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

合集下载

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

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

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概述
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两种:
1. 酸-碱消煮法:包括热的稀酸处理、热的氢氧化钠处理以及乙醇或乙醚洗涤。

其中,热的稀酸处理主要是去除样品中的淀粉、果胶质和部分纤维素;热的氢氧化钠处理则能去除蛋白质、部分半纤维素和部分木质素,并使脂肪皂化而去除;乙醇或乙醚洗涤则是为了去除单宁、色素、残余脂肪、蜡、部分蛋白质和戊糖。

最后,灰化处理可以去除灰分(金属氧化物)。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而且测定精度高,符合国标GB/T5515、GB/T6434的规定。

2. 非酶重量法:又被称为粗纤维测定法,是通过酸、碱消煮样品,将得到的残渣烘干后灼烧灰化,再减去灰分重量来计算粗纤维的含量。

这种方法由Einhof于1801\~1809年建立,多应用于饲料及宠物食品中的纤维分析。

以上两种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具体的食品类型和实验条件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测定。

粗纤维测定仪操作方法

粗纤维测定仪操作方法

粗纤维测定仪操作方法
粗纤维测定仪(proximate analysis)操作方法如下:
1. 准备样品:首先选择要测定的样品,如饲料、粮食或其他有机物,然后将样品研磨成较细的颗粒,以确保测定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2. 粗纤维提取:将一定量的样品称取到提取篮中,并封闭好。

然后将提取篮放入提取瓶中,加入足够的提取液(通常是一定比例的中性洗涤剂和酸碱溶液),然后通过浸泡和加热的方式将粗纤维从样品中提取出来。

3. 滤液处理:将提取后的液体通过滤纸或者玻璃棉滤去固体残渣,留下粗纤维在滤纸或玻璃棉上。

4. 粗纤维干燥:将滤纸或玻璃棉上的粗纤维取出,并在低温下(通常是105摄氏度)干燥,直至样品的质量基本稳定不再变化。

5. 粗纤维重量测定:将干燥后的粗纤维重新称重,记录下其质量。

6. 数据计算:根据样品的初始质量和提取后的粗纤维质量,计算出样品中的粗纤维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样品的处理和操作规范,以确保测定结果
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粗纤维国标检测方法

粗纤维国标检测方法

粗纤维国标检测方法
粗纤维指的是食品中无法通过人体消化酶解而被排除的纤维物质。

粗纤维的含量和特性是衡量食品中纤维含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粗纤维国标检测方法用于测定食品中粗纤维的含量,以确保食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1.样品准备
从食品样品中选择代表性的部分,将其粉碎成适当的颗粒大小。

确保样品的颗粒大小均匀,以避免颗粒大小对结果的影响。

将样品保存在干燥的环境中,以防止水分损失或增加。

2.粗纤维提取
将样品放入提取器中,加入一定量的中性洗涤液,如中性洗涤液和乙醇的混合物。

对样品进行提取,以去除非纤维的物质,如脂肪、蛋白质和糖类。

提取过程中要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时间,以确保提取效果。

3.粗纤维过滤
将提取后的样品过滤,以分离纤维物质和提取液。

经过过滤后,将残渣和纤维物质收集下来,并将其完全干燥,以去除水分。

4.粗纤维重量测定
将干燥的残渣和纤维物质称重,并记录下其质量。

将质量与原始样品的质量进行比较,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粗纤维的含量。

5.数据分析和报告
根据样品的粗纤维含量和国家标准,进行数据分析和判定。

如果样品的粗纤维含量符合国家标准,则可以认为样品合格;如果不符合,则需要进一步调整生产工艺或配方,以达到标准要求。

总结。

进出口茶叶粗纤维测定方法

进出口茶叶粗纤维测定方法

进出口茶叶粗纤维测定方法1进出口茶叶粗纤维测定方法国家标准的进出口茶叶粗纤维测定是进出口茶叶中主要成分—粗纤维含量的测定,是对茶叶质量控制的重要仪式,也是评价茶叶质量的重要指标。

茶叶粗纤维测定原理是,以茶叶为试样,以不溶于85%乙醇溶液的细纤维成分为灰分,将茶叶放入容量为1000mL,置于搅拌机中搅拌,以清水洗净,然后加入10L乙醇水溶液,中速搅拌60分钟,再用筛架筛出溶解的非纤维成分,然后经凝乙醇处理,最后称取内容物的水分和干合重,据此计算茶叶粗纤维含量。

2实验材料应在实验中使用茶叶、乙醇、99%的乙够灵抗原级乙醇、放射性染料、聚乙烯甲醛类、聚氯乙烯等。

3进行实验时的操作要点(1)容量为1000mL的容器应提前放置;(2)置于搅拌机中搅拌茶叶,并用清水洗净;(3)将经洗涤的茶叶放入搅拌机中,加入10L乙醇水溶液,以中速搅拌60min;(4)筛架筛出溶解的非纤维成分;(5)将糊液过滤,然后经凝乙醇处理;(6)用湿玻璃片将经凝乙醇后的糊液涂于容器的一侧,尽量保持表面平整;(7)用称量的方法,称取内容物的水分和干合重;(8)据此计算茶叶粗纤维含量。

4实验结果判断茶叶粗纤维测定实验结果记录在实验本中,根据茶叶粗纤维的计算公式,计算出茶叶粗纤维的含量,并将结果与相应的标准值进行比较,以判断茶叶的粗纤维含量是否符合标准。

如果茶叶的粗纤维含量符合标准,则该茶样通过检测;如果茶叶的粗纤维含量不符合标准,则该茶样未通过检测。

5注意事项(1)茶叶粗纤维测定在茶叶质量评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应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测定;(2)实验时需要使用乙醇和乙够灵,应先到处验证有效性;(3)应注意尽量减少试样损失,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4)在实验过程中,应避免误放入其他有毒物质;(5)实验做到严格把关,确保实验质量。

粗纤维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粗纤维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粗纤维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引言粗纤维含量是食品、饲料等领域中重要的营养指标之一,它反映了食品或饲料中不易被人或动物消化吸收的纤维成分的含量。

测定粗纤维含量对于评估食品或饲料的质量以及进行营养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步骤,测定给定食品或饲料中的粗纤维含量。

二、实验方法2.1 样品准备1.取给定食品或饲料样品约100g,将其均匀切碎成小颗粒。

2.将切碎的样品放入干净的容器中,标记好样品的编号。

2.2 预处理1.取一干燥器,加入适量无水Na2SO4,使其覆盖加热元件。

2.将容器中的样品均匀地分布在干燥器中。

3.调节干燥器的温度至105℃,并进行干燥,直到样品呈干燥状态。

2.3 提取1.取出干燥后的样品,将其称重为m1,记录下来。

2.取一个无烟燃烧坩埚,称重为m2,并记录下来。

3.将干燥样品装入坩埚中,盖好盖子。

4.将装有样品的坩埚放入水中的提取锅中,加入足够的中和酸(无水柠檬酸)和中和碱溶液。

5.开启加热器,将水煮沸,然后继续加热提取锅1.5小时。

6.关闭加热器,取出坩埚,并用清水清洗坩埚。

7.取出清洗后的坩埚,放入干燥箱中烘干至恒定重,称重为m3,记录下来。

2.4 计算1.计算干燥样品的质量损失百分比(%ML): %ML = [(m2 - m3) / (m2 - m1)]* 100%2.计算粗纤维含量(%CF): %CF = (%ML / 1.67) * 100%三、实验结果与讨论3.1 实验结果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测定了给定食品样品的粗纤维含量。

实验结果如下:样品编号初始重量(g)烘干后坩埚重量(g)烘干后样品重量(g)质量损失(g)质量损失百分比(%ML)粗纤维含量(%CF)1 100 23.5 10.2 3.3 2.13 1.272 100 24.0 10.8 3.2 2.06 1.233 100 23.8 10.5 3.3 2.13 1.273.2 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给定食品样品的平均粗纤维含量约为1.25%。

食品添加剂 纤维素中粗纤维测定的不确定度

食品添加剂 纤维素中粗纤维测定的不确定度

食品添加剂 纤维素中粗纤维测定的不确定度1、目的测定食品添加剂 纤维素中粗纤维的含量,采用GB/T5009.10-2003。

2、测量方法和数学模型称取适量样品Wg 于Foss 坩埚,放入仪器,打开加酸开关,在消煮管中加入酸液200ml ,开启消煮加热开关,保持微沸30min 。

将消煮加热开关关闭,打开1-6号抽滤开关,再打开抽滤泵开关将酸抽掉,随后打开蒸馏水阀门冲洗消煮管中的样品,直至将酸洗净后,再按照酸煮的步骤加入碱溶液、消煮、用蒸馏水冲洗消煮管。

待冲洗抽滤后放入105℃烘箱中干燥至恒重,记录恒重后数据W1,再放入550℃马弗炉中使其含碳物质完全灰化,至于干燥器,冷却至室温后称重W2,所损失的量即为粗纤维的量。

粗纤维(%)=10021⨯-W W WW1—干燥后坩埚的质量(g )。

W2—灰化后坩埚的质量(g )。

W —样品的质量(g )。

3、不确定度来源1)重复测量2)天平的校准4、不确定度计算1)测量结果重复性不确定计算:标准偏差:0.01139S ==(其中n=6)2)校准/线性0.004650rep V ===天平检定证书标明其线性为±0.10mg ,用矩形分布。

天平的线性分量为0000577.030001.0=上述分量必须计算3次,因此质量的标准不确定度m V 数值为0000999.00000577.032=⨯=m V5、计算组合不确定度称样量(g ):3.0277、3.0297、3.0302、3.0214、3.0279、3.0356平均值(g ):m=3.02880.00003299H V ==6、扩展不确定度取包含因子k=220.000032590.00006518H H V KV ==⨯=V=92.1⨯0.00006518=0.00607、结果表示纤维素中粗纤维含量(%):2.15±0.00608、 讨论由以上分析计算可见,测定纤维素中粗纤维含量,其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于样品测定的重复性,符合这对我们今后检测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粗纤维的测定

粗纤维的测定

粗纤维的测定实验目的:掌握粗纤维测定的原理和方法;实验原理:将试样用一定容量和一定浓度的预热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煮沸消化一定时间;再用乙醇和乙醚除去醚溶物,经高温灼烧扣除矿物质的剩余物为粗纤维; 当用稀酸处理时,淀粉、果胶和部分半纤维素被溶解;当用稀碱处理时,可除去蛋白质和部分半纤维素、木质素、脂肪;当用乙醇和乙醚处理时,可除去单宁、色素、脂肪、蜡质以及部分蛋白质和戊糖;实验仪器:分析天平;消煮器;布氏漏斗;抽滤瓶;滤布;真空抽气机;电热式恒温箱;干燥器;高温炉;古氏坩埚;电炉;实验试剂:硫酸;氢氧化钠;石棉;乙醇;乙醚;实验步骤:一、纤维袋105℃烘干1h后,取出于干燥器冷却30min,准确称重,记录纤维袋的重量;二、将准确称好的样品1g左右放入纤维袋中,用封口机封口,用笔给纤维袋编号;三、将纤维袋放入600ml高脚烧杯中,加入L硫酸溶液每个纤维袋加100ml,用重物压在纤维袋上,盖上冷凝球,接通自来水,用电热板加热硫酸溶液至微沸,要求溶液在2min内微沸,处理30min;四、将处理完的纤维袋先放在甩衣机内甩干2min,放入90-100℃沸水的烧杯中2-3min,并加少量L氢氧化钠中和,重复3次,至中性蓝色石蕊试纸不变色;将纤维袋放入甩衣机中甩干2min;五、将纤维袋放入600ml高脚烧杯中,加入L氢氧化钠溶液1个纤维袋加100ml,用重物压在纤维袋上,盖上冷凝球,接通自来水,用电热板加热至微沸,要求溶液在加热2min内微沸,处理30min;六、将处理完后的纤维袋先放在甩衣机内甩干2min,放入90-100℃沸水的高脚烧杯2-3min,并滴加少量L硫酸中和,重复3次,至中性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将纤维袋放入甩衣机中甩干2min;七、分别用乙醚、乙醇浸泡纤维袋于烧杯中10min,取出,将纤维袋放入甩衣机中甩干5min,放入半开门的烘箱130℃烘干20min;八、将纤维袋放入干净坩埚内于130℃烘箱中烘2h至恒重,记录重量;九、将空坩埚与纤维袋一起放入马福炉300℃炭化至无烟炉门微开,550℃灼烧3h至恒重,记录重量;十、计算粗纤维含量;CF%=烘干后样袋重-空袋重-灼烧后坩埚重-空坩埚重-空袋重×空袋灰分%/样重×100%结果计算1粗纤维=错误!×100%式中,M1:105℃烘干后瓷坩埚及纤维袋的重量,g;M2: 550℃灼烧后瓷坩埚及纤维袋的重量,g;M: 试样未脱脂时重量,g;2重复性每个样本取两个平行样进行测定,以其算术平均值为结果;粗纤维含量在10%以下,允许相差4%;粗纤维含量在10%以上,允许相对偏差为4%;。

粗纤维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粗纤维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粗纤维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1.了解食物中粗纤维含量的测定方法;
2.掌握粗纤维含量的测定方法;
实验原理:
食物中的粗纤维是指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植物纤维,如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它们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量、稀释盐酸和胆酸的浓度、降低肠内致癌物质的浓度等作用。

因此,准确测定食物中的粗纤维含量对于保证人体健康和饮食搭配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材料:
食品样品、酸性和中性洗涤液、乙醇、滤纸、烘干器。

实验步骤:
1.将约5克食品样品粉碎,加入约200ml的500g/L的硫酸钠溶液中,用电搅拌器足够混合。

2.将浆液过滤,用酸性洗涤液反复洗涤,直至滤液中不再出现白色沉淀。

将过滤纸上的残渣转移到瓷盘中。

3.将残渣用中性洗涤液洗涤,直至洗涤液pH值没有下降。

将洗涤液挤出至瓷盘中。

4.用足够的冷、热蒸馏水洗涤干净残渣,毛刷可以用于清洗。

5.用酸和草酸清洗瓷盘和洗涤纸,以除去可能存在的沉淀。

6.过滤洗涤液,用乙醇反复洗涤,然后用真空泵排水至实心。

7.将残渣在70℃的烘干器中烘干至重量不变。

8.计算出样品的粗纤维含量。

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不同的食品样品的粗纤维含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表明饮食结构的变化可以显著地影响人体的健康。

粗纤维含量的测定方法简单可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食品中营养成分的含量,从而保证人体的健康。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粗纤维含量的测定方法,真正理解了粗纤维含量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选择富含粗纤维的食品作为日常饮食的重要成分,从而保证人体内营养成分的合理平衡,提高健康水平。

茶叶粗纤维检验

茶叶粗纤维检验

茶叶粗纤维检验
茶叶检验之一。

茶叶经稀酸、稀碱处理后对其有机残留物含量进行检测的技术措施。

粗纤维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也含少量半纤维素、木质素、角质组织、矿物质等,一般茶叶中约含8~20%。

国际标准化组织,在“ISO3720-1977红茶一规格”中,已将粗纤维最高含量定为16.5%,作为红茶的标准之一。

粗纤维测定方法是:取茶样5g,于烧杯中,加入1.25%的硫酸溶液200ml,煮沸30分钟(保持200ml容积),使酸的浓度基本不变,然后吸滤至干,加水清洗吸干,并重复直至洗出液呈中性为止。

再将滤渣用同样浓度、数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按上法进行碱处理,直至洗下液无色为止。

将残渣全部移置已知重量的无灰滤纸上过滤,再用乙醇冲洗至无色,换用乙醚冲洗若干次滤干,移至烘箱内烘至恒重,即可算出粗纤维的百分率。

为了快速检测茶叶的老嫩程度,根据d-纤维素在茶叶纤维素中所占比例最大的特点,用17.5%氢氧化钠溶液,将茶叶煮沸20分钟后过滤,并用水清洗。

直至滤液无色为止,取出烘干至恒重,即可算出d-纤维素百分率。

- 1 -。

实验5__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110425

实验5__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110425

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食品中粗纤维的检测原理和意义。

2.掌握重量法测定粗纤维含量的基本操作技术。

二、原理和意义纤维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是植物性食品的主要成分之一,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木质素、树胶等。

由于它们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也称无效碳水化合物;但它们能够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消化系统机能。

每天从食品中摄取8~12g纤维,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代谢功能。

在热的稀硫酸作用下,试样中的淀粉、糖、半纤维素和果胶等物质经水解而除去,再用热的碱溶液除去蛋白质和脂肪酸(皂化脂肪,溶解蛋白质),然后用乙醇、乙醚除去单宁、色素及残余脂肪,剩余残渣减去灰分(不溶于酸碱的杂质,主要是无机物质),即得粗纤维素。

三、仪器、器材和试剂1.仪器与试剂仪器器材试剂分析天平1台24目筛硫酸1瓶组织捣碎机1台锥形瓶250ml 10个甲基红1瓶抽滤系统2套亚麻布氢氧化钾2瓶烘箱1个漏斗10cm 10个酚酞1瓶水浴锅6台定量滤纸10盒盐酸1瓶电炉6个回形针1盒氢氧化钠1瓶高温电炉1个G2垂融漏斗(坩埚)20个95%乙醇5瓶电磁炉2个搪瓷杯4个无水乙醚3瓶烧杯250ml 10个烧杯100ml 10个量筒50ml 10个一次性手套5包石棉坩埚20个试剂瓶5L 2个滴瓶4个干燥器5个样品(水果)2.溶液配制2.1硫酸溶液(2.5%):取5L试剂瓶,先加水2000 ml;取500ml量筒,加水约300 ml,加浓硫酸(95~98%)62.5ml,加水至1000ml;另加加水2000 ml。

2.2氢氧化钾溶液(5%):取2.5L试剂瓶,先加水1000 ml;取1000ml烧杯,称氢氧化钾62.5g,加水至1000ml;另加加水500 ml。

选用塑料或橡胶塞瓶。

2.3甲基红(0.1%):0.1g甲基红,60%乙醇定容100ml(上次实验已配制)。

2.4酚酞(1%):将1g酚酞用95%乙醇溶解,定量至100ml(分装于2滴瓶使用)。

4.5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

4.5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

二、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酸碱法)
(四)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样品粒度的大小将影响分析结果,通常将样品研磨成粒度为1mm 左右为宜; 在酸煮后和碱煮后冲洗至中性过程中,最好用热蒸馏水,易于过 滤; 含脂肪小于1%的样本可不脱脂;含脂肪1%~10%的样本不是必须 的, 但建议脱脂;含脂肪在10%以上的则必须脱脂, 或用测脂后的 试样残渣;
(2)用本方法测定的结果为什么称为“粗纤维”?
二、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酸碱法)
(五)方法评价
测定结果以纤维素为主,还包括少量半纤维素以及木质素;


测定结果低于实际含量(为什么呢?);
计算得出的无氮浸出物含量高于实际含量; 粗纤维不是一种纯化合物。
鉴于上述原因,Van Soest提出了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re, 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re, ADF) 的测定方法。
木质素被灰化,灰化的部分酸性 洗涤木质素(ADL)。
三、范氏(Van Soest)中性洗涤纤维 (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测定
(二)方法评价 酸性洗涤纤维测定法已获得公认,中性洗涤纤维测定法尚在继续
改进中。

中性洗涤剂提取蛋白质的效率不高,对于高蛋白饲料,部分蛋白
混杂在中性洗涤纤维(NDF)中。淀粉也有相似的干扰作用。
● 将中性洗涤剂溶液的pH值由6.9~7.0调至3.5左右;
● 对于高蛋白质饲料,先用蛋白酶处理样品;
● 对于高淀粉饲料可以考虑添加耐高温的α-淀粉酶。
Thanks a lot For your kind cooperation!
1g样品+150ml 0.13 mol/L硫酸+1滴正辛醇

6-粗纤维的含量测定

6-粗纤维的含量测定

六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测定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粗纤维含量大于10g/kg的饲料。

本方法还适用于谷物和豆类植物。

2 原理用固定量的酸和碱,在特定条件下消煮样品,再用醚、丙酮除去醚可溶物,经高温灼烧扣除矿物质的量,所余量为粗纤维。

它不是一个确切的化学实体,只是在公认强制规定的条件下,测出的概略成分,其中以纤维素为主,还有少量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3 试剂3.1 水至少应为GB/T 6682规定的三级水;3.2 盐酸溶液c(HCl)=0.5mol/L;3.3 硫酸溶液c(H2SO4)=(0.13±0.005)mol/L;3.4 氢氧化钾溶液:c(KOH)=(0.23±0.005)mol/L;3.5 丙酮;3.6 滤器辅料:海沙,或硅藻土,或质量相当的其它材料。

使用前,海沙用沸腾盐酸[c(HCl)=4mol/L)]处理,用水洗至中性,在500℃±25℃下至少加热1h;3.7 防泡剂:如正辛醇;3.8 石油醚:沸点范围40℃~60℃。

4 仪器设备实验室常用设备,特别是下列各件。

4.1 粉碎设备:能将样品粉碎,使其能完全通过筛孔为1mm的筛;4.2 分析天平:感量0.1mg;4.3 滤埚:石英的、陶瓷的或硬质玻璃的,带有烧结的滤板,滤板板径40μm-100μm(按ISO7493:1980孔隙度P100);在初次使用前,将新滤埚小心地逐步加温,温度不超过525℃±25℃下保持数分钟,也可使用具有同样性能特性的不锈钢坩埚,其不锈刚筛板的孔径为90μm。

4.4 陶瓷筛板;4.5 灰化皿;4.6 烧杯或锥形瓶:容量500mL,带有一个适当的冷却装置,如冷凝器或一个盘;4.7 干燥箱:用电加热,能通风,能保持温度130℃左右;4.8 干燥箱:盛有蓝色硅胶干燥剂,内有厚度为2mm~3mm的多孔板,最好由铝或不锈钢制成。

4.9 高温炉:用电加热,加以通风,温度可调控,在475℃~525℃条件下,保持滤埚周围温度准至±25℃。

玉米粉中粗纤维含量的测定

玉米粉中粗纤维含量的测定

玉米粉中粗纤维含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 学习植物类食品中粗纤维的检测方法。

2. 掌握重量法测定粗纤维素的基本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粗纤维是指不能被稀酸、稀碱所溶解,不能被人体或家畜所消化利用的天然有机物质。

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残存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在热的稀H2SO4作用下,样品中的糖、淀粉、果胶等物质经水解而除去,再用热的NaOH处理,使蛋白质溶解、脂肪皂化而除去。

然后用乙醇和乙醚处理以除去单宁、色素及残余的脂肪,所得的残渣即为粗纤维,如其中含有无机物质,可以通过测定灰分扣除。

三、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1、材料、试剂2、仪器四、实验内容1、溶液的配制及石棉的处理(1)、2.5% H2SO4溶液:量取14.2 mL H2SO4,缓慢倒入适量水中,并用水稀释至1000 mL。

(2)、2.5%NaOH溶液:称取25 g NaOH,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 mL。

2、玉米粉样品的处理及酸性纤维素含量的测定(1)、将玉米粉碎,过40目筛。

(2)、将古氏坩锅用蒸馏水洗净,将酸洗石棉均匀覆盖在坩埚的多孔底上(约1-2 mm厚),盖上多孔瓷板,再在瓷板上均匀覆盖一层酸洗石棉,并将其置于恒温干燥箱内(温度在100 ℃左右)干燥30 min左右,然后移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并将其编号,再置于干燥器内备用。

(3)、乙醚处理:准确称取10-16 g样品,记录样品质量m1,置入500 mL磨口三角瓶中,加入200 mL乙醚,盖严,静置24 h,以除去脂肪。

用倾泻法除去乙醚层(尽可能倒干净),并用乙醚洗涤残渣,残存少量的乙醚在水浴(75 ℃)中蒸发除去。

(4)、加酸处理:将200 mL 2.5% H2SO4倒入上述500 mL磨口三角瓶中,盖上表面皿,加热至沸腾再在沸水浴中继续反应30 min,加热时为防止激烈沸腾,应连续搅拌。

之后,用带有滤纸(已知质量为m2)的布氏漏斗过滤,并用热蒸馏水冲洗烧杯及漏斗,直至滤液用石蕊试纸测定为中性反应为止。

测量食品中膳食纤维的方法

测量食品中膳食纤维的方法

测量食品中膳食纤维的方法测量食品中膳食纤维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将简要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 酶解-重结晶法:这是一种常见的方法,用于测量食品中的可溶性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

首先,将食品样品加入含有胰蛋白酶和淀粉酶的酶解液中进行酶解。

酶解后,通过滤纸将不溶性物质分离出来。

然后,将滤纸上的不溶性物质洗涤几次,最后将其干燥并称重。

可溶性膳食纤维通过减去不溶性物质的质量来计算。

2. 遥感法:这是一种非常便利的方法,可以用于大规模样品的测量。

遥感法利用红外光谱仪来分析和测量食品中的膳食纤维含量。

红外光谱仪发出红外线,不同的膳食纤维成分会吸收不同的红外光谱。

通过分析吸收率,可以确定膳食纤维含量。

3. 酶解-HPLC法:这是一种常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对食品中的膳食纤维进行测量。

首先,将食品样品加入含有酶解液的容器中进行酶解。

然后,通过HPLC分离和定量几种常见的膳食纤维成分,如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

4. 酶解-重结晶-GC法:这是一种分析食品中总膳食纤维含量的方法。

首先,将食品样品加入酶解液中进行酶解。

然后,通过过滤和多次洗涤,将不溶性物质分离出来。

接下来,将不溶性物质进行重结晶,将其中的膳食纤维组分与其他物质分离开来。

最后,使用气相色谱法(GC)对膳食纤维组分进行定量分析。

5. 倍半粗纤维法:这是一种常用的简化方法,用于测量食品中的总膳食纤维含量。

首先,将食品样品加入酸性和碱性溶液中,使其除去其他成分。

然后,通过电子天平测量样品在空气和水之间的重量差。

此差值代表食品中的总膳食纤维含量。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方法,用于测量食品中的膳食纤维含量。

不同方法适用于不同的食品和实验目的。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量。

食品中膳食纤维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食品中膳食纤维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食品中膳食纤维含量的测定与分析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其中膳食纤维作为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备受关注。

膳食纤维在维持肠道健康、调节血糖和血脂、预防肥胖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准确测定食品中的膳食纤维含量呢?一、测定方法目前常用的测定食品中膳食纤维含量的方法包括酶解-重量法(AOAC 985.29)和酶解-HPLC法(AOAC 991.43),其中HPLC法相对较为准确和简便。

在使用HPLC法测定膳食纤维含量时,通常采用两种酶解方法,即使用α-淀粉酶和葡萄糖酸酶进行酶解。

通过比较未酶解样品和酶解后样品中的膳食纤维含量,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的膳食纤维含量。

二、食品中膳食纤维的分析1.粗纤维含量的分析粗纤维是指食物中不容易被消化吸收的纤维部分,一般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

粗纤维含量的分析是衡量食品中纤维素含量的一种方法,一般通过水解和洗涤的方式来进行。

首先,将食品样品经过一定时间的水解,然后用水或酸进行洗涤,最后干燥并称重。

所得的质量差值即为粗纤维的含量。

2.溶解性膳食纤维含量的分析溶解性膳食纤维是指在水中可溶解的膳食纤维,如果胶、树胶等。

溶解性膳食纤维含量的分析主要通过酶解-过滤的方法进行。

首先,将食品样品经过一定时间的酶解,然后用滤液进行过滤,将溶解性膳食纤维从样品中分离出来。

最后,将滤渣干燥并称重,所得的质量差值即为溶解性膳食纤维的含量。

3.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分析不溶性膳食纤维是指在水中不溶解的膳食纤维,如纤维素、半纤维素等。

不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分析主要通过酶解-过滤的方法进行。

首先,将食品样品经过一定时间的酶解,然后用滤液进行过滤,将溶解性膳食纤维从样品中分离出来。

将滤渣干燥并称重,所得的质量即为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

三、膳食纤维含量的参考范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成年人每天的膳食纤维摄入量应为25-30克。

然而,现代人的饮食结构大部分偏向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普遍不足。

膳食纤维的测定

膳食纤维的测定

“粗纤维”一词最早用于营养学研究,并被认为是对人体不起营养作用的一种非营养成分。

然而近年来分析技术的发展和对这种“非营养素”认识的提高,“粗纤维”也被“膳食纤维”所替代,而且赋予更丰富的内容。

膳食纤维大致分为二类,一类为可溶性的,一类为不可溶性的,二者合并即为总的膳食纤维。

它主要包括植物细胞壁的成分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木质素、角质和二氧化硅等成分,最早曾有中型洗涤剂法和酸性洗涤剂法等,测定结果常不能包括全部。

本章所介绍的Englist建立的、AOAC推荐的方法。

它主要测定为可溶性的膳食纤维、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和总膳食纤维三种。

膳食纤维实际上属于碳水化合物的范畴。

膳食纤维的物化特性主要包括5个方面:(1)很高的持水力。

(2)对阳离子有结合和交换能力。

(3)对有机化合物有吸附螯合作用。

(4)具有类似填充剂的充盈作用。

(5)可改变肠道系统中的微生物群系组成。

膳食纤维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三种,包括非酶-重量法、酶重量法和酶化学法。

非酶重量法是一个比较古老的方法,只能用于粗纤维的测定。

而中性洗涤剂法也只能测定不溶性的膳食纤维。

酶重量法却可以测定总膳食纤维(包括可溶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也是AOAC的标准方法。

酶化学法是AOAC最新承认的另一个标准方法,但此法易受仪器条件的限制,不适用于普通实验室。

目前国标采用的还是中性洗涤剂法,食物成分表中列出的数据都是不溶性膳食纤维,所以下文先介绍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测定方法。

(一)中性洗涤剂法1. 原理在中性洗涤剂的消化作用下,样品中的糖、淀粉、蛋白质、果胶等物质被溶解除去,不能消化的残渣为不溶性膳食纤维,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角质和二氧化硅等,并包括不溶性灰分。

2. 适用范围GB 12394—90适用于各类植物性食物和含有植物性食物的混合食物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测定。

3. 仪器(1)烘箱:110~130℃。

(2)恒温箱:(37±2)℃。

(3)纤维测定仪。

食品粮食中不溶性膳食纤维及粗纤维含量的快速测定

食品粮食中不溶性膳食纤维及粗纤维含量的快速测定

食 品和粮食 中的膳食 纤维是 人 的营养 素之一 ,对 人
体健 康具有 重要 作用 。膳 食纤 维是植 物 的可食部 分 ,不 能被人体 小肠消化 吸收 ,聚合度 > - - 3 的碳水 化合物 和木 质 素 ,包括半纤 维素 、纤 维素 、果胶和菊粉等 [ 1 】 。膳 食纤维 分 为可溶性 膳食 纤维 和不溶 性膳食 纤维 ,不溶 性膳食 纤 维 包 括半 纤 维 素 、纤 维 素 、木质 素 、角 质 和二 氧 化 硅
2 0 1 7年第 7期 ( 总第 2 4 6期 )
试验研 究
食品粮食 中不溶性膳食纤维及粗纤维含量的快速测定
张崇玉 张桂 国 付 璐
(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摘要
戚巧巧 胡立明
山东 泰安 2 7 1 0 0 0 )
本文 旨在研究聚 酯纤维 筛网袋. 法I 陕速 测定食 品粮食 中不溶性膳食 纤维含量及粗 纤维含量 采用聚 酯纤维 筛网袋法
0 . 0 9 %、5 . 2 0 %和5 . O 4 %;两种方 法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 2)聚酯纤维 筛网袋法测定玉米、小麦 、小米 、燕麦 、红豆 、
绿 豆 、青豆 、黄豆和 胡萝 I 、 . 于等9 种食 品粮 食 中的不溶性膳食 纤维含量 的变异 系数( c V ) 分别为2 . 7 1 %、3 . 3 9 %、2 . 2 1 %、 2 . 8 7 %、4 . 6 4 %、2 . 6 1 %、2 . 0 9 %、3 . 0 1 %和 1 . 0 0 %。( 3)聚酯纤维 筛网袋法测定 红豆 、绿豆 、青豆 、黄豆、胡萝 卜干等食 品粮 食 中的粗 纤维含量 的变异 系数( c v) 分别 为2 . 7 1 %、1 . 9 6 %、4 . 3 3 %、3 . 8 6 %、2 . 9 9 %。结论 :聚酯纤维筛网袋法测定食 品粮 食 中的不溶性膳食 纤维及粗 纤维含量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比较 高,可 以用 于食 品粮食 中的不溶性膳食 纤维含量 与粗 纤

6种常见的蔬菜中粗纤维含量的测定

6种常见的蔬菜中粗纤维含量的测定

6种常见的蔬菜中粗纤维含量的测定周勇辉(赣州市花卉研究所,江西赣州341000)测定不同蔬菜中粗纤维的含量,并进行相关性的分析。

取根茎类蔬菜(胡萝卜、芹菜)、叶菜类蔬菜(韭菜、菠菜)、果实类蔬菜(青椒、黄瓜)中可食用部位作为实验样品,由酸碱消煮法(重量法)进行设计,使用集酸碱处理及冲洗于一体的SLQ-6型粗纤维测定仪测定粗纤维的含量。

通过试验得出:6种蔬菜中粗纤维含量的差异性明显,通过单因素分析显示F=6.3703>F0.05=3.106,可以看出不同蔬菜中粗纤维含量之间的存在显著差异。

粗纤维;酸碱洗涤法;方差分析重要方向。

本试验使用SLQ-6型粗纤维测定仪测定蔬菜中粗纤维的含量。

在硫酸作用下,使蔬菜中的糖、淀粉、果胶质和半纤维素等物质经水解除去;再用碱处理,除去蛋白质及脂肪酸等物质;后再用高温炉在550℃下灰化除去不溶于酸碱的杂质;剩余的残灰为粗纤维,称其量即为蔬菜中粗纤维含量。

测定不同蔬菜、不同部位中粗纤维含量,除了研究和评价不同蔬菜及不同部位的消化率、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外,对预防许多种疾病如心脏病、结肠癌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0]。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材料是采购于西宁市曹家寨菜市场的蔬菜:根茎类蔬菜(胡萝卜、芹菜),叶菜类蔬菜(韭菜、菠菜),果实类蔬菜(青椒、黄瓜),样品清洗干燥后充分研磨过60目筛,收集备用。

1.2方法本试验采用酸碱洗涤法(重量法)进行设计,集酸碱处理和洗涤于一体的SLQ-6型粗纤维测定仪进行测定,实验前先配置试验用试剂硫酸溶液(0.128mol/L )、氢氧化钠碱溶液(0.312mol/L )[10]。

试验前样品制备:取样品,拣去杂质,各取2g 左右。

再将样品置于60~65℃烘箱内干燥8h ,取出样品冷却并粉碎,过60目分样筛。

试验前坩埚准备:坩埚用开水洗净,清除锅内杂质后置于烘箱内烘干,移入干燥箱内冷却至室温并编号。

然后对试验材料进行分组酸碱冲洗,再用干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它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等组成部分,是动物消化系统或酶所不易分解和吸收的物质[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南海能仪器有限公司
济南海能仪器有限公司
Jinan Hanon Instruments Co., Ltd.
地址:济南市高新区天辰大街677号 Tianchen Avenue No. 677,High-tech Zone, Jinan, China
电话:86-531-88874444 Tel: 86-531-88874444 传真:86—531-88874445Fax: 86-531-88874445 邮箱:sales@ Email: sale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 GB 5009.10-85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crude fiber in foods
本标准适用于植物类食品中粗纤维含量的测定。

1 原理 在硫酸作用下,样品中的糖、淀粉、果胶质和半纤维素经水解除去后,再用碱处理, 除去蛋白质及脂肪酸,遗留的残渣为粗纤维。

如其中含有不溶于酸碱的杂质,可灰化后除去。

2 试剂
2.1 1.25%硫酸。

2.2 1.25%氢氧化钾溶液。

2.3 石棉: 加5%氢氧化钠溶液浸泡石棉,在水浴上回流8h 以上,再用热水充分洗涤。

然后用20%盐酸在沸水浴上回流8h 以上,再用热水充分洗涤,干燥。

在600~700℃中灼烧 后,加水使成混悬物,贮存于玻塞瓶中。

3 操作方法
3.1 称取20~30g 捣碎的样品(或5.0g 干样品),移入500mL 锥形瓶中,加入200mL 煮沸 的1.25%硫酸,加热使微沸,保持体积恒定,维持30min ,每隔5min 摇动锥形瓶一次,以充分混合瓶内的物质。

3.2 取下锥形瓶,立即用亚麻布过滤后,用沸水洗涤至洗液不呈酸性。

3.3 再用200mL 煮沸的1.25%氢氧化钾溶液,将亚麻布上的存留物洗入原锥形瓶内加热微沸30min 后,取下锥形瓶,立即以亚麻布过滤,以沸水洗涤2~3次后,移入已干燥称量的G2垂融坩埚或同型号的垂融漏斗中,抽滤,用热水充分洗涤后,抽干。

再依次用乙醇和乙醚洗涤一次。

将坩埚和内容物在105℃烘箱中烘干后称量,重复操作,直至恒量。

如样品中含有较多的不溶性杂质,则可将样品移入石棉坩埚,烘干称量后,再移入550℃高温炉中灰化,使含碳的物质全部灰化,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量,所损失的量即为粗纤维量。

3.4 计算
G
X = ── × 100
m
式中: X--样品中含粗纤维的含量,%;
G--残余物的质量(或经高温炉损失的质量),g;
m--样品的质量,g 。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全国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食品卫生标准分委员会提出,由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归口。

本标准由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起草。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85-05-16发布 1985-12-01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