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测量数据记录表(角度)
合集下载
导线测量记录表
![导线测量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72835ca9f524ccbff12184af.png)
四等导线测量记录表
施工单位: 目标点 设站 设站点 序号 后视点 前视点 测回数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记录: 计算: 天气: 测量水平角(后视点 前视点 改正后距离(m) 后视点 前视点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司镜:
7
8
四等导线测量记录表
施工单位: 目标点 设站 设站点 序号 后视点 前视点 测回数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记录: 计算: 天气: 测量水平角(°′″) 2C (″) 日期: 改正后水平角 (°′″) 测量平距(m) 后视点 前视点 改正后距离(m) 后视点 前视点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司镜:
3
4
四等导线测量记录表
施工单位: 目标点 设站 设站点 序号 后视点 前视点 测回数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记录: 计算: 天气: 测量水平角(°′″) 2C (″) 日期: 改正后水平角 (°′″) 测量平距(m) 后视点 前视点 改正后距离(m) 后视点 前视点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司镜:
5
6
四等导线测量记录表
施工单位: 目标点 设站 设站点 序号 后视点 前视点 测回数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记录: 计算: 天气: 测量水平角(°′″) 2C (″) 日期: 改正后水平角 (°′″) 测量平距(m) 后视点 前视点 改正后距离(m) 后视点 前视点
施工单位: 目标点 设站 设站点 序号 后视点 前视点 测回数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记录: 计算: 天气: 测量水平角(后视点 前视点 改正后距离(m) 后视点 前视点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司镜:
7
8
四等导线测量记录表
施工单位: 目标点 设站 设站点 序号 后视点 前视点 测回数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记录: 计算: 天气: 测量水平角(°′″) 2C (″) 日期: 改正后水平角 (°′″) 测量平距(m) 后视点 前视点 改正后距离(m) 后视点 前视点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司镜:
3
4
四等导线测量记录表
施工单位: 目标点 设站 设站点 序号 后视点 前视点 测回数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记录: 计算: 天气: 测量水平角(°′″) 2C (″) 日期: 改正后水平角 (°′″) 测量平距(m) 后视点 前视点 改正后距离(m) 后视点 前视点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司镜:
5
6
四等导线测量记录表
施工单位: 目标点 设站 设站点 序号 后视点 前视点 测回数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记录: 计算: 天气: 测量水平角(°′″) 2C (″) 日期: 改正后水平角 (°′″) 测量平距(m) 后视点 前视点 改正后距离(m) 后视点 前视点
导线测量记录表
![导线测量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069c8f3df111f18583d05a2a.png)
导线测量记录表(用于平面坐标)
水平角测:观测日期:天气:仪器:
测站
目
标
水平度盘读数半测回角值
°′″
一测回角值
°′″盘左盘右
距离测量:
由至由至
测量序号读数1
(m)
读数2
(m)
斜距
(m)
测量
序号
读数1
(m)
读数2
(m)
斜距
(m)
测距中数测距中数
观测者:记录者:制表人:
导线测量记录表(用于平面坐标)
水平角测:观测日期:天气:仪器:
测
站
目
标
水平度盘读数半测回角值
°′″
一测回角值
°′″盘左盘右
距离测量:
由至由至
测量
序号
读数1
(m)
读数2
(m)
斜距
(m)
测量
序号
读数1
(m)
读数2
(m)
斜距
(m)
测距
中数
测距
中数
观测者:记录者:
制表人:。
导线测量记录及计算表.doc
![导线测量记录及计算表.doc](https://img.taocdn.com/s3/m/bd01c66503d8ce2f006623ea.png)
导线测量外业观测记录表(表1)
观测日期:天气:成像:仪器型号:仪器编号:
测
站
点
测
回
数
照
准
点
水平度盘读数
盘左盘右
°′″°′″
2C
″
2C
互差
″
(左+右)/2
°′″
一测回归零
方向值
°′″
各测回归零
方向平均值
°′″
水平距离
(m)
平均
水平距
离
(m)
备注
(仪
高、镜
高)
观测:记录:复核:
绘制测图区
比例尺1:500()、1:1000()、1:5000()
观测:记录:复核:
导线测量外业观测记录表(表2)
观测日期:读数半测回数值角指标差一测回竖直角
站测点竖盘位置
点(°′″)(°′″)(°′″)(°′″)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观测:记录:复核:
导线测量外业观测数据计算表(表1)
点号
水平角平均值
°′″
往测距离平均值
(m)
返测距离平均值
(m)
往返平均距离较差
(mm)
往返平均距离
(m)
∑
测角中误差计算:
辅助
计算
测距中误差及相对中误差计算:
观测:记录:复核:
导线测量坐标计算表(表2)
坐标增量坐标增量改正后坐标增量坐标
角度
点(m)点
(m)改正数(mm)(m)
号内角观测值
°′″
改正数
观测日期:天气:成像:仪器型号:仪器编号:
测
站
点
测
回
数
照
准
点
水平度盘读数
盘左盘右
°′″°′″
2C
″
2C
互差
″
(左+右)/2
°′″
一测回归零
方向值
°′″
各测回归零
方向平均值
°′″
水平距离
(m)
平均
水平距
离
(m)
备注
(仪
高、镜
高)
观测:记录:复核:
绘制测图区
比例尺1:500()、1:1000()、1:5000()
观测:记录:复核:
导线测量外业观测记录表(表2)
观测日期:读数半测回数值角指标差一测回竖直角
站测点竖盘位置
点(°′″)(°′″)(°′″)(°′″)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盘左
盘右
观测:记录:复核:
导线测量外业观测数据计算表(表1)
点号
水平角平均值
°′″
往测距离平均值
(m)
返测距离平均值
(m)
往返平均距离较差
(mm)
往返平均距离
(m)
∑
测角中误差计算:
辅助
计算
测距中误差及相对中误差计算:
观测:记录:复核:
导线测量坐标计算表(表2)
坐标增量坐标增量改正后坐标增量坐标
角度
点(m)点
(m)改正数(mm)(m)
号内角观测值
°′″
改正数
导线测量记录表范例
![导线测量记录表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c2e0916352ea551811a68769.png)
右
D2
87°44′25″
267°44′42″
D1
179°59′43″
2
左
D1
0°00′00″
267°44′44″
267°44′45″
D2
267°44′44″
右
D2
87°44′27″
267°44′45″
D1
179°59′42″
D2
1
左
F26
0°00′00″
170°45′05″
170°45′05″
170°45′04″
右
D7
316°57′15″
136°57′39″
D5
179°59′36″
2
左
D5
0°00′00″
136°57′42″
136°57′40″
D7
136°57′42″
右
D7
316°57′18″
136°57′38″
D5
179°59′40″
D7
1
左
D6
0°00′00″
184°53′56″
184°53′59″
184°53′59″
211°19′42″
211°19′41″
E10
211°19′42″
右
E10
31°19′25″
211°19′39″
D10
179°59′46″
E10
1
左
D11
0°00′00″
146°19′16″
146°19′17″
146°19′18″
158.854
F35
146°19′16″
310.941
右
F35
326°19′02″
D2
87°44′25″
267°44′42″
D1
179°59′43″
2
左
D1
0°00′00″
267°44′44″
267°44′45″
D2
267°44′44″
右
D2
87°44′27″
267°44′45″
D1
179°59′42″
D2
1
左
F26
0°00′00″
170°45′05″
170°45′05″
170°45′04″
右
D7
316°57′15″
136°57′39″
D5
179°59′36″
2
左
D5
0°00′00″
136°57′42″
136°57′40″
D7
136°57′42″
右
D7
316°57′18″
136°57′38″
D5
179°59′40″
D7
1
左
D6
0°00′00″
184°53′56″
184°53′59″
184°53′59″
211°19′42″
211°19′41″
E10
211°19′42″
右
E10
31°19′25″
211°19′39″
D10
179°59′46″
E10
1
左
D11
0°00′00″
146°19′16″
146°19′17″
146°19′18″
158.854
F35
146°19′16″
310.941
右
F35
326°19′02″
一级导线测量记录表半测回角值
![一级导线测量记录表半测回角值](https://img.taocdn.com/s3/m/3628512e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cf.png)
一级导线测量记录表半测回角值
一级导线测量记录表是用于记录导线测量结果的文档,包括导线的长度、方位角、测量时间等信息。
半测回角值是在测量导线时使用的一个角度概念,表示测量者在完成一段导线测量后,再返回开端测量点时所转过的角度的一半。
以下是一级导线测量记录表的简单示例:
导线编号: [编号]
测量日期: [日期]
测量员: [姓名]
测量设备: [设备型号]
测量点 | 距离 | 方位角 | 半测回角值
---------------------------------------------
测量点A | [距离值] | [方位角值] | [半测回角值]
测量点B | [距离值] | [方位角值] | [半测回角值]
测量点C | [距离值] | [方位角值] | [半测回角值]
...
请注意,具体的测量数值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半测回角值是测量者根据实际测量情况计算得出的。
导线测量记录表范例
![导线测量记录表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5a41191a69eae009581becae.png)
2
左
D10
0°00′00″
211°19′42″
211°19′41″
E10
211°19′42″
右
E10
31°19′25″
211°19′39″
D10
179°59′46″
E10
1
左
D11
0°00′00″
146°19′16″
146°19′17″
146°19′18″
F35
146°19′16″
右
F35
326°19′02″
F26
216°57′21″
右
F26
36°57′03″
216°57′22″
F25
179°59′41″
2
左
F25
0°00′00″
216°57′20″
216°57′21″
F26
216°57′20″
右
F26
36°57′04″
216°57′22″
F25
179°59′42″
F26
1
左
D1
0°00′00″
267°44′43″
测站
测回数
度盘位置
目标
水平度
盘读数
(°′″)
半测
回角值
(°′″)
一测
回角值
(°′″)
各测回
平均角值
(°′″)
距离(m)
备注
D11
1
左
D10
0°00′00″
211°19′40″
211°19′43″
211°19′42″
E10
211°19′40″
右
E10
31°19′23″
左
D10
0°00′00″
211°19′42″
211°19′41″
E10
211°19′42″
右
E10
31°19′25″
211°19′39″
D10
179°59′46″
E10
1
左
D11
0°00′00″
146°19′16″
146°19′17″
146°19′18″
F35
146°19′16″
右
F35
326°19′02″
F26
216°57′21″
右
F26
36°57′03″
216°57′22″
F25
179°59′41″
2
左
F25
0°00′00″
216°57′20″
216°57′21″
F26
216°57′20″
右
F26
36°57′04″
216°57′22″
F25
179°59′42″
F26
1
左
D1
0°00′00″
267°44′43″
测站
测回数
度盘位置
目标
水平度
盘读数
(°′″)
半测
回角值
(°′″)
一测
回角值
(°′″)
各测回
平均角值
(°′″)
距离(m)
备注
D11
1
左
D10
0°00′00″
211°19′40″
211°19′43″
211°19′42″
E10
211°19′40″
右
E10
31°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