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建议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象水文、河道 地 形 地 貌 以 及 水 动 力 条 件 决 定
城市发展研究 18 卷 2011 年 8 期 Urban Studies Vol. 18 No. 8 2011
59
区域与城市研究
杨代友: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建议
了水环境的基本 特 征。 珠 江 水 量 充 沛,加 上 高 温 多 雨,台风频繁,有利 于 污 染 物 的 迁 移 扩 散,总 体 而 言 水域纳污能力较大,这 是 对 水 环 境 承 载 能 力 有 利 的 一面。但另一方面,由 于 地 处 三 角 洲 下 游 冲 积 平 原 区,河道平缓,河口 逐 年 向 外 海 自 然 发 育 延 伸,水 环 境的河道构 成 条 件 敏 感 多 变,稳 定 性 不 足,不 利 于 污染 物 的 扩 散 和 消 减 ( 彭 静、廖 文 根、何 少 苓、李 锦 秀,2001) 。从组成城市 的 空 间 分 布 看,珠 江 三 角 洲 经济区主要城市都 分 布 在 珠 江 水 系 的 下 游,如 果 上 游的经济开发导致 生 态 退 化 和 排 放 污 染,必 然 会 给 下游城市带来不利影响。 1. 3 土壤和植被
但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付出 的资源环境代价也不小,资源能源的粗放利用导致生 态环境功能较大程度的退化。刘明清、蒋纯才和蔡亲 颜( 2007) 对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考察后 指 出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珠 江 三 角 洲 的 生 态 环 境 演 替 呈 现 两大特征: 一是随着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 人工生态系统逐渐代替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且随 着珠江三 角 洲 区 域 一 体 化、国 际 化 进 程 的 进 一 步 发 展,世界级都市 连 片 区 的 形 成 ,城 镇 生 态 系 统 所 占 比 重越来越大 ,农 村 村 落 和 农 田 等 半 自 然 生 态 系 统 ,以 及林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比例相应减少。
除了近 些 年 由 于 城 市 化 进 程 加 快 和 工 业 生 产 发 展 导 致 的 废 水 、废 气 、废 渣 排 放 引 起 的 环 境 污 染 ( 包 括 酸 雨 、灰 霾 ) 外 ,由 于 交 通 及 石 油 开 采 引 发 的 珠 江 口 石 油 污 染 ,以 及 珠 江 口 的 赤 潮 现 象 引 人 注 目 。 夏 秋 季 台 风 登 陆 造 成 的 狂 风 、暴 雨 危 害极大。受 人 类 活 动 对 珠 江 三 角 洲 上 游 来 水 来 沙 的 影 响 以 及 三 角 洲 河 道 的 快 速 改 变 ,洪 水 威 胁 也越来越大。
60
城市发展研究 18 卷 2011 年 8 期 Urban Studies Vol. 18 No. 8 2011
杨代友: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建议
区域与城市研究
然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进行整治,投入了 10 多亿元 的资金,但目前污 染 形 势 仍 然 极 为 严 峻。 自 广 州 和 佛山开展城市建设 和 管 理 上 的 合 作 以 来,对 汾 江 开 展综合整治,但 汾 江 水 质 目 前 还 是 五 类 水,部 分 河 段达到四类水,可见 跨 界 污 染 和 长 时 间 的 累 计 污 染 不是短时间能够有所改观的。
土壤污染问题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改革开放 以 来 ,由 于 工 业 化 快 速 发 展 ,而 环 境 保 护 滞 后 ,工 厂 生 产 和 矿 山 开 采 排 放 的 废 水 、废 气 和 废 渣 通 过 水 体 流 动 渗透,对土壤形成污染。2009 年调查显示,珠江三角 洲经济区有 22. 8% 的土壤属三级或劣三级,主要分布 在大中城市的 周 边 地 区 ,主 要 表 现 为 重 金 属 超 标 ,对 农产品质量安全、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威胁。
珠江三角 洲 经 济 区 的 地 带 性 植 被 以 南 亚 热 带 植被区系占主导 地 位,主 要 是 季 风 常 绿 阔 叶 林。 由 于人类长期活动的 干 预,原 始 的 季 雨 林 仅 存 在 于 自 然保护区内。在广大台地低丘区多为常绿灌木丛。 热带成分为主的草 坡 生 长 在 砖 红 壤 土 层 之 上,极 容 易发生水土流失。 1. 4 生态环境与自然灾害
珠江三 角 洲 经 济 区 地 势 低 平 宽 阔,水 系 密 布, 土壤类型复杂,主要 由 河 海 冲 击 物 形 成 的 各 类 水 稻 土、脱潮土和湿潮 土、花 岗 岩 基 底 上 的 赤 红 壤 等,土 层深厚,质地黏重,在人类经济活动下,已有 2000 年 的土壤 利 用 历 史。 由 于 河 网 密 布,地 下 水 渗 透 性 强,如果有 污 染 物 产 生 和 排 放 出 来,则 在 水 的 流 动 和 渗 透 下 ,这 种 水 土 条 件 增 加 了 土 壤 被 污 染 的 风 险 。
可见,珠江三角 洲 经 济 区 的 资 源 利 用 方 式 仍 然 没有摆脱粗放特 征。 这 种 高 投 入、高 消 耗 必 然 带 来 高排放、高 污 染。 《珠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改 革 发 展 规 划 纲要( 2008—2010) 》指出了 目 前 珠 江 三 角 洲 经 济 区 这一区域 的 经 济 发 展 与 生 态 环 境 保 护 之 间 关 系 的 现状: “产 业 层 次 总 体 偏 低,产 品 附 加 值 不 高 ……; 土地开发强 度 过 高,能 源 资 源 保 障 能 力 较 弱,环 境 污染问题比 较 突 出,资 源 环 境 约 束 凸 显,传 统 发 展 模式难以持续。”总体 上 看,现 阶 段 珠 江 三 角 洲 生 态 环境保护工作还处 于 历 史 欠 账 阶 段,环 境 污 染 和 生 态破坏的总体态势 未 能 从 根 本 上 得 到 有 效 遏 制,这 是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杜 鹰,2009) 。由此可见,珠 江 三 角 洲 经 济 区 需 要 正 视 现实,以贯 彻 纲 要 为 契 机,寻 找 协 调 经 济 发 展 与 资 源环境之间关系的途径。
人类的社 会 经 济 活 动 都 是 在 具 体 的 地 理 空 间 里发生的。珠江三 角 洲 经 济 区 的 大 气、水、土 壤、生 物和人 类 活 动,构 成 一 个 具 有 区 域 特 征 的 生 态 系 统,这个生态系统直 接 影 响 到 珠 江 三 角 洲 经 济 区 的 生存和发展,是 经 济 区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自 然 基 础 ( 刘 明清等,2007) 。
较差,使得 这 一 区 域 的 大 气 系 统 成 为 一 个 准 封 闭 系 统,加上外环的 山 丘 海 拔 较 高 ,将 珠 江 三 角 洲 经 济 区 围成一个半封闭的盆地,不利于大气的水平环流和污 染物的扩散,造成大气环境容量非常有限。 1. 2 水环境
珠江三角 洲 经 济 区 的 水 环 境 主 要 由 西、北、东 江下游水道汇流交 织 而 成,有 八 个 主 要 出 海 口 与 南 海相通。西江 和 北 江 的 最 大 年 总 水 量 之 和 为 3800 亿 m3 ,仅次于长江而为黄河的 8 倍。 由 西 江 和 北 江 形成的三角 洲 内 河 网 密 布,河 汊 交 错,虽 然 有 各 自 的水道系统,但 两 江 水 流 相 互 交 错,水 流 情 况 难 以 明确区分。
工业化和 城 市 化 的 高 速 发 展 还 导 致 了 严 重 的 环境污染。2005 年发布的《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 规 划纲要》指出,在经 济 高 速 发 展 的 同 时,环 境 保 护 与 生态建设取得了较 大 进 展,但 是 整 体 环 境 形 势 依 然 严峻。受污染的河 长 仍 呈 增 长 趋 势,大 部 分 城 市 江 段、河涌水质污染严 重,局 部 河 段 水 体 劣 于 Ⅴ 类,沿 岸居民生活生产受 到 影 响,部 分 城 市 饮 用 水 水 源 地 水质受到影响,跨 区 水 污 染 日 益 突 出。 例 如 流 经 佛 山、广州的 汾 江 河 在 工 业 化 过 程 中 被 严 重 污 染,虽
二是高速工业 化、城 市 化 过 程 导 致 生 态 环 境 功 能退化。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原始积累阶段,主要 依靠土地出租、出售。各种工业区、开发区遍地发展, 成片的土地被开发。随着城市建设和工业开发加快, 与之关联的矿山和石材开采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植 被生态被 破 坏 和 水 土 流 失 的 主 要 原 因。20 世 纪 末, 广东全省范围内有 2500 多个采石场在运转,石材开 采对植被和地貌造成严重破坏,导致生态退化和水土 流失。广东省政府于 2003 年开始整治,全省 关 闭 了 一半以上采石场,其中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范围内的大 部分都在关闭后开始进行生态恢复。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问题; 对策建议
【中 图 分 类 号 】X32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改革开放以来,珠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利 用 政 策 和 区 位优势,工业化和 城 市 化 快 速 发 展。 城 市 化 扩 张 和 经济 联 系 的 加 强 促 使 形 成 了 珠 江 三 角 洲 经 济 区 ① ———以广州为 中 心 城 市 的 一 小 时 距 离 范 围 的 城 市群组成的经济发展区域( 图 1) 。由于地域上的不 可分割特性,伴随各城市经济快速扩张产生的生态环 境 问 题 的 相 互 影 响 和 叠 加 ,产 生 了 珠 江 三 角 洲 经 济 区 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珠 江三角洲经济区作为一个整体在资源优化配置和财 富创造上的效率,从而影响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影响力 及其产业发展的国际竞争力。发展中的珠江三角洲 经济区正面临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气环境污染也相当严峻,经济区主要城市氮氧 化物和 SO2 的 比 值 呈 增 加 的 趋 势,酸 雨 频 率 居 高 不 下,形 成 了 以 广 州、佛 山 为 中 心 的 酸 雨 高 发 地 带。 2009 年广东省 环 境 保 护 状 况 公 报 显 示,全 省 城 市 降 水酸度较强 ,酸 雨 污 染 依 然 严 重 ,其 中 广 州 、韶 关 、深 圳、佛山和江门等 5 个城市属于重酸雨区。广佛两地 NO2 浓度仍是全省最高的区域,以氮氧化物污染为主 的机动车尾气型空气污染日益凸现,已出现光化学污 染征兆,形成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现象。
有限。各城市经济快速扩张,资源利用粗放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的相互作用 和 叠 加,形 成 了 影 响 珠 江 三 角 洲 经 济 区 可 持 续 发
展的生态环境问题。要扭转这种状况,改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生态环境,必 须 从 建 立 合 作 管 治 体 制 、统 一 规 划 和 建 设、联 合
开 展 环 境 综 合 整 治 、产 业 化 的 生 态 化 改 造 、建 立 生 态 补 偿 机 制 等 方 面 寻 找 解 决 途 径 。
1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生态环境基础
图 1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位置图
1. 1 气候 珠江三角洲经 济 区 地 处 南 亚 热 带,属 典 型 的 海
洋性季风 气 候。 具 有 温 暖 多 雨、光 热 充 足、温 差 较 小、夏季长、霜期 短 等 气 候 特 征。 由 于 水 热 同 期,极 利于作物 生 长,但 受 自 然 灾 害 威 胁 的 风 险 也 较 大, 台风、暴雨、雷 电、雾 霾 等 灾 害 性 天 气,常 给 城 市 建 设 、工 农 业 生 产 、交 通 运 输 等 带 来 不 利 的 影 响 。
2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发展中的生态环境 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珠 江 三 角 洲 经 济 区 利 用 沿 海 和 毗邻港澳的区位优 势 以 及 国 家 给 予 的 特 殊 政 策,率 先起步,经济 持 续 快 速 增 长。30 多 年 来,珠 江 三 角 洲经济区 地 区 生 产 总 值 保 持 了 两 位 数 以 上 的 增 长 速度,这使经 济 规 模 迅 速 扩 大,2009 年 生 产 总 值 为 32147 亿元,按照 常 住 人 口 计 算 的 人 均 生 产 总 值 达 到 67165 元,即人均 GDP 为 9832 美 元,达 到 中 等 偏 上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
【文 编 号 】1006 - 3862 ( 2011) 08 - 0059 - 05
区域与城市研究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建议
杨代友 (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东广州,510410)
【摘要】由于地形、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等先天条件的限制,相 对 于 其 快 速 发 展 的 经 济,珠 江 三 角 洲 经 济 区 的 环 境 容 量 相 当
由于地貌条件的原因,先天性环境容量较小。珠 江三角洲经济区范围内的山丘多以残丘的形式呈环 状分布在平原 之 上 ,其 高 低 呈 现 明 显 的 两 环 ,外 环 的 山丘海拔较高,一般在 500m 以上,而内环的山丘海拔 较低,一般在 300m 以下。被两圈山丘环绕的珠江三 角洲经济区中 心 地 带 ,在 低 气 压 条 件 下 ,空 气 流 动 性
城市发展研究 18 卷 2011 年 8 期 Urban Studies Vol. 18 No. 8 2011
59
区域与城市研究
杨代友: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建议
了水环境的基本 特 征。 珠 江 水 量 充 沛,加 上 高 温 多 雨,台风频繁,有利 于 污 染 物 的 迁 移 扩 散,总 体 而 言 水域纳污能力较大,这 是 对 水 环 境 承 载 能 力 有 利 的 一面。但另一方面,由 于 地 处 三 角 洲 下 游 冲 积 平 原 区,河道平缓,河口 逐 年 向 外 海 自 然 发 育 延 伸,水 环 境的河道构 成 条 件 敏 感 多 变,稳 定 性 不 足,不 利 于 污染 物 的 扩 散 和 消 减 ( 彭 静、廖 文 根、何 少 苓、李 锦 秀,2001) 。从组成城市 的 空 间 分 布 看,珠 江 三 角 洲 经济区主要城市都 分 布 在 珠 江 水 系 的 下 游,如 果 上 游的经济开发导致 生 态 退 化 和 排 放 污 染,必 然 会 给 下游城市带来不利影响。 1. 3 土壤和植被
但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付出 的资源环境代价也不小,资源能源的粗放利用导致生 态环境功能较大程度的退化。刘明清、蒋纯才和蔡亲 颜( 2007) 对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考察后 指 出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珠 江 三 角 洲 的 生 态 环 境 演 替 呈 现 两大特征: 一是随着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 人工生态系统逐渐代替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且随 着珠江三 角 洲 区 域 一 体 化、国 际 化 进 程 的 进 一 步 发 展,世界级都市 连 片 区 的 形 成 ,城 镇 生 态 系 统 所 占 比 重越来越大 ,农 村 村 落 和 农 田 等 半 自 然 生 态 系 统 ,以 及林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比例相应减少。
除了近 些 年 由 于 城 市 化 进 程 加 快 和 工 业 生 产 发 展 导 致 的 废 水 、废 气 、废 渣 排 放 引 起 的 环 境 污 染 ( 包 括 酸 雨 、灰 霾 ) 外 ,由 于 交 通 及 石 油 开 采 引 发 的 珠 江 口 石 油 污 染 ,以 及 珠 江 口 的 赤 潮 现 象 引 人 注 目 。 夏 秋 季 台 风 登 陆 造 成 的 狂 风 、暴 雨 危 害极大。受 人 类 活 动 对 珠 江 三 角 洲 上 游 来 水 来 沙 的 影 响 以 及 三 角 洲 河 道 的 快 速 改 变 ,洪 水 威 胁 也越来越大。
60
城市发展研究 18 卷 2011 年 8 期 Urban Studies Vol. 18 No. 8 2011
杨代友: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建议
区域与城市研究
然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进行整治,投入了 10 多亿元 的资金,但目前污 染 形 势 仍 然 极 为 严 峻。 自 广 州 和 佛山开展城市建设 和 管 理 上 的 合 作 以 来,对 汾 江 开 展综合整治,但 汾 江 水 质 目 前 还 是 五 类 水,部 分 河 段达到四类水,可见 跨 界 污 染 和 长 时 间 的 累 计 污 染 不是短时间能够有所改观的。
土壤污染问题一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改革开放 以 来 ,由 于 工 业 化 快 速 发 展 ,而 环 境 保 护 滞 后 ,工 厂 生 产 和 矿 山 开 采 排 放 的 废 水 、废 气 和 废 渣 通 过 水 体 流 动 渗透,对土壤形成污染。2009 年调查显示,珠江三角 洲经济区有 22. 8% 的土壤属三级或劣三级,主要分布 在大中城市的 周 边 地 区 ,主 要 表 现 为 重 金 属 超 标 ,对 农产品质量安全、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威胁。
珠江三角 洲 经 济 区 的 地 带 性 植 被 以 南 亚 热 带 植被区系占主导 地 位,主 要 是 季 风 常 绿 阔 叶 林。 由 于人类长期活动的 干 预,原 始 的 季 雨 林 仅 存 在 于 自 然保护区内。在广大台地低丘区多为常绿灌木丛。 热带成分为主的草 坡 生 长 在 砖 红 壤 土 层 之 上,极 容 易发生水土流失。 1. 4 生态环境与自然灾害
珠江三 角 洲 经 济 区 地 势 低 平 宽 阔,水 系 密 布, 土壤类型复杂,主要 由 河 海 冲 击 物 形 成 的 各 类 水 稻 土、脱潮土和湿潮 土、花 岗 岩 基 底 上 的 赤 红 壤 等,土 层深厚,质地黏重,在人类经济活动下,已有 2000 年 的土壤 利 用 历 史。 由 于 河 网 密 布,地 下 水 渗 透 性 强,如果有 污 染 物 产 生 和 排 放 出 来,则 在 水 的 流 动 和 渗 透 下 ,这 种 水 土 条 件 增 加 了 土 壤 被 污 染 的 风 险 。
可见,珠江三角 洲 经 济 区 的 资 源 利 用 方 式 仍 然 没有摆脱粗放特 征。 这 种 高 投 入、高 消 耗 必 然 带 来 高排放、高 污 染。 《珠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改 革 发 展 规 划 纲要( 2008—2010) 》指出了 目 前 珠 江 三 角 洲 经 济 区 这一区域 的 经 济 发 展 与 生 态 环 境 保 护 之 间 关 系 的 现状: “产 业 层 次 总 体 偏 低,产 品 附 加 值 不 高 ……; 土地开发强 度 过 高,能 源 资 源 保 障 能 力 较 弱,环 境 污染问题比 较 突 出,资 源 环 境 约 束 凸 显,传 统 发 展 模式难以持续。”总体 上 看,现 阶 段 珠 江 三 角 洲 生 态 环境保护工作还处 于 历 史 欠 账 阶 段,环 境 污 染 和 生 态破坏的总体态势 未 能 从 根 本 上 得 到 有 效 遏 制,这 是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杜 鹰,2009) 。由此可见,珠 江 三 角 洲 经 济 区 需 要 正 视 现实,以贯 彻 纲 要 为 契 机,寻 找 协 调 经 济 发 展 与 资 源环境之间关系的途径。
人类的社 会 经 济 活 动 都 是 在 具 体 的 地 理 空 间 里发生的。珠江三 角 洲 经 济 区 的 大 气、水、土 壤、生 物和人 类 活 动,构 成 一 个 具 有 区 域 特 征 的 生 态 系 统,这个生态系统直 接 影 响 到 珠 江 三 角 洲 经 济 区 的 生存和发展,是 经 济 区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自 然 基 础 ( 刘 明清等,2007) 。
较差,使得 这 一 区 域 的 大 气 系 统 成 为 一 个 准 封 闭 系 统,加上外环的 山 丘 海 拔 较 高 ,将 珠 江 三 角 洲 经 济 区 围成一个半封闭的盆地,不利于大气的水平环流和污 染物的扩散,造成大气环境容量非常有限。 1. 2 水环境
珠江三角 洲 经 济 区 的 水 环 境 主 要 由 西、北、东 江下游水道汇流交 织 而 成,有 八 个 主 要 出 海 口 与 南 海相通。西江 和 北 江 的 最 大 年 总 水 量 之 和 为 3800 亿 m3 ,仅次于长江而为黄河的 8 倍。 由 西 江 和 北 江 形成的三角 洲 内 河 网 密 布,河 汊 交 错,虽 然 有 各 自 的水道系统,但 两 江 水 流 相 互 交 错,水 流 情 况 难 以 明确区分。
工业化和 城 市 化 的 高 速 发 展 还 导 致 了 严 重 的 环境污染。2005 年发布的《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 规 划纲要》指出,在经 济 高 速 发 展 的 同 时,环 境 保 护 与 生态建设取得了较 大 进 展,但 是 整 体 环 境 形 势 依 然 严峻。受污染的河 长 仍 呈 增 长 趋 势,大 部 分 城 市 江 段、河涌水质污染严 重,局 部 河 段 水 体 劣 于 Ⅴ 类,沿 岸居民生活生产受 到 影 响,部 分 城 市 饮 用 水 水 源 地 水质受到影响,跨 区 水 污 染 日 益 突 出。 例 如 流 经 佛 山、广州的 汾 江 河 在 工 业 化 过 程 中 被 严 重 污 染,虽
二是高速工业 化、城 市 化 过 程 导 致 生 态 环 境 功 能退化。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原始积累阶段,主要 依靠土地出租、出售。各种工业区、开发区遍地发展, 成片的土地被开发。随着城市建设和工业开发加快, 与之关联的矿山和石材开采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植 被生态被 破 坏 和 水 土 流 失 的 主 要 原 因。20 世 纪 末, 广东全省范围内有 2500 多个采石场在运转,石材开 采对植被和地貌造成严重破坏,导致生态退化和水土 流失。广东省政府于 2003 年开始整治,全省 关 闭 了 一半以上采石场,其中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范围内的大 部分都在关闭后开始进行生态恢复。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问题; 对策建议
【中 图 分 类 号 】X32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改革开放以来,珠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利 用 政 策 和 区 位优势,工业化和 城 市 化 快 速 发 展。 城 市 化 扩 张 和 经济 联 系 的 加 强 促 使 形 成 了 珠 江 三 角 洲 经 济 区 ① ———以广州为 中 心 城 市 的 一 小 时 距 离 范 围 的 城 市群组成的经济发展区域( 图 1) 。由于地域上的不 可分割特性,伴随各城市经济快速扩张产生的生态环 境 问 题 的 相 互 影 响 和 叠 加 ,产 生 了 珠 江 三 角 洲 经 济 区 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珠 江三角洲经济区作为一个整体在资源优化配置和财 富创造上的效率,从而影响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影响力 及其产业发展的国际竞争力。发展中的珠江三角洲 经济区正面临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气环境污染也相当严峻,经济区主要城市氮氧 化物和 SO2 的 比 值 呈 增 加 的 趋 势,酸 雨 频 率 居 高 不 下,形 成 了 以 广 州、佛 山 为 中 心 的 酸 雨 高 发 地 带。 2009 年广东省 环 境 保 护 状 况 公 报 显 示,全 省 城 市 降 水酸度较强 ,酸 雨 污 染 依 然 严 重 ,其 中 广 州 、韶 关 、深 圳、佛山和江门等 5 个城市属于重酸雨区。广佛两地 NO2 浓度仍是全省最高的区域,以氮氧化物污染为主 的机动车尾气型空气污染日益凸现,已出现光化学污 染征兆,形成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现象。
有限。各城市经济快速扩张,资源利用粗放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的相互作用 和 叠 加,形 成 了 影 响 珠 江 三 角 洲 经 济 区 可 持 续 发
展的生态环境问题。要扭转这种状况,改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生态环境,必 须 从 建 立 合 作 管 治 体 制 、统 一 规 划 和 建 设、联 合
开 展 环 境 综 合 整 治 、产 业 化 的 生 态 化 改 造 、建 立 生 态 补 偿 机 制 等 方 面 寻 找 解 决 途 径 。
1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生态环境基础
图 1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位置图
1. 1 气候 珠江三角洲经 济 区 地 处 南 亚 热 带,属 典 型 的 海
洋性季风 气 候。 具 有 温 暖 多 雨、光 热 充 足、温 差 较 小、夏季长、霜期 短 等 气 候 特 征。 由 于 水 热 同 期,极 利于作物 生 长,但 受 自 然 灾 害 威 胁 的 风 险 也 较 大, 台风、暴雨、雷 电、雾 霾 等 灾 害 性 天 气,常 给 城 市 建 设 、工 农 业 生 产 、交 通 运 输 等 带 来 不 利 的 影 响 。
2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发展中的生态环境 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珠 江 三 角 洲 经 济 区 利 用 沿 海 和 毗邻港澳的区位优 势 以 及 国 家 给 予 的 特 殊 政 策,率 先起步,经济 持 续 快 速 增 长。30 多 年 来,珠 江 三 角 洲经济区 地 区 生 产 总 值 保 持 了 两 位 数 以 上 的 增 长 速度,这使经 济 规 模 迅 速 扩 大,2009 年 生 产 总 值 为 32147 亿元,按照 常 住 人 口 计 算 的 人 均 生 产 总 值 达 到 67165 元,即人均 GDP 为 9832 美 元,达 到 中 等 偏 上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
【文 编 号 】1006 - 3862 ( 2011) 08 - 0059 - 05
区域与城市研究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建议
杨代友 (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东广州,510410)
【摘要】由于地形、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等先天条件的限制,相 对 于 其 快 速 发 展 的 经 济,珠 江 三 角 洲 经 济 区 的 环 境 容 量 相 当
由于地貌条件的原因,先天性环境容量较小。珠 江三角洲经济区范围内的山丘多以残丘的形式呈环 状分布在平原 之 上 ,其 高 低 呈 现 明 显 的 两 环 ,外 环 的 山丘海拔较高,一般在 500m 以上,而内环的山丘海拔 较低,一般在 300m 以下。被两圈山丘环绕的珠江三 角洲经济区中 心 地 带 ,在 低 气 压 条 件 下 ,空 气 流 动 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