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政治地位分析
女性在不同文化中的地位和权力如何发展和演变的?
女性在不同文化中的地位和权力如何发展和演变的?随着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女性在不同文化中的地位和权力也在不断变化。
以下是女性在不同文化中的地位和权力如何发展和演变的几个方面:一、中国文化中的女性地位和权力发展演变1. 古代中国女性地位:在古代中国,女性的地位相对较低,通常只被视为家庭妇女,没有独立的地位和权力。
2. 封建中国女性地位:封建时期,女性在家庭中被定为一等人,但在社会中仍然是二等人,无法参与政治决策。
3. 现代中国女性地位: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女性开始拥有更多的自由和权力,同时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女性也逐渐发挥出重要作用。
二、西方文化中的女性地位和权力发展演变1. 古希腊女性地位:在古希腊,女性几乎没有独立的地位和权力,只能在家庭中生活和照顾家人。
2. 中世纪欧洲女性地位:在中世纪欧洲,女性的地位非常低,被视为男性的财产。
3. 现代西方女性地位:在现代西方社会,女性已经拥有了比以前更多的权利和自由,包括在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发展,渐渐地弥补了曾经的劣势。
三、伊斯兰教文化中的女性地位和权力发展演变1. 古代伊斯兰教女性地位:在古代伊斯兰教世界,女性被视为男性的附属物,无法享有与男性平等的地位和权力。
2. 现代伊斯兰教女性地位:在现代伊斯兰教世界,女性的地位和权力在不断改善。
许多国家已经对女性进行了平等保障,并且女性已经开始参与到经济和政治领域的发展。
四、印度文化中的女性地位和权力发展演变1. 古代印度女性地位:在古代印度,女性被视为家庭妇女,没有独立的地位和权力。
2. 现代印度女性地位:在现代印度,女性的地位和权力在不断提高。
导致印度女性地位不断提高的原因可能是现代化的进程,知识的普及和教育的普及。
总之,女性在不同文化中的地位和权力随着文化的发展和进步逐渐得到了改善,但仍然存在很多不平等的地方。
未来,我们需要继续努力,为女性争取更多的自由和权力。
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主要数据报告
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主要数据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呈现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主要数据和相关分析。
该调查针对中国妇女的职业发展、教育程度、家庭状况以及社会地位等方面展开,并通过量化数据和统计分析揭示了女性在社会各领域中的地位和权益状况。
在分析报告的基础上,我们发现了中国妇女在社会地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一、职业发展调查结果显示,在职业发展方面,中国妇女在就业率上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
根据数据,中国妇女的就业率高达XX%,远高于过去几年的水平。
然而,尽管就业率显著提高,女性在职位晋升和薪资待遇方面仍然存在差距。
数据表明,女性在高级职位中的比例仍然较低,且女性的平均工资相对较低。
二、教育程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妇女的教育程度在不断提高。
实际上,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已远高于过去几十年的水平。
然而,尽管取得了进展,在高等教育领域,女性在某些专业中的比例仍然偏低,如工程学和科学技术领域。
此外,根据调查,女性升学和就职时面临的性别歧视问题依然存在。
三、家庭状况中国妇女在家庭状况方面表现出较高的自主性。
调查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推迟结婚和生育,追求事业发展。
此外,有关家庭暴力和性别歧视的数据也显示出一定的改善。
然而,仍然有一部分妇女在家庭中受到暴力和歧视的困扰,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相关的法律保障和社会支持。
四、社会地位在社会地位方面,中国妇女的参政议政权利逐渐得到认可和提高。
调查结果显示,女性在政治领域的代表性角色在逐步增加,妇女组织和女性领导层在决策层面逐渐增加。
此外,社会对性别平等的认知也在不断增强,增加了推动性别平等的机会。
然而,尽管中国妇女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其中包括职场性别歧视的问题,女性在高级职位和决策层中的代表性仍然较低,以及在家庭中受到暴力和歧视的问题。
此外,教育和培训等领域也需要更加注重性别平等的问题。
综上所述,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报告显示了中国妇女在职业发展、教育程度、家庭状况以及社会地位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和面临的挑战。
中国与其他国家相比,女性在政治上的代表性如何?
中国与其他国家相比,女性在政治上的代表性如何?在当今世界,女性在政治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在不同国家之间,女性在政治上的代表性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那么,中国与其他国家相比,女性在政治上的代表性如何呢?一、中国女性在政治上的代表性1、国家层面:中国政府高度关注女性在政治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提高了女性在政治方面的参与度。
截至2021年,中国国家机构中女性占比达到29.3%,其中全国人大代表女性占比28.5%,政府副部长级以上女性领导人占比7.6%。
2、企业层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女性在企业中的地位也得到提升。
根据2021年公布的“中国女性管理者势能指数”报告,中国女性在管理岗位中的比例已经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
尤其在大型国企、外企等大型企业中,女性的占比正在逐年上升。
二、其他国家女性在政治上的代表性1、北欧国家:北欧国家历来以平等著称,女性在政治和社会领域拥有很高的地位。
在挪威、冰岛等国家,女性占国会议席的比例已经超过了40%,政府中高层女性领导比例也很高。
原因主要在于政府的性别平等政策和税收优惠等措施。
2、亚洲国家:相对于北欧等国家,亚洲国家女性在政治领域的代表性还有一定的缺陷。
例如在日本,虽然女性在经济领域的地位很高,但在政治领域还有很多进步空间。
韩国虽然在2017年选出了首位女总统,但是女性在政治领域的代表性还有待提高。
3、阿拉伯国家:在阿拉伯国家中,女性的地位一直异常低下。
在沙特阿拉伯,女性甚至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尽管其他阿拉伯国家对女性的政治参与度有所提高,但是也存在许多限制和不平等待解决。
综上所述,在全球范围内,女性在政治领域的代表性还有很多进步空间,但中国与其他国家相比,在这一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未来,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加大投入,继续推进性别平等政策,为女性实现更多的政治权利和发展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妇女地位的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妇女地位的变迁一、改革开放前我国妇女地位的现状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妇女地位普遍较低。
受封建思想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妇女长期处于家庭和社会的边缘地位。
她们的社会参与度低,教育和就业机会有限,缺乏独立人格和法律地位。
尤其在农村地区,妇女的境况更为不堪,缺乏土地和资源,饱受封建礼教束缚。
二、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妇女地位的变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妇女地位逐渐发生了积极变化。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妇女发展的政策,如《妇女权益保障法》、《儿童权益保障法》等,保障妇女平等参与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权利。
妇女群体的地位也因经济政策的改革而得到提升。
家庭经济条件逐渐改善,妇女的受教育机会增加,就业机会扩大,社会地位逐渐提升。
三、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妇女地位的深度变迁改革开放后,我国妇女地位迎来了深度变迁。
在教育领域,女性接受教育的机会大幅增加,高等教育学校录取比例、硕士及博士学位的获得率等均有显著提高。
在经济领域,妇女在各行各业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不仅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还开始涉足科技、金融、管理等领域,一些妇女还成为了企业家和创业者。
在政治领域,也逐渐有了更多的女性站上了舞台,成为了政治领域的重要人物。
家庭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男女平等的家庭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四、改革开放后我国妇女地位的广度变迁除了深度上的变迁,改革开放后我国妇女地位的广度变迁也值得关注。
从妇女的地位来看,改革开放后的我国妇女赢得了更多的尊重和社会地位,更多的妇女开始在社会各个领域展现自己的才华和价值。
在社会事务中,妇女的参与程度与角色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不仅仅只是家庭中的一个支持者,更多的妇女开始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中来。
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妇女地位变迁的展望未来,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我国妇女的地位将继续得到更大的改善和提升。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妇女将会以更加自由、平等、自信的姿态,积极参与社会发展,展现出更大的力量和潜力。
分析中国女性地位的变化
15
.
纵观历朝历代,我们发现中国古代妇女地位的变化开展
过程,妇女的一生是何其悲哀。从母系社会中崇高的地
位到周朝后在儒教和父系社会的逐渐强大的根底上,逐
渐丧失了原由的地位。在秦朝商鞅变法时期,因为法家
思想主流影响,妇女的地位有所抬头。在汉朝儒家思想
的控制下,妇女服从于三纲五常的社会道德,渐渐的成
为男权社会的装饰物。魏晋风潮之后,封建王朝的鼎盛
6
.
隋唐时期
这一时期,社会舆论和官方立法对妇女再婚的问 题显得非常宽容。具有北方民族血统的唐代皇室, 自身对妇女的再婚曾经毫不在意。男子不以娶再 婚妇女为耻。众所周知武那么天原为太宗才人, 是正式的嫔妃,结果被高宗立为皇后;杨贵妃本 是唐玄宗子寿王妃,却改嫁玄宗。这些在后人看 来属于乱伦的行为,却在唐代皇室中公开地存在。 至于朝廷大员、知名人物,娶再嫁之妇更是司空 见惯。
西汉武帝之后,儒学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官方的正 统思想和社会主流的道德和行为标准。两汉时的 发挥了先秦典籍中关于男尊女卑三纲五常思想的 表述,对妇女再嫁问题给出了道德上进一步否认 的评价。
4
.
5
.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时期,由于连年战乱,人口锐减。为了生息 繁衍,统治者对婚姻的要求沿袭了汉代法律的宽 松规定。而玄学兴起,儒学处在相对低潮的开展 阶段:在家庭法领域,妇女的地位略有提高,东 晋时甚至出现了以女休夫的情形。妇女再婚,也 较为普遍,刘宋朝的公主普遍和驸马不和,纷纷 被皇帝准许离婚再嫁。
18
.
现代女性地位
经济方面:女性就业层次提高,职业结构趋于合理,就 业自主性增强
政治和社会参与方面:妇女对公共事务的关切度提高, 政治参与程度提高,社会对妇女参与高层决策的期望值 较高
中国女性政治参与状况及改进措施
中国女性政治参与状况及改进措施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女性在各个领域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与此同时,女性在政治参与中的角色也在逐渐提升,但整体水平较低,仍需改进。
(以下为一些具体措施)
1. 提高妇女政治素质。
可以在中小学教育中加强对妇女政治参与相关的常识和技能的传授,扩大参与的机会,培养爱国主义和公民意识,并加强对妇女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
2. 扩大女性在政治领域的代表性。
目前,女性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和政协的代表数量仍然较少,建议制定相关法规,明确女性代表的比例要求,使女性代表的数量更加均衡。
3. 消除性别歧视。
建立有效的法律、政策和制度措施,保护女性权益,防止性别歧视,强调职住区域公共资源均等分配,引导男性更好的支持女性参与广泛的社会维护公正。
4. 建立有益的环境。
提高对女性在政治领域参与的接受度,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特别是建立尊重女性的工作和学习氛围以及尊重女性决策的健康互助环境。
5. 改善女性在组织工作中的地位。
在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各种组织中,应该减少或淘汰对女性的歧视,改善或扩大女性在领导岗位、技术工作、参与决策等方面的地位。
总之,提高女性在政治领域的参与度和地位,是当前中国社会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通过改变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加强教育和培养,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和环境,可以更好地推进妇女参与建设和民主,促进中国政治和社会的发展。
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报告范文
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报告范文一、研究背景与目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变化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次调查旨在深入了解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妇女地位的进一步提升。
二、调查方法与样本选择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针对不同的人群特点设置了不同的问卷内容,以获取全面、准确的数据。
样本选择上,我们选取了不同年龄层、教育程度、职业等因素的妇女作为被调查对象,以确保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妇女教育程度提高,但仍存在差距。
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绝大多数妇女受过高中以上的教育,其中大部分具有本科以上学历。
然而,在人群中仍存在有较高比例的妇女仅受过初中及以下的教育,教育程度仍存在一定差距。
2.妇女就业状况不尽如人意。
调查发现,在受访的妇女中,只有约50%的妇女具备稳定的就业,而且大部分集中在传统的服务行业,并缺乏晋升的机会。
此外,妇女在工作中还面临着较高的性别歧视问题。
3.妇女参与社会决策有限。
尽管女性在政治领域的参与有了明显的提升,但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在我国各级政府中,女性代表的比例依然偏低,无法与男性进行平等竞争。
4.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有所提升。
调查结果显示,妇女在家庭决策中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提升,尤其在父母教育、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发言权得到了更多的认可。
然而,仍然有一部分妇女在婚姻、家庭暴力等问题上存在困扰。
四、问题分析与建议1.加大教育投入与力度,提高妇女整体教育水平。
政府应加大对妇女教育的投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尤其是针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女性。
在教育内容方面,应注重培养妇女的综合素质和自主能力。
2.打破性别歧视,实现妇女就业平等。
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应加大对性别歧视行为的惩处力度,提供更多妇女就业机会和晋升机会。
同时,鼓励妇女自主创业,提高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3.提升妇女在政治决策中的地位。
政府应制定明确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妇女参与政治领域的工作,提升妇女在各级政府中的比例。
女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女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女性一直都处于一个相对被动的地位。
尽管在某些方面,女性的地位有所提高,但是总体来说,女性在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政治等各个方面的地位都不及男性。
一、女性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地位传统中国,农业社会是主流,以家为单位,女性在农村的地位相对较低。
女性只能留在家中劳作,负责家务劳动和照顾家人。
而男性则走出家门,甚至走向外面的世界,在经济领域的表现更为突出,也更受社会赞誉。
在封建时代,女性没有任何经济权利和财产所有权,女性的所有财产全部属于男性家长或丈夫所有,没有任何举自己手脚的机会。
这导致女性始终处于社会经济的不利地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尽管女性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她们在社会经济方面的地位始终处于劣势。
二、女性在文化教育领域的地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教育一直被看作是男性的活动。
女性不能参加男子的文化和学习,对女性进行受教育的想法是被视为逆天而行的表现。
孟夫子说:“妇人未有立身之本,自难与夫为学也。
”是以女性不能参与文化教育而被逐出门外。
在古代,中国女性很少接受教育,只能做家务事,识字者更为罕见。
甚至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女性的受教育率也极低。
这导致女性在文化教育领域的地位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
三、女性在政治领域的地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女性在政治领域始终是一个相对较弱的角色。
尽管在历史上有发达的女性文化和文学,但是到了晋宋以后,这种女性文化风潮已渐渐的消失。
从汉到清,中国历代的女官有过很多,但是真正扮演重要角色的还是和男性相比较多的。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妇女不能从事公职,无权决定重大问题,且不能在家族制度中承继家业和名声。
这导致女性在政治领域的地位严重受限。
总之,女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相对较低,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现代社会。
幸好,女性已经更加自由和平等。
女性也要学习敢于去争取自己的权利,不断增强自己的优势。
中国妇女的政治地位
中国妇女的政治地位摘要:本文是参考《浅述女性参政现状及如何提高女性参政质量》及《1982-2000:我国非农职业性别隔离研究》在结合个人的观点对我国妇女的政治地位进行的研讨。
分析了影响中国妇女政治地位的影响因素及一些解决的对策。
我认为影响中国妇女的政治地位大体有传统观念、性别歧视及女性自身问题三个方面,分别从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及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妇女、政治地位、性别歧视、权利一、前言在现代的社会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人权、平等、公平、公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强调的,法律法规更是维护社会地位平等和安定的最好工具,按理来说只要你是一个人,无论是男女老少、残疾人、疾病患者等弱势群体还是有声望的人都应该人人平等,特别是男女之间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上。
但是现实状况与理论总是有差距的,虽然有的国家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比如欧美地区的发达国家这方面就做的比较好,他们的国家发展较快,具有相对完善的法律保障,男性和女性的都享有相当的权利,可以说比较的平等了,但依然有很多国家的男性和女性地位上有很大的差距,比如大多数的非洲国、亚洲等发展中国家这些方面就存在很大的不足,妇女比较低,而且就全世界来看,男性担任最高国家领导人的占九层以上,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理论上男女的政治地位是平的的,而现实却存在比较明显的不平等,这说明我们的社会还比较落后,社会文明的建设还需要很大的提高。
对于我们国家,妇女的政治地位究竟如何呢?作为一位中国公民,我们应该了解国家的一些基本的状况。
自古以来中国妇女的政治地位就不高,在古代女性的政治地位非常低,男人可以有三妻四妾,而且向皇帝那样高高在上的人更是妃子无数,有的还是父母从小就订了娃娃亲的更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悲剧,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国出现过也是仅有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但是相比之下实在是太少了,而且古代重男轻女的思想比较严重。
从这些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出封建社会里中国妇女的政治地位是多么的低,不管喜欢不喜欢,愿不愿意,没有自己选择的余地,人生大事从来都是父母做主,父母的同意就是自己的原意,丈夫的快的就是自己的高兴,受苦受累,没有尊严,女性基本的人生自由权都没有,更别说什么政治地位了。
中国妇女政治地位分析
中国社会妇女政治地位的分析三大队社会学一区李明洋0910301022摘要:从古至今,妇女的地位在历史上始终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
从远古时代的母系氏族中妇女权位的最高化,到后来妇女沦为男人的附属品和玩偶,妇女开始了水深火热的生活,更不用说参政议政了,直到社会经济和国家情况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受到或多或少的西方外来思想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妇女开始接受新的思潮,开始走上历史的舞台,开始走上政治的舞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种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修改,妇女参政议政的权益得到了极大的保证,越来越多的妇女开始在政坛展现他们的智慧。
关键字:妇女政治地位历史一、前言:英语politics(政治)源于希腊语,初指城堡或卫城,后同土地、人民及其政治生活结合在一起而被赋予“邦”或“国”的意义。
后又衍生出政治、政治制度、政治家等词。
因此,“政治”一词一开始就是指城邦中的统治、管理、参与、斗争等各种公共生活的总和。
政治未毕通也。
(政治没有完全上轨道。
毕:全。
通:通达,不受阻,可译成“上轨道”。
)——汉·贾谊《论积贮疏》是政治一词的最早出处。
中国先秦诸子也使用过“政治”一词,但在更多的情况下是将“政”与“治”分开使用。
“政”主要指国家的权力、制度、秩序和法令;“治”则主要指管理人民和教化人民,也指实现安定的状态等。
而将“政”与“治”两个词结合使用,则始于中国近代,代表人物是孙中山。
他说:“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
”本文通过对已有的中国妇女政治地位的研究分析,弥补其中的不足。
探讨从古至今女性政治地位的变迁和进程,重点探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妇女参政议政的形势的变化,理解其中变迁的各种问题,研究方法和策略,让妇女的政治地位得到真正的提高和改善,改善妇女的就业形势,缓解社会职业的歧视和偏见。
本文将从下面的几个方面来讨论这个问题:1.我国2000年以前的妇女政治地位的变化。
2.分析影响妇女政治地位的因素(1)、封建残留对干部性别的影响:(2)、女性自身的参政意识不强:(3)、妇女受教育水平:(4)、社会保障制度和法律制度的不完善:3.提高中国妇女政治地位的政策策略。
中国女性政治参与状况及改进措施
中国女性政治参与状况及改进措施面对当今社会发展,中国女性政治参与状况成为了社会热议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性在政治领域中的地位逐渐提升,但是与男性相比,女性的政治参与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女性政治参与的现状和问题出发,探讨如何改进当前的状况,以促进女性在政治领域的更多参与和发展。
一、中国女性政治参与的现状在中国,女性政治参与的状况整体上呈现出积极向上的趋势。
近年来,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推动妇女参与政治活动,促进女性在政治领域的发展。
截至2019年,中国共有775名女性国会代表,占全国人大代表的24.9%,比例相较于2013年提高了3.6%。
这表明中国女性政治参与的比例在不断提高,但相比于男性代表的数量,女性仍处于劣势地位。
女性在中央政府的高级领导岗位上的比例也有所提升,但仍然相对较低。
在国务院领导班子中,女性占比为6.1%,在省级政府中,女性省长和副省长的比例也较低。
女性在地方政府和基层政治组织中的参与度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1. 总体参与度不高。
尽管在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府领导层中女性的比例有所提升,但相较于男性代表和领导的数量,女性依然处于较低的地位。
女性在政治决策和管理层中的参与度有待提高。
2. 社会观念和文化传统影响。
中国传统社会观念中,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女性在政治参与中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加之家庭和社会对女性的期待,很多女性由于家庭责任和社会压力,放弃了政治参与的机会。
3. 缺乏政治经验和能力。
与男性相比,女性在政治领域中的经验和能力欠缺,这也是她们在政治参与中的一大短板。
由于长期受到性别歧视,女性在政治机构中得到的机会和资源并不足够。
三、改进措施1. 完善政策法规,提高女性政治参与的比例。
政府应出台相关措施,通过法律和政策的规范,提高女性在政治领域中的比例。
可以通过确定一定比例的女性代表名额来保障女性的政治参与权利。
2. 营造平等的政治环境。
建立性别平等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打破男尊女卑的观念,促进性别平等的政治文化。
中国女性政治参与状况及改进措施
中国女性政治参与状况及改进措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拥有着众多优秀的女性群体,她们在各个领域都展现出了出色的才华和能力。
在政治参与方面,中国女性依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障碍。
本文将就中国女性政治参与的状况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改进和提升中国女性在政治领域的参与度。
一、中国女性政治参与的现状从历史上看,中国的女性在政治领域一直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
封建社会时期,妇女地位低下,被男性社会压迫,几乎没有政治参与的机会。
虽然新中国成立后,妇女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在实际的政治参与中,女性依然面临许多挑战和限制。
在中国政治领域,女性在高层决策层的比例依然很低。
虽然中国有近50%的女性劳动力参与到了各行各业,但是在政治领域,女性的比例并不高。
据统计,中国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女性代表比例为24.9%,而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女性占比为21.1%。
可以看出,尽管女性在劳动力市场的参与度较高,但是在政治层面依然存在较大的性别差距。
中国女性在政治领域的参与往往受到传统观念和社会文化的影响。
传统的家庭观念和男尊女卑的思想使得女性在政治参与方面缺乏自信和勇气。
而且,政治领域的竞争激烈和工作压力大也让很多女性望而却步。
中国女性在政治领域的参与度依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针对中国女性政治参与状况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和提升女性在政治领域的参与度。
需要加强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通过立法和政策的支持,可以保障女性在政治领域的平等权利和参与机会。
可以制定相关法律,规定在各级人大和政协中应当设定一定比例的女性代表,以确保女性在政治决策中的参与比例。
还可以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和支持女性积极参与政治,并给予相应的政治权利和保障。
需要加强教育和宣传。
通过教育和宣传,可以促进社会观念的更新和妇女地位的提升。
可以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女性平等意识和性别教育,让青少年和学生从小树立平等意识和性别意识。
还可以通过广告宣传和社会媒体的影响力,宣传女性在政治领域的优秀事迹和作用,鼓励更多的女性参与到政治中来。
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女性地位如何
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女性地位如何中国封建社会是指从秦朝建立开始,到辛亥革命结束的一段漫长历史时期。
在这个时期,封建制度对于全体居民的生活和社会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女性在这个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则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中国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包括她们的社会地位、教育机会、家庭责任以及对婚姻的影响。
首先,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女性在社会地位上相对较低。
封建制度以男性为中心,注重家族的延续和男性的血脉传承。
这导致女性常常被冠以“弱势群体”的称号,她们在政治和社会决策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
女性在继承家业、参与政治权力以及担任军事职务等方面受到限制。
封建社会中的女性,尤其是贵族阶层的女性,在公共领域的发言机会非常有限,很少有机会参与社会事务和决策。
其次,封建社会的女性在教育方面面临种种不公。
大多数女性在封建时期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
教育资源主要面向男性,女性往往只能在家中接受基本的家教和一些传统技能的培训,如织布、绣花等。
因此,女性的知识水平较低,对于理论学问和政治经济等领域缺乏深入了解,这限制了她们在社会和文化上的发展。
第三,女性在封建社会中肩负着重要的家庭责任。
女性主要在家庭中扮演照顾子女、料理家务以及守护家族尊严的角色。
妇女在封建时期,无论她们的社会地位如何,都普遍受到丈夫、父亲和其他家族成员的指导和控制。
她们的婚姻和生育是封建家庭的中心,产生后代是女性的最重要职责。
女性的地位往往取决于她所嫁的丈夫的家族地位,这使得女性的选择空间非常有限。
最后,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影响还体现在婚姻制度上。
自古以来,中国的婚姻制度一直是一种由父母安排的联姻制度,女性的选择权很少。
女性的婚姻往往是一个重要的社会事件,她们往往无法选择自己的配偶,而是要接受父母的安排。
夫妻关系中,男性通常在经济和家庭事务决策上处于主导地位,女性则需要服从和依附。
总结而言,中国封建社会中女性地位相对较低,她们在政治、教育、家庭和婚姻中都面临种种限制。
然而,尽管受到封建制度的束缚,女性仍然发挥了重要的社会作用。
分析中国女性地位的变化
中国女性地位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妇女相对受到男子的尊敬,即原始社会早期 的妇女地位; 二是男子至高无上,女子无权,即传统社会的妇 女地位; 三是男女平等,即现在和未来社会妇女的地位
先秦时代
原始的中国社会制度是母系氏族制。妇女管理氏 族内部事务并受到尊敬。在这个时期普遍平等大 氛围下,妇女地位相对最高。女性是支配者和管 理者。
隋唐时期
这一时期,社会舆论和官方立法对妇女再婚的问 题显得非常宽容。具有北方民族血统的唐代皇室, 自身对妇女的再婚曾经毫不在意。男子不以娶再 婚妇女为耻。众所周知武则天原为太宗才人,是 正式的嫔妃,结果被高宗立为皇后;杨贵妃本是 唐玄宗子寿王妃,却改嫁玄宗。这些在后人看来 属于乱伦的行为,却在唐代皇室中公开地存在。 至于朝廷大员、知名人物,娶再嫁之妇更是司空 见惯。
教育方面: 女性受教育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享有了更 多的继续教育机会
婚姻家庭方面:男女两性的婚姻自主程度进一步提高, 在家庭重大事务的决策上女性有了更多的参与权,女性 拥有决定个人事务的自主权
法律方面:90年代以来,我国通过完善和执行各种法律 法规,加大了对妇女权益的保障力度。特别是1992年专 门制定的《妇女权益保障法》,更是妇女法律地位提高 的重要标志。
宣传、民政、卫生、公安等相关部门从自身职能
出发,大力宣传科学文明进步的新型婚育观念, 积极建立完善有利于女孩成长、妇女发展的社会 经济政策,保障女婴安全出生,严肃查处损害妇 女儿童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西汉武帝之后,儒学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官方的正 统思想和社会主流的道德和行为规范。两汉时的 发挥了先秦典籍中关于男尊女卑三纲五常思想的 表述,对妇女再嫁问题给出了道德上进一步否定 的评价。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报告
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报告一、引言妇女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为了了解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本报告将对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
二、调查方法与样本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1000名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妇女参与调查。
问卷包括妇女教育水平、就业状况、家庭地位、社会参与度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三、妇女教育水平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妇女的教育水平逐渐提高。
有67%的被调查者在小学及以上程度受过教育,其中27%的妇女拥有大学学历。
然而,教育程度的高低仍然对妇女的社会地位产生较大的影响。
高学历妇女的就业机会更广泛,收入水平也更高,而教育程度较低的妇女则更多地受限于家庭角色和传统性别观念。
四、妇女就业状况在妇女就业方面,调查显示中国妇女的就业率逐年上升。
然而,妇女在职场上仍然面临着很多困境和不平等待遇。
调查发现,妇女的平均工资普遍低于男性,性别差距较大。
此外,女性在晋升机会和职业发展上也常常面临着阻碍。
家庭责任和传统性别角色的压力成为妇女事业发展的一大限制。
五、家庭地位与社会参与度虽然妇女在家庭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但家庭地位与社会参与度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矛盾。
调查显示,大多数妇女承担着繁重的家务劳动和育儿责任,很少有时间参与社会活动。
这导致了妇女在社会决策和政治参与方面的受限,妇女在决策层面的代表性较低。
六、妇女权益保障在妇女权益保障方面,中国政府制定了多项法律和政策来保障妇女的权益。
例如,性别歧视禁止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
然而,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挑战。
调查显示,许多妇女表示在就业、教育和社会地位方面依然感受到不公平和不平等。
这需要加强法律和政策的宣传与执行力度,打造公平和包容的社会环境。
七、建议基于以上调查结果1.加大对妇女教育的投入,提高妇女的素质和能力。
2.促进妇女在职场上的平等待遇,消除性别差距。
3.减轻妇女家庭责任,为她们创造更多参与社会的机会。
在中国和其他国家,女性的地位和角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在中国和其他国家,女性的地位和角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女性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本文将一一介绍中国和其他国家女性的变化,以及改变的背后的原因和相关的影响。
一、中国1、从封建时期到现代社会的变化在中国封建社会,女性地位相对较低,大部分女性的生活方式是以家务为主,而男性则有更多的机会接受教育和参与社会活动。
但是,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社会的逐步现代化,女性的地位不断提升。
特别是新中国的成立,女性开始参与农村改革和现代化建设,逐渐形成以女性为主的劳动力力量。
2、职业机会和性别平等的普及中国政府通过推出一系列的政策和法律措施,鼓励女性掌握新技能,通过各种途径接受教育,并且建立平等的劳动力市场。
因此,越来越多的女性通过工作获得了稳定的收入和更高的社会地位,女性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多个方面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形成了女权主义的潮流。
3、女性身份认同和婚姻模式的变化新一代的中国女性与早期的父母或祖父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她们更加注重个人生活体验和自我实现,更加自信和独立。
同时,与婚恋模式改变一样,离婚率逐渐增高,婚前婚外恋情越来越普遍,这进一步反映了女性地位的提高和观念的开放。
二、其他国家1、美国在美国,女性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达到了社会权利和职业机会的高峰,但随着年代的演变和社会结构的变革,女性的就职和收入水平并没有达到与男性平等的地位。
不过,在政治和公共生活方面,女性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改善,在高层领导和政府职位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女性。
2、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在过去的社会变革中,日本的女性地位一直是相对的低下。
虽然新的教育政策鼓励女性追求事业和平等的薪水,但女性在职业中的携手翼展和家庭的平衡仍然是个问题,甚至成为国家面临的问题。
不过,在21世纪初,随着日本妇女劳动参与率的上升和女性政治代表的增加,女性地位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3、印度在印度,虽然总体上女性地位仍然相对低下,但随着印度经济和社会的持续进步,女性地位得到了大幅提高。
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主要数据报告
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主要数据报告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的不断深化,中国妇女在社会地位和权益保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为了更好地探索中国妇女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隆重发布。
这份报告覆盖了广大妇女在教育、就业、家庭和社会参与等方面的数据,揭示了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发展状况和问题。
一、教育领域数据显示,在整体教育程度上,中国妇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到2020年,女性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十年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逐年提升。
不过,一些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妇女教育仍存在差距。
报告指出,高等教育的性别比例的不平衡现象有所改善,女性大学生比例逐渐提高,但在部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女性的参与仍然不足,需要进一步促进性别平等。
二、就业领域中国妇女的就业状况也有了显著的改善。
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女性参加劳动力市场的比例达到了64%,女性的就业机会和职业选择的多样性不断增加。
此外,妇女在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职位中占一定比例,但整体上占比仍较低。
同时,性别工资差距存在,女性的平均工资相对较低。
这提示我们还需要更多地关注妇女在职业发展和平等待遇方面的问题,进一步解决性别歧视问题,推动妇女在经济领域的平等参与。
三、家庭领域中国妇女在家庭领域的地位也有了一定的改变。
报告显示,中国妇女城市化进程中的主要变化之一是家庭关系的转型,传统家庭模式逐渐向核心家庭和双职工或多职工家庭模式转变。
现代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逐渐从传统的妻子和母亲扩展到参与家庭决策、承担经济责任等方面。
此外,报告还揭示了家暴对中国妇女的影响,呼吁加强对家庭暴力的预防和保护。
四、社会参与领域中国妇女在社会参与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挑战。
报告指出,妇女在政治决策、社会组织和公共领域的参与度仍然相对较低。
妇女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参与度和创业比例也相对较低。
此外,性别歧视和传统观念仍然是影响妇女社会参与的主要障碍。
尽管如此,随着社会性别平等意识的提升和社会对妇女权益保护的重视,妇女社会参与度有望继续提升。
政治方面看妇女地位
二从参政议政的性别比例看女性地位妇女参政议政不仅是检验男女是否平等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且体现着国家的文明程度。
我国妇女的进步与发展,不仅时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而且整个人类进步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正确认识我国妇女参政议政的现状,分析我国妇女参政议政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并积极探寻提高妇女参政议政能力的途径和时策,时于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促进女性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参政议政的环境在199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各项政治权利和自由,以及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
特别是1995年修改的《选举法》在第六条增加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中,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妇女代表,并逐步提高妇女的比例。
”在妇女参政权方面,目前从法律条文看,体现了我国对妇女参政权的重视,妇女在法律上已真正获得了与男子平等的参政权利,反映了我国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在法律上确立了妇女当家作主的权利地位2参政议政的现状仔细研究历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的男女比例构成会发现,女性代表委员的比例正在渐渐提高,一些亮眼的女性都说女性能顶“半边天”,但是从人们的传统印象到实打实的数据都显示,在政坛上,实现男女平等的目标还有待努力。
不过,仔细研究历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的男女比例构成会发现,女性代表委员的比例正在渐渐提高,一些亮眼的女性代表委员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以下为相关数据:3参政议政存在的问题及成因◇1法律、法规规定不够健全,且执行上有偏差建国以来,虽然我国在妇女参政权方面,从法律条文看,体现了我国对妇女参政权的重视,妇女在法律上已真正获得了与男子平等的参政权利,反映了我国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在法律上确立了妇女当家作主的权利地位。
但是我国法律、法规对排斥和歧视妇女参政议政行为的有关法律界定不清,在相关的立法中没有被作为应追究的违法行为,因制裁力度不够,导致歧视和阻浇妇女参政议政的行为时有发生。
在西方国家和中国,女性在职场和政治领域的地位及发展机会上有何不同?
在西方国家和中国,女性在职场和政治领域的地位及发展机会上有何不同?随着时代的变迁,女性在职场和政治领域的地位也有着巨大不同。
西方国家对女性的地位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和保障,而中国在这方面有许多不足之处。
下面将具体分析女性在两个地区的职场和政治发展机会的区别。
1. 职场机会的不同在西方国家,很多企业实行女性平等晋升制度。
无论性别,只要在工作中表现突出,都可以获得晋升和加薪的机会。
而在中国,女性在职场中普遍存在性别歧视和低就业率的问题。
许多企业也存在“玻璃天花板”的现象,女性的晋升路径远比男性艰辛。
小点内容:- 在西方国家,妇女和男性之间的薪酬差距越来越小,尤其是在德国、瑞典、冰岛等国家。
- 在中国的职场中,妇女还存在“二次就业难”现象,即在怀孕后难以再次担任职业工作。
2. 政治领域机会的不同在政治领域,女性成功地走上政治舞台成为领袖人物的案例在西方国家较多见。
例如,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伊丽莎白·沃伦在美国国会中获得了不少支持者,她曾经较劲化石燃料业和华尔街大银行,推动立法加强消费者保护。
但在中国,女性在政治领域的成功案例相对较为罕见,很多女性很难突破性别壁垒,走上领导岗位。
小点内容:- 在西方国家的政治舞台上,女性比例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例如,瑞典议会有半数以上的女性,澳大利亚女性在国会中也比例越来越高。
- 在中国的政治领域中,虽然妇女委员会、少数民族委员会、劳动委员会等具有一定的组织性和代表性,但是在政治层面的代表性、权力的最高层级上,女性代表的数量及比例较低。
3. 总体状况的不同总体来讲,西方国家的女性在职场和政治领域的地位较为稳固。
虽然还存在一些性别歧视现象,但是这些现象并不是根深蒂固的问题,社会上逐渐产生了反对性别歧视的观念。
而在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仍然欠佳。
不少妇女因为家庭和婚姻的原因,被迫离开工作岗位,对自身职场和经济能力的提升造成困扰。
小点内容:- 西方国家在性别平等的法律建设、教育普及、职业培训和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都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建设和保障,女性地位有了较大提高。
中国女性政治参与状况及改进措施
中国女性政治参与状况及改进措施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女性在政治领域的参与状况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法律的完善,中国女性参与政治的机会逐渐增多,但与男性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本文将从中国女性的政治参与状况出发,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促进女性在政治领域的全面参与。
一、中国女性政治参与状况1.女性在政治领域的现状中国是一个男女人口比例基本平衡的国家,但在政治领域,女性的参与仍然相对较少。
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女性代表的比例仅为24.9%,在地方人大代表中更低。
在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岗位,女性所占比例也较低。
女性在政治决策和公共事务管理中的参与度也不高,这导致了女性在政治领域权利的被动性和较低的话语权。
2.存在的问题中国女性在政治领域参与较少的现状背后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
传统的观念和价值观对女性的社会角色和地位产生了影响,使得女性更多地承担家庭和家务的责任,而在政治领域的发展和参与上存在一定的局限。
政治环境和机制的不完善也是造成女性参与政治较少的原因之一。
在政治竞选和选拔过程中,女性面临的阻碍更多,而政治领域的工作机会也不容易得到平等对待。
在公共领域中,女性所面临的性别歧视和暴力问题,也对女性的政治参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改进措施1.法律和政策的完善为了促进女性在政治领域的全面参与,首先需要加强法律和政策的完善。
政府应当出台相关政策和法律,明确规定和保障女性在政治领域的权利和地位。
加强对性别歧视和暴力的打击力度,为女性提供平等的政治参与环境。
2.教育和宣传教育和宣传是改进女性政治参与状况的重要手段。
加强对性别平等教育的宣传和普及,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公众对女性政治参与的理解和支持。
通过广告、媒体等渠道,树立女性在政治领域的典型形象,激发女性参与政治的积极性。
3.机制和环境的改善4.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改进女性政治参与状况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部门、政治组织、妇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应当加强合作,推动性别平等理念的贯彻落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社会妇女政治地位的分析三大队社会学一区李明洋0910301022摘要:从古至今,妇女的地位在历史上始终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
从远古时代的母系氏族中妇女权位的最高化,到后来妇女沦为男人的附属品和玩偶,妇女开始了水深火热的生活,更不用说参政议政了,直到社会经济和国家情况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受到或多或少的西方外来思想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妇女开始接受新的思潮,开始走上历史的舞台,开始走上政治的舞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种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修改,妇女参政议政的权益得到了极大的保证,越来越多的妇女开始在政坛展现他们的智慧。
关键字:妇女政治地位历史一、前言:英语politics(政治)源于希腊语,初指城堡或卫城,后同土地、人民及其政治生活结合在一起而被赋予“邦”或“国”的意义。
后又衍生出政治、政治制度、政治家等词。
因此,“政治”一词一开始就是指城邦中的统治、管理、参与、斗争等各种公共生活的总和。
政治未毕通也。
(政治没有完全上轨道。
毕:全。
通:通达,不受阻,可译成“上轨道”。
)——汉·贾谊《论积贮疏》是政治一词的最早出处。
中国先秦诸子也使用过“政治”一词,但在更多的情况下是将“政”与“治”分开使用。
“政”主要指国家的权力、制度、秩序和法令;“治”则主要指管理人民和教化人民,也指实现安定的状态等。
而将“政”与“治”两个词结合使用,则始于中国近代,代表人物是孙中山。
他说:“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
”本文通过对已有的中国妇女政治地位的研究分析,弥补其中的不足。
探讨从古至今女性政治地位的变迁和进程,重点探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妇女参政议政的形势的变化,理解其中变迁的各种问题,研究方法和策略,让妇女的政治地位得到真正的提高和改善,改善妇女的就业形势,缓解社会职业的歧视和偏见。
本文将从下面的几个方面来讨论这个问题:1.我国2000年以前的妇女政治地位的变化。
2.分析影响妇女政治地位的因素(1)、封建残留对干部性别的影响:(2)、女性自身的参政意识不强:(3)、妇女受教育水平:(4)、社会保障制度和法律制度的不完善:3.提高中国妇女政治地位的政策策略。
4.总结与讨论。
二、我国2000年以前的妇女政治地位的变化。
(一)我国古代妇女的政治地位:在旧中国的封建制度下,妇女终身被禁锢在家庭中,深受政权、族权、神权和夫权的四重压迫,丧失独立人格。
旧中国的统治者不但拒绝承认女性与男性拥有平等的权利,而且用封建礼制和法制直接确认和保护这种不平等的两性关系。
在礼制上,历代王朝根据各自的需要,制订和编印了《女诫》、《内训》、《女论语》、《女范捷录》等一整套有关女教、妇道的规条,将妇女严格捆束在“三从四德”之中。
有“男主外,女主内”,“男不言内,女不言外,内言不出,外言不入”。
妇女除了做饭洗衣、编织缝纫、料理家务外,其他事一概无权过问,更别提参与政事国事。
妇女没有做官的资格,没有自己的姓名,不能参加祖先的祭祀,没有财产的继承权,没有男女平等的法律地位,女人都是毕恭毕敬的侍奉男人,相夫教子。
在宗法制度下,婚姻体现的是男性的特权。
对女性而言,婚姻必须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由于受“男女授受不亲”和社交狭小的限制,女性对未来的婚姻是茫然不知的,由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命运任凭别人操纵。
始于南唐后主宠妃的“缠足”更是一种变态的取悦男子的审美情趣的自觉奉行的准则。
女人是婚姻悲剧的受害者,是滴血的贞节牌坊的殉葬者,是裹着小脚做男人的玩物的不幸者,是沦为娼妓卖笑的不争者。
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妇女几乎没有法律关系的权利主体地位,也难觅对其权益给予法制保障的内容和表现。
在这样的环境中,中国妇女无政治民主权利可言,更不用说参与国家的管理了。
(二)从晚清维新派妇女解放的思潮到新中国的成立从清末以兴女学和戒缠足为突破口的妇女解放的号角在当时先进思想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吹响。
到了近代,经过女性的不断奋斗女性的地位开始有所上升与提高。
妇女开始走出闺房,走向社会,女子学堂的大量兴办,也让中国妇女开始迈出国门。
从辛亥娘子军开始中国妇女开始了参政历程。
中国妇女开始在政治的舞台上导演着她们自己的风采。
南京临时政府时,开始奖励女学,实行男女同校,劝禁缠足,妇女在社会上初次享受了与男子同样的历史地位。
1905年,在同盟会成立之后,先后有何香凝、唐群英、秋瑾、吴亚男、林宗素等妇女加入同盟会,成为早期的同盟会会员。
据统计,同盟会的女会员约59人。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了,看到了妇女在国家解放和社会革命中的重要性,从一开始便自觉承担了领导妇女运动的历史责任。
随着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的影响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个别先进的妇女开始加入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建立后,妇女的社会地位进一步提高,妇女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着半边天的重要作用。
一大批久经考验的妇女领袖担任了新中国的领导职务。
在人大,政协,国务院系统及地方政府任职的妇女也不断增加,她们同男性共同参加对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修改和实施。
(三)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妇女政治地位新中国建立后,妇女的社会地位进一步提高,妇女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着半边天的重要作用。
一大批久经考验的妇女领袖担任了新中国的领导职务。
在人大,政协,国务院系统及地方政府任职的妇女也不断增加,她们同男性共同参加对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修改和实施。
新中国废除了一切歧视、压迫妇女的法律,并赋予了女子同男子平等的法律地位,妇女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建国前夕,具有宪法效力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妇女在政治上拥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195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199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正)》中,均明确规定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这些法律条文的制定,使宪法男女平等的精神成为国家生活的行为准则,为确立和提高妇女的政治地位奠定了重要基础。
法律对妇女政治地位的确定,激发了广大妇女的参政热情和主人翁意识。
广大妇女满怀信心,积极参加各地的选举,她们称选民证为“当家证”。
1953年12月,在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普选运动中,广大妇女踊跃参加了投票。
这次选举全国共选出基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5669144人,其中妇女代表占17.31%。
此后,女性参与选举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
1995-2005年,女性参与地方人民代表选举的比例已达到73.4%。
人大和政协是妇女参政议政的主要渠道。
在历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女委员中,妇女都占有一定的比例。
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共有女代表147人,占代表总数的12%;在此后的历届人大会议上,女代表的参与比例整体稳中有升。
2008年,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女代表已占21.33%。
1949年第一届全国政协女委员占委员总数的6.6%,女常委占常委总数的6.9%;到2008年,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女代表和女委员分别占到了21.33%和17.7%。
在地方各级人大和政协中,女代表也占一定的比例。
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密切联系群众,参与意识不断提高,为国家立法和改进工作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提案。
在全国政协,妇女在中共党员和女干部中也占有相当的比例。
截至2004年,女党员人数已达1295.6万人,占党员总人数的18.6%。
全国各级政府中都有妇女担任领导工作。
1951年党和政府的各级机关中约有15万女干部。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妇女干部的人数大幅增长。
2007年,全国共有女干部1500多万人,占全部干部的38%。
2008年,全国有230多位女性任省部领导,公务员中女干部占40%以上。
司法机构中也有一大批女法官、女检察官、女律师。
一代德才兼备、年富力强、有专业知识和领导才能的女干部不断被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
中国共产党不仅在自己的队伍中注重女党员和女干部的培养,而且将这一原则贯彻到各民主党派。
截至2005年,在中国八个民主党派中,女性已占有较高比例,其中有七个党派女党员比例超过了30%。
我国妇女政治地位得到很到的提高,但所占比例仍然不高,男性占据绝对优势,妇女的政治地位仍未得到绝对的改善,特别是第五届人大以后女性比例基本上处于平衡,上升十分缓慢,第一届到现在女性比例也只不过上升了10%左右。
从第一届人大召开开始女性的政治参与程度就十分的低,第一届人大代表女性比例仅为12%,第二届到第四届,女性代表比例增长速度十分的快,但是第四届到第五届,就成下降趋势,以后各届的女性人大代表比例都持续在20%左右,几乎没有增长,女性政治地位处于劣势。
三.影响我国妇女政治地位变化的历史和社会因素:(1)、封建残留对干部性别的影响:封建专制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对中国人民无论从心理和生理上都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在妇女参政议政方面,由于受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女性干部比例偏低、数量少,任副职的多,担任重要领导职务的女性少;干部从政环境和任职机制中仍存在性别歧视;基层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决策的程度仍然偏低。
在女性就业方面,仍不同程度存在性别歧视,生育问题仍然是女性就业上的一大障碍;多数妇女(尤其是农村妇女)从事较低层次的职业,需要高文化与高技能的职业依然由男子占主导地位;女性在劳动力市场激烈竞争的形势下正在被逐渐边缘化,而且也正在进一步低端化。
(2)、女性自身的参政意识不强:女性对社会责任和对政治的敏感程度比男性低,部分妇女参与欲望低、参政意识淡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参政素质低、竞争力弱的问题。
由于受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妇女群体参政的心理准备不足、意识不强、热情不高。
同时,由于长期以来缺乏参政实践锻炼和思想训练,许多人还未摆脱女性自身依赖性、自卑感的约束,参政所应具备的心理和文化素质工作经验和组织能力等在整体这也是为什么女性参与政治的比例会比男性低。
(3)、妇女受教育水平:文化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女性的参政程度,女性受教育方面总体不太平衡。
在城市,男女儿童享有大致相同的教育权利,但在乡村和西部地区,农村女性教育需求被忽视,女童往往成为经济困难家庭的教育牺牲品,失学率较高;农村贫困地区、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牧区扫盲教育任务艰巨,由失学辍学、学习障碍、复盲等因素而引起的新增文盲的潜在性与可能性较大;我国妇女接受高等教育专业程度、学历层次越高,女性总数比率越低。
对女性教育的期望值低,“父母认为女孩上学没有用的达9.1%,比男性的同一比例高5.6个百分点。
”。
女性的文化水平在总体上比男性的低。
(4)、社会保障制度和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女性政治地位的保障是法律,在辛亥革命之前,在法律上,女性是不享有和男性同等的政治权利的,辛亥革命后才逐步在法律上规定男女地位平等,并逐步完善。
在女性特殊权益的保障方面,许多劳动法规没有罚则规定,有的虽然有罚则规定,但又制定得过于原则和笼统,致使执法中难以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一些企业侵犯女职工劳动权益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妇女在孕期、产期遭受歧视的现象仍然存在;一些对女工的保护性规定和福利待遇的规定,反而成为一些企业不雇佣女工的挡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