-140天后即可收获。
收获时,可以选择手工或机械收割,注意保护地下部分的豆荚,以免损坏种子。
收获后,应适当晾晒,去除杂质,并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以保证种子的质量和储存寿命。
总结起来,在黑龙江种植黄豆的技术要点包括选择适宜的土壤,选择优质种子,合理施肥管理,加强病虫害防治,定期灌溉,正确收获和储存。
当然,在实际种植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当地地理、气候和特殊情况进行调整和适当的应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第7期实用技术
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大豆高产综合栽培技术
鹿文成
(黑龙江省农科院黑河分院/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黑河综合试验站,164300)
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气候比较适宜,机械化程度高,大豆种植面积大,每年达100多万hm2,占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的1/4左右,商品率高,是我国重要的大豆产区和商品豆基地,亦是国家高油大豆优势产业带。
生产上急需明确该区大豆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为提升该地区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提供技术支撑,以提高该区大豆的市场竞争能力。
1选茬与整地
前茬选择玉米、小麦等禾谷科作物或经济作物为佳。
实行3年以上的不同作物轮作,做到不重茬、不迎茬。
平播大豆,无深松基础的地块进行伏、秋翻或耙茬深整地,耕翻深度为18~20cm,翻、耙结合,无大土块和暗坷垃;有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可进行秋耙茬,耙深12~15cm,耙平耙细。
垄播大豆,麦茬伏、秋翻或搅麦茬深松起垄,垄向要直,50m垄长直线度误差为±5cm、垄距误差±2cm、垄辐误差±3cm。
垄体压实后垄沟到垄台的高度为18cm,垄高误差为±2cm,达到播种状态。
2施肥
底肥提倡以优质农家肥为主,每hm2施15m3以上,结合整地一次施入。
化肥作种肥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一般土壤肥力,每hm2施肥量为纯氮35~46kg、五氧化二磷46~69kg、氧化钾20~30kg,折合为所用的化肥、复合肥或复混肥的实际用量,施于种侧下方4~5cm 及7~14cm处,切忌种肥同位,以免烧种。
在大豆初花期每hm2用尿素10kg,加磷酸二氢钾1.5kg,溶于500kg水中喷施。
苗期追肥:在大豆生长较弱时,2遍地铲后趟前追施氮肥,每hm2追施尿素45~75kg,追肥后立即培土;大豆前期长势较弱时,在大豆初花期用尿素10kg加磷酸二氢钾1.5kg溶于500kg水中喷施,并根据需要加入微量元素。
3品种选择及其处理
3.1品种选择根据当地生态类型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选择优质、高产、熟期适宜、抗病、抗逆性强的品种或专用品种。
把适应市场的高产优质品种作为用种目标,坚持区域布局,严禁跨区种植,选择当地成熟保证率80%以上的品种作为主栽品种。
建议第三积温带(指北安市部分乡镇)主栽黑河38号、黑河36号、垦鉴豆28等;第四积温带主栽黑河38号、黑河43号、黑河52号、垦鉴豆28、垦鉴豆27、北豆10号、北豆14号等;第五积温带主栽黑河45号、华疆4号、黑河39号、黑河50号、东农49号等;第六积温带主栽黑河35号、北疆1号、东农44号、黑河44号、黑河49号、华疆2号等。
3.2种子处理种子播种前要做到精选,用大豆选种机或人工挑选剔除病粒、残粒、虫食粒,使种子净度达到98%,纯度达到98%,发芽率85%。
药剂处理种子包衣:根据当地土壤条件及病虫害种类,选择登记过的大豆种衣剂,如恩地、生物表面活化剂等进行种子包衣,防止孢囊线虫病、根腐病、根蛆等地下病虫害。
药剂拌种:防治大豆根腐病可用50%多菌灵或50%多福克合剂按种子量的0.3%进行拌种。
微肥及菌肥拌种硼钼微肥拌种每hm2用200g 溶于400kg热水中,全溶后与种子拌匀,稍加阴干后播种。
生物钾肥拌种按菌液与豆种1:50的比例进行拌种,阴干后播种。
微肥、菌肥拌种和种子包衣同时应用时,要先拌种,阴干后再进行种子包衣,同时必须保证菌肥的生物活性不受影响。
4播种
4.1播期地温稳定通过7~8℃时开始播种,黑龙江省北部地区以5月5-15日播种为宜。
4.2播法与密度大豆“垄三”栽培技术模式采用垄三耕播机或2BT-2播种机播种,小行距10~12cm;密度根据品种特性、水肥条件及栽培方式而定,北部第四、五积温带每hm2保苗28万~30万株,北部第六积温带保苗30万~32万株。
大豆小垄窄行密植栽培技术模式选用2BTG-3型播种机精量播种;一般要求每hm2保苗35万~40万株。
大豆大垄窄行密植栽培技术模式采用大垄窄行密植播种机播种,小行距9~10cm。
一般每hm2保苗35万~45万株。
基金项目: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CARS-04)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