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意境营造
中国古典园林空间营造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营造技法指要中国古典园林以“道法自然”为根本指导理念,在自然景观的设计营造上追求树无行次、石无定位的布局。
山有宾主朝揖之势、水有迂回萦绕之情,完全是一派峰回路转、水流花开的自然风光。
人文建筑物本身在园林中,也是按山水总体风骨走势,高低曲折、参差错落、量体裁衣、烘云托月、点染着自然山水的艺术情趣。
这种在有限的空间内,用中国传统的叠山理水造园手法将山、水、植物、建筑等巧妙构配,组合成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有机整体,从而令人感受“天人合一”之境界和状态。
中国园林艺术大师陈从周先生在《中国诗文与中国园林艺术》一文中曾指出,“造园之高明者,运文学绘画音乐诸境,以山水花木,池馆亭台组合出之。
人临其境,有诗有画,各臻其妙。
故’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这点出了营造中国古典园林之四大要素——山石、泉水、花木、建筑。
如承德避暑山庄之“金山”岛,就是古典园林这种营造技法的实践典型。
避暑山庄的金山岛,仿江苏镇江金山寺修建,以石为基,石上建阁,用水环抱,水内植荷。
康熙皇帝曾称赞其:“仰接云霄,俯临碧水,如登妙高峰上。
北固烟云,海门风月,皆归一览。
”一、堆山磊石“园林之胜,唯是山与水二物。
”古典园林中,蕴涵得最深、最广的,应该是古代文人雅士时时魂牵梦萦的山水情,正所谓“一池之水,包容江海;几撮山石,喻指众岳”。
唯其如斯,才能满足文人士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审美情怀。
园中山景,有真假之分。
大型苑园,常包入真山,有些地方小园,亦引入山之余脉来造景。
小型的文人园林,主要还是靠堆叠假山来创造苍郁的山林气氛。
假山的堆砌,离不开峰石。
古人认为,石是天地至精之气的凝集,一拳一石,包孕了自然山林之美,在古典文人园林中,山石的峰态变幻多姿,无一类同,它是渲染山林气氛的主要手段。
堆山叠石是营造古典园林的重要手法,它师法于自然,而高于自然。
李渔《闲情偶记》云:“磊石成山,另是一种学问,别是一番智巧。
”1、选石园林选石,看重石质。
如著名的扬州个园的四季假山,就运用了四种不同的石质,营造了不同的意境。
意在笔先、情境交融——论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意境营造
能凭空臆造 ,必须以实境为载体 ,落实到 实境
的 具 体 描 绘 上 。换 言 之 ,虚 境 通 过 实 境 来 表
以观 意”( 王弼 《 周易 - 明象 》) p ] 。因此 ,在
Th e o r y o f Pl a nn i n g an d De s i gn
现 ,实境 在 虚 境 的 统摄 下 进 行 加 工 ,使 作 品 产 生 “ 虚实 相生 ”的意 境结 构 。 1 . 2 园林 意 境 所 谓 园 林 意 境 ,是 园 林 艺 术 追 求 的 最 高 境 界 ,它 依 赖 于 空 间景 象 而 存 在 ,当具 体 的 、 有P E a 9 , 、直接 的 园林 景 象 满 足 了游 览 实 用 的功
价 值 ,此 为 园林 意境 的营 造 。 本文 试 图对 “ 意 境 营 造 ” 这一 园林 创 作 的 重 要 环 节 进 行 研 究 ,从 营 造 技 法 和 实 例 举 证 2 个 方面 进 行 分 析 ,本 着古 为 今 用 的 实用 主 义 态 度 ,阐释 中国 古 典 园 林 中意 境 营 造 方法 对 于 当 代 园林设 计 的借 鉴意 义 。
生 。园林享受 是要在 生活起居 和游 园中去观
能 ,融会 了诗情 画意 与理想 、哲理 的精神 内 容 ,便升华为本质的 、无限的、统一的审美对
象[ 5 ] ,达 到 情与 景 汇 ,意与 象通 ”的 境 界 。 古人说 “ 意在 言外 ” ,中 国 人传 统 思 维 方式 的
赏 ,它所提供的美感享受不仅在于视觉 ,而且
Ga r d e n . Ba s e d o n t h e p r a g ma t i s m s p i r i t of” ma ki n g t h e p a s t s e r v e t h e p r e s e n t ” . t h e p a p e r e x p l a i ns t h e mo d e m me a n i n g of t h e me t h o d s o f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营造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营造摘要:景观设计是为了给人们提供一个游憩、放松的场所,更重要的是给人带来一种感情的寄托,可以暂时摆脱城市的喧嚣,回归宁静。
景观设计应该是有情感的,寓情于景,以追求无声的诗、立体的画之境界给游客以心灵的触动,以求共鸣,传承中国园林诗情画意的艺术美,使景观充满意境。
关键词:共鸣;园林艺术;景观设计;诗情画意;文学艺术一、中国园林的诗情画意追塑历史,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寺院大量发展的背景下,文人雅士出于对战争的厌烦,寄情于山水,归隐田园的思想盛行,以风雅自居,衷情山水画,正值南朝自然条件的得天独厚,山明水秀,气候温暖,植物资源丰富,于是出现了早期的自然山水园如南朝时在都城建康修建的玄武湖,以自然山水为主,适当布置园林建筑,自成自然之趣,游人于此只会觉得自己身处画中,游历群山秀水之间,感叹东晋文人郭璞甘心隐居于此的旷世情怀,这便是园林的艺术美与深刻的内涵给游客带来的共鸣。
随着园林艺术的发展,接着又由自然山水园成长为写意山水园。
写意山水园是中国园林史上由萌芽阶段走向鼎盛时期的产物,尤其是在唐宋时期,这个时代的诗词文学到达历史的巅峰,由于国力强盛,安享太平,文人墨客喜好游山玩水、吟诗作对,绘画也相当流行,流传于后世的作品不计其数,尤其是意境优美的山水诗和山水画,都是反映文人喜爱自然、向往自然的结晶。
纵观我国园林艺术,正是因为多了这些文人墨客的诗词渲染,才让景致更具有诗情画意,也使许多无人知晓的景点闻名遐迩,如因张继的《枫桥夜泊》而闻名的寒山寺。
也正是这些景致的存在,逝去千百年的文人墨客被我们所理解,因景生情,寓情于景。
这是我国园林艺术独特的一面,也是使我们浏览于古园之中领略古人风采的一种契机,以构成穿越古今的共鸣。
二、当今景观之美每逢节假日,游客漫步于现代街道景观及园林景观之间,总会出现一种现象,印入眼帘的景致确实很美,水清、树荣、花香,大概只能领略到这些纯粹的自然之美了。
尤其是到了晚上,绚丽多采的霓虹灯,赏心悦目的音乐喷泉,比起从前只能欣赏到:皎洁的月光倾泻而下,林木包裹一层白纱随风轻舞于月色之下,大地似乎瞬间变成天池,只见树影婆娑跃动其间,或许还能招来萤火虫的点缀,追逐这些触手可及的繁星……现在的夜景确实要色彩缤纷多了,可以达到灯火通明与白昼无异,从这点上来看,确实比从前的夜色要漂亮许多。
中国古典园林构景方法(九种全)
中国古典园林构景方法1、抑景俗称“先藏后漏”,“欲扬先抑”。
如进门见假山,则为山抑;见树丛,则为树抑。
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所以园林造景也决不会让人一走进门口就看到最好的景色,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这叫做“先藏后漏”,“欲扬先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采取抑景得办法,才能使园林显得有艺术魅力。
如园林入口处常迎门挡以假山,这种处理叫做“山抑”。
2、透景美好的景物被高于游人视线的地物所遮挡,须开辟透景线,这种处理手法叫透景。
要把园内外主要风景点透视线在平面规划设计图上表现出来,并保证在透视线范围内,景物的立面空间上不再受遮挡。
在安排透景时,常常与轴线或放射型直线道路和河流统一考虑,这样做可以减少因开辟透景线而移植或砍伐大量树木。
透景线除透景外,还具有加强“对景”地位的作用。
因此沿透景线两侧的景物,只能做透景的配置布景,以提高透景的艺术效果。
3、添景当远方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如果中间或近处没有过渡景观,眺望时就缺乏空间层次。
如果在中间或近处有乔木或花卉作中间或近处的过渡景,这乔木或花卉便是添景。
添景可以建筑小品、树木绿化等来形成。
体型高大姿态优美的树木,无论一株或几株往往能起到良好的添景作用。
远景在水平方向视界很宽,但其中又并非都很动人,因此,为了突出理想景色,常将左右两侧以树丛,树干,土山或建筑等加以屏障,于是形成左右遮挡的狭长空间,这种手法叫夹景,夹景是运用轴线,透视线突出对景的手法之一,可增加园景的深远感。
夹景是一种带有控制性的构景方式,它不但能表现特定的情趣和感染力(如肃穆、深远、向前、探求等),以强化设计构思意境、突出端景地位,而且能够诱导、组织、汇聚视线,使景视空间定向延伸,直到端景的高潮。
4、夹景当风景点的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建筑(如塔,桥等),他们本身都很有审美价值,如果视线的两侧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者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使得风景点的更显得有诗情画意,这就是夹景。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中意境的营造以苏州留园为例
内容摘要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苏州古典园林更是被誉 为“人间天堂”。在这些古典园林中,留园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 涵吸引了无数游客的。本次演示以留园为例,探讨游客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热度感 知评价及其传播途径。
三、园林意境的文化内涵
三、园林意境的文化内涵
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营造深受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的影响。儒家思想强调人 与社会的和谐,道家思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园林设计中,这些思想得到了 具体的体现。园林既满足了人们的社会生活需求,又实现了人们对自然之美的追 求。
三、园林意境的文化内涵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营造是综合性的艺术实践,融合了中国古代文化 和哲学的精髓。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中意境的营 造以苏州留园为例
目录
01 一、留园的历史背景
02 二、留园的设计理念
03 三、留园的园林特色
04 四、结论
05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独特艺术韵味的建筑形式。其中, 苏州留园以其独特的意境营造,成为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瑰宝。本次演示将从留 园的历史背景、设计理念、园林特色等方面,探讨留园在营造意境方面的独特之 处。
一、留园的历史背景
一、留园的历史背景
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原为明代的“东园”废址。清嘉庆年间改筑,更名 “寒碧山庄”。留园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其后多有荒废易主。 1953年,苏州市人民政府决定修复留园,其后不断修缮整治。1961年3月4日,
一、留园的历史背景
留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12 月,留园与拙政园、网师园、环秀山庄共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古 典园林的典型例证。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意境美的创造方法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意境美的创造方法1、大中见小、小中见大、以少代多我国古典园林善于模拟自然,在遵循园林构图的基本规律上,提取自然界中的某些景象精华进行其大小、色彩、形态、质感等要素的空间组织与控制,使其迎合人们的审美需求,达到其意境感受的特殊效果。
例如: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某些小型山石、水体常会给人以"咫尺山林"、"一峰若太华千寻,一勺若江湖万里"的意境心理感受。
我国古典园林中还常通过利用空间关系的组合变化来造成小中见大的错觉,从而更好的营造出空间的意境美感。
如采用园中园,大园套小园的空间分割与联系来创造空间、组织空间和扩大空间(如:苏州园林中的拙政园)。
再如通过园林建筑、墙垣、假山、园林植物分隔空间,造成园中曲折多变,峰回路转的效果。
又如在很多狭小庭院的空间处理上采用多样的空间模式,扩大空间;利用云墙、月洞及曲廊等这样时闭时开的变化,使空间愈见幽深;利用各种物象进行组景与借景,对空间多样划分,从而可使空间愈分愈见其大。
这样的处理方法不仅消除人们心里上的空间压抑感,而且通过云墙、月洞、曲廊等这样的空间方式,增加了整个园林空间的意境美感。
2、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是中国古典园林造景的常用艺术处理手法之一,其能从视觉上产生景深错觉,增强园林的意境美感。
例如在有些园林中,有一个狭小的天井,造景者会在天井的壁墙前,种植竹子、芭蕉,再配几块假山石,构成一幅立体图画,使人忘记视线的局促。
在靠近优美景色的墙上开窗,且窗户的形状各异,使墙外景色半隐半露,扩大了空间,加强了景深。
在这里墙上的窗户是实体,而映射过来的景色就是虚体。
这样一实一虚的表现,取得了特殊的效果,增加了园林空间的整体意境感。
除上面我们提到的实景的虚实处理,中国古典园林中也重视虚景的处理。
如月影、花影、树影、风声、雨声、鸟语花香、等虚景。
3、有藏有露、有收有放在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段中还常常运用曲折、断续、对比、烘托、遮挡、透漏、疏密、虚实等手法,营造一种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无穷效果。
园林设计中的意境营造手法
园林设计中的意境营造手法摘要: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灵魂,是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
本文从阐论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营造出发,提出园林设计中常见的意境营造手法,探究现代园林意境营造。
关键词:园林设计;意境;营造意境营造,是中国古典艺术作品的最高艺术标准,而作为中国古典艺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古典园林设计就十分注重意境的营造,着力在古典园林的设计过程中综合利用多种手段和形式来达到一种诗情画意的情感,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可以说,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意境营造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因此,本文从中国古典园林意境营造入手,探究现代园林设计中意境的营造手法。
1 中国古典园林意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中国古典园林集建筑、山水、动植物、雕刻、园艺、诗画等于一体,是世界上独树一帜的艺术珍品,深浸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内蕴。
儒家思想、禅宗思想、道家思想等深深影响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从而对于古代造园艺术也有深远的陶染作用。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意境是造园家们追求的最高审美境界,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通常寓情于景,以物比德,来达到触景生情、情景交融、“乘物以游心” 般物我两忘的境地。
正如王国维所说:“文人造园如作文,讲究鲜明的立意,使情与景统一,意与象统形成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在“天人合一” 思想指导下,往往采用师法自然的手法来营造园林。
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等都是目前现存较为完整的古典园林,充分展示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从中也能发掘出造园手法的深层内涵。
2园林设计中意境的营造手法2.1象征从秦代“一池三山”式的湖中有岛的做法开始,象征手法广泛地被运用在园林植物的栽培种植中。
除了符合地域特点、气候特点的植物外,体现人文情怀的植物,也广泛地被运用进来。
苏轼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梅、兰、竹、菊、荷花、松树、柏树、桃树、李树这些符合中国传统的植物运用在园林造景中,如在湖池中种植荷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呈现了景观丰富的文化底蕴。
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
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一、自然与人工的融合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强调自然与人工的融合。
中国古代文化中有“山水之间人为添景”和“致天人之美,造园林之胜”的观念。
设计师以自然为基础,通过对景观的改造和塑造,将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融合在一起,使整个园林呈现出自然优美的景观。
例如,园林中的假山、亭廊、池塘等人工结构都是以自然山水为原型而建造的。
二、意境的营造中国古典园林强调园林的意境营造,注重通过景观创造心灵的寄托和情感的表达。
在园林的设计中,设计师通过布局、植物、建筑等手段,营造出具有独特意境的景观,使人们在欣赏园林之美的同时,获得心灵的愉悦和放松。
这种意境的营造,常常具有文人墨客的色彩,强调抒写情感、表达意境的空间。
三、尺度与层次的处理中国古典园林在设计中注重尺度与层次的处理,以营造出层次分明、有节奏感的空间。
通过布局、建筑物的高低、路线的曲折等手法,使园林空间显得宽广而舒适。
同时,通过不同景观之间的错落有致和大小景观的配合,使整个园林空间更加有层次感。
这种尺度与层次的处理,使人在园林中行走时能够体验到不同景观的交替和变化。
四、隐逸与开敞的结合中国古典园林常常注重隐逸与开敞的结合,通过景观的布局,既保留了一定的私密性,又能够给人以宽广开阔的感觉。
例如,园林中常常有错落有致的假山,通过山石的遮挡,形成隐逸的空间;同时,又有开阔的水面、广场等,体现了尊重自然和人的需要。
这种隐逸与开敞的结合,既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又使整个园林空间更加完整和有趣。
五、虚实结合的表达中国古典园林中常常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出景观的深远意义。
即通过真实的景观和虚构的景观相结合,将园林中的空间扩展到无限,给予观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例如,园林中的假山和水面常常被设计成有远近、高低的变化,通过透视、幻觉等手法,营造出虚实交错的景观,给予观者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注重自然与人工的融合、意境的营造、尺度与层次的处理、隐逸与开敞的结合,以及虚实结合的表达。
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表达方式
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表达方式
中国古典园林既是艺术精品,也是历史珍贵的文化遗产。
它以其精致的设计、精美的建筑、精妙的结构和巧妙的布局,向人们展示了中国古典园林意境,构成了一个独特的空间美学。
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体现在整个园林的构图、设计、建筑、景观上。
园林的构图以“山、水、建筑”的组合形式来构建,山表现为天然的山形,水比喻自然的江河,建筑表现为精致的殿堂,从而形成一幅宏大的图景,给人以宏伟的感受。
设计上,把建筑、景观和自然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形成一种和谐、美丽的视觉效果。
建筑上,以精致的建筑形式和巧妙的摆放来表现古典园林的精美,给人以舒适、宁静的感觉。
景观上,把建筑、植物、水池等景物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幅美丽的图景,给人以宁静、怡人的感受。
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还体现在园林内的文化活动中。
园林内的活动形式多样,有古代的饮茶礼仪、古典的舞蹈表演、古代的书法雕刻、古典的壁画、古老的棋艺等,这些文化活动都是园林营造出来的独特文化氛围,让人们能够体验到古典园林独有的和谐、宁静、怡人的感受。
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在于它所营造出来的空间美学,以及它所承载的文化精神。
园林的构图、设计、建筑、景观以及园林内的文化活动,都能够营造出一种宁静、怡人的感受,让人们能够体验到古典园林的精髓。
它让人们从中感受到一股淡淡的中国古典文化气息,令人心旷神怡。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在于它所营造出来的空间美
学以及它所承载的文化精神。
它以其宏伟、宁静、怡人的意境,给园林的访客以莫大的视觉享受,并让人们体会到古典园林的独特魅力。
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类型与营造手法
林业科学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3期作者简介杜贞星(1969-),女,山东郯城人,硕士,工程师,从事园林植物应用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11-12-16近年来,许多园林景观设计对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认知不足,在意境营造时,都是依照诗词韵文作表面文意,未深入追溯传统文化中的意境创造。
在新时期的今天,对中国古典园林意境仍然有必要进行研究分析。
1园林意境的概念意境是指抒情表意在歌舞、画、诗、戏剧及园林等艺术中的审美境界,是情与景、心与物、意与境的交融,其为中国美学中具有民族特色的范畴之一。
周谷城先生曾经说过:理想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就成为历史,在艺术作品中实现,就叫做意境。
2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类型2.1色境色境是指以园林景物的色彩巧妙地通过构图的方式将特定的意境表达出来。
如长沙岳麓山爱晚亭,其在色境方面应用得较好,周围遍植枫树,形成了“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艺术境界。
大片枫树、樱花传达热烈、欢快的动境;断桥残雪传达恬静、清幽之意(图1)。
2.2香境香境是指因植物的芳香而达到的意境。
如苏州拙政园的远香堂,其在香境方面的应用较好,其前有荷花池,在花开时节,清香四溢,红裳翠盖,因此荷池的周围布有“香洲”一景,更有“荷风四面亭”等以荷香为主题的景观,将一幅怡人的自然风光展现在游人面前。
2.3声境声境是中国古典园林所擅长利用的意境类型。
利用自然界的各种声音,或有意识地制造一些声响,如雨声、树声、风声、水声、钟声、鸟声等,使之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动感,成为静态景物空间中的画龙点睛之笔,意境创造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对水声的利用。
中国园林中,对树声、风声等进行利用,以创造意境的实例很多,其经典之作有苏州拙政园留听阁、杭州市的“柳浪闻莺”等。
2.4朦境朦境是以星月云雾等气象景观形成朦胧美之意境。
园林中的美与雨是分不开的,雨是云的化身,烟雨朦胧,犹如仙境,具有文人士大夫追求的远离尘世的意境[1],苏州网师园、月到风来亭、嘉兴南湖烟雨楼皆属此类。
中国古典诗词和园林意境的研究
教育教学jiao yu jiao xue107中国古典诗词和园林意境的研究◎张宁摘要: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综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把绘画、诗歌、建筑、雕刻、花木集于一身。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特点和诗词文字的表达方面,在不同的时期作用不尽相同。
本文通过分析园林不同时期的诗词和意境,希望能为当下的园林设计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诗词;古典园林;意境;中国古典园林;诗词意境一、古诗词意境与园林设计的来源中国古典园林主要发展阶段分别为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唐宋时期和明清时期四个时期。
夏、商、周时期的“台”和“囿”是园林早期的表现形式。
中国古代皇帝打猎娱乐的场所称之为囿。
囿中的建筑称为台。
在中国封建皇权统治下,皇家园林最初占据统治地位,文人、官员退居后,私家园林逐步兴起。
(一)建筑与诗词——秦汉时期的园林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发展的重要阶段。
其中以建筑为主,如长乐宫、阿房宫等,它们大多采用自然发展模式。
这一时期的皇家园林的特点主要有两点,一是保留了“囿”的狩猎功能,园林范围非常广阔,面积可达数百里。
二是建筑组群非常宏伟,宫中有苑、苑中有宫,离宫别馆相望,周阁复道一一相连。
园林以建筑为主,对诗歌的描写主要是基于宫殿的气势和规模。
(二)山水诗、山水画——魏晋园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园林追求时代背景和自然风光相一致,多采用模仿自然的手法去营造环境。
中国古人崇尚自然风光,不仅在诗画中描绘河流、山川,表现园林的自然景观,还参与了园林景观营造技法的创作。
如以隐逸乡村悠闲安逸生活的陶渊明为代表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描绘了园林种植花木、远山、植物配置的自然景观。
(三)写意诗词——唐宋园林中国古典园林的鼎盛时期便是唐宋时期。
唐宋时期园林景观的表现特点是,在小区域内表现自然景观,追求诗意的园林环境,形成写意的园林景观。
王维是写意诗人的代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他在园林和诗画方面都能表现出意境美“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类型与营造手法
林业科学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3期作者简介杜贞星(1969-),女,山东郯城人,硕士,工程师,从事园林植物应用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11-12-16近年来,许多园林景观设计对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认知不足,在意境营造时,都是依照诗词韵文作表面文意,未深入追溯传统文化中的意境创造。
在新时期的今天,对中国古典园林意境仍然有必要进行研究分析。
1园林意境的概念意境是指抒情表意在歌舞、画、诗、戏剧及园林等艺术中的审美境界,是情与景、心与物、意与境的交融,其为中国美学中具有民族特色的范畴之一。
周谷城先生曾经说过:理想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就成为历史,在艺术作品中实现,就叫做意境。
2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类型2.1色境色境是指以园林景物的色彩巧妙地通过构图的方式将特定的意境表达出来。
如长沙岳麓山爱晚亭,其在色境方面应用得较好,周围遍植枫树,形成了“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艺术境界。
大片枫树、樱花传达热烈、欢快的动境;断桥残雪传达恬静、清幽之意(图1)。
2.2香境香境是指因植物的芳香而达到的意境。
如苏州拙政园的远香堂,其在香境方面的应用较好,其前有荷花池,在花开时节,清香四溢,红裳翠盖,因此荷池的周围布有“香洲”一景,更有“荷风四面亭”等以荷香为主题的景观,将一幅怡人的自然风光展现在游人面前。
2.3声境声境是中国古典园林所擅长利用的意境类型。
利用自然界的各种声音,或有意识地制造一些声响,如雨声、树声、风声、水声、钟声、鸟声等,使之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动感,成为静态景物空间中的画龙点睛之笔,意境创造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对水声的利用。
中国园林中,对树声、风声等进行利用,以创造意境的实例很多,其经典之作有苏州拙政园留听阁、杭州市的“柳浪闻莺”等。
2.4朦境朦境是以星月云雾等气象景观形成朦胧美之意境。
园林中的美与雨是分不开的,雨是云的化身,烟雨朦胧,犹如仙境,具有文人士大夫追求的远离尘世的意境[1],苏州网师园、月到风来亭、嘉兴南湖烟雨楼皆属此类。
古典园林意境营造
古典园林意境营造古典园林的造园过程中,⼀般要通过三个创作境界。
即“⽣境”、“画境”和“意境”。
⾸先是“⽣境”,⽣境就是⾃然美。
园林的模⼭范⽔,取局部之景⽽⾮缩⼩。
⼭贵有脉,⽔贵有源,脉源相通,全园⽣动。
其次是“画境”,所谓画境就是艺术美。
即将⾃然和⽣活素材通过取舍、概括,经过艺术加⼯,使其“源于⾃然,⾼于⾃然”。
最后是“意境”,即使⽤多种艺术⼿法,从“⽣境”和“画境”升华,感受到美的境界。
在传承中国古典园林意境营造上的典型⼿法主要表现在以下⼏个⽅⾯:1.1咫尺⼭林,⼩中见⼤——有限的空间创造⽆限的意境计成《园冶》说:“多⽅胜景,咫尺⼭林”;⽂震亨《长物志》也说过:“⼀峰则太华千寻,⼀勺则江湖万⾥”。
咫尺⼭林式的园林造景其实就是把⼤⾃然的精华浓缩在有限的空间中,⽤以追求⽆限的意境。
⼩中见⼤,则是调动景物与诸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反衬等⼿法的运⽤,造成视觉上的错觉和联想,合理利⽤⽐例和尺度等形式法则来构建空间,以达到在感官上扩⼤有限空间的效果。
中国画的创作中经常使⽤咫尺⼭林,⼩中见⼤的⼿段,这同样也是体现园林意境的重要⼿法。
中国⼭⽔画以“咫尺之图,写千⾥之景”,给园林创作以极⼤启⽰。
通过把⼤地⼭川等⾃然景⾊浓缩在园林中,创造出⽆限的意境。
园林中的⼤⼩是相对⽽⾔的,即以有限的⾯积,创造⽆限的空间。
园林中常常利⽤空间组合关系的变化来造成“⼩中见⼤”的错觉,如采⽤园中园的⽅式来创造和扩⼤空间:通过园林建筑、园墙、假⼭、植物等分隔空间;利⽤多种题材进⾏组景,使空间愈见其⼤。
陈从周先⽣指出:“中国园林,往往在⼤园中包⼩园……它们不但给园林以开朗与收敛的不同境界,同时⼜巧妙的把⼤⼩不同,结构各异的建筑物与⼭⽯树⽊,安排的⼗分恰当……耐⼈寻味。
”2.2欲露⽽藏,含蓄有致——藏露得宜,平中见奇在园林中,不论是近景还是远景,⾼⼤的楼台还是⼩巧的亭榭,全部袒露,⼀览⽆余总不如半藏半露显得含蓄、深远。
我国古典园林吸收了中国画含蓄有致的创作⽅法,反对⼀览⽆余,主张“⼭重⽔复疑⽆路,柳暗花明⼜⼀村”的愈露先藏的抑景⼿法。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意境的营造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意境的营造摘要:“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核心美学。
中国古典园林在美学上的最大特点就是重视艺术意境的营造,意境的营造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这种重视意境美的美学思想与我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和造园技艺一起铸造了我国传统园林这块瑰宝。
关键词:意境;营造;古典园林;环境美学意境是“寄情寓物”,情由景生,景由心造。
园林意境是指通过对园林中景物的设置而使深入其中的人或事物产生由景生情,情景交汇的艺术境界。
它是将有形的景观与无形的感觉完美结合的结晶。
这也是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园林的一个很大的区别。
西方圆园林“唯理”,而中国古典园林则“重情”。
注重游者在体察感受中从身心入情,提高到深层次的崇高的精神境界。
这种意境的营造不同于其它一些艺术中的意境的体现,园林意境的体现是一种具体实物的经营与表现,这种真实而丰富的物像正是园林所给予我们的美的感受。
中国古典园林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世界理解中国美学观念的最佳媒介,了解意境的创造原理对我们创作和赏鉴古典园林手法有很重要的作用。
那么这种美有是通过怎样的手法营造的呢?在这方面,我国明代造园里程碑式的园林专著《园冶》有着非常多的论述。
园林意境的营造与绘画和诗歌意境有着许多不同,诗歌,绘画的已经是借助语言或者线条,色彩构成的,而园林的意境是借助于实物构成的,但是园林的意境和诗歌,绘画的意境有有着许多的共通之处。
如绘画所强调的意在笔先,唐代王维《山水论》说:“凡画山水,意在笔先”。
这在造园中同样适用,即造园也须立意在先,例如《园冶·借景》说:“似意在笔先,庶几描写之尽哉!”提出造园家安排园林借景要先立意,也就是施工前就对内外风景胸有丘壑。
再如,和诗歌营造的意境,绘画营造的意境相似的是,园林所营造的意境同样具有其无限性,中国传统古典园林的意境并不是仅仅局限于那框框里的一尺天地,它以写意之笔出神入化,通过有限的土地,有限的建筑物,花木,有限的几处风景,带来无尽的思考和想象,婉转迂回,正是“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以此给予游览者更丰富的美的感受。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中意境的营造———以苏州留园为例
2021年第10期现代园艺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中意境的营造———以苏州留园为例刘香梅(陕西丰宇设计工程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00)摘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意深远,有内容多、质量优的特点,而基于文化影响下的园林艺术更是引人注目、大放异彩。
中国古典园林是集文学、美学、艺术于大成的产物,不仅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更是凝固的历史、具象的哲学,而园林中的意境营造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是通过具象手段表达脑海中的抽象思维,以情景交融的方式,直抒胸臆。
以苏州留园为例,探究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意境营造,以期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古典园林;留园;意境人类一直在思考自己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对未知的无限向往、对自我价值的不断思考,山石草木虽不能与人沟通交流,但人们可运用主观思维将自然之景与个人心境结合,创造独特意境。
从字面意义看,意境是先有“意”后有“境”,主观思想在前,自然之景在后。
经风雨冲刷、历史考验,保存至今仍屹立不倒的古典园林大有意境,意境背后有深意,深意背后有哲学,哲学背后囊括万千。
在西方思潮不断涌入的今天,要静心思考古代园林中的意境营造方法,创作符合时代所需,既富有古典韵味,又彰显中华传统文化底蕴的园林作品。
1什么是意境意境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简单二字背后却蕴藏着山川大地、植物繁茂、绚丽多姿等景象,园林与文学、绘画互相影响、彼此渗透。
意境是“意”与“境”的结合,首先,意向有情景交融的形象特征,这是因为意境虽存在于人脑之中,却需要外部事物的衬托,从自然到艺术,从艺术到自然的轮回是自然被赋予新定义,意境油然而生的过程。
其次,意境具有真实性特征,“真实”应是相对而言的,人总是将内心情感附加到客观景物上,情感是真的、景物是真的,但意境也许并非为真,如看到一汪清泉,联想奔流大海,狂风呼啸、波涛汹涌之势,但真景却非如此。
又如人能仰视群星,在闪烁间感受宇宙之浩渺、生命之精彩,因此,情感与景物虽是真实的,但因为人的感受不同,意象的深度和广度会有所差异,这也是为何不同人对同一景色会产生不同感受,不同人对意象的理解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意境的营造解读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意境的营造摘要园林艺术是城市景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园林艺术的发展水平能反映出不同地区开展美化绿化事业的时代特征和地域性差异。
现代化城市景观建设越来越倾向于简明实用,在造景设计上显得苍白无力,缺少意境美感和文化内涵,这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主旨恰恰相反。
植物配置是园林造景艺术中突出景观生态价值的首要方法,本文借以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在布局中的宾主关系、对比统一、植物配置形式及植物种类选择等方面展开分析,从古代山水诗画艺术和哲学文化两方面对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的意境营造方面进行介绍,以期为园林造景设计者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古典园林;植物造景;意境;山水画;哲学文化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rtistic conceptionin China classical gardening landscapeAbstractGarden ar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ity landscape.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garden art can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nd the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areas of landscaping undertakings. Modern city landscape construction tends to be more and more concise and practical, which is feeble in landscape design, and lack of artistic aesthetic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This is opposite to the theme of China classical gardening landscape. Plant configuration is the primary method of outstanding landscape ecological value in art of garden landscaping.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creation of plant configuration’s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landscape Architects, in this paper, the guest host relationships, contrast and unity, plant configuration, and the selection of plant species in layout of plant configuration will be introduced from two aspects. The one is China ancient poem and landscape painting art, and the other one is philosophical culture.Keywords:classical gardening landscape; plant landscape; artistic conception; landscape painting; philosophical culture1前言背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自然生态和人文思想的统一结合,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结晶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特点一、山水相映:中国古典园林注重山水的创造和表现,将山水融入园林中,使山水与建筑、景物相互映衬,形成动静交融的美感。
园林中的水池、湖泊与山石、小山坡等景观相互配合,营造出自然山水的意境。
水是园林中重要的元素,通过人工的水景,如喷泉、水帘、小径等,将水景与园林的布局融为一体,使园林具有自然、优雅的氛围。
二、建筑布局:中国古典园林有着精巧的建筑布局,不同的建筑形式在园林中互相映衬、烘托。
其中,主要的建筑包括亭台楼阁、廊榭、长廊、宫殿、观景台等。
这些建筑根据地域特点和造园的需要不同,有些建筑作为观景点,有些作为休憩场所,有些作为活动场所。
建筑大多选用精美的木材和石材,有的还有彩绘和雕刻装饰,赋予园林以艺术的美感。
三、景物组合:中国古典园林的景物组合是在整体布局中的相互配合和衬托,使得各个景点相得益彰,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效果。
园林中的景物包括树木、花草、湖泊、池塘、假山、花坛、廊桥等,它们根据不同的季节和主题进行调整和变换,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景物的选择和组合应该注重形式的对比和色彩的协调,以达到景观的美感和和谐。
四、意境营造:中国古典园林注重通过景观的设计和布局来表达园林主人的意境和情感,使园林具有独特的氛围和艺术价值。
中国古典园林追求山水之境的意境,追求宁静、舒适的环境,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园林中的山水、建筑、花草等元素的选择和搭配是为了传达园主对自然和人文的理解和喜好,体现出园林的主题和意义。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特点是山水相映、建筑布局、景物组合和意境营造。
这些特点使得中国古典园林成为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展示了中国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美学的独特见解。
中国古典园林 造园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追求诗情画意的境界:以山水诗、山水画为蓝本,利用自然山水风景造园,注重表现自然美,追求一种诗情画意的意境。
2. 破园林边界规则、寻求自然的意趣:不使园林产生生硬的90°转角,以山石与绿化作为高墙的掩映,使墙的视觉边界感受减弱,打破围墙的封闭感。
3. 构架真山真水的意境:在把握自然山水之美的组合规则的基础上进行造园,以获得真山真水的意境。
此外,还有多种具体的造园手法,如点景、障景、借景、框景、隔景、透景、夹景、藏景、漏景等。
这些手法都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独特魅力和艺术风格,使得园林景色更加丰富多彩、富有层次和变化。
中国古典园林意境营造
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概述 (1)第二章中国古典园林 (1)2.1中国古典园林 (1)2.2意境的整体生成 (2)第三章中国古典园林意境 (2)3.1.1园林意境的生成 (2)3..1.2园林意境的内涵 (3)3.2古典园林意境的营造 (4)3.2.1传统文化的蕴涵 (4)3.2.2特色空间的营构 (5)3.2.3第四维度的园林意境营造 (7)第四章古典园林意境营造对现代景观设计意义·8第一章绪论1.1 概述随着科学与经济的发展,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西方现代艺术理论对我国环境景观观念的影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给人们传统的审美观念带来冲击。
谈及园林,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小桥流水、亭台楼阁。
园林从围墙中走了出来,由城市园林发展到园林城市。
从传统的庭院、公园,到广场、道路,厂区、学校,再到风景名胜,甚至整个大地都成为设计范畴。
丰富的新兴材料的运用以及更加合理、科学的营造方法使今天的园林设计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局面[1]。
中国古典园林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作为世界园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对世界园林有着深刻的影响。
艺术与审美反映了一种民族文化的传统。
同时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古典园林与绘画、文学相互影响、彼此渗透、交相辉映。
“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审美的核心范畴,深深扎根于绘画文学等古典艺术门类,沉积于民族文化中,和古典园林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是我国古典园林的精髓所在[2]。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意境由于包含了诸多与人类精神关联的因素,因而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寻求同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关联无疑既能满足这种审美上转变,又同时与民族文化复兴的需求暗合,因而更具有普遍研究的意义。
通过对古典园林意境的研究,将其与现代景观审美相结合,运用于我国的现代景观设计,促进中国现代景观风格的形成,以便在西方文化主导下的景观设计趋同化与本土文化的消亡的时代背景下顺利的实现文化上的突围与复苏。
还能增强现代人对本土景观资源和历史传统的认识,引导现代人的景观审美情趣。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的意境营造
成为炙手可热的学科之一。对于我们从事这个学科
的专 业 人员 而 言 , 如何 能够让 笔 下 的园林 充满 生气 , 意趣 横 生 , 重要 的方 法 就是 在 园林 设 计 中抓 住 意 最 境 的营 造 。意境 往 往是 古典 园林 的点 睛 之 笔 , 韵 神 所 在 。 中国古 典 园 林 中 的小 美 源 于 园 中 的 花 草 之 美, 楼宇 之外 形 , 而大 美却 来 自于 园林景 观 所包含 的
意境和神韵之美 。所 以我们说意境的营造是古典 园
林 设计 的重 要 方法 之一 。
一
在 中国 90万平方 千 米 的土地 上难 道我们 就不 能 找 6 到第 二个 湖 来 打 造 这 些 景 观 , 命 上 这 些 名 字 么 ? 也 当然 能 , 是却 永远 不 能取代 西 湖 , 但 因为带 给西 湖意 境之 美 的不单 单是 这 些 诗 情 画 意 的名 字 , 更是 当时
关 键 词 -古 典 园林 ; 境 ; 造 ; 配 意 营 搭 d i1 .9 9j i n 10 o :0 3 6/ . s.0 0—55 .0 0 .7 s 77 2 1 .9 0 4 1
中图分类号 : U 8 . T 96 2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0 -7 7 2 1 )90 7 -4 1 055 (0 10 - 40 0 0
景对物的文化感受。在中国古代 的园林设计第一书 《 园冶》 中就提 出了“ 暖岭 生梅 ” 竹坞 寻幽” 夜雨 “ “
芭蕉 ” 古 典 园林 中 常用 的 固定 意 境 之 境 , 来 指 等 导人 们 配置 古 典 园林 的意境 营造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概述 (1)第二章中国古典园林 (1)2.1中国古典园林 (1)2.2意境的整体生成 (2)第三章中国古典园林意境 (2)3.1.1园林意境的生成 (2)3..1.2园林意境的内涵 (3)3.2古典园林意境的营造 (4)3.2.1传统文化的蕴涵 (4)3.2.2特色空间的营构 (5)3.2.3第四维度的园林意境营造 (7)第四章古典园林意境营造对现代景观设计意义·8第一章绪论1.1 概述随着科学与经济的发展,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西方现代艺术理论对我国环境景观观念的影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给人们传统的审美观念带来冲击。
谈及园林,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小桥流水、亭台楼阁。
园林从围墙中走了出来,由城市园林发展到园林城市。
从传统的庭院、公园,到广场、道路,厂区、学校,再到风景名胜,甚至整个大地都成为设计范畴。
丰富的新兴材料的运用以及更加合理、科学的营造方法使今天的园林设计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局面[1]。
中国古典园林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作为世界园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对世界园林有着深刻的影响。
艺术与审美反映了一种民族文化的传统。
同时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古典园林与绘画、文学相互影响、彼此渗透、交相辉映。
“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审美的核心范畴,深深扎根于绘画文学等古典艺术门类,沉积于民族文化中,和古典园林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是我国古典园林的精髓所在[2]。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意境由于包含了诸多与人类精神关联的因素,因而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寻求同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关联无疑既能满足这种审美上转变,又同时与民族文化复兴的需求暗合,因而更具有普遍研究的意义。
通过对古典园林意境的研究,将其与现代景观审美相结合,运用于我国的现代景观设计,促进中国现代景观风格的形成,以便在西方文化主导下的景观设计趋同化与本土文化的消亡的时代背景下顺利的实现文化上的突围与复苏。
还能增强现代人对本土景观资源和历史传统的认识,引导现代人的景观审美情趣。
第二章中国古典园林2.1 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大约从公元前11 世纪奴隶社会末期开始,到19 世纪末封建社会解体结束,经历了三千余年漫长的、不间断的发展过程。
中国古典园林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在几千年绝少外来文化影响的环境下,日益精密、细致的自我完善,形成世界上独树一帜的自然风景式园林体系,成为世界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在这个漫长的演进过程中形成的完整体系当中也包含了不同的类型,但它的各个类型之间,又有许多相同的共性,这些共性和个性组成了博大精深而又源远流长的风景式园林体系的共同特特征,特点鲜明,始终未脱离“自然美”与“意境美”[3]。
中国古典园林以山水为基础,以植被做装点,这些都是构成自然的基本要素。
但中国古典园林并非简单利用或模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在对原始状态进行有意识的改造加工,从而提炼出一个源于自然并高于自然的典型化的自然,力求达到“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最高境界。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类型之多,不论其性质功能如何,都能与山水、树木有机结合,协调一致,互相映衬,互相渗透。
建筑能成为园林景观中的主题,成为构图中心,对自然风景起标胜引景的作用,将自然山水点缀得更富有民族特色。
明人曾有“祠补旧青山”之句,这个“补”字十分恰当的说出中国建筑与自然山水的有机结合,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巧妙的融为一体,达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
中国古典园林中大量摄取古典诗词绘画、高人雅事布景,穿行在园林之中,犹如徜徉于古典文学绘画中,令人回味无穷。
中国古典园林大多出自文人、画家与匠人的合作,如唐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辋川别业、诗人白居易的庐山草堂、诗人杜甫的草堂等。
诗文与绘画互为表里,园林景观能体现绘画意趣,也能涵咏诗的情调。
使园林各景区具有寓意深远的诗画情趣,人们在游赏过程中,通过诗文中所提供的信息,揣摩、生发、再创造,从中获得古典文学的深厚韵味,甚至更深层次的感悟。
而所有上面提到的这些都用于体现中国古典园林最重要的特点——意境的蕴涵,这是中国古典园林区别于其他园林体系的重要特点之一。
虽然其他的园林体系如英国和日本的风景式园林,也具有不同程度的意境含蕴,但其广度与深度,都不及中国古典园林。
我国园林意境蕴含深且广,表述方式丰富多样,通过缩移、摹拟、象征、寓意、题名等方法将园林意境不断深化,使中国古典园林达到情景交融、物我同一的境界。
《辞海》解释,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生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近现代学者对意境的解释有着各自的看法。
王国维认为:“何以谓之有意境? 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出其口”。
蒲震元在《中国艺术意境论》中写到,意境就是特定的艺术形象和它所表现的艺术情趣、艺术气氛以及它们可能触发的丰富的艺术联想与幻想的总和。
李泽厚将“意境”二字拆析开来对之进行了一般性的界定:“‘意境’是‘意’与‘情’、‘理’与‘境’、‘形’与‘神’的统一,是客观景物与主观情趣的统一。
从先秦时代的哲学开始,就已经产生了“意境”朦胧状态之后,经由佛学、玄学的助长,生动的诗词、绘画艺术实践的相扶持,博大深远的文论、画论的不断提升,使它形成了一个一脉相承、不断充实的美学范畴。
2.2 意境的整体生成意境的构成是以空间境象为基础的,是通过对境象的把握从而达到“情与景匯,意与象通”,这一点不但是创作的依据,同时也是欣赏的依据。
绘画是通过塑造艺术形像构成意境的,为了克服造型艺术由於瞬间性和静态感而带来的局限,画家往往通过富有启导性和象征性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显示时间的流程和空间的拓展。
如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散点透视、虚实处理、计白当黑、意象造型等,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展现时空境象而采取的表现手法。
第三章中国古典园林意境中国的古典园林是伴随着文学诗画艺术的发展而发展的,中国古典园林意境与古典文学诗画意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之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但园林意境不等同于文学诗画的意境,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其自身的内涵和独特性。
3.1.1 园林意境的形成园林意境的形成是建立在意境这一概念基础之上的,意境产生于中国传统哲学,从而产生绘画诗文对意境的追求,园林意境又是与文学诗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因此,园林意境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
魏晋南北朝时是中国文化发展的转折时期,山水诗和山水画开始流行,进一步推动了造园艺术,文士园林与山水诗、山水画一起代表当时新的文化潮流,园林一词正式出现,至此中国园林才获得了自己的独特品格。
中国园林与山水诗、山水画同时发展着,有很强的抒情性,并一直是中国园林的重要特色。
因而研究中国园林的意境,不能不涉及到中国的诗歌和绘画,因为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
中国园林如同诗歌绘画一样,有其深远意境,这种意境是诗情画意通过景物表达其所蕴藏的艺术境界,即园林意境,它是由现实的景观所产生的“想象”与“联想”。
诗情和画意总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国自古就有诗画同源的说法,也可以说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从很早就是按照诗画创作的原则进行实践的,追求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清代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最忌堆砌,最忌错杂,方称佳构。
”,一语道破,造园与作诗文无异,从诗文中可司法造园,而园林又能兴游以成诗文。
近代学者王国维指出:“文人造园如作文,讲究鲜明的立意,使情与景统一,意与象统一,形成意境。
”。
立意着重艺术意境的创造,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触,这是我国传统造园的特色。
古代诗词绘画和古典园林艺术在意境的创设与表达上,二者可谓一脉相承、互为因借。
3.1.2 园林意境的内涵园林意境是园主人所向往的,从中寄托着情感、观念和哲理的一种理想审美境界。
通过造园主对自然景物的典型概括和高度凝炼,赋于景象以某种精神情意的寄托,然后加以引导和深化,使审美主体在游览欣赏这些具体景象时,触景生情、产生共鸣、激发联想与想象,对眼前景象进行不断的延伸与拓展,“去象取意”思维加工后,感悟到景象所蕴藏的情意观念,甚至直觉体验到某种人生哲理,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一种超脱与自由,上升到“得意忘象”的纯粹的精神世界。
园林意境是园林审美的最高境界,是造园立意的本质所在,亦是欣赏过程的终点[36]。
从造园角度来分析,它是造园家将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真切、深刻的理解,通过创造想象、联想等创造性思维,倾注在园林景象中的物态化的意识结晶。
这是一个由内及外的过程,即“意在笔先”。
从审美欣赏过程来看,审美主体以园林景象为感知起点,以园林意象为中介,进行再造想象,“得意忘象”,获得对审美客体的哲理化感悟──园林意境的审美体验。
这是一个由表及内的过程,即“画尽意在”。
(图3-1)园林意境是造园家刻意追求的一种至高境界, 是欣赏者和批评家用以衡量园林艺术作品好与不好的尺度和标准, 是园林艺术作品创作成败的关键。
园林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灵魂, 是造园家赋予园林要素以人格化的灵性所渗透出来的让人赏心悦目的诗情画意。
诗情是指园林具有诗歌般的深远意境, 达到了景中有诗, 诗中有景,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
画意就是指园林具有绘画般的意境, 看上去就是一幅活灵活现的立体的中国画。
它除了包括意和境, 情与景, 神与物等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的因素之外, 还包括艺术气氛, 神情韵味和景外之景等因素。
合而言之, 意境是意和境、情与景、神与物相生相长、互渗互融所构成的艺术整体, 是具体形象负载着意趣、情思的完美生动的艺术画面, 它能使有限的具体形象和想象中的无限丰富的形象和谐统一。
3.2 古典园林意境的营造根据园林意境的形成和园林意境的独特性,将从以下三方面来阐述园林意境的营造方式:3.2.1 传统文化的蕴涵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国古代哲学“儒”、“道”“释”家的“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思想陶冶了文人、画家,他们以这种审美标准,这种意境观,把握他们主持的园林造就了的东方式的自然式园林,充分再现了自然美[4]。
本文着重从三方面分析传统文化的引入对园林意境营造的作用。
首先,园林意境的形成与文学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造园者将前人诗文的某些境界、场景在园林中以具体的形象复现出来;其次,题名、楹联、牌匾的运用,成为园林中画龙点睛的一笔,使人更容易与景观产生共鸣。
再次,古典园林深受儒家、道家、禅宗、风水思想的影响,这些思想又常常被园主人赋予园林景观之中;综合起来,使园林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激发鉴赏者在景观中产生联想与想象。
(1)古诗词诗文境界的再现,景名、匾额、楹联的运用,使得园林所要表达的意境巧妙的体现出来,游人通过细品其内容,便可以领悟园林的灵魂所在。
同里退思园,和姜夔的《念奴娇》词有着特定的意境联系,展现了一个文学作品为主体所意聚而成的整体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