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高一生物下 教学案.第四章第7课时 遗传信息的翻译

合集下载

高中《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教案、教学设计
3.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视频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
4.定期进行课堂小结,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章节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以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到遗传信息的稳定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题目:
1.判断题:关于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基础知识。
2.选择题:考查学生对基因表达调控的理解。
3.填空题:补充完整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
4.应用题:结合遗传疾病案例,分析基因表达异常的原因。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采取以下措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回顾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3.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让学生明白遗传信息的滥用可能带来的伦理问题,如基因歧视、基因篡改等。
4.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意识到遗传疾病防治的重要性,为未来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二、学情分析
在教授“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这一章节时,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背景,学情分析如下: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生物学科方面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对DNA、RNA和蛋白质等概念有初步了解,但对于遗传信息的具体传递过程尚存在认知困难。此外,学生在分析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上仍有待提高。
3.掌握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原理,了解基因突变对遗传信息传递的影响。
4.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遗传疾病产生的分子机理,为未来医学研究奠定基础。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093-096第四章第7课时 遗传信息的翻译

093-096第四章第7课时 遗传信息的翻译

第四章第7课时遗传信息的翻译记录与整理教学目标 1.说出密码子的概念,通过密码子认知生物界的统一性。

2.概述遗传信息翻译的过程和特点3.DNA复制与转录、翻译的辨析比较教学重点遗传信息翻译的过程和特点教学难点遗传信息翻译的过程和特点【导学引领】认真阅读教材P78-81,思考以下问题:1.什么是翻译?翻译的场所、模板、原料、酶、产物分别是什么?2.参与转录和翻译的RNA有哪几种?各自的功能是什么?3.什么是密码子?共计多少个?终止密码子、起始密码子、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分别有多少个?如何理解密码子的简并性?什么是反密码子?它有多少种?4.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基因中碱基数、mRNA中碱基数和蛋白质中氨基酸数在数量上存在怎样的对应关系?【合作释疑】一、mRNA中的密码子,tRNA中的反密码子1.遗传密码的破译(1)实验原理:在蛋白质体外合成系统中以人工合成的RNA作模板合成多肽,确定氨基酸与密码子的对应关系。

(2)实验步骤:教材78页“积极思维”(3)实验结论:苯丙氨酸的遗传密码子是UUU。

(4)意义:遗传密码的破译是生物学史上一个伟大的里程碑。

等人因成功破译遗传密码而荣获196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密码子的概念和种类(1)概念:遗传学上,把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个相邻的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其中,密码子共有种。

(2)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真核细胞唯一的起始密码子是,编码的是。

三种终止密码子:,它们不编码任何氨基酸。

(3)密码子的简并性:一种密码子只能编码____种氨基酸;而一种氨基酸可由__________密码子编码。

【例题1】查表4-1,碱基组成为CUU的密码子编码的氨基酸是_________;亮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______;e.已知mRNA的碱基序列是AUGGAAGCAUGUCCG……,请查表写出对应的氨基酸序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苏教版高一必修二)学案文档:第四章_第三节_第二课时_遗传信息的翻译

高中生物(苏教版高一必修二)学案文档:第四章_第三节_第二课时_遗传信息的翻译

第二课时遗传信息的翻译【目标导航】 1.结合教材内容,理解密码子的概念并能熟练地查阅密码子表。

2.结合教材图4-14,概述遗传信息翻译的过程和特点。

3.分析碱基和氨基酸之间的对应关系。

一、遗传密码子1.概念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密码子共有64种。

2.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真核细胞唯一的起始密码子是AUG,编码的是甲硫氨酸。

三种终止密码子:UAA、UAG、UGA,它们不编码氨基酸。

3.tRNA(1)结构:三叶草形结构,一端是携带氨基酸的部位,另一端有3个碱基能和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叫做反密码子。

(2)种类:共有61种。

(3)功能: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

1种tRNA能携带1种氨基酸,1种氨基酸可由1种或多种tRNA携带。

二、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1.概念:按照mRNA上密码子的信息指导氨基酸分子合成为多肽链的过程。

2.场所:细胞质。

3.条件:mRNA、tRNA、核糖体、多种氨基酸和多种酶的共同参与。

4.过程起始阶段:mRNA、tRNA与核糖体相结合。

mRNA上的起始密码子位于核糖体的第一位置上,相应的tRNA识别并与其配对。

↓延伸阶段:携带着特定氨基酸的tRNA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识别并进入第二位置。

在酶的作用下,将氨基酸依次连接,形成多肽链。

↓终止阶段:识别终止密码子,多肽链合成终止并被释放。

5.遗传信息传递方向:mRNA―→多肽。

判断正误(1)翻译的场所是核糖体,条件是模板(DNA的一条链)、原料(4种核糖核苷酸)、酶和能量。

()(2)一种氨基酸最多对应一种密码子。

()(3)每种tRNA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或多种氨基酸。

()(4)细胞中的蛋白质合成是一个严格按照mRNA上密码子的信息指导氨基酸分子合成为多肽链的过程,该过程称为翻译,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

()(5)密码子共有64种,其中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3种终止密码子不决定氨基酸。

()(6)一种密码子决定一种或多种氨基酸。

高中生物新教材必修第二册教案讲义:遗传信息的翻译、中心法则

高中生物新教材必修第二册教案讲义:遗传信息的翻译、中心法则

遗传信息的翻译、中心法则[学习目标] 1.概述遗传信息翻译的过程。

2.概述中心法则的内容和实质。

一、遗传信息的翻译1.翻译的概念: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这一过程叫作翻译。

2.碱基与氨基酸之间的对应关系(1)推测①如1个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则4种碱基只能决定4种氨基酸。

②如2个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则4种碱基只能决定16种氨基酸。

③如3个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则4种碱基能决定64种氨基酸,这种方式能够满足组成蛋白质的21种氨基酸的需要。

(2)密码子①概念:mRNA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

②密码子表a.密码子种类:64种。

b.起始密码子:2种,包括AUG和GUG_,其中后者只在原核生物中作为起始密码子时编码甲硫氨酸,其他情况下编码缬氨酸。

c.终止密码子:共3种,包括UAA、UAG和UGA;不编码氨基酸,是翻译终止的信号,但在特殊情况下UGA可以编码硒代半胱氨酸。

3.tRNA的结构和功能特点(1)结构和功能(2)功能特点: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4.翻译过程判断正误(1)tRNA由3个碱基构成()(2)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3)每种氨基酸仅由一种tRNA转运()答案(1)×(2)×(3)×解析(1)tRNA上含有多个碱基,但每个tRNA上的3个相邻碱基可以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这3个碱基称为反密码子。

(2)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

(3)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多种tRNA转运。

任务一:分析密码子的特点1.从密码子表可以看出,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几个密码子,这一现象称作密码子的简并。

你认为密码子的简并对生物体的生存发展有什么意义?提示当密码子中有一个碱基改变时,可能并不会改变其对应的氨基酸;当某种氨基酸使用频率高时,几种不同的密码子都编码同一种氨基酸,可以保证遗传信息的翻译速度。

2.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体都共用同一密码子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信息的翻译》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信息的翻译》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信息的翻译》教学设计遗传信息的翻译导入:请看一段视频。

(播放视频)这段视频来自于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地下党员李霞在就义前所发出的最后一封电报。

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来之不易,我们要好好珍惜,努力学习。

在视频中滴滴答答的不同电报声,代表着不同的数字(视频下方显示数字)在电报中这些数字不同的组合代表了不同的文字,(视频显示数字对应文字)这就是电报的内容,电报中把数字信息转变为文字信息的过程我们叫做翻译。

在生物体内也存在着把一种信息转变为另一种信息的行为,我们把它也叫做翻译。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研究的内容——遗传信息的翻译。

首先明确我们本节的学习目标(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重难点,板书题目),翻译的过程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请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着重加强这部分内容的理解。

什么是翻译?(同学答: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对,这就是翻译。

(多媒体出示翻译的定义)遗传信息的翻译实质就是把mRNA 中的碱基序列转变为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的过程。

翻译过程中,要把4种碱基语言转变成氨基酸语言,那么mRNA 中的碱基和氨基酸之间是如何对应的呢?(多媒体出示问题)我们知道组成mRNA的碱基有4种而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如果一个碱基对应一种氨基酸,4种碱基只能对应4种氨基酸,这显然是不够的。

若是2个碱基对应一个氨基酸,可以对应16种氨基酸,也是不够的;3个碱基呢?3个碱基有64种组合,这样就足够了。

科学家运用大量的实验证明了在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像这样的3个碱基我们称为一个密码子(多媒体出示密码子定义,板书密码子)。

科学家将64种密码子编制成了密码子表(出示密码子表)。

密码子的查法就是先读第一个字母,然后读第二个字母,然后第三个字母。

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都能决定氨基酸吗?请同学们分析密码子表,分组讨论导学案思考讨论(一)(找学生回答1、2多媒体配合)(在密码子表中我们可以找到2种起始密码子AUG、GUG,分别对应甲硫氨酸和缬氨酸,起始密码子是翻译的起点,只有核糖体读取到起始密码子的时候才开始翻译合成蛋白质。

关于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说课稿

关于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说课稿

关于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说课稿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一、教材分析(说教材):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的第一节内容,本节内容是本章的开篇,是本章学习的基础,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本节的突破对本模块学习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没有本节内容的揭示,很多的现象无法解释,很多的研究无法进行,很多的生物技术无法操作。

因此,本节内容在必修Ⅱ《遗传与进化》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需要理解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除了要掌握这个主干知识以外,还需掌握的侧枝内容是DNA与RNA结构的比较、核糖与脱氧核糖的比较、三种不同种类的RNA以及遗传密码的组成,这些都是以后生物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2、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2、理解“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概念及关系过程与方法1、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2、运用多媒体演示转录与翻译flash,培养学生的视图理解能力,用动态的视角识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3、比较DNA和RNA;转录、翻译与DNA复制的主要区别,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和列表比较的学习方法4、通过指导学生设计并制作基因表达的物理活动模型,并对转录和翻译过程加以演练,培养学生构建模型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强化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基因表达过程的和谐美,基因表达原理的逻辑美,简约美2、认同人类探索基因表达的奥秘的过程仍未结束3、说重难点以及确定依据依据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 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及两个过程中的主要特点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才能理解和掌握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遗传的本质教学难点: 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难点的依据: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较抽象,学生建立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不强。

遗传信息的翻译说课稿

遗传信息的翻译说课稿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二课时遗传信息的翻译尊敬的评委、尊敬的同仁:大家好!大家刚才欣赏的是《侏罗纪公园1》片段,导演是谁呢?是美国著名电影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他是如何让6600万年前的恐龙复活呢?通过影片我们知道:6600万年前的蚊子吸取恐龙的血后变成琥珀,科学家从琥珀中蚊子体内获取恐龙血,获取恐龙DNA,利用恐龙DNA使恐龙复活。

DNA中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蕴含了恐龙的全部遗传信息,而遗传信息是如何表达出来的呢?今天的说课的题目是:《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二课时《遗传信息的翻译》。

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分析:a、本节为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变异》模块第四章第一节;b、本节为本章的第一节,是前三章的深入,对基因定义进一步进行阐述——什么是遗传效应的DNA 的段,以及细胞核为什么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同时也为学习变异、生物进化理论和基因工程垫定了基础;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明遗传密码子、密码子表和tRNA功能和作用。

(2)概述遗传信息翻译过程和原理。

2).能力目标(1) 通过遗传信息的翻译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2)利用课本的插图、课件和动手模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读图能力。

(3)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体验遗传信息翻译过程的和谐美,遗传信息翻译原理的逻辑美、简约美。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①遗传密码子与密码子表;②tRNA③遗传信息翻译的过程。

教学难点:遗传信息翻译的过程二、教法学法分析a.学生情况分析:、通过前面三章的学习,学生通过遗传规律学习感悟到基因的存在,通过减数分裂和摩尔根眼色的遗传实验领悟到基因存在位置,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认识到基因的本质,这一节垫定了基础。

高中生物主要是细胞以及分子认识生命,而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相对比较薄弱,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抽象内容具体化,引导学生思考,便于理解。

b.说教法:遗传信息的翻译是在核糖体上进行,比较抽象,学生对这部分知识较难理解和记忆。

【高中生物】遗传信息的翻译ppt1

【高中生物】遗传信息的翻译ppt1

U
C
酪氨酸 半胱氨酸 酪氨酸 半胱氨酸 终止 终止 终止 色氨酸 组氨酸 精氨酸 组氨酸 精氨酸 谷氨酰胺 精氨酸 谷氨酰胺 精氨酸 天冬酰胺 天冬酰胺 赖氨酸 赖氨酸 天冬氨酸 天冬氨酸 谷氨酸 谷氨酸 丝氨酸 丝氨酸 精氨酸 精氨酸 甘氨酸 甘氨酸 甘氨酸 甘氨酸
U C A G U C A G U C A G U C A G
异亮氨酸 异亮氨酸 A 异亮氨酸 甲硫氨酸(起始)
G
缬氨酸 缬氨酸 缬氨酸 缬氨酸(起始)
讨论一 密码子有何特点呢?
(二)密码子的特点
1、一种密码子对应唯一一种氨基酸 2、一种氨基酸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构成
3、起始密码子(编码氨基酸)、终止密 码子(不编码氨基酸)
4、通用性
• 讨论二 • 1 已知一段mRNA的碱基序列 AUG CAC UGG CGU UGC UGU CCU UAA,你能写出对应的氨基酸 序列吗?
密码子 密码子 密码子
U U A G A U A U C
mRNA
(模板)
第一 字母
第二字母
U
苯丙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亮氨酸 亮氨酸 亮氨酸 亮氨酸 亮氨酸
C
丝氨酸 丝氨酸 丝氨酸 丝氨酸 脯氨酸 脯氨酸 脯氨酸 脯氨酸 苏氨酸 苏氨酸 苏氨酸 苏氨酸 丙氨酸 丙氨酸 丙氨酸 丙氨酸
A
G
第三 字母
四、遗传信息的翻译

过程: (P66) 场所: 细胞质的核糖体上 条件: 运载工具:tRNA (转运RNA )
mRNA •模板: •原料: 20种氨基酸 •能量: ATP •酶
结果: 多肽
• (五)翻译的概念: • 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 mRNA 以 ___________ 为模板合成具有 氨基酸 顺序的蛋白 一定________ 质的过程,称为遗传信息的翻译。

遗传信息的翻译教案

遗传信息的翻译教案

遗传信息的翻译教案“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遗传信息的翻译”一节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在人教版生物教材必修 2《遗传与进化》第 4 章第 1 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中,转录和翻译过程抽象复杂——学生难理解,较多物质和细胞结构参与——学生易混乱,涉及到必修 1 和必修 2 中多个章节内容——学生已遗忘,而本节的突破对本模块学习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没有本节内容的揭示,很多的现象无法解释,很多的研究无法进行,很多的生物技术无法操作…。

基于以上考虑,把本节分为 2 课时,遗传信息的翻译为第 2 课时。

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运用数学方法分析推测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使用多种方式概述遗传信息的翻译。

?不同智能倾向的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认同与人合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是: 如何突破将翻译的抽象复杂转化为直观形象,又如何突破将翻译的静止插图转化为动态图形,我们用了flash 动画、剪纸模型、打比方的方式,学生不仅看到了,做到了,也想到了,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学习。

二、教学准备1、制作 PowerPoint 演示文稿和翻译过程的 flash2、准备翻译的剪纸模型共 15 套(1 套/4 人) AUGCACUGGCGUUGCUGUCCUU A C GA C A A U U G G A 1 2 U A C G U G G C A A A A核糖体(1 个) 氨基酸(12 个) mRNA(1 个) tRNA(8 个)三、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一:运用数学方法分析推测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教师导入】flash 演示转录过程,那么转录的 mRNA 进入细胞质以后又是如何合成蛋白质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翻译(板书) 。

首先,了解翻译概念:【学生阅读】课本 P64 概念【教师提问】mRNA 是如何翻译成蛋白质,我们先要知道 mRNA 的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是怎样的,【学生讨论】至少要多少个碱基的不同排列顺序才能够决定 20 种不同的氨基酸,【学生推测】可能是 3 个碱基决定 1 个氨基酸【教师讲解】1961 年英国的克里克和同事用实验证明一个氨基酸是由 mRNA 的 3 个相邻碱基决定,即密码子,1967 年科学家已将 20 个氨基酸的密码子全部破译。

高中生物教学课例《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2课时》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生物教学课例《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2课时》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力分析 多,因此,要注意将知识及时进行归纳、比较和总结。
在呈现教学内容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以形
象、生动地反映基因表达的过程
教学策略选
用目标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讨和多媒体课件相
择与设计 结合的方法。
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朗读明确本节
课的学习目标。 前提测评:设置问题,复习前面学习过的内容,承
tRNA:与 mRNA 上的密码子碱基互补配对称反密码 子。
1、细胞中的 tRNA 有 61 种。 2、每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 tRNA 转运 3、每种 tRNA 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朗读课本 66 页:蛋白质合成过程,用课本当氨基 酸,一个同学为密码子,一个同学为核糖体,七个同学 为 tRNA,模拟蛋白质合成过程。 刚才我们把教室当作一个细胞,模拟了蛋白质的合 成过程,在细胞中一个 mRNA 分子可以同时结合多个核 糖体,同时翻译。 一、翻译有关问题探究:教师展示探究内容,学生 小组合作完成。 二、转录和翻译的区别:教师展示比较内容,学生 小组合作完成。 三、总结。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 达标测评。(见课件)
上启下,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 引入翻译。 导学达标。 一、遗传信息的翻译。情景设置引入。(见课件) 比较 RNA 和蛋白质。找出相关联系。 推理:几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 引出密码子的概念。 展示 20 种氨基酸的密码子表。解读该表,并重点
强调:起始密码,终止密码,和甘氨酸,引出遗传密码 的特性。
课件展示遗传密码的特性。 1、简并性:一种氨基酸有两种以上的密码子的情 况 2、共 64 个遗传密码,其中有 3 个终止密码,没有 对应的氨基酸。能决定氨基酸的遗传密码子只有 61 个。 3、通用性: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密码 子表。 问题:mRNA 进入细胞质后与核糖体结合,合成生 产蛋白质的“生产线”,那么游离在细胞之中的氨基酸 是如何运到合成蛋白质的“生产线”上的呢?

4.1遗传信息的翻译(教案)-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4.1遗传信息的翻译(教案)-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遗传信息的翻译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归纳教材中的图文资料,概述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2、通过模拟活动,概述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3、理解脱氧核苷酸序列、核糖核苷酸序列与氨基酸序列之间的对应关系教学重难点
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教学过程
例题:
如图表示真核细胞中某基因表达过程的一部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图示过程的正常进行需要ATP和RNA聚合酶
B. mRNA上决定甘氨酸的密码子都是GGU
C. 图中碱基的配对方式有A-U、C-G、 G -C、 A-T
D. 图示mRNA中起始密码子位于RNA链上的左侧
板书设计
《遗传信息的翻译》
1、转运RNA(tRNA)——搬运工
2、翻译的过程
(1)场所:核糖体
(2)条件:模板:mRNA
原料:21种游离的氨基酸
能量:细胞呼吸提供

工具:tRNA
(3)结果:形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

遗传信息的翻译-课件

遗传信息的翻译-课件
一.教材
二.教法
三.学法
四.过程
(一)教材地位
本节课选自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基因 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这部分内容基于对基因本质的 认识,进一步阐明基因在生物体内是如何起作用的, 是前三章内容的深入和拓展,又是学习《生物变异》 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内容安排2课时教 学,《遗传信息的翻译》是第二课时。学科网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3/52021/3/5Marc h 5,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3/52021/3/52021/3/52021/3/5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能力目标
1、利用课本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获取信息的能 力,提高使用分析、类比归纳方法的能力。
2、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培养 学生在生物知识背景下得数学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基因表达过程的和谐美,基因表达原理的逻辑美、 简约美。
1、问题教学法(学案导学) 2、多媒体辅助教学(相关视频、动画) 3、学生活动(剪纸模型)
场所 原料 配对 产物 信息流动
转录
翻译
2、典例分析
学X,,,.科….K.网….W
新课导入
新课讲授
课堂小结
①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概念及关系
②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基因 DNA的遗传信息
细胞核
转录
mRNA的遗传信息
细胞质 ( 核糖体) 翻译
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3/52021/3/5Fr iday, March 05, 2021

遗传信息的翻译教案

遗传信息的翻译教案

遗传信息的翻译教案【篇一:《遗传信息的翻译》教学设计】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遗传信息的翻译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知识⑴运用数学方法,分析推测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⑵概述遗传信息的翻译的过程。

2.能力⑴让学生能利用文字、图解、图表等形式,阐述翻译的概念、原理和过程。

⑵通过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的学习,建立信息意识,学会从信息角度认识事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培养学生用生物学观点认识和分析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⑵让学生亲身演绎翻译的过程,体验基因表达过程的和谐美,基因表达原理的逻辑美、简约美。

(二)教学内容1.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与意义必修2《遗传与进化》的前3章以遗传学的发展史为主要线索,逐步阐明了基因的本质。

本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基因在生物体内是如何起作用的,具体学习基因是如何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它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是在前3章的基础上完成的,可以加深学生对基因及其作用机理的认识;另一方面,又为后面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生物的变异和进化做了必要的知识铺垫。

2.教材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本节内容在编排上采用的是在讲述转录和翻译的主干知识过程中,插入讲解密码子、trna等侧枝相关知识。

教材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串,引导学生学习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本节内容不仅抽象复杂,而且涉及的物质种类也比较多,要用2课时,遗传信息的翻译为第2课时。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遗传信息的翻译的概念及过程;区分密码子与反密码子;比较转录和翻译的异同。

其中,尤其是翻译的过程更复杂。

如何把翻译的复杂抽象转化成直观形象?又如何把翻译的静态插图转化为动态过程?这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教学难点。

(三)教学对象 1.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有关dna、基因、染色体和蛋白质的基本概念,对“基因是什么”以及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控制生物体性状等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

上一课时学生已经学习了遗传信息的转录,对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有了初步了解,对接下来进行遗传信息的翻译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这些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遗传信息的翻译教案

遗传信息的翻译教案

遗传信息的翻译教案遗传信息的翻译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2)学会使用密码子表;(3)概述翻译过程。

2、能力目标:能够独立操作模型完成翻译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生命过程具有简洁、高效、有序之美。

二、教学重点1、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2、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三、教学难点1、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四、学情分析1、高一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基础,分析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时,易采用棋盘法突破。

2、高一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备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

有利于探究式教学。

五、教法学法1、教法:任务驱动法、模型操作法、直观演示法、小组讨论法2、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六、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我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遗传信息的转录,一起回顾相关内容,其中转录的模板是?参与转录的酶是?转录的产物是?DNA怎样将遗传信息精准传递给RNA?DNA将信息传递给mRNA,m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那么接下来mRNA怎么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呢?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个视频,从视频中寻找灵感。

播放电视剧<<潜伏>>中精彩片断,提出问题,主人公于则成记录的数字是什么?有什么用?怎么把数字翻译成文字?在战争年代甚至是现代的军事上传递信息常采用密电码,这些数字对应文字,需要查找相应的代码表,才能翻译成文字。

2、探索未知mRNA由四种核糖核苷酸构成,而蛋白质由20种氨基酸构成,核糖核苷酸就相当于密电码,现在你就是密电码的破译员,我们怎么破译这些密电码?首先,我们要先确定碱基和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认真思考并填写导学案中第二部分内容。

如果一个碱基对应一种氨基酸呢?四种碱基只能对应四种。

不行如果两个碱基对应一种氨基酸呢?四种碱基有多少组合,能对应20种氨基酸吗?还是不够。

如果三个碱基对应一种氨基酸呢?四种碱基有64种组合,又多了,怎么办?好,看看我们的推测对不对?密码子:遗传学上把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称为一个密码子。

遗传信息的翻译 微课

遗传信息的翻译 微课

小结:
场所: 模板: 原料: 条件: 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mRNA 氨基酸 ATP、酶、tRNA
产物: 多肽 碱基互补配对: G-C、C-G、U-A、A-U 遗传信息流动: mRNA 蛋白质
小飞守角制作
意义: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迅速 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
小飞守角制作
遗传信息的翻译
概念:细胞质中蛋白质的合成,是
遗传信息的翻译
概念:细胞质中蛋白质的合成,是
一个严格以mRNA为模板,以tRNA为运 载工具,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 蛋白质的过程,这一过程称为翻译。
翻译的过程 细胞质
U U A G A U A U C
mRNA
肽键
-H2O
组 氨 酸 甲硫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酸
GU G


U AC
AU G C A C A U C C A C
一个严格以mRNA为模板,以tRNA为运 载工具,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 蛋白质的过程,这一过程称为翻译。
甲硫氨酸
组氨酸


U A C G U G A U G C A C U G G C A C
精氨酸
甲硫氨酸
组氨酸
…… G C A


G U G A U G C A C U G G C G U UA A
mRNA 和肽链被释放到细胞质中。
概括翻译的过程,以简练的语言分步骤叙述 (1)mRNA进入细胞质,与 核糖体 _____ 结合。 (2) tRNA 与mRNA相互识别,携带特定的氨基 酸 进入相应的位点。 肽键 (3)氨基酸形成 _______而转移到占据位点2的tRNA上。 mRNA (4)核糖体沿 移动,肽链延伸。 终止 (5)遇到 核糖体 密码子,合成终止, (6)肽链从_________上脱离,经过一系列步骤, 盘曲折叠成成熟的蛋白质分子。

苏教版 高一生物下 教学案.第四章第6课时 基因与DNA的关系及遗传信息的转录

苏教版 高一生物下 教学案.第四章第6课时  基因与DNA的关系及遗传信息的转录

第四章第6课时基因与DNA的关系及遗传信息的转录记录与整理教学目标 1.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比较归纳基因、DNA和染色体。

2.概述转录的过程和特点。

3.通过转录认识生命现象,揭示生命规律教学重点转录的过程和特点教学难点转录的过程和特点【导学引领】认真阅读教材P77,思考以下问题:1.基因的本质是什么?基因与DNA、染色体、脱氧核苷酸的关系是什么?2.什么是转录?可分为哪几个阶段?转录的场所、模板、原料、酶、产物分别是什么?3.转录遵循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方式如何?【合作释疑】一、基因的本质1.概念:基因是DNA分子上的片段,基因和DNA的基本单位均是__________。

2.遗传信息:基因内的的排列顺序代表了遗传信息。

3.基因的表达是通过基因控制的合成来实现的。

4.基因的基本功能包括遗传信息的传递(即)和表达(即通过、来实现的)。

5.染色体: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DNA的主要载体是___________。

一条染色体上可能含有_____个或_____个DNA。

【例题1】细胞内与遗传有关的物质,从简单到复杂的结构层次是()A.基因→DNA→脱氧核苷酸→染色体B.脱氧核苷酸→基因→DNA→染色体C.脱氧核苷酸→基因→染色体→DNA D.基因→脱氧核苷酸→染色体→DNA【深化探究】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D、E、F、H分别代表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提示每一条H(_______)上有_____个或者_____个F(_______)分子;每个F分子上有许多个E(____);每个E含有许多个D(________)。

2.真核生物中,H是F的唯一载体吗?二、转录1.DNA与RNA的比较种类DNA RNA基本单位(4种)(4种)五碳糖特有碱基共有碱基空间结构规则的结构多呈结构2.遗传信息的转录(1)概念:是指在中以为模板,按照原则合成的过程。

(2)过程a:转录的场所是:;模板:;b:条件原料:;能量:由_________直接提供;酶:不需要DNA解旋酶、需要;c: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关系:A→、T→、G→、C→;所以在转录过程中,模板链中的A等于mRNA中的U(即:A/模板链=U/mRNA),且G=C,C=G,T=A。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题: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科目:生物 教学对象:高一学生课时: 一课时提供者:伊正学单位: 西宁市回族中学一、教学内容分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是普通高中课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实验教科书《生物》第二册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第一节的内容。

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基因的本质,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等,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等,核心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

核心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

核心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

本内容分两本内容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完成基因表达概念和DNA 与RNA 的比较及转录过程和原理的教学,理的教学,第二课时学习翻译的过程和原理,第二课时学习翻译的过程和原理,第二课时学习翻译的过程和原理,本教学设计针对第一课时完成。

本教学设计针对第一课时完成。

本教学设计针对第一课时完成。

这这节课的价值体现在通过探究活动,节课的价值体现在通过探究活动,提升学生的科学态度、提升学生的科学态度、提升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

探索精神。

探索精神。

通过本内容通过本内容的学习,不但让学生进一步明确DNA 是遗传物质、DNA 的复制等内容,对于之后的遗传定律、生物进化、四大工程的学习都有着打好基础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概述基因表达概念 (2)DNA 与RNA 的比较 (3)概述转录过程和原理 2、过程与方法(1)类比分析DNA 和RNA 。

(2)利用课本插图和课件,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基因表达的概念、转录过程和原理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我们青海省是进入课改不久的地区,在知识上,学生在初中虽然学过了DNA 是遗传物质,是遗传物质,但他们理解上认为一个基因是一段但他们理解上认为一个基因是一段DNA 分子,分子,这对完成这对完成这对完成“概述基因“概述基因表达概念”表达概念”目标有阻碍。

目标有阻碍。

目标有阻碍。

学生刚刚学过了脱氧核酸与核糖核酸的知识,学生刚刚学过了脱氧核酸与核糖核酸的知识,学生刚刚学过了脱氧核酸与核糖核酸的知识,对于完成对于完成“DNA 与RNA 的比较”、“概述转录过程和原理”目标有帮助。

苏教版 高一生物下 教学案.第四章第8课时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苏教版 高一生物下 教学案.第四章第8课时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第四章第8课时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记录与整理教学目标 1.阐述中心法则的内容,认知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

2.了解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及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内容和意义。

3.掌握基因表达过程中相关的计算并能熟练应用教学重点阐述中心法则的内容,认知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

教学难点掌握基因表达过程中相关的计算并能熟练应用【导学引领】认真阅读教材P82—P83,思考以下问题:1.基因的功能主要有哪两方面?基因与生物的性状之间有何关系?2.中心法则的内容和补充是什么?在不同的生物体内分别能发生哪些生理过程?3.基因的多样性、mRNA的多样性、蛋白质的多样性、细胞的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之间关系怎样?4.比较同一生物的不同种类的细胞中基因组成、mRNA组成、蛋白质组成的异同,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5.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测定24条染色体的基因?是哪24条染色体?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合作释疑】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1.提出者:克里克。

2.内容:①DNA的复制:遗传信息从流向。

②转录:遗传信息从流向。

③翻译:遗传信息从流向。

3.发展发展内容信息流动举例RNA自我复制遗传信息从流向烟草花叶病毒RNA逆转录合成DNA遗传信息从流向艾滋病病毒(HIV)结构异常可增殖蛋白质朊病毒4.完善后的中心法则【深化探究】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DNA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

观察下图分析:1.①②③④⑤所表示的过程依次是什么?①;②;③;④;⑤。

2.在真核生物细胞中,过程①发生的场所和过程②的原料分别是什么?二、基因对性状的控制1.性状:生物体的性状包括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 和 特性。

2.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通过 过程,把遗传信息转变为由 按一定的顺序构成的 ,从而决定生物体的性状。

3.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4.基因与性状间的对应关系(1)生物体的有些性状受 控制。

(2)生物体的有些性状是由 决定的,如玉米叶绿素的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第7课时遗传信息的翻译记录与整理教学目标 1.说出密码子的概念,通过密码子认知生物界的统一性。

2.概述遗传信息翻译的过程和特点3.DNA复制与转录、翻译的辨析比较教学重点遗传信息翻译的过程和特点教学难点遗传信息翻译的过程和特点【导学引领】认真阅读教材P78-81,思考以下问题:1.什么是翻译?翻译的场所、模板、原料、酶、产物分别是什么?2.参与转录和翻译的RNA有哪几种?各自的功能是什么?3.什么是密码子?共计多少个?终止密码子、起始密码子、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分别有多少个?如何理解密码子的简并性?什么是反密码子?它有多少种?4.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基因中碱基数、mRNA中碱基数和蛋白质中氨基酸数在数量上存在怎样的对应关系?【合作释疑】一、mRNA中的密码子,tRNA中的反密码子1.遗传密码的破译(1)实验原理:在蛋白质体外合成系统中以人工合成的RNA作模板合成多肽,确定氨基酸与密码子的对应关系。

(2)实验步骤:教材78页“积极思维”(3)实验结论:苯丙氨酸的遗传密码子是UUU。

(4)意义:遗传密码的破译是生物学史上一个伟大的里程碑。

等人因成功破译遗传密码而荣获196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密码子的概念和种类(1)概念:遗传学上,把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个相邻的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其中,密码子共有种。

(2)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真核细胞唯一的起始密码子是,编码的是。

三种终止密码子:,它们不编码任何氨基酸。

(3)密码子的简并性:一种密码子只能编码____种氨基酸;而一种氨基酸可由__________密码子编码。

【例题1】查表4-1,碱基组成为CUU的密码子编码的氨基酸是_________;亮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______;e.已知mRNA的碱基序列是AUGGAAGCAUGUCCG……,请查表写出对应的氨基酸序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RNA【深化探究】1.根据密码子的种类判断细胞内tRNA的种类有多少?并说明原因。

2.mRNA和tRNA是否含有氢键?二、翻译1.概念:在细胞中,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以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这一过程称为翻译。

2.过程3.翻译的场所:;模板:;4.条件原料:;能量:由___________直接提供;酶:多种酶;5.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关系:A→、U→、G→、C→;6.工具:_______________,产物:,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 7.翻译能精确进行的原因:(1)mRNA为翻译提供了精确的模板。

(2)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翻译能够准确地进行。

8.计算规律总结:基因中的碱基数(双链):mRNA中的碱基数:蛋白质中氨基酸数=_____________。

关键点拨mRNA与核糖体数量、翻译速度的关系(1)数量关系:一个mRNA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

(2)目的意义:少量的mRNA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

(3)方向:从左向右(见右图),判断依据是多肽链的长短,长的翻译在前。

(4)结果:合成的仅是多肽链,要形成蛋白质往往还需要运送至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结构中进一步加工。

(5)图中4个核糖体合成的4条多肽链,由于模板mRNA相同,所以合成了4条相同的多肽链,而不是4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肽链的合成,也不是合成出4条不同的肽链。

【深化探究】下图是翻译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1.图甲中Ⅰ、Ⅱ、Ⅳ分别是哪种分子或结构?2.图乙中①、⑥分别是什么分子或结构?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怎样的?3.最终合成的多肽链②、③、④、⑤的氨基酸序列相同吗?为什么?三、DNA复制与转录、翻译的比较项目复制转录翻译时间细胞分裂的间期个体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场所主要在细胞核主要在细胞核细胞质的核糖体模板DNA的两条单链DNA的一条链mRNA原料4种脱氧核苷酸4种核糖核苷酸20种氨基酸能量都需要酶解旋酶、DNA聚合酶等RNA聚合酶多种酶产物2个双链DNA分子单链RNA多肽链(或蛋白质)产物去向传递到2个子细胞或子代主要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作为结构蛋白或功能蛋白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转录,转录后DNA恢复原状翻译结束后,mRNA被降解成单体碱基配对A—T、T—A 、C—G、G—C A—U、T—A 、C—G、G—C A—U、U—A、C—G、G—C 意义传递遗传信息表达遗传信息,使生物表现出各种性状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联系【巩固提升】1.正常出现肽链终止,是因为()A.一个与终止密码子对应的转运RNA不能携带氨基酸B.不具有与终止密码子对应的转运RNA C.信使RNA在终止密码子处停止合成D.转运RNA上出现终止密码子2.(2019·宁厦银川一中期末)下列关于转运RNA(tRNA)和氨基酸之间相互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种tRNA可以携带几种结构相似的氨基酸B.每种氨基酸都可由几种tRNA携带C.每种氨基酸都有它特定的一种tRNAD.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特定的tRNA来将它携带到核糖体上3.(2019·河北衡水中学期中)如图为生物体内转运亮氨酸的转运RNA,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转运RNA还能识别并转运其他氨基酸B.亮氨酸只能由该转运RNA转运C.亮氨酸的密码子是AAUD.转运RNA由多个核糖核苷酸构成4.下列对蛋白质的翻译过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以细胞质中游离的氨基酸为原料B.以核糖体RNA作为遗传信息模板C.以转运RNA为氨基酸运输工具D.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5.(2018·吉林二中月考)如图是基因表达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是转录过程,在植物细胞中只能发生在细胞核中B.过程②在核糖体上进行,需要的原料是4种核糖核苷酸C.过程①②在原核生物体内可以同时进行D.过程①②中的碱基配对方式完全相同6.(2019·江苏扬州高一期末)下列关于密码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密码子共有64种B.CTA肯定不是密码子C.每种密码子都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D.几乎所有生物都共用一套密码子7.真核生物中,基因、遗传信息、密码子和反密码子分别是指()①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②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③D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④转运RNA上识别密码子的3个相邻的碱基⑤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⑥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⑤①④③B.⑥②⑤④C.⑥⑤①②D.②⑥③④8.如图表示某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部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遗传信息的________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此过程除图中所示条件外,还需要__________等。

(2)图中③表示________,合成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运输到细胞质中,穿过__________层膜,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能量。

(3)图中方框内的碱基应为____________,对应的aa5应为________(赖氨酸的密码子为AAA,苯丙氨酸的密码子为UUU)。

(4)图中的氨基酸共对应________个密码子。

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

9.分析图示,回答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问题:(1)图一为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该过程的模板是________(填序号),图一中②③④⑤在图二c过程完成后的结构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2)图二表示某DNA片段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①~⑤表示物质或结构,a、b、c表示生理过程(可能用到的密码子:AUG—甲硫氨酸、GCU—丙氨酸、AAG—赖氨酸、UUC—苯丙氨酸、UCU—丝氨酸、UAC—酪氨酸)。

其中表示遗传信息表达的是________(填字母)过程,a过程所需的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酶,能特异性识别②的分子是________(填序号);由②指导合成的多肽链中的氨基酸序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②中AUG后插入三个核苷酸,合成的多肽链中除在甲硫氨酸后多一个氨基酸外,其余氨基酸序列没有变化,由此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深化探究】1.提示61种。

密码子有64种,其中三种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决定氨基酸的有61种。

2.提示mRNA呈单链结构,无氢键;tRNA由单链形成三叶草形结构,部分碱基互补配对形成氢键。

【深化探究】1.提示Ⅰ、Ⅱ、Ⅳ分别是tRNA、核糖体、多肽链。

2.提示①、⑥分别是mRNA、核糖体;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由右向左。

3.提示相同;因为它们的模板是同一条mRNA。

【巩固提升】1.答案B解析终止密码子没有对应的转运RNA。

2.答案D解析每种转运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A错误;每种氨基酸可能被一种或多种转运RNA转运,B、C 错误。

3.答案D解析一种转运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而一种氨基酸可以由一种或多种转运RNA转运,A、B错误;亮氨酸的密码子应位于mRNA上,与转运RNA上反密码子的三个碱基互补,因此亮氨酸的密码子应是UUA,C 错误;转运RNA是由多个核糖核苷酸构成的,D正确。

4.答案B解析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B错误;由于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故A、D正确;在翻译过程中,运输氨基酸的工具是tRNA,C正确。

5.答案C解析图中过程①表示转录,在植物细胞中,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也可发生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A错误;过程②表示翻译,在核糖体上进行,以20种氨基酸为原料,B错误;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转录和翻译在时间和空间上可以同时进行,C正确;过程①②中的碱基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过程①中有T—A配对,而过程②中没有,D错误。

6.答案C解析密码子共有64种,A正确;密码子位于mRNA上,不含碱基T,因此CTA肯定不是密码子,B正确;终止密码子没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C错误;密码子具有通用性,即自然界几乎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D正确。

7.答案B解析真核生物中,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遗传信息是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密码子是位于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反密码子是转运RNA上识别密码子的3个相邻的碱基。

8.答案(1)翻译核糖体酶和能量(2)mRNA细胞核核孔0需要(3)UUU赖氨酸(4)7从左到右解析(1)图中核糖体上进行的是翻译过程,此过程需要的条件是模板、原料、能量、酶等。

(2)③为mRNA,在细胞核中合成,通过核孔转移到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此过程穿过0层膜,需要能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