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总体方案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简表
根据下级类具体要求采集
采集河道范围,实地长度大于500米的所有时令河
与常年河、实地长度大于1000米的干涸河;起伏
最小面积400。采集河道范围内的水 面,赋代码1001。宽度3米以下的线 状水面可归入相邻类型。
较1大采属构湖0性大于%泊集性、(2结。的和0中平山米1构遇0心时的0线连地0线无采以,通地)水下集小河区保的河于流的实持山坑道2的地0连洪范米水塘长续沟围的库如度通不线采、果小过采构集坑连于;集面中塘通505。赋心和的0000河属线湖河米0以道性,泊流、下实,并,上比的地需赋河下降水宽同要流游大库度时素结河于、名等时通段度称级令航。编,,月性码实河份质,体流,,平共编类流均享码型域宽河,,,
两端出入口。直接连接线如与实际情况有明显矛 类型
盾的应做适当处理。
不采集,视作道路按照路面采集要求 采集。
长度大于100米的桥梁,不含立交桥,采集桥面中 心线。
类型
不采集
面积大于10000的按面采集;不够上述指标,码头 滨水岸线长度大于100米的采集为线。
类型
车渡
不采集
采集长度大于100米的车渡,按线采集。
并以库体与周边的自然分界线为界。
0822
垃圾堆放物 同上一级类
不采集
无
0829
0830 0831 0832 0833 0839 0890
0900
荒漠与 裸露地
表
建筑工地
其他人工堆掘 地
其他堆放物 同上一级类
不采集
最小面积1600,建筑中道路连线长度 大于1千米。
不采集
拆迁待建工地 同上一级类。
不采集
代码 0100 0110 0120 0200 0210 0211 0212 0213 0220 0230 0240 0250 0260 0290
和田地区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做好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通知
和田地区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做好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和田地区行政公署•【公布日期】2013.10.28•【字号】•【施行日期】2013.10.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和田地区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做好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通知各县市人民政府,行署有关部门,驻和有关单位:为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通知》(新政发〔2013〕)81号精神,切实做好我地区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开展地理国情普查的重要意义国务院决定开展的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基本国情和国力调查,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的重要手段,对于查清全国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布情况,为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奠定基础,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提高地理国情信息对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认真做好我地区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系统掌握权威、客观、准确的地理国情信息,是全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宏观科学决策、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与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各类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是推进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是做好地区防灾减灾工作和应急保障服务的重要保证,也是地区相关行业开展调查统计工作的重要数据基础,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和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各县市、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地理国情普查工作,采取扎实有效措施,确保自治区和地区的各项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二、普查对象和内容普查对象:地区行政区域内的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
普查内容:一是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地貌、植被覆盖、水域、荒漠与裸露地等的类别、位置、范围、面积等,掌握其空间分布状况:二是人文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交通网络、居民地与设施、地理单元等的类别、位置、范围等,掌握其空间分布现状。
GDPJ 08-2013多尺度数字高程模型生产技术规定
汇交与归档
1.纸质文件质量要求
2.数字文件质量要求
六、成果资料质量要求
1.纸质文件质量要求
1.规格要求 2.纸张要求 3.字迹要求 4.版面要求 5.装订要求 6.题名与页码编制要求 7.密级标识要求 8.生效标识要求
六、成果资料质量要求
2.数字文件质量要求
1.数字文件基本要求 2.数字文件格式 3.归档软件成果说明 4.归档数字文件说明 5.存储介质与密级标识
文档资料主要包括:本任务区实施方案(或专业 技术设计文件)及报批过程中所有的请示与批复文 件,技术总结,工作总结,能够证明项目成果合格 的质量检验报告,验收意见及专家签名表等。DF格式)各一份。由国务院普查办下达计划的 普查任务承担单位汇交纸质文件为原件,各省级普 查办向国务院普查办汇交纸质文件可为原件或副本。
三、术语和定义
四、汇交内容与汇交流程
五、归档内容与归档程序
六、成果资料质量要求
五、归档内容与归档程序
国家级、省级两级归档。
国家级归档全国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国家级 最终成果和相关文档资料,由国务院普查办负责 归档移交;省级归档本行政区域内各类最终成果、 重要工序成果和相关文档资料,由省级普查办负 责归档移交。
二、引用与参考文件
2.项目文件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总体方案 (国地普发[2013] 1号)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实施方案 (国地普办[2013] 12号) •GDPJ 01-2013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 •GDPJ 02-2013地理国情普查基本统计技术规定 •GDPJ 03-2013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规定与采集要求 •GDPJ 04-2013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元数据规定 •GDPJ 05-2013数字正射影像生产技术规定 •GDPJ 06-2013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技术规定 •GDPJ 08-2013多尺度数字高程模型生产技术规定 •GDPJ 10-2013地理国情普查底图制作技术规定 •GDPJ 11-2013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查技术规定 •GDPJ 12-2013地理国情普查内业编辑与整理技术规定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项目管理办法(报批稿)
地理国情普查常见问题
地理国情普查常见问题版本标记:1.0更新日期:2014-02-18 2014年2月20-21日地理国情普查提高培训材料地理国情普查常见问题处理(一)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4年2月目录1组织实施有关问题 (1)2技术规定理解和完善问题 (2)2.1关于对技术规定内容理解的问题 (2)2.2关于技术规定完善补充的问题 (4)3影像与资料收集利用问题 (4)3.1影像数据源问题 (4)3.2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利用问题 (6)3.3其他专题资料利用问题 (6)4正射影像生产问题 (7)4.1控制点影像采集 (7)4.2元数据填写和命名 (7)4.3其他问题 (8)5地表覆盖分类问题 (9)5.1一般性问题 (9)5.2耕地(0100) (11)5.2.1一般性问题 (11)5.2.2水田(0110) (12)5.2.3旱地(0120) (13)5.3园地(0200) (14)5.3.1一般性问题 (14)5.3.2果园(0210) (15)5.3.3苗圃(0250) (15)5.3.4花圃(0260) (16)5.3.5其他园地(0290) (16)5.4林地(0300) (17)5.4.1一般性问题 (17)5.4.2乔木林(0310) (19)5.4.3灌木林(0320) (19)5.4.4乔灌混合林(0330) (19) 5.4.5疏林(0350) (20)5.4.6绿化林地(0360) (20)5.4.7人工幼林(0370) (20)5.4.8稀疏灌丛(0380) (21)5.5草地(0400) (22)5.5.1一般性问题 (22)5.5.2天然草地(0410) (23)5.5.3人工草地(0420) (24)5.6房屋建筑区(0500) (25) 5.7路面(0600) (30)5.7.1无轨路面(0601) (30)5.8构筑物(0700) (31)5.8.1一般性问题 (31)5.8.2硬化地表(0710) (32)5.8.3堤坝(0720) (34)5.8.4温室、大棚(0750) (34) 5.8.5工业设施(0770) (35)5.8.6其他构筑物(0790) (36) 5.9人工堆掘地(0800) (36) 5.9.1露天采掘场(0810) (36) 5.9.2堆放物(0820) (37)5.9.3建筑工地(0830) (37)5.9.4其他人工堆掘地(0890) (38)5.10荒漠与裸露地表(0900) (38)5.11水域(1000) (39)5.11.1水面(1001) (39)5.11.2水渠(1012) (41)5.12其他综合性问题 (42)6地理国情要素采集问题 (43)6.1道路(0600) (43)6.1.1铁路(0610) (43)6.1.2公路(0620) (44)6.1.3城市道路(0630) (46)6.1.4乡村道路(0640) (47)6.2构筑物(0700) (48)6.2.1排灌泵站(0723) (48)6.2.2桥梁(0732) (48)6.2.3高速公路出入口(0735) (48)6.3人工堆掘地(0800) (48)6.4水域(1000) (48)6.4.1河流(1011) (49)6.4.2水渠(1012) (55)6.4.3湖泊(1020) (55)6.4.4水库(1031) (56)6.4.5坑塘(1032) (56)6.4.6冰川(1050) (56)6.5地理单元(1100) (56)7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元数据采集有关问题 (58)8技术规定需勘误与拟修订的内容 (59)8.1内容勘误 (59)8.1.1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GDPJ 01-2013) (59)8.1.2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规定与采集要求(GDPJ 05-2013) (61)8.1.3数字正射影像生产技术规定(GDPJ 05-2013) (61)8.1.4地理国情普查内业编辑与整理技术规定(GDPJ 12-2013)(61)8.2内容修订 (62)8.2.1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GDPJ 01-2013) (62)8.2.2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规定与采集要求(GDPJ 03-2013) (64)8.2.3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生产元数据规定(GDPJ 04-2013) (67)8.2.4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技术规定(GDPJ 06-2013) (67)附录A 地理国情要素数据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代码对照表 (69)1.道路要素 (69)2.水域要素 (70)3.构筑物要素 (72)4.地理单元要素 (74)附录B 全国河流湖泊水利行业编码规则 (79)1河流编码规则 (79)2河流编码 (79)2.1干流编码 (79)2.2支流编码 (80)2.3区间流域、水文站以上流域的编码 (81)3支流选取原则 (81)4湖泊编码规则 (81)附录C 全国流域水系代码(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82)附录D 草地或灌丛覆盖度简易测定方法 (85)方法一:适合植被覆盖均匀的草地覆盖度测量 (85)1、适用条件 (85)2、测量方法 (85)方法二:适合植被覆盖不均匀的草地或灌丛覆盖度测量 (86)1、适用条件 (86)2、测量方法 (87)引言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开始以来,各省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技术人员积极行动,在全国各任务区开展了大量工作,采集了较多数据和样本,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问题。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公报》发布
造 深 化 国资 国企 改革 支持 民营经 推 动产 城 融合 发展 和城 市绿 色转 型 发 展等 .同时也明确了各示范区下一步要 = 】 差 建设的重要意义 坚持用新发展理念 济发展 、提升装备制造 业核 心竞争 力、
治 山 东 淄 博 、安 徽 铜 陵 湖 北 黄 石 、
低 ,生态服 务保 障能力逐渐提高 。 《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 查公报 发布 近 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国土 资源部 、国家统计局和普查办联合 发布
了 <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公报>
八 是结 合 当前社 会 需求 重点 开展
个三级类共 2 . 6 亿个图斑构成的全覆盖 、
无缝 隙、高精度的海量地理国情数据。
普 查 结果 显示 .我 国陆地 国土低 海拔 2 5度坡度 以下区域 占我 国国土 面积 的
8 O 2 2 % 同 时 .平 原 、台 地 、丘 陵 .
詈 j 露 镇建设的通知》下发。 《 通知》 指出, 大 改革 开 放 平 台 、建设 创 新 平 台和 创新 6 . 7 7 % i 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建设银行各 联 盟 、加快 推进城 区老 工业 区搬 迁 改 和 中海拔 区域 占国土面积 的 7
和 各省 ( 区 、市 )人 民政 府 认定 的特 色小镇 《 通 知》提 出支持 内容包括 : ( 1 )支持 改善小城镇 功能 .提升发 展
质 量 的 基 础 设 施建 设 。 主要包括: 道 路 供 水 、 电力 燃气 、热 力等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 企 业 厂 房 、仓 库 孵 化 基 地 等 生
1 宝 统筹指导小城镇建设 . 加强组织协作 . 1 童 创新投融资体制.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浅谈地理国情的普查与测绘
浅谈地理国情的普查与测绘1 引言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是基础测绘的延伸和拓展,对测绘地理信息部门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是传统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深刻变革。
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将实现从获取静态基础测绘成果数据转向获取和分析动态的地理国情监测信息,从被动地向社会经济建设部门提供基础测绘成果转向主动地提供生态环境、土地城建、灾害防治等方面的监测和预测成果。
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传统基础测绘技术方法与监测技术的衔接、现有基础测绘成果的合理化应用是测绘地理信息部门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开展地理国情普查是新时期测绘与地理信息部门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新的实践和重大任务,也是服务国家宏观管理和规划决策的重要性工作,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基础性工作,可以全面掌握我国地理国情现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2地理国情普查的目标和原则2.1 调绘与核查目标(1)对内业采集的地理国情要素或地表覆盖分类的类型、边界、属性等信息内容进行外业实地抽样核查和结果统计,发现和更正判读采集过程中的错误,检验内业判读解译的正确率。
(2)补充完善内业判读工作中无法确定的、存在疑问的或信息内容不完整的地理国情要素或地表覆盖分类的类型、边界、属性等内容。
(3)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地物类型,实地采集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
(4)外业调查与核查形成的资料和记录,为使用成果用户提供判断数据质量情况的客观依据,为相关专题分析、多媒体制作提供素材。
2.2 调绘与核查原则(1)外业调查应严格遵循走到、看到、记到的原则,客观真实反映出可到达工作区域内各种地理国情要素和地表覆盖分类的信息内容。
(2)调查应把握一般规律性地物,注意典型性地物,做到调查结果全面可信。
(3)外业调查应做到问题全覆盖,对内业判读工作中存在疑问和无法确定的地理国情要素或地表覆盖分类的信息内容,进行全面调查。
(4)实地覆盖类型与影像上所反映的覆盖类型相比,发生非季节性根本变化时,以外业调查结果为准。
杭州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公报
杭州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公报杭州市规划局(杭州市测绘与地理信息局)杭州市统计局杭州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8 年2 月目录前言 (1)一、自然地理要素 (2)(一)陆域面积 (2)(二)地形地貌 (2)(三)地表覆盖 (6)(四)水系 (12)二、人文地理要素 (14)(一)房屋建筑区 (14)(二)城市建成区 (15)(三)人工化区域 (16)(四)教育设施 (17)(五)医疗设施 (18)三、生态环境建设 (18)(一)国土绿化 (19)(二)水土保持 (19)(三)地面沉降 (20)注释 (21)编制说明 (23)前言地理国情主要是指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基础性工作。
权威、客观、准确的地理国情信息是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与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和各类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美丽杭州”的重要支撑,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和应急保障服务的重要保障,也是相关行业开展调查统计工作的重要数据基础。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国发〔2013〕9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开展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浙政发〔2013〕38号)要求和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市开展了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历时3 年。
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按照“全市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组织原则,完成了国、省、市三级普查任务。
通过普查,查清了我市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布情况,开展了地理国情信息统计分析,建立了全市地理国情信息本底数据库。
全国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5 年6 月30 日。
经市政府批准,现将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主要成果公布如下:1一、自然地理要素本次普查查清了全市陆域、耕地、园地、林地、水面等自然地理要素的面积(长度)构成和空间分布。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关于全面开展地理国情监测的指导意见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关于全面开展地理国情监测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7.05.08•【文号】国测国发〔2017〕8号•【施行日期】2017.05.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测绘正文关于全面开展地理国情监测的指导意见国测国发〔2017〕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局所属各单位,机关各司室:为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地理国情监测的总体部署,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年)》《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十三五”规划》任务要求,现就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重大意义地理国情是重要的基本国情,是制定和实施国家发展战略与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重要依据;是推进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合理配置各类资源,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做好防灾减灾和应急保障服务,开展相关领域调查、普查的重要数据基础。
2013年,国务院部署了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
在张高丽副总理为组长的普查领导小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牵头组织完成了这次规模宏大、任务艰巨的普查工作,获取了全覆盖、无缝隙、高精度的海量地理国情数据,全面准确地摸清了我国地理国情家底,为了解国情、把握国势、制定国策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和科学手段保障。
经国务院批准,普查成果已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土资源部、国家统计局、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向社会发布。
在圆满完成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对于履行新时期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的新职责新使命、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新修订的《测绘法》将测绘事业为生态保护服务写入立法宗旨,并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地理国情监测成果在政府决策、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公众服务中的作用。
GDPJ07-2013年地理国情普查成果资料汇交及归档基本要求
密级: 公开编号: GDPJ 07-2013地理国情普查成果资料汇交与归档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二〇一三年七月目录1 范围 (1)2 引用及参考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3.1 任务区 (2)3.2 项目文档 (2)3.3 项目成果 (2)3.4 分项技术规定 (2)3.5 成果资料汇交 (2)3.6 成果资料归档 (2)4 成果资料汇交内容与组织 (3)4.1汇交内容 (3)4.1.1文档资料 (3)4.1.2数据成果 (3)4.1.3其他成果或专题资料 (4)4.2纸质文档排列 (4)4.3汇交成果目录组织 (4)4.4移交单据填写 (5)4.4.1移交清单编制 (5)4.4.2移交记录填写 (7)5 成果资料归档内容与组织 (7)5.1归档内容 (7)5.1.1项目总体管理文档 (7)5.1.2省级项目文档 (8)5.1.3归档项目成果 (8)5.1.4归档专题资料 (10)5.2纸质文档整理 (10)5.2.1纸质文档排列 (10)5.2.2纸质文档组卷 (10)5.3归档成果目录组织 (11)5.4成果目录录入 (12)5.5移交单据填写 (14)5.5.1移交清单编制 (14)5.5.2检验登记表填写 (14)6 成果资料质量要求 (15)6.1 纸质文件质量要求 (15)6.1.1规格要求 (15)6.1.2 纸张要求 (15)6.1.3 字迹要求 (15)6.1.4 版面要求 (15)6.1.5 装订要求 (16)6.1.6 题名与页码编制要求 (16)6.1.7 密级标识要求 (16)6.1.8 生效标识要求 (17)6.2 数字文件质量要求 (17)6.2.1数字文件基本要求 (17)6.2.2 数字文件格式 (17)6.2.3 软件成果说明 (17)6.2.4 数字文件说明 (18)6.2.5存储介质与密级标识 (18)7 成果资料汇交工作程序 (18)7.1 整理与自检 (20)7.2 检查与移交 (20)8 成果资料归档工作程序 (20)8.1 整理与自检 (22)8.2 档案检验 (22)8.3 归档移交 (22)附件1成果资料移交清单 (23)附件2成果资料移交记录 (25)附件3卷内目录 (26)附件4案卷目录 (27)附件5成果资料检验登记表 (28)附件6设计文件责任格式 (29)附件7总结文件责任格式 (33)附件8质检文件责任格式 (37)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地理国情普查汇交与归档的成果资料的内容、质量、整理组织要求以及工作程序等。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开展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
省政府文件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开展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浙政发〔2013〕38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国务院决定于2013年至2015年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国发〔2013〕9号)精神,切实做好我省的普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普查的目的和意义地理国情主要是指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权威、客观、准确的地理国情信息,是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与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各类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和应急保障服务的重要保障,也是相关行业开展调查统计工作的重要数据基础。
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我省全面获取地理国(省)情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基础性工作。
普查的目的是查清全省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布情况,为开展常态化地理国(省)情监测奠定基础,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提高地理国情信息对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服务能力。
二、普查的对象和内容普查对象为省行政区域陆地范围内的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
普查内容包括国家规定的普查内容和结合我省实际增加的普查及监测内容。
国家规定的普查内容:一是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水域、荒漠与裸露地等的类别、位置、范围、面积等,掌握其空间分布状况;二是人文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交通网络、居民地与设施、地理单元等的类别、位置、范围等,掌握其空间分布现状。
省增加的普查内容:县(市、区)行政区域、主体功能区、生态功能区、产业集聚区、开发区、高新园区、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公益林、城市建成区等的位置、范围、面积等,掌握其空间分布现状。
省增加的监测内容:全省海岸线长度、海岛(礁)数量、沿海滩涂资源、水土流失、平原地面沉降等变化情况。
酒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酒泉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总体方案》的通知
酒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酒泉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总体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酒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04.26•【字号】酒政办发〔2021〕61号•【施行日期】2021.04.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突发事件应对正文酒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酒泉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总体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酒泉经开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单位∶为认真做好酒泉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现将《酒泉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总体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各县(市、区)政府,酒泉经开区管委会和市级各部门单位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找准工作定位,充分认识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专业性,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
要深入学习研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目标任务,结合本部门单位工作职责,准确把握普查重点、标准要求和注意事项。
要立即行动起来,把握工作主动性,周密安排部署,严格管控时间节点,强化工作保障措施,确保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酒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4月26日酒泉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总体方案为全面掌握全市自然灾害风险情况,提升全社会防范和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治能力,按照《酒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我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的通知》(酒政办发〔2020〕90号)要求和《甘肃省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总体方案》内容,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按照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部署,通过组织开展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森林和草原火灾等风险要素全面调查和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摸清全市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地区抗灾能力,建立分类型、分区域的全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数据库;通过组织开展灾害风险评估,客观认识全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水平,根据应用需要编制市级1︰10万、县级1︰5万自然灾害系列风险图,修订主要灾种区划,编制综合风险区划和灾害综合防治区划,为有效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工作、切实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权威的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
陕西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公报发布
陕西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公报发布来源:测绘局作者:时间:2017-08-228月18日下午,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省国土资源厅、省统计局联合发布陕西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情况和普查公报,这是我省首次全面摸清地理国情家底。
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杨宏山、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卢勇、省统计局总规划师张烨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本次普查历时三年,对象为我省陆地国土范围内的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以2015年6月30日为标准时点,以我国资源三号高分辨率测绘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对普查数据进行了统一时点核准。
普查采用分辨率优于1米的遥感影像,结合基础测绘成果数据,收集国土、住建、民政、林业、农业、交通等多行业专题数据,获取了由12个一级类、56个二级类、133个三级类、80万个地理国情要素、739万个地表覆盖图斑构成的高精度、全覆盖的海量地理国情数据。
普查成果经跨部门专家验收和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审议,经省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发布,欢迎社会各界多利用地理国情普查成果。
陕西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自2013年12月18日启动,至2017年7月正式验收。
陕西省成立了由23个部门组成的普查领导小组,普查办设在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
全省15家测绘单位参与普查,涉及约2000余人。
普查工作得到了省发改委、工信厅、公安厅、民政厅、财政厅、人社厅、国土资源厅、环保厅、住建厅、交通厅、水利厅、农业厅、林业厅、审计厅、统计局、文物局、旅游局、地震局、气象局、测绘地信局、省武警总队、民航西北局、西安铁路局等23个厅委局的大力相助。
普查获得的主要成果数据包括:1.查清了我省陆地国土各类地形地貌的面积和空间分布,陕西省总面积20.56万平方千米,其中,低海拔(1000米以下)占34.55%,中海拔(1000米~3500米)占65.45%,高海拔(3500米以上)占比不足0.01%,即1/3在低海拔区域,2/3在中海拔区域。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普查的内容方法 第三章 普查的组织实施 第四章 成果验收和上报 第五章 成果公布和应用
第六章 监督管理和表彰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章 普查的组织实施
普查组织机构
第十二条
国务院成立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负
责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协调解决重大问题。领导
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
(五)帮助中西部贫困地区完成地理国情普查工作;
(六)汇总各省(区、市)普查信息,充分利用已有地理信 息和专题信息资源,建设全国地理国情本底数据库;
(七)开展重要地理国情信息的综合统计和分析评价,形成 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系列成果。
第三章 普查的组织实施
省级普查组织机构职责
第十六条 省级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以下工作:
普查成果目录向社会公布,建立互联共享的地理国情普查成果 数据库及信息系统平台,并做好维护、更新工作。
第五章 成果公布和应用
成果应用方式
第三十三条
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用于国家机关决策、社会
公益性事业和国家建设重点工程的,应当无偿提供。各级人民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军队因防灾、减灾、国防建设等公共利益
作,具体负责普查的组织实施,业务指导与监督检查。 各省级人民政府成立省级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 组织本地区的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省级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各 省级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
第三章 普查的组织实施
普查总体指导文件
第十三条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拟订《第
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总体方案》,经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 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后实施。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
*
普查报告
*
草地 0411高覆盖度草地:指覆盖度大于50%的天然草地、改良草地和割草地,一般水分条件好,草被生长茂盛。
草地
三、地表覆盖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
普查报告
*
0412中覆盖度草地:指覆盖度大于20%~50%的天然草地、改良草地和割草地,一般水分不足,草被较茂盛。
01
往往处于人类扰动较大的林区,在乔木林被破坏(砍伐、火灾)后,处于演替过程中,逐步向乔木林过渡的阶段。
02
林地
三、地表覆盖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
普查报告
*
1
0340 竹林:全部由各类竹子组成的纯林或仅混生少量针阔叶树种的植被类型。
2
由于竹子特有的形态和 竹叶色调较浅,在影像上表现出颜色不阔叶林浅,成片的竹林呈整齐的毛絮状特征。
林地
三、地表覆盖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
普查报告
*
0310 乔木林:由具有高大明显主干的非攀缘性多年生木本植物为主体(林冠覆盖面积占65%以上)构成的片林或林带,高度一般大于5米。其中林带的行数在两行以上,且行间距小于等于4m或者林冠冠幅垂直投影宽度在10m以上,树木郁闭度大于0.2。
包括 阔叶林 针叶林 针阔混交林
Hale Waihona Puke 要内容*普查报告*
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概述
01
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总体说明
02
地表覆盖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03
国情要素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04
地形地貌内容与指标详细说明
05
二、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总体说明
*
普查报告
*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分类概况
四川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主要内容
本方案对四川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目标、内 容、工作方案、主要成果、进度安排、组织实施及保障 措施等进行了说明。
概况
普查任务与内容 工作方案 普查成果与质量控制 进度计划
保障措施
普查目标
在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查清全省行政区域48.6万平方 公里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布情况。
数据成果
四川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成果
全省地 表形态 普查成 果数据
全省地 表覆盖 分类数 据
全省地 理国情 要素数 据
全省地 质灾害 点普查 成果数 据
芦山地 震灾后 恢复重 建普查 成果数 据
数据成果
四川省地理国情本底数据库
全省多尺度 数字高程模 型数据库
普查背景
2013年2月28日,《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 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通知》,决定于 2013年至2015年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 普查工作。
2013年6月8日,国务院成立了第一次地理国情普 查领导小组,总计26个成员单位。 2013年7月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 立第一次全省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的通知》 ,明确了四川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 25个成员单位及工作机构、职责。
房屋建筑(区)
地表覆盖普查
代码 一级 0300 林地 0310 0311 0312 0313 0320 0321 0322 0323 0330 0340 0350 0360 0370 0380 二级 乔木林 阔叶林 针叶林 针阔混交林 灌木林 阔叶灌木林 针叶灌木林 针阔混交灌木林 乔灌混合林 竹林 疏林 绿化林地 人工幼林 稀疏灌丛 三级
实体要素普查
0800 人工堆掘地 0820 0821 1000 水域 1010 1011 1012 1020 1030 1031 1032 1040 1050 1051 1052 堆放物 尾矿库 河渠 河流 水渠 湖泊
《北京市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实施方案》通过专家评审
《 北 京 市 第 一次 全 国地 理 国情 普查 实 施方 案》 通 过 专 家评 审
为切实推进北京市第一 次全国地理 国情普查 工作 , 2 0 1 4年 2月 1 9日, 北京市第一 次全 国地理 国情普 查领导小组办
v a i r o u s v i l l a g e p l a n n i n g r e s u l t s o f t h e n e w c o u n t r y s i d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B e i j i n g , t h e n b u i l t a d a t a b a s e o f i n t e g r a t e d g e o -
库 的 实现 [ J ] .科 技 信 息 , 2 0 1 1 ( 8 ): 2 4 7— 2 4 8 .
村庄规划提供信息共享平台。
参考文献 :
[ 4 ] 易 国彪 , 白振 兴 .基 于 A r c S D E的 空 间数 据 库 研 究 与 应 用 [ J ] .微 计算机信息 , 2 0 0 8 : 1 1 1 ~1 6 3 .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总体方案
四 普查管理文件、标准与技术规定
(一)普查管理办法 (二)普查方案 (三)普查标准与技术规定
四 普查管理文件、标准与技术规定
普查采用统一的管理办法、方案、标准和技术要 求。普查中优先采用适用的现有国家和行业标准、技 术规定,并特别注意与相关部门已使用的国家标准或 行业标准的协调。无适用标准时须制定专用标准或技 术规定。
四 普查管理文件、标准与技术规定
(一)普查管理办法
•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实施办法(已下发) •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质量管理办法(未下发) •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审核与发布办法(未编制) •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使用管理办法(未编制) •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涉密成果管理办法(未编制) •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档案管理办法(未编制)
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在职责范围内,及时做好地理国情普 查所需部门专题资料整理及提供工作,指导和督促地方各级人 民政府相关部门做好地理国情普查的协助和配合工作。
六 普查组织实施
(二)普查机构及责任分工
2.国务院普查办 (1)组织部署全国普查工作,开展普查宣传动员。 (2)组织编制普查总体方案、实施方案、相关技术规定及规章 制度等普查文件。 (3)落实中央财政承担的普查经费。 (4)组织开展全国普查试点和全国培训工作。 (5)负责协调普查影像资料的获取与分发工作。
四 普查管理文件、标准与技术规定
(二)普查方案
•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总体方案(已下发) •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实施方案(已下发) •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试点工作方案(未下发) •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培训工作方案(未下发)
四 普查管理文件、标准与技术规定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实施方案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实施方案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3年9月17日目录1 概述 (1)1.1 普查背景 (1)1.2 编写依据 (2)1.3 实施方案主要内容 (2)2 普查目标、任务与时点 (2)2.1 普查目标 (2)2.2 普查任务 (2)2.3 普查时点 (3)3 普查范围、对象与内容 (3)3.1 普查范围 (3)3.2 普查对象 (4)3.3 普查内容 (4)4 普查技术路线与方法 (9)4.1 总体技术路线 (9)4.2 主要数据源 (10)4.2.1 多源航空航天遥感影像 (10)4.2.2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11)4.2.3 行业专题数据资料 (12)4.2.4 其他参考资料 (12)4.2.5 主要数据源和资料的利用 (12)4.3 数学基础 (12)4.4 数据精度与一致性要求 (13)4.4.1 平面精度指标 (13)4.4.2 分类精度 (14)4.4.3 数据现势性 (15)4.4.4 属性精度 (15)4.4.5 数据一致性 (15)4.4.6 数据接边原则 (15)4.5 数据采集一般要求 (16)4.6 主要技术方法 (17)4.6.1 多源遥感影像处理技术 (17)4.6.2 遥感影像信息提取方法 (17)4.6.3 外业调查方法 (19)4.6.4 数据库建设技术方法 (19)4.6.5 统计分析技术方法 (19)4.7 普查各工序作业方法及要求 (20)4.7.1 资料收集整理 (20)4.7.2 多源遥感影像处理 (21)4.7.3 内业信息采集 (22)4.7.4 外业调查底图制作 (23)4.7.5 外业调查与内业数据处理 (23)4.7.6 不同任务区数据的协调性检查和处理 (24)4.7.7 标准时点核准 (24)4.7.8 数据库建设 (24)4.7.9 统计分析 (26)5 普查成果 (28)5.1 主要成果 (28)5.1.1 报告成果 (28)5.1.2 数据成果 (28)5.1.3 信息系统成果 (29)5.1.4 图件成果 (29)5.2 成果汇交 (29)5.3 成果审核与发布 (29)5.4 成果应用与服务 (30)6 质量管理 (30)6.1 基本原则 (30)6.1.1 分级质量管理原则 (30)6.1.2 全过程质量管理原则 (30)6.1.3 标准统一原则 (30)6.1.4 科学质量评价原则 (31)6.2 质量管理目标 (31)6.3 质量管理内容及方式 (31)6.3.1 质量监督 (31)6.3.2 过程质量控制 (31)6.3.3 过程质量监督抽查 (32)6.3.4 质量检查与验收 (33)7 组织与实施 (33)7.1 组织与实施原则 (33)7.2 普查机构与职责 (33)7.3 任务分工 (35)7.4 进度安排 (36)7.4.1 前期准备阶段 (36)7.4.2 普查信息采集阶段 (37)7.4.3 数据汇总建库、统计分析与发布阶段 (38)8 保障措施 (40)8.1 人员队伍保障 (40)8.2 经费保障 (40)8.3 软硬件设备保障 (41)8.4 安全与保密 (41)8.5 宣传与培训 (41)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实施方案主要编写人员主要编写单位: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国家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主要试验单位: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浙江测绘与地理信息局主要执笔人:刘若梅周旭主要编写人:(以姓氏笔画为序)王发良王刚王海燕王瑞幺文学虎甘宇航石江南申学林宁晓刚曲平刘纪平刘克苏山舞李力勐李军张宏伟张艳张莉陈向阳陈海涛陈新湖赵有松赵荣赵俊霞栗斌贾云鹏徐畅殷福忠郭勇唐新明曹伟超曹建成梁安宝董春蒋大鹏程滔谢露蓉雷兵廖安平翟亮燕琴霍健编写指导:李维森胥燕婴白贵霞李志刚张继贤冯先光程鹏飞翟义青肖平郝科铭杨升蔺赞杨洪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实施方案1概述1.1普查背景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科学管理需要,更好地反映我国各类地理环境要素的分布与关系,党和国家领导人从战略高度审时度势,对地理国情监测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普查技术路线与步骤
(一)主要工作步骤
4. 数据审核、发布与应用
国家和省级普查机构组织相关单位进行普查成果开发应用
研究。国务院普查办对普查结果进行审核验收,报国务院第一
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国务院普查领导小
组”)批准后,向社会发布和提供信息服务。
一
普查目标、任务与时点
二
普查范围、对象与内容 普查技术路线与步骤 普查管理文件、标准与技术规定 质量控制
数据层进行编辑、修改,形成地理国情普查基本数据,在此基
础上建立省级普查成果数据库和省级基本统计数据库。
对省级普查成果数据库和省级基本统计数据库进行抽查及 验收,合格后上报汇总至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 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务院普查办”)。国家测绘地理信 息局指定有关单位承担数据汇总、集成、建库工作。
三 四 五 六 七
普查组织实施
普查主要成果及成果管理、共享与服务
四 普查管理文件、标准与技术规定
(一)普查管理办法 (二)普查方案 (三)普查标准与技术规定
四 普查管理文件、标准与技术规定
普查采用统一的管理办法、方案、标准和技术要
求。普查中优先采用适用的现有国家和行业标准、技
术规定,并特别注意与相关部门已使用的国家标准或 行业标准的协调。无适用标准时须制定专用标准或技 术规定。
五 质量控制
(二)质量控制内容和要求
1.各级普查机构要根据全国地理国情普查质量检查与验收
规定,做好本地区地理国情普查的质量检查与验收实施细则的
编制工作,确保普查工作成果的质量。 2.普查人员及质检人员须经普查机构培训考核。 3.做好普查资料收集整理的质量控制。 4.严格执行质量检查与验收制度。 5.做好成果发布前的审核。
• 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规定与采集要求(已下发)
• 地理国情普查数字正射影像生产技术规定(已下发)
• 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定(未编制)
• 地理国情普查元数据规定(已下发) • 地理国情普查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技术规定(已下发) • 地理国情普查多尺度数字高程模型生产技术规定(未下发)
四 普查管理文件、标准与技术规定
检查、修改、审核以及汇总上报.
三 普查技术路线与步骤
(一)总体技术路线
4.国家级普查机构统一组织编制普查总报告和专题成果报
告,建立国家级普查成果数据库和管理系统、服务平台,组织
编制成果图件和开展分析应用工作。 5.国家级普查机构统一组织制定普查数据采集、处理、建 库、统计分析、存储、质量检查、审核、传输、共享服务等一 体化的系列普查标准与技术规定,规范普查各个技术环节。
四 普查管理文件、标准与技术规定
(三)普查标准与技术规定
• 地理国情普查检查验收与质量评定规定(未下发)
• 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网格及编码(未下发)
• 地理国情普查地理单元类型与代码(未下发)
• 地理国情普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整合技术规定(未编制)
• 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图制作技术规定(未编制) • 地理国情普查报告编写基本规定(未编制)
六 普查组织实施
(二)普查机构及责任分工
2.国务院普查办
(6)帮助中西部贫困地区完成普查工作。
(7)组织指导各地普查工作,协调解决普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
问题,组织抽查并审核各省普查成果。负责组织全国地理国情
普查成果的汇总、统计分析和编制普查报告,负责组织建立全 国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及信息系统。 (8)管理地理国情普查成果。
四 普查管理文件、标准与技术规定
(二)普查方案
•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总体方案(已下发)
•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实施方案(已下发)
•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试点工作方案(未下发)
•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培训工作方案(未下发)
四 普查管理文件、标准与技术规定
(三)普查标准与技术规定
•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已下发)
六 普查组织实施
(四)安全与保密
普查工作过程中,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生产规定,落实安全
生产责任制度,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
普查结果要逐级上报,按规定程序报批后对外发布。
对在普查中所获得和使用的涉及国家秘密的资料和数据,
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规定,确保不发生失泄密问题。
六 普查组织实施
(五)宣传与培训
六 普查组织实施
(二)普查机构及责任分工
4.省级普查机构
(5)负责普查物资设备的准备工作。 (6)重点协调、组织跨部门的专题资料收集工作。 (7)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普查成果的汇总、协调与平衡。 (8)负责下级上报数据的汇总、审核、分析工作。 (9)对任务区内普查工作进行质量检查、成果复核、抽查和验 收。 (10)负责普查成果的整理、保管、上报及分析应用工作。
三 普查技术路线与步骤
(一)主要工作步骤
1.前期准备
2.信息采集
3.数据上报汇总、建库与统计分析
4.数据审核、发布与应用
三 普查技术路线与步骤
(一)主要工作步骤
1. 前期准备
主要包括编制普查方案、数据采集技术方案,成立普查机
构、落实技术队伍,组织普查试点,开展普查培训,收集并处
理基础数据,收集获取遥感影像资料及控制资料,开展正射影
(三)普查标准与技术规定
• 地理国情普查基于遥感影像的要素提取与分类技术规定(未
下发)
• 地理国情普查外业底图制作技术规定(未下发)
• 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查技术规定(未下发)
• 地理国情普查内业编辑与整理技术规定(未下发) • 地理国情普查基本统计技术规定(已下发) • 地理国情普查综合统计分析技术规定(未下发) • 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汇总上交基本要求(未编制)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 普查总体方案
四川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一
普查目标、任务与时点
二
普查范围、对象与内容 普查技术路线与步骤 普查管理文件、标准与技术规定 质量控制
三 四 五 六 七
普查组织实施
普查主要成果及成果管理、共享与服务
一 普查目标、任务与时点
(一)普查目标
查清我国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布情况
一
普查目标、任务与时点
二
普查范围、对象与内容 普查技术路线与步骤 普查管理文件、标准与技术规定 质量控制
三 四 五 六 七
普查组织实施
普查主要成果及成果管理、共享与服务
六 普查组织实施
(一)组织实施原则 (二)普查机构及责任分工 (三)普查工作机制
(四)安全与保密
(五)宣传与培训
(六)进度计划
六 普查组织实施
二 普查范围、对象与内容
(一)普查范围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范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陆
地国土(未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即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所辖陆地范围。
二 普查范围、对象与内容
(二)普查对象
普查对象为普查范围内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包括地
形地貌、植被覆盖、水域、荒漠与裸露地、交通网络、居民地
普查标准时点为2015年6月30日。需利用2015年3 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获取的航空航天遥感影像,对 前期普查成果进行核准,形成符合标准时点要求的成
果。
一
普查目标、任务与时点
二
普查范围、对象与内容 普查技术路线与步骤 普查管理文件、标准与技术规定 质量控制
三 四 五 六 七
普查组织实施
普查主要成果及成果管理、共享与服务
六 普查组织实施
(二)普查机构及责任分工
2.国务院普查办
(1)组织部署全国普查工作,开展普查宣传动员。
(2)组织编制普查总体方案、实施方案、相关技术规定及规章
制度等普查文件。
(3)落实中央财政承担的普查经费。 (4)组织开展全国普查试点和全国培训工作。 (5)负责协调普查影像资料的获取与分发工作。
(一)组织实施原则
普查工作要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 、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组织实施。
六 普查组织实施
(二)普查机构及责任分工
1.国务院普查领导小组
负责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组织和领导,研究决
定地理国情普查的重大事项,制定地理国情普查有关政策,协
调解决重大问题。
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在职责范围内,及时做好地理国情普 查所需部门专题资料整理及提供工作,指导和督促地方各级人 民政府相关部门做好地理国情普查的协助和配合工作。
与设施和地理单元等。
二 普查范围、对象与内容
(二)普查内容
1.地形地貌普查
2.地表覆盖普查
3.地理单元普查
一
普查目标、任务与时点
二
普查范围、对象与内容 普查技术路线与步骤 普查管理文件、标准与技术规定 质量控制
三 四 五 六 七
普查组织实施
普查主要成果及成果管理、共享与服务
三 普查技术路线与步骤
一
普查目标、任务与时点
二
普查范围、对象与内容 普查技术路线与步骤 普查管理文件、标准与技术规定 质量控制
三 四 五 六 七
普查组织实施
普查主要成果及成果管理、共享与服务
五 质量控制
(一)质量监督与管理 (二)质量控制内容和要求
五 质量控制
(一)质量监督与管理
国务院普查办负责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编制并下达全国普查成果的监督检查及国家级验收计划; 省级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普查的质量监督管理 ,组织普查成果的检查验收工作; 普查项目组织实施单位负责普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工作; 普查项目承担单位和作业单位负责本单位任务的质量管理 及质量控制,实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层层落实质 量责任制; 国家测绘质量检验单位负责实施全国普查成果的监督检查 及国家级验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