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诚信建设探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士学位论文

题目政府诚信建设探析

姓名仁德财

学号094160131

院、系历史与行政学院

专业行政管理

指导教师王妮丽

职称(学历)副教授

政府诚信建设探析

[摘要]政府诚信是所有诚信中最重要的一种,贯穿于政府与公众的整个互动活动中,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公民诚信、市场诚信和民主政治的建设。为此,必须认真探究加强政府诚信建设,寻求治理政府诚信的根本方法。政府诚信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传统行政管理模式的惯性影响,政府公务员诚信意识的淡薄,没有正确把握公共政策的各项原则,政府行政诚信规范制度不健全等。当前,在大力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同时,政府诚信机制建设应成为首要目标。作为政府,应率先垂范,致力于自身的诚信修养。

关键词:政府诚信行政管理

Abstract

The government integrity is the integrity of all the most important, runs through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ublic throughout the interactive activities, directly or indirectly affect the integrity of citizens, the integrity of the marke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emocratic politics. For this, must study seriously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government credibility, government to seek the fundamental integrity method. The government 's lack of honesty and credit for many reasons, including the traditional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mode of the inertial effects of government civil servants, the weak sense of integrity, not correctly grasp the principles of public policy, the government administrative norms integrity system not perfect and so on. At present, to vigorous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credit system at the same time, the government credit system construction should be the primary goal. As the government, should earnestly, committed to the integrity of their own self-cultivation.

Key word:Government credibility,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民主政治不断推进,诚信这一维护社会基本秩序的伦理道德与政治价值,日益引起人们在理论与现实中的深刻反思与重视。一直以来,诚信誉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维持整体社会结构的核心价值。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儒家最重视伦理道德的研究,儒家伦理中,诚信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颓”,诚信被视为立身之本,立德之本,立业之本,立政之本,立国之本。

同时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一个政府凝聚民心。树立权威的关键所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政府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政府的信任也空前提高。但是,我国目前正处于改革攻坚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水平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加强行政管理,清楚认识政府角色定位、强化政府信用行为、巩固升华行政文化,以提高政府的诚信,是现代文明社会发展和民主政治自身发展的

必由之路。

一、政府诚信建设的重要性

“打造诚信政府”在现代政府改革中占据重要的话语权。现实中人们一致认为,政府诚信是表率,企业诚信是重点,个人诚信是基础。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建构中,“从上做起”比“从我做起”更为重要。那么,什么是“诚信”,什么是“政府诚信”呢?在学术界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浅而谈之,诚信就是诚实、守约以及因此而获得他人的信任。其核心含义是:一个人具有人品格中所包含和要求的关于信任、信赖和谨慎的善意、坦诚的品格。政府诚信即政府与民众在共识的基础上产生契约关系,对履行契约所作出的承诺。从契约理论的角度分析,民众将行政权委托予政府行使,政府获得民众所授予的公共权力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政府诚信源于公众与政府间的政治委托,其核心部分就是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政府对公众的诚信与义务责任。

政府诚信是政府所具有的影响力与号召力,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体现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治建设程度等。同时,它也是人民群众对政府满意程度的评价,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首先,政府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础。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和灵魂,完善的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条件;不讲诚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无法运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依赖于全体社会成员对普遍性的行为规范的遵守和信任。政府是社会秩序与市场秩序的维护者,政府不守信用,就会破坏整个社会信用的基础。由此可见,加强政府诚信建设是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关键。

其次,政府诚信是政府治理社会的基本要求。政府诚信实质上是人民群众对政府履行公共职责情况的评价,同时也是对政府合法性的检验。信用政府能够增强人民群众的社会信任感和归属感,政府失信则会导致人民群众对政府信任的丧失,从而造成社会普遍失信,削弱政府的合法性。

第三,政府诚信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政府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政府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示范者、倡导者和组织者,只有具备较高的信用度,才能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统一发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政府诚信缺失的原因

政府诚信缺失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影响,有现实的原因,也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

(一) 传统行政管理模式的惯性影响。

我国现代化是在有上千年封建主义的文化背景下起步的,其中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影响是根深蒂固的,一有适当的气候便可能得能再生。其模式的特点是:皇权至上的封建主义,其结构是纵向隶属,自下而上层层隶属,高度集中的集权式,从而使其内部各组织、组织内的个人失去应有的自主权和相对的独立地位,形成一个以皇帝居于至高无上的“人治”金字塔。从汉代“罢黝百家、独尊儒术”开

始,一个个惯性下来。这种封建主义的人治传统,是与社会的现代化相背离的,阻碍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但其惯性的影响力却十分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快速前进的今天,这种人治的传统模式仍有一定的地位。相当一部分政府官员维护着这种“官本位”的制度,因为它有利于自己权威的发挥。几千年传下来的这种“官本位”的制度,也同时强化了人们的奴性意识和盲从权威的习惯,导致民众对政府产生极大的依赖。

(二)政府公务员现代诚信意识淡薄。

政府诚信缺失的根本原因之一是政府公务员“契约诚信”观念不强。一些政府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由于法制及民主观念淡薄,仍受权力本位、官大于民的传统观念的支配,认为政府的权力是可以不受约束和任意行使的。极少数人甚至认为,政府是为着公共利益行使权力。因而可以享有不守信用的特权,以至于滥用公共权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多头执法、执法扰民以及执法监督不严等问题致使有些地方政府缺乏威性。特别是个别政府机关及公务人员置党纪国法于不顾,利用公共权力进行钱、色交易。极大的影响了政府公信力在普通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三) 没有正确把握公共政策的各项原则。

一些地方政府在自身利益驱动下制定出违背民众利益和意愿的公共政策,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和利益取向与民众相背离,盲目制定出某些脱离实际的公共政策,并造成严重失误之后,拒不兑现其承诺的责任。如一些地方政府基于所谓的“逼民致富”,盲目出台政策,强制农民种植某种经济植物,对违反行政命令的农民进行粗暴的处罚,同时又不切实际、不计后果地大开空头支票,一旦市场行情发生变化,无力支付农民的损失,不得已就以“打白条”的方式,推御责任。由于领导班子的变换,一些地方政府规制无度,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缺乏必要的规范性和稳定性,形成“一个班子一套思路,一届政府一个政策”的局面。公共政策变更的随意性很大,导致公众无法对政府的行为作出合理的预期。甚至基于地方及自身利益,—些地方政府随意制定同上级政府的政策相抵触的土政策,导致公众因国家公共政策体系的相互矛盾而逐步失去对公共政策的信任。

(四)政府行政诚信规范制度不健全.。

我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必要的法律法规诚信体系。如接待制度、融资制度、证券制度、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这些诚信机制具有强制力和道德约束力,维护了正常市场交易秩序,减少了在交易中的诚信风险,并增进了预期可获的利益。但是从总体上看,这些法律法规主要是侧重于以企业为代表的经营性市场主体,用来规范政府及其行政人诚信的法律法规基本上还处于空白状态。虽然政府在建设诚信体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从整体上而言,大多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举,不具体,不周详,离完善的可操作的制度甚远。

三、政府诚信建设的途径选择

我国历来奉行诚实守信的品德,“诚为根,信为本”,它是一种比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更为重要和宝贵的社会资源。但诚信缺失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市场经济的严重问题,成为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隐患。而政府诚信是各类诚信之首,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诚信危机,从一定意义上说与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的诚信缺失不无关系。在大力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同时,政府率先垂范,通过加强自身诚信体系的规范建设取信于民,这已经成为21世纪我国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要使命。加强政府诚信的措施有哪些呢?

(一)完善政府诚信行政体制。

要完善政府诚信行政体制,必须了解政府的属性。只有了解了它的属性,才能明确政府应有的职责,给其职责以正确的明确的定位。

政府应当承担的职责、应有的结果必须清晰明确,管什么,管到什么程度都要清楚地界定。职责、功能越模糊,权力就越大,越容易造成混乱。故而更应完善政府诚信行政体制,转变管理方式。管理方式的转变,需要建立一个透明政府。公民缺乏有效的信息,对政府的失范行为就无法鉴定更无法监督,所以,政府应当实施阳光行政。政府拥有的各种信息优势,如人为地进行保密,使得公众处于一种“理性的无知”状态,这给权力运行过程中的暗箱操作准备了最好的条件,行政失范行为不可避免,政府公信度必然下降。实施政务公开,提高信息透明度,既是民主政府下的公民和消费者具有信息获知权的具体体现,也是政府行政管理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一,加强信用法规建设,加大失信惩罚力度,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二)建立健全政府诚信制度。

诚信危机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制度危机。前面所说的诚信体制虽好,但它不会自发地成为现实,体制改革进行了这么多年,但是越位者、错位者、缺位者仍大有存在。邓小平同志以最通俗的语言阐明了制度的重要性:“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所以要使政府行为的输出最大限度地与政府委托人的输入预期一致,使政治代理人的合法利益与政治委托人的利益最大化一致,就得依靠主宰我们命运的制度,让刚性的制度来保证民众的利益不受损失。诚信制度应具备哪些内容呢?

1.行政行为法定化。政府机关或公务员具有自利的一面和借助权力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可能,要消除失信行为完全靠个人的自觉和道德的约束是不够的,依靠法律则较为有力。具体内容是:完善依法行政制度。对贪官要有威慑,对庸官、獭官也要有压力,要让人们觉得当官大不易,就要有一种硬性的约束,那就是要有一套完备的制度;职位职权法定。行政职权必须由法律予以规定或授予,使其有法律依据;不得擅自设立职位,行政权的行使不得超过法定职权,越权无效;依法行政。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时,不但要有法律依据,而且还要遵循法定程序。

2.健全约束监控制度。应建立行政监察、行政监督制度,建立行政投诉、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让所有失信于民的政府行为都置于法律法规的监控之下。要设

立多重防线,以严防死守的办法予以监督。严格工作程序化管理,有些事件要跟踪督办,要确保群众投诉的问题有处置、有结果、有回应。

3.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诚信行政应作为公务员考核的主要内容。人们倡议建立信誉等级评定制度,设立相关评定机构,其评定内容是:政府部门设置和职能情况、依法行政情况、决策和管理的科学程度、信息公开程度、政府工作效率、公务员知识化和专业化程度、政府支出和债务情况、公众对政府服务的满意程度等.

4.完善失信惩治制度。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实行对失信行为的联合惩治。提高失信成本,依法追究其行政及经济责任,并给与受损害单位或个人合理的补偿。要使守信者感到光荣、有价值,使失信者得不偿失,让其不敢冒失信之风险。

5.建立公务员诚信信息数据库制度,搭建个人诚信平台。建立包括数据采集、披露、评估、使用、保护、监管等方面的联合征信制度。诚信数据应向全社会开放。欧洲一些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赋予政府以数据开放的强制权,以保证数据的客观、公正、全面、准确和威严。

(三)加强公务员诚信教育。

在当今多种价值观念并存和冲突的时代,仍然使用传统的道德说教方式是难以奏效的,教育应当寻求从内容到方式方法上的扎实和创新。从内容看,要紧扣公务员的身份,狠抓公服意识的教育,价值观的教育和责任心的教育,并让公务员了解诚信的内容、意义。当然,诚信不是孤立的,它与法律意识、市场经济规律等密切相关,对公务员要开展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引导。在当今政府出现道德危机的情况下,在公务员培训中应当开设行政伦理课,而且要做重点考核。作为公务员,至少应当认识这些问题:什么叫诚信?诚信与道德的关系?当前公务员诚信缺失的表现有哪些?有什么危害?如何解决诚信缺失的现象?这样,是可以使公务员由诚信道德的认知上升为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意志,从而产生自觉的道德行为的。只有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良知,人们才能有效调控自己的行为,做到自我反省、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我完善。

(四)浓厚诚信舆论氛围。

新闻媒体是政府诚信建设的有力武器,是使政府和民众沟通交流的主要渠道,传媒既能影响政府,又能引导群众。所以,新闻媒体应为政府的诚信建设大声疾呼,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实事求是为要求,加强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宣传,使“诚信应成为政府根本的准则”和“成也道德、败也道德”的真理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新闻媒体权威性强、影响面广,近些年来,一些不诚信的行政人员因媒体曝光而落马的情况不少。可见新闻媒体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结束语

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表率,是整个社会诚信建设的核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具有极大深远的意义。所以,应把政府诚信作为社会诚信建设的龙头。通过文明、科学、人性的行政管理,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公正廉洁、透明公开、讲究实效、诚实守信的政府形象,才能获得人民支持,才能更好地推进我国政治的文明、社会的文明的发展。面对政府诚信缺失的现状,加大建设诚信政府的力度,充分发挥其表率和示范作用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乔治.戴维森,《最伟大的管理思想》,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2]姆斯.柯林斯《企业不败》,新华出版社,1996.

[3]赫尔穆特.施密特《全球化与道德重建》,社会科学出版社。

[4]戴维.皮格斯,《哈佛管理成功学》陕西旅游出版社,2002.

[5]夏书章,《行政管理学》,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行政人员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学习学出版社,2003年版。

[7]林活力,《以德治国与公务员的行政道德建设》,中国行政管理,2001

[8]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出版社.1994.

[9]袁峰.制度变迁与稳定——中国经济转型中稳定问题的制度对策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10]周红云.社会资本与中国农村治理改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11]竺乾威.公共行政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