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期末复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古代文学各种体裁的批评理论,论述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没有“文学批评”一词,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批评,大半是从西方文学批评中引进来的。中国的文学批评,滥觞于《诗经》时代,而成熟于魏晋六朝。与西方的文学批评相比较,中国的文学批评再现的是中国五千年民族文化性格和审美情趣的历史积淀。因此,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具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色。
第一批评家对创作实践经验的总结。西方的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一样,从古希腊开始,就成为一种独立的职业,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同时转化为商品生产。文学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从罗马时代开始就进入了市场,形成了作家与批评家为主体的文学职业阶层。中国受重农抑商民族意识的影响,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只是士大夫仕宦以外聊以娱人娱己的风雅余事而已。从第一个开始独立创作的诗人屈原开始,文学家就没有以文学创作为终身职业的。批评家也没有以文学批评为终身职业的。
中国的文学批评家大多兼作家、仕宦、批评家于一身。批评家们本身就是诗人、作家,既富有理性思考,又有具有创作体验。其文学批评的最大特色,就是批评与创作紧密相关,理论批评与实际批评相结合,往往注重自我创作经验的总结。比如陆机、刘勰、钟嵘等人,他们本身就是很有名望的文学家,有属于自己的文学创作。像陆机本身就是西晋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与潘岳并称为“潘江陆海。”他有自己的创作实践,并将这种在自身创作中总结出来的创作经验写成文章,即《文赋》。他在文中说“每自属文,尤见其情”,可见他的文学评论来自于自身的创作体验的总结。
第二体式的多样化和范围的宽广化。西方的文学批评体式,大多是逻辑严密的理论巨著,长于理性思辨,善于严密的逻辑推理。文学批评体式比较单一。中国的则不同,中国文学批评明显的具有多样化的特色。既有刘勰《文心雕龙》这种“体大周虑”的文学理论批评巨著,又有钟嵘《诗品》这种专门品诗论诗之作;既有《毛诗序》这种题序跋记,又有《诗式》、《诗格》这种唐人诗格、诗式之作;既有《与元九书》、《答李翊书》这种书信体论诗谈文之作,又有《词论》、《花间集序》等单篇评论文章……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体式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与西方文学批评的单一化相比,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显得更加丰富,更加繁荣。此外,纵观整个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我们可以发现,文学批评的范围十分宽广,不仅涉及到诗文作品,而且还延伸到戏曲、小说、书法、绘画等多个领域。体现出批评范围的宽广化。
第三以诗歌为主的批评方向。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体式虽然丰富多彩,但是文学批评大都集中在对诗词的批评上,这与中国古代的文学体式的发展流变有关。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文学批评理论,也滥觞于三代的古典诗论。汉魏以降,五言腾涌,永明体兴起,律诗崛起。唐代诗歌的辉煌发展,迫切要求文学理论批评样式的更新。宋代诗话、词话以及后来的小说曲话、剧话、小说评论的出现,才使得文学批评样式逐渐丰富起来。此外,中国文学批评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批评用语,如风骨、韵味、清空、格调等等,这些批评用语言简意赅,凝练深邃。不同于西方批评用语的概念化,真正的体现出中华民族固有的民族特色。
第四批评对象的主体化。西方的文学艺术以叙事为主,重在模仿,长于在现。而中国以抒情文学为主,重在思想情感表达,长于抒情言志。以文学为批评对象的文学批评,其批评理论则必然建立在“抒情言志”的基础上。其一、重情趣,强调从作家的情感表现去考察文学的艺术本质和审美特征。从《尚书》的“诗言志”到陆机的“诗缘情”,从《沧浪诗话》的“妙悟”说到王国维《人间词话》的“意境”说,都十分重视作家的思想情感在文学艺术领域中的地位。“诗言志”、“诗缘情”、“情景交融”、“意境”等,“情”是核心。其二、重人品。西方的文学家更多的关注文学作品本身,而中国的文学批评更注重作家自身的个性、气质、修养等内容。孟子的“知言养气”,韩愈的“气盛言宜”都强调了作家自身的个性品质和自身修养对文学作品的影响。刘熙载在《诗概》中提出了“诗品出于人品”的观念,高度概括了“诗品”与“人品”的关系。诗品、文品、与人品的统一,是中国文学独具的民族文化性格的表现。其三,重“才、识、胆、力”,强调“诗内功夫”,认为文学创作乃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叶燮《原诗》论及文学艺术创作的主观条件与客观条件时写道“曰才、曰胆、曰识、曰力,此四言者,所以穷尽此心之神明,凡形形色色,音声状貌,无不待于此而为之发暄昭著”。所谓“才”,指作者的文学创作才能,包括观察、想象、分析、审美鉴赏诸方面的实际能力;所谓“胆”,是指作者在文学创作中敢于破旧创新的胆量和气魄;所谓“识”,是指作者本身所具备的学识、见识、阅历、思想水平、艺术修养、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所谓“力”,是
指作者的“诗内功夫”,即富于创造性的笔力、驾驭语言的能力、新颖熟练的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等。这四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第五,批评方法的意象化。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意象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尚自然。以唐诗宋词为例,大量的自然意象,正是唐宋诗人用抒情方式,在朴素、完美、幽雅、恬静的自然界中寻觅人生解悟、超脱,倾诉人们对大自然的一种眷恋、向往、与礼赞。二是贵含蓄,诗歌批评注重诗歌的含蓄蕴藉之美。《文心雕龙》有“隐秀”篇以含蓄为“隐”,《二十四诗品》有“含蓄”一品,称“含蓄”为“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沧浪诗话·诗法》中写道:“诗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之贵含蓄,既是中国诗歌抒情言志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也是中华民族注重含蓄蕴藉的民族文化性格的一种艺术表露。三是多用比喻。中国古代以比喻评诗,滥觞于《诗经》而成于钟嵘《诗品》,“陆诗如海,潘才如江”。
第六,文学理论批评的潜体系化。西方文学批评,长于严密的逻辑思辨,具有深刻的理论探索性和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但也存在很大的一个缺陷,理论的前后否定和相互排斥。学说之间缺乏一种相互包容性。相反,中国的文学批评则海纳百川,相互融合发展。各种理论、学说之间具有深刻的联系。比如,先有“诗言志”后有“诗缘情”,但是情与志并不是完全对立的,陆机《文赋》吸收了“诗言志”说中的“合理内核”,提出“诗缘情”说,既脱胎于“诗言志”说,也包含了“言志”的观念。再如,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到韩愈的“不平则鸣”再到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这中间存在着某种继承关系。他们都认识到逆境和挫折等生命体验对于文人作家文思的锻炼。在这之中后者的学说对前者有一定的吸收和发展。这体现出了中国文学批评强大的包容性。由此可以看出,虽然中国文学批评没有西方文学批评那么系统化,但是中国文学批评也有着潜在的体系化,系统化。这也体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包容特色。
任何一门艺术,总是深深根植于本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壤之中,并打上民族文化的烙印。我们没有一个共同的标准去评判各民族文化的优劣,因为每个民族都有其自身的个性特征。我们能做的是保护好我们本民族的特色,使之不被狂热的西方文化热浪所侵蚀。因为这些特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文人代代相传的文化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