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煤层瓦斯抽放钻孔优化布置

合集下载

瓦斯抽采钻孔封孔工艺的优化与应用

瓦斯抽采钻孔封孔工艺的优化与应用

瓦斯抽采钻孔封孔工艺的优化与应用摘要:本文探讨了瓦斯抽采钻孔封孔技术的优化及其在瓦斯开采中的应用。

针对瓦斯抽采钻孔封孔工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优化方案。

该方案首先利用输入受控压力计、瞬态压降计等不同仪器配合测量,得到瓦斯抽采钻孔封隙情况及抽气效果;其次,采用无损检测技术,对瓦斯抽采钻孔建立实体型三维模拟模型,并对其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优化;最后,搭建实验室示范厂组成瓦斯抽采钻孔封孔技术,通过实际应用验证优化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瓦斯抽采、钻孔封孔、优化、应用正文:瓦斯抽采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采矿方式,钻孔封孔是瓦斯抽采的关键工艺之一,然而由于存在着诸多问题,瓦斯抽采钻孔封孔工艺需要进行优化以提升效果。

本文详细分析了瓦斯抽采钻孔封孔工艺中常见的问题,包括钻孔封孔的质量、抽气效果的检测等,并提出了一种优化方案。

该方案首先利用输入受控压力计、瞬态压降计等不同仪器配合测量,得到瓦斯抽采钻孔封隙情况及抽气效果;其次,采用无损检测技术,对瓦斯抽采钻孔建立实体型三维模拟模型,并对其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优化;最后,搭建实验室示范厂组成瓦斯抽采钻孔封孔技术,通过实际应用验证优化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瓦斯抽采钻孔封孔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为瓦斯抽采行业的技术改进指明了方向。

针对瓦斯抽采钻孔封孔工艺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对于钻孔封孔技术质量的问题:由于瓦斯抽采钻孔现场施工过程较为复杂,如公接应、环形封堵及抽气工艺等,封孔的质量很容易受到不同施工条件的影响,严重影响瓦斯抽采效率。

2、瓦斯抽采钻孔抽气效果的问题:由于钻孔的封孔质量受到不同影响,因而抽气效果也会受到不同影响,使得最终的抽气效果无法达到设计要求,大大降低了瓦斯抽采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优化方案。

该方案首先利用输入受控压力计、瞬态压降计等不同仪器配合测量,得到瓦斯抽采钻孔封隙情况及抽气效果,并将测量结果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从而发现存在的问题;其次,采用无损检测技术,对瓦斯抽采钻孔建立实体型三维模拟模型,进一步剖析封孔质量的变化;最后,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瓦斯抽采钻孔封孔技术进行优化,最大程度地提高工艺的效率。

瓦斯隧道快速揭煤钻孔布置优化设计新方法

瓦斯隧道快速揭煤钻孔布置优化设计新方法

(a)传统钻孔布置方式(b)三花眼钻孔布置方式图1 煤层钻孔布置图图2 圆内接六边形绘制过程图作图步骤:(1)绘制有效抽采半径为R的圆O。

作圆O的圆内接六边形ABCDEF。

(2)连接线段AC,线段EF,作相切线段ACEF,有效抽采半径为R的圆J。

(3)连接线段BD,作相切于线段AC和线段有效抽采半径为R的圆K。

(4)依次连接各线段,依据相同作法,作圆L,I,即圆内接六边形钻孔布置图。

传统钻孔布置间距过大会形成瓦斯抽采空白带,导致部分区域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未降到安全值,影响施工过程安全生产。

钻孔布置间距过小,会造成钻孔数量增多,从而导致部分区域重复抽采,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

本次优化依据分析同一区域上的钻孔数量和抽采面积冗余度进行分析,优选出最佳实施方案。

抽采钻孔个数分析图3 圆内接四边形钻孔布置圆内接四边形为消除图1a沿煤层走向单排布置钻孔,沿煤层倾向单排布置n个钻孔所形成的空白带,需要沿煤层走向单排需多布置(m-1)个,沿煤层倾向单排需多布置(n-1)个,则圆内接四边形钻孔数量1mn m n−−+式中,Y为钻孔数量,个;m为沿煤层走向单排布置钻孔数量,个;n为沿煤层倾向单排布置钻孔数量,个。

(2)作圆内接六边形的钻孔布置方式,确定优化钻由图4几何关系可知三角形MNQ为等边三角形,故根据几何关系求得NQ=3R,MP=1.5R,煤层沿走向,倾向的布孔数分别为:M、N、Q-有效抽采半径的圆心O-M、N、Q为圆心的三个圆的交点,P-线段NQ交点图4 圆内接六边形钻孔布置(1)22=(1)33m R mR−×−(2)(1)24(1)1.53n R nR−×=−(3)式中,R为有效抽采半径,m。

式(2)和式(3)相乘得到圆内接六边形钻孔数量:8(1)33Y mn m n−−+(4)(3)作圆内接八边形钻孔布置方式,利用圆内接八边形优化钻孔间距(图5所示)可确定圆内接八边形优化钻孔个数。

依据相同的构造几何关系方式,易求得圆内接八边形构造的三角形为顶角(∠WUV)为45°的等腰三角形。

瓦斯抽放钻孔布置间距的优化方法

瓦斯抽放钻孔布置间距的优化方法

瓦斯抽放钻孔布置间距的优化方法瓦斯井是为了排放井下的瓦斯而开挖的一种钻孔。

在瓦斯井的开挖过程中,需要对钻孔进行布置。

布置好的钻孔能够帮助瓦斯快速地排放出来,保障井下瓦斯的安全。

然而,如何布置瓦斯钻孔的间距才能达到最优化的效果呢?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瓦斯抽放钻孔布置间距的优化方法。

瓦斯钻孔的布置间距应该根据以下几点进行考虑:1.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是决定瓦斯钻孔间距的关键因素。

钻孔间距应该越小越好,但是如果地质条件不允许,钻孔之间过于密集或过于稀疏都会影响到瓦斯抽放效果。

因此,首先需要根据地质条件确定瓦斯钻孔的布置方式,以保证瓦斯抽放效果最佳。

2.井筒直径在瓦斯井的开挖过程中,井筒的直径也会影响到瓦斯钻孔间距的选择。

一般来说,井筒直径越大,钻孔间距应该越大;反之,井筒直径越小,钻孔间距应该越小。

3.井深4.瓦斯含量瓦斯含量也会影响瓦斯钻孔的布置间距。

如果瓦斯含量较高,瓦斯抽放效果比较容易得到保障,因此钻孔间距可以设计得相对较小;反之,如果瓦斯含量较低,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间距设计,以保障安全。

1.经验法经验法是瓦斯井开挖初期常用的一种优化方法。

经验法就是根据矿区工作人员的经验和瓦斯抽放的具体情况,结合瓦斯含量、井筒直径和井深等因素,来不断调整瓦斯钻孔的布置间距,以求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2.数学模型法数学模型法则是通过建立瓦斯抽放数学模型,根据模型计算出最优化的瓦斯钻孔间距。

数学模型法的优点是计算精度高,但是建立模型需要大量的数据,如果数据不准确,则会影响到模型的有效性。

3.物理模拟法物理模拟法是通过对实际瓦斯井情况的物理模拟实验,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来优化瓦斯抽放钻孔布置的间距。

物理模拟法的优点是可以模拟实际情况,从而更加准确地优化瓦斯钻孔的布置间距,但是实验时间较长,成本较高。

瓦斯抽放钻孔布置间距的优化是瓦斯井开挖过程中必须要做好的一项工作。

不同的优化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瓦斯井,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优化方法,并根据经验、数学模型或物理模拟等方式来优化瓦斯钻孔的布置间距,以保障瓦斯抽放效果的最佳化。

义煤集团瓦斯抽放钻孔设计施工技术标准

义煤集团瓦斯抽放钻孔设计施工技术标准

义煤集团瓦斯抽放工程设计施工技术标准为认真贯彻执行《防突规定》中有关瓦斯抽放的各项规定,加强集团公司瓦斯抽放技术管理,提高瓦斯抽放钻孔的施工质量,使各矿在设计和施工抽放钻孔时有据可依,结合集团公司实际,特制定本标准。

第一章瓦斯抽放钻孔设计标准一、本煤层抽放钻孔㈠、本煤层抽放钻孔设计标准在设计工作面巷道布置的同时,必须设计该地区瓦斯抽放工程。

1、瓦斯抽放工程设计原则:⑴钻孔间距要根据实测的钻孔抽放半径来确定,无实测的钻孔抽放半径时,钻孔孔底间距不得大于3m,钻孔排距根据煤层厚度确定,煤层厚小于3m时仅施工一排钻孔,煤层厚度3~5m时施工两排钻孔,煤层厚度5~8m时施工三排钻孔,煤层厚度大于8m时施工四排钻孔,且吨煤钻孔工程量不得小于0.05m/t。

(见图1)图1 本煤层平行抽放钻孔布置示意图⑵工作面综合抽放率不得小于30%。

⑶工作面预抽期不少于3个月。

⑷本煤层钻孔孔径不小于75mm。

深度根据工作面的倾向长度确定,上、下巷施工的本煤层抽放钻孔必须交手,且交手距离不得小于10m;穿层钻孔孔深以穿透全煤层为标准。

⑸利用巷帮抽放钻场扇形布孔时,必须对两个钻场中间的空白三角区进行补孔(见图2),不得预留空白带。

图2 钻场中扇形抽放钻孔布置示意图㈡、采煤工作面瓦斯抽放设计包括以下内容:1、采面巷道布置、平均走向长度、倾向长度、全层煤厚、煤炭储量、巷道掘进起止时间等。

2、瓦斯抽放管路布置(包括抽放管路的管径、长度、敷设位置、放水器、观察孔、调节闸门等附属设施)。

3、钻场、钻孔布置(包括钻场规格、数量、钻场间距及钻孔数量、方位、角度、孔径、孔深、结构、钻孔间距等),且必须有钻场、钻孔布置图等。

4、钻孔总工程量(包括本煤层钻孔、穿层钻孔、高位裂隙钻孔等)、吨煤钻孔工程量、工作面投产时间等。

5、瓦斯储量、预抽瓦斯量、预抽期、预抽率等。

二、顶、底板巷穿层抽放钻孔㈠、顶、底板巷穿层抽放钻孔设计标准对于突出危险性较大的矿井或工作面,可施工顶、底板巷采取区域防突措施,在设计顶、底板巷的同时必须进行顶、底板巷穿层抽放设计。

瓦斯抽放钻孔布置间距的优化方法

瓦斯抽放钻孔布置间距的优化方法

瓦斯抽放钻孔布置间距的优化方法概述钻孔布置的间距是瓦斯抽放系统设计中重要的参数之一,它直接影响到瓦斯抽放效果的好坏。

为了优化瓦斯抽放钻孔布置间距,提高瓦斯抽放效率和安全性,需要进行合理的优化方法研究。

现状分析当前瓦斯抽放工程中,钻孔布置间距的确定主要依靠经验和实践,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

在实际工程中存在布置间距过大导致效果不好、布置间距过小导致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优化方法1. 基于流体力学模拟的优化方法使用流体力学模拟软件对瓦斯抽放系统进行模拟,根据气体流动状态和瓦斯抽放的需求,通过优化算法自动确定最佳的钻孔布置间距。

这种方法可以较好地考虑到瓦斯抽放系统的具体参数和条件,能够得到较为准确的布置间距。

2. 基于统计学模型的优化方法根据已有的瓦斯抽放工程数据,在统计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预测模型,利用该模型对瓦斯抽放效果进行预测。

然后,根据预测结果进行优化,找到使得瓦斯抽放效果达到最佳的钻孔布置间距。

这种方法可以参考先前的工程经验,结合统计学方法进行布置间距的优化。

3. 基于数值模拟的优化方法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瓦斯在不同布置间距下的流动情况,通过参数优化算法找出使得瓦斯抽放效果最佳的钻孔布置间距。

这种方法可以较为直观地观察瓦斯在不同布置间距下的扩散情况,直接找到最佳布置间距。

4. 基于试验方法的优化方法设计并进行一系列实验,改变钻孔布置间距,观察瓦斯抽放效果,根据实验结果确定最佳的钻孔布置间距。

这种方法比较直接,但需要较多的试验和时间成本。

总结瓦斯抽放钻孔布置间距的优化方法有基于流体力学模拟、基于统计学模型、基于数值模拟和基于试验方法等。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可以综合利用各种方法来确定最佳的钻孔布置间距。

通过优化瓦斯抽放钻孔布置间距,可以提高瓦斯抽放效率和安全性,降低瓦斯事故的发生率。

瓦斯抽放钻孔布置间距的优化方法

瓦斯抽放钻孔布置间距的优化方法

瓦斯抽放钻孔布置间距的优化方法作者:李志强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上旬刊》2019年第05期摘要:煤矿开采活动中,时常面临瓦斯威胁,从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角度着眼,应强调优化瓦斯抽放钻孔布置间距。

基于此,本文就常见瓦斯抽放钻孔布置间距优化方法进行分析,给出衰减分析法、对比测试法、虚拟参数分析法等,并做具体分析,最后结合某煤矿工作实例,对上述理论进行证明,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瓦斯抽放;钻孔布置间距;衰减分析法;对比测试法瓦斯抽放(Gas drainage)也称可燃气抽放,是一种常见的工业活动。

多采用专用设备把煤层、岩层和采空区中的瓦斯抽出或排出,以提升作业安全。

瓦斯抽放需要钻孔进行,过多的钻孔不利于保证经济性和工作效率,钻孔过少则无法保证抽放效率,设法在现有基础上优化瓦斯抽放钻孔的布置间距十分必要。

1 常见瓦斯抽放钻孔布置间距优化方法1.1 衰减分析法此前各地每款进行瓦斯抽放时,精细化程度不高,为保证安全性往往进行多孔抽放,降低了经济性。

以衰减分析法为支持,强调根据若干钻孔中的信息判断地下瓦斯分布态势,根据其衰减规律,获取理想的钻孔方案。

因瓦斯在地下一般处于缓慢移动状态,衰减分析法虽有误差,但差异不大,科学性和客观性均比较理想[1]。

以A表达目标孔内的瓦斯流量,以B表达瓦斯流量的初始数值,以x表达衰减系数,可获取衰减分析的基本公式:A=xB实际工作中,还应考虑瓦斯在阶段时间内的抽取量,以C表达抽取量,以Q表达钻孔的深度,以m表达抽放时间,可进一步获取衰减分析的计算公式:C=(1440/100)Q*Am式中的1440/100均为分析常数,可不予更换。

该方式下,C值越大,钻孔间距应对应减少,以N表达钻孔间距,可代入实测值,结合瓦斯浓度的具体信息,获取钻孔基数,C每增加10%,钻孔间距缩小4%-5%。

1.2 对比测试法对比测试法,是较早应用于瓦斯抽放钻孔布置间距优化的方法之一,要求设置一个标准孔、若干测试孔,标准孔与测试孔的基础距离为3m,所有测试孔围绕标准孔圆弧状布置。

瓦斯抽放钻孔布置间距的优化方法

瓦斯抽放钻孔布置间距的优化方法

瓦斯抽放钻孔布置间距的优化方法瓦斯抽放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有效降低煤矿瓦斯浓度,减少瓦斯事故的发生。

而瓦斯抽放钻孔布置间距的优化是提高瓦斯抽放效率与经济性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种瓦斯抽放钻孔布置间距的优化方法。

针对不同煤层厚度和瓦斯含量的条件,确定最佳的钻孔布置间距。

一般来说,瓦斯含量高的煤层需要较短的间距,以便更迅速地抽放瓦斯浓度。

而煤层厚度较薄的地方,也需要较短的间距,以增加钻孔的数量,提高抽放效率。

在确定最佳的钻孔布置间距时,需要考虑煤层厚度和瓦斯含量两个因素。

根据地质条件和瓦斯抽放的需要,选取合适的钻孔布置形式。

常见的钻孔布置形式包括直线形、曲线形和阵列形。

直线形的钻孔布置适用于地理条件相对简单的煤矿,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效果不佳。

曲线形的钻孔布置适用于有一定地质条件需要考虑的煤矿,可以根据地质条件调整钻孔走向。

阵列形的钻孔布置适用于地质条件复杂的煤矿,可以在一定区域内布置较多的钻孔,提高抽放效率。

进行实地验证和调整。

在进行瓦斯抽放钻孔布置之前,需要进行实地勘察和模拟计算,确定最佳的布置方案。

实地验证的目的是检查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并对布置方案进行调整。

在实地验证中,可以使用瓦斯抽放器等设备进行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最佳的钻孔布置间距。

瓦斯抽放钻孔布置间距的优化方法是根据煤层厚度和瓦斯含量确定最佳的布置间距,并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布置形式。

通过实地验证和调整,可以得到最佳的钻孔布置方案,提高瓦斯抽放效率与经济性。

这种方法可以为煤矿瓦斯抽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减少瓦斯事故的发生,保障矿工的人身安全。

工作面本煤层瓦斯抽采钻孔合理布置间距研究

工作面本煤层瓦斯抽采钻孔合理布置间距研究

工作面本煤层瓦斯抽采钻孔合理布置间距研究摘要:本文探讨了工作面瓦斯抽采钻孔合理布置间距的研究。

首先研究了工作面瓦斯抽采技术的优势,以及影响抽采效果的因素,分析了钻孔间距对抽采效果的影响。

其次,根据实际工作面地质特征,结合瓦斯抽采工艺,提出了不同工作面瓦斯抽采钻孔合理布置间距的设计原则,以及应用的建议。

最后,结合试井验证,认为合理布置钻孔间距有助于提高工作面瓦斯抽采率。

关键词:工作面瓦斯抽采、钻孔间距、合理布置正文:1. 引言瓦斯是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瓦斯抽采是工作面瓦斯安全控制的基本措施之一。

工作面瓦斯抽采技术的开发和使用,不仅能够降低瓦斯突出风险,而且还能够防止瓦斯积累,进而提高工作面瓦斯抽采率,节约瓦斯量。

然而,钻孔间距是影响工作面瓦斯抽采率的重要因素,必须合理布置钻孔间距,以提高工作面瓦斯抽采率。

2. 工作面瓦斯抽采技术优势以及因素分析工作面瓦斯抽采技术是一种利用钻孔布置瓦斯,利用风机吸入瓦斯并通过管道输送至瓦斯槽处进行抽采的技术。

其具有对煤层赋予分散性、高效性、安全性等优势,在大型煤层中应用较为普遍。

其影响抽采效果的因素主要包括:瓦斯抽采工艺、煤层结构和瓦斯性质、钻孔间距等。

3. 钻孔间距合理布置设计原则根据实际工作面地质特征,结合瓦斯抽采工艺,以满足瓦斯抽采效果最佳要求,提出不同钻孔间距合理布置的设计原则。

(1)当煤层瓦斯分布较为均匀时,可以采用抽采管网布置,钻孔间距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500~800mm为宜。

(2)当煤层瓦斯集中分布时,可以采用抽采管与延伸管相结合的抽采方式,钻孔间距适宜设置在350~550mm。

(3)当煤层瓦斯分布不均匀时,可以采用多级抽采管网布置,第一级抽采间距宜设置在350~550mm,第二级间距宜设置在150~250mm。

4. 实践应用根据不同的地质环境,将前述设计原则应用到实际工作面,可以采用合理的抽采方式,钻孔间距也可以根据实践情况进行调整,使其有效提高工作面瓦斯抽采效果。

瓦斯抽放钻孔布置间距的优化方法

瓦斯抽放钻孔布置间距的优化方法

瓦斯抽放钻孔布置间距的优化方法瓦斯抽放是矿井安全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它主要是通过钻孔排泄矿井中产生的可燃有害气体,以确保矿井内部空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而钻孔的布置间距,直接影响瓦斯抽放效果。

本文针对瓦斯抽放钻孔布置间距的优化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为了确定一定距离内透气性能的指导原则,研究了瓦斯在煤层孔隙中的运移规律,得出了单个钻孔的透气半径计算公式,即:R=4.4√λD,其中R为半径,λ为煤层厚度与孔隙率的比值,D为煤层与围岩的渗透系数,该公式计算结果均在10m以内。

此外还需考虑瓦斯在煤与围岩间的迁移情况,通常在围岩裂隙较密实下,煤层中的瓦斯向围岩倾斜运移,易导致瓦斯堆积,因此钻孔布置在煤层中心线处通常是不明智的。

其次,基于经典的点间值空间插值法,结合瓦斯抽放的实际需要,建立了基于克里金插值法的瓦斯抽放钻孔布置间距优化模型,将关键参数包括成本和抽排效率纳入,定义成本折算系数,从而更好地评估方案。

具体实现过程如下:(1)建立克里金插值函数,根据行业常规测量分析数据得到抽放效率变化范围的克里金插值函数,将其应用到单位区域内的六个点上进行优化决策。

(2)构建因果网络,以空气轨迹为中心进行专家采访,同时讨论成本、安全、工作效率等因素的影响,构建因果网络。

(3)制定方案,依据因果网络的结果,制定方案。

可采用多种方法,比如按成本优先,按效率优先,等等。

(4)评估优化效果,基于实测数据对比预测结果和实际效果,确定方案优化效果,针对一些局限和难以预测的因素,保持向更为稳定方向的调节。

最后,本文选取了某矿井为案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克里金插值法优化布置方案,可有效提高瓦斯抽放效率,使抽排范围内瓦斯浓度达到瓦斯安全标准,同时较大范围内瓦斯动态监测数据与抽排范围内数据具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分析瓦斯在煤层孔隙中的运移规律、建立基于克里金插值法的优化模型,验证了瓦斯抽放钻孔布置间距的优化方法,有助于提高煤矿中的瓦斯抽放效率,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

本煤层瓦斯抽放钻孔布置间距的优化方法

本煤层瓦斯抽放钻孔布置间距的优化方法
3
平均值
3. 2 钻孔布置间距的优化确定
对表 1 试验钻孔考察数据进行回归拟合分析 , 如图 1,可得钻孔瓦斯流量衰减指数方程为 :
q ( t) = 0. 024 4e
- 0. 014 4 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5)
即以抽出率作为指标 , 确定钻孔布置间距的理 论方程式为 :
1 440 q ( t) d t
H =
r 0
〔 1〕
。而钻孔布
置间距与钻孔的有效抽放半径有关 ; 有效抽放半径 随抽放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 , 当时间达到某一临 界值时 , 则达到极限抽放半径 。若 2 个钻孔间距超 过极限半径的 2 倍 , 则无论怎样延长抽放时间 , 钻孔 之间煤体中的瓦斯总有一部分抽不出来 。而钻孔布 置过于密集时 , 钻孔在抽放过程中容易串孔 , 且打钻 成本显著增加 。因此 , 对于本煤层瓦斯抽放参数设 计 , 以合理确定钻孔布置间距最为重要 。
1 钻孔抽放瓦斯效果的影响因素 10 m ,其他参数不变 , 孔径从 0. 1 m 增大到 1 m 时 ,
钻孔的瓦斯流量变化为 Q /Q 0 = ln ( 10 /0. 1 ) / ln ( 10 /
1 ) = 2。
上述表明 ,孔径增大 10 倍 , 钻孔瓦斯流量才增 加 2 倍 ,因此 ,增加钻孔孔径来提高瓦斯抽放量是很 有限的 。实际上增大钻孔孔径目前在钻进工艺上也 较难实现 。 另外 , 通过提高抽放负压来增加抽放率其效果 2 2 也不大 。根据式 ( 1 ) 可知 , 由于 Q 与 ( p0 - pr0 ) 成正 比 , 而煤层原始瓦斯压力相比钻孔内瓦斯压力较大 , 因而即使抽到真空 , 也不能产生较显著的效果 。 实践证明 , 对于预抽煤层瓦斯 , 钻孔布置间距对 抽放瓦斯效果及抽放成本最为关键

瓦斯抽放钻孔布置间距的优化方法

瓦斯抽放钻孔布置间距的优化方法

瓦斯抽放钻孔布置间距的优化方法瓦斯抽放钻孔是煤矿井下防治瓦斯事故的一项重要工作,良好的钻孔布置间距能够有效地提高瓦斯抽放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就瓦斯抽放钻孔布置间距的优化方法进行探讨。

一、瓦斯抽放钻孔布置原则1、保证瓦斯抽放量:要求在相同的时间内,钻孔抽出的瓦斯量相等。

2、瓦斯分布均衡:要求瓦斯分布均衡,可以有效地避免瓦斯积聚,形成瓦斯事故的产生。

3、防止瓦斯积聚:要求布置瓦斯抽放钻孔的密度需足够高,以达到防止瓦斯积聚的效果。

1、根据巷道走向、煤层顺向及逆向延伸方向选定切入点。

将钻孔等间距布置按照相邻钻孔方向错开的规律进行布置。

2、钻孔间距的计算。

钻孔间距的计算是瓦斯抽放钻孔布置的核心,通常有阶梯形法、井网法、曲面法等多种方法。

阶梯形法适用于金字塔形矿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采场的突水压力,但是并没有考虑煤体脆性、孔隙度等因素,计算结果有一定的误差。

而井网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其钻孔间距计算公式为:n=(a*1.4+b)/(1.4+0.4)其中,a为井筒距离,b为开采高度,n为井网法计算出的钻孔间距。

曲面法则是通过计算单孔的瓦斯抽放量以及煤体破裂率,计算出钻孔间距。

该法考虑到了煤体自身性质因素,计算结果更加准确。

3、间距调整。

瓦斯抽放钻孔布置设计完毕后应检查钻孔间距是否合适。

如发现钻孔间距过大或过小,需对其进行合理调整。

4、布置密度。

瓦斯抽放钻孔的布置密度直接影响到其瓦斯抽放效益。

布置密度越高,瓦斯抽放效益也就越高,但是密度过高会导致采煤进展受限。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采场情况、瓦斯抽放需求等因素综合考虑。

三、结论通过瓦斯抽放钻孔布置间距的优化方法,可以达到瓦斯分布均衡、防止瓦斯积聚的效果,提高瓦斯抽放效率和安全性。

在实际生产中,应针对本矿场煤体性质,综合考虑采场地质,以及瓦斯抽放需求等因素,设计合理的瓦斯抽放钻孔布置方案。

本煤层瓦斯抽采技术方案

本煤层瓦斯抽采技术方案

本煤层瓦斯抽放技术一、本煤层抽放情况根据1801回风顺槽向采面方向施工顺层钻孔竣工图显示,1801回风顺槽施工顺层钻孔,在施工过程中,因为煤层变化比较大,导致成孔率比较低,大部分孔不具有抽放价值,只做为自然排放孔或者直接封堵处理,因此在施工的钻孔当中,部分孔不联抽,作为排放孔,部分孔直接封堵,以免影响其他成孔抽放质量。

在回风顺槽中在钻场之间向煤壁打顺层钻孔,形成交叉钻孔,但是施工效果欠佳,影响瓦斯的抽放效果。

本矿井采用大直径钻孔强化抽放措施,但是抽放效果不是很明显。

二、本煤层瓦斯抽放方法本煤层瓦斯抽放是指采用巷道或打钻的方式直接抽放开采煤层内含有的瓦斯的方法。

按照抽放与采掘的时间关系。

本煤层抽放可分为“预抽”和“边抽”两种方法。

所谓“预抽”,就是在开采之前预先抽出煤体中的瓦斯。

“预抽”又可分为巷道预抽和钻孔预抽2种;所谓“边抽”,是指边生产边抽放瓦斯,即生产和抽放同时进行。

“边抽”又包括边采边抽和边掘边抽2种。

1、“预抽”本煤层瓦斯的施工方法及其优缺点预抽本煤层瓦斯(分巷道预抽和钻孔预抽)的施工方法及优缺点如下:(1)巷道预抽本煤层瓦斯。

即在回采之前事先掘出瓦斯巷道(因同时要考虑采煤工作需要,因此也叫采准巷道),然后,将巷道密闭,在密闭处接设管路进行抽放,直到回采时为止。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煤体卸压范围大,煤的暴露面积大,有利于瓦斯释放。

缺点是,提前送道,开采时巷道维修量大;高瓦斯煤层掘进施工困难;若密闭不严易进气,抽出的瓦斯浓度低;且巷内易引起自然发火。

此法目前很少应用。

(2)钻孔预抽本煤层瓦斯。

即在开采煤层底板(或顶板)岩层中掘一条与煤层走向平行的巷道,在此巷道中每隔一定距离(20-30m)掘一小石门做钻场(深度不超6m,在每个钻场内向煤层打3-7个呈放射状的钻孔,穿透煤层进入顶(底)板,插管封孔进行抽放。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钻孔贯穿煤层,瓦斯很容易沿层理面流入钻孔,有利于提高抽放效果;其次,抽放工作是在掘进和回采之前进行的,能大大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瓦斯涌出量。

工作面本煤层抽放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本煤层抽放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本煤层抽放安全技术措施为加强工作面的瓦斯抽放效果,经矿区讨论打算:在21103工作面回风巷施工钻孔进行本煤层抽放。

特制定如下平安技术措施:一、抽放钻孔设计:1、钻孔从距工作面切巷20米开头每隔15米布置一个钻孔。

钻孔孔深60—70米,钻孔角度以2—30施工,共计施工15个。

2、本煤层抽放钻孔采纳工作面予抽。

3、钻孔通过绝缘管与尾巷内的抽放管路连接,由工作面的水环式移动泵站负担。

4、工作面钻孔全部采纳TXU—3型液压钻机施工,采纳内凹式∮73mm 钻头钻进。

5、钻孔封孔采纳聚安脂封孔,封孔长度不得小于2米,保证封孔不漏气,严禁采纳黄泥封孔。

二、钻孔施工平安技术措施: 1、工长、机长必需跟班上岗全部作业人员小组在投入本工作面作业之前必需学习,《操作规程》第七章、第八章的全部内容及通风各工种《岗位作业标准》的瓦斯抽放工、观测工、管路工、安装工的作业标准,进一步牢记和熟识本工种的平安规程和详细操作规程,坚持正规作业严禁违章作业。

2、施工过程中常常检查施工钻孔角度、长度,是其符合设计要求。

3、要管理好打钻用水,搞好施工地点的工业卫生质量标准化工作。

4、进入钻场后,首先必需检查施工地点的顶板、支架等状况,发觉问题后准时处理。

5、钻机首先进行空载试车,检查各个转动部件是否敏捷牢靠、正常。

6、钻机司机必需进过培训,取得合格证后方可持证上岗。

7、钻机安装好后,四根立柱必需打稳切坚固。

钻进过程中随时调整顶丝。

8、操作钻机要严格根据钻机的技术要求和说明进行。

9、钻进过程中,如泥浆泵的上水量或压力特别,必需停止钻进,严禁无水作业。

10、发生任何故障,都必需先停止钻机再处理,严禁带病运行。

11、操作钻机要带手套,任何人不得穿松散不紧的衣服靠近机器,尤其是主轴头部。

12、钻机液压油必需保持清洁,油箱内的轴温不能超过70度,超过时必需停机冷却。

13、钻机钻进过程中,要水随把握进尺,岩性变化,要辨别清晰钻头所到层位,并进行具体记录。

鼎盛煤矿瓦斯抽采方案优化设计

鼎盛煤矿瓦斯抽采方案优化设计

牺 癜 _ 采果价 评


工 作 面 回 采 过 程 中 , 号 煤 层 回 采 工 作 面 瓦 斯 2
采 本 层 瓦 斯 , 工 作 面 推 进 时 , 作 面 前 方 煤 体 由于 涌 出 量 为 1 4 m mi 采 用 本 煤 层 预 抽 煤 层 瓦 斯 当 工 0. 3 / n,
法 , 抽 煤 层 瓦 斯 属 于 未 卸 压 煤 层 的 瓦 斯 抽 采 , 于 减 轻 上 隅 角 瓦 斯 治 理 负担 。 预 对
透 气 性 及 其 它 预 抽 条 件 较 好 的 煤 层 , 抽 会 取 得 较 预
好 效 果 。 采 边 抽 利 用 工 作 面 开 采 时 的 卸 压 效 应 抽 边
井 最 大 绝 对 瓦 斯 涌 出 量 l 4 m a i 最 大 相 对 瓦 内 向 采 空 区 冒 落 拱 上 方 施 工 钻 孔 , 孔 底 处 于 初 始 9. 9 /r n, 使 斯 涌 出 量 1 . 4 /t 属 高 瓦 斯 矿 井 。 5 4 m ,
冒落 拱 的 上 方 , 获 冒落 破 坏 带 的 瓦 斯 , 种 抽 放 方 捕 此
1 2
1 5 mi 。 。 m / n 回采 工 作 面 瓦 斯 抽 采 率 为 4 %。 8
图 1 2 煤 层 瓦 斯 含 量 与 埋 藏 深 度 关 系 图 号
3 2 回风 巷 钻 场 上 向钻 孔 抽 放 采 空 区 瓦 斯 .
充 分 利 用 回 风 顺 槽 掘 进 时 设 立 的 钻 场 , 钻 场 在
根据 预 测 结果 , 盛 煤矿 2 煤 层开采 期 间 , 鼎 号 矿
工作面进风顺槽
煤 层 属 于 可 以 抽 采 煤 层 , 虑 到 2 工 作 面 回 采 过 程 考 号 中 本 煤 层 瓦 斯 涌 出 量 较 大 , 采 期 间 应 对 本 煤 层 进 回 行预抽 。

瓦斯抽放钻孔布置间距的优化方法

瓦斯抽放钻孔布置间距的优化方法

瓦斯抽放钻孔布置间距的优化方法
瓦斯抽放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它通过在采掘工作面布置钻孔,将煤层中积聚的瓦斯抽放到矿井外。

瓦斯抽放钻孔的布置间距对瓦斯抽放效果有重要影响,本文将介绍瓦斯抽放钻孔布置间距的优化方法。

瓦斯抽放钻孔的布置间距是指相邻两个钻孔之间的距离,通常用米或者尺来表示。

钻孔布置间距的大小影响瓦斯抽放效果的好坏,一般来说,钻孔布置间距越小,瓦斯抽放效果越好,但同时也会增加瓦斯抽放成本,增加了煤矿的经济负担。

当瓦斯抽放钻孔的布置间距为5米时,能够有效抽放煤层中的瓦斯,使其瓦斯含量降低到指定标准以下,但同时也会增加瓦斯抽放的成本。

如果将钻孔布置间距增加到10米,虽然能降低瓦斯抽放成本,但瓦斯抽放效果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因此,研究瓦斯抽放钻孔布置间距的优化方法,既能实现瓦斯抽放效果的最大化,又能降低瓦斯抽放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1)工作面和顶板结构的影响
煤矿的工作面和顶板结构的不同,对采用不同钻孔布置间距的瓦斯抽放方法有影响。

例如在平底工作面和顶板结构比较好的采区,可以采用钻孔布置间距较大的方法,如
10-12米,可以取得较好的瓦斯抽放效果,同时降低瓦斯抽放成本。

而在向槽巷开放采区和顶板结构差的采区,由于瓦斯的泄漏量较大,必须采用比较小的钻孔布置间距,如3-5米,以使瓦斯能够得到有效的抽放。

(2)煤层的厚度
煤层的厚度对瓦斯抽放钻孔布置间距有显著影响。

当煤层厚度较大时,需要采用较小的钻孔布置间距,以保证煤层中的瓦斯能够得到有效的抽放。

当煤层厚度较薄时,则可以采用较大的钻孔布置间距,以减少瓦斯抽放的成本。

(3)瓦斯的含量和压力
3.总结。

综采工作面瓦斯抽放钻孔施工设计

综采工作面瓦斯抽放钻孔施工设计

8201综采工作面瓦斯抽放钻孔施工组织设计为更好的治理8201综采工作面的瓦斯,经矿领导研究决定,由我队施工8201综采工作面本煤层抽放钻孔和8201回风顺槽顶板高位钻孔。

为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节钻孔设计一、本煤层抽放钻孔设计1 、抽放方法、抽放方式本煤层瓦斯抽放米用米前预抽和边米边抽的方法,米用钻孔抽放方式。

2、本煤层抽放钻孔施工顺序自8201回采工作面上下两端口开始,在上、下顺槽中依次往外施工。

3、本煤层抽放钻孔布置参数本煤层抽放钻孔设计参数表附图1本煤层抽放钻孔布置示意图1)、钻孔深度沿煤层倾向布置,8201回风顺槽钻孔深度设计为120m 8201运输顺槽钻孔深度设计为80m。

2)、钻孔水平间距按照煤层瓦斯含量降到8nVt以下、瓦斯压力降到0.74Mpa以下的标准及预抽回采区域内煤层瓦斯吨煤钻孔量0.1m/t以上的标准,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故设计煤层抽放钻孔水平间距为3m呈单排眼布置。

3)、钻孔垂直间距8201工作面煤厚1.54-2.93m,进风巷净高2.7m,抽放钻孔距底板1.2m、距顶板1.5m处布置;4)、钻孔个数及进尺工作面回采钻孔沿煤层倾向布置,工作面已推进至720m工作面倾斜长度为158m工作面可采长度余620m实际打钻距离为614m钻孔间距3m 上、下顺槽钻孔孔数共为410个,钻孔进尺为41000m;5)、本煤层钻孔角度(1 )钻孔倾角抽放钻孔在距底板1.2m 处开孔,钻孔倾角依据采面上、下顺槽顶板高程算出,同时计算须考虑钻杆钻进至终孔位置预计自身下沉im具体数字由矿地测部提供。

(2)钻孔方位角8201 回风顺槽钻孔按180°方位角施工,8201 运输顺槽按0°方位角施工。

二、高位抽放钻孔设计1 、布孔方式经矿方有关领导现场调研确定,8201 采煤面高位抽放钻孔,在8201 回风顺槽右帮原抽放钻场内施工,往工作面上方裂隙带打钻孔,抽放瓦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i i g b ig t e r tc le uain o rli g ly u pa e rl n y usn h o ei a q to fd ln a o ts c .Th o g ra g me tfc oe i h r n l i r u h a r n e n a e h l n t e fo t


为解 决某煤矿 18 0 1工作 面 回采过程 中瓦斯 浓 度频繁 超 限的难题 , 需对该 工作 面 瓦斯
抽放 钻孔优 化 布置 。通过 对钻 孔抽放 瓦斯 效果影 响 因素 的分析 , 用钻孔布 置 间距 的理论 方程 , 利 将
回采 区按 照不 同预抽 期 划分为 若干相 应钻 孔 间距 的 区域 , 以便 充分利 用施 工钻孔 ; 据 工作 面前 方 根
也可 以提 高瓦斯抽 采 效 果 , 瓦斯 抽 采 量 的提 高 也 但
是非 常有 限 的。
式中, P为煤 的密度 , m ; 为抽 放 钻 孔 间距 , W t H / m; 为煤 层原 始瓦 斯含量 , t m /。 依据 钻孔 瓦 斯 抽 采 率 的物 理 意 义 可 知 , 过 t 经
1 钻孔瓦斯抽放效 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由于 煤 层本 身介 质性 质 的变 化 不 均 , 以及 受 到
高贯金 (9 3 ) 男 , 18 一 , 助理工程师 ,6 0 1河南省平顶 山市 。 471
度 , A为 煤 层 透气 性 系数 , ( a m; m / MP ・d ; 。 ) P 为 煤 层原 始瓦斯 压 力 , P ; 为抽 放 钻 孔 压 力 , a M aP MP ; P 为一个 标准 大气压 ; 瓦斯抽 放半 径 , r R为 m;为钻 孔 半径 , C为常 数 , m; C=164×1 ~。 .3 0
实际 应用表 明 , 煤层 瓦斯抽采 , 本 科学 合理 的钻 孔 间距对 瓦斯抽 采率 和抽采 成本起 关键作 用 。钻孑 L
布置 间距 与瓦斯 有 效抽 采 半径 密 切 相关 , 而有 效 抽
日 后煤层瓦斯抽采率 可可表示为 :
叼 Q
采半 径随 煤层预 抽 期 的延 长 而逐 渐 增 大 , 当抽 放 钻 孔预抽 时 间 至 某 一 临界 值 时有 效 抽 采 半 径 达 到 极
限 j 。若 钻孔 布置 间距 超 出抽采 极 限半 径 两倍 时 将 出现抽 采 “ 白区 ” 即 : 论 如 何 延 长 煤 层 预 抽 空 , 无 期 , 层 中抽放钻 孔 之 间 的部 分 游离 瓦 斯 总无 法 抽 煤 出 ; 钻孔 间距布 置过 于密集 , 若 钻孔 在煤层 预抽期 容 易 出现 串孔 , 而且 抽 采 工艺 的施 工成 本 也 会显 著 增
从 式 ( ) 以看 出 , 论 上 增 大 煤 层 透 气 性 系 1可 理
3 9
总第 5 1期 2
现代 矿 业
21 0 2年 9月第 9期
数 A可 以提 高 瓦斯抽 采 量 , 是 通过 此途 径来 提 高 但
瓦斯抽 放率 的技术 措 施 并不 成 熟 , 践 中钻 孔 瓦 斯 实
G pG aj Z agW ec u n a u ni n h n n h a g
( o 1Mieo igighnTa nC a MiigC m a yLd ) N . n f ndn sa i A ol n o p n t. P n n
Absr c Op i z d ly u fg s d an g oe o 81 wokig fc h u d b n o s l e t e ta t tmie a o to a r i a e h l f1 0 r n a e s o l e do e t ov h p o lm fg sc n e tain o e r n i t p i g p o e s o h swo k n a e o o lmi e fe u n l . r b e o a o c nr to v ru n so p n r c s ft i r i g f c f a c a n r q e ty T r ug h n l sso n u nc a tr o g sd an g fe tb rl n h o h t e a ay i fi f e e fc o st a r i a e ef c y d l g,so i g a e i ie n o s v l i i tpp n r a d vd d i t e —
量 与瓦斯 压力平 方差 、 气 性 系 数 、 层 厚 度 、 孑 透 煤 钻 L 半径 及 瓦斯抽 采半 径有如 下关 系式 :
n 一

经验估 计 , 瓦斯抽 放设计 参数 缺乏 理论 依据 , 常造 经
成 抽采 率低 或钻 孔 施工 量 大 等 问题 ¨ 。 因此 , 了 为
随着我 国煤矿 采掘深 度逐 年延 深及 开采 强度 的
不 断加 大 , 矿 瓦斯 事 故 的形 势 也 愈 加严 峻 。针对 煤
矿井 围岩条 件 的影 响 , 瓦斯 在 抽 放 钻孔 中 的流 动 以
稳定 和非 稳定径 流存 在 。钻孔抽 采 瓦斯初 始为径 向 不稳定 流 动 , 当钻孔 瓦 斯 流 动 时 间较 长 时将 趋 于稳
o r i g fc n a c r i g wih “ r e Zo e ” t o y,c u d i r v rl n xr ci n r to ef c ft wo k n a e i c o d n t Th e n s he r he o l mp o e d il g e ta t ai fe — i o
式 中 , 为 经 t日单孔 抽 采 的瓦 斯 总 量 , 。 t 瓦 Q m ;为 斯抽 采 时间 , ; 为抽放 钻孔长 度 , df m。 由瓦斯 抽采 量 预测 理 论 可知 , 孔抽 采 影 响 范 单 围内煤层 的瓦斯 储量 Q 可 表示为 :
Q =p HW , Ml () 5
定 , 流 量 基 本 上 与 煤 层 透气 性 系 数 A 成正 比 , 其 与
单 一煤层 或无 保护 层 可 采 的 突 出危 险 煤层 , 了保 为 证 回采 工作安 全高 效 地 进行 , 井都 需 要 实 施 煤 层 矿 采 前预抽 、 采边 抽 等 瓦 斯 防治 措 施 。提 高 瓦 斯 抽 边 放 率 的前 提 是科 学 合 理 地 布 置 钻 孔 参 数 及 抽 放 工
t ey.I r v st tt s d li g ly utp a sk y p a t a au n d a n g r me e sd sg i l v tp o e ha hi r ln a o l n ha e r ci lv l e i r i a e paa t r e i n. i c Ke wo ds Ga ana e,S a e b t e rls y r sdr i g p c ewe n d l ,Pr — r i i g t i e d a n n i me,F c o e a e h l
开 采延 深瓦斯 问题 更 为 突 出 , 重 影 响该 工 作 面 的 严
2 瓦斯抽采钻 孔优化布置
2 1 钻 孔 瓦斯流 量衰减 规律 .
由煤 层 瓦斯 流 动理 论 知 , 在煤 层 未受 采 动影 响 条件下 , 其抽 放钻 孑 瓦斯 的流动为非 稳态 流 , 孔 内 L 钻
安 全生 产 。有 效地 布 置钻 孔 瓦 斯抽 放 工 艺 , 高 该 提 煤 层钻 孔瓦斯 抽采 率 , 已经 成 为该 矿 井 安全 生 产 亟 待 解决 的 问题 。
Q 。=
l() , q fd
() 4
抽采效 果并 不 明显 ; 提高 抽 放 管 负压 来增 加 瓦斯 抽 采量效 果 也 不 理 想 J虽 然 钻 孔 瓦 斯 抽 采 量 Q 与 , ( o P ) 正 比, 是 与煤 层 原 始 瓦 斯 压 力 相 比, e — 成 但
抽放 钻孔 内瓦斯 压 力 要 小很 多 ; 加 钻 孑 抽 放 半 径 增 L


切实解 决采 区抽 、 、 采 掘衔 接 的 难题 , 需要 通 过 理 论 研 究及 实 践 验 证来 合 理 布 置 抽 放 钻 孔 参 数 及 其 工
艺。
Pl n旦 三


式 中, 为 抽 放 钻 孔 瓦 斯 流 量 , d M 为 煤 层 厚 Q m/ ;
1 A ( - t
加 。因此 , 在本煤 层 瓦斯 抽放 参数设 计 时 , 需要科 学
合理地 布置 钻孔 间距 , 以兼 顾 矿 井预 抽 煤 层 瓦斯 的 安全 和经 济效益 。


() 7
3 瓦斯 抽 放 钻 孔 优 化 布 置 方 案
某煤 矿 18 0 1工 作 面地 质 构 造 复 杂 、 瓦斯 含 量 大, 经有关 部 门鉴 定 属 于煤 与 瓦斯 突 出煤 层 。随 着
为 科学合 理设 计 18 0 1工 作 面 的钻 孔 瓦 斯 抽 采
瓦斯 流量 的衰减规 律 随时 间呈负指 数变 化 J即 ,
qt ( )=qe , o () 2
式 中 ,() q t 为百 米 钻孔 t日排 放 瓦斯 流 量 , ( i m / mn

参 数 , 该工作 面 回风 巷 垂 直煤 壁 方 向施 工 3个 间 在
J f : q ( —

() 6
根据 《 煤矿 安全规 程 》 相关 规 定 , 实 际煤 层 瓦 在 斯抽 放 参 数 设 计 时 , 求 煤 层 瓦 斯 预 抽 率 应 达 到 要 3% 以上 。 因此 , 以规程 中瓦斯 抽采率 为指标 , 0 若 抽
放钻 孔 间距 的理论方 程式 为 :
的“ 三带 ” 论布 置迎 向钻孔 , 理 能够 有 效地提 高钻 孔抽 采 率 。 实践 应 用表 明 , 钻 孔布 置 方 案在 抽 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