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研究的范式变化与前景探索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式_汪信砚
·5 ·
中国社会科学 2008 年第 2 期
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乃是一个统一的过程 。 需要说明的是 , 把马克 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 不是为了使马克思主义哲学适应或同化于中国传统文化 , 而是要把中国传统文化 、 特别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精华吸纳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来 。 那种把马 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视为 “ 儒化” , 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形过程和向中国传统哲学的复归 , 甚至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封建化的观点 , 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严重歪曲 。 第二 , 把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当前现实相结合 。 即是说 , 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考察和分析中国的 当前现实 , 从中提升出具有时代性和普遍性的哲学问题 , 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创造性回答 , 指 导中国的当前实践 ,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 关键在于要在研 究中国的现实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坚持 、 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 对此 , 艾思齐早在 20 世纪 40 年代就曾说过 : “ 在中国应用马克思主义 , 或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就是要坚决地站在马克思 主义的观点上 ,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上 , 用马克思 、 恩格斯所奠定了的 、 辩证唯 物论的和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方法 , 来具体地客观地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关系 , 来决定中国无产阶 级在中国民族革命斗争中的具体任务及战略策略 。 ” “ 中国化决不是丢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的意 思 , 相反地 , 愈更要能够中国化 , 就是指愈更能够正确坚决地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的意思 , 愈更能创造 , 就是指愈更能够开展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意思 。 ” ① 整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这样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亦复如此 。 值得指出的是 , 由于中国的具体实际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 , 它在不同的时代往往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 , 因此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即把马克思主义哲 学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 也内在地包含着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特征相结合 , 在马克思 主义哲学研究中及时地总结与概括人类实践和科学发展最新成果的含义 。 具有如此规定的马克 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 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应有范式 。 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应有范式 , 是指当代中国马 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该紧紧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这个中心任务来展开 , 它的理论目标 就是要在当代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是否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 应 该成为衡量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标准 。 这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本质特点 、 当 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特殊性质决定的 。 首先 ,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为范式开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 是马克思主义 哲学自身的本质要求 。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点 , 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 、 始终成为时代精神精华的根本基础 。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 , 实践是作为哲学研究对象的人与 世界关系的根本基础 , 从而也是哲学思维应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也正因如此 , 实践的观点成 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 、 基本的观点 。 然而 , 实践并不是一种抽象的 、 一成不变的东西 , 它的最大特点就是直接现实性 。 一方面 , 实践总是具体的 , 它总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特定的 现实条件下进行的 ;另一方面 , 实践又是历史的和不断发展的 , 它在不同的时代有着很不相同 的内在规定性 。 因此 , 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点 , 就必须注重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国 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 立足于各国的具体实际来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 马克思 、 恩格斯在谈 到他们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时 , 曾反复强调人们应该 “ 把这一理论应用于本国的经济条件
创建中国哲学学科新范式与新形态(专题讨论)——用哲学论述中国文化经验——以“器”、“惑”两范畴为
认 为 ,l世 纪 中国哲 学在理论 形 态上 的建构 , 2 一方 面要 对 2 纪 中国哲 学的全 部积 极 成 果予 以 继 O世
器 是人 工 制 造物 , 中部 分 是 直接 从 自然 物 中 其 选 择而 来的 。器可 分 实 用 性 、 能性 与 象征 性 三 种 功
哲学不 仅 要 思 考 现 成 的理 论 , 要 面 对 经 验 。 更 经 验有很 多层次 , 有具 有人 类普遍 性的经 验 , 也有某 种 文化传 统 中 的经 验 。 反 思 前 者 的 哲 学 是 一 般 哲 学, 而探 究后 者如 中 国文 化 经验 的 哲 学 , 中 国哲 是 学 。在 当代 中国 , 这两 种哲 学研 究可 以并行不 悖 , 但 本 文关心 的是 后 者 。经验 有 直 接 经验 与 间 接经 验 , 而最重 要 的间接经 验 , 自然是 记述 在 各 种 伟大 的文
维普资讯
20 0 6年 3月
学 术 月刊
Ac d mi o t l a e cM n h y
M a" l .,2 6 00
第3 8卷
3月号
Vo. 8 No 3 13 .
[编 者 按 ] 关于 中国哲学 学科合 法 性 问题 的讨论 , 学术 界基 本 上 已告 一 段 落。这 场 由 中国哲 学 学科 和 外 在 国哲学 学科 的学者共 同参 与的学术 讨论 , 大体 上 已经 完成 了对 以往 中国哲 学 学科 范 式 的解构 。创 建 崭 新 的 中国哲 学 学科 范 式, 建立 中国哲学 丰 富多样 的新形 态 , 进 中国哲 学 学科 的新 的建 设 , 推 已成为 界 内学者 们 的 共 识 本刊特 组发 四位 中国哲学史 研 究者 围绕这 些 问题 展 开 专题 讨论 , 期待 着他 们 的这 些思 考 能 弓起众 并 I 多学者 的共 同关 注 , 同参 与到这 场颇 有意 义 的讨 论 中来 。 共
中国马克思学:马克思哲学研究范式的回归与创新
一
群众 是历史 的创 造 者 等 观 点 和 原 理 , 以及 实 事 求
是、 辩证法等。它的历史地位与历史价值不能被完 全否 定 , 点 和作 用 上 来 看 , 从特 它给 马 克思 主 义哲 学 的传播 和普及 提供 了一些 通俗 易懂 、 于被广大 易
人 民群众所 接受 和熟 悉 的教 材 和读 本 , 一些 易于 同
、
联传人中国后 , 则完全变成 了一个贬义词 , 并且这 种状 况持 续 了相 当长 的一段 时 间 。 进人新 世 纪后 , 着 整 个世 界 格 局 的 变化 , 随 马
中国特色社 会 主义 事业 的不 断推 进 , 源于苏 联 的僵
2 世纪 2 o 0年代 , 在列宁支持下 的梁赞诺 夫 , 就率先提出了“ 马克思学 ” 这个概念 , 并且率先开 始了创建马克思学的奠基工作 。梁赞诺夫提 出马 克 思学这 个概 念 , 旨在强 调要 用严 格 的科学 态 度去 研究 马 克思 , 究 马 克 思 的 文献 与思 想 、 论 与 实 研 理 践 , 之 成 为一 门特殊 的 、 密 的科 学 。梁 赞诺 夫 使 严
20 0 9年 第 8期 ( 总第 2 3期 ) 2
学 术 论 坛 A AD MI F R M C E C O U
N . 。0 9 O 820 ( u ua vl N .2 ) C m l i y O 2 3 te
中国马克思学: 马克思哲学研究范式的回归与创新
蒋晓 东, 龙佳解
6
点进行 了严厉批驳 , 另一方面打破 了僵化的传统研 究模式, 主张重新为马克思学正名, 还其 以马克思
文本研 究 的本 来 面 目 , 成 为 一 种 新 的趋 势 和 呼 已 声- 。在《 1 J 马克思学新奠基一 马克思哲 学新解读
浅析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演进过程与发展趋势
浅析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演进过程与发展趋势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演进过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儒家学说。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哲学不断发展演变,形成了丰富多元的哲学传统,如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
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也在不断发展中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演进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哲学阶段,主要在中国古代。
儒家、道家等思想流派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思想集中在个体自身修养和伦理道德问题上,追求内在的自我修养和道德境界。
第二阶段是现代化启蒙阶段,主要发生在近代。
随着西方现代化的浪潮涌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开始与西方哲学相互交流与对话。
受到启发,中国知识分子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变革,追求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的路径。
第三阶段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阶段。
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步入了新的发展道路。
通过与西方哲学的对话和借鉴,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开始呈现出多元化、国际化的特点。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也在面对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如发展模式、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和观点。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也呈现出几个明显的特点:多元化和开放性。
在现代化的背景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要面对全球化的挑战,需要吸收和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和理论,经过改造和发展形成适应中国实际的理论体系。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也要面对着多元性的社会和思潮,需要包容不同的理论和观点。
应用导向和问题导向。
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要站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紧密结合实际问题,深入研究和探索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现象,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
国际化和国际交流。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要与国际学术界保持紧密的联系和交流,参与国际学术的前沿探索和讨论。
也要积极主张中国的学术话语权和文化话语权,为中国特色的哲学和社会科学理论贡献力量。
跨学科和综合性。
中国传统的学术研究范式
中国传统的学术研究范式道家学派的研究范式强调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观察和体验。
道家学者认为,自然是万物的根源,宇宙有自己的规律,人应当顺应这种规律生活。
他们注重探索人和自然的关系,提倡“无为而治”、“不争之道”,强调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在。
道家学派的研究范式强调实践和体验,通过修炼自己的心境和观念来达到对世界的洞察和寂静。
墨家学派强调实际应用和功利主义的研究范式。
墨家学者认为,学术研究应该关注人类实际需求,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他们注重实际的效果和可行性,强调工程技术和实用技术对社会的重要性。
墨家学派的研究范式侧重于实际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提供对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实证研究。
法家学派的研究范式注重法律和政治的研究。
法家学者认为,社会的秩序和稳定是通过法律和政治手段实现的。
他们注重法则和制度的研究,强调集权和权威对社会的重要性。
法家学派的研究范式注重对法律和政治的分析和评估,提供对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的解析。
兵家学派的研究范式强调军事和战略的研究。
兵家学者注重战争的实战经验和战略思考,强调力量对弱点的利用和优化。
他们注重对敌人和战场的研究,提供对军事力量和战略布局的分析和评估。
兵家学派的研究范式关注军事领域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提供对军事理论和实践的实证研究。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的学术研究范式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不同学派的研究理念和方法。
这些范式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学术研究的丰富多元性。
这些传统范式不仅对中国学术研究有着深远影响,也为人类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智慧。
“中国哲学史研究的现状与前瞻”学术研讨会综述
二、 运用 新材 料 、 新视野、 新观 点对 中国 哲 学
史 问题进 行 研 究 。运 用 新 材 料 、 新视 野、 新 观 点 对 中 国哲 学史 问题 进 行 研究 , 切 实 推 动 中 国哲 学 理论 的创新 , 是 会 议研 讨 的又 一 重 点 。北京 大 学 王 中江对 新 出 土 的黄 老 学 文 献—— 《 凡物流形》 进行 了研 究 , 认 为 这 是 一 篇 形 而 上 学 之作 , 其 中 的“ 一” 这 一 概 念 则 起 着 枢 纽 和 关 键 作 用 。具 体 而言 , “ 一” 被 设 定 为 万 物 的生 成 者 、 万 物 存 在 和
中国哲学 史 、 从 思 想 史 的角 度 研 究 中 国哲 学 史 、
、
研 究 的现状 与前 瞻 , 与会 学 者 对 中 国哲 学史 方 法 论 与 中国哲 学史 学 科 范 式 创新 展 开 了多 维 度 、 多 侧 面 的探 究 。武 汉 大 学 郭 齐 勇 强 调 , 经典 诠释 、 创 造转 化 的 基 础 在 于 训 诂 与 考 据 等处 理 文 献 的 基本 功 , 而 在 义 理 上 则 主 张 古 今 中西 的兼 通 ; 内 在性 的批 评 与 思 想 的训 练 一 定 要 以 同情 的 了解 为前 提 , 注重 理解 的历 史 性 与 诠 释 的相 应 性 。北
一
维 的僵硬 思 维定 式 , 而 从 时代 性 与 民族 性 两 个
维 度对 中 国哲 学 予 以更 完 整 的 观 照 。河 南 省 社 会 科学 院 高 秀 昌认 为 , 从不 同的哲学观 、 哲 学 史
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文献学研究范式回顾与展望
从马克思主义传人 中国以来 ,马克思主义哲 学文本文献学研究经历 了翻译介 绍、结合 中国革 命 建设 实 际需要 和 中 国传 统 文化 阐述 马克思 主 义 哲学原理 、在革命和建设 实践 中对马克思主义 经 典作家文本文献予 以阐释 、以苏联马列著作 翻译 和教科 书 为蓝 本进 行 研 究 、以 马克 思 恩 格 斯 用 不 同语 言写 作 的公 开 出版 的著 作及手 稿 和笔记 重新 解读等阶段。 目前 ,我 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 文 献学 研究 已形 成 了 以 下一 些 研 究 基 地 :以南 京 大 学哲学 系孙伯绥 、张异宾 教授 为学科带 头人 的 “马 克思 主义哲 学历 史 文本 研 究 学 派 ”,他 们 在 回 到 马克思 哲学 原始 语境 条件 下对 马克 思主义 哲 学 进行 了全新的理解和阐述 ;以中共 中央编译局为 核心 的马 克思 恩 格斯 列 宁手 稿 研 究 、版 本 研 究 及 西方 马克 思 主义研 究 ;以 中国社会 科学 院 、复旦 大 学 、南京 大学 、黑龙 江 大学 的哲学 系为 代表 的 国外 马 克思 主义著 作文 本研 究 ;以北京 大学 聂锦 芳 、王 东教授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 中心”等。 其 中 ,南 京大 学 和北 京 大 学 的研 究 基 地 因丰 硕 的 成果而被学界公认为文本文献学研究范式 的两大 重镇 。为更好 地展 开 马克思 主义 哲学 文本 文献 学 研究 ,推动马克思 主义哲学在 中国的传承和发展 创新 ,扩大它在世界的影响,本文试对 中国马克思
中国哲学研究的四个范式
十章揭 出“ 圣希天 , 贤希圣 , 士希 贤” 旨( 之 即人 当以
圣人为标准 的结 论 ) 至于人 何 以要成 圣 成贤 的 问 , 题没有明确提及 ; 此后 讨论 的重 心转 向了成圣 成 贤
今仍有 广泛 的影 响 , 并理所 当然地 享有崇高的权威 。 人们 只要一从事 中 国哲学 研究 , 自觉 不 自觉地 落 便 入这 四大范式 , 既受 到 它们 的激励 , 受 到它 们 的 也 制约。 因此 , 对这 四个 范式进 行 理性 的反思 , 将有 助
四个 范式各 有其优缺 点 , 都一定程度上使 古代 文本 在现代语 境 下获得 了重新解读 , 但都
未 触及古代语境 的 自明前提。 关键词 中国哲学 范式 语境 普遍哲 学
[ 中图分 类号] 2 [ 献标 识码] [ B 文 A 文章编号 ]4 7— 6 X(0 9 0 0 6 0 4 6 2 20 )6— 0 0—0 6
中国哲学作为一个 学科 正式 出现 , 以追 溯到 可
一
11 9 9年胡适 的《中国哲 学 史 大 纲》( 上 ) 开 出 卷 公
版。它标志着 中国学 者开始以现代哲学 的眼光来整 理和诠 释 中国古代的思想内容及其发展过程 。 自此 之后 , 们尝试 了多种 方法和多种视角 , 中国古代 人 对 思想进 行了多个 层面 的清理 和挖掘 , 并取 得 了相 当 丰硕 的成果 。每一种方 法都 包含着研究者 自己的研
中国哲学 研究的四个范式
是, 现代语境从根本 上颠覆 了使古 代人 认之 为 自明
的东西得 以成立 的整个世 界 图式 、 历史 叙事 和价 值 体系 , 即打碎 了整个古代语境 , 而代 之的是 全新 也 取
具有几乎无人能撼动 的权威性 。
中国哲学现状及发展
中国哲学史研究
•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哲学史界一些研究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哲学史界一些研究 • • •
者已并将哲学史广义地理解为人类认识的发展史。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哲学史的研究具有多元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哲学史的研究具有多元 化的特点。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哲学史的研究与文化史的 20世纪80 80年代中期后,哲学史的研究与文化史的 研究相互融合,成为一种新的趋向。 20世纪90年代,由“史”的研究走向“论”的沉 20世纪90年代,由“ 的研究走向“ 思、由“照着讲”转向“接着讲” 思、由“照着讲”转向“接着讲”,成为哲学领 域一道引人瞩目的景观。
西方哲学研究
两个明显特点: • 一是重视翻译工作,实现翻译与研究并举 • 二是专题与通史相结合,全面推进基础理 论研究
西方哲学研究
• 德国古典哲学一直是研究的重点 • 古希腊罗马哲学是西方哲学的基础 • 近代经验论、唯理论哲学 • 分析哲学 • 现象学和存在主义 • 后现代主义哲学
历史的重任
“创建当代中国哲学理论,乃是中国人反思 自己的生命历程、理解自己的生存境遇、 寻找自己未来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和迫切 需要。” 需要。” ——高清海 ——高清海
认识论、历史观和价值论等,这些问题基本上是集中在对 哲学这个学科本身的反思和认识上。 90年代关注的问题则分为两个方面: 90年代关注的问题则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深化了80年代的讨论,并进而把这些问题上 第一个方面是深化了80年代的讨论,并进而把这些问题上 升为对哲学的理论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形态、思维方式、 派别冲突的发问和思考; 第二个方面则是对源于现实生活的一些问题的哲学思考, 如发展与代价、公平与效率、真理与价值、传统与现代、 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等,这些问题涉及当代中国人在深刻 的社会转型中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和观念的变革。
20世纪中国哲学的回顾与展望
20世纪中国哲学的回顾与展望【摘要】20世纪是中国哲学发展的重要时期,本文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分析了20世纪中国哲学的历史发展、主要思想流派、代表性哲学家、思想特点以及当代中国哲学的现状。
20世纪中国哲学在马克思主义、新儒家思想、现代性思潮等影响下呈现出多样化的面貌,代表性哲学家如胡适、梁漱溟等在思想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代中国哲学正面临全球化、科技发展等挑战,未来发展趋势仍不确定。
虽然中国哲学在世界哲学中的地位逐渐提升,但还需要加强与国际学术交流,以推动中国哲学的发展和繁荣。
【关键词】20世纪中国哲学、重要性、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历史发展、思想流派、代表性哲学家、思想特点、当代中国哲学、现状、历史贡献、未来发展趋势、中国哲学的地位、引言、正文、结论1. 引言1.1 20世纪中国哲学的重要性在20世纪,中国哲学经历了重大变革和发展,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哲学在这一时期不仅是思想的表达,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诠释和传承。
20世纪中国哲学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0世纪中国哲学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和国家的发展,中国哲学在引领思想文化变革、解决社会问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世纪中国哲学在世界哲学舞台上也逐渐崭露头角。
中国哲学家对西方哲学思想进行吸收和批判性借鉴,提出了独特的哲学观点和理论,为世界哲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作出了贡献。
20世纪中国哲学的重要性还在于它对当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力。
中国哲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更激励着当代中国人民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创新。
通过研究20世纪中国哲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和现代,更好地把握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
1.2 研究背景20世纪中国哲学的研究背景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时期的思想启蒙运动。
当时,中国社会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冲突,传统观念受到挑战,新思潮涌现。
中国传统身体哲学范式研究
路而展开。 可以说, 中国传统哲学定位于身体哲学概念, 能 遇。 将 才 而对 于这一命题的过早关注 , 恰恰构成了整个中国传统哲
够 真正 理 解 中西 方 哲学 范 式 的不 同之 处 。
学体系的支撑点, 就是中国哲学经由现象学还原返朴归真的至
中国之 所 以有与 西 方截 然不 同的 哲学 历史 , 于 中国哲 学 为 始 源 的物 质 本 身和 宇 宙 本体 。 俗地 讲 , 国哲 学 有一 个 根 在 通 中
思 想
中国传 统身体哲学范式研究
李 杰
【 摘要 】 国传统文化的内 有着 “ 中 髓中 天人合一” 的倾向, 即主客体不分, 继而强调人的思想对身 体的驾驭, 因而中国
历来的哲学范式都是 身体哲学; 与西方的 “ 意识哲学” 相比, 处于非常态地位的身体哲学, 则呈现 着中国哲学传统中不 多见的变式。 弘扬中国传统哲学, 固己更要夕展 。 卜
有 着 独 特 的运 行模 式 和学 说 宗 旨。 上 文所 说 , 方 哲 学是 一 本 任 务定位 , 如 西 即行 动 与存 在 同一 的 经验 验 证 , 非 西方 哲 学 那 而 种 以主体 的理性 探究 为 对 象 的哲 学 范 式 , 国哲 学 则是 一种 以 中 样 强调 思 维 与 存 在 的 关 系 。 也只有 如 此 , 国 古代 的 哲 学先 贤 中 主 体 的 感性 体 验 为对 象 的哲 学范 式 。 其运 行 模 式 上 , 在 如果 说 才有 所 谓 的 “ 即身而道 在 ” 说 。 之 也正 因为 这 一点 , 中国传 统 哲 西 方 哲 学发 展 表 现 的 是 主 体 的 思想 与所 思 想 的对 象 之 间不 断 学 才 一 言 以蔽 之 为所 谓 的 “ 求 诸 身 ”之学 , 反 构成 了哲 学 的 伦 迫 近 而 形成 的线 性 的理 论 轨 迹 , 么中 国传 统 哲学 的 历史 , 那 遵 理 倾 向。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与中国思想史研究的范式转移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与中国思想史研究的范式转移论文导读:侯外庐、杜国庠及赵纪彬等马克思主义史学家。
它们后来成为《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及第五卷的底本。
学术界对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亦也经历过这个范式转移的过程。
侯外庐,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与中国思想史研究的范式转移。
关键词: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范式转移科学哲学家汤马思.孔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范式转移”的概念,指出“科学革命”必须经历由前科学、常规科学、非常规科学到新常规科学等四个阶段的发展,也就是从学科范式的蕴酿、成熟、危机到新范式出现并取而代之的过程。
任何学术研究的发展,都是在这个过程下不断确立和完善的。
[1]20世纪初,学术界对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亦也经历过这个范式转移的过程。
其中,侯外庐、杜国庠及赵纪彬等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批判了胡适、冯友兰等人的中国思想史研究的缺点,坚持以唯物史观来理解中国思想的发展,更共同花费十多年时间来编着了五卷六册煌煌二百多万言的《中国思想通史》,为以后的中国思想史研究奠定了新的范式。
一、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常规范式的建立及危机传统中国学界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思想史”,而只有相近的“学案体”著作,如朱熹的《伊洛渊源录》及黄宗羲的《明儒学案》等。
[2] “学案”的内容以疏理某一学者或学术流派的传承关系为主,而对思想背后的社会因素、思想学说的价值、思想流派之间的交流等问题却缺乏探讨,因此注定会在日益严格的现代学术领域中被淘汰。
20世纪以后,随着西方史学方法的传入,一些以新方法编写的中国思想史著作摆脱了“学案体”的束缚,梁启超的《论中国思想变迁之大势》便是其中的典范。
中国第一本现代意义上的思想史著作在1919年面世,那就是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
在序言中,胡适清楚地阐述了研究中国思想史应有的目的、体例及方法,为中国思想史的研究奠定了根基。
首先,胡适指出研究哲学史(思想史)的目的有三,即“明变”——疏理古今思想的“同异沿革及变迁”、“求因”——探寻思想沿革变迁的原因、“评判”——对各思想学说的价值作客观批评。
中国哲学的研究方式应有所改变
够参与当代 国 际学 术对 话 的一个 前提 ( 当然 , 只 这 是一个前提 。如能真正参 与对话 , 需要 中国学术 自 身具有主体 性 ) 。但 它 也带来 了严 重 的问题 , 那就
是未能建构起中国学术 的现代形 态 , 因而 导致 了它 自身学 术 “ 自性 ” 和主体 性 的严 重缺 失 。这 在 “ 哲
动, 哲学史的研 究 , 则是一种 “ 照着讲” 的活动 。“ 接
《 ・ 易 系辞上》 形而 上者谓之 道” “ 之义 ) 这一 面 , 是 这一学术文化系统 的形上学和价值 的基础 。这一方
面 , 当代 中 国的学术 系统 中 , 在 属于 “ 国哲 学 ” 中 的
① 黑格尔 : 法哲 学原 理》, 《 范扬 、 企泰 译 , 张 商务 印 书馆 , 16 9 1年 , 序言》 1 《 第 2页。 ② 冯友兰 : 三松堂学术 文集》, 京大学 出 版社 ,9 4年 , 《 北 18
第 4 9— 3 2 4 9页 。
研究范 围, 以尤应引起我们 的重视 。 所
久 之 I 21第 期 : 参 0年 4 粗 l
着讲 ” 照着讲” 是一个形象 的说法 。实质上 , 和“ , 哲 学史 的“ 照着讲 ” 并非原封不动 的资料汇编式 的讲 , 法。冯先生在《 三松堂 自序》 明志》 《 一章 阐述他“ 旧
下, 凸显 出中国传统思想 学术 的个性特质 和 固有的 精神 , 建构起 中国哲学的当代形 态 , 从而使之能够有
效 地参 与 当今 中 国社会 和世界思 想学 术 的创造进
术方向 , 愈益显示 出了它 的重 要意义 。唐先 生讲 中
国哲学所 面临的危机 表现 为一种 “ 没有 哲学 ” 的危 机, 真是一语 中的 , 深切时弊 。 “ 没有哲学” 的危机 , 岂非更 深刻的哲学危 机和 文化危机 !它表明 , 中国哲学 的研究方 式确实 需要
中国传统的学术研究范式
中国传统的学术研究范式首先,中国传统的学术研究范式注重以经验观察为基础。
在古代中国,学者们常常通过对社会现象、历史事件和人类行为的观察和总结,寻找规律和原则。
他们尤其重视实践经验的重要性,认为实践是认识事物本质的关键。
比如,在儒家思想中,提倡实践求知、实实在在的做事,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关系。
其次,中国传统的学术研究范式强调实践和应用。
中国古代学者们注重将学问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他们关注社会治理、经济发展、教育和人类关系等具体问题,并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改善社会。
因此,中国传统学术研究范式注重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强调知识的实用性。
第三,中国传统学术研究范式强调以德治学。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与学问被认为是紧密相关的。
古代学者认为,只有具备高尚品德的人才能真正深入理解和传递道德真理,实践道德准则。
这种以德治学的范式认为,学者的道德品质是他们学术研究和传递知识的基础,只有具备高尚品德的学者才有资格进行学术研究。
第四,中国传统学术研究范式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规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个人的道德修养被视为学术研究的基础。
学者们努力追求道德完善,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他们强调个人的道德操守和社会责任,认为学者应该以身作则,为社会树立良好的榜样。
最后,中国传统学术研究范式强调知行合一的理念。
中国古代学者认为,理论研究和实践行动必须相互结合。
他们不仅追求对事物的理性认识,还强调将理论知识付诸实际行动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种知行合一的范式认为,学者不仅要有深厚的学术功底,还要有实践的勇气和智慧,才能真正帮助社会发展和改进。
总之,中国传统的学术研究范式具有以经验观察为基础,注重实践和应用,强调以德治学,重视个人修养和道德规范,强调知行合一的特点。
这种传统范式在中国学术界长期影响深远,在当今时代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中国传统哲学的“五大认知范式”
中国传统哲学的“五大认知范式”作者:柴文华段澜涛来源:《知与行》2019年第03期李承贵教授新近推出了80余万字的《生生的传统——20世纪中国传统哲学认知范式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一书,把整个20世纪中国传统哲学的认知范式概括为五种:唯物认知范式、科学认知范式、人文认知范式、逻辑认知范式、自我认知范式,引发了人们对中国传统哲学研究范式的再思考。
“五大认知范式”与“三种解释框架”(以西释中、以马释中、以中释中)是什么关系?“五大认知范式”的特色是什么?“五大认知范式”留给我们的思考空间有哪些?思考这些问题,有助于人们进一步反省20世纪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推进当下和未来对中国传统哲学研究路径的深入探索。
一、“五大认知范式”与“三种解释框架”任何一种观念、思想、理论都不可能是“独化”出来的,必然与当时的文化背景有深刻的联系。
李承贵教授所概括的“五大认知范式”与前些年学界对中国哲学史书写方式的思考有一定的渊源。
对中国哲学史书写方式的思考也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讨论的延伸。
“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虽然被一些学者称之为伪问题,但它促进了人们对中国哲学自身的反省,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哲学史书写方式的思考。
在对中国哲学史书写方式的思考中,学界提出了种种观点,比较突出的是“三种解释框架”即“以西释中”“以马释中”“以中释中”。
“以西释中”是以西方哲学的基本理论、原则、方法为参照,诠释中国哲学。
“以西释中”可以追溯到谢无量1916年出版的《中国哲学史》,这是中国人书写的第一本中国哲学史。
尽管学界多数人认为这部书经学意味较为浓郁,不能算作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开山之作,但也有学者坚持认为谢无量是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开创者。
如果我们尊重历史和文本的话,可以这样说,谢著虽然不如胡适1919年出版的《中国哲学史》(上卷)的影响大,但对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创立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从谢无量《中国哲学史》的总体特征来看,他已初步具备了现代哲学意识,开始以西方哲学为参照书写中国哲学史,构成了“以西释中”诠释框架的萌芽形态。
语言分析:新中国60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范式转型
作者: 韩庆祥[1] 张健[2]
作者机构: [1]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 [2]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出版物刊名: 江海学刊
页码: 21-26页
主题词: 语言分析 新中国60年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验教训
摘要:新中国60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取得较大进展,但也有教训,其经验教训蕴涵在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路向演变中。
从路向演进的方面看,60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出现了六个方面的变化,内含着三个重要的理念转换。
六个变化是:由“意识形态化哲学”走向“科学性哲学”,由“相对注重本质与定性思维的哲学”走向“也注重功能与价值的哲学”,由“注重书本理论逻辑的理论哲学”走向“注重现实生活世界逻辑的生活哲学”,
由“一元模式哲学”走向“多样个性哲学”,由“注重把传统教科书当教条的教科书哲学”走向“注重从文本解读中挖掘本真精神、基本价值的文本哲学”,由“谈人色变哲学”走向“以人为本哲学”。
三个理念是:“书本逻辑导向——现实问题导向”、“哲学与政治关系之现代重构”、“哲学与生活世界关系之现代重构”。
从语言分析的视角看,这些变化的背后是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与中国政治、人的发展。
课程研究范式发展:趋势、特征及启示
课程研究范式发展趋势、特征及启示三、课程研究范式发展的基本特征课程研究范式发展的基本走势是课程内在规律运动的结果,是人类对课程不断探究使然,是人类科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发展的“集景”,其具有以下特征。
(一)多维性和复杂性课程研究范式从单一追求普适课程原理和规则转为多维度课程理解,其多维性集中体现在课程研究的哲学基础、研究内容、方法论、文化语境、场域和主体等六个方面。
具体来说,即“后现代主义”取代“现代主义”、“课程开发”转向“课程理解”、“单一封闭”走向“多元开放”、“文化研究”涵盖“科学研究”、“封闭象牙塔”回归“开放田野”、“旁观族外人”转为“参与族内人”〔12〕。
课程研究范式发展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概念重构运动”后,课程论界广泛援引相关学科理论进行课程研究,从诠释学、浑沌学、现象学、心理分析、批判理论、过程哲学、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多元文化主义等理论视角,采用批判性的、哲学的、文化的和解释性的多元话语,探究各自关注的教育和课程问题,提出了诸多新的课程概念、课程原理和课程实践主张〔17〕。
(二)互补性和共存性随着课程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课程研究范式的发展也不断“推陈出新”。
这里的“推陈出新”不是新课程研究范式对旧课程研究范式的完全取代,而是对过往课程研究范式的反思、补充、完善和创新,不同的课程研究范式有自身的优点和局限性。
课程开发范式中的课程编制和课程评价是其他课程研究范式都不可能绕过的,泰勒原理对其他课程研究范式仍具有指导意义,它可以使课程编制有章可循,有助于促进课程编制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17〕。
现代课程研究范式比较注重课程目标及达到目标程度的实践操作层面,而后现代课程范式关注教育原理和学习过程中人的发展,注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美学等对课程的影响。
各课程研究范式从自身研究的思想、理论、视角、内容、方式等对课程进行不同维度的探究,它们之间是一种互补共存关系,共同推进课程研究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哲学研究的范式变化与前景探索2008:中国哲学研究的范式变化与前景探索景海峰【专题名称】中国哲学【专题号】B5 【复印期号】2009年12期【原文出处】《文史哲》(济南)2009年5期第13~19页【英文标题】2008:The Paradigm Tra【内容提要】近年来的中国哲学研究有两个显著变化:一是“大哲学”意识的浮现与提升,试图打破哲学二级学科的框限,在中哲、西哲和马哲之间找到对话与沟通的孔道,以共同面对当前的世界格局和中国文化的新处境;二是中国哲学研究的本土化转向,特别是对以往过分依赖于西方的研究范式及方法的深刻反省和努力调整,使得学界之立场与态度、取径与方法,以及问题意识和学问关注等等,均在悄然地发生着改变。
以2008年的中国哲学史研究为例,选取几个较为重要的问题,略作述评,可以见其概貌。
【关键词】中国哲学/中、西、马对话/国学与哲学/内在价值/诠释方式回顾2008年的中国哲学史研究,似有波澜不惊之感。
在经历了以“中国哲学合法性”大讨论为媒介的学科深度反思之后,学术界稍事喘息、茫然四顾,颇有点不知所从的感觉。
几十年来所形成的惯性研究套路和普遍方法被进一步消解和稀释,其与中国思想史、历史文献学,乃至于一般的传统文史学之间的界限也越发模糊,有时甚至难分彼此。
而基于后现代哲学的异彩纷呈、扑朔迷离,对于西方思想之新的吸纳与消化,也就同样呈现出了多元化和不确定性的特点,难以形成主流之态势。
在传统范式弱化、探索的多向性蓬勃展开的格局下,试图遵循着原有的描述路径和评价方式也变得困难起来,“概括”只能行走在不能概括的密林之中。
但多向的探索毕竟打开了更大的空间(问题域),也掘发出了更为深层的话题,这就使得中国哲学史研究以前所未有的丰赡性和多样性呈现出来,其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我们这里试着举出几题,略予评述。
一、中哲与西哲、马哲的对话和融通当前的中国哲学研究仍处于分隔和裂散的状态。
因学科分类的辖制,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河饮马、互不统属,各有一套独立的学术规则和叙事逻辑,在各自的既定情景和惯性轨道上运行。
哲学研究与教育的从业者,也是分田耕作,画地为牢,只知有汉,哪管魏晋,早已经习以为常。
这种状况由来已久,渐行渐显,只是于今更甚,随着科研、教学体制化的变本加厉和哲学研究从业队伍的急剧膨胀,这似乎已经成为无法疗治的痼疾,积重难返,救无可救。
但面对全球化融通时代的到来和由独白走向对话、分隔变为一体的新世界之场景,以世纪性崛起的姿态和文明大国之身份登场的中国,其哲学岂能是这般的四分五裂、甚或面貌不清?目前的中国哲学状态,以未经过充分融合的中、西、马之杂拌形式,显然是难以承担起时代重任的,也不足以代表全面开放、走向世界新纪元的中国哲学之整体。
面对中哲、西哲、马哲亟待进行学科整合与学理融贯的现实要求,继2007年底在深圳大学举办了以“对话、融通与当代中国哲学的新开展”为主题的中哲、西哲、马哲专家论坛之后①,这一年来,不同学术领域和学科背景的学者,就中国哲学的未来发展和如何有效地开展中、西、马之间的对话,纷纷发表论议,提出自己的见解。
学者们普遍认为,现行的哲学分科体制积弊甚重,严重地阻碍了中国哲学的当代发展,体制性障碍使得哲学从业者自限门户、视野狭小,甚至到了“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
研究中国哲学的可以不管马哲和西哲,每个人都对号入座——我是搞西哲的、我是搞中哲的、我是搞马哲的,而很少有人会说我是研究哲学的。
因此,有学者提出“大哲学”的观念,意在淡化哲学“二级学科”,呼应马克思早年“一般哲学”的说法②。
“大哲学”以“国学”、“西学”和“马学”为三大支柱,“国学”不是与“西学”对立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而是打破了“中学”和“西学”之间的隔阂,而“马学”和“国学”都是“大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贯通中西的“国学”,才能了解中国的“马学”之精华。
在这个融会的过程之中,仍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鹦鹉学舌、食洋不化,完全照搬外来的东西,使自己的文明陷入“失语”的状态;二是矫枉过正、走回头路,盲目排斥其他的文化,以为靠我们的传统便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由于近代以来的世界格局,使得中国人的哲学研究成果并未能走向世界,中外哲学和思想的交流实际上是单向的,近几十年来,中国哲学界和思想界多次出现“西方哲学热”,甚至西方的“汉学”研究也拥有反客为主的力量,但从长远看,这种单向输入的态势对于中国当代哲学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我们的哲学研究成果需要尽快地走向世界,在国际哲学界占据中国哲学和东西比较哲学领域中的应有地位。
如何走向融通?不只是有愿望和共识,还要有切实的路径与方法。
有学者将中、西、马的融合分成三个层次,一是“知识”层面,二是“方法”层面,三是“价值信念”层面③。
作为“哲学知识”,自从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中国以后,对话和沟通就从来没有停止过,相互的融贯已经是一个既在的事实。
而在“哲学方法”层面,中、西、马的相互吸收和借鉴也已经成为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所以对话的根本是在第三个层次,即价值信念上的融通。
作为“哲学”,中、西、马都是以一种理性的形式表达着对人的生命本性的自我理解和自觉意识,都内在地蕴含着对于人的生命价值的反思以及通过这种反思所形成的信念。
这种思考所获得的成果用语言文字的方式被“对象化”到了经典文本中,成为了向他人敞开的、可供他人阅读和理解的精神世界;这就意味着,哲学所表达的价值信念与纯粹私人的隐秘体验和“价值直觉”有着重大区别,它是开放的,是能够被理解的,具有充分的可对话性。
这一特点就为中哲、西哲与马哲进行价值信念层面的对话提供了可能。
但遗憾的是,就价值信念层面而言,和本年度马哲界分外热闹地讨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相比,中国哲学史研究中却很少见到积极主动、特别是有深度的回应,反而显得有点沉寂。
实际上,中国哲学在近百年的发展中,大力引进西方哲学,“西哲东渐”蔚为大观,形成了不同时期诸多流派各擅胜场的生动局面。
而马克思主义脱颖而起、一枝独秀,在千回百折中不断地探索新路,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创造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成为主导性的社会意识形态。
同时,在外来哲学形式的洗礼下,中国传统思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有限延续过去历史谱系的情景之中,先后创造出了新儒学、新道家、新佛教等现代体系,使得其传统不至于断绝。
在近百年中,依于现代学术体系之分割而逐步形成的中、西、马三大领域,各有自己奠基的背景和成长的历史,其论域、材料和方法在学者们的书斋中也有渐行渐远的趋势。
但作为现实生活之最高凝聚和抽象反映的中国哲学,从来也不曾割裂过,我们既接受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的影响,也被马克思、列宁所指导,又在日常生活中广被着孔子、佛陀的遗泽。
这三者之间在实践中是相互穿透的,有着奇妙的结合。
从理论上来说,传统的中国哲学经历了一个被西方化的过程,有了所谓狭义的“中国哲学”之成立。
同样,西方哲学各流派在传播的过程中,也有一个被翻译、接受和意义再诠的过程,程度不等地濡染上了所谓中国的色彩或曰中国式的理解。
而马克思主义从传入的一开始,就面临着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在理论上,明确要求其中国化的各式各样的提法也不绝于耳,只是于今更盛罢了。
这三者的相互融通和结合,在今天中国正全面地走向世界的途程当中更显得急迫,融会了近一百年来新的历史经验的中国哲学,能够完整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这不仅是我们自身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的期盼,因为这将会带给世界更多的意义和惊喜。
二、国学、经学与中国哲学承续近年来传统文化复兴的大潮,“国学热”持续升温、热度不减,它的普及性和社会关注度也远非学院式的研究可比,在大众传播媒介的耸动效应和持续扩散下,天下人皆知有国学。
这就提出了一个尖锐而颇有点尴尬的问题,中国哲学和国学是什么关系?如果说中国哲学就是国学,即包含在国学之内,那么还要中国哲学干什么?如果说中国哲学不是国学,或者与国学不是一回事,那么中国哲学所依持的传统背景和国学之间又有什么样的本质区别呢?面对这样的困境和挑战,我们是否有意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建构起来的现代性的“中国哲学”重新打回到传统的躯壳当中?还是干脆与国学来个划清界限,而沿着西方化的典范继续向前滑行?这两种途程从预期来看,似乎都是前路茫茫、很难走通的。
于是乎,围绕着什么是国学、国学与中国哲学的关系、经学与中国哲学的关系等问题,学者们展开了多方位的思考。
从“国学”概念产生的历史来看,此乃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与互动的产物,其缘于西学而得名,因国势蹇滞而沉寂,又因为“中国崛起”而喧腾。
在清末,“国学”出场,表达的是强烈的民族主义之心态和诉求,倡扬国学,于内有复汉排满之意,对外实为保国保种计,通过整体形式上的中、西划界,来拒斥作为“体”的西学。
而到了新文化运动之后,“国学”遁入书斋,学院化的形式已成为定局。
国学研究被纳入到分而治之的学科体系当中,受到主流学术界关注的“国学”和大学体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游离于体制之外的民间讲习或者旧式学者个人的“单打独斗”,已成流风余波,影响甚微。
在观念和方法上,全面地向西方学习、向西方看齐,用西学的眼界和方式来整理古代的资料,成所谓“国故”之学。
在学科建设上,和海外的“汉学”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甚至是亦步亦趋。
这种书斋化、典籍化、材料化的状况,与现实的生活已经脱钩了。
所以,单从学术形态的转换讲,“国学”实际上扮演了中国传统学术向现代化演进的中间角色,是旧学问向新学术过渡、中学向西学腾挪的中介形式,是由四部之学的架构转向七科之术的预演④。
按理说,在体制化的学科形式业已确立、新的学术形态已经平稳运行的情况下,国学这一过渡性的中间环节当已完成了它的使命、退出历史舞台,因为它“出场”的特定历史背景已经消失了,它的含混性也不能够适应今天学术发展的状况和要求。
那么,当下的“国学热”又为什么会出现呢?学者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其原因:一是传统和现代的关系,“国学热”可以说是对以往蔑视传统、践踏传统之社会风气的强烈反弹。
二是中学和西学的关系,长期的“臣服”与“依傍”,唯西方文化之马首是瞻,造成了严重的“失语”状态和创新能力的低下,这成为当代中国人的心病,借“国学”之名以图范式之扭转。
三是全球化时代所特有的身份认同的焦虑,既有百余年来民族主义情绪的延伸,也有文化同质化的挤压之下所带来的新的困顿,倡扬“国学”成为显现自身主体性的有效方式。
所以,这样一种“国学”的崛起,并不是讲堂上的喧闹,而完全是基于现实的要求,是和世界变幻的风云、时代发展的脉搏与社会大众的意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这就远远超出了学术研究所能涵盖的范围,也要比中国哲学研究所面对的问题大得多。
那么,又应如何看待现代中国哲学的研究范式,它与国学研究相比,独特的内在价值和学术意义又在哪里?正像有学者分析的,中国哲学作为“新瓶装旧酒”的理论体系与文化形式,至少隐含了两种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