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形式论证的评价方法

合集下载

非形式逻辑视阈下好论证的评估标准

非形式逻辑视阈下好论证的评估标准

真 的 ”2 ’ _ ¨ 。演 绎有 效性 适 用 于演 绎 论 证 , 涉及 不
程度 问 题 , 具备 演绎有 效 性 的演绎论 证是 无 效 的。 不
演 绎 有 效 性 的 外 延 在 非 形 式 逻 辑 中 被 缩 减 , 些 在 那
持度 ; 高概 率 的 充 分 性 , 即前 提 对 结 论 提 供 5 % 以 0
结论 。 ‘ 哈克 认 为 : 一 论 证 是 归 纳 上 强 的 , ” 咖’ “ 即
苏珊 ・ 哈克 ( ua ak 提 出 : 论 证 评估 方 S snHac ) “
前 提真 而 结 论 假 是 不 大 可 能 的 。 ] 归 纳 上 强 ” ( 嘲
的, 即具 有归 纳 有效 性 。归 纳 有 效 性适 用 于归 纳论
关键词 : 好论证 ; 估标准 ; 辑的; 评 逻 实质 的 ; 辞 的 修 中 图 分 类 号 : B 1 85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 0 - 4 4 ( 0 2 0 —0 6 — 0 0 8- 4 4 2 1 )5 07 3 -


可选 择 的评估 标准
证 评估 方法 的分 类 , 以把 评估 论 证 时 选 择 的标 准 可
分 为三 类 。 ( ) 辑的 一 逻
证, 存在 程度 问题 。完全 归 纳论证 具备 归纳 有效性 ,
其前 提对 结 论 的 支 持 度 等 于 10 ; 0 % 具有 不 完 全 归 纳 推理 、 统计 推理 、 回溯 推 理 、 比推理 等形 式 的论 类 证, 如果 前提 对 结 论 的支 持 度 大 于 5 % , 0 也具 备 归 纳有 效性 。 第三, 充分 性 , 即前 提对结 论提 供充 分支 持 。约

议论文四种论证方法

议论文四种论证方法

议论文四种论证方法议论文是学生在各级各类应考或平时练笔中选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文体。

从各级各类的考场作文评阅及平时作文批改情况来看,许多学生之所以不能写出一篇说理透彻的议论文,是因为不能恰当或综合运用议论文常见的一些论证方法。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七种: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比较法、归谬法、归纳法和演绎法。

下面细谈四种在议论文写作时常用也比较好用的论证方法。

一、例证法例证法也叫事例论证,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一种方法。

它是议论文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

“事实强于雄辩”,在典型的事例面前,道理不言而喻。

要用好例证法,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事例要典型、确凿、有影响力。

一般来讲,应优先考虑著名的人物或事例,慎用校园、家庭、市井街头的琐碎事例。

2、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切忌拖泥带水,过于详细。

举例是为了证明观点,不是为了弄清事实,切忌本末倒置。

3、事例切忌单一狭隘,要丰富广阔,要点面结合,古今中外相映成辉。

同类事例掌握多时可考虑采用句式排比列举。

4、事例列举之后要简短分析,不能将例证法变成事例整理,忌有例无证。

5、勤于积累,精于筛选。

“书到用时方恨少”,平时多读书报,摘记、剪贴是主要手段。

积累多了,自然能融会贯通、左右逢源。

二、引证法引证法也叫道理论证,是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古诗文名句、反映科学规律的俗语谚语警句等来证明自己观点正确可信的一种论证方法。

引证法在考场或平时练笔写作中的使用频率仅次于例证法。

由于引证法引用的是世人公认的思考结晶,能够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所以具有巨大的说服力。

怎么用好引证法呢?1、所引用的名言警句等针对性要强。

每句名言都产生于特定的背景,都应用于特定的交际目的,即使谈同一个问题,也有不少名言可供选取。

要仔细分析每个道理论据的特有功能,将它引用到最恰当的语言环境之中。

例如:强调立志的重要性,要选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

”强调志向高洁远大,要选用“燕雀怎知鸿鹄之志”,某同学沉湎于上网,要选用“玩物丧志”,某同学不能只持之以恒、一暴十寒,要选用“有为之人立长志,无为之人常立志。

2016尔雅逻辑学导论章节测验满分答案(章节一至四)

2016尔雅逻辑学导论章节测验满分答案(章节一至四)

1.1逻辑学是什么1【单选题】逻辑系统的四大定理不包括()。

•A、•B、•C、•D、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2【单选题】逻辑主义的代表人物是()。

•A、•B、•C、•D、我的答案:A 得分:25.0分3【判断题】逻辑学跟计算机科学没有关系。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从一般意义上讲,逻辑学是关于推理或论证的学问。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1.2逻辑与法律:普罗泰戈拉悖论1【单选题】古代逻辑的发源地包括()。

•A、•B、•C、•D、我的答案:D得分:33.3分2【判断题】概率推理不是逻辑学研究的主题。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3【判断题】“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的提出者是柏拉图。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1.3逻辑学的功能和研究范围1【单选题】()被马克思称之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A、•B、•C、•D、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2【单选题】斯多葛学派的代表人物不包括()。

•A、•B、•C、•D、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3【判断题】逍遥学派的创立者是柏拉图。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狭义逻辑学的对象是研究前提如何从形式上有效地必然推导出结论的科学。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1.4认识“非西方逻辑”1【单选题】白马寺位于()。

•A、•B、•C、•D、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2【单选题】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创立者是()。

•A、•B、•C、•D、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3【判断题】伊斯兰文化中没有逻辑学。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阇罗迦本集》是古印度最重要的医学著作之一。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2.1论证的关键概念1【单选题】论证评价的基本标准不包括()。

•A、•B、•C、•D、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2【单选题】论证的三重功能不包括()。

图尔敏非形式论证模型在S-T表中的应用

图尔敏非形式论证模型在S-T表中的应用

级 中学 )
作者简介 :王一茗 (95 ),女 ,辽宁葫芦岛人 ,硕士 , 18一 研究方 向 : 教育技术信息化 。



s . T翻
学 行为 ,s T分析法更 直观地研究 教学 —
条控性原则来分析其 中的联系和作用。 从 控制论 的视角来 看 , 学过程 就 教
是 一个 控制 系统 , 师是施 控 系统 , 教 被
和几何学之 间更为 自然 的相似性 。如果 要求一种复 杂的论证模式来 公正地陈述
限 定 词 ( u l e )和 反 驳 (e ut ) qafr i i rb t 1 a 等 6个功能要 素构成 的过程性模式 ,称
为图尔敏论证模式 。
信息处理 中 ,教学分析是在教学过程 中
有效地测 量和评价教师与学生之 间的教
关 键 词 : 图 尔敏 非 形 式 论 证 ;教 育信 息 处理 ; 系统论 ;控 制论 ;信 息 论
型论述
图敏 形 论模 尔 非 式 证

在 与法学类 比的基础上 ,图尔敏提 出了一个 由主张 ( l m) 资料 ( a ) ca 、 i dt 、 a
正 当理 由( a—rns 、 w r at) 支援 ( akn ) bc ig 、
Ⅲ 范运 祥 . 重培 养 高校体 育教 师 信 1 注
息 能力 的探 讨 『. J 北京 体 育 大 学学 ]
报 ,2 0 ( 04 4).
获取 的信 息进行筛选 、处 理 ,然后对各 种信息进 行不 同的链 接、组合 ,生成信
息 ,经 过不 断的运动 实践 ,达到创新信
[ 2 占 东 . 育教 师信 息 素养 的培 养 ]马 体 策略研 究 [. J 华章 , 00( 5 . 1 2 1 1 )

非形式逻辑中论证的评估标准

非形式逻辑中论证的评估标准

非形式逻辑中论证的评估标准在非形式逻辑中,论证作为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和理论研究中。

在进行论证时,需要满足一定的评估标准,以确保思维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针对非形式逻辑中论证的评估标准的文章,并举出5个例子进行解释,以更好地理解这些评估标准。

一、合理性合理性是论证的重要评估标准之一,即论证必须合理。

在合理性标准中,有几个重要的子标准:事实的真实性,推论的正确性,假设的可信度,所用证据的充分性等等。

这些子标准是评估论证合理性的重要标志,如果在其中有任何一个发生偏差,都会影响到论证的真实度和可靠性。

例1:某人在描述一件事情时,声称自己亲眼看到了,但是这个事件的发生时间是在他旅行时,而现在这个人在家中,这时候,我们就需要考虑事实的真实性,看这个人的话是否可信。

例2:A用例证明一种说法,但是这个例子并不充分,甚至有些牵强,这时候我们就需要考虑所用证据的充分性,看这种论证是否捕捉了事情的本质。

二、一致性一致性指的是论证中各个环节之间的关联和协调,即首尾一致,环环相扣。

在论证中,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都会增加读者或听者的理解性和接受度,提高论证的质量和效果。

例3:某人的论据与结论没有关联,或者逻辑非常混乱,在引用资料和说理步骤的时候没有考虑结构,这时候我们就需要考虑论证的一致性,检查所论证的原因和结论是否形成清晰的逻辑关系。

三、连贯性连贯性是构成论证的基础,是指论证过程中的每一环节之间必须存在着紧密的逻辑关系。

无论是论据的选择、假设的提出,还是推理的规则等都应能够在逻辑上联通一致,相互呼应。

例4:B在提出一个假设的时候,没有考虑这个假设是否与前面的事实相互涉及,这时候我们就需要考虑连贯性,为这个假设找到合适的论证方式。

四、充分性充分性是评估论证质量的指标之一,即论证所依据的证据和例证要充分,不能有微弱的和不充分的点,否则就不符合合理性标准。

例5:C在阐述自己的理论时,并没有提出充分的证据,或者这些证据或者例子也不能完全证明这个理论的正确,这时候我们就需要考虑充分性,让C通过充分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

基于论证评价的谬误分类

基于论证评价的谬误分类

基于论证评价的谬误分类
熊明辉
【期刊名称】《河南社会科学》
【年(卷),期】2013(021)005
【摘要】谬误通常被分为形式谬误与非形式谬误.前者属形式逻辑考察的范围,后者主要是非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虽然“谬误”并不是一个专门的逻辑术语,但它通常又主要是在逻辑意义上使用的.在逻辑上,谬误被定义为看起来令人相信但实际上并不是逻辑上可靠的论证,因此,谬误分类与论证评价密切相关,换句话说,谬误是在一定程度上违背好论证规则的结果.一个好论证必须满足三个条件或三条标准,评价论证也有六条基本规则.谬误可区分为前提谬误、不相干谬误和推不出谬误三大类,它们各有自己的子类型.
【总页数】6页(P48-53)
【作者】熊明辉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2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1
【相关文献】
1.分析与评价谬误的新方法——以沃尔顿对"针对人身"论证的研究为范例
2.《例说循环论证之谬误》注
3.司法裁决论证中谬误类型研究
4.阳明心外无理论证中的逻辑谬误
5.如何规避论证中的逻辑谬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种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四种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四种论证方法及其作用一、引言论证方法是指通过逻辑推理和实例分析等手段,来证明某个观点或结论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中,我们经常需要使用不同的论证方法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或反驳他人的观点。

本文将介绍四种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二、演绎法演绎法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式,也叫“推理法”。

它通过一系列前提和规则,得出一个必然成立的结论。

演绎法有三个要素:前提、规则和结论。

其中,前提是指已知条件或假设条件;规则是指逻辑上正确的推理步骤;结论是指由前提和规则得出的必然成立的结果。

演绎法适用于形式化严密的学科领域,如数学、逻辑学等。

它具有精确性和确定性,可以避免主观性和随意性。

例如:所有人都会死亡(前提),张三是人(前提),因此张三会死亡(结论)。

三、归纳法归纳法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式,也叫“归纳推理”。

它通过对若干个具体事例的观察和分析,得出一个普遍性的结论。

归纳法有三个要素:具体事例、归纳规律和结论。

其中,具体事例是指被观察的实际情况;归纳规律是指从具体事例中总结出来的普遍性规律;结论是指由归纳规律得出的普遍性结论。

归纳法适用于非形式化的学科领域,如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

它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反映实际情况。

例如:小明、小王、小李都是中国人(具体事例),因此可以得出“中国人喜欢吃米饭”这一归纳规律(归纳规律),进而得出“中国人喜欢吃米饭”这一结论(结论)。

四、比较法比较法是通过对两个或多个对象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并从中得出某种结论或评价。

比较法有三个要素:比较对象、比较标准和评价结果。

其中,比较对象是指被比较的两个或多个对象;比较标准是指用来衡量比较对象的标准;评价结果是指由比较标准得出的结论或评价。

比较法适用于对不同对象进行评价和选择的情况,如商品比较、国家比较等。

它可以帮助人们做出更好的决策和选择。

例如:A公司和B公司都是IT企业(比较对象),A公司有更高的利润率和更多的市场份额(比较标准),因此可以得出“A公司更具竞争力”这一评价结果(评价结果)。

非形式逻辑中论证的评估标准

非形式逻辑中论证的评估标准
这是受证者采用不同的评估标准评估论证的结果。论证的正确与否是采用严格的 标准评估论证的结果;论证的合理与否是采用宽松的标准评估论证的结果;论证 的好坏与否是增加了修辞评估的评估结果。
目 前国内 对非形式逻辑的研究尚不深入。采用何种标准才能更好地评估日 常 实际的论证是一个崭新而又充满生命力的课题。


非形式逻辑是 2 0 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于欧美的一个新的逻辑学分支,它应逻
辑要 “ 相关生活”的呼声而产生,至今已在国际范围内形成了一种运动。非形式
逻辑主要研究日 常实际的论证,其核心任务是合理地评估日常论证。
非形式逻辑在研究论证的过程中发现,形式逻辑评估论证的标准是有效性标 准,即演绎有效性标准,而这一传统的评估标准在应用于日 常论证时困境重重: 符合演绎有效性标准的论证其论证方式未必合理,即演绎有效性不是合理论证方 式的充分条件;日 常生活中合理的论证其论证方式未必都符合演绎有效性,即演 绎有效性不是合理论证方式的必要条件。 有鉴于此, “ 有效性” 概念有必要被修改 以 便继续运用于日 常论证的评估。 非形式逻辑从两个方面修改了 “ 有效性” 概念: 去除形式逻辑中一部分演绎有效式,缩小 “ 演绎有效性”的外延;增加 “ 有效性” 的内 涵可能涉及的情况,使其泛指 “ 论证在某个角度来看是合理的”这种性质。 国外学者以修改后的 “ 有效性”概念为基础提出了一些评估论证的有效性标 准— 演绎有效性、归纳有效性、实质有效性、非形式有效性、语用有效性、相
干有效性、修辞有效性、惯常有效性等。 这些标准各有其理却杂然纷呈, 整理后
可归为四类: 逻辑方面的,包括演绎有效性、归纳有效性;实质方面的,包括实
质有效性、非形式有效性和实质相干性;修辞方面的,指修辞有效性;语用方面 的,包括语用有效性、惯常有效性和语用相干性。

议论文论证方法五种

议论文论证方法五种

议论文论证方法五种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有多种,其中五种最常用的是比较对照法、归纳法、演绎法、因果法和类比法。

这五种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对观点进行深入分析和论证,以使得论点更加有说服力。

第一种方法是比较对照法。

比较对照法通过对比两种或多种相似或相反的现象、观点或事物的差异和共性,从而得出结论。

比较对照法能够使得观点更加具体和明确,增强说服力。

例如,当论证一些政策的优缺点时,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政策的实施结果来进行论证,从而得出结论。

第二种方法是归纳法。

归纳法是通过从具体的事实、案例、实验或观察现象中总结出普遍规律或原则,从而得出结论。

归纳法能够使得论点更加全面和全局,提高说服力。

例如,当论证一些社会现象时,我们可以通过总结多个个案的共同特点来得出结论。

第三种方法是演绎法。

演绎法是通过从普遍规律或原则出发,推导出特殊情况或结论。

演绎法能够使得论点更加严密和逻辑,增加说服力。

例如,当论证一些结论时,我们可以根据一些普遍原则,推导出与之相关的具体情况或结论。

第四种方法是因果法。

因果法是通过分析其中一种现象或行为的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结论。

因果法能够使得论点更加有力和合理,提高说服力。

例如,当论证一些政策的有效性时,我们可以分析该政策的实施是否导致了预期的结果,从而得出结论。

第五种方法是类比法。

类比法是通过将一些现象或事物与其他相似的现象或事物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结论。

类比法能够使得论点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增强说服力。

例如,当论证一些观点的合理性时,我们可以将其与类似情况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结论。

总之,比较对照法、归纳法、演绎法、因果法和类比法是五种常用的议论文论证方法。

运用这些方法可以使得观点更加具体、明确、全面、严密、逻辑、有力、合理、易于理解和接受,从而提高议论文的说服力。

论证及其种类

论证及其种类
论题为“人体血液是循环流动的”; 论据为“如果血液不是循环的而是通过心脏、动脉遍流全 身后就消耗完毕,然后又由身体产生全部的血液,那么,由于 在半小时内通过心脏的血液量已经等于人体的全部血量,人体 必须在半小时内把同样大量的血重新造出来。”
“在半小时内产生如此多的血液是不可能的。” 论证方式为直接论证,演绎论证,采用的推理形式是充分 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
“科学技术也是有阶级性的。因为,科学技术被资产阶级所利
用,为资产阶级服务。为资产阶级服务还能没有阶级性?” (“论 据虚假”)
“地球上出现的不明飞行物,肯定是外星球的宇宙人发射的, 因为现代科学告诉我们,外星球可能存在着比地球人更高级的宇 宙人。他们向地球发射宇宙飞行器是很自然的事。”(“预期理由”) 规则4:论据的真实性不应当靠论题的真实性来论证。 违反本规则 的逻辑错误是“循环论证” 。
(P144)19.有一种观点认为,到21世纪初,和发达国家相比, 发展中国家将有更多的人死于艾滋病。其根据是:据统计,艾滋
病毒感染者人数在发达国家趋于稳定或略有下降,在发展中国家 却持续快速增长;到21世纪初,估计全球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将达 到四千万至1亿1千万人,其中,60%将集中在发展中国家。这一 观点缺乏充分的说服力。因为,同样权威的统计数据表明,发达
间接反驳可用公式表示为: 被反驳的原论题:p 论证:(1)设非p(非p与p为矛盾或反对关系)
(2)证明非p真 (3)p假(矛盾律)
(P135)例6 在美国商界,有很多人反对政府对商业的干预:他们 认为,这种干预提高商业成本,削弱了有益的竟争,最终对企业和 公众都不利。他们列举了货车运输业、航空业和电讯业这样一些行 业,在这些行业中非干预政策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这些人所 持的观点忽略了诸如金融业这样一些行业,政府干预在这些行业中 是至关重要的。事实上在30年代,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这个行业 中某些部分会彻底崩溃。 以下哪项,最为恰当地指出了题干所使用的方法? (A)通过反例来驳斥对方的观点。 (B)指出对方的观点中存在着前后矛盾。 (C)对对方立论的动机提出疑问。 (D)对对方论据的真实性提出质疑。 解:应选(A)。题干中美国商界很多人通过列举货车运输业、航 空业和电讯业等行业,归纳出一般性的结论:政府干预商业是不应 该的。但题干作者则举出金融业这个反例来进行反驳,即在金融行 业中政府干预是至关重要的。题干的论证属于用一个反例来驳倒对 方的一般性论断的直接反驳方法。

非形式论证的评价方法

非形式论证的评价方法
【1 J
DouglasWalton,Informal£啊把一^HandbookFor
CriticalArgumentation,Cambridge University,1989.
[2]Wayne
Crennan.Argument EvaJuation,University Preess of Americannfo.,ml
Quarterly,V01.22,Number 3,july 1985. Logic,Mactffdlan Publhhnrd Company,1986.
(责任编辑刘新文)
万方数据
13J John Eric Nolt,Informal Loglc--Possible Worlds and lmasination,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84
[4]RalphH.Johnson,J.AnthonyBlair,lnfonnalLogic:ThePastFiveYearsl978—1983,AmericanPhilosoph-
[文章编号】10吆一sata(加oa)04—0034—03
非形式论证(infomM algulllerlt)是与形式论证相区别的逻辑论证。形式论证是形式逻辑 研究的内容,非形式论证是非形式逻辑(infomud 109ic)的研究内容。非形式逻辑于20世纪 70年代在美国兴起,用“非形式”命名这种逻辑,意指这是一种不严格的逻辑。形式论证 具有固定的结构,要求结论从前提演绎得出,否则论证无效。非形式论证的结构常常不明 显。它不单纯要求结论从前提必然得出,也允许结论得到前提足够的支持,仅当前提对结论 的支持不足够时,才认为论证是谬误。 对于论证,形式逻辑关注它的演绎有效性问题,非形式逻辑关注它的有效性程度问题, 对论证的有效性程度进行考察叫做论证的评价。由于演绎有效是有效程度的一个级别,因此 论证的评价包括形式逻辑对论证的评价和非形式逻辑对论证的评价。形式逻辑对论证的演绎 有效性有三种基本的评价方法。 1.三段论的评价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评价满足三段论形式的论证,符合三段论规则的 论证是有效的,不符合三段论某一规则的论证是无效的。三段论的论证有固定的结构:论证 恰恰包含三个直言命题,两个是前提,一个是结论。又恰恰包含三个词项,其中一个词项只 在两个前提中出现而在结论中不出现。由于结构的限制,对于不具备三段论形式的论证。三 段论评价方法不适用。 2.命题演算的评价方法。命题演算能够评价包含复合命题的论证,但是,由于命题演 算只分析到命题丽不分析到词项,因此它不能评价三段论形式的论证。命题演算要求结论是 前提中的一个成员,前提集合与结论之间构成蕴涵式,结论是前提集合的逻辑后承。不符合 这种条件的论证,命题演算不能给予有效性评价。 3.谓词演算的评价方法。谓词演算可以评价三段论形式的论证,也能够评价命题演算 所能评价的论证(命题演算是谓词演算的子集)。但是,谓词演算(包括命题演算和三段论) 不能评价非演绎的论证。 非形式逻辑所评价的是论证的有效程度,因为演绎有效是有效性的最高等级,因此非形 式逻辑也要考察一个论证是否演绎有效,但是采取了与形式逻辑不同的评价方法。既然要评 价论评的有效程度,非形式逻辑还要考察弱于演绎有效的论证,比如论证是否归纳合理等 等。现实生活和日常思维中的许多论证,不具备三段论、命题演算、谓词演算所要求的结 构,一般把它们统称为非形式论证。对于非形式论证,需要探寻另外的评价方法。

事业单位综合B论证评价题三(论证评价分析答题思路及模式)

事业单位综合B论证评价题三(论证评价分析答题思路及模式)
• 问“为什么”即使你没有答案,它至少向我们开启了一段开往真理的旅程,沿着这个 旅程往前走,你可能会有额外的收获。
• “为什么”这个问题跟“是什么”这个问题也是一以贯之的,我们往往在问了“是什 么”这个问题后悔得到一个答案,但是我们可能对这个答案不是很肯定,于是我们会再 问自己为什么。
2020/12/18
2020/12/18
6
• 二、谬误的种类 • 1、语词歧义 • 2、语句歧义 • 3、重音误读 • 4、诉诸无知 • 5、诉诸怜悯 • 6、诉诸私利 • 7、诉诸个人 • 8、诉诸听众 • 9、诉诸信任 • 10、人身攻击 • 11、混淆整体与部分 • 12、因果倒置
2020/12/18
7
此外,还有诉诸怜悯、诉诸权威、诉诸听众等逻辑谬误,这些谬误与主观武断、诉诸无知 都属于论据与论题不相干,即“推不出”的逻辑错误。
2020/12/18
28
1、针对某一观点或现象进行评论
• 1、破题表态(是什么) • 2、具体分析(为什么) • 3、总结陈述(怎么办)
2020/12/18
29
2、针对几种不同观点或做法评论
• 1、概括评论对象(是什么),简明扼要地概述不同观点或做法的主要内容,作为判断 某一观点的正确或错误的依据。
2020/12/18
14
第三步:梳理作答
• 1、梳理作答提纲:概括题干的内容,即题干的论证结构,并作出否定性的评价;确定 三个主要错漏进行分析;简述次要错漏;加以总结照应,对题干结论予以质疑否定或提 出建议。
• 2、根据作答提纲成篇,注意连贯性。
2020/12/18
15
作答实例: • (p127)很典型
德瀚教育2015.10. 1
大纲解读和题型分类

事业编联考C类论证评价题的错误类型判定

事业编联考C类论证评价题的错误类型判定

事业编联考论证评价题的错误类型判定C类综合应用能力中的论证评价题材料一般600~800字,需要对文章所有论证(中间推理过程)进行逐一分析,找出其中4~5处论证错误/漏洞,并说明理由(有字数限制)。

论证方法:1. 演绎论证(包括:选言命题、假言命题和“三段论:)2. 归纳论证(即:枚举归纳法)3. 类比论证注:(1)论据:确定真实性的依据;(2)结论:通过论证,确定其判断的真实性,得出的主张、观点。

常见错误类型判定:一、形式谬误(违反演绎推理形式)1. 混淆二者的条件关系(即:混淆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2. 肯定后件,违反形式推挤规则(犯了“肯后”的错误);3. 否定前件,违反形式推挤规则(犯了“否前”的错误)。

注:“前件”表示条件,位置在前,或作为前提;“后件”表示结果。

二、以偏概全部分/个别属性或例子→全部/整体属性;偶发事件→普遍结论注:论据例子样本较小或具有特殊性。

三、机械类比1. 表面相似,但本质不同,却进行简单类比。

2. 虽为同一事物,但发生时间不同,却直接进行简单类比。

注:简单类比时,前者成立不代表后者也成立。

四、极端化结论表述过于绝对化(程度加深),属于主管臆断。

五、混淆概念(偷换概念)一个论证过程中把不同概念(含义不同)当作同一个概念使用(或片面使用)。

例如:错误的“三段论”推理(四概念错误),常见混淆同一名词的集体概念和个体概念;或偷换前后主语(前后主语相似但不相同)。

六、偷换论题用另一话题代换原有论证的话题(即:前后不一致,无法衔接,无直接联系)。

注:前后说的不是一件事;或答非所问。

例:稻草人命题(虚设了另一个不同的话题,以便更好地反驳/攻击)七、诉诸非逻辑1. 诉诸无知(没有证据,尚不清楚,有待研究)2. 诉诸大众(人们/多数人认为)3. 诉诸权威(专家认为/说/建议)4. 诉诸情感(怜悯、同情、愤恨、憎恶)注:以上4项均非有效逻辑,论证理由不充分。

八、自相矛盾1. 结论与论据表达意思相反;2. 同一对象做出相互矛盾的的断定。

常用的论证方法

常用的论证方法

常用的论证方法1. 归纳论证:通过举出一系列具体的案例或观察结果,得出普遍性的结论。

例如,观察到多个人类社会中都存在婚姻制度,并且婚姻制度对社会稳定和个体幸福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归纳地得出结论:婚姻制度在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且有益。

2. 演绎论证:通过一系列前提和逻辑关系,推导出结论。

例如,如果前提是“所有人类都是哺乳动物”,“苏珊是人类”,那么根据演绎推理规则可以得出结论:“苏珊是哺乳动物”。

3. 比较论证:通过对比两个或多个对象或情况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得出结论。

例如,对比两座城市的环境污染情况,发现城市A的空气质量更好,可以得出结论:“城市A的环境治理效果比城市B更好”。

4. 排除法论证:通过排除其他可能性,得出剩下的解释或结论。

例如,某人因为得了麻疹而出现发热和皮疹,而其他可能的病因(如食物过敏、流感等)已被排除,可以得出结论:“某人的症状是由麻疹引起的”。

5. 逆向思维论证:通过考虑与传统观点相反或相反的观点,得出新的结论。

例如,传统观点认为“人类需要大量的动物蛋白质才能保持健康”,而逆向思维则可能得出结论:“人类可以通过植物性蛋白质摄入满足营养需求”。

6. 授权论证:通过引用权威专家、研究或统计数据等来支持观点或结论。

例如,引用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数据,证明吸烟与肺癌之间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

7. 因果论证:通过表明一个事件或条件是另一个事件或条件的原因,来支持观点或结论。

例如,提出“过度使用化学农药导致土壤质量下降”这样的因果关系,来说明农药使用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8. 统计论证:通过引用统计数据来支持观点或结论。

例如,引用调查数据显示,70%的公众支持环境保护政策,从而支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9. 传统论证:通过依据传统或历史惯例来支持观点或结论。

例如,通过历史上的成功案例,引用“历史证明了战争无法解决问题”的观点,来反对战争。

10. 自然界的例证论证:通过以自然界的现象或规律为例,来支持观点或结论。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几种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几种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几种一、事实论证。

二、理论论证理论论证的目的是要证明论点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

由于论点一般是从具体的材料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其实质是归纳法,而归纳法在很多条件下是很难完全的,因此,有理论加以衡量,就能够保证其可靠性。

理论论证的逻辑形式是演绎推理,就是将归纳所得的论点,用人类已知的科学原理去衡量。

除了引用普遍性原理和原则外,各门学科的理论也可以作为论据。

如物理学理论、文学理论等。

理论论证的论据还可以是某些经过时间检验的、广为流传的谚语、格言和成语等。

三、比较论证1、类比论证。

类比论证是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推论两者在其他属性上也有相同或相似,其逻辑形式为:A具有a、b、c、d的属性,B具有a、b、c的属性,所以,B可能具有d的属性,属于形式逻辑中的归纳推理。

类比论证属于或然性推理,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方式,其结论不一定为真,只有一定程度上的可靠性。

在某些情况下,有时无法获得更确切的论据。

运用类比论证,有时是有效的。

类比法富于启发性,它深入浅出,使读者易于领悟抽象的道理,可使文章简练生动。

使用这一方法要注意,类比对象应有共同的或相似的属性,要防止出现机械类比的毛病。

由于用来类比的前提是特殊的事物,所以类比推理的结论具有或然性,论述复杂问题时只用类比说理就会显得不够充实。

类比论证有一定的哲学依据,因为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

从思维方式来看,类比论证不拘于事物表面上的差异,把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考查,试图在异中求同,是包含了辩证法的因素的,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有其意义,许多类比的结论虽然不一定是真实的,但是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假说。

但是,作为一种论证方式,由于它是一种或然性推理,其结论不是完全可靠,所以在表述上多用“可能”;另外,即使一个基本正确的类比结论中,也包含着某些谬误。

一般来说,类比推理的可靠程度取决于共有属性和推出属性之间的联系。

如果共有属性和推出属性之间的联系密切,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大;如果联系程度低,结论的可靠程度就低;如果是无关的,就不能进行类比。

非传统评估方法 多样化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非传统评估方法 多样化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非传统评估方法多样化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在传统教育中,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估通常通过考试和分数来衡量。

然而,这种评估方法并不能全面地展现学生的真实能力。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一些非传统评估方法逐渐被教育界采用。

本文将探讨一些多样化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的非传统方法。

一、项目制评估项目制评估是一种基于实际项目完成情况的评估方法。

学生需要根据老师或者自己选择的主题,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包括调研、设计、实施和总结等阶段。

通过这种评估方法,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并展示自己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二、口头展示和演讲口头展示和演讲是一种让学生通过口头表达来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评估方法。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话题或者某个课程内容进行演讲,通过清晰地陈述和逻辑的主线展示自己对该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这种评估方法不仅考察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和沟通能力。

三、学习日记或反思报告学习日记或反思报告是一种让学生定期记录学习过程和心得体会的评估方法。

学生可以每天或每周记录下自己学习的内容、困难和收获等,通过反思和总结来提高学习效果和自我认知。

这种评估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和问题,并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四、作品展示和展览作品展示和展览是一种在展览会或者学校特定场所展示学生作品的评估方法。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的优秀作品,如画作、摄影作品、手工制作品等展示给他人。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技能,还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和鼓励。

五、团队合作评估团队合作评估是一种通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的表现来评估其学习成果的方法。

学生需要合作完成一个项目或者解决一个问题,在合作过程中展现出自己的领导才能、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这种评估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够准确评估学生在团队中的贡献和能力。

综上所述,非传统评估方法能够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通过项目制评估、口头展示和演讲、学习日记或反思报告、作品展示和展览以及团队合作评估等方法,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能力、技能和创造力。

一个不固定的指示符:非形式逻辑的学科品性

一个不固定的指示符:非形式逻辑的学科品性

作者: 梁义民
作者机构: 湛江师范学院法政学院,广东524048
出版物刊名: 浙江社会科学
页码: 94-100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7期
主题词: 非形式逻辑;逻辑;论证;推理;学科品性
摘要:人们对非形式逻辑的学科品性的纷争使得"非形式逻辑"是一个不固定的指示符。

"非形式逻辑是不是逻辑"的分歧主要表现在对形式标准和非形式逻辑的宗旨或功能的理解上,以此来否定非形式逻辑的逻辑属性的做法是站不住脚的。

在"非形式逻辑是什么样的逻辑"问题上的分歧主要涉及非形式逻辑的对象、手段和评价标准,虽然诸多观点的侧重点不同或某些观点值得商榷,但给我们认识非形式逻辑的逻辑品性以启示:非形式逻辑是以区分好的论证(推理)与坏的论证(推理)为宗旨的,主要研究日常生活中以自然语言为载体的非形式论证(推理)的建构、解释、分析、评价和批判的合理或合情的标准、尺度和程序的一般原则、模式和方法的逻辑学科。

按照这种观念,一则可以避免将非形式逻辑排除在逻辑在外,二则可以将它与形式逻辑形成鲜明的对照,三则可以避免将它混同于"自然语言逻辑"、"语用逻辑"。

法律论证的非形式逻辑评价标准探析

法律论证的非形式逻辑评价标准探析

法律论证的非形式逻辑评价标准探析
刘步青
【期刊名称】《毕节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5(033)006
【摘要】形式逻辑并不完全适用于处理日常生活中的论证,在处理法律论证方面也有诸多局限.非形式逻辑正是为了克服形式逻辑的缺陷而发展起来的,非形式逻辑是研究论证的理论,而法律论证则是其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在法律论证中,坚持非形式逻辑的"RSA"(相关性、充分性和可接受性)论证评价标准,则可以很好地避免形式逻辑的种种缺陷,更好地实现法律的社会价值.同时在法律论证中,可接受性标准更为重要.
【总页数】4页(P80-83)
【作者】刘步青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上海 2002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1
【相关文献】
1.非形式逻辑视野下的法律论证评价标准 [J], 杨猛宗
2.非形式逻辑或论证逻辑:论证型式 [J], 武宏志;张志敏
3.法律论证的非形式逻辑评价标准探析 [J], 刘步青;
4.非形式逻辑的理论成就及其对法律论证的意义 [J], 陈鑫泉;武宏志
5.论证逻辑、非形式逻辑、论证理论 [J], 谢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
万方数据
道格拉斯.沃尔顿(Douglas Waltou)提出了谬误评价法。这种评价方法的原理是通过寻 找论证中的谬误对论证做出评价,如果找出谬误,则论证不被接受,找不出谬误,论证可被 接受。廖误评价法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但是在使用上有困难,因为谬误是多种多样的,受 评价者知识背景的限制,谬误并不是总能被认识和寻找出来。 斯蒂芬・托马斯(Stephen Thomas)提出了一种矩阵评价法。矩阵以六种“推理有效性程 度”为横轴,分别是:演绎有效,强,无法辨认,中等,弱和零;以五种“前提为真的情 况”为纵轴,分别是:一定真,可能真,不确定,可能假和一定假。另外又区别了论证评价 结果的六个等级,分别是:论证可靠(S),论证很可能可靠(PS)论证接近可靠(M),论 证不能说可靠还是不可靠(cs),'仑证很可能不可靠(PU),论证不可靠(U)。横轴与纵轴 交叉共计产生30种论证评价结果。例如:当前提一定真并且推理演绎有效时,论证可靠 (s);当前提可能真并且推理有效性强时,论证接近可靠(M)。如此等等。 托马斯的论证评价方法有明显的缺陷,这个方法只适用于包含一个前提的论证,而且对 前提为真程度的指派与对推理有效性程度的指派不一致,使人不容易把握。另外,该方法只 讨论了在给定前提为真的程度和推理有效性程度的情况下,对论证的结论可以给出怎样的评 价,而对如何评价前提的可信度和推理的有效程度却没有给予说明。 与此类似韦恩・格林南(Wayne Grennan)提出了另一种矩阵评价方法。她用“\/”,“?”, “×”这三个符号作为区分等级的评价词汇,三个符号分别对应一个概率范围:其中“√” 的概率范围是75—100%;“?”的概率范围是50—75%;“×”的概率范围是0—50%。 由于三个符号都可以标志和评价前提为真的程度、推理的有效程度和结论的可靠程度, 因此可有~个以这三个符号为标记的3×3矩阵。为便于计算和量度,规定:矩阵中最上边 一行和最左边列中的√、?、X都取它们所对应的概率范围的中间值,即:x/=87%,?= 62%,×=25%。这样,根据乘法规则,就可“逐个计算出其他方格中各符号的值。每一个 方格代表一个相应的论证结论,记为P(C)。例如:当前提为、/并且推理为?时,相应的结 论是:P(c)=87×62%:54%。即论证结论的可靠程度为54%。 格林南的矩阵在下列三个方面优于托马斯矩阵:(1)通过反复使用矩阵,格林南的评价 方法可以评价包含多个前提的论证。(2)对前提为真的指派与对推理有效程度的指派一致。 (3)引进了概率范围,提高了论证评论的量化程度。但是,格林南也没有说明如何对前提为 真的程度和推理的有效性程度作出评价。 后来,格林南对自己的工作作了改进,她舍弃了概率的范围,代之以确定的概率指派。 她的这一改进包括三个匹配的表格。即“前提评价表”、“推理评价表”以及由这两个表相乘 所得的“结论评价表”。这样,每一种论证结论都有一个确定的概率值,使评价的结果更加 清晰和易于比较。 约翰-埃里克・诺特(John
Erie
Nolt)提出了与托马斯、格林南不同的论证评价方法。诺
特方法的特点是,把论证区分为演绎、归纳和谬误,并且运用可能世界理论分别给出了定 义,进而运用可能世界理论对论证的有效性程度进行评价。对论证有效性程度的评价就是: 检查前提为真的可能世界的范围,如果在它们的全部中结论为真,论证演绎有效;如果在它 们的大多数中结论为真,沧证是归纳合理的;如果在它们的多数中结论不是真的,论证为谬 误。
ical
【5
J崦M.Cora.1nfo.,ml
Quarterly,V01.22,Number 3,july 1985. Logic,Mactffdlan Publhnrd Company,1986.
(责任编辑刘新文)
万方数据
35
万方数据
在诺特的评价系统中,包括对前提的考虑。论证的有效程度评价实际是对推进的评价, 要全面评价论证,应当把对前提的评价包括进来。对于推理,是要评价它的有效性,对于前 提,是要评价它的真。评价推提的有效性,需要关心现实世界之外的其他世界。评价前提的 真。只需要关心现实世界。仅就推理说,前提的真不是逻辑所要考虑的问题。但是对于论 证,不能不考虑前提真的问题(因为如果论证的前提是假的,那么以此为基础的论证就不可 靠),只不过这种考虑是借助常识、教育和学习,不是借助于逻辑。对前提做评价,通过所 能做的就是寻找“例外”,如果一个前提的概括有例外,它就是假的,反之是真的。例如, 白化变种的乌鸦是“所有乌鸦是黑的”这一命题的例外,因此这个命题是假的。 在关于前提的评价中,应注意评价前提的陈述强度,这一点对于评价论证的有效性有特 别的意义。强的陈述是包含更多信息的陈述,一个强的陈述比一个弱的陈述告诉我们更多的 东西。 一个规律是:陈述强,使它为真的可能世界较少。反之,陈述弱,使它为真的可能世界 较多。 这个规律对于论证评价的意义是:前提的强度关系到论证的有效程度。根据前面的分 析,论证的有效程度依赖于前提为真的可能世界与结论也在其中为真的比例,比例越大论证 的有效程度越高。因此,如果论证的前提是强度大的陈述,该前提为真的可能世界数目就会 较小,相应地结论与前提都为真的比便会较大,这意味着论证的有效程度提高了。或者,如 果论证得出的结论是强度较小的陈述,该结论为真的可能世界数目就会较多,结论与前提都 真的比例也会提高,从而论证的有效性得到增强。由此可作出以下概括:论证的有效程度与 前提的强度成正比,与结论的程度成反比。 诺特的论证评价理论和方法是受到质疑的。根据前提为真的可能世界与结论也为真的可 能世界的百分比来做评价是成问题的。因为前提为真的可能世界其数量通常是无穷的,我们 无法精确的涉及到无限的百分比的问题。对这一质疑,诺特认为可以回避关于无限的百分比 的问题,树立粗略的直觉的百分比思想。 诺特主张,评价论证应取第一种考虑方式,即应当避开无限,选择频率概念。这就是所 谓粗略的直觉的百分比思想。笔者支持诺特的辩护。因为无限是既不能从经验上也不能从逻 辑上证明的,一方面,我们不能否认物质世界的无限性,也不能不对无限作出理论上的假 设,但是在进行论证活动的时候,我们总是在一个可想象的论域中思考。百分比的精确度量 虽然难以做到,但是这个思想框架是合理的。另外,诺特的论证评价方法的确具有在实践中 好用的一面。 参考文献
【1 J
DouglasWalton,Informal£啊把一^HandbookFor
CriticalArgumentation,Cambridge University,1989.
[2]Wayne
Crennan.Argument EvaJuation,University Preess of American,1984.
13J John Eric Nolt,Informal Loglc--Possible Worlds and lmasination,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84
[4]RalphH.Johnson,J.AnthonyBlair,lnfonnalLogic:ThePastFiveYearsl978—1983,AmericanPhilosoph-
(《哲学动态》2003年第4期)
非形式论证的评价方法
梁庆寅

弄11
(中山大学逻辑与认识研究所广东广州510275)
[中圈分类号]瑚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吆一sata(加oa)04—0034—03
非形式论证(infomM algulllerlt)是与形式论证相区别的逻辑论证。形式论证是形式逻辑 研究的内容,非形式论证是非形式逻辑(infomud 109ic)的研究内容。非形式逻辑于20世纪 70年代在美国兴起,用“非形式”命名这种逻辑,意指这是一种不严格的逻辑。形式论证 具有固定的结构,要求结论从前提演绎得出,否则论证无效。非形式论证的结构常常不明 显。它不单纯要求结论从前提必然得出,也允许结论得到前提足够的支持,仅当前提对结论 的支持不足够时,才认为论证是谬误。 对于论证,形式逻辑关注它的演绎有效性问题,非形式逻辑关注它的有效性程度问题, 对论证的有效性程度进行考察叫做论证的评价。由于演绎有效是有效程度的一个级别,因此 论证的评价包括形式逻辑对论证的评价和非形式逻辑对论证的评价。形式逻辑对论证的演绎 有效性有三种基本的评价方法。 1.三段论的评价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评价满足三段论形式的论证,符合三段论规则的 论证是有效的,不符合三段论某一规则的论证是无效的。三段论的论证有固定的结构:论证 恰恰包含三个直言命题,两个是前提,一个是结论。又恰恰包含三个词项,其中一个词项只 在两个前提中出现而在结论中不出现。由于结构的限制,对于不具备三段论形式的论证。三 段论评价方法不适用。 2.命题演算的评价方法。命题演算能够评价包含复合命题的论证,但是,由于命题演 算只分析到命题丽不分析到词项,因此它不能评价三段论形式的论证。命题演算要求结论是 前提中的一个成员,前提集合与结论之间构成蕴涵式,结论是前提集合的逻辑后承。不符合 这种条件的论证,命题演算不能给予有效性评价。 3.谓词演算的评价方法。谓词演算可以评价三段论形式的论证,也能够评价命题演算 所能评价的论证(命题演算是谓词演算的子集)。但是,谓词演算(包括命题演算和三段论) 不能评价非演绎的论证。 非形式逻辑所评价的是论证的有效程度,因为演绎有效是有效性的最高等级,因此非形 式逻辑也要考察一个论证是否演绎有效,但是采取了与形式逻辑不同的评价方法。既然要评 价论评的有效程度,非形式逻辑还要考察弱于演绎有效的论证,比如论证是否归纳合理等 等。现实生活和日常思维中的许多论证,不具备三段论、命题演算、谓词演算所要求的结 构,一般把它们统称为非形式论证。对于非形式论证,需要探寻另外的评价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