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层教学的中职校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课题开题报告修改后
《职业学校分层教学行动研究》研究报告《职业学校分层教学行动研究》研究报告

《职业学校分层教学行动研究》结题报告现行的职业中学教学方式大多为传统的“平行班”,由教师统一组织授课,然而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很大的差异性,长期下来必然形成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不能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我校申报的《职业中学分层教学行动研究》课题于2013年7月经学校反复调研,并向高邮市教育局教科室申请同意后确立的课题,于2014年6月开题,在开题会上,课题主持人先对开题报告进行了阐述,然后高邮市教育局教科室各位专家对本开题报告进行了评价与指导。
该课题在学校教导处的直接领导下,经过课题组教师的积极努力和全体教师的密切配合,研究取得一些经验。
一、课题的提出问题提出的背景:我国目前的职业学校课堂教学普遍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这种授课方式有其优越性的一面,也有明显的不足。
它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实行了"一刀切"的教学方式,这无疑妨碍了学生个性、爱好和特长的发展;学校关注每一位学生未来的前途,让好、中、差学生都实现自己的价值,家长也要求学生在学校要有更高的学习质量,这就对教师的“教”也就提出了更严要求。
假如习惯性地运用传统的组织方法进行教学,很难解决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这个矛盾。
我们认为采取分层次教学能在这方面取得某些有益的进展。
D试卷试题听说贵公司运转困难化学教案如需指点化学教案我将不吝赐教试卷试题二、文言文再者,学生来源的多样化、学生的智商、非智力水平、知识接受程度、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心理状态等等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良好学习意识和动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而要求教师的教学过程要具有鲜明的层次性,使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整地接受教学内容、领会教学实质。
当前分层教学的研究并不是一个新的课题,有很多专家曾对此课题进行了比较深刻的研究,并提出了一定的方案,但是这些方案具体操作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进一步开展分层次教学的研究,探索出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中职语文分层教学实践与反思的开题报告

中职语文分层教学实践与反思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中职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中职教育,而中职语文作为中职教育的核心科目,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
然而,中职班级学生来源广泛,学生的文化背景,语文基础程度差异较大,这就给教师的语文教育带来很大的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中职语文教师开始尝试通过分层教学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需求。
分层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和不同特点,把学生分成几个层次,进行相应教学。
如何有效进行分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受益,是中职语文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
二、研究目的该研究旨在探究中职语文分层教学的有效性与可行性,针对中职教育班级中存在的学生基础差异较大的问题,通过实践及反思研究具体应用情况,提高教师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三、研究内容1. 分析中职语文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2. 探讨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其实践应用。
3. 设计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案,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
4. 实践教学方案,记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方法效果的评估。
5. 反思教学过程,总结分层教学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四、研究方法1. 文献资料法:收集中职语文教育相关的文献资料,对现状及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
2. 实验法:将采用实际教学,课堂采用分层教学法进行教学,对学生进行测试,分析测试结果。
3. 经验交流法:向其他中职教师进行交流,借鉴其他学校及教师的经验。
五、研究意义探索分层教学在中职语文教育中的应用,对于中职教育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积极意义。
同时,也能对其他学科教学提供一定参考。
此外,也能促进中职语文教育的教师自我发展和职业成长。
分层教学在中等卫生学校的教学实践研究的开题报告

分层教学在中等卫生学校的教学实践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分层教学在中等卫生学校的教学实践研究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中等卫生学校作为培养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机构,其教学目标是为了满足卫生行业对医疗卫生人才的需求。
然而,由于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教学目标难以达到,教学成果也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分层教学是一种将学生按照其基础知识、学习能力等因素进行分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材,以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
在中等卫生学校中采用分层教学,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效率与成绩,达到教学目标并为卫生行业提供优秀人才。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分层教学在中等卫生学校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以期为教育界提供指导,对如何更科学地开展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一)研究内容1. 中等卫生学校学生分层教学实践的基本情况。
2. 分层教学在中等卫生学校中的应用。
3. 分层教学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1.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文献和相关资料,了解国内外分层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经验。
2. 问卷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中等卫生学校学生对分层教学的接受程度,以及对学业成绩影响的看法。
3. 实证研究法:通过实证研究法,对一定数量的中等卫生学校进行分层教学实践,并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估分层教学在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效果。
三、预期目标及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1. 分析中等卫生学校学生分层教学实践的基本情况,探讨分层教学在中等卫生学校中的应用。
2. 了解分层教学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影响,评估分层教学在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效果。
3. 提出中等卫生学校分层教学的优化措施,为卫生学校提供教学方案。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1. 为教育者了解分层教学在卫生学校中的适用性提供了实证研究成果,并对以后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2. 为提高中等卫生学校的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可行性建议。
3. 为中等卫生学校的学生提供了更加有效地学习方法,提高了其学习成绩。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分层教学实验研究——以包头机电工业职业学校为个案的开题报告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分层教学实验研究——以包头机电工业职业学校为个案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课程难度等因素的不同,很难满足所有的学生的学习需求。
因此,如何实现数学教学的个性化与差异化,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进行教学分层,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是解决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教学难点和瓶颈的有效途径。
因此,包头机电工业职业学校开展数学分层教学实验研究,不仅有助于解决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和学习的需要。
二、研究问题和研究内容(一)研究问题本文将探究以下问题:1.中等职业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2.包头机电工业职业学校开展数学分层教学的背景和现状。
3.数学分层教学在包头机电工业职业学校中的实践效果和成果。
4.探讨中等职业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应用前景和推广方案。
(二)研究内容本文将分为四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1.研究中等职业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分析其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2.介绍包头机电工业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实验的背景和现状,包括实验的目的、实验的方法及选择实验班级和控制班级等。
3.分析包头机电工业职业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效果和成果,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情况和教学效果等。
4.探讨中等职业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应用前景和推广方案,以包头机电工业职业学校为例,提出适合中等职业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推广方案。
三、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实验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
(一)实验研究法通过在包头机电工业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实验,收集和整理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评估分层教学的效果和成果。
中职校德育课分层教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职校德育课分层教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中职校的德育教育一直是职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学生的生源、就业前景、家庭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职校的学生群体具有多样性,学生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道德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德育教育存在许多困境和挑战。
因此,本研究将探讨中职校德育课的分层教学策略,以期提高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学生在德育教育中更易得到突破和提高。
二、研究问题
1、中职校德育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2、分层教学是如何实现的?
3、分层后的德育教育是否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
三、研究目的
1、了解中职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2、研究分层教学的实现方法;
3、评估分层后的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中职校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2、系统分析分层教学的实现方法;
3、对分层后的德育教育进行实验和评测。
五、研究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职校德育课的分层教学策略,进一步提高德育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为学校实现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健康成长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借鉴。
六、参考文献
1. 刘官元,俞丽萍.中职德育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当代教育探索,2015年12期。
2. 范淑华,陶少杰.中职生态德育策略分析[J].今日校园,2019年20期。
3. 徐华.中职德育课分层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年4期。
中职学校“分层教学”的研究与探索-6页精选文档

中职学校“分层教学”的研究与探索“分层教学”,是在班级授课制下按学生实际学习程度施教的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
其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初中和高中阶段的研究和探索已经有很多,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而在中职类学校对于“分层教学”的研究相对较少一些,但其实对于中职类学校的学生,“分层教学”同样必要且可行。
一、中职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1.中职学生生源素质不高且生源结构复杂,要求有效的中职课堂一定不能搞整齐划一。
虽然国家大力扶持和发展职业教育,但社会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认可度低,还是使更多的家长和学生在初中毕业后优先选择到高中学习,实现大学梦,导致初中毕业后成绩高的学生上了高中,升入中职类学校的学生可以说大部分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相对要低,甚至好多中职学生在初中后阶段基本放弃了学习,这使得中职学生的学习差异较大,层次不均等。
中职课堂如果按照同样的学习内容、同样的学习目标、同样的教学方法和同样的评价标准来教育和衡量所有学生,那么只能使学习困难的学生增多。
经常会听到我们中职的教师说课堂教学组织时无所适从,内容多或难时,大部分学生跟不上会掉队,内容太少或太容易时,又使得优秀学生没有积极性,失去学习的动力,时间越长,上课睡觉、上课走神的同学会越来越多。
扭转这种教学被动局面,使所有学生在各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必须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统模式,建立既不压制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又不放弃学习基础差的学生的教学组织形式。
2.分层教学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为中职课堂实施分层教学提供了可循路径。
从生理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分层教学”有其理论依据,原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科鲁捷茨基对儿童的研究实验表明:由于学生先天的遗传素质及环境教育条件的不同,因而学生学习活动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不同的学生在完成同一学习内容时表现出能力的差异,且同一学生在不同类型的活动中也会表现出能力的差异。
所以古今中外,多少教育家都极力倡导要“因材施教”。
孔子在二三千年前开展教育时,就通过“听其言”、“观其行”来课前“备”学生。
中职学校创新“层次化”教学组织的研究分析

中职学校创新“层次化”教学组织的研究分析一、中职学校教学组织存在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中职学校的教学组织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教学资源分配不均。
由于中职学校在师资、课程、设备等方面受到限制,一些学校的教学资源非常有限,而一些学校的教学资源非常丰富,这导致学生的入学门槛也不同。
其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存在差异。
由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源非常广泛,学生的背景和基础也不同。
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较弱,很难适应学校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另外,中职学校在教学方法上也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单一的讲授方式、教学内容缺乏规范化等等。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校的教学质量。
二、“层次化”教学组织的措施为了解决中职学校教学组织存在的问题,一些学校采取了“层次化”教学组织的措施。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照顾到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还能够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具体措施如下:1.开展小班化教学为了解决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差异,中职学校可以采取小班化的教学方式。
即将每个班级的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2.开设课程“三级教学”制度为了提高教学内容的规范化和系统化,中职学校可以开设课程“三级教学”制度。
即将教学内容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同时,学校还应该建立相应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估机制,以确保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3.创新教学方式为了解决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中职学校需要创新教学方式。
例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包括板书讲解、多媒体演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
此外,教师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开展模拟实验、实地考察等活动。
采用“层次化”教学组织的措施,中职学校可以获得以下优点:1.照顾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点由于学生的背景和基础不同,采用“层次化”教学组织的措施可以更好地照顾到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中职学校英语分层次教学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职学校英语分层次教学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持续进步,英语已经成为我们国家重要的工具性语言,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而在职业教育中,英语作为基础课程的地位更加凸显。
然而,目前中职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仍然存在,如学生英语成绩普遍不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较弱等。
因此,如何提高中职英语教学质量,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并具备良好的英语能力,已经成为中职英语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分层次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教学方法,本文拟通过分层次教学实验研究,探讨其在中职英语教育中的实施效果。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本文旨在研究中职英语分层次教学的实施效果,探索其在中职英语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具体包括以下目的:1. 研究分层次教学方法在中职英语教育中的可行性,探索其实施方式和实施效果。
2. 探讨分层次教学方法对提高中职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
3. 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适合中职英语教育的分层次教学模式,为中职英语教师提供指导意见,并推动中职英语教育的教学改革。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1)中职英语教学现状的问题和挑战,为分层次教学提供必要的背景与参照。
2)分层次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和教学原则,包括分层、个性化教学等。
3)实验设计。
研究选取中职的两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一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另一组采用分层次教学模式。
4)实验步骤。
通过文献调研和教学实践,为学生设计分层次教学方案。
在教学过程中计算和比较两组学生的英语成绩、自信心和学习兴趣等指标。
5)结果分析。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数据分析,评估中职英语分层次教学的实施效果,总结分析其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发展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2. 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法:通过调查文献资料了解中职英语分层次教学的相关理论、模式和实践。
2)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调查法:调查学生关于传统教学和分层次教学的认知和反馈,掌握情况并解决问题。
3)教学实验法:在两个实验班中,进行实验研究,比较分层和非分层教学的成效差异,评估分层教学的效果。
分层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分层教学研究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教育领域的发展和变革,传统的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被人们所批评,并逐渐被现代教育理念所否定。
传统教学模式缺乏个性化、差异化的教学,无法满足学生个体差异的需求,导致很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丧失。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许多教育家和教育研究者开始尝试引入分层教学模式。
分层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个体差异和需要的教学方法,通过将学生按照学科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学科兴趣分为不同的层次,在不同层次上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个体需求和提高教学质量。
分层教学模式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级各类学校和各个学科的教学实践中。
针对分层教学的有效性以及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实施分层教学,本研究将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进行探讨,并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评估,从整体上考察分层教学的效果和实施策略。
二、研究目标本研究的主要目标如下:1.探索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深入理解分层教学的概念和原则;2.研究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分析教师在实践中应如何设计和组织分层教学活动;3.调查分层教学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业成绩的影响,评估分层教学的效果;4.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促进分层教学在不同学科和不同教学环境中的应用和推广。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3.1 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分层教学是建立在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学习理论等理论基础上的,本部分将以文献综述的形式,系统性地总结和分析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包括分层教学的定义、分类、原则和设计思路等。
3.2 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本部分将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调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包括分层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分层教学资源的准备和利用、分层教学评估等方面。
通过对教师的实践经验和看法进行深入的访谈和分析,以期为教师的分层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3.3 分层教学的效果评估本部分将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评估,探讨分层教学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业成绩的影响。
中职专业课分层教学的研究

中职专业课分层教学的研究【摘要】中职专业课分层教学是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制定教学计划,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动机为目的。
本文首先介绍了中职专业课分层教学的概念和特点,然后分析了目前中职专业课分层教学的现状,接着提出了实施策略,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
在总结了中职专业课分层教学的优势和挑战,探讨了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本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中职教育的教学方式,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中职专业课、分层教学、研究、概念、特点、现状分析、实施策略、效果评价、改进建议、优势、挑战、未来发展趋势。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职专业课分层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进行教学。
随着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的不断增加,中职教育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在中职教育中,专业课是学生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前景。
目前,随着智能化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中职专业课分层教学正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通过分层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职专业课分层教学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中职专业课分层教学的概念、特点、现状、实施策略、效果评价以及改进建议,旨在为中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中职专业课分层教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中职教育的质量提升,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技能人才。
1.2 研究意义中职专业课分层教学的研究意义在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分层教学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和水平,实现个性化教学,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深度。
分层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能够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更容易理解和消化,减少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表现。
中职课题开题报告

中职课题开题报告中职课题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中职教育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人才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目前中职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不足等,导致学生在毕业后面临就业困难的情况。
因此,本课题旨在探索中职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当前中职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一套可行的中职课程改革方案,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 分析当前中职教育的现状和问题;2. 探索中职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3. 提出一套可行的中职课程改革方案。
三、研究内容1. 中职教育现状分析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当前中职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
主要包括中职教育的定义、发展历程、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现状的深入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中职教育的问题所在,为后续的课程改革方案提供理论基础。
2. 中职教育问题分析本部分将对中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包括但不限于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不足、教师素质不高等方面。
通过对问题的准确定位,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以改善中职教育的质量。
3. 中职课程改革方案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提出一套可行的中职课程改革方案。
该方案将包括课程设置的调整、实践教学的加强、教师培训的改进等方面。
通过对方案的制定,我们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满足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首先,我们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中职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然后,我们将进行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分析中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最后,我们将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中职课程改革方案。
五、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对当前中职教育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为中职课程改革提供理论基础;2. 提出一套可行的中职课程改革方案,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3. 推动中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中职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中职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职数学分层教学模式是一种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进行教学的方法。
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中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尝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模式。
研究背景指出,传统的统一授课模式存在着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学习难度较大,无法跟上教学进度;而部分学生学习能力强,在课堂上感到无聊和浪费时间。
中职数学教学中引入分层教学模式有望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当前中职数学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挑战和困难,如学生基础差异大、教学资源不均衡、师资力量有限等问题。
研究中职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更好的保障。
中职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价值,是当前中职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
通过对其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有望为提高中职数学教学质量和效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中职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旨在探讨在中职教育中采用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提升中职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因此有必要探索更适合中职生特点的数学教学模式。
采用分层教学模式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水平和学习兴趣,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难度,使每位学生都能在适宜的学习环境中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和成绩表现。
通过实践探索中职数学分层教学模式,可以为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成绩,促进中职教育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研究中职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意义重大,对促进中职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 正文2.1 中职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中职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教育理论、认知心理学和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的。
中职学校创新“层次化”教学组织的研究分析

中职学校创新“层次化”教学组织的研究分析中职教育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因此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培养出具备实际能力的毕业生,是中职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
而层次化教学组织则是针对这个问题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案。
本文将对中职学校创新“层次化”教学组织的研究进行分析。
一、层次化教学组织的概念层次化教学组织是指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和学习水平,将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分层,实现个性化教学、分层指导、分时分步教学的教育教学模式。
1. 分层分组。
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对每个层次进行分组。
主要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学习状态等方面进行分组,使得每个小组中的学生具有较为相似的学习特点。
2. 分时分步。
在组织教学活动时,需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节奏,对教学时间和教学步骤进行科学安排。
对普通的学生,应在学校内安排可以让学生自主预习和反思的时间,帮助学生提高思维水平。
3. 分层指导。
教学过程中,分层指导是不可或缺的。
每个层次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困惑和学习瓶颈,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层次,进行分层指导。
充分利用学生的免费时间,安排小组活动,营造讨论小组氛围,帮助学生相互沟通、服务。
1. 个性化教育。
层次化教学组织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状态,提供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得每个学生能够在最合适的环境下学习和实践,达到个性化教育。
2. 促进师生互动。
通过小组活动、分层指导等形式,教师可以充分地发挥个人特长,根据与学生的互动来设计具体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和潜力,达到师生良好互动,从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
3. 提高教学效果。
由于层次化教学组织具有个性化教育的特点,使得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策略合理、内容丰富的教学方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战技能,并为学生的升学、就业和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
四、结语层次化教学组织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教学改革方案,它能够通过个性化教育、师生良好互动等方面,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中职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中职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职数学作为中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之一,一直以来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模式往往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特别是在中职学校中,学生的学习背景和能力差异较大。
为了更好地提高中职数学教育的教学质量,不少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始尝试引入分层教学模式。
分层教学是指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特点,将学生分成若干个不同的层次,然后为每个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中职数学教育领域,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仍然较少,对其效果和影响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职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分析其优缺点,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中职数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开展此项研究,不仅可以促进中职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还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优秀中职数学人才。
1.2 研究意义中职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通过分层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和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自我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2. 提高教学效果。
分层教学可以让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水平,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3. 优化教学资源配置。
通过分层教学,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教育资源,将有限的师生资源合理配置,提高教学效率,降低教育成本。
4. 推动教育改革。
中职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有助于促进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为提高中职教育质量和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和经验积累。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职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目的:1. 探究中职数学分层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其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2. 分析中职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优势和局限性,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其教学效果;3. 评价中职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探讨其对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的影响;4. 提出中职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改进建议,为教育者提供可行性方案和参考意见;5. 总结中职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经验,探讨其在中职数学教育中的启示及未来发展方向。
中职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索的开题报告

中职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索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依据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与普通中学有所不同。
相比于普通中学的综合性教学,中职教育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用能力。
在数学教学方面,中职学生往往对数学课程缺乏兴趣,学习成绩不佳。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发挥数学课程在职业学校中的实际作用,需要采用更科学、实用、有效的教学模式,逐步实现数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数学分层教学即将学生按照数学学科的不同难度以及差异化的认识水平进行分层教学,每一层中的教学内容在难度和深度上都有所不同。
该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学习数学知识,还能让教师更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水平,从而采取更合适的教学方法。
分层教学应用于职业教育,可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实际需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二、研究目的本次探索的目的是:1. 探究中职数学分层教学的教学设计与课程安排方法;2. 分析中职数学分层教学对学生成绩和兴趣的影响;3. 探讨中职数学教师在分层教学中的角色和技能要求。
三、研究方法1. 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深入了解数学分层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2. 调查法。
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分层教学的认知情况,以及数学教师的分层教学经验和教学效果。
3. 实验法。
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实验教学,收集学生学习情况并分析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改进。
四、研究内容本次探索的研究内容包括:1. 中职数学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和教学设计方法;2. 中职数学分层教学对学生成绩和兴趣的影响及原因分析;3. 中职数学教师在分层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及技能要求。
五、预期成果本次研究的预期成果有:1. 系统的中职数学分层教学的理论构架和实践经验;2. 对中职数学分层教学的评价和贡献的总结;3. 探讨中职数学教师在分层教学中的角色和技能要求,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六、研究意义1. 推进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
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应用分层教学模式,在数学教育方面开展探索与实践,逐步提高中职数学教育的质量。
中职语文分层教学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职语文分层教学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主要是来自于中等职业教育阶段,这个阶段是学生进行职业选择的阶段,以及为未来进入职业岗位做准备的阶段。
而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职业能力培养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由于中职生具有学科发展不平衡、学习基础薄弱等特点,所以中职语文的教学也存在差异化的问题。
因此,分层教学模式及其实验研究的实施显得尤为必要。
二、研究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分层教学,探索提高中职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以及实现学生学科间知识互通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机会获得更广泛的知识,以应对日后多样化的职业发展。
三、研究问题1. 中职语文分层教学的内涵和具体实施方法如何?2. 中职语文分层教学在提高中职生语文学习能力中的作用是什么?3. 中职语文分层教学是否可以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互通?4. 中职语文分层教学的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如何?四、研究内容1.相关文献资料的阅读和梳理,包括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现状调研、中职语文教学现状调研、分层教学理论探讨等方面的文献。
2.中职语文分层教学的内涵和具体实施方法的研究设计。
3.中职语文分层教学实验的设计方案,包括实验对象、实验条件、实验变量、实验方法等方面。
4.中职语文分层教学实验的结果数据分析,包括学生学习成果、学科间的知识互通情况等方面。
五、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研究法:对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现状、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分层教学理论进行文献资料分析,探索分层教学的内涵、实施方法及其优点等内容。
2.实验数据统计分析法:通过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3.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中职学生对于分层教学的认识及其学习反应情况。
六、研究意义中职语文分层教学实验的开展,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以及促进不同学科的知识互通,这与当下中职教育素质提升的方向是一致的。
实验结果如预期,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推动中职语文教育从“应试型”向“素质型”转变,也可以为中职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知识支撑。
中职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中职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1. 引言1.1 研究背景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分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将他们分成不同层次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也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进度,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职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通过对其理论基础、设计与实施、实践效果与问题以及改进建议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推动中职数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研究背景结束】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中职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探讨如何更好地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通过实践探索,我们希望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为教师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我们也希望通过实践研究,发现和解决在分层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挑战,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教学模式。
通过这项研究,我们旨在为中职数学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1.3 研究意义中职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中职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分层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实践探索可以为中职教育领域提供成功的教学模式和经验,对推动中职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实践探索,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水平的提升,提高中职数学教师的教学质量和能力。
通过研究实践探索中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可以为其他学科和领域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整个中职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中职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对提高中职数学教育质量和促进中职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中职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中职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教育学、心理学和数学教育学等学科理论基础的基础上的。
《职业学校分层教学行动研究》研究报告《职业学校分层教学行动研究》研究报告

《职业学校分层教学行动研究》研究报告《职业学校分层教学行动研究》研究报告分层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然后根据每个层次的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不同的教学安排和教学辅导。
在职业学校中,分层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本研究通过对职业学校进行分层教学行动研究,旨在探讨分层教学对职业学校教学的影响,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首先,研究团队对该职业学校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通过观察和访谈,我们了解到该学校的学生具有较大的学习能力差异。
部分学生学习能力较强,但大部分学生学习能力较弱。
此外,学生对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也有不同的需求和偏好。
基于调研结果和专家意见,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高、中、低层次。
然后,我们制定了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对于高层次学生,我们设置了较高难度的课程和作业,并提供更多的挑战和拓展内容。
对于中层次学生,我们设置了适度难度和挑战的课程和作业,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并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对于低层次学生,我们设置了较低难度的课程和作业,并提供更多的辅导和支持,以帮助他们提高学习能力。
在实施分层教学过程中,研究团队定期进行教学评估和反馈。
我们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包括考试成绩、课堂表现、学生反馈等,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我们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绩。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分层教学对职业学校教学有着显著的影响。
首先,分层教学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果。
高层次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挑战和拓展,提高学习能力;中低层次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辅导和支持,提高学习能力。
其次,分层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学生在适合自己水平的课程和作业中取得好成绩,能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最后,分层教学还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中职专业课分层教学的研究

中职专业课分层教学的研究中职教育是当前国家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的学生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
在中职教育中,专业课教学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分层教学已经成为中职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文将对中职专业课分层教学进行研究,探讨其意义、实施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一、分层教学的意义1. 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建立。
分层教学可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群体中得到应有的关注和指导,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动力。
2. 提高教学效果。
分层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使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获取更好的学习效果,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3.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层教学可以通过对学习内容和方式的针对性调整,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法1. 了解学生特点。
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前,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学习状态等特点,对学生进行分类。
2. 制定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使之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
4. 教学评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估和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
三、分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 教师素质不足。
有些中职教师对分层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并不了解,导致分层教学的效果欠佳。
解决方法是通过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
2. 学生接受能力差异大。
在实施分层教学时,有时可能会发现学生的接受能力差异非常大,导致教学难度大。
解决方法是加强学生的个性化辅导,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3. 效果评估不完善。
当前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时,对分层教学的效果评估并不充分,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解决方法是建立健全的教学评估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和评估。
中职专业课分层教学是促进中职教育优质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通过分层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中职学校创新“层次化”教学组织的研究分析

中职学校创新“层次化”教学组织的研究分析摘要:层次化教学组织是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可以有效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中职学校创新“层次化”教学组织进行研究分析。
研究发现,层次化教学组织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中职学校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层次化”教学组织的研究和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质量。
一、引言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阶段,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职业教育的改革,中职学校教学改革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教学组织是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
传统的教学组织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中职学校需要探索一种新的“层次化”教学组织模式,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
二、理论分析“层次化”教学组织是一种把学生按照能力和兴趣进行划分,并给予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教学组织形式。
这种教学组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也可以使教师更好地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三、实践分析为了探索“层次化”教学组织的实践效果,我们在某中职学校进行了一个小型的实验。
我们将学生按照能力和兴趣分为三个层次,提供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层次化教学组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学习效果也有所提升。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层次化教学组织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层次化教学组织需要教师有较高的专业能力和教学经验,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目前中职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较低,这给层次化教学组织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层次化教学组织需要学校具备一定的教育资源和设施条件,才能更好地支持教学活动。
目前中职学校普遍存在教育资源不足、设施条件差等问题,这也给层次化教学组织带来了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项目开题报告课题名称:基于“分层教学”的中职校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课题负责人: _____________ 周洪负责人所在单位: _______ 四川省大英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填表日期: ____________ 2015/7/15 __________________四川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制2015年7月制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中职教育在发展中出现了诸多问题。
一是缺乏动态开放、发展目标自主调整机制。
人才培养过程中,非常突出的中职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培养目标定位、教学过程管理整齐划一,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同时开发,缺乏学习成功激励,“人人成功”的人才培养理念没有得到充分的践行。
目前的中职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由于经历层层筛选而遭到淘汰,基础普遍较弱,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较低,学习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不强,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缺乏学习目标。
研究在以班级为基本单位授课的情况下,如何解决培养目标、教学目标要求的整齐划一与学生实际学习可能的差异性之间的矛盾,最大限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尊重和发展,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二是人才培养出现“潮流热”。
当某一领域出现人才紧缺现象,学校功利性地进行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缺乏对学生培养进行系统知识体系的教育,所培养出来的技术技能人才根本就不能达到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
再者,学校这种功利性的人才培养方式,扼杀了学生的兴趣特长,剥夺了学生对自己发展目标的选择。
三是出现了人才培养不能突出个性特色。
学校课程安排缺乏与学生发展目标的有效对接,内容泛泛,缺少对学生核心能力的培训。
四是人才培养规格上把满足市场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对立起来。
要么就是“纯劳动者” 的培养,压缩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空间,要么就是“升学”教育,违背职业教育办学宗旨。
近年来,我校在中职教育中尝试“分类分层”教学的实践,较好地解决上述在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分类分层是相对于整齐划一的传统教学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根据受教育者的目标需求、岗位趋向、个体特性与差异、发展潜能等,分类制订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分类实施教学。
(1)“分类教学”的界定。
分类教学是分类管理和分层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即对专业群的学生在共同的宽基础下,按其意愿逐级分流进行分类培养与指导,实现不同的发展目标,对具有同一发展目标的学生按基础分层次进行教学。
(2)“分类”的界定。
分类是将具有个性发展目标的学生从具有共性培养形式的群体中分离出来,按其确定的发展目标进行培养和教学。
逐级分类的出发点,一是为解决专业宽口径和专门人才之间的矛盾;二是为克服学生发展目标的不确定性的困难,使其得到在发展中不断调整的机会,更能适应市场的需求。
(3)“分层”的界定。
分层是根据学生个体之间的学习品质、认知基础和发展潜能等方面的差异,分层次进行教学。
分类分层教学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
它是针对不同类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同时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和管理,从而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水平上都学有所得的一种教学模式。
(这段界定的理论性和说服力是否权威?这是我不太明确的)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第一,尊重个性,满足不同发展需要。
人的发展目标具有多样性,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也具有多样性,分类分层教学就是向学生提供最合适、最优质的教育。
第二,开发差异,教学机会人人均等。
个体间较大的差异性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一个突出问题,试图消除差异,既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更违背了教学机会均等原则,实际上最终也不可能消除差异。
分类分层教学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把学生间的差异作为一种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充分发掘差异中所蕴含的潜能,适度地张扬个性,通过分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使人人都有均等的发展机会和学习成功的机会。
第三,动态开放,发展方向自主调整。
分类分层教学将教学对象按发展目标逐级分流、按学习基础分层教学、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对象进行相应的分类,形成一个开放的、自主的和可以动态流动的系统,学生可以自主确定发展目标,选择教学对象类别和教学内容目标,这种选择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在运行中不断改变或调整。
第四,成功激励,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同时开发。
实行分类分层教学后,各发展方向之间和各层次的学生之间相互牵制小,学习的起点和目标不同,人人都有成功的机会,成功的激励作用得到最大的发挥。
成功的激励不仅促进再学习和进一步提高,在争取成功和尝试成功中得到快乐的情绪体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内驱力,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得到同步开发。
第五,重视综合素质,突出职业能力,狠抓专业能力。
分类分层教学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根本宗旨,杜绝功利性的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着眼于职业能力而不是仅仅限于专业能力的培养,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职业岗位群而不是仅仅针对某一特定岗位的适应性。
总之,通过实施“分类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着力构建在不同类别、层级课程设置,分层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实施、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用以满足新形势下学生个性差异发展中对因材施教的要求。
二、开展本课题研究的条件大英中职校是国家级重点中职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有开展“分类分层”教学模式研究的各种条件。
(一)一流的教学设施设备。
学校占地230亩,建筑面积78620.51平方米,有教学大楼2栋,实训大楼3栋,校内生产企业4个(年产值超1000万)。
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室、各类专业实作车间以及形体训练、艺术写生、科技活动等多功能活动室;校园网和闭路电视网覆盖全校,各教室、实训室配有计算机、视频展台、投影仪、音响等数字化的教学设备,充分实现了教学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全校设备2918台套,工位2999个,总价值1800余万元,同时拥有一大批现代企业使用的先进设备,为学生创造了全省一流实训条件。
(二)丰富的教育资源。
学校是大英职业教育集团牵头组织单位,参与集团的企业有50多家,学校有30多所,给学校提供了丰富教育信息、培训提升、最前沿的专业建设信息教育场所等教育资源。
学校引入四家实力雄厚的企业入校办厂,企业为学校提供了一流生产性实训基地和生产实训开发项目。
有一支高水评兼职课程建设、教学研究、企业技术骨干的专家团队,为学校教学改革发展提高智力支撑。
学校拥有机械、汽修等4个国家示范校建设骨干专业和机械、电子两个省级重点专业,其成熟的办学模式、教学模式、课程模式、校企合作机制引领全校专业的发展。
(三)成效显著的教学改革。
四个重点专业分别创新了“校企共担、三段培养”、“工学结合、理训一体”、“全程式工学结全、校企一体”、“三段分层、台阶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创新了机械、汽修等4个专业“公共基础课+专业课+素质拓展课”的课程体系。
改革教学模式,构建了“先学后做,做后再学”的动态课堂教学模式,根据公共基础课、专业课、素质拓展课等课型特别分别构建了“三阶段六环节”的教学模式。
围绕基础文化、综合素质、专业技能、企业实践四个模块,自我、同学、教师(师傅)三元以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为两轴开展自评、互评和师评的“四模三元二轴”的评价体系。
(四)卓有成效的分类分层教学模式探索。
近年来,学校践行了加德纳五、本课题创新点六、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及研究的过程与步骤现学生多样化化发展,多渠道成才专业部指导、督促和协调作用,专业部负责相关专业的教学实施。
在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的基础上,制订与分类教学模式和二级管理体制相配套的教学管理体系,主要包括:①各专业群按宽基础和模块式教学要求制订教学计划,并制订出相应层次的课程标准。
②二级分流和逐步定向相适应的学籍管理制度,行政班和授课班组建规定,学生分流、分层的实施办法和操作流程,分流和分层调整的申请、审批、实施细则,学生选课、选模块、选班制度。
③与分层教学相配套的课堂教学常规、实践教学常规、教学评价制度、教师教学业务考核制度和实施细则等。
(2 )制定分类的方法与程序。
分类是分类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分类教学组织的依据,它包括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分类,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分类取决于教学对象的分类。
①教学对象的分类:教学对象分类包括按目标分流和按差异分层两条主线,发展目标和基础差异分别是这两条主线的分类基准。
按目标分流是根据学生的发展目标意向进行两级分流,个人的发展目标意向是分类的标准和基点。
首先是根据宏观目标把学生分为升学和就业两大类,然后再按“学生学习成绩为主,非智力因素为辅”的标准进一步分层,对就业类学生按专业技能基础,岗位职业定向(专业方向)和个人发展潜能分层培养,对升学类可按学习基础和发展潜能分层培养。
这两次分流分别在第二和第三学期末进行,在第三、第四和第五学期执行,学生可以在分流前提出分流申请。
按基础分层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点,把具有同一发展目标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层次,实行分层教学。
作为分层基点的个体差异,主要指学生的认知基础、学习品质和发展潜能等因素,适当兼顾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愿望等。
② 教学内容分类:教学内容分类主要是按照学生的发展目标,适当兼顾学生的层次类别,确定教学内容,分类实施教学。
不同的发展目标既具有共同基础要求,也有各自的专门要求,同时还要为不同目标之间的流动提供可能。
我们按宽基础、活模块的原则来确定教学内容。
宽基础部分适合于专业群的各个发展方向,分为四个板块。
文化基础板块(德育、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等)按知识体系讲究系统性、完整性,在标准上限低不限高。
素质拓展板块(职业指导、创业教育、职业道德、礼仪礼貌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公共能力。
职业专业类板块(专业基础、基础技能)让学生对专业有初步了解,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平台。
活模块是根据不同的发展方向,设定既有相同的教学内容,也有满足不同发展方向(包括升学、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培养)所需要的专项训练。
一个专业所设定的专门化方向一般不超过三个。
③教学目标分类:教学目标分类与学生的学习层次分类相对应,这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不同教学对象的教学期望,也是学生的学习目标。
教学内容的分类已经体现了一定的教学目标分类要求,在相同的教学内容中,还需对教学目标按层次进一步分类。
就业类:文化基础课程中数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分为 A 、B 两个层级,其它文 化基础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不分层级,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目标分 A 类(较高类)培养、B 类(基本类)培养,对 A 层学生应有较高的要求, 重在拓宽知识、提高能力、充分发挥潜能,实现较高的发展目标;对B 层 学生以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为尺度,同时在专业 技能课的教学上还要根据实际在实践操作和理论教学之间进行分层流 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